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小学教学设计案例

科学实验小学教学设计案例

科学实验小学教学设计案例【摘要】科学实验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创新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文档将通过设计一个科学实验小学教学案例,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其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学实验,小学教育,科学思维,创新能力,教学设计1. 引言科学实验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实验不仅仅是知识运用的过程,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科学实验小学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以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2. 目标设定本次科学实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观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能够从实验中总结出科学原理。

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

3. 教学活动设计3.1 实验主题:植物的光合作用3.2 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3.3 实验材料:- 一盆绿色植物(比如小型盆栽)- 灯泡- 光照计- 实验记录表格3.4 实验步骤:1. 将绿色植物放置在光照计下的某个位置,记录光照计的数值为A。

2. 打开灯泡,将其放置在植物旁边的适当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

3. 记录灯泡旁边植物的光照计数值为B。

4. 关闭灯泡,等待一段时间。

5. 再次记录植物所处位置的光照计数值为C。

3.5 数据记录与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写实验记录表格。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4. 教学策略4.1 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些引人入胜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这些材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小学科学_让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让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让灯泡亮起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智能模块和编程,学会点亮一盏灯和让更多的灯亮起来。

2.通过实践交流推理,学会一盏灯的亮与灭3.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呈现DIY作品4.经历体验活动,拓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5.了解体验最新科技动向,感受科学技术服务于生活。

课前准备:多媒体,美科智能硬件,乐高积木课例,《智慧泉城》夜景沙盘教学重点:智能一盏灯教学难点:灯的一亮一灭一、创设情境,体验导入1.出示《智慧泉城》夜景沙盘,请同学体验2.认识功能,出示课题二、学习探究1.复习简单电路,引出智能模块2.教师演示,怎样利用智能模块和编程点亮一盏灯程序控制实现教学灯与控制器连接(通过线连接到6号端口)灯亮3.任务一:学生小组合作点亮一盏灯4任务二:点亮更多盏灯5.学生演示汇报操作编程6.探究灯的一亮一灭功能灯灭灯一亮一灭7教师演示,纠正错误编程8任务三:根据前两项任务,小组合作DIY作品9.展示小组内作品,展评三.教师讲评,下课。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有了一年的科学探究学习和体验做基础,在知识的储备上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上,较三年级来讲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在科学课的学习中逐步中养成了主动探究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对科学探究的步骤进一步加深和了解,在学习目标的达成与实现上有了一定的把握,如,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小组合作等探究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去实现自己的探究目标的达成。

但在学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学习科学课的时间有限,在对于一些解决问题和探究学习的的方法上还是有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怎样去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学习科学探究技能、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为升入高年级的科学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我们引导学生的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体验,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和技能,完善科学素养的达成,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这才是我们科学课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因此,作为教师,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探究时,应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学习的指导性和学习目标的设定,帮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会、掌握、运用方法技能来实现为学习服务和为进一步的探究打下坚实基础。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感官帮助我》教学设计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感官帮助我》教学设计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感官帮助我》教学设计课题:《感官帮助我》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冀人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特点本节课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感官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强调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感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地位本节课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的助手》中的重要内容,承上启下,在学生认识了感觉器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感官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课文为后续学习科学观察方法和培养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1. 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感官去探索和发现。

但他们对感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如何正确运用感官去获取信息。

2.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互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三、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2. 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感受感官的作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感官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知道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周围的事物。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6. 观察与比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观察与比较》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思维。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

教材首先以“找不同”的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接着,教材分别介绍了通过眼睛观察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通过耳朵听声音的不同,通过鼻子闻气味的差异,通过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温度等方面的比较。

教材还安排了一些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去认识更多的事物。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认识到不同的感官可以用来观察和比较不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和比较的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对观察和比较事物表现出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认真观察、如实描述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观察和比较在生活中的应用。

意识到科学观察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观察和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展示两张相似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观察与比较”。

