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试卷

合集下载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中的“温”一词指的是:A. 热性疾病B. 寒性疾病C. 发热病D. 日常的温度变化答案:A. 热性疾病2. 温病学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类型疾病的学科?A. 传染病B. 心脏病C. 神经病D. 肿瘤病答案:A. 传染病4. 温病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手术B. 药物治疗C. 心理治疗D. 物理疗法答案:B. 药物治疗5. 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蚊虫叮咬答案:A. 病毒感染二、简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

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温病与传染病有何关系?温病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被称为温病。

温病主要指由病毒引起的热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解答题1.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身体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后的汗出不畅,皮肤干燥,舌苔黄或白腻等症状。

2.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等。

中医针灸和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温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温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也是预防温病的有效方法。

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学科,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和避免接触感染源。

温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温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温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温病学中的“温邪”是指: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热邪答案:D2.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典型症状?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畏寒答案:D3.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是温病的主要治疗原则?A. 发汗解表B. 清热解毒C. 温阳散寒D. 利水渗湿答案:B4.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并发症?A. 肺炎B. 肝炎C. 肾炎D. 心肌炎答案:C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预防措施?A. 避免接触传染源B. 增强个人卫生习惯C. 定期接种疫苗D. 长期服用抗生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能诱发温病?A. 气候炎热B. 饮食不节C. 情志内伤D. 过度劳累答案:ABCD2.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症状属于温病的初期表现?A. 轻微发热B. 咽喉不适C. 头痛乏力D. 咳嗽咳痰答案:ABC3.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A. 黄连B. 板蓝根C. 金银花D. 黄芪答案:ABC4.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温病?A. 血常规B. 尿常规C. 咽拭子培养D. 肝功能检查答案:AC5. 温病学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温病的康复?A. 保持充足的休息B. 合理饮食C. 适当运动D. 避免情绪波动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温病学中,温邪侵袭人体后,首先侵犯的是肺卫。

(对)2. 温病学中,温病的病程一般较短,病情较轻。

(错)3. 温病学中,温病的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错)4. 温病学中,温病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对)5. 温病学中,温病的并发症较少见。

(错)四、简答题1. 简述温病学中温病的发病机制。

答:温病学认为,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外感温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

温邪首先侵犯肺卫,然后传入气分、营分、血分,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

2. 简述温病学中温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完整word版温病学复习试题1 9套附答案

完整word版温病学复习试题1 9套附答案

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共 37 小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 1 分,共 37分)1. 在《内经》伏寒化温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的新感温病,为后世把温病 分为新感与伏邪温病奠定了基础的医家是()6 .伏暑卫气同证,正确选方为( A .银翘散B.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方C .银翘散去牛蒡,加杏仁、滑石方D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方。

7 .下列有关湿温的病机,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初起以邪遏卫气为主B •气分湿热留恋,其初起阶段,湿中蕴热,多见湿轻热重证。

C .湿困日久,阳气受损D •湿热化燥化火,可深逼血分8.暑温,证见灼热躁扰,神昏谵妄,斑疹密布,吐血便血,角弓反张,四肢抽搐,喉中痰声, 舌绛,苔焦。

其治疗处方是()A .神犀丹合安宫牛丸、紫雪丹B .清瘟败毒饮合安宫牛黄丸C .犀角地黄汤合至宝丹D .犀地清络饮合安宫牛黄丸9.治疗春温初起,发于阳明气分而兼表证的方剂是()A •寒解汤B •银翘散加减C .清心凉膈散D •白虎汤10.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倦怠少气,肢体颤动,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其病机 是( )A .阳明腑实 C .阳明腑实兼气液两虚1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 A .清泄里热 B .顾护阴液第一部分 选择题A .朱肱B .汪石山C .郭壅D .吴又可温毒与其它温病的主要区别是( )A .发热B .局部红肿热痛C .口渴D .脉数下列哪项不是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A .初起多热象不甚B .易困阻清阳C .易闭郁气机D .易伤肺胃之阴发热、 咳嗽, 胸闷, 心烦, 口渴, 肌肤外发红疹, 舌赤, 苔薄黄, 脉数, 其病变部位在 ()A .卫分B .气分C .营分D .气营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 其意义为()A .阳明腑实证B .胃阴大伤C .肾阴耗竭D .阳明腑实兼阴亏B .阳明腑实兼阴液亏损 D .阳明腑实兼小肠热盛)C .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12 .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A .喻嘉言B .吴鞠通 13.沈目南认为燥属( )A .寒B .次寒C .热14.风温病的诊断要点不正确的是( )A .发于冬春季节B .初起有肺卫见证15.下列哪项不是雷氏宣透膜原法的适应症(C .刘河间D .火D .俞根初 C .后期多致肺胃阴伤)D .病程短D .滋补肺胃)2.3.4. 5.A .吴鞠通B .王孟英C .叶天士D .薛生白20.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A .地理环境B .人体体质 C.生活习惯 D.生产水平21.风热病邪初起先犯()A .肺卫B .卫气C .阳明D .肺 22.区别营分证与血分证的基本要点是()A .身热躁扰B .昏狂谵妄C .吐血衄血D .舌质红绛23.牙齿燥如枯骨,见于()A .肾阴枯竭B .肾火上炎C .胃阴枯竭D .肺胃阴伤24.身热,脘腹痞满,恶心呕逆,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舌苔黄浊。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温病学》试题

《温病学》试题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於: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後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後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後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是: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後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着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麽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着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着,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着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糸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於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A5.温病学的任务:DA.“冬伤於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B7.晋葛洪(肘後备急方)提出: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D1O.叶天士提出:E11.王安道提出:BA.叶天士B吴鞠通C.吴又可D.王孟英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着的作者: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C16.陈平伯着:A17.薛生白着: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着名论点有: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C 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着作是: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着作是: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着作是:B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着作有:A28.扬栗山着有:C29.柳宝诒着有: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C4.薛生白是: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薰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於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着作: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着作有: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於清代着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着作是:BD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热条辨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 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於: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後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着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4.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糸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於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着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後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着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热条辨16.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於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叶天士的主要着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着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着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後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後世称为寒凉派.3.继承并发展了张仲景(伤寒论)的学ポ观点,对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较深刻认识,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称为温病学派. 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继承和发扬张仲景(伤寒论)的学ポ观点,并主张外感热病的辨证治疗必须遵仲景之说的医家形成的学派称之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 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10.C11.C12.C13.A14.A15.C16.E17.BCE18.ACDE19.BC DE20.ABCD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於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着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B 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於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於: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着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於下列哪部着作?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DA中风B.伤寒C.湿温D.暑温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於湿热类温病?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於温热类温病?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於伏邪温病?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於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CA.风温B暑温C.伏暑D.秋燥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於湿热性质的温病?C6.上述哪种温病属於伏邪温病?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於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於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DA.传染性强,流行显着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B20温疫是: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於伏温病的是:B22.属於温热类温病的是: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於湿热类温病的是:A24.属於新感类温病的是: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於湿热类温病的是:D4.属於新感温病的是: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DA.某些温病只发生於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ACD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BC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ABC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着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

《温病学》试卷

《温病学》试卷

中医学专业《温病学》试题(1)(一) A型题(共30题)1、首创秋燥病名的医家是( D )A.刘河间 B .吴鞠通C.叶天士D.喻嘉言E.王孟英2、温病战汗多发生于(B )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E.温病后期3、身热心烦,小溲色黄,口渴自汗,气短而促,肢倦神疲,苔黄干燥,脉虚无力。

