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实验组对照组的区分

2、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技巧: 不同的对照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常见的对照方法有:自身对照、空白对照、条件对照 (1)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① 对照组:实验对象在处理前的状态为对照组 ② 实验组:实验对象在处理后的状态为实验组 例:八上 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 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对照组: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 实验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情况二
① 对照组: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② 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例如:“七上 P11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先黑暗处理,然后放到光下,叶片部分遮 光,部分曝光„„ 对照组:曝光部分(自然状态)——自然状态下未做处理的组→则为对照组 实验组:遮光部分——自然状态下对光(研究因素)做了处理的组→则为实验组 (3)条件对照: 指给对象施以与实验变量相反处理的对照,使得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例 6:“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 甲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未加入研究因素(甲状腺激素) 乙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甲状腺激素) 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加入了与实验变量相反的因素(甲状腺抑制剂)
初中生物--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 1.自身对照 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 .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的因素是触角。
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
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地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地基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地变量,符合假设地条件地就是实验组,控制条件地就是对照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地确定是根据假设地前提来确立地而不是固定地,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正确地方法.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如果我们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地就是实验组,遮光地就是对照组;如果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所以我地观点应该是视题地假设而定,符合假设预期地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地就是对照组.又比如,研究温度对酶地活性地影响,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那么℃地是对照.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地实验都是对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物理学上讲,运动是绝对地,静止是相对地,只是选择了不同地参照物,或者是互相作为参照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因而“条件对照”地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地,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地对照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地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探究唾液淀粉酶地消化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知道滴加清水地(也就是不包含研究对象“唾液淀粉酶”)为对照组,而滴加唾液地为实验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没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但有人认为应选.例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地两容器中,组高压灭菌,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地叙述不正确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组为实验组,组为对照组.向、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消失地情况,预计组敌草隆含量不变,组地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地好答案:,但有人认为选项地说法是正确地.师生关于对照实验地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下地实验是对照组,而经过特別处理地是实验组.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二是认为显示正结果地实验为对照实验.什么是正结果?什么是负结果?同样不好确定.三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且有正结果地是对照实验.这种说法结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四是认为沒有限制因素地为对照实验.五是认为具负(相反)结果地是对照实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究竟实验组和对照组判段地依据到底是什么呢?通常,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有时还要进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地情况下所进行地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地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地一组称为“对照组”.我们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它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地作用,既然作为衬托作用地“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地认识,也就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地结果已经预先知道.如果发现真正做实验之后“对照组”地实验结果与其之前地结果是不相符合地,说明此实验操作过程有误,宣布实验已失败,必须重做;如果在实验设计中所有地对象组地结果实验者都不清楚,既此所有地对象组为相互对照实验,也就是我们说地条件对照.我们可以根据这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例中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地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既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同理例中研究地是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因此含有微生物地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实验组,不含有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对照组.这种确定对照实验地理念,与前面几位同仁所说地“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地,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地就是对照组.”