(二)认识观察和比较的方法(10 分钟)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比较事物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介绍观察和比较的方法:用眼睛看颜色、形状、大小等;用耳朵听声音的不同;用鼻子闻气味的差异;用手触摸感受物体的质地、温度等。

(三)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比较(20 分钟)教师准备一些物品,如两个不同颜色的球、两块不同质地的布、两种不同气味的水果等。

小学科学_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

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

教材在活动1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2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

【学生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

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

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

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

2.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

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2.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4.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回顾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

2.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3. 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3. 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3. 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游戏中的观察》是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以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材通过介绍一些简单的观察游戏,如“找不同”“猜谜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教材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游戏的设置贴近学生的日常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认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学会在游戏中进行观察,并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科学态度目标(1)对观察活动充满兴趣,积极参与游戏。

(2)在观察过程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观察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在游戏中进行有效的观察,并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些有趣的观察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科学知识。

展示游戏道具教师展示一些游戏道具,如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认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观察经历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观察过哪些东西呢?是怎么观察的呢?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等。

介绍观察的顺序教师介绍观察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

同时,教师强调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小地方。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从猜想到验证》教学设计课题:《从猜想到验证》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苏教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的是新教材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中的《从猜想到验证》。

课文主要引导学生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了解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教材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和活动,展示了如何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以及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 学情分析一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科学概念和方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科学思维。

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提出各种猜想。

但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缺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猜想,并积极参与验证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

2. 强调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全过程。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 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从猜想到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知道猜想需要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

2. 能力目标能够提出合理的猜想。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提高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案例属于小学科学类,案例主题是“力和运动”。

这一课题
的内容涉及了物理学中的力、动量、能量以及运动的原理,既有实验性,
又有理论性,对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较强的培养作用。

二、教学目标
1、概念目标:让学生了解力、动量、能量以及运动的原理,掌握运
动的定义及其相关的物理概念。

2、能力目标:锻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并能灵
活运用力的作用原理综合解决物理问题。

三、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力的作用原理;
3、实验性操作,并能灵活运用力的作用原理综合解决物理问题。

四、教学过程
(2)概念讲授:教师分步骤地讲解力、动量、能量以及运动的原理,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3)解决实际问题:分组练习,要求学生通过灵活运用力的作用原
理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4)实验实践:以实验室的辅助,让学生完成力和运动的实验,运用力的作用原理,实现实验中物体的运动;
(5)总结:教师辅助学生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内容,教材中提供了多个递进的探究活动,从组装橡皮筋小车到设计实验探究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了解弹力和弹力的运用。

为了实现学生的学习进阶和核心素养落地,围绕核心问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来统摄本节课所有学习活动,用“让橡皮筋小车精准到站”的实践活动架构一个知识条件化的情境,构建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橡皮筋具有弹性”此类丰富的感性经验,对于弹力有着较为粗浅的认识,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物体需要有力才能运动,但是尚未使用科学方法对于“橡皮筋弹力与小车运动状态的关系”进行过系统的探究,并未构建对于“弹力”这一力学模型的理解。

本节课以此为起点,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租住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状态的关系,自主构建对于“弹力”这个力学的实质性理解。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拉一拉橡皮筋”的体验和“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实验,知道橡皮筋具有弹力,能给小车提供动力,知道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并能应用这个规律探索精准到达的小车。

科学思维利用比较、归纳、分析和演绎的方法,能够理解和应用橡皮筋小车基本原理。

探究实践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能收集数据作为证据对小车的距离做出解释。

态度责任培养进一步用小车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在实验活动中保持严谨的作风。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研讨——归纳总结的过程,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难点:利用本节课所得到的结果,制作精准到达的小车。

【教学准备】学生小组准备:载重小车1辆、橡皮筋1根、小车跑道。

教师准备:课件、弓箭1套、小组实验材料一套。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体验射箭,玩橡皮筋。