治宜( A )A.王氏清暑益气汤B.东垣清暑益气汤C.生脉散D.白虎加人参汤E.竹叶石膏汤4、低热,干咳或痰少而粘,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

治宜(A )A.沙参麦冬汤B.清燥救肺汤C.竹叶石膏汤D.生脉散E.清络饮5、发热,面赤,汗多口渴,烦躁气粗,身重脘痞,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 D )A.葛根黄芩黄连汤 B .枳实导滞汤C.王氏连朴饮D.白虎加苍术汤E.桂苓甘露饮6、温病中心营热极的舌象为( A )A.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型B.舌焦紫起刺C.舌绛而干D.舌尖红赤起刺E.舌淡红而干7、白苔如碱状是哪种征象( E )A.邪热迅速化燥入胃B.胃气衰败C.湿热秽浊D.湿遏热伏E.温病兼胃中宿滞挟秽浊郁伏8、舌绛不鲜,干枯而萎的舌象为( D )A.邪热入营,营阴耗伤B.热入心包C.热毒乘心D.肾阴耗竭E.胃阴衰败9、湿温病后期湿胜阳微,转化为寒湿之证的舌象(C)A.舌黑干燥,甚至焦枯B.舌苔干黑,舌质淡白无华C.黑苔滑湿而舌淡不红D.舌淡红而干,其色不荣E.遍舌黑润,舌紫红10、温病中的“分消走泄”法属于( C )A.泄卫透表法B.通下法C.和解表里法D.清解气热法 E.祛湿清热法11、温病出现口噤不开,目睛上视,其治法是( E )A.清心开窍B.豁痰开窍C.芳香开窍D.祛风通窍E.以上都不是12、在清营泄热法的应用上,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A.本法适用于热入营分邪未动血的营分证B.邪在气分而未入营者,不宜早用C.邪初入营者,仍用清气泄热,透邪外出D.兼神昏痉厥者,宜配合开窍、熄风法E.热邪已耗血动血者,不宜再用本法13、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苔腻,脉濡数。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研究传染病的学科B. 研究心血管疾病的学科C. 研究消化系统疾病的学科D. 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科答案:A2. 温病学中“温邪”指的是什么?A. 寒邪B. 湿邪C. 热邪D. 风邪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典型症状?A. 发热B. 头痛C. 咳嗽D. 腹泻答案:D4. 温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A. 清热解毒B. 温阳散寒C. 补气养血D. 活血化瘀答案:A5.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营”指的是什么?A. 卫分B. 气分C. 血分D. 津液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温病学认为,温邪侵犯人体后,首先侵犯的是________。

答案:卫分2. 温病学中,温邪侵犯人体后,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进一步侵犯到________。

答案:气分3. 温病学的治疗原则中,对于邪在卫分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

答案:解表4. 温病学中,温邪侵犯人体后,若邪气深入到血分,可出现________等症状。

答案:斑疹、出血5. 温病学认为,温邪侵犯人体后,邪气在体内的传变过程是________、气、血。

答案:卫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

答案: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是指根据温邪在体内侵犯的层次,将疾病分为四个阶段: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

卫分是温邪初犯体表,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症状;气分是温邪进一步侵犯到脏腑,表现为高热、口渴等症状;营分是温邪侵犯到营血,表现为神昏、谵语等症状;血分是温邪深入血分,表现为出血、斑疹等症状。

2. 阐述温病学中“清热解毒”的治疗原则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温病学中的“清热解毒”治疗原则是指在温病治疗中,针对温邪引起的热毒症状,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进行治疗。

临床应用时,根据病情轻重和邪气所在的层次,选择相应的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黄连等,以达到清除体内热毒、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病症属于温病的范畴?A. 中风B. 肺炎C. 胃溃疡D. 白血病答案:B. 肺炎2. 温病学最早起源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A. 中国B. 印度C. 埃及D. 希腊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的核心理论是基于以下哪种观念?A. 阴阳学说B. 生命力学说C. 细菌理论D. 遗传学说答案:A. 阴阳学说4. 温病学中的“温”指的是什么?A. 高温天气引起的病症B. 内部产生的热量导致的病症C. 感染病原体引起的病症D. 营养不良引发的病症答案:B. 内部产生的热量导致的病症5. 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温病的常见病?A. 伤风感冒B. 中暑C. 心肌梗塞D. 急性胃炎答案:C. 心肌梗塞二、简答题1. 温病学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答案:温病学主要研究温病的致病机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方法等。

2. 温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案:温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空气传播以及食物或水源污染传播等。

3.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艾灸疗法以及食疗调理等。

4. 温病学中的“温邪”具体是指什么?答案:温病学中的“温邪”指的是一种致病因素,它是通过外界环境、感染传播等途径进入人体后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5. 中医温病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案:中医温病学与现代医学相互补充、相互借鉴,通过发展和研究温病学,可以为现代医学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三、论述题温病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研究和治疗温病具有重要意义。

它以阴阳学说为核心理论,旨在探索温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在温病学中,温邪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代表了一种导致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根据温病学的理论,温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呼吸道感染、食物或水源污染、接触传播等。

一旦温邪侵入人体,它会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气血运行异常,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病症不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A.流感B.肺炎C.腹泻D.痢疾答案:C2.中医温病学中的温病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A3.中医认为,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A.寒邪B.湿邪C.阳邪D.热邪答案:D4.下面哪个症状不属于温病的常见表现?A.高热B.咳嗽C.腹痛D.胸闷答案:C5.中医温病学中,以下哪个治则主要用于治疗温病?A.解表B.清热C.散寒D.涌吐答案:B二、简答题1.请简述中医温病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温病的发病规律、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治疗方略等。

其基本理论包括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入侵,温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热邪与正气的斗争,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等症状,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

2.请简述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

中医温病的诊断要点包括四诊合参。

四诊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等信息;闻诊主要辨别患者的声音、呼吸等;问诊主要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切诊主要通过脉搏的变化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三、论述题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于温病学试题的答案解析:1.答案选C,腹泻不属于中医温病学的范畴。

温病主要指热邪入侵人体所致的疾病,常见病症包括感冒、发热、咳嗽等,与腹泻无直接关系。

2.答案选A,中医温病主要发生在春季。

春季天气转暖,阳气上升,为病邪易侵入人体,故温病在春季发病率较高。

3.答案选D,温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热邪。

中医认为,温病是由外邪入侵,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引起病变。

4.答案选C,腹痛不是温病的常见表现。

温病的常见表现主要是高热、咳嗽、胸闷等症状,与腹痛无直接关系。

5.答案选B,清热是中医治疗温病的主要治则之一。

温病主要是热邪侵入人体,故治疗原则主要是清热解毒,以排除体内的热邪。

综上所述,中医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掌握温病学的基本理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李时珍D.李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刘河间C.张从正D.李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刘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陈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刘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陈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陈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内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内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内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内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刘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刘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张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陈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 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刘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内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刘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内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内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刘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张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C E 18.A CD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刘河间B.王叔和C.张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张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内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范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范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A. 肺为娇脏,易受邪气侵袭B. 肺主皮毛,外邪首先犯肺C. 肺为水之上源,温邪易伤津液D. 肺为气之主,温邪易伤气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A. 发热B. 口渴C. 汗出D. 畏寒答案:D3. 温病的发病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A. 外邪侵袭B. 内伤饮食C. 情志内伤D. 气血失调答案:B4. 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营”指的是什么?A. 营气B. 营血C. 营卫D. 营液答案:B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法?A. 清解B. 温补C. 养阴D. 泻火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温病学中,卫分证的常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热、恶寒、头痛2. 在温病学中,“三焦辨证”是指上焦、中焦、________。

