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质地貌地震概况

合集下载

航拍中国甘肃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甘肃地理知识点笔记

航拍中国甘肃地理知识点笔记一、地理位置与地貌特征1.地理位置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介于东经102°13"—108°46"、北纬34°54"—42°01"之间。

甘肃地理位置独特,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

省内东西横跨1600公里,南北纵贯1000公里。

2.地貌特征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四个区域:陇南山地、甘南高原、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

陇南山地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势较高,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山峰叠翠,森林资源丰富。

甘南高原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势较低,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草原辽阔,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地势平坦,气候干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通道。

祁连山地位于甘肃省北部,海拔较高,山地草原景色壮观。

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1.水资源甘肃省水资源总量为17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黄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甘肃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水库,如青海湖、尕海等。

2.土地资源甘肃土地资源丰富,包括耕地、草原、山地、沙漠等多种类型。

耕地主要分布在陇南、天水等地,草原主要集中在甘南、河西走廊等地。

3.生物资源甘肃生物资源丰富,拥有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珍稀动物。

植物资源方面,甘肃有世界著名的祁连山雪莲等高山植物。

4.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甘肃生态环境脆弱,面临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

近年来,甘肃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等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甘肃地震的地质特征及其灾害影响

甘肃地震的地质特征及其灾害影响

甘肃地震的地质特征及其灾害影响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常年处于地震活跃区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甘肃地震的地质特征及其灾害影响。

甘肃地区地震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构造复杂、断裂发育。

首先,甘肃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构造相对复杂,地壳运动频繁。

其次,甘肃地区断裂发育,沿着该地区走向的断裂带密布,如甘南—甘南—湟中断裂带、甘南—树县—滚川—宽乃木林断裂等。

这些断裂具有一定的活动性,使得地震风险加大。

甘肃地震的灾害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震会造成建筑物的倒塌和破坏,严重危及居民的生命安全。

由于甘肃地区地震频发,当地的建筑物抗震设防水平相较其他地区较低,因此易受到地震的摧毁。

其次,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如滑坡、地面沉降、土石流等也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甘肃地区植被脆弱,土壤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地震一经发生,这些次生灾害往往会相继而来。

最后,地震可能造成基础设施的瘫痪,如交通、供电、通讯等系统的中断,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为了降低甘肃地区地震带来的灾害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首先,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体系建设。

地震监测仪器的布设和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对于减少人员伤亡有着重要作用。

其次,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加强抗震设防标准,对新建的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改造老旧建筑物,提高其抗震能力。

此外,开展地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地震应急意识,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之,甘肃地区地震的地质特征以构造复杂、断裂发育为主要特点。

地震对当地的灾害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筑物破坏、次生灾害和基础设施中断等方面。

加强地震监测与预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及加强地震宣传教育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地震带来的灾害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与地表沉降研究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与地表沉降研究

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与地表沉降研究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它常常伴随着地表的破坏和地貌的改变。

甘肃地震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地震事件之一,它对地震地貌和地表沉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本文将就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与地表沉降进行探讨,并对其研究意义进行分析。

一、地震地貌的形成地震地貌是指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的总称。

甘肃地震中,地震地貌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

1.断层活动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主要是由断层活动引起的。

断层是地壳中由于地质力学作用而形成的裂隙带,当地震发生时,断层会发生滑动和错动,导致地表的断层破裂和位移。

这些断层破裂和位移会显著改变地表的形态,形成地震地貌。

2.地震震源地震震源的位置和深度决定了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地貌变化的范围。

甘肃地震的震源位于较浅的地下,这导致地震能量在地表上释放,造成地表的破坏和变形。

尤其是在震中周围的地区,地震波破坏力较强,地表地貌发生明显变化。

3.震级和震中距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离也是地震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甘肃地震的震级较高,能量释放较大,因此地表破坏较为严重。

同时,地震地貌的范围也与震中距离有关,离震中越近,地震地貌变化越明显。

二、地表沉降的研究地表沉降是指地震引起的地下岩石体积变化造成地表下降的现象。

甘肃地震中的地表沉降对地貌研究和地震灾害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地表沉降的测量与记录地表沉降的测量和记录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例如使用水准仪、GPS定位等。

甘肃地震中,地震局通过对地震带内的测量点进行定期观测,可以获取到地表沉降的数据,进而分析地震对地表的影响。

2.地表沉降的影响地表沉降对地震地貌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的影响。

地表沉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此外,地表沉降还会导致地下管道的变形和破裂,给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损害。

因此,研究地震中的地表沉降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甘肃地震研究的意义甘肃地震中的地震地貌与地表沉降研究在科学研究和地震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

近百年来甘肃地震情况纪实一、总体情况我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地震带。

其中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自1990年之前的约100年间,共记录到破坏性地震30余次,最大震级为7.5级;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本带强震活动自1952年起才有记载,截止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就是震惊世界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震级为8.5级;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1900年到1990年,共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25次,最大震级6.5级。

二、极强破坏性地震1、1920年12月16日20时06分,在甘肃海原(北纬36.5°东经105.3°)发生了震惊世界的8.5级大地震,震中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的干盐池附近,破坏最严重地区烈度达12度。

此次地震波及13个省区,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甘肃58县都有强烈震动。

据档案《甘肃静宁县大地震纪略》:“一九二0年冬十二月十六日,静宁县大地震二十分钟而止,又震动三十一次,山崩川裂,城垣尽圯,城开庐舍,倾塌殆尽”。

这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据当时《陕甘地震记略》报道:“大震后灾区人民无衣、无食、无住。

