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成品检验规范
线束成品出厂检验规范
![线束成品出厂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67a0b1810a6f524ccbf8595.png)
检验方法
用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
抽样方案
按 GB/T2828.1-2003,一 次正常抽样方案, 特殊检 查水平 S-3,A
目测
按 GB/T2828.1-2003,一 次正常抽样方案, 一般检 查水平Ⅱ,
严重不良(AC=0) 主要不良(AQL=0.4) 次要不良(AQL=1.0)
文件编号: QL/QR0001-2009 QL/QR0001-2009 01
版本:A/1
页次:
共2页 第2页
3
电气性能 导通性能好,无接触不良现象
精密低压测试仪
按 GB/T2828.1-2003,一 次正常抽样方案, 特殊检 查水平 S-3,AC =0 按 GB/T2828.1-2003,一 次正常抽样方案, 特殊检 查水平 S-3,AC =0
4
① 端子与导线拉力 物理性能 ② 端子与塑件拉力 ③ 阴接触件与阳接触件插拔力
拉力器
严重不良:涉及主体结构安全,造成永久性缺陷,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产品 主要不良:指产品质量未达到质量评定合格标准,但不涉及产品主体结构安全,经过修整返工处置可达到质量评定合格标准要求,不影响使用功能的产品。 次要不良:不影响使用性及功能﹐外观轻微不良。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浙 江 乾 龍 线 缆 有 限 公 司
线束成品出厂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QL/QR0001-2009 QL/QR0001-2009 0001 版本:A/1 页次: 共2页 第1页
序号 检验项目
尺 寸
标准要求
应符合相应图纸要求 ①线材 线材 印字正确、清晰,表面无损伤。 ②塑件 塑件 无缺料、飞边、变形、是否为图纸指定供 应商塑件。 ③端子 端子 有无到位、脱孔、露铜丝、端子尾部五金 露出塑件外、端子反冲等不良现象 ④线材冲孔颜色 线材冲孔颜色 有无错色、错位等不良现象。 ⑤浸锡 浸锡: 浸锡 ⒈表面浸锡均匀、光亮。 ⒉无大头、连锡现象。 ⒊浸锡到位且绝缘皮不能有烫焦现象。 ⒋锡头不能有分叉、少铜丝现象。
线束检验规范标准
![线束检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23c664431126edb6f1a10af.png)
文件名称:受控状态:生效日期:1目的为了确保线束的质量及元器件与导线连接的可靠性,特制定此规范。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所用导线的检验。
3 定义目标条件:一种近乎完美的情况。
是一种理想状况,而非总能达到,且对于保证组件在其运行条件下可靠性并非必要条件。
可接受条件:组件不必完美但要在其使用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条件。
制程警示条件:没有影响产品的外形、装配、功能或可靠性的情况。
缺陷条件:产品在其最终使用情况下不足以确保外形、装配或功能的情况。
4 线束检验要求4.1导线长度检验长度误差如下表线长(单位:mm)误差范围(单位:mm)0<L≤100 +3 - 0100<L≤500 +5 - 0500<L≤3000 +10 - 03000<L≤7500 +20 - 07500<L +2% - 0%4.2 导线检验4.2.1 外观检验:查看导线型号、规格、颜色等是否符合图纸和下线表的要求。
外观目标条件判定导线的导体切断面垂直于导线纵轴线所有股线长度一致;导线没有刮伤、刻痕、断开、压扁或其他损伤。
可接收条件判定导线的导体切断面大致垂直于导线纵轴线;所有股线长度大约一致;存在的毛刺不会在后续加工和装配期间脱落;股线散开,但未超过1倍股线直径或绝缘皮外径;股线未打结;绝缘皮允许留下轻微而规则的压痕,允许热处理引起的轻微变色但不允许烧焦、破裂或开裂。
制程警示条件判定股线有刮伤、刻痕或以切断,但单根导线损伤或断开的股线数未超过表一规定范围缺陷条件判定各股线的长度不一致影响到导线压接区全深度安装;作为表一的列外,股线的部分或不完全切口处于压接区域;作为表一的列外,股线的部分或不完全切口处于焊接连接区或没有接触全部需要缠绕的股线;损伤的股线数超过了表一的规定范围。
表一:股线允许损伤范围股线根数允许的最多刮伤、刻痕或切断的股线根数<7 07-15 116-25 326-40 440-60 561-120 6≥121 6%注一:对于工作在6千伏或更高电压下的导线不允许有股线损伤注二:对于有镀层的导线,不暴露金属基材的视觉异常不看做是损伤剥线后绝缘皮不合格现象说明:4.2.2 尺寸检验:下线长度按下线表要求、剥线长度要求见下表。
线束技术要求及检测内容
![线束技术要求及检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624011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a.png)
技术要求一:测量线束的长度:1•主干线的长度,2•支线的长度,3•分支点的长度,4•保护套管与护套的距离(即裸露电源线的长度)以上线束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一规定表一基本尺寸极限偏差mm二:压接处及牢固性检测:1. 电线无损伤。
2. 采用无特殊要求压接方法时,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入导体压接部位,在图一所示的a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插接。