答案:下焦3. 温病学中,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调理气血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温病学中“卫气营血”辨证的主要内容。

答案: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种辨证方法,它将病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

卫分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气分则表现为高热、口渴、汗出等症状;营分则表现为神昏、谵语、舌绛等症状;血分则表现为出血、发斑、神志不清等症状。

2. 温病学中,如何理解“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答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是指温病初起时,外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侵犯人体的肺脏。

因为肺为娇脏,外邪易伤,且肺主皮毛,是外邪入侵人体的首要途径。

3. 温病学中,如何理解“三焦辨证”?答案:三焦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种辨证方法,将人体的病变部位分为上焦、中焦和下焦三个部分。

上焦主要包括心肺,中焦主要包括脾胃,下焦主要包括肝肾。

2024温病学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240题)

2024温病学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240题)

2024温病学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1-240题)1,“夏暑发自阳明”语出()A、叶天士B、吴鞠通C、王安道D、朱肱正确答案:A2、温病的病名首见于O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正确答案:A3、暑温,身热息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肢倦神疲,脉虚无力,其病机是OA,署热亢盛,津气受伤未甚B、暑热未退,津气俱伤C、暑热虽去,津气欲脱D、阳明暑热,太阴湿困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4、湿温身热已退,脱中微闷,知仇不食,苔薄腻,其治疗方法是()A、燥湿化浊,疏利中焦B、芳香宣化,淡渗利湿C,轻清芳化,清涤余湿D、清热化湿,疏利三焦正确答案:C5、症见高热、面赤、烦渴、汗大出、抽搐舌红苔黄燥,治宜OA、通腑泄热,凉肝息风B、泻火清营,凉肝息风C,凉血散血,凉肝息风D、清气泄热,凉肝息风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6、春温阴虚火炽证见:身热、心烦不得卧,舌红苔黄,脓细数,治宜()A,桅子豉汤B、清•营汤C.翅荷汤D、黄连阿胶汤E,青蒿鳖甲汤正确答案:D7,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黄,.脓数,其病变阶段是:A,气分B、卫分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正确答案:D10、下列哪项不是湿热性疾病变局临床表现是OA、耳聋B,干呕C、痉厥D、胸痞正确答案:D11、战汗多发生在()A,卫分阶段B、气分阶段C,营分阶段D、血分阶段C,伤阴的程度D、传染的强弱正确答案:C15、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

其病变阶段是:()A、气分B,卫分C,气营D、营分正确答案:C16、暑伤肺络,其治疗首先考虑的方剂是OA、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B、清营汤合桑菊饮C、宣白承气汤D、加减玉女煎E、麻杏石甘汤B,大肠C、脾D、肝正确答案:D125、轻清宣气法主治病证为A、邪热壅肺证B、热炽阳明证C、热灼胸膈证D、热郁化火证E、热郁胸膈证正确答案:E126、沈目南认为燥属()A、寒B、次寒C、热C、最易伤津耗气D、易逆传心包,多闭窍动风正确答案:D134、下列哪项不是热厥发生的机理OA、热毒内闭B、气机逆乱C、阴阳气不相顺接D、元气无所依附正确答案:D135、肠道热结,腑气不通的热型是OA、身热汗出B、日晡热甚C,身热不扬D、身热额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D、热郁胆腑E,热炽津伤正确答案:D143、首先提出疫疹病名的医家()A、张仲景B、巢远方C、余师愚D、吴又可E、王孟英正确答案:C144、春温伏热内闭,治疗选用下列哪一处方恰当OA、清营汤送服至宝丹B、犀角地黄汤合紫雪丹C、清瘦败毒饮D、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正确答案:B147、壮热面赤,背微恶寒,头痛头晕,心烦气粗,汗多口渴,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芜,治宜OA、白虎加苍术汤B、白虎加人参汤C、白虎汤加金银花、鲜石斛、芦根D、王氏清暑益气汤E、竹叶石膏汤正确答案:B148、《时病论》的作者是OA、雷幸B,吴又可C、吴翱通D、王孟英正确答案:A149、营分证的辩证要点是:()A.身热夜甚,心烦谓语,舌红绛B、身灼热,口干不甚渴饮,舌红燥少苔,脉细数C、发热胸闷,肌肤红疹,心烦口渴,舌红绛,苔薄白D、夜热无汗,口干不欲饮,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无力正确答案:A150、春温,阴虚风动证,其治宜滋阴息风,常用的滋阴药是()A、生地、玄参、麦冬B、沙参、玉竹、石斛C、梨汁、苇茎汁、麦冬汁、藕汁D、麻仁、阿胶、鸡子黄、五味子E、熟地、山菜萸、女贞之、旱莲草正确答案:D151、下列哪项不是春温病的治疗原则()A、清泄里热B,顾护阴液a初病由外邪诱发者,当兼以解表D,滋补肺胃正确答案:D152、叶天士指出:“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A、酸寒B、咸寒C.苦寒D、甘寒正确答案:D153、余师愚所论之疫为OA、署燥疫B、湿热疫C、温热俊D、暑湿疫A、身热躁扰B,昏狂谗语C、斑疹隐隐D、吐血城血E,舌质红降正确答案:D162、春温初起,热郁胆腑,柳宝怡认为,可一面泄热,一面透邪的方剂是OA,黄苓汤B、黄苓汤加豆豉玄参方C,蒿苓清胆汤D、苓连温胆汤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163、舌苔薄黑而干,但无芒刺见于OA、阳明腑实证C、肾阴耗竭D、阳明腑实兼阴亏正确答案:C164、下列诸项中,哪项非发斑先兆?A、壮热B,烦燥C、口渴D、舌绛E、咳嗽正确答案:E165、低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神倦耳聋,舌绛少苔,脉虚软,治宜OA、大定风珠B、三甲复脉汤C、加减复脉汤B,阴虚火炽C,热伤心肾D、燥干清窍E、肾阴耗损正确答案:E225、伏易热结阴伤证可见小便短少不利,其病机是OA、膀胱气化失司B、阴伤液涸,泉源祜竭C、肺气不宣D、湿阻小肠,泌别失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226、湿温病,湿邪化燥,证见灼热烦躁,便下鲜血,舌质红绛,治宜()A、先服独参汤,继服黄土汤B、甘露消毒丹加地榆炭,侧柏炭C,犀地清络饮D、犀角地黄汤E,葛根苓连汤加地榆,侧柏炭正确答案:D227、齿缝流血,齿龈肿痛,血色红而至较多,其机理为:A、心火上炎B、胆火上炎C、胃火冲激D、肾火上炎E、肝火上冲正确答案:C228、下列部项不是吴鞠通提出的“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的内容OA、伏暑B、暑温C,湿温D、暑湿正确答案:D229、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苏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正确答案:C230、普济消毒饮是谁所治方?OA、巢远方B、张景岳C,张子和D、李东垣E、吴鞠通正确答案:D231、王氏连朴饮中淡豆豉的作用是OA、辛散表邪B、宣透湿中蕴热C、宣透胸膈郁热D、疏表化湿E、透达伏热,领邪外出正确答案:B232、三焦辨证中,温病极期阶段指的是:OA、上焦邪热壅肺的病变B、上焦手厥阴心包络的病变C,下焦足厥阴肝的病变D.中焦足阳明胃的病变正确答案:D23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肝肾阴伤的见证O A.身热不甚,久留不退B,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C,咽干齿黑D、舌红少苔E、神倦耳登脓虚软正确答案:D234、舌绛光亮如镜见于:A、心火炽盛B、胃阴衰亡C、热人心包D、肾阴耗竭E、营阴耗伤正确答案:B235、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咳嗽,口渴,肌肤斑疹隐隐,心烦躁扰,甚或有诡语,舌绛苔白黄相兼,脉象弦紧,治宜OA、甘露消毒丹B,清营汤C,黄苓汤加葛根,蝉蜕,薄荷D、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方正确答案:D23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A、罗天益B,王安道C,刘河间D,朱肱E,汪石山正确答案:C237、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其病机是:()A、邪入气分,热炽津伤B、胃经热盛,熏蒸于外C、热邪久留,肾阴耗损D、热邪壅肺,肺气闭郁正确答案:C238、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拟用何方宜OA,滋阴养液B、育阴清热C、滋阴息风D、滋阴透邪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239、薛生白治疗“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极轻清之品,以宣上焦阳气。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学研究的是关于哪种疾病?a) 感冒b) 热病c) 高血压d) 风湿病答案:b) 热病2. 温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根源b) 疾病的传播途径c) 疾病的治疗方法d) 疾病的防护措施答案:c) 疾病的治疗方法3. 温病学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4. 温病学中的温病是指哪种类型的疾病?a) 寒病b) 热病c) 感染病d) 慢性病答案:b) 热病5. 温病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阴阳五行学说b) 现代医学理论c) 统计学原理d) 自然疗法答案:a) 阴阳五行学说二、问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答:温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和寒热病的学科,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护措施。