流离惨状,目不忍睹,耳不忍闻。

苦人多依火炕取暖,衣被素薄,一日失所,复值严寒大风,忍冻忍饥,瑟瑟露宿,匍匐扶伤,哭声遍野,不待饿殍,亦将僵毙。

牲畜死亡散失,狼狗亦群出吃人……”。

加之,当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救灾措施,致使灾情进一步加重。

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与变形机制

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与变形机制

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与变形机制地震是地球上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

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地段,也常常受地震的威胁。

本文将就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和变形机制进行探讨。

一、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地表地壳形变是指地震活动导致地球表面发生形变的现象。

对于甘肃地区的地表地壳形变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首先,地震引起的地表地壳形变通常表现为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在甘肃地区的地震中,震源处附近的地表通常会发生较大的位移,沿着地震断层线的两侧也会有一定的位移。

另外,地震产生的垂直位移通常导致地表出现断裂带和抬升下陷等现象。

其次,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还会引起地表地貌的改变。

地表地貌通常是地质活动和地震活动的结果,甘肃地震也不例外。

地震引发的地表地形改变包括地表断崖、地震湖泊、新生峡谷等,这些地貌变化可以用来判断地震的大小和活动性。

最后,甘肃地震的地表地壳形变还会对人类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地震所导致的地表位移和地壳形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会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甘肃地区已有的老旧建筑来说,地震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二、甘肃地震的变形机制地震的变形机制是指地震产生的地球内部形变和能量释放的物理过程。

甘肃地震的变形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甘肃地震常常发生在地球的板块交界处或者断层带。

在地球板块运动的过程中,板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应力积累,当应力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断层破裂,从而引发地震。

其次,甘肃地震的变形机制还与地震波的传播有关。

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结果,它们造成了地球内部的振动和位移。

甘肃地震的变形机制与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振动方向等因素密切相关。

最后,甘肃地震的变形机制还与地球内部的物质性质有关。

地球内部是由固体岩石和流体构成的,它们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地壳的变形机制。

甘肃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的变形和能量的释放。

[讲解]甘肃地貌

[讲解]甘肃地貌

甘肃省位于祖国西部,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

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大部分位于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上。

甘肃省地处黄土、青藏和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

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

从东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亚热带湿润区到高寒区、干旱区的各种气候类型。

甘肃省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省会兰州,天水、嘉峪关、平凉、庆阳、酒泉、张掖、金昌、白银等为省内主要城市。

该省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河西走廊绵延于省内西北部;砂磁、戈壁与绿洲相间。

主要山脉有祁连山、陇山、西倾山、龙首山、马鬃山等。

本省河流多属黄河水系,以黄河及其支流洮河、渭河、祖历河等为主。

甘肃特色地貌:梯田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

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

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

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

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

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干旱地貌干旱地貌是指干旱气候区发育的地貌。

干旱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200-250毫米,且多以暴雨形式降落。

植被稀少,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烈,风力强,荒漠发育。

其地貌以风成地貌和暂时性流水地貌为主,如沙丘、戈壁,干冲沟和洪积扇等。

金昌市地质报告

金昌市地质报告

金昌市地质报告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金昌市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相关的地质信息和建议。

金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是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

本报告将从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质灾害等方面对金昌市的地质情况进行介绍。

2. 地质背景金昌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河西走廊,地质构造复杂多样。

在地质历史上,金昌市曾经历过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壳运动和沉积作用。

据研究表明,这里的地壳构造主要有隆起、下陷和断裂带等。

3. 地质构造金昌市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断裂带、褶皱带和岩浆活动等。

断裂带是金昌市地震活动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褶皱带则是金昌市地质构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特征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此外,岩浆活动也在金昌市的地质构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许多火山岩和火山熔岩地质景观。

4. 地质灾害由于金昌市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

其中,地震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金昌市位于中国的地震带中,地震活动频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此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时有发生,给金昌市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5. 矿产资源金昌市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包括金、银、铅、锌等。

在金昌市境内,有多个金矿、银矿和多金属矿床。

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金昌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6. 地质环境保护金昌市高度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工作。

地质环境保护是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自然景观的关键环节。

而地质环境保护的工作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规划和科学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等。

7. 结论与建议根据对金昌市地质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金昌市抗震能力;•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工作,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合理开发利用金昌市的矿产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和保护自然景观;•加强地质科普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地质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

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地震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甘肃地区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活动性显著且频繁。

本文将探讨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并对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甘肃地震的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性是指某一地区或特定地点地震活动的频率和大小。

甘肃地区位于中国的地震活动带之一,属于特定的地震构造背景。

地震活动性的强弱与地壳构造、板块运动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关系密切。

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主要表现为多次小震与少数中强震交替出现的特点。

据历史地震数据统计,甘肃地区每年发生的地震数量相对较高,尤其是3级以下的微震,几乎每天都有发生。

而且,甘肃地区地震活动性的季节变化也比较明显,冬季相对较高,夏季相对较低。

二、甘肃地震的概率地震的概率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地震概率的计算主要基于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统计学原理。

通过分析多年的地震数据以及地震构造背景,可以推算出某个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规模和频率。

甘肃地区的地震概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其地处青藏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区域,地壳构造活动频繁。

根据中国地震局的地震概率模型,甘肃地区未来几十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较大,且可能有1-2次超过7级的强震发生。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监测甘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概率,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地震监测和预测。

1. 地震台网监测:中国地震台网系统在甘肃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地震监测站,通过实时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波传播情况,可以及时获取地震活动信息,并作出预测和警示。

2. 地震参数研究:科学家们对甘肃地区历史地震数据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地震的震源参数、震级规律以及地震断裂带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

3. 数字模拟模型:利用现代地震学的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建立地震数字模拟模型,模拟地震波传播和地壳运动的过程,从而预测地震的可能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