3. 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一所示的b 区中仍可见绝缘层图一4.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 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表二 拉力值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N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N0.5 506.0 450 0.75:8010.0500 1.0 100 16.0 15001.5 150 25.0 19002.5 200 35.0 22004.0 270 > 50-200 2700注:接点或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电线时, 选择截面较大的电线测量 拉力。
三: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三的规定表三电压降值导体公称截面积试验电流电压降 导体公称截面积试验电流电压降 mm2A mVmm2AmV0.505 3 10.00 50 25 0.75 10 5 16.00 60 15 1.00 15 8 25.00 7018 1.50 20 11 35.00 80 20 2.50 30 16 50.00 —90 23 4.00351870.00100 25ab端子电线四:接点出要求:1.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焊接处表面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现象。
2.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撕裂力应不小于表四规定表四撕裂力值五: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
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电线和密封塞与端子压接后,在下图所示的a区内应可见密封塞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线束检验规范
![线束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466d63c647d27284a735107.png)
文件名称:受控状态:生效日期:1目的为了确保线束的质量及元器件与导线连接的可靠性,特制定此规范。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所用导线的检验。
3 定义目标条件:一种近乎完美的情况。
是一种理想状况,而非总能达到,且对于保证组件在其运行条件下可靠性并非必要条件。
可接受条件:组件不必完美但要在其使用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条件。
制程警示条件:没有影响产品的外形、装配、功能或可靠性的情况。
缺陷条件:产品在其最终使用情况下不足以确保外形、装配或功能的情况。
4 线束检验要求4.1导线长度检验长度误差如下表线长(单位:mm)误差范围(单位:mm)0<L≤100 +3 - 0100<L≤500 +5 - 0500<L≤3000 +10 - 03000<L≤7500 +20 - 07500<L +2% - 0%4.2 导线检验4.2.1 外观检验:查看导线型号、规格、颜色等是否符合图纸和下线表的要求。
外观目标条件判定导线的导体切断面垂直于导线纵轴线所有股线长度一致;导线没有刮伤、刻痕、断开、压扁或其他损伤。
可接收条件判定导线的导体切断面大致垂直于导线纵轴线;所有股线长度大约一致;存在的毛刺不会在后续加工和装配期间脱落;股线散开,但未超过1倍股线直径或绝缘皮外径;股线未打结;绝缘皮允许留下轻微而规则的压痕,允许热处理引起的轻微变色但不允许烧焦、破裂或开裂。
制程警示条件判定股线有刮伤、刻痕或以切断,但单根导线损伤或断开的股线数未超过表一规定范围缺陷条件判定各股线的长度不一致影响到导线压接区全深度安装;作为表一的列外,股线的部分或不完全切口处于压接区域;作为表一的列外,股线的部分或不完全切口处于焊接连接区或没有接触全部需要缠绕的股线;损伤的股线数超过了表一的规定范围。
表一:股线允许损伤范围股线根数允许的最多刮伤、刻痕或切断的股线根数<7 07-15 116-25 326-40 440-60 561-120 6≥121 6%注一:对于工作在6千伏或更高电压下的导线不允许有股线损伤注二:对于有镀层的导线,不暴露金属基材的视觉异常不看做是损伤剥线后绝缘皮不合格现象说明:4.2.2 尺寸检验:下线长度按下线表要求、剥线长度要求见下表。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c9dd12312b3169a451a468.png)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版本: A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本修改记录:1. 目的: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4. 