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

2. 温病学中的温病如何发生?答:温病是由外界的热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进入人体后侵袭气血,引发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3. 温病学如何诊断疾病?答:温病学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

医生会询问病史、检查舌苔、脉搏等,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温病,并确定具体的病因和证候类型。

4. 温病学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温病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疗法等。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证候类型,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5. 温病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温病学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和寒热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综合题根据以上所学知识,以一例温病患者为例,综合运用温病学理论,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A,年龄35岁,最近出差到疫情暴发地,回国后出现发热、头痛和咳嗽症状,伴有乏力和食欲不振。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学理论,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诊断和治疗方案:诊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温病,属于病邪入侵所致。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

期末考试温病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温病学的研究范畴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病因学和发病学B. 病理学和防治学C. 诊断学和治疗学D. 中医药理论与实践E. 手法疗法和针灸疗法2. 下列哪个疾病不属于温病学的范畴?A. 流感B. 病毒性肝炎C. 自体免疫性疾病D. 细菌性肺炎3. 温病学最早出现在哪个医籍中?A. 《伤寒杂病论》B. 《金匮要略》C. 《素问》D. 《内经》4. 按中医理论,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以下哪个原因?A. 阴虚火旺B. 阳虚寒凝C. 外感热邪D. 内伤寒邪5. 温病的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哪些?A. 发热、寒战、头痛B. 手足濡湿、舌苔黄腻C. 疲乏无力、食欲不振D. 咳嗽、咳痰、胸闷气喘6. 温病的治疗原则包括以下哪些?A. 解表、解肌、祛寒B. 清热、解毒、平肝C. 补气、养血、益肾D. 行气、活血、通络7. 温病学中,温病辨证分型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哪些方面?A. 疾病的病程和发展规律B. 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C.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D. 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8. 在温病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以下哪些?A. 麻黄、葛根、桂枝B. 人参、黄芪、当归C. 陈皮、生姜、炙甘草D. 五味子、益智仁、茯苓9. 温病学中,“里热外寒”属于哪种辨证类型?A. 伤寒证B. 暑热证C. 寒邪入侵证D. 瘟疫邪毒证10. 温病学中,“寒邪袭表”属于哪种辨证类型?A. 温病表证B. 温病里证C. 温病阳证D. 温病阴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即温热病、传染病)的发病规律、病机、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其基本理论包括病因学、发病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方面。

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临床观察、病例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进行。

2. 温病学中的“表里辨证”是什么意思?表里辨证是温病学中的一种辨证方法,指根据疾病的病理变化和病情发展的特点,将温病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传染病B. 内科疾病C. 外科疾病D. 妇产科疾病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特点?A. 发热B. 传染性强C. 病程长D. 症状明显答案:C3. 温病学中“温邪”指的是什么?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热邪答案:D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接触传染源B. 加强个人卫生C. 服用抗生素D. 注重饮食卫生5.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原则?A. 清热解毒B. 补气养血C. 疏风解表D. 利湿化痰答案:B6. 温病的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临床症状B. 实验室检查C. 影像学检查D. 个人生活习惯答案:D7.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类型?A. 风温B. 湿温C. 寒温D. 暑温答案:C8.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A. 金银花B. 板蓝根C. 黄连D. 人参答案:D9.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症状?B. 咳嗽C. 腹泻D. 头痛答案:C10. 温病学中,下列哪项不是温病的常见并发症?A. 肺炎B. 肝炎C. 肾炎D. 心肌炎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病学中,风温的典型症状是________。

答案:发热、头痛、咳嗽2. 湿温的主要症状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发热、腹泻3. 温病学中,暑温的发病季节是________。