甘肃地震灾情严重原因分析

甘肃地震灾情严重原因分析

甘肃地震灾情严重原因分析
甘肃地震中,灾情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震源深度较浅: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相对较浅,只有约10公里。

在震级相
同的情况下,震源深度越浅,对地表造成的破坏越严重。

2.地形地貌因素:此次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过渡带,地形地貌
的梯度比较大。

居民区所在的区域盖层相对比较松散,场地效应导致局部的烈度更高,对地表的破坏也就更大。

3.人口分布密集:甘肃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尤其是灾区内的居民点,这使得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对较大。

4.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历史、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甘肃地区
的建筑物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弱,容易在地震中倒塌或损坏。

5.救援难度较大:地震发生在深夜,很多居民在熟睡中,反应时间较短,增
加了救援的难度。

此外,甘肃地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也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总之,甘肃地震中灾情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从这次灾难中吸取教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提高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调查

关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调查

关于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调查一、甘肃舟曲地质地貌情况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介于东经103°51′30″—104°45′30″,北纬33°13′—34°1′。

东邻陇南市武都区,北接陇南市宕昌县,西南与本州迭部县、陇南市文县以及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

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

气候属温暖带区,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东西长99.4公里,南北宽88.8公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总土面积3009.98平方公里,折合451.48万亩。

舟曲县地处南秦岭山地,岷山山系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全境。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白龙江谷地海拔较低,其高度在1200米左右,南北两则的山地高峰可达4000米以上,中部的大草坡、葱花坡、吊草坡一带,山势较缓,海拔在3000米左右。

县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

山高、谷深、石头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严重是舟曲的自然现状。

本县居温暖带气候区,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气候的差异性很大。

常有“山下桃花盛开,山上白雪皑皑”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表现出“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景”的气候特点。

春季温暖回升快而稳,秋季温凉阴雨多。

全县自然资源丰富,优势自然资源主要有水力、矿产、中药材、经济林、山野菜等。

本县属陇南山区,降水比较充足,一般随着海拨的升高而降水量逐渐增大。

同时因植被的关系,在同一高度,拱坝河、博峪河流域降水量大于白龙江流域。

拱坝河、博峪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可达900毫升以上,是县的降水最大值中心,白龙江流域的年降水量为500毫升以上。

矿产资源贮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已探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共10多种,主要有煤、铁、金、锑、铜、锌、锰、石灰岩、大理石等。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估甘肃地震带是中国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区之一,其地震活动性以及地震危险性评估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地震风险,为地震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进行评估。

一、甘肃地震带简介甘肃地震带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主要包括甘肃省部分地区,地理位置较为靠近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

由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作用以及华北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作用,甘肃地震带成为了一个具有较高地震活动性的地区。

二、地震活动性评估1. 地震历史数据分析通过对甘肃地震带历史地震数据的分析,可以获得该地区地震活动规律的初步认识。

根据地震烈度等级和地震发生时间等信息,可以绘制地震事件的时空演化图,从而了解地震活动性的分布特点。

2. 地震地质条件分析地震地质条件对地震活动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以及地壳形变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确定地震活动性的基本特征。

同时,还需要分析地下断裂和断层带的分布情况,以及地壳应力水平等参数,综合评估地震的发生机制以及可能性。

3. 地震监测网络建设确保地震活动性的准确评估需要健全的地震监测网络。

甘肃地震带需要建立密集覆盖的地震台网系统,以实时监测地震活动情况,尽可能提前预警可能的地震事件,为地震预防以及应急救援提供依据。

三、地震危险性评估1. 地震危险性指标确定在评估地震危险性时,首先需要确定一些评估指标,如地震烈度、地震频率、地震风险等。

这些指标能够量化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威胁程度,从而进行地震危险性的综合评估。

2. 基于地震模拟的地震危险性评估方法地震模拟是评估地震危险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甘肃地震带的地质地貌特征进行数字建模,结合历史地震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可以进行地震场景模拟,预测不同烈度级别的地震对人类和建筑物的影响程度,进而评估地震危险性。

3. 地震危险性评估结果分析将地震模拟的结果与地震危险性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甘肃地震带不同区域的地震危险性等级划分,以及可能受灾的建筑物、人口分布情况等。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

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物化探特征与成矿甘肃省武都县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和独特地质特征的地区。

在该地区进行地质物化探特征与成矿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对甘肃省武都县地区的物化探特征与成矿进行全面地介绍和分析。

一、地质概况甘肃省武都县地处祁连山南麓,属于才捧山系,地形起伏复杂,地貌多样,包括山地、草地和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

在这样的地质背景下,武都县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铜、黑色金属矿、煤炭等多种矿产资源。

二、物化探特征1. 地震活动由于武都县位于祁连山造山带的南段,地震活动频繁。

根据地震局的数据显示,武都县地区的地震活动频率和强度居高不下,地震对于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岩土的物理性质有一定的影响。

2. 地磁场特征武都县地区的地磁场具有较强的非均匀性和变化性,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地磁场的分布和强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地磁场的特征对于该地区的地质勘查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电磁特征根据电磁勘探数据显示,武都县地区的电性差异较大,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与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电磁勘探对于武都县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成矿特点1. 成矿类型武都县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非金属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

其中金、铜、黑色金属矿是该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金矿的主要类型是石英脉型金矿,铜矿的主要类型是斑岩矿和蚀变岩矿。

武都县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的类型主要是褐煤和无烟煤。

2. 成矿过程武都县地区的成矿过程主要是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和热液作用所导致的。

在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下,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例如金矿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褶皱带,铜矿主要分布在岩浆岩和蚀变岩中。

热液作用使得矿床的成矿物质得到了输运和富集,促进了矿床的形成和富集。

四、对策建议1. 加强物化勘查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武都县地区的矿产资源,需要加强物化勘查工作。