术语与定义:4.1 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5.1 端子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5.2 裁线检验标准5.2.1 导体损伤:理想状态导体没有划伤,缺口,被切断或者其他损伤匀收状态导体划伤,缺口和被切断的程度不能超出表1范围拒收状态划伤,缺口或被切断的导体程度超出表1范围表1:导体数量(根)对于导线有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范围对于铆压端子可以接受导线有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范围对于焊接端子可以接受导线有刻痕、切断的最大范围小于7 0 0 0 7-15 1 0 1 16-25 3 0 2 26-40 4 3 3 41-60 5 4 4 61-120 6 5 5 大于121 6% 5% 5%5.2.2 绝缘损伤:状态图示描述理想状态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沒有被收缩,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匀收状态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減少不超过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拒收状态绝缘层被切开或损伤绝缘层的厚度減少超过20%绝缘层的不平整度大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或1mm绝缘层烧焦绝缘层熔到导体里5.3 线材处理—沾锡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
多股芯线沾锡有一个附加的好处:能将单股的芯线沾在一起,以使整个的芯线能够焊在端子上或附件的焊点上,而不是单股的芯线外露。
线束技术要求及检测内容
![线束技术要求及检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1979f6f33687e21ae45a904.png)
技术要求一:测量线束的长度:1.主干线的长度,2.支线的长度,3.分支点的长度,4.保护套管与护套的距离(即裸露电源线的长度),以上线束的基本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一规定表一基本尺寸极限偏差mm二:压接处及牢固性检测:1.电线无损伤。
2.采用无特殊要求压接方法时,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入导体压接部位,在图一所示的a区中可见电线导体,但不能妨碍插接。
3.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图一所示的b 区中仍可见绝缘层。
30°图一4.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表二 拉力值三: 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三的规定。
表三 电压降值四:接点出要求:1.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焊接处表面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现象。
2.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撕裂力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表四撕裂力值五: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
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电线和密封塞与端子压接后,在下图所示的 a区内应可见密封塞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六:电线束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
采用保护套管时,无位移和影响电线束弯曲现象。
七:电线束中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密套在连接部位上,无位移、脱开现象。
八: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不应脱出。
九: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十:标志1. 电线束应附有不易脱落的明显标志。
2. 产品标志的内容如下:a ) 产品名称b ) 型号或适用机组或空调成品检验内容1.线束经检验合格后,应附有证明产品质量合格的文件或标记,2. 线束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的要求A1 端子与电线导体压接处和压接接点处横断面应符合下列要求A 1.1 如图A1所示,导体中所有单线的断面应呈不规则多边形,导体与端子相接部位、单线与单线之间应无明显缝隙,端子压接部位应包住全部导体。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fb835031126edb6e1a1053.png)
线束检验标准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线束通用检验规范版本: A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4. 术语与定义: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端子各部分区域的示意图:裁线检验标准导体损伤:状态图示描述理想状态导体没有划伤,缺口,被切断或者其他损伤匀收状态导体划伤,缺口和被切断的程度不能超出表1范围2 喇叭口3 刷尾检查窗4 锁紧翼/锁紧舌/锁紧弹片5 绝缘皮压接区6 导体压接区7 端子结合区/装配功能区8 料带残耳/料带头9 接线柱挡耳/止位挡片拒收状态划伤,缺口或被切断的导体程度超出表1范围导体数量(根)对于导线有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范围对于铆压端子可以接受导线有划伤,缺口和切断的最大范围对于焊接端子可以接受导线有刻痕、切断的最大范围小于7 0 0 07-15 1 0 116-25 3 0 226-40 4 3 341-60 5 4 461-120 6 5 5 大于121 6% 5% 5% 绝缘损伤:状态图示描述理想状态绝缘层被切的整齐且没有被收缩,变长,碎屑,变色,腐蚀或烧伤。