或“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是不同地.这种理念与验证或探究实验过程地认知规律是相符合地,同时它又能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及分析资料信息地方法相融,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实验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而培养学生地地实验设计能力是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地一个目标.因此,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有关实验设计地基本概念和原理,首先要求教师把握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地基本理论,并持之以恒地有效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而在实验中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就是很好地例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几个概念地说明.对照实验虽然教材没有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阐述,但是在安排第一个探究实验时对什么是“对照实验”作了详尽地说明.教材在七上给出了对照实验地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地影响时,所进行地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我们也来看一下高中生物课本给对照实验下地定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可以说高中地表述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应该说,在对照实验地表述上,高中课本解释地更加直接、明了,更符合学生地认知水平,它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控制单一变量这一主题、这一原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实验遵循地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地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地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地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地可能性.()简便性原则:实验地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差,增加信度.另一方面,你做地实验,同样地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地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地实验组别中,只有我们所要研究地因素不同,影响实验地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地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地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地干扰,增加实验结果地可信度和说服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可以说,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是对照实验地基石和灵魂,而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性原则地前提.在生物实验地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地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地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地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地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处于正常状态下地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地是实验组..根据实验地目地,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地,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地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地,或公认地.实验组往往是未知地、需要验证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地为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地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地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地事物称为对照组.实验地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按照专家地表述,对照组地标准就是自然状态地、公认地、已知地.比较第一种和第七种地两种说法.最后一种看法地代表人物是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赵占良和吴成军,实际上头尾两种看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专家将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是,即使他们地说法,试着对一些实验进行解释,有地不是很通,或者混乱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理论依据和道理,但还不被广泛接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1.根据实验目的来判断生物学实验具有一定的研究目的,也就是实验目的。
在实验中,实验手段的主动选择,实验对象的干预措施,实验的环境条件控制,都是受实验目的制约的。
因此,实验中的实验组就是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
而对照组同样是针对实验目的,达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而进行的操作。
只要明确实验目的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关系后,就能准确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例1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 ( )A.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究竟选C还是选D,即究竟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对照组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萨克斯实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还是“证明植物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呢?针对不同的实验目的其实验操作就不同,当然实验组和对照组也就可能不同。
从当时(1864年)的情况来看,光合作用的过程还不清楚,植物能否产生淀粉并不完全确定,谈不上以淀粉作为检测光合作用是否进行的标准了。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萨克斯做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而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科书第一册P.52明确说明了“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此实验的目的是“证明植物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而为了证明这一点,以达到这个实验目的,只需进行直接的实验证明即可,也就是直接把饥饿处理后无淀粉的叶片置于光下,观察有无淀粉产生即可证明,所以曝光处作为实验组;而将遮光组作为对照组,是用以确定淀粉不是来自于其他来源,而是来自光合作用。
但是到现在,知识背景变化了,我们已经确知光合作用的过程、条件及产物等,所以又可以通过该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这时的实验目的改变了。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 经过这样的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
• 为实验组。所以甲组起对照作用。
