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考试大纲851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e58e51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8.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一)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1.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反馈控制原理与思想,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2.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1.时域模型:典型物理系统的时域建模;线性系统基本特性;线性定常微分方程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运动模态分析;2.复数域模型: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性质;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3.动态结构图:结构图的绘制与化简;信号流图的绘制;梅森增益公式及其综合应用;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1.时域分析的一般方法:基本信号及系统的一般响应以及其物理意义;控制系统的主要时域性能指标;2.一阶系统分析:一阶系统在典型信号作用下的响应特征;3.二阶系统分析: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特征,欠阻尼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二阶系统的其它响应特征;了解二阶系统响应特性的改善方法;4.高阶系统分析:高阶系统时域响应的分量结构及意义;闭环极点与主导极点;高阶系统的二阶近似;5.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稳定的基本概念;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劳斯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6.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控制系统误差的概念与稳态误差的定义,典型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的计算;误差的数学模型与稳态误差分析;扰动信号误差分析和稳态误差的补偿;(四)根轨迹法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与根轨迹方程;2.绘制根轨迹图的基本法则;3.参数根轨迹的定义与基本绘制方法;4.附件加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控制系统根轨迹的分析方法,根据根轨迹图分析系统的性能;(五)频率响应法1.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与求取方法;2.最小相位系统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分析;3.频率特性函数的图形:开环幅相曲线的绘制、Bode图的绘制与特性(由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Bode图,以及Bode图写出系统就、开环传递函数);4.Nyquist稳定判据:Nyquist图的粗略绘制与特性;Nyquist 稳定判据及其应用;5.对数频率稳定性判据,利用开环Bode图研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它特性;利用开环幅相曲线进行稳定性判定;6.稳定裕度: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定义与计算;7.闭环系统频域性能指标:频带宽度定义;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的转换;(六)控制系统的校正方法1.系统校正的概念与结构;2.常用校正装置:无源超前校正网络、无源滞后校正网络、无源滞后-超前校正网络的特性与参数计算;PID控制器的特性;3.频率法校正设计方法与基本思想4.串联超前校正与串联滞后校正的目的、思想与计算方法;5.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的目的和基本思想;6.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与特点;7.复合校正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七)非线性系统分析1.非线性系统的特性、非线性系统分析设计的主要方法2.典型的本质非线性因素对系统运动的影响;3.相平面分析的基本概念;4.描述函数法的基本概念;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描述函数分析;负倒描述函数概念。
国防科技大学821计算机原理考试大纲
![国防科技大学821计算机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f53d8e20c22590102029d70.png)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计算机原理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互连方式、以及软件和硬件之间联系的理解;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部件进行简单的设计。
二、考试内容1.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性能指标,包括主频(CPU时钟周期)、运算速度(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2.指令系统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包括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校验码;计算机的指令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扩展操作码的指令格式;指令的寻址方式,包括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常用寻址方式等。
3.计算机中的运算计算机中的基本运算,包括逻辑及移位运算;定点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浮点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运算器的设计,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串/并行加法器、浮点运算器等。
4.中央处理器流水线的基本概念;硬连线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及设计;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及实现方法。
5.存储层次结构主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及设计使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和性能评估。
6.输入输出(I/O)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的基本概念;三种I/O控制方式,包括程序查询、中断驱动和DMA方式。
7.总线总线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总线的设计,包括总线仲裁、总线的操作和定时方式等。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
四、参考书目1.《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第四版2.《计算机原理和设计》,王保恒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一版。
851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51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127e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0.png)
851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系
统建模、控制理论、信号处理等内容。
根据不同学校或教师的教学
安排,考试大纲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基本概念和术语,包括控制系统的定义、分类、基本组成部分,以及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等。
2. 信号与系统,包括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线性时不
变系统的概念,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等。
3. 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包括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状态空
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4. 闭环控制系统,包括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稳定性分析、根轨迹法、频域分析等。
5. 控制器设计,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校正器设计、状态反馈控制等。
6. 系统稳定性分析,包括极点分布、系统稳定性的判据、稳定裕度等。
7. 频域分析,包括频域响应、频域设计等。
8. 数字控制系统,包括采样定理、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数字控制器设计等。
9. 控制系统的应用,包括控制系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等。
在考试中,学生可能会面对选择题、计算题、分析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要求掌握理论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考试大纲通常会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备考。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自动控制原理的考试。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0368b3ff78a6529657d5307.png)
