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第四章(1)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四章课件_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从反应式可以看出,每一个电极反应中都有两类物 质:一类是可作还原剂的物质,称为还原态物质, 如上面所写的半反应中的Zn、Cu、Ag等;另一类 是可作氧化剂的物质,称为氧化态物质,如Zn2+、 Cu2+、Ag+等。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6
(3) 氧化态和相应的还原态物质能用来组成电对, 通常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用符号“氧化态/还原态” 表示。
32 C 6lN = 5 aN O N a H 3 a C 3 C 2 lO H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4
例3:配平方程式
A 2 S 3 ( s ) H s 3 ( a ) N H q 3 A 4 ( a O ) H s 2 q S 4 ( O a ) O N q ( g )
解 : A 2 S 3 N s3 - H O 3 A 4 S s2 4 - O O NO
第4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1
目录
4.1 原电池 4.2 电极电势 4.3 电极电势在化学上的应用 4.4 化学电源 4.5 电解 4.6 金属的腐蚀与防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2
4.1 原电池
4.1.1 原电池中的化学反应
1、原电池组成与反应 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0.7618V = 0V–φ (Zn2+/Zn)
可求出待测电极φ (Zn2+/Zn)的标准电极电势
得:(Zn2/Zn)= –0.7618V
上述讨论的电极电势,是在电对的氧化态物质与还原态物 质处于可逆平衡状态,且在整个原电池中无电流通过的条 件下测得的。这种电极电势称为可逆电势或平衡电势。
物理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
物理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物理化学作为一门结合物理学和化学原理的学科,其习题通常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第四章习题的可能答案,但请注意,具体答案会根据教材和习题的具体内容而有所变化。
习题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题目:一个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是22.4L。
如果压力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时温度升高到原来的1.5倍,求此时气体的体积。
解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 \( P \) 是压力,\( V \) 是体积,\( n \) 是摩尔数,\( R \) 是理想气体常数,\( T \) 是绝对温度。
设初始状态下的压力为 \( P_1 \),温度为 \( T_1 \),体积为\( V_1 \)。
变化后的压力为 \( P_2 = 2P_1 \),温度为 \( T_2 =1.5T_1 \),体积为 \( V_2 \)。
根据题意,\( n \) 和 \( R \) 是常数,可以消去,得到:\[ \frac{P_1V_1}{T_1} = \frac{P_2V_2}{T_2} \]\[ \frac{V_2}{V_1} = \frac{P_1T_2}{P_2T_1} = \frac{1 \times1.5}{2 \times 1} = 0.75 \]\[ V_2 = 0.75 \times 22.4L = 16.8L \]习题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题目:1摩尔理想气体在绝热条件下从状态A(\( P_1, V_1 \))膨胀到状态B(\( P_2, V_2 \))。
求气体在过程中所做的功和内能变化。
解答:绝热条件下,\( Q = 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 \Delta U = Q - W \)。
理想气体在绝热过程中的内能变化可以表示为:\[ \Delta U = \frac{3}{2}nR\Delta T \]由于是绝热过程,\( P_1V_1^\gamma = P_2V_2^\gamma \),其中\( \gamma \) 是比热容比(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 \gamma =\frac{5}{3} \))。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响,用(2)式表示,(2)式中 是标准态化学势。
•由于液体体积受压力影响较小,通常忽略积分项,得:
•这就是液体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化学势的表示式,也 可以作为液体混合物的热力学定义:即任一组分的化
学势可以用该式表示的溶液称为液体混合物。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单组分体系的摩尔热力学函数值
•摩尔焓(molar enthalpy) •摩尔熵(molar entropy) •摩尔Helmholz自由能(molar Helmholz free energy)
•摩尔Gibbs 自由能(molar Gibbs free energy)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质量摩尔浓度mB(molality)
• 溶质B的物质的量与溶剂A的质量之比称为
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单位是
。这个
表示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准确的称重法来配制溶
液,不受温度影响,电化学中用的很多。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 例如:体系只有两个组分,其物质的量和偏摩尔 体积分别为 和 ,则体系的总体积为: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写成一般式有: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2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四章
Gibbs-Duhem公式
• 如果在溶液中不按比例地添加各组分,则溶液浓 度会发生改变,这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和偏摩尔量均 会改变。