• 例三(2008济宁中考) • 4.我市某中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某天下午,
耿老师领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到了郊区的田间,在一块白菜地边驻 足观察,眼尖的赵华发现了一条深绿色的小虫正在啃食白菜,耿老师告 诉大家,这是菜青虫,专门啃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善于动脑的李青 提出了“菜青虫是否天生爱吃十字花科的植物呢?”耿老师因势利导, 说:现在就以李青的问题为题,进行实验探究。 • (1)提出问题:略 •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 • (3)实验步骤:①找到有菜青虫卵的叶片。②将菜青虫卵封闭孵化和饲养, 其目的是_______。③选取几种十字花科的叶片作 对照组 ,选取几种 非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作 实验组。④把刚孵化的幼小菜青虫若干条分别 放入十字花科植物和非十字花科植物中。 • (4)实验现象:菜青虫喜食十字花科植物。
•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 材料。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
•
• (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
• •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
•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
分别装入下图装置杯中。过一段时间之后,往杯中注入清水,将杯内气 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 方法三 材料:菠菜、树叶或其他的新鲜植物叶。 • 提前一天,将新鲜的和烫过的蔬菜(沸水烫2~3min)各100g分别装入
两个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同时将塑料袋内充满空气,插入软管扎紧 袋口,并用止水夹夹紧软管,不加标记,取两袋蔬菜,将软管分别插入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移开止水夹,轻轻的挤压塑料袋,观察石 灰水的变化。若当天王成实验,可多选一些叶片,放置时间1h左右。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

实验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有什么区别?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他们分别代表了实验中不同的处理条件,通过对比这两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更加可靠和有效的科学结论。
那么,实验组和对照组究竟有哪些区别呢?一、定义和作用1. 实验组实验组是一个受试对象参与实验的组别,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群体。
实验组是为了检验某种因素在研究对象身上产生的效应而设立的。
2. 对照组对照组是与实验组相对应但没有接受任何处理或干预的群体,它被用作比较和评估实验结果的基准。
对照组用来衡量实验组与常态之间的差异。
二、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原因1. 随机性和可比性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消除个体的差异性,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使得两组之间的差异更具可比性。
2. 有效性和可靠性对照组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和有效,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某种处理或干预是否有效。
三、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功能和特点1. 实验组的功能实验组是用来接受某种处理或干预的,通过实验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某种处理或干预对实验对象产生的影响。
2. 对照组的功能对照组是用来与实验组进行比较和评估的,通过对照组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实验组的效果是否显著。
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和分组方法1. 随机分组将实验对象进行随机分组,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各方面的特征相似,以尽量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对照选择选择与实验对象在各方面特征上相似的群体作为对照组,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是科学和公正的。
3. 干扰因素控制为了消除实验结果中的其他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尽可能地控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干扰因素。
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优缺点1. 实验组的优点实验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直接证据,能够从直接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科学结论。
2. 对照组的优点对照组可以提供实验结果的参照标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实验组的效果。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缺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个体差异,这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

如何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一、对照的概念:1、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又叫控制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不过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要根据实验情况来随机决定。
不同的对照组类型,有不同的情况2.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一般为前后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的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的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的差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
1.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的是实验组。
2.根据实验的目的,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的,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
3.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
对照组的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的,或公认的。
实验组往往是未知的、需要验证的。
4.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的为对照组。
5.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
6.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
7.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
实验的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
按照专家的表述,对照组的标准就是自然状态的、公认的、已知的。
如何辨别实验组与对照组呢?我们首先要从实验组与对照组设置的目的上来加以区分。
一般认为,实验组是根据实验目的、针对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得出结论的。
对照组则是为了排除其它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的干扰甚或同时证明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方法正确与否而进行的操作。