一、聚焦:拉一拉橡皮筋,感受弹力,并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研究的主角是橡皮筋!刚才在体验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2.小结:当我们拉伸橡皮筋时,橡皮筋形状会发生变化,松手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橡皮筋在形状改变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四年级科学《小学科学自主观察发现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四年级科学《小学科学自主观察发现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四年级科学《小学科学自主观察发现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案例四班级科学《学校科学自主观看发觉探究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案例案例选自:训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科学》课本四班级教材第七课【分别食盐与水的方法】一、创意情境启智激趣出示动画情景:1、小红妈妈把:一小包食盐、一个烧杯、一盆冷水、一把小勺、一根玻棒、放在矮小的桌子上,把酒精灯、三脚架、火柴、石棉网、蒸发皿、小电风扇等试验材料放置在小红够不到的高桌子上,然后走进了房间。

2、活动动画:小女孩小红看到桌子上摆着各种不同物品非常奇怪,于是她便操纵起这些材料来:她将冷水倒进烧杯,又将食盐放进有冷水的烧杯里,再用玻棒搅拌,不一会她发觉食盐不见了,她奇怪的问妈妈:食盐到哪里去了?妈妈告知她食盐已经溶解到水里去了。

小女孩说:是真的吗?妈妈告知她:不认为正确而不怀疑你用舌头舔舔看,小女孩添后便哭着说:不,妈妈,我不要这杯有水的食盐,我就要原来那种颗粒的食盐,妈妈!赶快把我放进水里的食盐给我捞回来!妈妈说食盐是你自己放进去的,还是你自己想方法把它找回来吧!3、同学认真观看二、自主观看发觉提问.明确探究目标(一)出示温馨启示一:通过观看,你有什么新发觉?你有那些疑问想要提出来和大家共享?(二)同学叙述自己的发觉、老师侧耳倾心听我发觉:小女孩好可爱我发觉:小女孩很俏皮,她有点无理取闹我发觉:小女孩很有动手操作力量我发觉:有许多试验材料可以让我们选择(三)同学自主提出问题、老师侧耳倾心听:小女孩提出的问题真的可以解决吗?:我们可以使用所观看到的那些试验仪器来解决问题吗?:老师你能为我们供应那些试验仪器吗?:老师你知道我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吗?(四)老师有鼓舞性欣赏同学所提出的问题。

三、大胆猜想假设.寻求最佳方法(一)出示:温馨启示二:小女孩提出的要求真的是无理取闹?谁能关心她解决这个问题?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二)同学发言、老师倾听我认为:小女孩提出这个要求应当可以找到解决方法的。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中的一课。

本单元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能否立起来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探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条件。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一)科学观念认识到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些物体可以立起来,有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

了解物体立起来与物体的重心、支撑面等因素有关。

(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让各种物体立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究让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理解物体立起来与重心、支撑面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重心,并理解重心与物体立起来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让物体立起来的一般规律。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站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物体为什么能立起来以及如何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玩,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 研究削笔刀》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 研究削笔刀》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15 研究削笔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5 研究削笔刀》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削笔刀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了解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首先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削笔刀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着,教材提出了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然后,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最后,教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观察和研究其他物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使用削笔刀削铅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学会使用削笔刀削铅笔。

教学难点(1)研究削笔刀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削笔刀和铅笔,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削笔刀的作用。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削笔刀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研究削笔刀。

(二)认识削笔刀的结构(7 分钟)教师将削笔刀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削笔刀的结构。

教师提问:削笔刀由哪些部分组成?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削笔刀主要由外壳、刀片、铅笔插孔、削笔刀手柄等部分组成。

小学科学_《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 、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 、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学生准备:【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不着地,不腾空。

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打一水上交通工具。

指生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船?生回答,顺势引入第二环节。

二、船的发展史1 、阅读教材 11 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2 、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

3 、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

三、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 、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 10分钟内。

3 、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并控制时间。

4 、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5、总结:船侵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装载量就大。

四、其他材料造船展览会(为了节约上课时间,学生课下用其他材料自制小船)学生上台演示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介绍它各部分的功能和特点五、改进和完成1. 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交流:我的或同学的小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六、活动总结科学存在于人类的方方面面,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就能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案例分析题

