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己亥杂诗》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解题《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的前一年。

本文选自《己亥杂诗》的第五篇。

三、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四、朗读这首诗五、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20 古代诗歌五首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会赏析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并能够学以致用。

第1课时《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们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首千古绝唱。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们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二、教学新课登幽州台歌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作者简介。

陈子昂(661—702),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有《陈伯玉集》传世。

2.初读古诗。

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提出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

②检查初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

③赛读(男女小组)、齐读。

明确: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交错的楚辞体,注意朗读停顿,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目标导学二:研读诗句,深入理解1.学生再读,教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①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②你从诗句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前两句诗是从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明确:时间角度(前、后)。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后不见”,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

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诗词曲五首一、检查背诵:二、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夜为题材吟诗赋词,如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

苏东坡同样以中秋月夜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清朝词论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业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余词尽废”是什么意思呢?就好像这首词是一朵特别美丽的奇花,当它开放后,其他的花朵都失去了光彩。

“余词尽废",可见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之高。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词。

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词,注意字音和节奏,领会词的内容.2.问题引领指导学生思考:笔下的月亮是何形象?诗人由月色的美好想到了什么?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3.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四、疑问探究:1.诗人问月问年,发挥了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呢?[说明]因为作者政治失意,内心激烈的矛盾。

2.诗人为什么想要乘风归去?[说明]想要离开现实,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

但“又恐”,说明他又有所顾虑,未能忘情于现实.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矛盾之中.月下起舞令词人陶醉,这里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生活的美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新人教版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1.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感悟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热爱祖国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学习方法】品味赏析法、诵读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预习交流【活动一】:读写字词。

(相信自己,我能行。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怆然()岱宗()决眦()鸡豚()2.解释下列词语怆然悠悠涕会当凌缘闲乘月落红3小组检查【活动二】:预习材料交流。

(有难度,记得要交流!)1.简介作家作品:(1)《登幽州台歌》选自,作者,字,代文学家。

(2)《望岳》选自,作者,字,尝自称。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与李白并称“”。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3)《登飞来峰》选自,作者,字,号人称。

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人。

世人称“王荆公”。

北宋著名的家、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4)《游山西村》选自,作者,字,号。

宋代爱国诗人、词人。

他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5)《己亥杂诗》选自,作者,字,号。

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2预习心得体会。

(小组讨论)二、合作学习【活动一】引导学生阅读步骤1 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做朗读标记(停顿、重音、语调、情绪等)步骤2 小组赏读:小组间互相品读,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活动二】整体感知步骤1 参考注释理解诗歌内容,组内交流。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第2课时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自己尝试默写。

学习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诗中哲理。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王安石_______(朝代)杰出的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散文成就解释加点字的意思①千寻塔()②闻说鸡鸣见日升()③不畏浮云遮望眼()④只缘身在最高层()⑤腊酒 ( )⑥足鸡豚 ( )⑦山重水复( )⑧柳暗花明( )(2)《登飞来峰》选自《》,诗作运用了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

4.整体感知(1)《游山西村》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答:(2)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理解。

答:二、合作研讨1.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①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

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古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三、迁移拓展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名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四、学后反思《古代诗歌五首2》学案答案一、1.北宋政治思想文学唐宋八大家务观放翁南宋文学史学定庵清思想文学龚定庵全集2.(指应天塔)(这里是“听到”的意思)(怕)(因为)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足够,丰盛。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3.《剑南诗稿校注》陆游务观放翁南宋临川先生文集借景抒情4.(1)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五首经典的古代诗歌。

这些诗歌分别是《宿建德江》、《春晓》、《江南逢李龟年》、《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和《游山西村》。

这些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既有咏物抒情的,也有写景抒怀的。

通过学习这些诗歌,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华,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诗歌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对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歌,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途径,提高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五首诗歌的篇目、作者、背景和基本内容。

2.难点: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哲理的理解,以及对古代诗歌的欣赏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诗歌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和交流。

