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 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
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初中生心理变化的探索与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初中阶段的学生正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他们的心理变化尤为显著,既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他们。
一、认知能力的飞跃进入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开始理解抽象概念,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逐渐发展。
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知识的渴望不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追求理解和应用。
然而,这种认知能力的提升也伴随着困惑,他们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这是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尝试。
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心理变化中,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一个重要标志。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对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们开始在乎同伴对自己的看法,追求个性的展现,但又可能因为外界压力而产生自我否定。
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他们需要提供足够的支持,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三、情感波动与情绪管理初中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而复杂,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受到环境和他人情绪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经历青春期特有的叛逆和敏感,对父母的管教有时会感到反感,同时又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通过沟通和调节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这既是他们情感成熟的过程,也是他们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关键时期。
四、友谊的深化与变化初中阶段是友谊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开始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喜怒哀乐。
他们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竞争。
友谊的深度和广度对他们的人格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然而,友谊中的冲突和误解也可能带来困扰,他们需要学会理解和包容,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技巧。
五、面临未来的选择与压力初中生开始对未来的方向有所思考,升学压力、职业规划等问题开始萦绕心头。
他们可能会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可能感到迷茫和不安。
这时,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目标,培养良好的抗压能力。
初中学生不同年级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初中阶段是青春期的开端,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沟通方式会因不同年级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从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依次介绍他们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初一是初中阶段的起点,学生通常会面临着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感到新奇和兴奋。
但同时也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因为他们需要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学科和学习方式。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下:1.好奇心强:初一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于新的学科和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
2.容易分心:初一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
3.厌学情绪:初一学生可能出现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因为学习压力的增加和新的学科的难度提高所带来的困惑。
4.关注外貌:初一学生开始比较关注自己的外貌和周围同学的外貌,有了对比的意识。
初一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表达:初一学生比较直接,容易直言直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善于隐藏情感。
2.依赖身体语言:初一学生倾向于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
3.留意非言语线索:初一学生对于他人的情感和意图通常通过非言语线索来判断,比如声音的变化和眼神的流露。
4.墨守成规:初一学生对于校规和老师的要求较为遵从,往往表现出遵纪守法的一面。
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方式:初二学生在初一的基础上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对于成绩和自我认同开始有更高的要求。
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下:1.学习压力增加:初二学生的学业压力开始增加,他们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复杂的学科和考试。
2.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初二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认知,开始关注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对自己的价值有更高的要求。
3.追求独立:初二学生希望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多的独立空间,不再完全依赖于父母和老师。
4.对未来的选择焦虑:初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和学业选择开始产生焦虑和困惑。
初二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际和理性:初二学生倾向于用实际的逻辑和理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他们更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持。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逐渐出现成熟化的表现,但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比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坏事都有从众心理。