【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案例分析题

【新课标】2022版小学科学课标之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一)认识身边的材料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站在教学设计的角度,评析下列教学案例。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举例说出身边物品由不同材料做成、一种物品可由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材料组成。

幼儿园阶段,儿童曾用积木搭房子、用卡纸做手工、用泥巴捏泥....他们对木头、纸、黏土等并不陌生,但还没有从材料的视角对其进行过观察,也没有思考过某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各种物品与材料有什么关系等问题。

教学时,首先开展“家里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识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材料,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其次进行“给材料宝宝找家”的探究性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识别常见材料的同时按照材料的种类对生活物品进行分类;最后通过“介绍我的文具盒”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同种物品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成,一个物品可以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为进一步观察和比较不同材料的软硬、轻重、光滑粗糙、是否透明等特征做好准备,逐渐认识到人们利用不同材样的特点来制作需要的物品。

通过本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材料的探究兴趣,打开认识材料世界的一扇门。

案例分析(二)植物是“活”的吗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评析下列教学案例。

“植物是活的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把自己在一个月前种养的植物带到课堂上来,找一找“它是活的吗”这一事实的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已完成的观察记录表再次观察自己种养的植物,回顾种养过程中植物发生的变化以及植物养护的经验,与组内同学交流那些能说明“植物是活的”这一事实的现象。

交流过程中,学生可能体现出一些前概念,如认为有香味、有叶、绿色、长在泥土里、有茎等就能说明植物是“活”的。

教师可顺应这些观点,补充相关证据,如茎、叶完整的枯萎植物,非绿叶植物或水生植物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交流分享植物养护的经验。

小学科学教案:《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

《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改变运输的车轮》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4课。

本科的具体概念是: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教材期望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运输任务完成建立起以上概念:学生进行无轮运输和有轮运输的实地测试,完成两种不同运输体验,在活动中感受轮轴的作用。

根据体验评估有轮运输和无轮运输的效果。

通过车轮的改进和发展,让学生可以感受到工具的进步,而这种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并了解轮子属于简单机械——轮轴,建构对轮轴的认知。

【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工具和技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车轮在生活中很常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品,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些物品不一定都有研究、有思考。

借助这些经验,学生在进行测试活动时积极性会更高。

因此,本学生通过实地测试活动,提高实证意识,经过集体论证发展对于车轮作用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科学概念目标1. 车轮属于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2. 用有轮的推车运送物品比较省力、灵活。

科学探究目标1. 能利用无轮平板车有轮推车完成运送物品的任务。

2. 能运用完成情况、完成速度、用力情况、灵活程度等多个指标来评判运输过程的效果。

科学态度目标1. 能遵守规则,与小组成员互相配合,积极协作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2. 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轮子的发明和改进,改变了人类的运输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参与、体验用无轮小车和有轮小车模拟搬运物品的活动。

难点:分析、描述无轮小车和有轮小车运输物品的优劣。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班级汇总记录单。

每组材料:小车一辆、两桶5升矿泉水、记号笔各一个,板贴一组、记录板、学生实验记录单四、教学过程(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1.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出示车轮图片)生活中很多运输工具都用上了轮子。

小学科学_《热空气和冷空气》科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热空气和冷空气》科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热空气和冷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2)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3)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学会冷热空气对流和风的形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的好习惯。

(2)培养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冷热空气的流动规律。

难点:理解风的成因。

三、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火柴、纸杯、铁架台、香、集气瓶、透明水槽、热水、冷水PPT课件。

四、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空气的哪些性质?2、学生回答.3、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许多性质,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用书本在自己脸前轻轻扇动,看有什么感觉?学生活动4、教师提问: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

5、教师提问:同学们认为你感受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思考讨论:“风”是书本扇动形成的,书本的扇动使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风。

6、教师谈话:是的,用书本扇动空气,空气流动就形成了风。

那么空气受热以后会怎样流动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出示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同时板书课题)7、观察:点燃一支线香,看看横着拿、竖着拿、倒着拿烟往哪里飘?为什么会这样?请大家猜一下,大家猜得对不对,我们要验证一下。