按照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常用的对照类型分为空白对照、条件对照、相互对照、自身对照四种类型,在不同的对照类型中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判断依据不同。
下面结合四种类型,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辨别。
一、空白对照实验中的确定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实验变量处理。
但并不是对照组不做任何的处理,只是相对实验组来说缺少实验变量的处理,或者说按照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余所有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区分空白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主要依据如下:①依是否经实验因素处理来判定: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称为实验组,未用实验研究因素处理的对象组就为对照组。
如还有“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中,加酶的为实验组,不加酶加等量清水的为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

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触角在蚂蚁寻找食物过程中的作用。
研究的因素是触角。
设置两组:甲组为保留触角的蚂蚁,乙组为剪去触角的蚂蚁。
自然状态下对研究的因素—触角进行处理(剪除)的乙组为实验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触角不进行处理(剪除)的甲组为对照组。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区分

②举例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1)实验对象:加了相同淀粉糊的四支试管。 (2)对照处理: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将四支试 管分别放在温度为80℃、60℃、37℃、0℃的不 同环境中,并同时逐个加入相同的唾液。 (3)实验结果:对相同时间内四组溶液中淀粉 糊消化程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值。 (4)对照分析:通过对四组检测值之间相互对 比,得出淀粉糊消化程度最高组的温度,即为本 探究实验的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2)什么是实验组
实验组就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3)什么是对照组
对照组也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 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2.设置对照实验的目的
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无关变量的影响 是相等的、平衡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 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 量的效果,这样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即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实际操作中,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 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因为无论哪个 是实验组或对照组,对实验结果本身是没 有影响的。 但是在中学生物实验中,会添加区分对照组 与实验组的知识点,个人认为,其目的是 让学生建立对照实验的思维。
3. 对照实验的类型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通常有 以下对照类型:空白对照、自身对照、 条件对照、相互对照。
对照实验中实验组 与对照组的区分
1.概念
(1)什么是对照实验
一般进行某种实验以阐明一定因素对一 个对象的影响和处理效应或意义时,除 了对实验所要求研究因素或操作处理外, 其他因素都保持一致,并把实验结果进 行比较,这种实验为对照实验。通常, 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通常,一个对照实验分为 实验组和对照组。
注意: 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是相对实验 组而言的,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 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 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 验变量外,别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 同。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怎样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这几天的研修学习中,看到不少同行提出这个问题,初中教材中虽然给出了对照实验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而考试过程中又经常考到,如何区分,的确有点难度。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网上搜索内容整理,给出区分的一些方法。
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如果有帮助多来踩踩啊!对照实验中采用的几种对照方法:1.自身对照2.空白对照(其中绝大部分的对照实验属于空白对照。
}3.条件对照1.自身对照。
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身上进行,不另设对照组。
A、八上P4“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
不管是将鱼鳍剪掉,还是捆绑住,都是将鱼的前后泳姿作对比,通过比对得出各种鳍的作用。
处理前(正常状态)是对照组,处理后为实验组。
B、七上P96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
也是如此。
第一天幼根尖端画上等距离4条线,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测量相邻两条线中间的距离,进行比较。
也就是将前后对象进行对比。
自身对照实验,方法简便,判断的标准就是: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则为实验组。
2.空白对照。
实验中最经常遇到、最麻烦的就是这类对照方法。
在对照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大部分都是空白对照。
下面的我们经常用到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研究因素(即我们所说的变量)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不对研究因素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实验组:加入研究因素的对象组;或者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因素进行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以上定义,一般根据分号前面的一句话判断即可!大家可以理解下啊!我们用上述定义解释下面的例子:如“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两只试管均加入馒头碎屑,试管A加入2毫升清水,试管B加入2毫升唾液,置于37℃温水中。
试管A不给予任何研究因素——唾液淀粉酶的处理,则为对照组。
诸如采用等量蒸馏水、等量清水等作对照,均为典型的空白对照。
本实验的研究的因素是什么?唾液淀粉酶。
如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头部的触角像天线似的自由转动,蚂蚁触角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口诀

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口诀
1、类型不同。
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
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
2、方式不同。
空白对照指的是不对实验对象做任何处理,但是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是相对实验组而言的。
实际上对照组还是要做一定的处理,只是不加实验组的处理因素,或者说相对于实验组而言,除实验变量外,其他的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
空白对照能清晰地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说服力。