3.朗读法: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4.写作法:学生根据诗歌内容进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五首诗歌的背景、作者和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五首诗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依次呈现五首诗歌,为学生朗读并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2)艺术特色的分析:五首诗各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如《夜雨寄北》的抒情手法、《登快阁》的豪放风格等。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特色,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举例:《夜雨寄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教师需指导学生分析诗人如何运用景物描绘抒发情感。
(3)诗歌表达方式的掌握:古代诗歌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学生需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表达方式,如对仗、用典等。
2.注重诗歌意境的引导。在讲授新课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对诗歌意境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比分析、举例说明,我发现同学们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有所提高,但仍有个别同学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同学,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
3.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安排了分组讨论、诗词创作等活动,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成果展示来看,大部分同学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困难,这提示我在活动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需求,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4.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同学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在引导与启发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同学在思考问题时存在局限性。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今后需要更加注重引导技巧,鼓励同学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
5.关注学生的疑问。在总结回顾环节,我鼓励同学们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通过这个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帮助他们扫清学习障碍。
举例:教师可举例说明五首诗中的对仗手法,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的对仗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表达方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 《古代诗歌五首》预习学案1.反复诵读这五首诗,看谁最先能够背下来。

2。

解释下列词语.(1)念:(2)悠悠:(3)涕: (4)怆(chuàng)然:(5)钟:(6)会当:(7)寻:(8)畏:(9)缘: (10)腊酒:(11)若许: (12)叩门:(13)吟鞭: (14)落红:3。

“/”断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利用工具书查找下列文化常识。

(1)杜甫,字,自号 ,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世尊称为,杜甫与李白合称,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2)陆游, 诗人、词人。

字,号,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3)王安石,字,号,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

传世文集有等。

5. 你在预习中那些收获,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疑惑,及时和同学交流.我的收获:我的疑惑:20 《古代诗歌五首》预习检测(共20分)一、诗句填空(12分)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2。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

20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过程与方法】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导语设计设计1:(文本导入)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设计2:(视频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黄山上的飞来山吗?(出示图画)……你们觉得奇怪不奇怪?山上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们来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设计3:(激发兴趣)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词、短语或语句来描绘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简单点评后转入杜甫的《望岳》)设计4:(背景导入)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

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己亥杂诗》。

第1课时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重点)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 板书课题(提醒学生认真看老师书写的课题,注意字的笔顺笔画,“幽”字中间一竖要写长些),齐读课题,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幽州台在哪儿?到底是怎样的感受呢?登上幽州台的感受,心旷神怡、豪气、空旷、不妨融入自己的想象再读课题。

2. 初读古诗。

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五首诗.2.学习赏析名句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之美,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2。

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性地设问,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诗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课前准备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料和优质音频资料.生:课前预习古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登幽州台歌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内心世界。

基础梳理1.字词清单(1)生字注音怆.然(chuàng)涕.(tì)(2)理解词义①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②怆然:悲伤的样子。

③涕:眼泪。

2.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他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诗发展颇有影响。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案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登幽州台歌》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诗歌创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得有些拘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古诗的创作还不够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敢于尝试,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总结回顾环节,部分学生反馈对课堂所学内容记忆不够深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点,我计划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简短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复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登幽州台歌》的基本背景和情感表达。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感慨的诗歌。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审美追求。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分析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理解诗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长远考量。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修辞手法和诗歌背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历史背景介绍来帮助大家理解。
-诗句的赏析方法: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等,领悟诗人表达意境的技巧。
-诗歌背景与主题思想的联系:了解陈子昂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歌表达的国家命运主题。
-创作练习:运用所学句式、修辞手法,创作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诗。
举例解释:
-朗读技巧:通过对比不同朗读方式,让学生感受正确的朗读对表达诗歌情感的重要性。
3.诗句赏析:分析诗句的艺术特色,如对仗、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
4.诗歌背景:介绍诗人陈子昂的生平及其创作《登幽州台歌》的背景。
5.主题思想:探讨诗歌表达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6.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登高远望,感慨万千的情感。
7.创作练习:要求学生模仿《登幽州台歌》的句式,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情感的古诗。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古代诗歌五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是人教版七年级最新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节课主要选取了五首古代诗歌,包括《春晓》、《宿建德江》、《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和《江雪》。

这些诗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

通过学习这五首诗歌,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欣赏古代诗歌的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代诗歌,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五首古代诗歌,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阅读和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五首古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诗歌,使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和分析五首古代诗歌,使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掌握诗歌的阅读和欣赏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五首古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欣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五首古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五首古代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对诗歌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无答案)

