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浅谈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浅谈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作者:颜晓华来源:《职业·中旬》2011年第10期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职业为基础,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课程的开发也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它符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顺应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很多就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相关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第三,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还满足了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等使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大。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企业与职业院校的沟通平台,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趋势及其原则1.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趋势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化,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逐渐被重视起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呈现出一些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1)对实践环节的强化。
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本质是通过学习与工作的结合,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就石油化工行业来说,其工艺和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因而,加强实践环节,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成为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重点和趋势。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思路探讨
持续发展和职业转换需要而在必备知识基础上拓展的知识 。 三从知识解决的问题看 ,可 以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前 者是指涉及事实、 概念 以及理解 、 原理方面的 “ 陈述性知识' ’ , 解答 ‘ ‘ 是什么” 为什 么” 的问题 ;后者是涉及经验以及策 、“ 略方 面的过程性知识 ,解答 的是 “ 怎么做’ 怎样做更好” ’ 、“ 的问题。
2 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
职业能力 与素质分析是构建课程体 系和教学内容的重要 环节。任何职业 岗位都对从业人 员提 出了特定的职业能力与 素质要求 , 特别是专业 的职业能力与素质 。掌握 和具备这些 职业能力 与素质是高职学生适应 工作 岗位的前提 ,也是高职 教育准确把握人才培养 目标的前 提。因此 ,在确定典型工作 任务的基础上 ,需要与企业合作 ,深入分析 、识别 、提炼职 业岗位 ( )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并将其转化为专业 的 群 人才培养 目标 。 3 选取课程 内容 . 课程 内容 的选取不能凭主观臆想 ,必须以前面严格 的典 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为基础。课程内容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也 即学生要掌握 的知识。知识有多种类型 :一从其是否能够并 已经 系统表达 的角度看 ,可以分 为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显 性知识 即人类 已经用书面文字、地 图、数学公式进行系统表 达的知识 , 也是普通意义上的知识 ; 默会知识无法 系统表达 , 它是融于工作过程 中。只能靠个体在实践 中摸索、顿悟 以及 同行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随机的交流和切磋来获得的知识。二 从知识对学 习个体的不同作用来看 ,可以分为必备知识与拓 展知识 。必备知识是学 生适应 岗位工作 ,完成工作任务必须 具备 的知识 、能力和素质 ;拓展知识则是从学生适应个人可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课件
未来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课程设置与优化
如何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 科学合理地设置和优化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未来研 究的重点之一。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如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未来研 究的重点之二。
教育资源整合与共
享
如何整合和共享教育资源,打破 资源壁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三。
案例三
总结词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详细描述
旅游管理专业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践中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旅游企业的 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旅游服务技能和 管理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学 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旅游行业
输送了优秀的人才。
05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挑 战与对策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 程的开发及其实施课件
目录
•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概述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方法与流程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手段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案例与效果分
析 •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挑战与对策 • 未来展望
0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课程价值
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学生职业竞 争力、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 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教学环节 不够完善等。
国外发展现状
一些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方面已经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 式。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特点 田源
认真回顾《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这门课,说一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是通过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实现的。
一、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理论实践相结合为要点,在教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建立若干教学模块,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把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以企业真实情况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思路设计学习情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实施课程教学。
浅谈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浅谈中职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摘要】中职学校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它深刻体现了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要求,为我们开发课程提供了较实用的方法。
本文探讨了国家中职示范学校重点建设化学工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化工原料与产品的分析检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中职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目前中职学校中,传统教学模式属于“知识传授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技能训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严重;学校办学模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造成中职学校毕业学生达不到企业用工要求。
为适应市场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呼唤新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发展要求。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技能型人才。
1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工学结合一体化作为一种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其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曾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它符合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且能在真实工作情景中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使学生对企业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适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1.2 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在校所学的东西,对学生 就业有用,对学生的职业生 涯发展有用。
改变学生“被学习” 状态,让学生主动学习。
Page 6
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做中学,学中做
Page 7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人社部文件: 一体化课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