匀收状态绝缘层经过剥皮后有轻微的均衡的印痕。
绝缘层的厚度减少不超过20%。
绝缘层的不平整度要小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小于1mm。
绝缘层在剥皮过程中产生变色。
拒收状态绝缘层被切开或损伤绝缘层的厚度减少超过20%绝缘层的不平整度大于绝缘层外径的50%或者或1mm绝缘层烧焦绝缘层熔到导体里线材处理—沾锡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检验规范
![电动汽车高压线束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da6aeabb4cf7ec4bfed01d.png)
1.来料包装来料包装完好,無破损或無明显破损现象。
目测2.来料型号来料型号同采购清单要求一致。
目测3.导线或管材表面印字清晰,無字迹模糊或错印现象。
目测4.导线或管材颜色同一包装导线或管材颜色要求一致,無错色或偏色现象。
目测5.导线或管材外观a.無挤压变形现象b.無凸起现象c.無污渍,且不可清除现象d.無芯线外漏现象e.無刮伤、划伤等现象目测6.连接器外观外包装完好,连接器無破损。
目测7.连接器型号连接器型号与物料清单以及图纸一致。
目测8.连接器总成连接器组成零部件,如密封圈、防水塞、插针、橡胶护套等同连接器相匹配且無缺失。
目测9.其他辅助材料型号同物料清单一致,無破损现象。
目测1.材料匹配使用物料型号要相匹配,与物料工艺要求一致。
目测2.线缆剥皮导线剥皮距离与端子压接长度一致,确认导线切口是否齐平,确认剥皮無以下不良现象:目测放大镜3.端子压接模具符合压接端子要求,端子压接無以下不良:a.端子变形或开裂b.压接翼無变形或折断c.绝缘皮压接过长或过短d.芯线外漏e.無明显飞边毛刺目测放大镜来料检测生产检测高压线束检验规范检验项目检验准则检验方法检验工具备注4.端子压接机械性能机械性能的拉力测试数值参照以下:拉力试验拉力仪5.线束装配a.连接器無错配、漏配现象;b.密封胶套無漏装现象;c.屏蔽层处理符合要求;d.带有金属外壳锁紧螺母的连接器,力矩满足要求;目测1.外观检验a.外观整体無包扎不良b.连接器型号、连接器及其端子的安装方向与图纸标注的方向一致c.连接器组成零部件無缺失、误配现象d.连接器外观、键位無破损或功能失效等现象e.波纹管及热缩管等材料,包括颜色、型号、位置方向等安装符合图纸要求f.零件号标示内容与图纸标注位置以及连接器装配实际位置一致g.热缩管無开口或热缩不合格现象h.波纹管、热缩管表面無破损露线现象j.线束端子压接处無导线外露k.有灌胶处理的特殊连接器,灌胶区域无胶液下流现象目测2.全尺寸检验各主干、分支线长尺寸,符合图纸标注的导线长度,并符合要求的公差范围目测样品检测板卷尺3.导通检验a.成品导线两端的芯线导通b.线束与两端屏蔽层导通,且与连接器过法兰接头外壳相通c.成品导线的屏蔽层、连接器或防水接头外壳与导线芯线不连通回路测试电路导通板万用表4.标识标签标识明确,無脱落、破损现象目测成品检测。
线束检验规范
![线束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2383d4e02768e9951e73877.png)
标识齐全:包括安全件标识、分供方检验专用标记、电线束的编号及其执行标准号、认证标志
干线和保护套管长度应不小于100 mm
AQL =1.0
卷尺
支线长度应不小于50 mm 接点之间距离、接点与分支点之间距离应不小于20 mm
每批次压接 前做1件试样 进行检验
拉力机
电线与端子连接处的绝缘套管长为20 mm±5 mm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
⑶ 不合格品按照退到制造部再选别后 再检查.
图
8. 异常发生时措施要领
⑴ 不合格 按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10. 记录管理
⑴ 进料检验记录表 : 纸档管理, 电子档管理
重缺点 重缺点
轻缺点
重缺点
重缺点 重缺点
连接力 导通
每批次压接 前做1件试样 进行检验
全检
拉力机 万用表
线束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导体不应压断 电线束中线路导通率为100%,无短路、错路现象
包
装 检
包装 , Label,铭牌
AQL=1.0
目视(外 外包装箱应无受潮、挤压破损变形等缺陷(小包装中的真空层压包装不得有破损);品名、型号、规格、数 观) 量等标识清晰无误;有无产品出厂检验报告
纱线保护层表面的疏松程度应均匀一致
塑料套管、波纹管均应用胶粘带固
电线与端子在连接处的绝缘套管应紧套在连接部位上,无脱开、移位现象
电线束中电线及零部件应正确装配,不应有错位现象,端子在护套中应到位,不应脱出
插接件应符合Q/FT A095的规定或者本公司允许的指定规格的产品
线束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 该基准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
2.抽样方法 GB/T 2828.1-2012 一般水平II
线束检验规范
![线束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785b6891a37f111f0855b1c.png)