《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科目名称:控制理论适用专业:仿生装备与控制工程参考书目:《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编,科学出版社;《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邹伯敏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王孝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包括经典控制理论(不包含非线性部分)与现代控制理论两部分,经典控制理论内容占70%,现代控制理论内容占30%。
经典控制理论部分第一章绪论1.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几种不同分类。
2. 重点掌握反馈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理论的两大任务是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被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
本章主要给出古典控制理论使用的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的建立。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传递函数;极点、零点;开环传递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重点掌握建立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模型的方法。
3.重点掌握方框图化简或信号流图梅森增益公式获得系统传递函数的建模方法。
第三章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根据研究系统采用的不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是不同的,本章给出利用系统传递函数数学模型求取时间响应的系统时域分析法。
主要是分析系统的三大基本性能,即系统的稳(稳定性)、准(准确性)、快(快速性)。
稳定性是系统工作的必要条件;快速性和相对稳定程度(振荡幅度)是评价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准确性是指系统稳态响应的稳态精度,用稳态误差来衡量,需注意:讨论的稳态误差是指由输入信号和系统结构引起的系统稳态时的误差。
本章要求:1.掌握的概念:稳定性;动态(或暂态)性能指标(最大超调量、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整时间);稳态(静态)性能指标(稳态误差);一阶、二阶系统的主要特征参量;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系统特点;主导极点。
2.重点掌握系统稳定性判别(Routh判据);稳态误差终值计算(包括三个稳态误差系数的计算);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计算。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57自动控制理论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57自动控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734f41b9e31433238689336.png)
自动控制理论考什么呢?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57自动控制理论,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857自动控制理论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概述:本《自动控制理论》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连续系统和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试题题型均为计算题。
三、考试内容(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 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4. 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5. 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二)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 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 根轨迹方程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3. 广义根轨迹4. 系统性能的分析(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 频率特性2. 典型环节和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3.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4. 稳定裕度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五)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3. 串联校正4. 反馈校正5. 复合校正(六)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3. z变换理论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四、考试要求(一)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2. 理解并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和基本要求3.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4. 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5. 灵活应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6. 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及信号流图(二)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1. 熟练掌握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2. 熟练掌握一阶系统的时域特性3. 灵活应用二阶系统的时域特性4. 掌握高阶系统的时域特性5.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6. 熟练掌握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方法(三)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1. 熟练掌握根轨迹方程2. 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3. 熟练掌握根轨迹法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指标4. 灵活应用根轨迹法确定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5. 掌握广义根轨迹的绘制的基本法则(四)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1. 理解线性系统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2. 熟练掌握典型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曲线3. 熟练掌握对数幅频特性简化绘制方法并熟练绘制开环系统频率特性曲线4. 掌握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并熟练绘制奈奎斯特图5. 灵活应用对数幅频特性分析控制系统的稳定裕度6. 理解闭环频率特性分析方法(五)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 理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2. 掌握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3. 熟练掌握超前校正和滞后校正方法并能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正4. 掌握反馈校正方法并能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正5. 掌握复合校正方法并能对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和校正(六)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1. 理解并掌握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2. 理解信号的采样与保持过程,掌握香农采样定理3. 熟练掌握z变换理论4. 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5. 熟练掌握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稳态误差计算6. 熟练掌握离散系统动态性能的时域分析方法五、主要参考教材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第六版小编精心为您推荐: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普通化学(甲)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624数学与物理综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601高等数学(甲)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9考研专业目录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620普通地质学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602高等数学(乙)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考研大纲:603高等数学(丙)考研大纲汇总考研英语大纲考研政治大纲考研数学大纲考研专业课大纲。
805信号与系统