甘肃的地震分布

甘肃的地震分布

甘肃的地震分布甘肃省位于强烈隆起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地壳厚度变异带上,横跨中国大陆东部地台与西部地槽区的交接带,境内地形和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

中国几个大的主要构造体系,如祁吕贺山字型构造、新华夏构造、河西构造等,均在甘肃省境内展布或转弯、交汇。

由西向东规模巨大的阿尔金活断层、昌马活断层、龙首山北缘活断层等,几乎遍布整个甘肃省,也控制了甘肃省强震省活动成带不均匀分布的特点。

据统计,从公元前193年第一个有历史记载的陇西(今临洮)地震以来,两千多年中甘肃省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147次,其中6级及6级以上地震37次,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15次,8级及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4次(包括当时属于甘肃省管辖的1920年海原8.5级特大地震)。

这些破坏性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地震活动区带上。

(1)南北地震带这是中国大陆著名的一个地震带。

在甘肃省展布范围北起民勤与宁夏、内蒙接壤,南至文县,与四川、陕西、青海相连,基本包括了甘肃的中、东部地区。

周围北有银川地震带,西有河西走廊地震带和祁连山地震带,东与渭河平原地震带相通,南接南北地震带中段进入四川。

该带地震活动特点是频度高、强度大、周期短。

自公元前193年有历史记载以来,带内共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6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2次,甘肃省历史上仅有的4次8级以上特大地震均发生在本区。

带内地质构造纵横交错极其复杂,有北西西向、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深部南北向构造显著,控制了带内强震的发生。

历史资料分析表明,带内地震有由南向北,自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现今弱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条带性、围空和交汇的特点。

由于该带展布区域是甘肃省工业、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因此,既是甘肃省重要的地震活跃区带,也是受地震灾害影响破坏最重的地区。

(2)河西走廊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地震带和民勤地震带,走向呈北西西向展布,东端与南北地震带西翼接壤,西邻阿尔金地震带,北越金塔、阿拉善进入内蒙,南界进入青海境内。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概率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概率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概率甘肃是我国地震频发的省份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其地震带跨越整个甘肃省,是一个活跃的地震带。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概率是评估地震危险性和制定防震准则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通过分析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概率来了解该地区的地震特征和风险。

一、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性是指某一地震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地震的频率和规模大小。

通过历史地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评估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水平。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较高,每年平均发生较多的地震事件。

其中,规模较大的地震事件较为频繁。

历史地震数据显示,甘肃地震带曾发生过多次强烈的地震,如1927年的唐县地震、1933年的甘肃陇西地震等。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主要集中在该地震带的核心区域,即京兰通道附近。

这一区域是甘肃地震带发生地震的主要烈度带,地震活动性最为突出。

该区域不仅发生了多次强烈地震,而且地震事件的频率也较高。

二、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概率地震概率是指某一地区在未来特定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通过对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地震历史和地震活动性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推测该地区未来发生地震的概率。

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概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地震危险性。

由于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性频繁,未来发生地震的概率也相对较高。

根据过去的地震统计数据和地质构造研究,专家们对甘肃地震带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各级地震的概率进行了预估。

根据预测,未来10年内甘肃地震带可能发生8级以上地震的概率约为10%左右,可能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约为60%左右,可能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概率约为90%左右。

这些数据显示了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概率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

三、甘肃地震带的地震风险与防震对策甘肃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和地震概率的高风险性说明了该地区的地震风险。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采取相应的防震对策。

首先,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通过提升地震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可以使人们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甘肃省地质概况

甘肃省地质概况

甘肃省地质概况甘肃省位于中国中西部,呈哑铃状,形态相对不规则。

地质上分属四个构造单位: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部分属天山兴蒙造山带;河西走廊至景泰一线以北和最东部的庆阳地区属华北地台;以南为祁连造山带;泽库武山断裂以南为秦岭造山带。

甘肃省国土面积45.4 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在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

主要山体都呈北西?南东走向,海拔大都在一千米以上。

西南部的祁连山地和甘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

东南部的陇南山地,属秦岭山脉西延部分,除徽成盆地和少数河谷地带外,海拔都在二千至三千五百米之间。

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和西北部的北山山地海拔一般都在一千五百米至二千五百米之间。

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海拔大都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之间。

甘肃省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地层系列较为完整,具有不同时代的海相火山岩系、多种类型的沉积建造、复杂的沉积型相和丰富的古生物群化石,并赋存各类沉积矿产和具层控意义的矿产。

各时代地层大致分布及赋存有关矿产如下:前长城系敦煌岩群、龙首山群、北大河岩群、野马南山群、秦岭杂岩分别分布于塔里木地块、阿拉善、中祁连和北祁连、西秦岭;中晚元古界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和中祁连、西秦岭碧口等地,赋存有金、铜、铅锌、铁、钨、锰等矿产;寒武系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西秦岭南带,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磷、钒、铀等矿产;奥陶系主要分布于北山、北中南祁连,西秦岭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志留系分布于北山、南北祁连、西秦岭,赋存的矿产有铜、金、铁、铅锌;泥盆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为海相)、次为北祁连(下部为陆相),在北山仅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金、铅锌、汞;石炭系分布于西秦岭、北中南祁连、北山,赋存的矿产有煤、金、铁、铅锌;二叠系在西秦岭、南北祁连、北山,赋存矿产有金、铁、煤;三叠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次为南北祁连,在北山和陇东零星分布,赋存矿产有金、汞、锑、石油(陇东);侏罗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均有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白垩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陇东地区都有较广泛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新生界在全省分布广泛,赋存的矿产有石膏、盐类、砂金矿等。