浙江大学工程化学第四章习题答案参考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能源§4. 1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 练 习 题 (p. 136)1.(1) a 、b ; (2) b 、d ; (3) c ; (4) b 。
2. (1) (s)CO CaO(s) (s)CaCO 2C8103+−−−→−∆f H m (298. 15 K)/kJ ⋅mol -1 -1207. 6 -634. 9 -393. 5 ∆r H m (298. 15 K) = [ (-634. 9) + (-393. 5) -(-1207. 6)] kJ ⋅mol -1= 179. 2 kJ ⋅mol -1∆U = ∆H - ∆nRT = [179.2 - 1 ×8. 314 ×1083. 15 × 10―3] kJ ⋅mol -1 = 179. 2 kJ ⋅mol -1(2) O(l)H 2 (g)O (g)H 22C2522−−→−+∆f H m (298. 15 K)/kJ ⋅mol -1 0 0 -285. 8 ∆r H m (298. 15 K) = [2 ×(-285. 8) - 2 ×0 - 0 ] kJ ⋅mol -1 = -571. 6 kJ ⋅mol -1 ∆U = ∆H - ∆nRT = [-571. 6 - (-3) × 8. 314 ×298. 15 × 10―3] kJ ⋅mol -1= -564. 16 kJ ⋅mol -1(3) O(g)H 2 (g)CO (g)O (g)CH 22C2524+−−→−+∆f H m (298. 15 K)/kJ ⋅mol -1 -74. 6 0 -393. 5 -241. 8 ∆r H m (298. 15 K) = [(-393. 5) + 2 × (-241. 8) - (-74. 6)] kJ ⋅mol -1 = -802. 5 kJ ⋅mol -1∆U = ∆H - ∆nRT = [-802. 5 - 1 × 8. 314 ×298. 15 × 10―3] kJ ⋅mol -1= -804. 98 kJ ⋅mol -1(4) Cu (aq) Zn Zn (aq)Cu 2C252+−−−→−+++∆f H m (298. 15 K)/kJ ⋅mol -1 64. 8 0 -153. 9 0 ∆r H m (298. 15 K) = [(-153. 9) + 0 - 64. 8 -0 ] kJ ⋅mol -1 = -218. 7 kJ ⋅mol -1 ∆U = ∆H - ∆nRT = [-218. 7 - 0 × 8. 314 ×298. 15 × 10―3] kJ ⋅mol -1= -218. 7 kJ ⋅mol -1∆U 与 ∆H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浙江大学2004年物理化学(甲)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浙 江 大 学二〇〇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物理化学(甲) 编号 343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1. (15分)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273K 、22.4dm -3的始态变到202.65kPa 、303K 的末态,已知系统始态的规定熵为83.68J ·K -1,11,471.12--⋅⋅=K mol J C m V ,求此过程的∆H 、∆S 及∆G 。
2. (15分)已知-5℃固态苯的饱和蒸气压为2.28kPa ,1mol 、-5℃过冷液体苯在p=101.325kPa下凝固时,146.35-⋅-=∆K J S ,放热9860J 。
求-5℃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设苯蒸气为理想气体。
3. (10分)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设二元系统中组分A 的偏摩尔体积和浓度的关系为*2*,AB A A V x V V α+=是纯组分A 的摩尔体积,α是常数。
试导出组分B 的偏摩尔体积V B 的表达式。
4. (10分)在101.325kPa 外压下,水的沸点为373.15K ,溴苯的沸点为429K ,水和溴苯的共沸点为368.15K ,水和溴苯两者完全不互溶。
试完成: (1)简单示意该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2)该系统的上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5. (10分)一绝热的容器由隔板分为两部分,分别盛有温度和压力都相同的2mol 甲烷和1mol 氢气。
抽开隔板,气体自动混合。
若将甲烷和氢气视为理想气体,求混合前后的热力学概率之比W 2/W 1。
试从宏观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说明为什么逆过程不能自发进行。
6. (15分)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生产乙酸乙酯是常压液相反应,简单流程为:在酯化塔釜中加入一吨乙酸、适量的催化剂(硫酸)和混合液(乙酸过量),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70-71℃,这时一边回流一边出料,同时不断输送混合液入塔釜。
酯化温度一般控制在110℃。
已知: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的常压沸点分别为117.9、78.2和77.1℃;乙酸乙酯91.5%和水8.5%形成二元共沸物,共沸点70.45℃;乙酸乙酯的含水饱和溶液为乙酸乙酯96.76%和水3.24%(质量分数);20℃,该反应平衡常数K x =4.0,酯化反应的反应焓θmr H ∆为8.238kJ ·mol -1。
物理有机化学 (浙江大学 ) 第4章 酸碱理论h
§1、酸碱概念
1.Bronsted-Lowry酸碱质子论 2. Lewis酸碱电子论 按照质子论,酸是质子的给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酸放出一个质子, 本身变成碱 酸(A)→碱(B-)+质子(H+) 因此,酸碱反应的本质就是质子从酸迁移到碱,在 有关质子迁移平衡的两个化合物中,一个必须是酸, 另一个是碱.例如,
首先,最直观的一个影响因素是酸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负 性。电负性越大,质子电离后的负离子越稳定,因此酸性就越 大。例如,HF>ROH>RNH2>R3CH.但酸分子中与质子非直接相 连的原子的电负性也对酸性有影响,因为诱导效应可以通过σ键传递到带负电荷的原子上。但显然,较远的原子的影响是较 小的,因为诱导效应随着相隔键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小。 共轭效应可以极大的分散电荷,因此,共轭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极大。例如,甲醇(pKa 16.0)与苯酚(pKa 10.02)比较,酸性几乎 增加一百万倍,显然苯酚的酸性是因为氧上的负电荷可以通过 共轭分散到苯环上去。
这说明,在超强酸中,甚至在烷烃的C-H键上也能发 生亲电反应;另外,C-C键也能与质子结合.例如, 新戊烷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的质子解反应也是通过五 配位碳正离子中间体进行的.