![805信号与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8da718a680203d8ce2f2444.png)
805信号与系统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
奥本海姆著,刘树棠译,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2.《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考试纲目:1.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及基本运算,系统的特性及分类;2.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卷积积分,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3.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频谱及特点,连续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抽样定理;4.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系统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系统函数与系统特征,连续系统的表示和模拟;5.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基本信号,卷积和,离散时间系统的模拟、零输入、零状态响应、全响应;6.离散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正、反变换及应用,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7.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Z变换的定义、收敛域及性质,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频率响应,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离散系统的表示和模拟。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2010硕士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一、初试考试纲目与参考书目701军事数学参考书目:1.《高等数学》(第四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线性代数》(第三版),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初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1997考试纲目:高等数学部分: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一元函数的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常数项级数、幂级数、傅立叶级数)、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部分:初步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随机变量(一维、二维)及其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F0114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测试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F0114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fa33683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5.png)
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0114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测试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试内容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本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认识过程的基本思想,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两大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理论,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形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的理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理论,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的方式和途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彻新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基本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评估,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简答题3道,每题大约10分;材料分析题1道,大约20分;论述题2道,每题大约25分。
856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
![856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b6435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4.png)
856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大纲】一、基本概念1. 控制系统的定义及组成。
控制系统是指通过采取某种控制手段,对被控对象的输出进行调节,使之能够按照预定要求进行工作,实现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控制系统通常由被控对象、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人机界面五个部分组成。
2. 反馈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的比较。
反馈控制系统以被控对象的输出作为系统操作的依据,通过不断监测系统的输出并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从而调整系统的输入,使系统的输出与期望输出尽量接近。
开环控制系统则是直接根据系统的输入,不考虑系统的输出直接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没有对系统操作效果进行反馈和调整的过程。
二、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1. 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通过对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和合理假设,将实际系统转化为一组数学方程来描述系统的特性和行为。
数学建模方法主要有物理模型建模、状态空间模型建模和传递函数模型建模三种。
2. 传递函数及其性质。
传递函数是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分子多项式和一个分母多项式相除的形式来表示的比值。
传递函数具有线性、时不变、因果、稳定等性质。
3. 一阶惯性环节、二阶惯性环节及其传递函数。
一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 = K/(Ts + 1),二阶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为G(s) = K/(T2s^2 + 2ξTs + 1)。
其中K为增益,T为时间常数,ξ为阻尼比。
三、控制器设计1. 控制器设计的一般步骤。
控制器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确定控制系统的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选择控制策略、设计控制器、仿真与分析,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与调整。
2. P控制器、PI控制器、PD控制器及其特点。
P控制器根据偏差信号的大小进行线性放大来调整控制量,作用简单直观,但仅能实现系统的稳态精度要求。
PI控制器在P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了积分作用,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快速性能。
PD控制器在P控制器的基础上加入了微分作用,能够预测系统的未来变化趋势,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a795d86137ee06eff918c3.png)
813自动控制原理考试大纲085210控制工程专业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自动控制原理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为本大纲规定的自动控制原理。
三、考试基本要求1. 掌握经典的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与校正方法。
2. 具备较强的C/C++语言或matlab语言的编程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客观试题考查考生对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总分150分。
1. 考试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涉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与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
具体如下: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本控制方式、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基本要求;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微分方程描述,结构图与信号流图、传递函数、梅森公式;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一阶系统时域分析、二阶系统时域分析、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