2020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古代诗歌五首》导学案(无答案)一、认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预习成果展示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屡受排挤,报国无门;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独上高楼,难寻知音。

于是他百感交集,不禁悲从心中来,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的诗。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

大家知道诗人是谁吗三、课堂学习研讨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课文的朗读节奏。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4.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分)四、当堂训练检测《登幽州台歌》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 。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______ 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 __ 的感情基调。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5.“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登飞来峰》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设计新人教版

20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古诗。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学习诗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3.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以及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一、作家作品1.《登幽州台歌》(1)作者简介:陈子昂,代家。

字,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敢于陈述时弊。

曾随武攸宜征契丹,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

于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

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传世。

(2)写作背景:2.《望岳》(1)作者简介:杜甫,字,自号。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

是代最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尊为“”,与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对穷苦人民寄予,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有《》传世。

(2)写作背景:3.《登飞来峰》(1)作者简介:王安石,字,号,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著名的家、家、家。

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获谥“”,故世称。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名列“”,有《》《》等存世。

(2)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1.读准下列字音。

怆.然( ) 涕.下( ) 岱.宗( )青未了.( ) 决眦.( ) 千寻.塔( )自缘.( )2.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懂诗文大意,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3.你能不能把《登幽州台歌》中登台的这个情景详细地描述出来呢?4.反复诵读《望岳》,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登上泰山时的心情如何,说说诗人此时的心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20.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登幽州台歌》《己亥杂诗》,能背诵、默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一、走近作者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射洪人,唐代文学家。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两次从军边塞,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篇,诗词近800首。

二、了解背景《登幽州台歌》:本诗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己亥杂诗》(其五):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又北上接取家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登幽州台歌》《己亥杂诗》,能背诵、默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一、走近作者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射洪人,唐代文学家。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两次从军边塞,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狱中。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

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篇,诗词近800首。

二、了解背景《登幽州台歌》:本诗选自《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

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

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己亥杂诗》(其五):选自《龚自珍全集》第十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清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辞官,由北京南返杭州,又北上接取家属。

往返途中,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这组诗。

【自主学习】1、初读《登幽州台歌》《己亥杂诗》,感知诗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重音和节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3、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4、背诵这两首诗。

【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探究《登幽州台歌》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

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这首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怀?二、小组合作,探究《己亥杂诗》4、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5、你认为这首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6、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题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A.清新自然B.壮阔雄奇C.含蓄蕴藉D.慷慨悲凉【当堂检测】1、《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

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独”字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采用 _______ ______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_________的感情基调。

3、对《己亥杂诗》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析,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望岳》《登飞来峰》,能背诵、默写两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一、走进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二、了解背景《望岳》:选自《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作者北游齐、赵,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

《登飞来峰》:选自《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

1050年夏,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知县,任职期满后回江西临川老家时,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塔顶,面对眼前广阔的视野,想到鸡鸣见日升的情景,心中不免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自主学习】1、初读《望岳》《登飞来峰》,感知诗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重音和节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3、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两首诗的意思。

4、背诵这两首诗。

【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探究《望岳》1、填出下列相应的山名: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2、《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好在何处?4、尾联是本诗的主旨句,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二、小组合作,探究《登飞来峰》5、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6、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题目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人用一“燃”字,写出了山花的特点。

2、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望岳》一诗有什么不同?【当堂检测】1、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2、这两首诗同是登高之作,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异同?3、读了这两首诗,你还能想到哪些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游山西村》,能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一、走进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代表作有《剑南诗稿》《放翁逸稿》等。

二、了解背景《游山西村》:选自《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宋孝宗乾道三年初春,陆游罢官闲居在家,心情相当复杂,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1、初读《游山西村》,感知诗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注意读准重音和节奏。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3、通读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背诵这首诗。

【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理解内容。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二、综合探究。

5、展开想象,描绘出陆游《游山西村》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山村风光。

要求:①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

②符合诗歌的意境。

③不少于60字。

【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补充点评】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系”一“啼”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之情的自然流露。

2、【完成随感】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当堂检测】1、写农家朴实好客的句子:。

《桃花源记》热情好客的句子:。

孟浩然《过故人庄》热情好客的句子:。

2、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或:表现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希望)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这两句是这首诗的诗眼,富有哲理。

3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收获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