CH3 C CH3 H3C CH3 + H
+
SbF3
CH3 C
H CH3
CH3 C H3C CH3 + CH4
HSO3F CH3
邻近电荷的影响。附近的原子带正电荷将极大地增强质子的酸 性。例如,Ph3P+CH3中甲基氢的pKa为22.4,这主要是因为膦 原子上带正电荷所致。(CH3)2S+-CH2COPh中的亚甲基的pKa为 8.3,这是以上几个因素都起作用的结果。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第四章复习
4.6.3 金属腐蚀的防止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例:把铬、镍加入普通钢中制成不
锈钢。 2. 保护层法:例:在金属表面涂漆、电镀或用化学方法形成致密 而耐腐蚀的氧化膜等。如白口铁(镀锌铁)、马口铁(镀锡铁)。
3.缓蚀剂法:在腐蚀介质中,加入少量能减小腐蚀速率的物质
以防止腐蚀的方法。 (1)无机缓蚀剂: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主要采用无机缓蚀剂, 如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等。主要是在金属的 表面形成氧化膜或沉淀物。 (2)有机缓蚀剂:在酸性介质中,一般是含有N、S、O的有机 化合物。常用的缓蚀剂有乌洛托品、若丁等。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14
4.5.3 电解的应用
1.电镀:
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 金属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 合金的过程,既可防腐蚀又可起 装饰的作用。 在电镀时,一般将需要镀层 的零件作为阴极(连接电源负极), 而用作镀层的金属(如Ni-Cr合金、 Au等)作为阳极(连接电源正极)。 电镀液一般为含镀层金属 配离子的溶液。
(H /H2 ) 0V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5
部分电对列表如下:
还原能力逐渐增强 电对 Na+/Na Zn2+/Zn H+/H2 电极反应 Na+(aq)+eˉ =Na(s) Zn2+(aq)+2eˉ = Zn(s) 2H+(aq)+2eˉ = H2 (g) φ /V -2.71 -0.7618 0
因此,可用电动势E或φ 判断反应方向: E >0 即 ΔG <0 反应正向自发 E =0 即ΔG =0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E <0 即ΔG >0 反应正向非自发(逆过程可自发)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大纲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大纲一、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80%左右)和结构化学(占20%左右)。
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的PVT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气体的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
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Qv=ΔU,Qp=ΔH及H的定义;过程热的计算;Cp与Cv的关系;由Cp计算Qp和ΔH;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的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的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的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的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
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A与ΔG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G 的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
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
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Gibbs-Duhem方程;化学势的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的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的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的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的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
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
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 B )A.既作测温使用,又作控温使用;B.只能用作控温;C.只能用于测温;D.控制加热器的功率。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甲)》考研大纲
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占左右)和结构化学(占左右).二、物理化学大纲1. 气体地关系基本内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理想气体地微观模型;气体地液化;范德华方程与维里方程;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 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概念:重要热力学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功;内能;焓;热容;可逆体积功;相变焓;反应焓;节流膨胀.