答案:夏季4. 温病的预防措施中,________是关键。

答案:隔离传染源5.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基本方法。

答案:清热解毒6. 温病学中,________是诊断温病的重要依据。

答案:临床症状7.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类型之一。

答案:风温8.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物。

答案:金银花9. 温病学中,________是温病的常见症状。

温病学试卷

温病学试卷

(一)A1 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选择 1 个正确答案)1、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B、叶天士C、王孟英D、吴鞠通E、余师愚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A、《温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纬》E、《温疫论》3、刘河间认为()A、六经传受有表有里B、六经传受有虚有实C、六经传受皆有寒证D、六经传受皆是热证E、六经传受有寒有热4、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传染性C、易化燥伤阴D、热象偏重E、感受温邪5、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温病是()A、春温、风温B、暑温、伏暑C、春温、湿温D、风温、湿温E、风温、秋燥6、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A、风温B、秋燥C、暑温D、伏暑E、大头瘟7、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A、气分B、肺气C、脾胃D、阳明E、肺卫8、吴又可认为温病的病因是()A、温邪B、寒邪C、六淫D、疠气E、毒气9、暑热病邪初起病变中心是()A、在肺卫B、在脾胃C、在肺D、在阳明胃E、在阳明大肠10、感受温邪后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是()A、居住条件B、卫生习惯C、气候变化D、饮食调配E、抗病能力11、下列何证不属气分发热()A、壮热B、身热不扬C、身热夜甚D、日晡潮热E、寒热起伏12、下列哪项在虚风内动时不出现()A、神惫B、手足蠕动C、口角颤动D、角弓反张E、心中憺憺悸动13、湿遏热伏的舌象是()A、苔黄燥、舌质红B、苔白如碱状C、苔白腻、舌质红绛D、舌白厚而粘腻E、舌黄厚腻或黄浊14、肾阴衰竭的舌象是()A、舌绛干燥B、舌绛光亮如镜C、舌绛上有芒刺D、舌绛不鲜,干枯而萎E、舌绛而强硬15、温病热炽阳明气分证,可用()A、轻清宣气B、辛寒清气C、清热燥火D、清热解毒E、清热养阴16、温病时有汗出的病机是()A、风热内盛B、暑热不解C、火热亢炽D、湿热郁蒸E、燥热伤津17、温病腹胀硬痛拒按的病机是()A、气机郁滞B、湿阻中焦C、热结肠腑D、瘀结下焦E、湿热内困18、判断温邪由气入营的依据是()A、发热增高B、口渴加重C、汗出更多D、出现抽搐E、舌红转绛19、我国古代预防天花的方法应除外哪项()A、痘衣法B、痘浆法C、水苗法D、旱苗法E、牛痘苗法20、症见状热烦渴、肌肤斑疹、神昏谵语、口秽热臭、苔黄舌绛,治宜()A、清营泄热B、气血两清C、凉血散血D、清心开窍E、清气泄热21、下列哪项不属吴鞠通白虎四禁的内容()A、脉浮弱而细者B、脉沉者C、身热汗出者D、不渴者E、汗不出者22、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证选用方为()A、调胃承气汤B、导赤承气汤C、桃仁承气汤D、宣白承气汤E、增液承气汤23、新加黄龙汤适用于下列哪项证候()A、腑实兼阴虚B、腑实兼气液两虚C、腑实兼小肠热盛D、热闭心包兼腑实E、肺热壅盛兼腑实24、治疗温病气阴两伤、正气欲脱的方剂是()A、生脉散B、参附龙牡汤C、四逆散D、白虎加人参汤E、王氏清暑益气汤25、下列哪项不属于湿温邪遏卫气证的表现()A、寒盛热微、身痛有汗B、身热不扬、午后较显C、胸闷脘痞D、头重如裹E、苔白腻、脉濡缓(二)A2 型题(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选择 1 个正确答案)26、患者,男,15岁。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温病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温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A.黄帝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河间E.王叔和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E.喻嘉言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A.罗天益B.王安道C.河间D.朱肱E.汪石山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新中国成立后D.战国到唐代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吴又可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A.汪石山B.吴又可C.时珍D.中梓E.王肯堂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郭雍C.河间D.朱肱E.罗天益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A.温热论B.温热经伟C.温疫论D.湿热病篇E.肘后备急方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A.湿热病篇B.温热论C.温病条辨D.温热经伟E.温疫论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A.吴又可B.吴鞠通C.河间D.朱肱E.王安道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A.王孟英B.叶天士C.吴鞠通D.吴又可E.薛生白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A.王安道B.河间C.从正D.东垣E.朱丹溪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A.朱肱B.河间C.汪石山D.吴又可E.王安道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B.古方今病不相能C.立新论、创新法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E.灵活运用经方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E.清代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A.温病论B.温疫论C.温热经伟D.疫病篇E.温病条辨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A.唐代B.宗代C.元代D.明代E.清代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A.余霖B.扬栗山C.戴天章D.吴有性E.俞根初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A.吴又可B.薛生白C.叶天士D.吴鞠通E.平伯23.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焦辨证理论:EA.河间B.吴又可C.雷少逸D.王孟英E.以上均不是24.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影响最大的是:DA.薛生白B.王孟英C.吴鞠通D.叶天士E.平伯25.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A.温热论B.疫病篇C.湿热病篇D.温疫论E.外感温病篇26.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E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27.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之下不同,其主要导源于下列哪部医着:DA.卫生宝鉴B.医经溯涸集C.类证活人书D.伤寒补亡论E.外合秘耍28.下列哪项不是吴又可的主要学ポ观点: AA.温疫致病的病因主要是时行之气B.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C.感邪途经是从口鼻而入D.治疗以法邪为第一要义E.病邪致病有一定的选择性B型题A.薛生白B.王孟英C.王安道D.吴鞠通E.戴天章1.(医经溯涸集)的作者是: C2.(温热经伟)的作者是: B3.(温热病篇)的作者是: AA.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B. B.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C.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学科.D.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变化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E.研究四时温病的证候类型和辨治方法.4.温病学的概念: A5.温病学的任务: DA.“冬伤于寒,至舂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B.运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C.“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日温病”.D.“温病不得混称伤寒.E.“人感乘戾之气而生病”6.宋朱肱(类让活人书)提出: B7.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 C8.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提出: AA.伤寒六经传变皆为热证,治应以寒凉为主.B.温病是伏热由里外发,治应清里热为主.C.不独有伏邪温病,且有新感温病.D.温疫的致病原因并非六气,而是”疠气”E.温热之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9.吴又可提出: D1O.叶天士提出: E11.王安道提出: BA.叶天士B吴鞠通 C.吴又可 D.王孟英 E.薛生白12.组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的作者: C13.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了完整理论体系的最杰出的代表医家是: A14.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各种温病辨证施治的完整体系的温病学家是: BA.(外感温病篇)B.(温热论)C.(疫病篇)D. (温热经伟)E.(湿热病篇)15.余师愚着: C16.平伯着: A17.薛生白着: E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18.河间的著名论点有: B19.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 C2O.汪石山在温病发病学上提出新感温病之说,认为: DA.王安道B.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E.郭雍21.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D22.提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医家是: B23.提出”风温、湿温等温病,误作伤寒发汗者,十死无一生”的医家是: CA.温病条辨B.湿热病篇C.温热经伟D.温热论F.温疫论24.确立三焦辨证,完善温病辨证体系的著作是: A25.提出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是自然界的疠气所致的著作是: E26.对湿热性质温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证治作了专门的论述的医学著作是: B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伤寒温疫条辨D.温热逢源F.时病论27.戴天章著作有: A28.扬栗山着有: C29.柳宝诒着有: DA.温病的理法方药可以气括伤寒的容.B.温病学说与伤寒学说一脉相乘,是发展和补充了(伤寒论).C.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的容都在伤寒学说之中.D.温病与伤寒同属外感热病,但病因、病机各异,治疗完全不同.E.(伤寒论)中的方药只能治伤寒,不能治温病.30.温病学派对温与伤寒的观点是: B31.伤寒学派对温病与伤寒的观点是: C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1.(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 C2.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 C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3.吴又可是: C4.薛生白是: CA.避其毒气,正气存B.以药物熏烧袪温气C.両者皆是D.両者皆不是5.(经)中提出预防疫病的关键是: A6.(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预防温病的方法为: BA.温邪上受,首先犯肺B.辨治斑疹白痞的方法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7.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 C8.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 DA.认为六气皆从火化B.认为温病热病不能混称伤寒C.両者均有D两者均不能9.河间对温病治疗上提出的观点是: A1O.王安道对温病概念上提出的观点是: BK型题1.河间对促进温病的发展的出了重大贡献,他最主要的学ポ主有: A(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 A(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 3.