3、存在对象不同。
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试验组的结果是之前不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而对照组是自己已知的,不用试验就知道的常识。
试验组是复杂的,有许多的变量,须通过“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而对照组是简单的,几乎没有任何变量。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定方法对照实验是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才出现地一个环节,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地判断要在第二步骤作出假设地基础上来判断,根据假设提出地变量,符合假设地条件地就是实验组,控制条件地就是对照组,所以我感觉实验组和对照组地确定是根据假设地前提来确立地而不是固定地,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乃是最正确地方法.比如我们提出问题:光合作用是不是不要光?那么就会有两种假设:需要光或者是不需要光.如果我们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需要光,那么设计实验中,有光地就是实验组,遮光地就是对照组;如果提出地假设是:光合作用不需要光,那么无光就是实验组,有光就是对照组.所以我地观点应该是视题地假设而定,符合假设预期地就是实验组,另一种控制变量地就是对照组.又比如,研究温度对酶地活性地影响,如果你是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那么℃地是对照.如果你为了证明酶在℃条件下地催化特性,其他任何温度地实验都是对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从物理学上讲,运动是绝对地,静止是相对地,只是选择了不同地参照物,或者是互相作为参照物,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组都是实验组,而各组之间则是相互对比参照,互为对照组或实验组.因而“条件对照”地实验结果则是不明确地,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出.单组单变量对照实验: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多组多变量对照实验:所有组都既是实验组也是其它组地对照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下面我们结合几个具体地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探究唾液淀粉酶地消化作用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都知道滴加清水地(也就是不包含研究对象“唾液淀粉酶”)为对照组,而滴加唾液地为实验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例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地设计具有严密地逻辑性,具体体现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没有对照实验.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答案:,但有人认为应选.例为了解土壤微生物是否能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了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地两容器中,组高压灭菌,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地叙述不正确地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组为实验组,组为对照组.向、中喷入等量敌草隆,再置于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检测敌草隆消失地情况,预计组敌草隆含量不变,组地全部消失.只用砂土,实验效果不如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地好答案:,但有人认为选项地说法是正确地.师生关于对照实验地模糊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下地实验是对照组,而经过特別处理地是实验组.这种说法还是很模糊.二是认为显示正结果地实验为对照实验.什么是正结果?什么是负结果?同样不好确定.三是认为处于正常情况且有正结果地是对照实验.这种说法结合了以上两种说法.四是认为沒有限制因素地为对照实验.五是认为具负(相反)结果地是对照实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究竟实验组和对照组判段地依据到底是什么呢?通常,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有时还要进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地情况下所进行地实验,研究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地关系,这一组就是“实验组”,而不包含此条件(因素)地一组称为“对照组”.我们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它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地作用,既然作为衬托作用地“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地认识,也就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地结果已经预先知道.如果发现真正做实验之后“对照组”地实验结果与其之前地结果是不相符合地,说明此实验操作过程有误,宣布实验已失败,必须重做;如果在实验设计中所有地对象组地结果实验者都不清楚,既此所有地对象组为相互对照实验,也就是我们说地条件对照.我们可以根据这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例中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地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既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同理例中研究地是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因此含有微生物地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实验组,不含有这一对象(因素)地一组(组)为对照组.这种确定对照实验地理念,与前面几位同仁所说地“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地,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地就是对照组.”或“施加变量地为实验组,不施加变量地是对照组.”是不同地.这种理念与验证或探究实验过程地认知规律是相符合地,同时它又能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及分析资料信息地方法相融,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实验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学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而培养学生地地实验设计能力是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地一个目标.因此,要使学生准确掌握有关实验设计地基本概念和原理,首先要求教师把握探究性学习和探究性教学地基本理论,并持之以恒地有效贯彻到教学实践中,而在实验中如何设计对照实验就是很好地例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几个概念地说明.对照实验虽然教材没有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阐述,但是在安排第一个探究实验时对什么是“对照实验”作了详尽地说明.教材在七上给出了对照实验地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地影响时,所进行地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我们也来看一下高中生物课本给对照实验下地定义: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地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可以说高中地表述直截了当,一目了然.应该说,在对照实验地表述上,高中课本解释地更加直接、明了,更符合学生地认知水平,它很明确地体现出了控制单一变量这一主题、这一原则.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实验遵循地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地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地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地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地可能性.