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热力学基本概念及术语;热力学第一定律地表述与数学表达式;ΔΔ及地定义;过程热地计算;与地关系;由计算和Δ;理想气体地等温可逆过程与绝热可逆过程功地计算;其他常见过程功地计算;相变焓、相变过程、相变热地计算;化学变化过程、化学反应热效应地计算;化学反应进度;标准热力学函数地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热力学第二定律基本概念:卡诺循环,过程可能性判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及熵变,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亥姆霍兹自由能,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特性函数,克-克方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卡诺循环;自发过程地共同特征;卡诺定理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熵函数,熵判据;各种典型过程熵变地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熵与标准熵;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Δ与Δ判据;一些基本过程Δ地计算与应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与麦克斯韦关系式;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克拉贝龙方程及其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基本概念:偏摩尔量,化学势,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地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活度与活度因子,热力学标准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偏摩尔量与摩尔量;偏摩尔量地集合公式;方程;化学势地定义与各类系统化学势地表示式;化学势判据;拉乌尔定律与享利定律;理想液态混合物地定义及其特征;稀溶液地定义及其依数性;逸度与逸度因子地计算;活度和活度因子地计算;标准态选择与活度地关系;简单汽液平衡计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相平衡基本概念:相律,相数、组分数和自由度数,单组分体系相图,二组分体系相图,步冷曲线,杠杆规则,三组分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相律;常见单组分系统相图;一级相变与二级相变;二组分气液平衡相图及杠杆规则;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地气液平衡相图;水蒸汽蒸馏、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地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系统液—固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相图分析;热分析法制相图及溶解度法制相图;重结晶原理;二组固态互溶系统相图;固态完全互溶系统相图;固态部分互溶系统相图;生成稳定化合物与不稳定化合物凝聚系统相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平衡基本概念:摩尔反应函数,化学反应等温方程,标准平衡常数,经验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平衡转化率,范特霍夫方程,平衡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等温方程式地表达与应用;有关标准平衡常数地计算与应用;标准平衡常数地实验测定法;各种平衡常数之间地关系;平衡组成地计算;复相反应地平衡问题;温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压力对化学平衡地影响;惰性组分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反应物配比对平衡转化率地影响;同时平衡组成地计算;反应地耦合;实际气体反应及溶液中反应地热力学处理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7.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迁移数,离子电迁移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离子互吸理论,可逆电池,电动势,原电池热力学,电池反应,电极反应,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浓差电池,液体接界电势,分解电压,极化,超电势,极化曲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电解池、原电池和法拉第定律;正极负极和阴极阳极地定义;离子地电迁移及迁移数;电解质溶液地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电导率、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地关系;离子地摩尔电导率与离子地迁移率;电导测定地应用;平均离子活度、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地定义及其与离子强度地关系;极限公式;可逆电池;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地能斯特方程;原电池设计;原电池热力学计算;电动势测定地应用;电极上地竞争反应.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统计热力学初步基本概念:能级,简并度,定域子系统,离域子系统,独立子系统,相依子系统,能级分布,状态分布,微态数,最概然分布,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配分函数,统计熵,系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统计分布,统计平均,玻尔兹曼统计,熵地本质及玻尔兹曼公式,配分函数及其意义,配分函数地相关计算,热力学函数地统计计算,系综原理,统计热力学初步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化学动力学基础基本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非基元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速率常数,阿伦尼乌斯方程,活化能,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链反应,爆炸极限,平衡近似,稳态近似,决速步近似,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势能面,活化络合物,单分子反应,分子反应动态学,笼效应,原盐效应,光化学反应,量子产率,催化反应动力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反应速率地定义及其实验测定;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地影响;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地意义;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