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与断裂特征研究

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与断裂特征研究

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与断裂特征研究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带是指在相对较狭窄的地理范围内,地震频繁且发生规律性的地区。

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是一个地震频繁的地区,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与断裂特征一直以来受到地质学家与地震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及其与断裂特征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特点。

甘肃地处于我国的大陆板块交汇带,是喀斯特地质和造山带地质的交汇区域。

在地质构造上,甘肃地震带主要包括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即洮河构造单元和酒泉构造单元。

洮河构造单元位于东北部,地层分布复杂,包括了许多地质构造单元,如洮河盆地和连山山系等。

酒泉构造单元位于西南部,属于高原构造,地势较为平坦。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甘肃地震带的断裂特征。

根据地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甘肃地震带主要存在两类断裂带,即西南走向断裂带和东北走向断裂带。

西南走向断裂带位于南部,主要是甘南地区,其特点是断裂活动频繁且强度较大。

而东北走向断裂带位于北部,主要是临夏地区,其特点是断裂活动相对较弱。

这两类断裂带的存在与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紧密相关。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来看,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对断裂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质构造单元的不均一性使得断裂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例如,洮河构造单元的复杂地层结构和构造活动使得西南走向断裂带在该区域形成较为频繁,而酒泉构造单元的高原地形限制了东北走向断裂带的发展。

此外,地质构造过程中的应力积累和释放也是断裂带发生地震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断裂特征也对地质构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断裂带的发展会导致地质构造的改变和调整。

例如,断裂带的活动可能会引起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形成地形和地貌的差异。

同时,断层在构造变形过程中可能会对地层产生破坏和错动,进而影响地质构造的形成。

因此,研究断裂特征对于理解甘肃地震带的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2.1 大地构造兰州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部雾宿山隆起带皋兰山隆起带内,区内新构造运动活动时间长、范围广、升降幅度较大,表现形式多样,继承性强。

第三纪以来包括褶皱、隆凹、断陷和断裂等的活动构造相对活跃,差异性快体升隆运动与间歇性上升更趋明显。

继燕山晚期在本区东北部形成一组北北西向的褶皱后,中部北北西向寺儿沟断裂转变为挤压型,北西西向金城关断裂和宋家沟断裂转变为引张型为主,形成了地堑型兰州断陷盆地,断陷最深处达2400m。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类型有北西西、北北西和北东向线型构造。

本区的活动断裂主要有金城关正断层、沙金坪正断层、刘家堡正断层、东岗镇断裂、梁家湾正断层和宋家沟冲断层等20条。

2.2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层的划分方法,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属祁连地层区,分属于拉脊山地层分区和中祁连地层分区。

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在较小的范围内涉及了多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老地层出露零散,地层发育不全。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前寒武系地层,中—上奥陶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侏罗系地层、下白垩统地层、第三系、第四系和侵入岩体等。

其中,第四系黄土,下白垩统和第三系红层分布最为广泛。

前白垩系地层岩性较完整,质底较坚硬。

一、前寒武系皋兰群:主要分布于兰州十里店和桑园子一带,沿黄河北岸及其支沟内出露。

地层主要为一套海相泥、砂质沉积地层。

由于经受了多期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及构造复合作用,致使岩石变质程度较深、岩体相对破碎,岩性主要为片岩,次为片麻岩、变粒岩和石英岩等。

二、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主要分布于西固城南的雾宿山区,岩性种类包括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硅质岩。

岩石普遍遭受的变质程度较低,呈北西西向展布,向南南西向陡倾斜,与中生界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

三、上三叠统延长群:分布于窑沟至大干沟一带,延长群地层呈近东西向展布,向北倾斜,与四周的中—上奥陶统、中—下侏罗统及下白垩统均为断层接触。

该套地层为山麓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总厚度大于400m。

甘肃地质、地貌、地震概况

甘肃地质、地貌、地震概况

甘肃地质、地貌、地震概况甘肃省工程地质、地貌、地势等图地层本省地层发育齐全,除太古界地层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元古界和古生界广布山区。

主要为火山岩――类复理石建造,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

中生界分布全省基岩区,以碎屑岩、含煤碎屑岩为主。

第三系分布山间盆地和山麓地带,以碎屑岩、泥岩为主。

第四系遍布全省,具有多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

全省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区,祁连山为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区;北山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区;西秦岭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区。

构造省内地质构造复杂,形成很多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

现将厘定的构造体系简述如下:(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l?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横贯于我省北山区。

由山地与其相间的山前或山间盆地构成。

贯穿北山地区所有新老地层;2?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体系贯穿本省南部徽成盆地以西的西秦岭地区。

具有悠久的生成发展历史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卷入新生的构造体系之中。

(二)经向构造体系:由南北向压性形迹组成,位于贺兰褶皱带南端。

因被后期祁吕系构造迭加复合而成其为脊柱部分。

(三)河西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东半部。

由相间排列的隆起、拗陷和活动断裂构成,是地震活跃区。

(四)山字型构造体系:1?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展布省内的是祁吕系弧形褶皱带西翼、脊柱与马蹄形盾地的一部分;2.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是在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者挽近继续活动,地震活跃。

(五)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展布于阿宁盾地中,是中生代后发展起来的,挽近活动较强,是重要控震构造之一。

岩土体类型的主要特征(一)岩体类型岩浆岩建造:主要分布在北山区,次为祁连山区和西秦岭区。

侵入时代齐全。

岩性复杂,以花岗岩类为主,次为闪长岩类及辉长岩类等。

火山熔岩以流纹岩、安山岩为主。

结构呈整体块状,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变质岩建造:分布广泛,’由元古界、下古生界组成。