(二)师生互动学新课活动一:探究热空气的流动方向。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能流动。

那么,空气受热后向哪里流动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面的实验。

实验1:感觉热空气让学生点燃一支蜡烛,用手分别放在靠近蜡烛火焰的各个方向,感觉热空气在哪里?向哪里运动?(安全教育)1.学生分组实验。

2.学生汇报。

3.提问:推想一下,你感觉的热空气是哪里来的?在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感觉?4.学生回答。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评价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评价

上篇:小学科学新课程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合理选择与恰当使用教学方法定位课时教学目标开发利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选择与组织活动中有结构学具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下篇: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恰当使用一、教学方法的定义:一般认为,教学方法指的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采用的手段,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这一定义包含的几层意思是:1、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而定。

2、教学方法的施动者包括教师和学生。

教师使用或设计某种类型的教学方法,还要有学生的配合才算真正使用了某种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二、教学方法的分类:国内教育学、教学论著中的典型分类:1、按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分类:第一类:以教师的传授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讲授、谈话、演示等。

第二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方法,如读书、讨论、实验、实习作业、研究等。

2、按学生获得的信息的来源分类:第一类:通过语言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等。

第二类:通过直观途径获得信息的方法,如演示法、观察法等。

第三类: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信息的方法,如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等。

也有人以语言、视觉形象、动觉刺激为信息载体,依次分得与上述相同的三类:语言传递法、直观显示法、实践操作法。

3、按学生认识活动的不同形态分类:第一类: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第二类: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等。

第四类: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扮演角色,暗示教学,观赏自然等。

4、从学习结果和情感活动两方面分类。

第一类:使学生获得各种学习结果的教学方法。

按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指出的5种学习结果分成5小类:①与获得知识信息有关的教学方法(包括直观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及程序教学法和发现法等)。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案例10篇一、在交流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搭支架》一课的教学海南省詹州市那大七小杨莉花《搭支架》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中的第二课。

背景描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这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科学探究中,“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学生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进行《搭支架》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初步的尝试。

案例描述一、全班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旧报纸、透明胶、胶水等。

二、本课的任务是小组合作搭一座高塔,然后讨论:①哪些方法可以增强支架的稳定性和承受力?②采用什么样的结构承受力最大、最稳固,使用的材料又最少?③根据讨论的结果,你对本组或其他组的支架有什么建议?三、各小组开始搭高塔。

1.小组长综合组内其他成员的想法,确定好自己组要搭的高塔的形状,然后画出塔的草图,大家一起制作好搭塔需要的基本的材料,然后开始分工搭高塔。

2.各组的高塔搭建好后,组内成员测量好塔的高度,并检测塔的承受力(以放作业本的多少为准),然后填写好教科书第24页实验记录的后半部分。

3.各小组依次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组搭的高塔,并示范高塔的承受力是多少。

小组(一):我们组搭的高塔是三角形立体柱的支架,高19厘米,可以承受8本作业本。

示范:最大能承受8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塔的形状是三角立体形的,整个塔身是一个三角形立体柱,底部是三角形,顶部也是三角形,塔侧是3个长方形片状,塔身由内外两层重叠而成,外层比内层在底部多了侧面3片支撑叶。

小组(二):我们组搭的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高18厘米,但是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示范:不能承受一本作业本。

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观察该组的高塔。

这座高塔是长方体形状的,底部是一个长方形,塔身由四条圆纸棒站在长方形的四个直角上建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根据课改的要求,小学《科学》确立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科学研究活动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二,确立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即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三位一体”的目标。

这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必然提出改革课堂教学的要求。

教学设计是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的中介,基本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因此,研究教学设计应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近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在改进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与一般教案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

本文将针对具体的教学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期望对教师改进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有所启示。