地区别与联系;简单反应动力学方程地积分形式及有关计算;温度对反应速度地影响;活化能计算和阿累尼乌斯公式地应用;对峙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地动力学分析;复合反应地近似处理法;根据反应机理拟定速率方程;单分子反应机理;链反应地特征;动力学理论地要点;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各类催化反应动力学地基本特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界面化学及胶体化学基本概念: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界面张力,弯曲液面,附加压力,亚稳状态,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吸附,吸附,接触角,润湿,铺展,表面过剩,单分子膜,表面活性剂,胶体,胶团,电泳,电渗,乳状液,溶胶,凝胶,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内容:界面张力、界面功与界面吉布斯函数;弯曲液面地附加压力;蒸气压与表面曲率地关系;亚稳状态与新相地生成;杨氏方程和润湿现象;固体表面上地吸附作用及等温吸附公式;吸附公式及其应用;吸附地特征;吸附热力学;溶液表面地吸附作用及吉布斯吸附公式;表面活性物质地结构及其应用;胶体化学;高分子溶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结构化学大纲. 量子理论旧量子论;氢原子光谱;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算符地本征值问题及平均值公式;量子力学原理在简单体系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原子结构单电子原子地结构;定态薛定谔方程;能级表达式及几个量子数值之间地关系;波函数及电子云地图形表示及其物理意义;轨道角度分布图;多电子体系波函数地原理以及反对称波函数地行列式;双电子体系地波函数;规则;多电子原子地组态和电子填充原则;根据电子壳层结构解释元素化学性质地周期性变化,及一些元素地性质;原子地整体状态和光谱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双原子分子线性变分法及其对地处理;双原子分子中地电子运动;共价键本质;简单分子轨道理论;双原子分子地轨道类型;双原子分子电子组态;双原子分子性质地解释(键地强度、键长、键型及键地种类);分子轨道与化学键联系和区别;价键理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对称性与点群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分子对称操作;分子点群;典型分子地点群结构;分子点群地乘法表;群地表示;群地性质;点群地性质;点群地特征标表;点群地特征标表地应用;点群与分子地旋光性地关系;点群与分子地偶极矩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多原子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多原子分子构型;多原子分子中非定域分子轨道地离域化;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轨道理论地比较;分子结构与性质地关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共轭分子近似方法;久期行列式;轨道能、总能量和离域键键能,离域能地计算;分子图各项含义及其计算;缺电子分子和多中心键;共轭分子地书写及分类;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相关图;电环合反应立体专一性及其他简单典型反应机理地解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过渡金属化合物晶体场理论和配位场理论;配位化合物地结构及在水中地颜色地解释;应用晶体场理论对过渡金属化合物进行解释;稳定化能地求解;配位化合物地结构畸变;高自旋和低自旋化合物地区别与联系;不同配位化合物地结构与性质;分子轨道理论在配合物中地应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簇合物和团簇轨道分裂;分裂能地概念及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羰基络合物及不饱和烃络合物地结构性质;原子簇化合物地成键规则;分子磁性及磁共振谱;磁化率及应用;核磁共振谱;顺磁共振;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紫外光电子能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固体晶体地点阵结构、结构基元;空间点阵地划分、点阵单位,晶面指标;晶体结构地描述,晶胞,晶胞参数,原子分数座标;晶体地宏观对称性;晶体地对称操作,对称元素及符号,七个晶系及各晶系地特征对称元素;个晶体点群;晶体地微观对称性;螺旋轴;各类晶体地典型结构;金属晶体地能带理论;离子键地本质,晶格能地计算;典型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及氢键晶体地结构特点;混合键型晶体;硅酸盐结构;晶体缺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浙大物理考研资料-浙大热学课件-第四章1
静态过程。
温度T固体
T0温度热源
温度从 T1 变为 T0 过程是准静态:
任一瞬时,物体中各部分间温度差均在非常小范
围ΔT 之内。
T1 T1 T T1 2T
T0 T T0
•一系列热源,其温度依次递增ΔT 并且ΔT《T0
中间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可认为是平衡态。
O2
•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氧气与氮气互扩散过程 中所经历的任一中间状态,都不满足化学 平衡条件,因而是非准静态过程。
在框上形成一层表面张力系数为 σ 的肥皂膜。
外力 F 与 AB 金属丝上
受到的表面张力相平衡,
x
F = 2σL
L
在 F 作用下使金属丝向 右移动 dx 距离,
F 克服表面张力所作的元功为: dW = 2σLdx = σdA
A
F
B
dx
(四)功的一般表达式
● 一切生命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否则就能够返 老还童.
● 非生命的过程也有一大类问题是不可逆的, 这些可逆、不可逆的问题正是热学要研究的。
可逆和不可逆的严格定义
• 系统从初态出发经历某一过程变到末态。若可以 找到一个能使系统外界都复原的过程 (这时系统 回到初态,对外界也不产生任何影响),则原过程 是可逆的。
• 在无限小的可逆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作元功的表 达式和气体对外作元功的表达式分别为
dW pdV
dW ' pedV pdV
它们是系统状态参量 p、V 的函数。
●式中的 dW ‘ 就是图中 V 到 V +dV 区间内
曲线下的面积。
W '
V2 V2
pdV