岩石多呈块状或中厚层状――薄层状结构,质地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

兰州市区域地质环境2.1 大地构造兰州位于祁连褶皱系中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东部雾宿山隆起带皋兰山隆起带内,区内新构造运动活动时间长、范围广、升降幅度较大,表现形式多样,继承性强。

第三纪以来包括褶皱、隆凹、断陷和断裂等的活动构造相对活跃,差异性快体升隆运动与间歇性上升更趋明显。

继燕山晚期在本区东北部形成一组北北西向的褶皱后,中部北北西向寺儿沟断裂转变为挤压型,北西西向金城关断裂和宋家沟断裂转变为引张型为主,形成了地堑型兰州断陷盆地,断陷最深处达2400m。

区内新构造运动主要类型有北西西、北北西和北东向线型构造。

本区的活动断裂主要有金城关正断层、沙金坪正断层、刘家堡正断层、东岗镇断裂、梁家湾正断层和宋家沟冲断层等20条。

2.2 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层的划分方法,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属祁连地层区,分属于拉脊山地层分区和中祁连地层分区。

兰州市区出露的地层在较小的范围内涉及了多个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老地层出露零散,地层发育不全。

区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前寒武系地层,中—上奥陶统与上三叠统地层,侏罗系地层、下白垩统地层、第三系、第四系和侵入岩体等。

其中,第四系黄土,下白垩统和第三系红层分布最为广泛。

前白垩系地层岩性较完整,质底较坚硬。

一、前寒武系皋兰群:主要分布于兰州十里店和桑园子一带,沿黄河北岸及其支沟内出露。

地层主要为一套海相泥、砂质沉积地层。

由于经受了多期区域变质和岩浆活动及构造复合作用,致使岩石变质程度较深、岩体相对破碎,岩性主要为片岩,次为片麻岩、变粒岩和石英岩等。

二、中—上奥陶统雾宿山群:主要分布于西固城南的雾宿山区,岩性种类包括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和硅质岩。

岩石普遍遭受的变质程度较低,呈北西西向展布,向南南西向陡倾斜,与中生界呈断层或不整合接触。

三、上三叠统延长群:分布于窑沟至大干沟一带,延长群地层呈近东西向展布,向北倾斜,与四周的中—上奥陶统、中—下侏罗统及下白垩统均为断层接触。

该套地层为山麓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总厚度大于400m。

甘肃省地质概况

甘肃省地质概况

甘肃省地质概况之邯郸勺丸创作甘肃省位于中国中西部,呈哑铃状,形态相对不规则。

地质上分属四个构造单位:红石山断裂带以北的部分属天山兴蒙造山带;河西走廊至景泰一线以北和最东部的庆阳地区属华北地台;以南为祁连造山带;泽库武山断裂以南为秦岭造山带。

甘肃省国土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处在黄土高原、内蒙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

主要山体都呈北西?南东走向,海拔大都在一千米以上。

西南部的祁连山地和甘南高原,为青藏高原的东北边沿,海拔都在三千米以上。

东南部的陇南山地,属秦岭山脉西延部分,除徽成盆地和少数河谷地带外,海拔都在二千至三千五百米之间。

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和西北部的北山山地海拔一般都在一千五百米至二千五百米之间。

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及阿拉善高原海拔大都在一千至一千五百米之间。

甘肃省各时代地层均较发育,地层系列较为完整,具有分歧时代的海相火山岩系、多种类型的沉积建造、复杂的沉积型相和丰富的古生物群化石,并赋存各类沉积矿产和具层控意义的矿产。

各时代地层大致分布及赋存有关矿产如下:前长城系敦煌岩群、龙首山群、北大河岩群、野马南山群、秦岭杂岩分别分布于塔里木地块、阿拉善、中祁连和北祁连、西秦岭;中晚元古界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和中祁连、西秦岭碧口等地,赋存有金、铜、铅锌、铁、钨、锰等矿产;寒武系分布于北山、龙首山、北祁连、西秦岭南带,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磷、钒、铀等矿产;奥陶系主要分布于北山、北中南祁连,西秦岭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铜、铅锌、金;志留系分布于北山、南北祁连、西秦岭,赋存的矿产有铜、金、铁、铅锌;泥盆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为海相)、次为北祁连(下部为陆相),在北山仅有零星分布,赋存的矿产有金、铅锌、汞;石炭系分布于西秦岭、北中南祁连、北山,赋存的矿产有煤、金、铁、铅锌;二叠系在西秦岭、南北祁连、北山,赋存矿产有金、铁、煤;三叠系主要分布于西秦岭、次为南北祁连,在北山和陇东零星分布,赋存矿产有金、汞、锑、石油(陇东);侏罗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均有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白垩系在北山、祁连山、西秦岭、陇东地区都有较广泛分布,赋存的矿产有煤、石油;新生界在全省分布广泛,赋存的矿产有石膏、盐类、砂金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工程地质、地貌、地势等图地层本省地层发育齐全,除太古界地层外,各时代地层均有出露。

元古界和古生界广布山区。

主要为火山岩――类复理石建造,为碳酸盐岩、碎屑岩、火山岩。

中生界分布全省基岩区,以碎屑岩、含煤碎屑岩为主。

第三系分布山间盆地和山麓地带,以碎屑岩、泥岩为主。

第四系遍布全省,具有多种成因的松散堆积物。

全省大致可分为三个不同时代的构造岩浆区,祁连山为早古生代构造岩浆区;北山为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区;西秦岭为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区。

构造省内地质构造复杂,形成很多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

现将厘定的构造体系简述如下:(一)巨型纬向构造体系:l?阴山――天山纬向构造体系,横贯于我省北山区。

由山地与其相间的山前或山间盆地构成。

贯穿北山地区所有新老地层;2?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体系贯穿本省南部徽成盆地以西的西秦岭地区。