创立以卫气营血及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辫证纲领的医家是:(1)叶天士(2)吴又可(3吴鞠通(4)柳宝诒4.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E(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X型题1.叶天士的主要著作: BCE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2.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3.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 BCDE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4.王安道温病学说主要论点是: ABEA.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B.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C.认为六气皆从火热而化.D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者.E.认为温病的表证为里热郁表所致,主治疗应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5.属于清代著名四大温病学医家是: BDEA.吴又可B.叶天士C.平伯D.薛生白E.王孟英6.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 BD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 E.温热经伟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时方2.寒凉派3.温病学派4.经方5.伤寒学派6.温病学7.时行之气8.疫病二、填空题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病学发展史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清代温病学四大名家.3._________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书_______-.4温病学的萌芽阶段是_______时期;成长阶段是___________时期.5王孟英”以经,________为纬”编着了(温热经伟)一书.6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因是_________,感染途径是_________治疗上强调________.7王安道提出,温病不得________,温病的表证多为_______而致.8吴又可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_______及天地间另有一种______________.9吴鞠通”历取渚贤精妙,考之(经),参以心得”,编着了___________,创立了___________辨证理论.10学习温病学的任务就是要阐明温病的病因、___________及其转归以揭示温病的本质;研究温病的诊断方法、__________措施,不断提高中医医疗水平,有效地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A型题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时后方E.诸病源候论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A.广温疫论B.疫疹–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E.临证指南医案3. 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E.余师愚4. 温病学在因证脉治方面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A.病因学说的确立B.伏邪温病学说的确立C.新感温病学说的确立D.以寒凉清热为主的治则的确立E.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理论体纟的确立B型题A.(素问.评热病论篇)B.(素问.至真耍大论篇)C.(素问.玉版论耍编)D.(素问.热论篇)E.(素问.生气通天论篇)5.“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6.”热者寒之”出自:A.温疫的流行”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B.提出六气皆从火化C.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D.温病还有”不因冬月伤寒而生温者”的新感温病E.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7.河间的著名论点有:8.王安道在温病学形成方面的重要贡献是:C型题A.热者寒之B.温者清之C.両者都是D.両者都不是9.(经)提出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是:1O.河间对温病治法的观点是:A.认为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认为病邪可受自口鼻的医家C.両者均是D.两着均不是11.吴又可是:12.薛生白是:K型题13.劉河間對促進溫病的發展的出了重大貢獻,他最主要的學ポ主張有:(1)伤寒六经传变皆是热证(2)六气皆以火化(3)热病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应以寒凉为主(4)温病不得混称伤寒14.王安道对温病学说的王主要论点是:(1)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2)认为温病的发病机理是里热外达.(3)认为温病的表证是里热郁表所致,主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兼以解表.(4)认为发于舂季的温病,即有冬寒伏而后发者,亦有感受春令时邪而发病者.15. 标志温病学理论己形成完整体系的著作是:A.温疫论B温热论 C.湿热病篇 D.温热条辨16. 民国时期温病学不同于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力图勾通中西医学,丰富了治疗容.(2)编选保存大量珍贵的医案.(3)创办中医学校,培养人才.(4)创办中医刊物,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17. 叶天士的主要著作:A.温疫论B.三时伏气外感篇C.温热论D.尚论篇E.临证指南医案18. 吴又可对温疫的独特见解表现在: ACDEA.病因方面B.预防方面C.流行特点方面D.发病方面E.治疗方面19. 体现了叶天士温病理论思想及辨证用药的著作有:A.伤寒温疫条辨B.温病条辨C.临证指南医案D.温热经伟E.温热论2O.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A.温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有发生,男女老少皆可罗患.B.起病突然,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大多数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对人数威胁很大.B.有全面系统理论知识和一整套辨证论治体系.C.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防治多种急性热病,取得显著效果.D.国外医药界普遍重视.温病学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一般指仲景以后的医家,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所创立的方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效大的发展,补充以前的不足.2.金元时代医学学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河间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治疗上主用寒凉药为主,后世称为寒凉派.3.繼承並發展了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對溫病的病因、病理診斷和治療等方面較深刻認識,而逐步形成的一個較為完整的學術體系,稱為溫病學派.4.经方指汉代以前所载方剂.其说有三:1.(汉书.艺文志)医家类所载经方十一家,是指汉以前医家的方药.2.指(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所载的方剂.3.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5.繼承和發揚張仲景(傷寒論)的學ポ觀點,並主張外感熱病的辨証治療必須遵仲景之說的醫家形成的學派稱之為.6.研究温病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称之为温病学.7.简称”时气”、时邪”,指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病邪并具有季节时与气候相关.8.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疾病.二、填空题1.叶天士吴鞠通2.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3.吴又可温疫论4.战国---晋唐宋----金元5.轩岐仲景之父叶薛诸家之辨6.疠气邪从口鼻而入以驱邪为第一耍义7.混称伤寒里热郁表8.非寒、非暑、非湿、异气所感9.温病条辨三焦10.发病、病理变化治疗和预防三、选择题1.A2.B3.B4.E5.E6.B7.C8.D9.C 10.C 11.C 12.C 13.A 14.A 15.C 16.E 17.B C E 18.A C D E 19.B C D E 20.A B C D E第二章温病的特点A型题1.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容? DA.以发热为主症B.热象偏重C.易化燥伤阴D.具有传染性E.由温邪引起的2.温病的概念的外是指: AA.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B.外感类疾病的总称C.指现代医学的传染病D.一门学科名称E.某一部经典著作的通称3.”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BA.河间B.王叔和C.仲景D.吴又可E.陆九芝4.”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BA.王叔和B.庞安时C.吴又可D.雷少逸E.陆九芝5.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E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传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E.起能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6.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A.风温B.舂温C.暑温D.湿温E.伏暑7.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EA.发热B.头痛C.脉数D.口渴E.局部红肿热痛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C.易出现险恶证候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9.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A.风邪B.温邪C.湿邪D.寒邪E.疟邪1O.温邪特异性的体现,下列哪项提法不对? E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11.认为温病是许多外感热病之总称的代表医家是: DA.郭雍B.王安道C.汪石山D.吴鞠通E.王孟英12.”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温疟”,见于下列哪部著作? DA.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热论D.温病条辨E.温热逢源13.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其主要依据是: B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临床证候D.流行情况E.季节与主气结合14.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A.大头瘟B.秋燥C.伏暑D.春温E.温疫15.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容: D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温 E.热病16.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类温病? EA.风温B.舂温C.秋燥D.暑温E.伏暑17.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温热类温病? EA.湿温B.暑温C.伏暑D.霍乱E.大头瘟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的临床分类方法? CA.根据病证性质B.根据发病迟早C.根据发病季节D.根据表里不同E.根据发病部位I9.下列哪种温病不属新感温病? AA.舂温B.风温C.秋燥D.大头瘟E.烂喉痧2O.下列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暑温B.湿温C.春温D.风温E.秋燥21.对于广义伤寒的定义,下列哪一种提法较为妥当? C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2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属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具有传染性的温病可称之为温疫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A.流行的性大小B.发病的缓急C.病情的轻重D.传染的强弱E.伤阴的程度24.”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EA.吴又可B.余师愚C.王孟英D.雷少逸E.