4)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方法:包括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广义根轨迹。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和开环频率特性、频率域稳定判据、稳定裕度。
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串联校正、反馈校正的基本概念、复合校正中全补偿条件与近似补偿条件。
7)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方法:包括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信号的采样与保持,Z变换理论,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与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数字校正等内容。
2. 题型问答题、计算题。
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754320312b3169a551a426.png)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三个方面) ❖ 稳定性(先决条件)
系统受到短暂的扰动后其运动性能从偏差平衡点恢复到 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一切自动控制系统必须满足的最基本 要求。由系统的结构参数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31
稳定的控制系统在阶跃信号或扰动信号的作用下,其 响应的暂态过程应该是收敛的。如果系统设计不当,则在阶 跃信号下或扰动信号的作用下,相应的幅值振荡可能成为等 幅振荡,甚至成为振幅逐渐增大的发散振荡,发生这种情况 的系统称为不稳定系统。
10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系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由一些对象相互作用,相互制 约,组成一个具有一 定运动规律的整体。
控制系统:指能够对被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自动控制的系 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器构成的整体。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的控制器 为了产生控制作用而必须接收的信息,这个信息有两个可能 的来源: 1)来自系统外部,即由系统输入端输入的参考输入信号。 2)来自被控对象的输出端,即反映被控对象的行为或状态 的信息。
自动控制的定义: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 制装置(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 的某一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 被控对象:控制系统要进行控制的受控客体 ◆ 被控量:控制对象要实现的物理量
如冰箱温度、电机的转速、飞机姿态 角、船的航 迹 、电网的电压 、生产过程中的压力、流量 、温度 、 湿度等。
❖ 反馈控制——采用负反馈(正反馈较少)并利用偏差 进行控制的过程 (利用偏差修正偏差)。
❖ 由于引入了被反馈量的反馈信息,整个控制过程成 为闭合的,因此反馈控制也称为闭环控制 。
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考试大纲F0205模拟电子技术
![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研究生考试大纲F0205模拟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24743fa216147917112842.png)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号:F0205科目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一、考试要求主要考查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理解,对基本放大电路的理解和掌握,对模拟集成电路的理解,对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和信号产生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二、考试内容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信号的概念;放大电路模型;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理想运算放大器;基本线性运放电路;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应用。
3、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的基本知识;PN结的形成及特性;二极管;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4、双极型三极管(BJT)及放大电路基础BJT;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问题;共集电极和共基极放大电路;组合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场效应管放大电路MOS管;MOSFET放大电路;结型场效应管(JFET);各种放大器件电路性能比较。
6、模拟集成电路电流源电路;差分式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中的噪声与干扰。
7、反馈放大电路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方式;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甲类功率放大电路;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9、信号产生与信号处理电路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一阶有源滤波电路;RC和LC正弦波振荡电路;石英晶体振荡电路;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
10、直流稳压电源整流滤波电路;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三端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三、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分析计算题等。
四、参考书目1、《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1,第5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1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查学生对经典控制、现代控制和计算机控制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考查学生运用系统建模、分析及控制器设计相关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Matlab控制相关的基本命令进行系统建模、分析和仿真、控制器设计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自动控制
控制的基本概念;简单电路、机械系统和直流电机的物理建模;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及线性化;传递函数、框图化简及Mason增益公式;系统的时间响应、主导极点及时域性能指标计算、直流增益、稳态误差和稳态误差系数计算;系统的稳定性及劳斯判据;180︒和0︒根轨迹、根轨迹的手工绘制、根轨迹关键特征点计算;系统的频率响应、Bode图的手工绘制及传递函数辨识、开环频率指标与系统动态性能计算、Nyquist图手工绘制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基于根轨迹的控制器设计(P、PD、PI、PID、PIDF、超前和滞后)和前置滤波器设计,基于Bode图的控制器设计(超前、滞后)。
2.现代控制
物理系统的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极点配置控制器设计、状态观测器设计
3.计算机控制
采样信号描述、星号拉普拉斯变换及性质;零阶保持器及性质;Z变换;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混合系统的离散化;离散系统稳定性、July判据、W变换和劳斯判据;离散系统直流增益及稳态误差计算;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离散系统的根轨迹及性质、离散系统的Bode图;控制器的离散化方法及性质(反向差分、前向差分、双线性变换、零极点匹配和预曲双线性变换);离散状态方程、能控性和能观性、状态反馈控制器及状态观测器设计。
连续离散等效设计方法、离散系统的直接分析及控制器设计:根轨迹法、Bode图法、极点配置方法。
4.Matlab控制相关的基本命令
zpk,tf,ss,frd,feedback,impulse,step,lsim,pzmap,rlocus,bode,margin,nyquist, sisotool,c2d,place(acker)
三、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题型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设计题等。
四、参考书目
1.《现代控制系统》.Richard C.Dorf,Robert H.Bishop著,谢红卫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第十一版
2.《现代控制工程》.Katsuhiko Ogata著,卢伯英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第五版
3.《动态系统的数字控制》.Gene F.Frankin J.David Powell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版
4.《计算机控制及网络技术》.龙志强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第1版
5.《Linear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Chi-Tsong Chen著,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Thir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