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
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
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紧张感。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计划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由喜欢幼稚变成渴望成长、由忽视性别变成重视性别、由排斥异性变成亲近异性、由追随美德变成耻笑美德、由坦率老实变成狡诈自私、由心无杂念变成心事重重、由无所追求变成追逐明星、由尊敬老师变成鄙视老师、由生活在真实生活中变成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由习惯平淡无奇变成喜爱绚丽多彩。
少男、少女们从踏上初中之们开始就在寻找、扮演各自心仪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并从丰富杂乱的影视、书刊、传闻中贪婪地吸收他(她)们压抑已久而又兴奋快意的敏感信息,在图案、照片、歌词、剧情、韵律、文字、语言中舒畅地体验他(她)们倍受压抑而又追求已久的心灵共鸣,在追逐青春偶像中感受青春的骚动、幻想未来的生活、延伸自己的欲望,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原来个个如此、发现竟有知音朋友、发现存在广阔市场,从而卸掉背负已久的罪责,从而形成“众志成城”的群体,从而对抗“神经可恶”的老师,从而排斥唠叨烦恼的父母。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1、个人意识开始出现2、群体意识日益增强3、青春欲望渐渐萌发4、童心玩念依旧旺盛5、厌学情绪渐渐滋生6、自我管理逐渐变难初二学生心理特点1、思维能力大为提高2、理想志向更为远大3、青春欲望更为炙热4、自尊反叛更加强烈5、厌学情绪更加激化6、自我管理更加困难初三学生心理特点1、思维能力空前提高2、理想压力空前增大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4、青春欲望稍受冷落5、自私叛逆日益强烈6、厌学情绪继续激化7、自我管理两极分化初一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对策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刚刚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由于自身及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学生进入中学后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老师、家长对他们的不满,而他们自己也非常痛苦,感到很无助。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了解,比如:与初一任课教师进行交谈、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一些家长进行交流等等,收集到了很多信息,并对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在学习、思想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引言概述: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阶段,心理发展具有其特有的特点。
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认知发展1.1 初中生思维逐渐从具体向抽象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理解更加抽象的概念和思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1.2 学会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初中生开始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解决方案。
1.3 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初中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对事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二、情感发展2.1 情绪波动较为明显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平衡,情绪波动较为明显,容易出现情绪化的行为。
2.2 开始关注自我认同初中生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认同,对自己的外貌和性格有更加敏感的认识。
2.3 开始建立人际关系初中生开始建立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冲突和问题。
三、社会发展3.1 开始独立思考和行动初中生逐渐脱离家庭依赖,开始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够独立处理一些日常生活问题。
3.2 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初中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对社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3.3 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初中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四、性格发展4.1 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初中生在青春期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有明显的个性和特色。
4.2 开始独立思考和决策初中生开始独立思考和做出决策,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3 开始培养自信和自尊初中生在性格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自信和自尊,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五、行为发展5.1 开始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初中生在行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5.2 开始培养自律和责任感初中生需要培养自律和责任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后果。
5.3 开始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初中生需要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在不同社会环境中自如地行为和交往。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七年级的同学们呀,你们正处在一个超级有趣的阶段呢!就像小树苗开始努力扎根,准备茁壮成长啦。
你们是不是有时候觉得自己的心情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呀?一会儿开心得像吃了蜜糖,一会儿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闷闷不乐。
这很正常呀,因为你们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神秘的小花园,各种情绪的小花小草在里面生长着呢。
比如说,在学校里遇到难题了,哎呀,那可真像一座小山挡在面前。