下面是2年级关于“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设计:它们能让电通过吗一、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检验有些材料能让电通过、有些材料不能让电通过,体验探究过程和实验验证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交流电插头、电插座等常用器材,举例说明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的应用,以及安全用电的规则。

3、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逐步提高合作意识和表达活动过程及活动结果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玩“探路”游戏活动目标1、练习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提高连接电路的熟练程度。

2、玩“探路”游戏,激发兴趣,并从中发现有的材料能让电通过、有的材料不能让电通过。

活动器材:电池、导线、小电珠、自制的游戏电路板(迷宫样用裸金属线做成的通路,在不同部位分别放有铜、铁、铝、木头、塑料等各种不同材料)。

活动二:探究一些常见材料能否让电通过活动目标l、观察一些常见材料,预测它们是否能让电通过,提出实验方案、对预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填写实验表格。

2、通过小组和全班的交流,认识常见的金属都能让电通过,而金属以外的大多数材料都不能让电通过,但有少数不是金属的材料也能导电。

活动器材:电池、导线、小电珠、各种材料(铜、铁、铝、木片、纸张、塑料、碳棒等)、记录表格。

活动三:探究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的应用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电插头、电插座等常用器材,了解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的应用。

2、知道在生产中要注意安全用电。

活动器材:电线、电插头、电插座。

三、教学过程(一)玩“探路”游戏(二)探究一些常见材料能否让电通过(三)探究导电材料和不导电材料的应用与一般的教案不同,这一教学设计由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等三部分组成,而且这三个部分与一般教案的相应内容也有比较大的差异。

教学目标不但给出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给出了教学过程,学习结果不仅仅是知识目标,而是知识、态度、能力目标的综合体;活动设计规定了学生活动的基本内容,而且每一活动又有各自的目标;教学过程规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进行的学习活动和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指导要点。

为什么作这样的改进呢?教学设计有三个基本任务,即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活动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上面的教学设计正是围绕这三个基本任务进行的,而且采用这样的方式与小学自然课程的特点和改革要求密切相关。

以下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回答“经过教学之后学生有哪些收获或有何变化?”它既是教学活动所应达成的目标,又是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

好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应是可测量的(至少是部分可测量的)。

以案例中“教学目标l”为例:“通过自主探究活动,检验有些材料能让电通过、有些材料不能让电通过”,其规定了基本教学过程,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是可以测量的,如果学生能通过实验检验出“有些材料能让电通过、有些材料不能让电通过”即说明达到了教学目标;“体验探究过程和实验验证的重要性”则是一个体验性的需要长期积累的目标。

这一目标中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态度和能力目标,它们是相互融合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分离。

从定位上看,这一目标也比较合理。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学生有许多经验,比如,知道铁能导电,但又不完全,通过预测、实验检验,既能提升他们的经验,又能培养通过实验对猜想或假设进行检验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这一目标对2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又是能够完成的。

从目前学校教学状况看,许多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经常定位不当,不具操作性,或难以测量。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1年级关于“纸”的教学研讨课,其中有如下两个教学目标:1、能说出不同纸的名称和用途。

2、能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说出纸的不同特点。

初看这两个目标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仔细分析将发现它们的不足。

首先,这两个目标都是知识导向,没有摆脱以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与二期课改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的要求不符。

从“纸”这一教学主题本身来说,这两个目标也有问题。

纸的名称和用途在生活中不是十分严格的,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说出不同纸的名称和用途”,那么,说出多少算达到目标呢?是不是越多越好?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影响?同样,“能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说出纸的不同特点”也存在问题,因为纸的特点很多,到底研究什么特点,可选择什么方法都不清晰,缺乏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的指导性和约束力。

反映这两个教学目标既定位失当,又难以操作、不可测量。

其实,说出不同纸的名称、特点等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或游戏活动认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点,体验根据不同的要求应选用不同的纸。

事实上,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选择的意识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活动设计活动设计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所作的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安排,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或内容。

案例中的活动设计与一般的教案主要有两方面的差异:一是案例中的活动设计是独立的,而一般教案中的活动或内容体现于教学过程;二是案例中的活动除活动内容外,还有相应的活动目标。