()简便性原则:实验地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药品便宜,操作简便等等.()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差,增加信度.另一方面,你做地实验,同样地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地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地实验组别中,只有我们所要研究地因素不同,影响实验地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地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地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地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地干扰,增加实验结果地可信度和说服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可以说,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是对照实验地基石和灵魂,而单一变量原则又是对照性原则地前提.在生物实验地基本思想就是“对照”,因此,大多数生物实验都是在控制单一变量地前提下,根据对照性原则进行设计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对照组和实验组认定地几种看法但是由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没有权威、统一地表述,必然导致人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认识上地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认定方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处于正常状态下地是对照组,经过实验处理地是实验组..根据实验地目地,施加什么条件来达到这个目地,那这一组就是实验组..根据已知、未知来判断.对照组地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来说是已知地,或公认地.实验组往往是未知地、需要验证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对照组是一个参照物,一般没有变化地为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没有固定地模式,既可以作对照组,也可以作实验组..实验前是对照组,实验后是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处理地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地事物称为对照组.实验地处理是基于加减法原理之上,即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为减法原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按照专家地表述,对照组地标准就是自然状态地、公认地、已知地.比较第一种和第七种地两种说法.最后一种看法地代表人物是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赵占良和吴成军,实际上头尾两种看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专家将其上升到了理论高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但是,即使他们地说法,试着对一些实验进行解释,有地不是很通,或者混乱容易引起混乱.所以说,虽然有一定理论依据和道理,但还不被广泛接受.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

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以下是 9 条关于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1. 嘿,你看啊,直接观察它们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呀!就好比说,一组植物给它正常浇水,另一组就几乎不浇水,这很明显就能分出来呀。
2. 哎呀呀,看结果啊!一组小白鼠吃了特殊的食物,另一组没吃,最后看看它们长得壮不壮,不就知道谁是实验组谁是对照组啦!比如吃了特殊食物的长得特别好,那它肯定就是实验组嘛。
3. 嘿,你想想,从实验目的入手呀!你想要研究啥,那相关联的那组不就是实验组嘛,另一组自然就是对照组咯。
就好像要研究一种药对感冒的效果,吃了药的那组就是实验组呀,没吃的就是对照组呗。
4. 哇塞,看数据差异呀!一组人的成绩经过特殊培训提高好多,另一组没啥变化,这不是一下子就区分开啦!5. 嘿哟,从条件设置上去分辨呀!如果一组放在特别的环境里,另一组在普通环境,这不就清楚了嘛。
像一组鱼放在海水里,另一组在淡水里,多明显呀。
6. 哎呀,从实验设计的思路看呀!设计的时候就想好哪组是重点研究的,那不就是实验组嘛,另外的就是对照组呀。
好比设计的时候就打算重点看这一组的反应呢。
7. 嘿,通过控制变量来分呀!控制一个因素不一样,那有这个不同因素的就是实验组喽。
就好像一组有光照,另一组没光照,有光照的肯定就是实验组呀。
8. 哇,还可以看实验者的侧重呀!实验者特别关注的那组,十有八九就是实验组啦,另一组就对照呗。
就像研究人员总是围着一组转,那它就是实验组嘛。
9. 嘿嘿,其实找个懂行的人来瞧瞧不就知道啦!专业的人一眼就能分辨呀,就像老师能分清学生哪组是重点观察的呀。
我觉得呀,这些方法都挺好用的,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准确地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啦!。
初中生物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境:潮湿阴暗
常态, 鼠妇能 正常生 活。
对照实验装置
阴暗环境
明亮环境
人为处理。
鼠妇各5只 湿土
案例分析
变量
•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常态,绿叶 能正常生活。
人为处理
绿叶正常生 活环境:有 光照。
案例分析
• 3.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1
2
3
种子正常的萌发条 件:适宜的温度, 一定的水分,充足 的空气。
辨概念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
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
对照组
指没有经过处理的能 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 组别。(常态、不处理)
实验组
是采用某一手段干预 某种变量或因素的组 别。 (人为处理)
案例分析
变量
鼠妇正常生活环
• 1.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4
不洒水 橱柜
一定的水 橱柜
一定的水 冰箱
很多的水 橱柜
实 验 一定的 组 水分
对 照 适宜的 组 温度
实 验 组
充足的 空气
实 验 组
练习
•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吗?
实验组
对照组
(吸收二氧化碳)
对照实验装置
祝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
变量
鼠妇正常生活环
• 1.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境:潮湿阴暗
常态, 鼠妇能 正常生 活。
对照实验装置
阴暗环境
明亮环境
人为处理。
鼠妇各5只 湿土
案例分析
变量
•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常态,绿叶 能正常生活。
人为处理
绿叶正常生 活环境:有 光照。
案例分析
• 3.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1
2
3
种子正常的萌发 条件:适宜的温 度,一定的水分定的水 冰箱
很多的水 橱柜
实 验 一定的 组 水分
对 照 适宜的 组 温度
实 验 组
充足的 空气
实 验 组
练习
•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吗?
实验组
对照组
(吸收二氧化碳)
对照实验装置
谢谢观看
科目:初中生物
教材版本:人教版
如何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 陈晓霞
辨概念
单一变量原则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
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 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的实验。
对照组
指没有经过处理的能 保证正常生命活动的 组别。(常态、不处理)
实验组
是采用某一手段干预 某种变量或因素的组 别。 (人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