具有悠久的生成发展历史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并卷入新生的构造体系之中。

(二)经向构造体系:由南北向压性形迹组成,位于贺兰褶皱带南端。

因被后期祁吕系构造迭加复合而成其为脊柱部分。

(三)河西构造体系:主要分布在祁连山东半部。

由相间排列的隆起、拗陷和活动断裂构成,是地震活跃区。

(四)山字型构造体系:1?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展布省内的是祁吕系弧形褶皱带西翼、脊柱与马蹄形盾地的一部分;2.武都山字型构造体系,它的主体是在秦岭一昆仑纬向构造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者挽近继续活动,地震活跃。

(五)陇西旋卷构造体系:展布于阿宁盾地中,是中生代后发展起来的,挽近活动较强,是重要控震构造之一。

岩土体类型的主要特征(一)岩体类型岩浆岩建造:主要分布在北山区,次为祁连山区和西秦岭区。

侵入时代齐全。

岩性复杂,以花岗岩类为主,次为闪长岩类及辉长岩类等。

火山熔岩以流纹岩、安山岩为主。

结构呈整体块状,新鲜岩石致密坚硬。

变质岩建造:分布广泛,’由元古界、下古生界组成。

岩石多呈块状或中厚层状――薄层状结构,质地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强。

砂岩、板岩、灰岩、页岩,呈薄层状或页片状结构,力学性质复杂而多变。

碎屑岩建造:出露广泛,由上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组成。

砾岩、砂岩强度较高。

泥岩类、页岩、煤层是软弱地层。

碳酸盐岩建造:主要分布于西秦岭南带。

灰岩所夹泥岩、页岩是软弱层。

(二)土体类型1.砾质土:广泛分布在祁连山与北山山前地带,是河西走廊第四纪主要沉积类型。

由卵石、砾石和砂组成。

2.沙性土:断续分布于河西走廊西、北部。

由风成沙组成。

3.粘性土:分布于河西走廊各绿洲平原和各地河谷平原上部。

岩性有亚砂土、亚粘土和粘土等。

本省中东部黄土高原是湿陷性黄土的主要分布区,易造成地基沉陷。

4.特殊土:特殊土中的淤泥质土、盐渍土和冻土分布偏辟而少,相当时期内不会开发利用。

(三)工程地质区主要特征1.阿尼玛卿山~西秦岭工程地质区:位于本省南部。

呈高原山地地貌,间有中新生代断裂型盆地。

挽近活动断裂发育。

天水~武都地震带纵贯中东部。

沿白龙江中游及武都以北地区泥石流、滑坡十分发育。

2.陇西、陇东黄土高原工程地质区:黄土广厚,水系发育,地表破碎,将黄土高原侵蚀成多种地貌类型,滑坡、泥石流发育,水土流失严重。

陇西黄土高原构造复杂,挽近断裂仍有活动,地处天水一兰州地震带。

陇东黄土高原表层构造不发育,是长期稳定地块。

3.阿尔金山一祁连山工程地质区:由一系列呈多字型排列的复式褶皱和压性、压扭性断裂带和间夹的中新生代槽地组成。

区内西北向活动断裂是主要控震断裂。

4.河西走廊平原工程地质区:是燕山运动发育成熟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大型盆地。

第四纪堆积物巨厚,表层断裂不发育。

5.走廊北山工程地质区:位于甘肃西北部的北山地区。

基岩风化剥蚀强烈,地块相当稳定。

?甘肃省地貌类型图地貌是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由内外营力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陆地表面的不同形态。

以内营力为根据,甘肃省地貌可分为平原、高原与台地、丘陵和山地四种基本形态。

而各种外营力因蚀积程度的不同,将各种较小的形态迭加于这四种基本形态之上,这就使地貌类型具有了多样性。

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河谷地和河西的山前地带,有以下五种类型:1.冲积平原:分布在外流河、内陆河流域各主支流的中下游谷地。

黄河干流横贯本省中部,沿河峡谷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以兰州、靖远盆地中平原面积最大,上游玛曲一带,也形成较大的冲积平原。

黄河支流泾河、渭河、洮河、大夏河、庄浪河、祖厉河等,沿河均有冲积平原发育。

河西走廊南、北盆地受祁连山北麓三大内流水系的冲积,形成许多独立的冲积平原。

主要有石羊河水系中下游的武威、民勤平原;黑河水系中下游的张掖、高台平原和鼎新平原;北大河水系中下游的酒泉、金塔平原;疏勒河中下游的玉门、安西平原;党河中游的敦煌平原。

2.洪积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合黎山、龙首山以北,张掖、酒泉间和疏勒河下游一带。

此外,在祁连山脉的山间谷地中也有分布。

3.洪积倾斜平原:分布在祁连山脉北麓和北山南麓的某些地段,与冲积平原相间分布,组成物质为晚更新世以来的砂砾石,由水流从山地搬运、堆积而成。

4.干燥剥蚀平原:在干燥环境下,受各种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形成的平原。

地表覆盖薄层碎石,植被稀少。

多分布在弱水两岸和马鬃山南缘一带。

5.沙丘平原:干旱地区受风力的吹扬和堆积作用,由松散物质形成波状沙地和沙丘甚至沙山。

腾格里沙漠,以格状沙丘和格状沙丘链为主,边缘为新月形沙丘。

巴丹吉林沙漠,以低矮沙丘链为主,且不断东移。

库穆塔格沙漠以羽毛状沙垄、格状沙丘为主,向东延伸到石质山地上,形成巨大沙山,如鸣沙山。

高原与台地主要是黄土塬,它是厚层黄土覆盖在古地形上,并受流水切割形成的。

目前本省残存面积较大的黄土塬,分布在六盘山与子午岭之间,有董志、早胜、草峰、灵台等26个大小不同独立的黄土塬,其中董志塬最大,面积达2309平方公里。

六盘山以西的黄土塬仅出现在祖厉河下游,以会宁城北的白草塬较大,面积455平方公里。

丘陵主要分布在陇中黄土地区、陇南的山间盆地和河西的马鬃山一带,可分下列三类:1.流水侵蚀的黄土丘陵:分布在六盘山以东的庆阳地区北部以及定西、临夏地区的黄土分布区。