陆九芝B型题A.舂温B.风温C.湿温D.暑温E.大头瘟1.以发病季节命名的温病是: A2.以临床证候命名的温病是: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金匮要略)3.”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や”,语出: A4.”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语出: CA.风温B暑温 C.伏暑 D.秋燥 E.烂喉痧5.上述哪种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C6.上述哪种温病属于伏邪温病? C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E.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之处的一种疾病7.温疫的概念是指: D8.陆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BA.”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卢,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B.”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C.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温病广义,温疫义狭D.温疫是独立于温病以外的一种疾病E.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9.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现代医家认为: C10.关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陆九芝认为: BA.吴又可B.叶天士C.戴天章D.陆九芝E.余师愚11.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A12.所谓”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别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不传染耳”.是哪位医家所说? DA.所有的外感热病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A.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方法E.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13.温病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B14.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DA.并列关系B.从属关系C.相同关系D.无关系E.继承与发展关系15.(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伤寒是: B16.温病与狭义伤寒是: AA.发病季节B.四时主气C.流行情况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17.风温、湿温、暑温的命名根据是: B18.大头瘟、烂喉痧的命名根据是: DA.传染性强,流行显著B.多数具有传染性C.不具有传染性D.病情较轻E.病情较重19.温病是: B20温疫是: AA.湿温、霍乱、暑湿、伏暑B.舂温、伏暑C.风温、秋燥、暑温、春温D.大头瘟、湿温、疟疾E.疫疹、烂喉痧、霍乱21.属于伏温病的是: B22.属于温热类温病的是: CA.湿温、伏暑、霍乱B.暑湿、霍乱、秋燥C.舂温、风温、大头瘟D.疫疹、伏暑、烂喉痧E.暑温、舂温、疟疾2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A24.属于新感类温病的是: BC型题A.湿温、伤寒B.风温、暑温C.两者皆有D.两者皆没有1.(难经.五十八难)中提到的疾病有: A2.(温病条辨)中提到的疾病有: BA.风温、暑温B.秋燥、大头瘟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属于湿热类温病的是: D4.属于新感温病的是: CA.温邪在人群中染易B.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引起程度不等的蔓延、扩散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5.温病的传染性是指: A6.温病的流行性是指: B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发热为主症B.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C.两者皆是D.两者皆不是7.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是指: C8.温病病程发展具有的阶段性是指: DA.某些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或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B.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多见,而在其他地域则少见B..两者皆是 D.两者皆不是9.温病的地域性是指: B10.温病的季节性是指: AK型题1.温病的概念是: D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C.由温邪引起D.一类急性外感热病2.温病的特点是: DA.有特异的致病因素B.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D.共有的临床表现3.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有: DA.起病急骡、传变较快B.发热为主C.易出现险恶证候C.病程中易耗伤阴津4.温病分类是根据: AA.症证性质是否挟兼湿邪B.发病的迟早及表里不同C.发病的脆脏腑部位D.发病季节与四时主气X型题1.温病学和(伤寒论)的关系是: A C D EA.温病学与(伤寒论)在学术上是–脉相承、不可分割B.温病学可以完全包括(伤寒论)的容C.温病学和(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D.温病学和(伤寒论)均是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E. (伤寒论)为温病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可划归温病围的西医疾病指的是: B C DA.所有的急性传染病B.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C. 具有温病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及常见综合征D. 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E.所有的寄生虫病3.温邪的特异性体现在: A B C DA.从外侵袭人体B.温热性质显著C.易消耗人体阴津D.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E.直接导致精神异常4.决定温病流行程度及围的常见因素是: A B C DA.人体体质B.自然因素C.社会因素D.传染性强弱E.治疗得当与否5.温病的险恶证候是指:A.斑疹B.动风C.动血D.闭窍E.癌变6.温疫的特点是: A B C DA.发病急骤B.有强烈的传染性C.可以引起大流行D.病情多较险恶E.火热亢盛而较少挟湿邪7.温病的命名可根据: A BA.季节与主气结合B.特殊的临床证候C.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D.发病的迟早表里不同E.病情轻重8.湿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 B CA.病证性质是否兼挟湿邪B.发病迟早表里不同C.发病的脏腑部位D.特殊的临床证候E.季节与主气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名著试题一、单选题1.《温病条辨》的作者是()A.吴又可B.吴鞠通C.叶天士D.薛生白2.《温病条辨》一书创立并完善了哪种辨证纲领()A.六经辨证B.卫气营血辨证C.三焦辨证D.脏腑辨证3.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条辨》上焦篇首条列举了多少种常见温病()A.5B.7C.9D.114.吴鞠通认为太阴风温初起但热不恶寒而渴者,以什么方治疗()A.辛凉轻剂桑菊饮B.辛凉平剂银翘散C.辛凉重剂白虎汤D.桂枝汤5. 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哪首方主之()A.辛凉轻剂桑菊饮B.辛凉平剂银翘散C.辛凉重剂白虎汤D.桂枝汤6.辛凉轻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白虎汤D.桔梗汤7.辛凉平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桑杏汤D.桔梗汤8.辛凉重剂是指()A.桑菊饮B.银翘散C.桑杏汤D. 白虎汤9.吴鞠通认为银翘散证出现项肿咽痛者,可加用()A.射干、马勃B.射干、栀子C.生地、玄参D. 马勃、玄参10.银翘散证出现衄者,其加减法为()A.去芥穗,加白茅根、侧柏碳、栀子碳、粉丹皮B.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C.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D.去芥穗、桔梗,加白茅根、侧柏炭、粉丹皮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吴鞠通所谓的白虎汤应用禁忌()A.脉浮弦而细者B.脉沉者C. 不大便者D.汗不出者12.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A.邪热不甚B.兼有痰邪C.兼有瘀血D.邪热蒸腾营阴上泛13.吴鞠通认为上焦温病常见两种死证是()A.肺之化源绝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B.逆传心包者和心神内闭,内闭外脱者C.逆传心包者和肺之化源绝者D.阳明太实,土克水者和肺之化源绝者14.吴鞠通所谓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是指()A.汗、吐、下B.汗、下、润C.吐、下、和D.温、清、消15.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A.杏仁、桃仁、苡仁B.桃仁、苡仁、蔻仁C.苡仁、蔻仁、杏仁D.蔻仁、杏仁、桃仁16.三仁汤中用“杏仁”主要是取其什么作用()A.止咳平喘B.化痰散湿C.轻开上焦肺气D.润肺止咳17.湿温初起而见“胸闷不饥”的主要原因是()A.胃肠有积滞B.湿热阻滞中焦气机C.中气实D.胃强脾弱18.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者,其病为()A.风温B.春温C.暑湿D.湿温19.“手太阴暑温”初起,“但汗不出者”表明()A.暑热不甚B.兼有寒邪郁表C.兼有湿邪郁表D.病从里发20.吴鞠通认为“温病最忌辛温,暑病不忌”,是因为()A.“暑必兼湿”B.“暑必兼寒”C.“暑必兼痰”D.“暑必伤阳”21.“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A.正虚不能运药B.肺气不降C.火腑不通D. 邪闭心包22.“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A.正虚不能运药B.肺气不降C.火腑不通D. 邪闭心包23.“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若兼见“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的表现,说明其病机兼有()A.正虚不能运药B.肺气不降C.火腑不通D.邪闭心包24.牛黄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牛黄加大承气汤B.牛黄加小承气汤C.安宫牛黄丸加大承气汤D. 安宫牛黄丸加生大黄25.增液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增液汤加大承气汤B.增液汤加小承气汤C.增液汤加调味承气汤D.增液汤加大黄、芒硝26.一、二、三、四、五加减正气散均有下列哪组药物()A.藿香、广皮、厚朴、半夏B.藿香、广皮、半夏、茯苓C. 藿香、广皮、厚朴、茯苓D.半夏、广皮、厚朴、茯苓27.“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者,治宜选用()A.一加减正气散B.二加减正气散C.三加减正气散D.四加减正气散28.认为导致湿温的原因是“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的医家是谁()A.叶天士B.薛生白C.雷少逸D.吴鞠通29.对于湿温的治疗,哪部著作指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A.《温病条辨》B.《温热论》C.《湿热病篇》D.《温热经纬》30.因“吸受秽湿”,而症见“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者,辨证为()A.湿热酿痰,蒙蔽心包B.湿热弥漫三焦C.湿热郁伏膜原D.湿热困阻中焦31.加减复脉汤是指()A.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姜、枣B.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姜、枣C.复脉汤加玄参减参、桂、姜、草D.复脉汤加白芍减参、桂、姜、草32.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治宜选用()A.加减复脉汤B.三甲复脉汤C.大定风珠D.青蒿鳖甲汤33.温病后期邪热留伏阴分的发热表现是()A.夜热早凉,热退无汗B.日晡潮热,体热肢厥C.身热不扬汗出不解D.往来寒热热多寒少34. 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四个方证的邪气程度比较顺序是()A.三甲复脉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黄连阿胶汤B.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C.黄连阿胶汤>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D.黄连阿胶汤>大定风珠>青蒿鳖甲汤>三甲复脉汤35.湿热证,胸痞发热,肌肉微疼,始终无汗者,腠理暑邪内闭。