但咱可不能怕呀,要像勇敢的小战士一样冲上去。
想象一下,把难题当成小怪兽,我们就是厉害的勇士,一点点把它们打败。
还有啊,和同学们相处的时候,就像是在一个欢乐的大派对里,大家一起玩耍、学习,多有意思呀!有时候可能会有点小摩擦,这没啥大不了的,就像牙齿还会咬到舌头呢,但过一会儿就好啦。
你们的好奇心也超级旺盛呢,对什么都感兴趣。
看到天上的星星,就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多少;看到小动物,就想去摸摸它们。
这多好呀,这就是你们探索世界的动力呀!别害羞,大胆去问,大胆去尝试。
这个时候呀,你们也开始更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啦。
会想要穿得好看一点,表现得好一点。
这也没错呀,但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哦,做自己才是最棒的。
就像那朵开在角落里的小花,虽然不显眼,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呀。
学习上呢,可能会觉得压力有点大了,但别担心,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就像爬山一样,慢慢往上爬,总会爬到山顶的。
而且呀,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呀。
家长和老师有时候可能会唠叨几句,别嫌烦呀,他们可是真心希望你们好呢。
就像园丁照顾花朵一样,精心呵护着你们。
七年级的你们呀,有着无限的可能和活力。
就大胆地去闯、去尝试吧!别害怕失败,因为失败就像是成长路上的小跟头,摔一摔更结实呢!要相信自己,你们都是最棒的!加油哦,七年级的小伙伴们!未来在等着你们去创造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初中男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男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男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性意识觉醒:随着生殖系统的逐渐成熟,初中男生开始对同龄的女孩产生兴趣,甚至出现性冲动。
这是性意识全面觉醒的标志。
2.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青春期常见的心理现象,表现为对学校、老师、家长等权威的反抗。
3. 强烈的自尊心:初中生渴望得到尊重,这是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
然而,过度的尊重或批评可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
4. 向上性与盲目性:初中生表现出对学习和纪律的重视,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
但在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方面,仍处于萌芽阶段。
5. 情绪波动:初中生进入青春期,情绪变化迅速,有时焦虑、情绪化,喜怒无常。
6. 独立感:初中生希望能够自主支配自己的时间,不轻易听从他人的建议或评价。
这种心理也表现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于独立决策。
7. 过度敏感:主要体现在对外部刺激的过度关注,如他人的目光、表情或动作。
这种敏感性有助于他们形成清晰的人际形象和正确的人际关系。
8. 学业压力:源于对课程的巨大负担,这种压力不仅体现在日常学习上,还包括情感和心理的压力。
9. 抑郁或焦虑:部分男孩因内心敏感,遭遇不如意的事,如他人的言辞或小事,可能会感到郁闷、失落、失去兴趣,甚至觉得拖累家人或觉得活着无意义。
10. 关注自我形象:青春期男孩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如脸上有没有长痘痘、身上的衣服是否够帅等。
他们可能会努力弥补某些缺陷。
同时,随着变声期、胡须生长和脸上长痘等现象的出现,他们可能对自身形象有更多的担忧。
以上是对初中男生心理特点的一些概括。
这些特点是由于生理和荷尔蒙的变化以及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所驱动的。
对于这些特点的理解和关注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应对初一的学生年龄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年龄,是一个多事的年龄。
学生的生长发育加快,性别特征更加明显,成人意识更加觉醒。
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人了,因此他们开始要进一步显示出自己的个性,希望更加独立,不喜欢别人支配自己,管理自己,尤其是不喜欢家长更加细致的关照,喋喋不休的唠叨。
他们希望有自己的主见,不希望父母给与干扰,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时的学生在身体发育的时候,心理的发育还没有跟上去,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难以把握自己,有时像大人一样很懂事,有时像小孩一样,很淘气,甚至还很幼稚也很单纯。
这一段时期孩子的优点是孩子的心灵还比较单纯,对生活的理解是比较率真,他们对社会上丑恶的东西疾恶如仇,不容得坏的现象。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善良,尤其在他人面前希望想大人一样去关心别人,甚至会路见不平奋勇相助,这些都是很好的东西。
这些都是在孩子长大以后的开始成熟的表现。
许多家长对此不认同,以为这样做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吃亏。
希望家长能够给以保护,不能用世俗的眼光来评价,更不能让他们放弃,这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由于特殊的年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侯,我们说它是危险期。
主要表现为:1.自控能力不强。
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因此思考问题比较简单,容易冲动。
比如学生之间可能因为一点小事而动起手来。
我们过去就碰到过一些情况,两个同学因为吃东西而打架了。
2.做事思考不周。
意气用事,一时的冲动可以导致重大的事情,也不考虑结果如何,有的事情看上去想了几天,实际上只是强化某种情绪。
这一段最容易出现的事情是逃学,严重的可以出走。
3.意志不坚定。
容易受不良现象和不良人物的干扰和引诱,最严重的是网吧游戏的诱惑很大,社会不良青年或者不良青年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很坏的影响,他们会模仿他们的衣着,行动,发型,甚至抽烟打架,他们会以为这样才像个大人,才有风度或者比较有气派,有脸面。
4.青春期萌动使精力不得集中。
有些学生由于发育提前,青春期意识加强,对异性的好感会增加,一种是因为家庭和舆论的约束,偷偷地埋藏在心里,想以“好孩子” 的面目出现,又可能会为自己的这种想法而自责,造成学习成绩下降。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精选文档】
一、初一新生的心理变化及特点1、自身角色的改变从小学的老大转变为中学的老小。
原先在小学班级里成绩优秀在新的班集体就可能显得默默无闻、普普通通了,也有的同学升入初中后对新的环境感到自信心不足,寂寞、孤独,总是怀念以前的班集体或以前的老师。
这种角色上的转换,会使我们同学产生相当强烈的不适应感。
2、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现在我们同学在家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是从前天进入初中开始住校后,我们就发现,我们不得不告别过去在家时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生活了。
而是一下子要去面对自己买饭吃饭、洗衣服、收拾床铺等这样简单又具体的问题了,而且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有的同学甚至是要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那么这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到大从未离开过父母身边的同学来说怎么办呢?还有父母给的生活费又该怎样计划支配呢?每天的饮食又该如何合理安排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向我们同学提出了独立生活的挑战。