文件名称: 受控状态: 生效日期:1 目的为了确保线束的质量及元器件与导线连接的可靠性,特制定此规范。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所用导线的检验。
3 定义目标条件:一种近乎完美的情况。
是一种理想状况,而非总能达到,且对于保证组件在其运行条件下可靠性并非必要条件。
可接受条件:组件不必完美但要在其使用环境下保持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条件。
制程警示条件:没有影响产品的外形、装配、功能或可靠性的情况。
缺陷条件:产品在其最终使用情况下不足以确保外形、装配或功能的情况。
4 线束检验要求4.1导线长度检验长度误差如下表4.2 导线检验4.2.1 外观检验:查看导线型号、规格、颜色等是否符合图纸和下线表的要求。
表一:股线允许损伤范围注一:对于工作在6千伏或更高电压下的导线不允许有股线损伤注二:对于有镀层的导线,不暴露金属基材的视觉异常不看做是损伤剥线后绝缘皮不合格现象说明:4.2.2 尺寸检验:下线长度按下线表要求、剥线长度要求见下表。
4.3 导线的压接4.3.1 导线、压接端子、压接工具的组合与图纸及工艺文件相一致。
4.3.2 导线需要焊接时,导线芯线必须预上锡。
4.3.3 冲压成形接头开口连接筒外观检验:端子各区域图示4.3.3.1 绝缘皮支撑压接部分外观:4.3.3.2 绝缘皮检查窗部分外观:4.3.3.3 导体压接部分外观:4.3.3.4 钟形压口部分外观:4.3.3.5 导体刷部分外观:4.3.4冲压成形接头闭口连接筒外观检验: 端子各区域图示4.3.4.1 绝缘皮支撑压接外观:4.3.4.2 导体压接和钟形压口外观:4.3.5 机制接头外观检验:端子各区域图示:4.3.5.1 绝缘间隙外观:4.3.5.2 导体定位:4.3.5.3 压接外观:4.3.6 裸压接端子的压接连接外观:当线束的线径为0.5mm2-16mm2时,芯线伸出端子紧固孔端面的长度为1.0~2.0mm;当线束的线径大于或等于16mm2时,芯线伸出端子紧固孔端面的长度:2.0~3.0mm。
线束类检验标准
![线束类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ef4619cc17552707220829.png)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标准
检验工具
功能检验
导通性
1.测试一条线两端,不可有开路(阻值无穷大)
2.测相邻的两条线,不可有短路(阻值为零)
3.测对应一条线两端,不可有接触不良之现象
4.接线方式错不可接受(线序);
5.接触不良或不能运行不可接受;
万用表
测试治具
插拔测试检验
公母段对插,是否能完全卡合
2.线束不可露铜丝,破皮等
3.线皮颜色符合客户要求
4.压接端子无脱落、断裂、破损、变形,氧化等不良
目视
线材尺寸
尺寸符合客户要求
霍尔线束成品
电器性能
用电机、手柄、控制器进行实测,按手控器上、下键,电机是否按照规定方向转动
电机、手控器、控制器
手柄线束
I电器性能
用电机、控制器、升降柱进行实测,按手控器上、下键,升降柱是否升、降,且起停平稳。
电机、控制器
实际操作
端子拉力测试
压接的端子拉力符合客户要求
拉力计
绝缘电阻测试
采用DC500V的兆欧表对线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阻值小于100㏁不可接受
绝缘电阻测试仪
绝缘强度
带电与非带电之间施加AC1500V/min或AC1800V/s,击穿电流≤2mA.无击穿
、闪有破损现象,表面圆滑,无编织纹。
线束检验标准
![线束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73997ee45c3b3567ec8b55.png)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版本:A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1. 目的:使生产制作人员和检验人员有统一的标准可依。
2.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冲制裸压端子压接作业方法、检验标准及判定标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IPC-A-620 线缆及线束组件的一般要求UL486A 电线与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标准4. 术语与定义:4.1 端子拉脱力: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将导体从端子中拉脱时的所需最小分离力。
4.2 压接高度:端子和导体压接后,在导体压接区所形成的闭合压接截面的最大高度。
5. 制作与检验要求5.2 裁线检验标准5.3 线材处理—沾锡先沾锡以确保被锡焊的芯线形成一个统一的、可焊性的表面。
多股芯线沾锡有一个附加的好处:能将单股的芯线沾在一起,以使整个的芯线能够焊在端子上或附件的焊点上,而不是单股的芯线外露。
控制要求:芯线需要焊锡的部分,装配、焊接前要沾锡。
锡液应沾到整个沾锡部分,并渗透到内部的芯线。
沾锡过程中,锡液上浸至绝缘层部分,只要线材保持原有的柔韧性,少量的锡液上浸是允许的。
沾锡后锡面应光滑,轮廓应分明。
多根线束不得浸锡后连在一起。
图示上锡端光滑、平整,无拉尖、开叉、上锡过多、破皮、线束锡渣等现象开叉、拉尖、上锡过多等最大高度≤线径的配套线路板以能轻松装进去为准。
注:直接焊线(不用穿孔焊接)可放宽。
浸锡后线束上不得有锡渣、线束烫伤、变软等现象。