治宜选用()。

A、六一散B、碧玉散C、益元散D、鸡苏散36. 鸡苏散治疗“腠理暑邪内闭”,其中滑石除取其清利湿热的作用外,还有一个主要作用是()A、配合甘草、甘寒生津止渴B、滑利大肠、痛便泄热C、滑利毛窍、配合薄荷透泄表邪D、取其性寒、泄热开窍37.下列哪种情形一般有出汗的表现?()A.阳湿伤表 B.阴湿伤表C.风寒表实 D.腠理暑邪内闭38.“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此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治宜()。

A、白虎汤B、白虎加苍术汤C、白虎加桂枝汤D、白虎加人参汤39.“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治宜()。

A、辛开B、开泄C、辛泄D、辛泄佐清热40.“湿热证,舌遍体白,口渴,湿滞阳明”,治宜()。

A.辛开 B.开泄 C.辛泄 D.辛泄佐清热41.“阴湿伤表”和“阳湿伤表”临床主要鉴别点在于()。

A.有无发热 B.有无恶寒 C.有无口渴 D.有无汗出42.湿滞阳明,湿邪盛极,尚未蕴热,治宜辛开,选用下列哪组药物为宜()。

A、藿香、香薷、羌活、薄荷B、滑石、甘草、薄荷、葛根C、枳壳、桔梗、豆豉、栀子D、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43.湿热证,按法治之,诸证皆退,惟目暝则惊悸梦惕,为()。

A.湿邪蒙绕三焦 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44.湿热证,曾开泄下夺,恶候皆平,独神思不清,倦语不思食,溺数,唇齿干,为()。

A.湿邪蒙绕三焦 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胃气不舒、肺气不布、元气大亏 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45.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为()。

A.湿邪蒙绕三焦 B.阴津受伤、余邪留滞经络C.余邪内留、胆气不舒D.中气亏损、升降悖逆46.叶天士认为湿热病证患者若其人“面色白者”,治疗须顾其():A、阴液B、阳气C、津液D、气47.叶天士认为湿热病证患者若其人“面色苍者”,治疗须顾其():A、阴液B、阳气C、津液D、气48.叶天士《温热论》认为:痰湿内结于胃,脘中痞闷,苔白而不燥者,治宜():A、开泄B、苦泄C、通泄D、透泄49.叶天士认为温热挟痰湿之邪留滞三焦,治宜():A、辛凉散风B、甘渗驱湿C、分消走泄D、渗湿于热下50.邪留三焦之证,处于哪一阶段():A、卫分B、气分C、营分D、血分51.《温热论》中“战汗”的机理是():A、热邪逗留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B、气分热炽,迫津外泄C、湿热郁蒸D、阳气受伤,卫虚不固52.最易流连气分的病邪是():A、暑热病邪B、湿热病邪C、燥热病邪D、温热病邪53.叶天士认为:温病斑出热不解,若其人素体肾水亏,治宜():A、甘寒B、苦寒之中加入咸寒C、苦寒D、甘寒之中加入咸寒54.叶天士认为:温病若从湿热陷入营分者,宜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A、犀角,地黄B、犀角,花露C、犀角,人中黄D、犀角,银花55.叶天士认为:温病若从风热陷入营分者,宜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A、犀角,地黄B、犀角,花露C、犀角,竹叶D、犀角,银花56.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湿则加入():A、芦根,牛蒡B、芦根,滑石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57.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A、芦根,牛蒡B、芦根,滑石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58.《温热论》所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中“水主之气”是指():A、肾气B、津液C、肾精D、水气59.叶天士所谓“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A、风邪与热邪B、风邪与暑邪C、阳明与少阳D、太阳与阳明60.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是指():A、温补肾阳,祛寒救逆B、滋肾救阴,清心泻火C、通腑泄热,急下存阴D、甘寒滋润,清养肺胃61.《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A、胃津亡B、肺津伤C、肾阴枯D、热毒盛62.《温热论》中所述“分消上下”是指( ):A、清上泄下B、宣肺攻下C、凉膈通腑D、以上均不是63.叶天士认为用苦泄法治疗湿热痰浊内结于胃,胃脘痞闷的舌象应是():A、白而不燥B、灰白不燥C、或黄或浊D、黄白相兼64.温病战汗后,若出现气脱,叶氏认为临床表现是():A、汗出肤冷,倦卧不语,脉虚和缓B、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弦而数C、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象急数D、肤冷汗出,躁扰不卧,脉虚而缓65.《温热论》中所论“通阳”法是指():A、温补肾阳B、温补脾阳C、通阳补气D、化气利湿,通利小便66.叶天士所谓“浊邪害清”的临床表现是():A、口鼻咽唇干燥B、耳聋目瞑鼻塞C、昏谵舌謇D、溲短尿浊67.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叶氏所论胃脘痞闷宜用开泄法的适应范围():A、外邪未解,里先结者B、痰湿内阻,并无热象C、邪郁未伸,气机不利D、舌苔或黄或浊68.叶天士所述“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指():A、凉营药中伍以辛温透表之品B、凉营药中伍以辛凉透表之品C、凉营药中伍以轻清透泄之品D、凉营药中伍以凉血散血之品69.叶天士所说“逆传心包”是指():A、邪由卫分内陷营分B、邪由上焦传入下焦C、邪由肺卫内陷心包D、邪由气分内传心包70.叶天士提出,若斑出热不解者,治宜():A、苦寒清热泄火B、辛寒清气泄热C、甘寒清热生津D、咸寒凉血养阴71.《温热论》中的“浊邪害清”之浊邪是指():A、痰饮B、湿热C、湿浊D、瘀血72.《外感温热篇》中“浊邪害清”之中的清是指():A、清阳B、津液C、清窍D、胃气73.对于温病斑疹的病机的论述,哪项语出叶天士( ):A、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B、斑属血者恒多,疹属气者不少C、热邪在胃,本属气分,见斑则属血者多矣;疹从血络而出,本属血分,然邪由气而闭其血,方成疹也D、斑由阳明胃而发,疹因太阴肺热而生74.薛氏五叶芦根汤中的“五叶”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