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 核心,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 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 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 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大家好
1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
内容提要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概念
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流程
Page 3
几个重要概念
Page 4
为什么要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两难:学生学习难,教师授 课难; 四怨:学生抱怨、教师抱怨、 家长抱怨、企业抱怨 一合拍:学校培养与企业要 求合拍
Page 5
Page 33
1.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现实教学条 件的制约,在进行设计前,要首先分析:
相关人员的基本条件:即包括学生的现有专业水平和 学习能力,也包括教师行动导向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能 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
物质条件:如教学资源、专业教室和教学设备媒体等; 相关专业的地方和行业特征。
综合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 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 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 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 人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Page 11
专业能力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研究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以其独特优势,逐渐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进行介绍,着重从课程设计、实施流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是指在职业教育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种课程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起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课程设计方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强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将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作情境进行整合和序化。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针对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内容选取,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
课程设计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教育。
在实施流程方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倡导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
同时,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将学校与企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企业和社会需求,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
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资源、虚拟仿真软件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结起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具有重要性和优势。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满足企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演变,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三段式”开发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148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具体工作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其教学过程通常为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
它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学中做,做中学”中得到提升。
因此一体化课程对于培养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必要性随着汽车技术迭代更新速度的加快,汽修市场对汽修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汽修岗位要求汽修人才不仅要懂汽车的一般修理技能,还要懂汽车的诊断分析和检测维修。
而一些陈旧的课程体系与真实的工作过程缺乏紧密联系,所以对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2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理念与路径2.1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是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文件,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须遵循的基本思想有: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典型工作任务是学习载体;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逻辑规律;工作过程系统化;工学合一,校企合作。
由于学习任务来源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学习任务须在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下完成,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下,让学习者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源。
经过课程教学试验、教学评价等闭环调整,最终正式运行汽修专业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3 汽修专业“三段式”一体化课程开发实践3.1 第一阶段:课程框架的确立(1)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以汽修行业协会负责人、企业主管、汽修骨干员工、汽修专业毕业生等为调研对象,设计不同的调研内容,获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岗位所需要胜任工作任务、行业新技术、员工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等信息。
研究得出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某区域内各大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企业,企业具有国企或民营性质,从事机电维修、车间主管、技术总监等岗位(岗位群)工作,能胜任汽车快修、汽车常见故障维修(小修)、事故车大修、电气诊断、车辆编程等工作任务。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摘要]: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注重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通过对工学结合课程的模式研究,对我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模块开发,探索培养高职人才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园林规划设计、工学结合、典型工作任务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基金项目:项目来源于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垦区高职教育园林工程技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类别为省重点课题,学科分类为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
1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的背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合理存在,关键是特色创新,它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逻辑主线。
只有走特色之路,才有可能成功。
就当前而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
我国的工学结合是学习了国外的教育模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
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以及目前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
由于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等相比,我们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有力支撑。
因此,我国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的内容和任务,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相结合,还包括专业建设中的课程改革[1]。
依托垦区高职教育改革政策支持,对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新课程结构体系构建,校企合作开发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
该课程建设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着重体现工学结合中的“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
2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工学结合开发模式2.1 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的步骤确立课程体系开发团队——开展职业岗位(群)调研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开发课程标准——编写特色教材——进行项目教法设计——制定学习绩效评价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课程开发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一体化”课程开发【摘要】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探讨了课程开发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及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2一、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仍然是传统的学科体系的“三段式”课程。