这样处理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在传统的教案中,学生活动(或学习内容)贯穿于教学过程。

这种方式对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或许是合适的,因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是知识,教学过程即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然而,小学自然是承担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兴趣、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科学。

如仍按这种传统方式来处理的话,就很难摆脱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束缚。

把活动设计与教学过程分开处理,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影响,强化小学自然以“活动”为主的特点,通过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实现对学生在兴趣、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启蒙,真正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科学。

案例中活动设计的另一个特点是每个活动都有相应的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相游离的现象。

教学目标常常只是一个摆设,很少对教学活动和过程有指导和约束。

事实上,许多教师也只是为了教案的完整性以应付检查才写上教学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本案例中每个活动都有相应的目标就是为了克服这种倾向。

案例中每个活动的目标基本是总的教学目标的展开,同时,活动目标又包含为完成下一个活动的目标,以保证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例如,案例中活动一“探路”游戏,一方面通过游戏发展并提出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游戏活动提高连接电路的熟练程度,为更好地完成下面的探究活动作准备。

教学过程案例中的教学过程有两个栏目——“学生活动”和“指导要点”,分别是学生应进行的活动或应完成的任务和教师在组织、管理、启发、引导等方面指导要点。

这与一般教案中的教学过程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一般的教案中,教学过程不但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而且有每一步教师应做什么,提什么问题,学生回答什么,等等。

这些都是与传授知识的教学要求相适应的,因为每一步教师所做都针对某一知识点展开,如果学生回答是教师期望的,那么说明已达到教学目标。

显然,这种方式于小学自然强调体验科学的要求不符,也有违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

本案例中列出“学生活动”和“指导要点”两个栏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小学自然教学过程即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所有活动都是为学生活动服务的,其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有游戏、预想、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等,这些活动都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或要素:“指导要点”主要有组织、管理、启发、引导等活动。

这里没有对教学过程的每一步教师应做什么,学生应回答什么做硬性的规定,而只是给出了基本要求,其目的是为学生活动留下自主空间。

当然,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中也应有具体的要求,否则会造成教学过程的无序和低效率。

在“学生活动”中对游戏、预想、观察、实验、小组讨论、交流等学生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在“指导要点”中对教师怎样启发、怎样引导也有预先的设计和安排。

如案例“活动二”中完成验证实验后对交流活动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与预想的结果相对照,归纳自己的发现。

”对教师指导的要求:“在交流验证结果时,要让学生完整地交流实验过程的发现,归纳过程也应让学生来完成。

要引导学生关注验证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碳棒。

”做这样的具体设计有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关注重点,确保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

以上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对案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传统的教案进行了对比。

这里还有必要对探索教学设计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作简单的探讨。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包含这些步骤:复习已学内容或呈现情景,引入课题;传授新课;练习、巩固、应用新知识;总结;布置作业。

很显然,这样的过程与传授知识相适应的,或者说对于传授知识来说,这样的过程是十分有效的。

然而,这样的过程与二期课改强调学生对过程的体验是不相适应的,更不用说如小学自然这样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程。

改革课堂教学过程势在必行,实际上案例中的教学设计模式已包含着改革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和因素。

案例中教学活动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学生活动组成,很难以“引入课题,传授新课,练习、巩固、应用新知识,总结,布置作业”等步骤来组织,而应采用与每个活动相对应的教学步骤展开,以活动为主的“板块式”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当然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引入课题,有时也有传授新知识的要求,但这引入课题、传授新知识只是作为活动的一个部分。

在20世纪的教学改革中,教学内容、过程的规定性和开放性始终是一对矛盾。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规定性有余,而学生的自主性不足,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不够。

杜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激烈批判,但他的活动课程过分强调学生的经验过程,导致教学内容、过程的不确定,忽视了社会和知识传承的要求,最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实际上,这对矛盾也仍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焦点。

如何解决这对矛盾?这种以“活动板块”为主线的教学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可能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