5.4 冲压成型端子压接作业标准: 5.4.1 绝缘皮压接区: 高度H高度H高度H高度H线束脏污、锡渣线束烫伤绝缘完全包住并延伸到绝缘的铆压片如果是多股线则应该所有线都应该穿过的绝缘的铆压片绝缘皮处的铆压不能切断或破坏绝缘绝缘铆压片完全包住并支撑绝缘皮绝缘端子铆压不伤及绝缘的基础上使其和导线的连接紧铆压片穿过绝缘皮而且接触到导体绝缘铆压片没有在绝缘周围提供最小铆压片环绕但会形成一个大于45两块铆压片环绕但没有压到绝缘皮5.4.2 绝缘皮检查窗:绝缘皮和导体线在检查窗的中间位置绝缘皮平齐但没有进入导线的铆压区域绝缘皮与铆压片检察窗口的边平齐但是没有进入到检查窗口的区域绝缘皮延伸入导体铆压区域绝缘皮和导体的交接线在绝缘铆压范围内5.4.3 导体铆压区域:没有绝缘在导体铆压区域导体延伸到平齐区域的中间没有导线断开导体铆压片所压住在铆压区域的铆压中心有正确的喇叭口铆压印痕统一并按照厂家要求连接在铆压后没有香蕉状的变形锁片没有变形或损坏导线没有扭曲导体在导体铆压区域终端平齐铆压印痕不统一但是不会影响到结构导体没有延伸到铆压区域外并在喇叭口的平齐边缘终端不可见端子或连接的变形响到结构性在铆压区域外有未压到的导线折返的线和多余的线5.4.4 刷尾检查区域:导线通过导体铆压区后有轻微的突起并形成”导体平齐的刷子形状”导线聚集在一起形成平齐一并不会张开有导线延伸到端子之外导线延伸至端子止耳片进入功能区收)绝缘端子的绝缘皮破坏金属底材外露5.4.5 料带残耳检查区域:连接器或端子没有损伤残余料带不会影响连接器残余料带片的长度大于其金属厚度的响和接头的完全连接除去残余料带时损伤到连接或端子连接插入到连接器后残余料片突起5.4.6 端子结合区/装配功能区:端子结合区不得存在弯曲、扭曲、残料、氧化等现象5.4.7 端子外模绝缘外被压着检验方式:导体外被压着后需将导线做上下90度弯曲三次,检查绝缘被覆是否有损伤或滑出,若有表面损伤或滑出,则压着高度须重新调整。
电线束成品检验规范
![电线束成品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45e86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e.png)
检验项目
检验方式
检验工具
检验方法
电器性能
1.回路是否误配
测试
自制测试设备
1、外观:全检;
2、其余项目采用抽样方法;抽样采用GB/T2828.1-2012执行;
3、单位产品:套;
4、批质量:以不合格品百分数表示;
5、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Ⅱ,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接收质量限AQL=2.5;
6、批量、样本量、合格判定数详见作业规范“JY-06《抽样表》”。
2.是否短路
3.是否接触不良
规格
1.各个线长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量测
直尺和游标卡尺
2.导线规格是否按图纸要求
3.端子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4.塑料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套管长度、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外观
1.是否有缺线。
目测
2.是否有脱落的地方
目测
测试
拉力机
包装
1.标签是否明确
目视
2.数量是否准确
目视测量
3.蘸锡是否不良
目测
4.端子和导线是否有氧化
目测
5.产品是否有污染物
目测
6.套管是否有破损
目测
7.导线铜丝是否损伤
目测
8.导线铜芯是否外露
目测
9.是否有漏穿的套管
目测
10.套管是否有松动
目测
11.端子是否有变形
目测
12.端子是否穿到位
目测
13.端子是否与胶壳混料
目测
机械性能
端子与芯线拉拔力是否符合要求
线束工程检验规范标准
![线束工程检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1d212d0066f5335a8121cd.png)
不良原因 端压脚过长不良,或端子与孔座不配 后果:短路,或外观不良
孔座不良
不良原因 来料不良 后果:性能与外观不良
250
不良原因 端压不良、端子不良或运输过程中损坏 后果:无法插入基板
长短线
不良原因 端压返工、裁线时线材有长短 后果:外观不良
电源。 6. 非压端组人员与工程人员不得调试、启动机器。
机器的故障与排除
序号 部件名称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方法
排除人员
1. 润滑情况不良。
1. 检查润滑清理油路。 操作工
1
曲轴 轴承发热 2. 轴和轴瓦咬住,曲轴与轴 2. 修刮轴瓦调整间隙。 机修工
瓦间隙太小。
1. 导 轨 润 滑 不 良 或 内 有 屑 1. 清查屑末加足润滑 操作工
2. 调整挡销位置。
作用。
4
离合器 离 合 器 产 1. 制动器太松。
1. 调整制动器紧松。 操作工
生 剧 烈 冲 2. 离合器零件磨损
2. 卸开飞轮,检查六角 机修工
击或有明
凸轮与滚柱的磨损
显噪声。
情况。
操 作 过 程 机体背部四只紧固螺栓松开。 拧紧紧固螺栓。
操作工
5
机体
中机体松 动。
6
电气
操 作 过 程 电机故障或电路不通。 式中电机 停止运转。
乐清市乐沪无线电厂
连接线束工程规范标准 行业标准
编 号: YH2008JB
编 制:
核 准:
一、冲压原理
内容及质量要求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机修工 )
二、端子压着原理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机修工 )
线缆及线束组件检验标准
![线缆及线束组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3b735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1.png)
线缆及线束组件检验标准一、引言本检验标准旨在规定线缆及线束组件的检验方法、检验流程、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线缆及线束组件的检验工作。