境内黄土梁、峁发育,沟壑纵横,流水侵蚀强烈,地面支离破碎,海拔l】00―2500米,兰州附近黄土最厚可达400米左右。

黄土丘陵上黄土喀斯特微地貌和滑坡、崩塌都较发育。

2.流水侵蚀的红岩丘陵:分布在徽成盆地、西礼盆地中部和北秦岭北麓。

地面主要由第三纪红色岩层构成,上覆有薄层黄土,受流水侵蚀形成丘陵地形,相对高度200―500米。

3.干燥剥蚀丘陵:分布在河西的马鬃山地和合黎山、龙首山部分地方。

马鬃山丘陵是准平原化的古老山地,在干燥作用下,形成大片丘陵、孤山和山间盆地。

丘陵一般海拔1500―2000米,而相对高度仅100―500米。

地面岩石裸露,植被稀少,呈荒漠化丘陵景观。

山地1.干燥剥蚀低山:海拔2000米以下,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为干燥剥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如鸣沙山、三危山、截山子、宽台山、黑山、合黎山等,皆呈荒漠山地景观。

2.干燥剥蚀中山:海拔2000~3500米,主要分布在河西、定西地区北部,马鬃山地中山最高峰海拔2584米,龙首山西段最高峰东大山海拔3616米,榆木山以西沿祁连山北麓的照壁山、鹰咀山、大红山和乌鞘岭以东的寿鹿山、昌林山、哈思山等均属之。

3.流水侵蚀中山:海拔3000米左右,山地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分布在河西走廊和陇南地区。

祁连山东段北部前山地带,土层深厚,草木繁茂,外营力以流水侵蚀为主,如榆木山、九条岭、大黄山、天梯山等。

陇南地区的山地统称西秦岭山地,因新构造运动呈中度至强烈隆起,流水切割剧烈,多峭壁峡谷。

南部石灰岩层地区,切割深度在1000米以上,山高谷深,岩溶地貌有良好发育。

4.流水侵蚀高山:海拔大于3500米,青藏高原东缘的山地,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

临夏以西的达里加山,最高峰海拔4636米,悬崖峭壁,巍峨高耸,局部山峰有冰斗和u形谷等冰川地貌。

积石山东段,最高峰海拔.4500米,山体由碎屑岩和岩浆岩构成,雪线在4200米上下,雪线以上山峰有小型冰川。

迭山和岷山均属于南秦岭山地南部的高山,主峰海拔4920米,山脊呈锯齿形和折线形。

5.冰川冰缘作用高山:包括祁连山脉和阿尔金山主体部分。

祁连山东段的冷龙岭、毛毛山一般海拔3500米,高峰4000―5000米,雪线一4200―4400米,少数高峰终年积雪,并有少量冰川发育。

中段走廊南山,海拔4000米上下,祁连山主峰海拔55417米,雪线4500米,山脊高峻狭长,冰川发育较多。

西段大雪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与疏勒河、党河的谷地相间排列,山脊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峰宰吾结勒海拔5808米,为本省最高峰,雪线以上终年积雪,现代冰川发育。

?3甘肃省地势图甘肃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处,分属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

构造上受鄂尔多斯地台、阿拉善一北山地台、祁连山褶皱和西秦岭褶皱的控制。

全省地域狭长,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阿尔金山的全脉以近似东西向伸入本省西部;巍峨的祁连山以西北一东南向自河西南缘向陇中延伸,西秦岭山地以数条东西向的山脉,盘踞在陇南地区;六盘山纵贯本省东部,成为陇东、陇西的分界线。

本省除陇南部分谷地和疏勒河下游谷地地势较低外,大部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属山地型高原。

根据地势高低及地形形态特征将全省分为六个区:1)河西走廊平原区:位于本省西部祁连山地以北,北山山地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边界,是长约一千公里、宽几公里至百余公里的狭长地带。

大部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地势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由冲积、洪积平原组成。

区内大黄山、黑山、宽台山把走廊分为三个主要区域,每一个区域对应一条较大的内陆河,即武威、永昌平原一石羊河流域;张掖、酒泉平原一黑河流域;玉门、敦煌平原一疏勒河流域。

平坦的地域与三大内陆河结合,形成了成片的绿洲。

2)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位于本省中部和东部,陇南山地以北,东起甘陕边界,西至乌鞘岭,海拔1200―2200米,相对高程500―1000米。

第四纪以来,堆积了深厚的午城黄土、离石黄土和马兰黄土。

接近南北走向的六盘山把黄土高原分为陇东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

陇东部分地势大致由东、北、西三面向东南部缓慢倾斜。

由于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黄土高原被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塬、梁、峁、崾岘和纵横深切的沟壑等地形,着名的董志塬就分布在该区。

陇西部分是我国黄土高原的最西部分.,祁连山的余脉,以其石质山岭,犹如突出于“黄土海”上的“岩石岛”,如老虎山、屈吴山、马唧山、华家岭等。

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水土流失尤为严重,是我国黄土高原受流水纵横深切,沟壑遍布的典型地区。

3)北山中山区:位于河西走廊平原以北,包括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等。

系断续的中山,海拔1500―2500米,相对高程500―1000米,山势东西高,中间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