3、功课从“寥寥无几”到“门类繁多"。
我们都知道,小学就那么寥寥的几门课,两三位老师就一竿子包到底了;而在中学,我们一下子十几门功课全端出来,老师一人授一门课。
功课换了内容,难度也加深了,而且门门功课有作业,往往让我们初一新同学应接不暇,真有点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的感觉.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手忙脚乱之感,失去协调与自控能力,甚至失去自信。
4、老师由“保姆型”转变为“放手型”。
上了中学后我们还会发现师生关系有了显著的变化。
在小学里,小学老师和我们同学之间交往的机会很多,我们和小学老师之间是相互非常了解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但是到了中学,我们每位任课老师都要教几个班的课,指导很多学生,一般就不会象小学那么深入细致了,学习生活上包办的地方也比小学少了,而且现在老师强调的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再是像小学时无微不至的“保姆型”的了。
这对我们部分小学时对学习很有依赖心理的同学来说,就很不适应了,所以不少同学进入中学离开熟悉的老师,感情上失去依托,容易产生失落感,甚至对新老师在感情上产生抵触情绪。
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
初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
1、产生成人感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表现为生理功能进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
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但是还没有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缺乏社会经验。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情感丰富,易冲动
他们这时候逐渐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的情感活动,向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表现为具有一定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向往美好理想的成熟型情感。
但青少年情感常表现为情绪兴奋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
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暴怒,呈现激情状态。
在这一点上,男生比女生表现的更明显。
3、出现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反抗心理的出现,主要因为自我意识的高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独立意识的产生这三方面因素。
反抗的方式也比较多样化,时而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时而漠不关心、冷漠相对。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措施
走进孩子心灵,理解逆反心理——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关教育措施建议青春期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
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一.逆反心理的由来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
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
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
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
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
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
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
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2.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3.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
七年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
七年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哎呀,七年级的小朋友们,真是个有趣的群体呀!这年纪就像春天的花朵,五颜六色,各有各的特色。
刚刚从小学升上来,心里难免有点小紧张,尤其是面对新的班级、新的老师,还有那一大堆新课本。
就像刚学游泳的小鱼,扑腾着,既想自由又怕水太深,心里那种忐忑劲儿,嘿,简直能把人笑死。
这个年纪的小孩儿,正是变得越来越独立的时候,自己想要的东西越来越多,但还不太知道怎么去追寻。
真是一头雾水!七年级的孩子们,常常表现得非常叛逆,嘿,真是活泼得很。
你看看他们,上课的时候总爱和同学低声说话,满脸的调皮样,仿佛全世界的秘密都藏在他们的小耳朵里。
老师说话的时候,他们却可能在想:“哎,我今天中午吃什么好呢?”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他们心里在想着要交朋友,想要融入这个新环境,毕竟,班里的“小团体”可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候,心里有点小焦虑也是正常的,毕竟从小到大,大家都一起玩,现在突然要适应一群新面孔,真是像上了一个大场面。
他们的情绪波动也特别大,今天开心得像小鸟,明天就愁眉苦脸,像被雨淋湿的小狗。
这种心情变化,嘿,真让人捉摸不透。
他们可能在课间玩得不亦乐乎,回到家却突然感到孤独,觉得自己好像没人理解。
哎,真是个复杂的阶段,自己也在不断探索。
你跟他们聊点什么,或许他们会突然变得沉默,像是迷失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时候可别着急,给点时间,他们会慢慢找到自己的节奏。
这群小朋友还有一个特别大的特点,那就是特别爱面子。
哎呀,谁不想在同学面前帅气点呢?所以,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比如,明明数学不太好,却偏偏要在课堂上表现得特别自信,结果一回答问题就掉了链子。
看着他们那种想要“面子”的劲头,真让人忍俊不禁。
不过这也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学会了面对失败,才能在今后的路上更加从容。
除了这些,七年级的小朋友们也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什么新科技、新玩意儿,都是他们热衷的话题。
手机、游戏、流行文化,各种信息都在快速更新,他们的眼界也越来越开阔,嘿,真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三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初一学生心理特点1、个人意识开始出现。
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自我意识开始快速发展,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2、群体意识日益增强。
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