二、检验目的通过对线缆及线束组件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检验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线缆及线束组件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产品:1.线缆:包括电力线缆、信号线缆等;2.线束组件:包括汽车线束、工业设备线束等。
四、检验标准1.外观质量:线缆及线束组件应无破损、无毛刺、无虚焊等现象;2.尺寸符合性:线缆及线束组件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3.性能测试:根据产品标准进行性能测试,如耐压、耐流、信号稳定性等;4.环境适应性:根据预定条件进行老化试验、低温试验、高温试验等;5.安全性:线缆及线束组件应符合安全标准,如防火、防电击等。
五、检验方法1.外观质量检查:采用目视或手感等方法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2.尺寸测量:采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进行尺寸测量;3.性能测试:根据产品标准进行测试,可使用专用测试设备或仪器;4.环境适应性测试:根据预定条件进行测试,如在老化试验机上进行老化试验;5.安全性测试: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试,如防火性能测试。
六、检验流程1.生产厂家自检: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自检,确保产品质量;2.质检员抽检:质检员应对每个批次的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3.发货前检验:在产品发货前,应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4.客户验收:客户收到产品后,应进行验收,如有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
七、检验报告质检部门应定期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次等信息;2.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信息;3.质检结论及改进意见。
线束工程检验规范标准
![线束工程检验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1d212d0066f5335a8121cd.png)
芯线修剪过短、过长不符合图纸要求 或需修剪的芯线颜色错误
UL2547#28
UL2547#28
芯线剥头过短、过长不符合图纸要求
UL2547#28
UL2547#28
四、机器调试、故障排除与安全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机修工 )
五、刀片设计原理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机修工 )
六、裁线质量要求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机修工、品检、拉长、裁线工 )
七、端子压着成型质量要求
(受训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机修工、品检、拉长、端压工 )
八、装配质量要求
(受训人员 :品检 .拉长 .工程技术员、装配工 )
UL1007#28
UL1007#28 UL1007#28 UL1007#28 UL1007#28
切头不齐
UL1007#28
UL1007#28
铜丝杂乱
UL1007#28
铜丝切断
UL1007#28
UL1007#28 UL1007#28
线材夹伤或刮伤
UL1007#28
UL1007#28
未剥到皮
UL1007#28
端子插不到位
不良原因 插孔操作时端子未插到位 后果:无拉力引起端子松脱
误配交插
不良原因 插孔操作时线材位置装配错误 后果:装机后引起短路烧坏线路板等
孔座或线材等材料用错
不良原因 插孔操作时线材装配错误 后果:线材标记错误,致使安装错误
孔座装配方向错误
不良原因 插孔操作时孔座装配错误 后果:致使无法安装,或装机后引起短路烧坏线路板等 孔座插反
C
图4
FG
HJ
图5
3.下外刀(图6)与下内刀(图7)主要接触点的设计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40f2356c175f0e7cd137f4.png)
1、测试一条线两端,不可有开路(阻值无穷大)
2、测相邻的两条线,不可有短路(阻值为零)
3、测对应一条线两端,不可有接触不良之现象
4、接线方式错不可接受(线序)
5、接触不良或不能运行不可接受
万用表
LCR测试仪
插拔测试检验
公母端对接,是否能完全卡合
实际操作
端子拉力测试
压接的端子拉力符合客户要求
拉力计
绝缘强度
带电与非带电之间施加电压,是否击穿
LCR、万用表
绝缘电阻测试
采用DC500V的兆欧表对线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测试值小于100兆欧不可接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万用表
线束成品
电器性能
根据性能测试要求进行性能功能测试
线束通用检验规范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标准
检验工具
外观检验
包装
1、包装干净、整齐,无破损
目测
标识
2、标识清晰完整
线皮
3、线皮不可有破损现象,表面圆滑,无编织纹
4、线束不可裸漏铜丝,破皮等
5、线皮颜色符合客户、图纸要求