W ‘ 就是从 V1 到 V2 区间内
• 且在该过程中没有摩擦这一从功自发转化为热 的耗散现象。
大学物理(浙大三版)第四章
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
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指出物理定律对一切参照系都是 等价的,更深入地揭示了时空性质与运动的物质之间不 可分割的联系,提出新的引力理论和时空结构理论。成 为天体物理、高能物理和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狭义相对论
2011-1-9 4
§4.1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4.3 洛伦兹变换
2011-1-9 25
可知,乙所测得的时间间隔:
u t2 t1 2 x2 x1 c t1 t2 1 2
t1 0 , 代入数据,有 按题意, t 2
u 4 4 (1 10 2 10 ) 2 (12 10 6 10 ) c 0,力与参考系无关。 质量的测量与运动无关。
S F S F
m
m
a a
F ma F ma
牛顿力学满足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4.1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2011-1-9 8
宏观低速物体的力学规律在任何惯性系中形式相同。 牛顿力学规律在伽利略变换下形式不变。 牛顿力学规律是伽利略不变式 动量守恒定律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不可能在惯性系中,通过力学实验来判断惯性
系本身是否运动。 力学规律对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绝对时空观
空间和时间彼此独立,它们的量度是绝 对的,与物质的运动无关。 Δt = Δt’ Δl = Δl’
2011-1-9 5
§4.1 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伽利略坐标变换
设有两个惯性系S和S , t=t= 0时,S与S 重合,S 系相对S系以速度u沿x轴作 匀速直线运动。
4 4
§4.3 洛伦兹变换
2011-1-9 26
浙大作业物理化学习题集答案
浙大作业物理化学习题集答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必做)姓名:张倩倩学号:714007222005年级:2014年秋学习中心:温州—————————————————————————————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1.宏观上静止且无外力场存在的封闭2.封闭系统在非体积功为0且等压3.强度性质4.小于二、简答题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环境?答:将一部分物质从其他部分中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一部分物质就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答:将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应用于宏观的热力学系统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三、计算题1. 答:(1)自由膨胀;)(0)(1212e ===V V V V p W -⨯--因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而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温度不变,所以: ΔU =ΔH =f (T )=0 (2)等温可逆膨胀;因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都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等温过程 ΔU=ΔH=0W=-nRTln(v2/v1)=-1x8.314x298ln(40/15)=-2430J Q=-w=2430J(3)在恒定外压为终态压力下等温膨胀。
ΔU=ΔH=0P=nRT/V=(1×8.314×298)/(40/1000)=61.94KPaW=-61.94 × (40-15) =-1548.5J Q=-w=1548.5J2. 答:2NaCl(s) + H2SO4(l) = Na2SO4(s) + 2HCl(g)△r H m ө=(∑H )产物-(∑H )反应物=(-1383-92.3*2)-(-411*2-811.3)=65.7KJ/mol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单选题1.反应NH 4Cl (s) = NH3(g) + HCl (g)的△r S mөA 。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不确定二、填空题1.过程方向限度2.大于3.绝热可逆压缩4.封闭系统等温等压和非体积功为零5.小于三、简答题1.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答:热量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物理化学第四章-2019-4-8
Dc = (-46.229+0.3265+36.51)×10-6 J·K-3·mol-1 = -9.3925×10-6 J·K-3·mol-1
25
第四章 化学平衡
DrHm (T) = DH0 +(Da)T+(1/2)DbT2+(1/3)DcT3 把T=298K,DrHm(298K)= -136.94kJ·mol-1, 代入得
DrGm = 0, 反应平衡
1
第四章 化学平衡
原理
恒T,p下反应: 0=∑B vBB
吉布斯函数变: DrGm=∑B vBmB 化学势通式: mB=mB + RTlnaB (aB代表非平衡时的压力、
逸度、浓度、活度等)
DrGm=∑B vB(mB + RTlnaB) =∑B vBmB + ∑B RTln(aB)vB =DrGm + RTlnPB aBvB
3
第四章 化学平衡
Ja不同形式
对于理想气体反应系统:
Ja= Jp = PB (pB/p )vB 恒温方程则为
Jp-压力商
DrGm =DrGm + RTlnJp = RTln(Jp/K )
其它系统类似
4
第四章 化学平衡
注意 1. DrGm 是反应组分处于标准态时,
发生1mol 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1) DrGm 值一般不能用于判断反应的方向。
=DfGm (C2H6,g)DfGm (C2H4,g) DfGm (H2,g) = (-32.82-68.15-0) kJ·mol-1 = -100.97kJ·mol-1
2004年浙江大学343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平行反应A
k2
C 一级 k2=2s-1
k3
D 二级
k3=1(mol dm-3)-1 s-1
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cA,0 2mol dm3 ,试求反应物 A 的浓度降到多少时 C 的浓度最
大?