这种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忽视了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联系,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智力结构特征,因而造成教师教起来难,学生不愿学、学不会、学而用不上的局面。
课程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尽管有学生自身素质与水平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课程的原因。
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重理论、轻实践,不能有效地培养能力;(2)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3)顺三角形的课程排列顺序,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二﹑对职业教育现存课程问题解决方法的探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职教界在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如“双元制课程”、“模块技能组合课程”(mes)和“能力本位课程”(cbe)等的基础上,也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课程模式,如“模块化综合课程”、“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等。
这些模式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也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重视,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
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工作或工作过程与职业教育的密切相关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应该是从工作任务分析来构建课程内容和体系,即课程开发的所有环节都要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和基础。
主要原因如下所述:1、职业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单一的“岗位技能”,而是培养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开发
祁 娜专题策划11OCCUPATION2022 05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开发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深化技工院校改革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的意见》《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以及《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等,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并提出持续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
一、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对于职业能力的内涵有不同的定义,其主流是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专业能力和个性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等。
技工教育特别强调专业学习和关键能力发展的关联性,从而创新地提出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了“五个一体化”主要工作任务,其中包括开发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而工作页是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包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开发工作页是技工院校进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进行工学一体化工作页开发的关键要点工作页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征。
在应用过程中要契合学生的特征不断进行更新。
(一)一本工作页对应一门一体化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重要基础,应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即流程的完整性、要素的全面性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
一般来说,完整的流程包含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和反馈;全面的要素至少包含工作对象、工作标准、任务情境、工具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人员分工及工作成果等;工作过程知识至少包括“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三个维度。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权威资料]
高职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文章以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为例,探索研究高职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实施。
从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及课程定位及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情境设计、课程实施流程和课程考核方案等作了全面的阐释,形成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方案。
关键词:工学结合;课程标准;课程实施G642.0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4)38-0199-0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建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课程标准的开发与建设。
同时,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
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和设计、实施流程、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及指导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以我院多媒体技术核心专业课程“3ds max建筑动画”课程标准为例,探讨基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标准的设计和实施。
一、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思路工学结合课程具有载体是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实施过程要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这两个显著的特征,这就要求课程整体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首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通过课程实践专家研讨会论证研究,确定课程内容,以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典型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互相联系的学习情景;再次详细描述各学习情景中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任务设计、任务实施、教学条件和考核方案等各项具体详实的内容;第四,将课程内容以完整的项目为载体,通过教学情景中具体的描述来实施;最后,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来完成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考核。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
本演示将探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及其实施,旨在提供丰富 的细节与有趣的内容,以便吸引观众的关注。
课程开发目标
1 满足行业需求
确保课程与现实工作环境紧密结合,培养具 备所需技能的学生。
2 提升学生竞争力
帮助学生获得在职场成功所需的知识、技能 和态度。
评估与反馈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 展和问题。
评估和改进
定量评估
使用考试和测验等方式,对学 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估。
定性评估
通过项目和作品展示,评估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持续改进
收集学生和教师反馈,不断改 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结论和总结
1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结合实践和理论的教学方法,培养具备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教材和资源选择
实用教材
选择以实践为导向的教材,能够帮助学生轻松理解 和应用所学知识。
丰富资源
提供多样化的在线和离线资源,以满足不同学习风 格和需求。
实施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行业对接
与行业合作,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保持 同步。
学生支持
建立学术支持和辅导体系,为学生提供个别指 导和支持。
师资培训
提供教师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教授一体化课 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与结构
拓宽知识范围
设计涵盖多个领域的课程,以提供全面的学习经验。
整合教学资源
结构化的课程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工具和实践资 源。教源自方法和策略1实践导向
通过实际项目、实习和实验活动,培养
合作学习
2
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团队项目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1江苏省XXXXX中等专业学校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国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大中职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二、工作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开发完成学校若干主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开展中职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对接职业岗位标准,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2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四、主要内容(一)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浅谈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生 产 方 法 格 格 不 入 ,无 法 实 现 教 学 与 工 厂 生产 实 践 的 “ 无
缝 对 接 ” , 不 能 使 学 生 毕业 后 很 快 地 适 应 工 作 岗 位 要 求 。
工 学 结 合 一 体 化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决 定 了教 材 的 编 写 和 选 用
专业课 。 .