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3、青春欲望渐渐萌发,少年期是性觉醒的开始,对异性产生特殊感情,对性知识的神秘和好奇,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是少年期重要的生理特点。
4、童心玩念依旧旺盛。
初一学生毕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
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
5、厌学情绪渐渐滋生。
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
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6、自我管理逐渐变难。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着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都会有较多的民主。
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能部分参与大人的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这种民主,会渐渐滋生叛逆心理。
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
教师同样的要求,可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如同样要求诚信考试,但有人考场作弊、同样布置卫生扫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样要求完成作业,有人抄袭、有人拖欠。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从小学刚进入初中,很多孩子都不能很快的适应。
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是个过渡期,有它特定的心理特征,如果不了解清楚,会给自己的学习生活造成很多不便。
并且这一时期,新初一学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与看问题的片面、主观、偏激的矛盾。
初一新生的思维虽然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低,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时期。
虽然他们喜欢独立思考,喜欢争论,不墨守成规,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储备不足,思考问题往往表现为单纯幼稚,因而导致分析问题,处理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2、好寄、敏感、争强好胜与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的矛盾。
新初一学生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一旦在学校、社会上挨了批评、遇到挫折,或遭受打击时,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就很容易产生心灰意冷、悲观失望或厌世情绪。
3、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人感的确立与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矛盾。
初中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一种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感。
在学习与生活上要求独立自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被人尊重的愿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突出,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强烈。
不喜欢成年人用强制的口吻对他们发号施令,但是,他们在生活处理能力方面又不能脱离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
4、初中生生理上迅速发展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
初中生对身体发育上的巨大变化缺乏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生理卫生知识,他们想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却又找不到正当的途径,他们也不愿意对家长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困惑。
特别是那些神经类型为弱型的学生,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独自沉思,很容易产生许多无以名状的烦恼、孤独和苦闷。
5、憧憬未来、富于理想与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矛盾。
初中生追求前途,富于理想,但往往知识贫乏、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一些不正确的宣传、不健康的思想缺乏分析批判能力,结果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教育育儿子女心理特点叛逆心理杂谈分类:家长学校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在于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加大了。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阅读和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和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
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凡事都以我为中心。
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这会使人受益一生。
与教师相处,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
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的很紧。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教育育儿子女心理特点叛逆心理杂谈分类:家长学校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在于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加大了。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阅读和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和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
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凡事都以我为中心。
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这会使人受益一生。
与教师相处,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
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的很紧。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水平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合,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即时复习。
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增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