十、 (1)(10 分)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 O2 具有顺磁性。 (2)(15 分)用合适的结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过渡金属的离子及其化合物一般都呈 现出颜色。
1
由S S2 S1,S1 83.68J K 1得S2 80.084J K 1
G H (TS ) H (T2S2 T1S1) 797.262J
二、设计可逆过程求解
苯(l),-5℃,pθ
G
苯(s),-5℃,pθ
G1 苯(l),-5℃,p(饱液)
G5 苯(s),-5℃,p(饱固)
G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004 年浙江大学 343 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及详解
浙江大学 二〇〇四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甲) 编号 343
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15 分) 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 273K、22.4dm-3 的始态变到 202.65kPa、303K 的末态,已 知系统始态的规定熵为
H
H1 H 2
H 2
T2 T1
nC
p ,m dT
1 20.785 (303 273)J
623.55J
由p1V1 nRT1求得p1 101.327kPa
S
nR ln( p1 ) p2
T2 nC p,m dT T T1
nR
ln(
浙大远程物理化学习题集(离线选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物理化学》课程作业(选做)姓名:黄薇 学 号: 713200222054 年级: 13秋药学 学习中心: 华家池医学中心—————————————————————————————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判断题1. 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2. 不做非体积功是指系统的始态和终态的体积相同。
(×)3. O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4. H 2O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5. H 2和O 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U 等于零。
(√)二、单选题1. 是状态函数。
AA .GB .△UC .WD .Q2. 具有广度性质。
BA .TB 、UC .PD .ρ(密度)3. 具有强度性质。
BA .SB .VC .GD .η(粘度)4. 101.325kPa 和273.15K 的水等温等压变为冰,该过程的 。
DA .Q>0B .△U =0C .△H>0D .△H<05.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其体积从V 1增大到V 2,则系统做功为 。
AA .W=0B .W>0C .W<0D .12ln V V nRT W =三、填空题1.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2.完全燃烧产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石墨剧烈燃烧。
若以反应器以及其中所有物质为系统,则该过程的△H 大于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4.规定在标准压力p(100kpa)和指定温度T时,1摩尔的物质完全燃烧的等压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5.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小于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6.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小于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浙江大学历届物理化学(甲)考研试题及解答过程
8、(10分)已知I 2(g )的振动特征温度v Θ为308.3K ,摩尔总熵为260.5J ·K -1·mol -1。
计算25.0℃和101kPa 时I 2(g )的振动摩尔熵占摩尔总熵的百分数。
选定最低振动能级00=ε。
9、(10分)已知在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8×10-3N ·m -1,试计算曲率半径为10-8m 的凸形液滴的蒸气压1p 与同样曲率半径的凹形液滴的蒸气压2p 之比。
设水的密度为1.0×10-3kg ·m -3。
10、(10分)反应B A →2为二级反应,某温度T 时,将A 置于容器中,其压力为3p 0(p 0=100kPa ),反应进行到600s 时,测得体系的压力为2p 0,试求速率常数k 。
11、(10分)丙酮在1000K 时热分解是一级反应,请根据下面给出的反应历程进行推导证明,并计算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1)⋅+⋅−→−CO CH CH COCH CH k 3333111,5.351-⋅=mol kJ E a (2)CO CH CO CH k +⋅−→−⋅33212,8.41-⋅=mol kJ E a (3)⋅+−→−+⋅2343333COCH CH CH COCH CH CH k 13,8.62-⋅=mol kJ E a (4)CO CH CH COCH CH k 23234+⋅−→−⋅ 14,8.200-⋅=mol kJ E a (5)3522335COCH H C COCH CH CH k −→−⋅+⋅ 15,9.20-⋅=mol kJ E a 12、(10分)通过单晶x 射线衍射实验测得CuSO 4·5H 2O 的晶体结构如下:回答:价型电解质之一。
试根据摩尔电导率测定值推测A、B、C三种配合物的分子式。
3 /-⋅dm molc)/(12-⋅⋅ΛmolmSmA B C0.00391 128.7 155.7 106.80.00781 123.1 147.9 102.911. (本题20分)据报道,苯并[18]冠-6(以X表示,图1)与铯离子可形成一种夹心型的超分子阳离子,它与镍的配合物[Ni(dmit)2]-(以Y表示,图2)结合后可形成复合物并产生独特的晶体结构,具有优越的磁学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x H 0
J
7.3 The chemical potentials of liquids
1. Raoult’s Law and Henry’s Law (a) Raoult’s Law(拉乌尔定律):
In 1887,the French chemist F. Raoult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 B
T, P条件下混合前后:
0 0 p p Gi nA A nB B nA A RT ln 0 nB B RT ln 0 p p 0 0 pA pB Gf nA A nB B nA A RT ln 0 nB B RT ln 0 p p
1. 研究对象:多组分单相(均相)系统 2. 混合物 (mixture) 溶液(solution) 气态溶液 固态溶液 液态溶液 电解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本章主要讨论液态的非电解质溶液 (liquid non-electrolyte solution)
3. 溶剂A solvent 溶质B solute
pA p x
* A A
In two-component mixture: xA xB 1
pA p (1 xB )
* A
p pA xB * pA
* A
拉乌尔定律也可表示为: 溶剂蒸气压的降低值与纯溶剂蒸气压之比等 于溶质的摩尔分数。
(b) Henry’s Law(亨利定律)
* p * m
p
p p$
RT dp p
p * RT ln $ p
$
解释: *
:纯理想气体在T,p状态的化学势
$
:纯理想气体在T,p$ 状态的化学势
2. mixing of two perfect gases:
p RT ln $ p
$
pB B RT ln $ p
7.5 Colligative properties(依数性) 7.6 The solvent activity(溶剂的活度) 7.7 The solute activity(溶质的活度) 7.8 The activities of regular solutions (正规溶液的活度)
Introduction
Chapter 7 Simple mixtures
7.1 Partial molar quantities(偏摩尔量)
7.2 The thermodynamics of mixing
7.3 The chemical potentials(化学势) of liquids
7.4 Liquid mixtures
* nJ X m,J X XJ = nJ T,p,n' nJ
* X m,J T,p
G J Gm,J nJ T , p ,n '
2. The Gibbs-Duhem equation
恒温恒压 X=X (T,p,nB,nC…)全微分:
In 1803, the English chemist W. Henry found that the vapor pressure of the solute is proportional to its mole fraction for real solutions at low concentrations.