6、压接端子无脱落、断裂、破损、变形,氧化等不良
线材尺寸
尺寸符合客户、图纸要求
卡尺、盒尺
功能检验
线束成品检验规范
![线束成品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8eca50ab90d6c85ed3ac63c.png)
c.MI缺陷,AQL=1.0
4.4不合格品处理
对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作以下处理:
4.4.1报废:如不合格品有严重的缺陷,品质部开出产品监视跟进单交技术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评
审后作报废处理。
4.4.2返工或返修:由品质部开出产品监视跟进单,交相关部门评审后进行返工或返修。
4.4.3让步接收:当产品个别指标低于检验标准,而又不影响产品的基本性能时,由品质部开出
产品监视跟进单,技术部根据检测结果认定可行,则应进行工艺验证,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特别采用,品质部复核后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放行出货,但必须作好记录。
5.引用标准:相关线束加工工艺图纸。
6.相关记录
详见批次检验报告表单编号:CZCY/QC/FORM1
编制:审核:批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
支持)。
福卡线束检验规范
![福卡线束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3dd01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6.png)
福卡线束检验规范线束检验规范NJA Y/QI7.5-8(A/0) 1.目的规范产品的检验方法,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参数,以确保产品质量。
2.适应范围适用于福卡线束的在制检验、巡检、半成品检验、出货检验。
3.职责品管部负责所有检验项目。
4.程序4.1 首检、巡检4.1.1 首检项目及方法对产品的各个元件首检是否与图纸中所写的元件相合。
试生产一根,首检各尺寸、外观、压接力(参照技术图纸)是否合格,如合格则生产。
相关情况记录于“线束首检记录”中。
4.1.2 巡检的项目及方法生产过程中,巡检员对各道工序巡回检查每小时不少于1次,并在“巡检记录表”中填写相关记录,发现不合格时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相关情况于“线束巡检记录”中。
4.1.2.1 具体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见下:A)压接力检验:在同批中随机抽出5根作压接力测试(每人每次),压接力应合符技术图纸要求。
B)外观检验:连接器的插针无变形。
C)线位测试:线材无错位,漏位;D)记录: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记录中。
4.2 半成品检验4.2.1 具体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见下:A)压接力检验:在同批中随机抽出5根作压接力测试(每人每次),压接力应合符技术图纸要求。
压接外观端子无变形,无漏压,端子压接后线材无包皮过多或过少,压接端子外观100%检验。
B) 线位测试检验:半成品检验时对线位测试全检,方法暂定为万用表测试,要求线材无错位,漏位,符合技术图纸要求。
4.3 成品检验4.3.1 具体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见下:A)外观检验:成品检验时对外观全检,方法为目测,要求线材连接器压接后,连接器本体无变形,插针无变形。
B)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时要求在同批中随机抽出100根检验,产品应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C)记录: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记录中。
4.4 出货检验4.4.1 出货检验时在同批线中随机抽出200根分别作外观、尺寸、压接力、电性能测试(电性能测试不得少于100根)。
4.4.2 在出货检验记录中作好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MI缺陷,AQL=1.0
4.4不合格品处理
对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作以下处理:
4.4.1报废:如不合格品有严重的缺陷,品质部开出产品监视跟进单交技术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评
审后作报废处理。
4.4.2返工或返修:由品质部开出产品监视跟进单,交相关部门评审后进行返工或返修。
4.4.3让步接收:当产品个别指标低于检验标准,而又不影响产品的基本性能时,由品质部开出
产品监视跟进单,技术部根据检测结果认定可行,则应进行工艺验证,确认无误后方可同意特别采用,品质部复核后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放行出货,但必须作好记录。
5.引用标准:相关线束加工工艺图纸。
6.相关记录
详见批次检验报告表单编号:CZCY/QC/FORM1
编制:审核:批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您的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