要鼓励并协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凡是都以我为中心。
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
如果不能准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
,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还是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这会使人受益一生。
与教师相处,绝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
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的很紧。
这类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过老师不当批评指责,我想说,有自卑感的人其实绝大部分较优秀,仅仅有某种心理暗示他不要出头显露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一、学习遭受挫折导致畏难情绪
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书变厚了,作业量大。
各科都有较高要求。
新鲜感很快就会被“课业负担”代替,显得眼花缭乱,甚而手忙脚乱。
一扫往日无忧无虑的快乐,多了几份郁闷和焦虑。
在小学阶段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对初中的学习成果期望值较高,如果开头不能尽快适应,受到挫折就会影响学习的信心。
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某个方面入手:1.告诉子女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
2.告诉子女必须全力以赴,勤奋、扎实,随意、散漫,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3.加强方法辅导,特别是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如语文坚持练笔、数学解题尝试举一反三、英语的听力、阅读训练等,订阅相关书报杂志获取方法指导是好一个好办法。
4,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不同试卷的分数没有可比性,偶尔没有考好,也不能打击自信心。
要鼓励并帮助孩子分析错例原因,既而发现学习或考试中的缺陷。
二、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导致行为障碍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家境较好而且父母又比较娇惯,或自认为长得好看,或家长跟老师的关系比较密切,这样的孩子往往有很强烈的优越感。
凡是都以我为中心。
但班级是一个集体,唯我独尊必然要遭受挫
折,主要是来自同学的不买账和老师的批评。
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可能形成孤芳自赏,远离集体,甚至会激化矛盾,打架闹事,可见学会与同学相处十分重要。
我们希望家长能坚持教育子女以“宽容、互助、自省、交流”处理好同学关系。
,以期培养一种合作意识,树立一种团队精神,协助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大家庭氛围。
还是要提倡自我批评、团结互助、得理让人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这会使人受益一生。
与教师相处,大部分学生阳光自然,懂礼貌、善交流,。
也有比较内向的,不与老师多话,把自己裹的很紧。
这类学生可能有一定的自卑感或受到过老师不当批评指责,我想说,有自卑感的人其实大多数较优秀,只是有某种心理暗示他不要出头显露自己。
我还想说,教师有时也被情绪左右,批评孩子时,事实不清,道理不透‘处罚过当。
当然教师要主动关心有交往障碍的孩子,纠正自己工作失误,但家长的思想疏导其实更重要。
因为您比我们更了解孩子自卑的诱因,比我们更清楚孩子对老师的不满。
我们要肯定孩子的长处,比如他可能板报出的不好,但劳动很认真。
增强其自信心。
要肯定教师的批评动机是关爱、是期待。
促进其大胆与老师交流,这样就可以消除误会,缓解孩子的焦虑。
因为教师工作繁杂,难免有疏漏或不当。
但我们得到绝大部分家长理解和支持。
其实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并不来源于财富或功名,而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会共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为你的子女营造一个没有暗礁的心灵大海,搏击知识海洋的风帆也将驶得更轻快。
三、叛逆心理导致放纵情绪
小学阶段,教师和家长都保持着相当的权威,而进入中学,由于学生的独立性增强,都会有较多的民主。
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能部分参与大人的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这种民主,会渐渐滋生叛逆心理。
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出勤、清洁、课堂纪律、作业、预习、复习等环节出现漏洞。
教师同样的要求,可在不同学生身上的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如同样要求诚信考试,但有人考场作弊、同样布置卫生扫除,有人中途溜掉、同样要求完成作业,有人抄袭、有人拖欠。
这就不能不反思我们家庭教育的差异。
任何时候,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大树的根,而学习成绩只是树叶、花果。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才有果实。
考察学习好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
因此,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育人的根本。
我想,孩子在真正成熟之前,家长还是要保持适度的权威,要立规矩、要真督促、要适度的饥和寒。
反对棍绊教育、反对贿赂孩子、反对盲目家教辅导。
最后,我想说一说掌物教育提前量和保持亲子氛围的问题。
细心的家长从子女言谈举止中也许会发现孩子渐渐跟某个异性同学交往过密,其实这是生理趋于成熟导致的微妙心理变化。
家长一定要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既不能放任不管,亦不要棍棒相加。
应当在时间上科学地提前教育,过早没有意义,太迟了恐怕抵挡不了欲望的冲击。
内容上要引导健康爱好,充实子女兴趣。
一定要避免子女接触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要防止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聊天。
因为毕竟是孩子,自制力还比
较弱。
最好高中毕业之前都不要破例。
两句老话,黄毒猛与虎。
玩物丧志。
切忌,切记。
温馨的家庭亲情给子女一个永远的心理依靠
父母相敬如宾、尊老爱幼、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创业等美德对子女的潜移默化是长久而深远的。
给子女一个可靠的经济保证很重要,而给子女一个温馨可靠的亲情环境更为重要。
你的子女能否给你敞开心扉,诉说他(她)的苦与乐,这对你掌握孩子的思想动向非常关健。
只有经常保持这种坦城的交流,才能实现两代人的成功对接。
因此,抽陪朋友,陪客户的时间陪陪孩子,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投资。
但不要跟孩子在一起就是说教,有时做做游戏、说说笑话、到野外郊游更有利于下一次教育。
这一点,在学生的周记、作文中有很多表白。
能感动、能教育孩子的,常来自于生活中琐事折射出的亲情。
孩子的情商亦会在这种亲情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单亲家庭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无论那一方,都应该关爱孩子,夫妻离异不甩掉作为家长的责任,不能剥夺孩子应得的父爱和母爱。
这是法律、是道德,也是自己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