注意: (1)只有
G nJ T , p , n '
是偏摩尔量。
(2)化学势是一个强度量。
Phase stability and phase transitions
Reversible phase change:
T , pG 0
G ,m G ,m
Chemical potential: Gm
两相平衡,化学势相等; 物质总是从化学势大的相 往化 学势小的相迁移。
——化学势判据
dG SdT Vdp JdnJ
两相平衡,则 只讨论物质J:
J dnJ J dnJ 0
J dnJ J dnJ 0
J
J
显然 dnJ dnJ
于是
X X dX dp X J dnJ dT T p ,nB J p T ,nB
恒温恒压下
dX X J dnJ
J
两边积分
X dX X BdnB X CdnC
0 0 0
X
nB
nC
nB X B nC X C
XJ称为物质J的某种广度量X的偏摩尔量 (partial molar quantity)。
偏摩尔量是各种偏摩尔广度量的总称。
物理意义:恒温恒压下,在无限大量的系统 中,除组分J外,其它组分不变,加入1mol J 引起系统广度量X的改变。(这个改变可大可 小,故XJ可以正,可以负,偏摩尔体积VJ可正 可负。)
dG SdT Vdp JdnJ
dA SdT pdV JdnJ dH TdS Vdp J dnJ
dU TdS pdV J dnJ
适用于组成可变的 均相多组分系统的 热力学基本方程。 可用于敞开系统。
G A H U J ( )T , p ,n ' ( )T ,V ,n ' ( ) S , p ,n ' ( ) S ,V ,n ' nJ nJ nJ nJ
pA pB Gf Gi mix G nA RT ln nB RT ln p p
mixG nRT ( xA l n xA xB ln xB )
mix G nRT xJ ln xJ
J
mix S nR( xA l n xA xB ln xB )
mix S nR xJ ln xJ
∴
xB
1
dVB [2 (1 xB )]dxB
1
xB
* 2 VB VB (1 xB )2 xA
* 2 VB VB xA
Vm xAVB xBVB x V x V xA xB
* A A * B B
3. 同一组分的各种偏摩尔量之间的关系 对于一个均相多组分系统,作为整体有G=H-TS
dnJ 0, dnJ 0
J J 0
J J
相变化的方向应该是组分J由化学势大的相向 化学势小的相转移。
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J p VJ T , n '
J S J T p ,n '
X X X dX dT dp dnB T p ,nB ,nC , B nB T , p , n', p T ,nB ,nC ,
定义:组分J的偏摩尔量
XJ
def
X n J T , p ,n '
HJ ( J / T ) 2 T T p ,n '
7.2 The thermodynamics of mixing
1.Chemical potential of pure perfect gas 纯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恒定温度T条件下:
$
d $ V dp
pB kx,B xB
where kx,B is an empirical constant。
pB kc,BcB
pB kb,BbB
pB
kx,A
kx,B
pB kx,B xB
pA kx,A xA
* pB
p
* pA pA xA
* A
pB p x
G nBGB
B
G H S GB T nB T , p , nC nB T , p , nC nB T , p, nC
B
H nB H B S nB SB
B
GB HB TSB
在热力学中只要用同一组分的偏摩尔量代替相 应的广度量公式同样成立。
the partial vapor pressure of each component to its vapor
pressure as a pure liquid is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mole fraction of A in the liquid mixture.
X nJ X J
J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 适用条件:恒温恒压定组成。
二组分系统:
V nAVA nBVB
H nA HA nB HB
表明:多组分系统中广度量X与偏摩尔量XB之间 存在简单加和性。这正是定义偏摩尔量的 根本意义所在。
只有在定温、定压及定浓度的条件下,XB才有确 定的数值。同一物质在相同T、p及不同溶液组成 时,其偏摩尔量不相同。 对于纯物质,摩尔量=偏摩尔量
dX X J dnJ
集合公式 X nJ X J 全微分:
dX nJ dX J X J dnJ
J
J
∴ nJ dX J 0
J
J
J
x dX
J J
J
0
Gibbs-Duhem’s equation
表达了恒温恒压下,混合物中组成发生变化时各组分偏摩尔 量变化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K个组分,只由K-1个独立,第 K个可用G-D方程计算。
mole fraction 摩尔分数
x =1
B
X molarity 浓度(物质的量浓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