体 化 的 课 程 体 系 ,应 坚 持 以 岗位 工 作过 程 为 导 向进 行 课
程 体 系 开 发 , 以课 程 模 块 确 定 课 程 设 置 , 以岗 位 技 能 确 定 技 能 培 养 方 案 ,形 成 理 论 与 实践 相 互 融 合 的 课 程 体 系 ,还 应 邀 请 行 业 、企 业 一 线 专 家 参 与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的开 发 ,构
心 和 以项 目课程 为 主 体 的 模块 化 课 程 体 系 。
的 学 习积 极 性 受 到 影 响 , 学 习 效 果 不 佳 ,也 难 以 实 现 方 法
能 力 和 社 会 能 力 的 教 育 目标 。 工 学 结 合 一 体 化 课 程 采 用 以
二 、 工 学 结 合 一 体 化 教 材 的选 编
本 文 从 七 个 方 面 粗 略 地 浅 谈 了 “ 学 结 合 一 体 化 ” 的教 育 工
教 学模 式 。
、
工 学 结 合 I体 化 的课 程 体 系 建 设
关键 词 :职 业 院校
工 学一 体 化
教 学 Βιβλιοθήκη 传 统 的 职 业 院 校 的 课 程 体 系 ,一 般 是 由学 校 的 专 业 理 论老 师和 生 产 实 习 指 导 老 师 共 同商 议 确 定 课 程 体 系 , 这 样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程技术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越来越高,传统的学科分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开发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工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方式的一种创新尝试。
项目目标1.设计和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涵盖工程技术、实践操作和工作场景模拟等内容。
2.实践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
项目计划阶段一:课程设计1.确定课程目标和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2.设计课程大纲和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结构、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
3.确定教材和学习资源,结合工程案例和实践操作,使课程贴近实际工作。
阶段二:课程开发1.撰写课程教材,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
2.开发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工程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创建工程案例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工程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阶段三:课程实践1.教师进行课程实践培训,熟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
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参与真实的工程项目,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课程所学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3.回顾总结,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课程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项目成果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学生将不仅仅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更将培养出综合运用工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也为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经验。
特殊应用场合1: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安全考虑针对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安全问题,需要增加以下条款并进行详细说明:1.安全意识培训:在课程开发阶段,增加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包括工程现场安全规范和操作安全常识。
2.实践操作风险评估:在课程实践阶段,增加对工程实践操作风险的评估,确保学生在实践中安全操作。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探讨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探讨杨兰王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江苏常州213000)教育教学脯要】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跤r..体北课程是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晨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它深刻体现了我国高职教育的耳标要求。
为我们开发课程提供了较实用的方法。
本文利用其科学的开发流程探讨了设备雏修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约蝴备绔习睁的工学结合—体化课程。
暖翻丽]高职课程;工学结舍一体化深程;工作方法;攀习领域课程;实践专家研诗会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体的课程,既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学生i蓖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工学结合—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建立。
工作过程应考虑三个方面:1)工作过程的完整性,既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
2)工作要素的全面性,既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
3)工作过程知识。
—体化课程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学生获得在职业工作实践中相互关联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技能型或应用型人才。
工学结合—体化课程充分反映了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
工学结合的理论实践—体化课程的开发流程为:行业情况分析一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_+学习情景与课业设计一课程实施与评价。
其中典型工作任务(pr of e ss i onal t a sk)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页域(或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
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在整个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实践专家研讨会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方法。
是在D A CU M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B A G)进行的整体化的职业分析方法。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制定一体课程方案
上一环节: 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 师
课程标准制定
一体化课程方案要依
据一体化课程框架制定,该环节主 要描述专业基本信息、各等级培养 目标,规定每门一体化课程及参考 学习任务的目标、内容及教学建议, 设置课程进度及学时分配,设计各 等级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案。
行业、企业专家,课程 开发专家,骨干教师
一 体 化 课 程
一 体 化 课 程 资 源
师资队伍建设 学材建设 学习环境建设 ……
(四)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程序
3个阶段,8个主要内容
确定课程框架
职 业 与 工 作 调 研 分 析 典 型 工 作 任 务 提 炼 课 程 框 架 确 立
制定课程方案
课 程 标 准 制 定 学 习 任 务 设 计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第一阶段
(同企业实践专家依据自己职业发展阶 段划分)
网络产品销售
…………
(3)一体化课程框架确定
一体化课程框架由相应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典型
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一体化课程名称、专业技术学习内容、 基准学时、实训学时、学习任务名称等构成。该框架来源于典型 工作任务分析,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为制定一体化课程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上,将一个典型工任务进行对应一门课程。一个职业通常由 10至20个典型工任务组成。并对照国家职业标准划分一体化课程等级, 并确定相应一体化课程的职业能力要求和顺序。
(2)人才培养目标确立
归纳各等级一体化课程的职业与技术要求。结合学习者职业发 展需要,形成对应等级的人才培养目标
(3)专业技术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一体化课程职业能力要求及国家职业标准确定每 一门课程的主要专业技术学习内容。选择可转化为学习任 务的代表性工作任务,将其名称转化为学习任务名称。在 一体化课程总学时分配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学习内 容,确定每一门课程的基准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业设计方案:规定课业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 教学资源、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评 价方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指导 性文件。
“学材”是用于“直接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学材 料,典型的有工作页和自学卡片。学材是从学生 学习的角度来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工具。
Page 36
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或行业和企业)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有哪 些?有哪些引进的国际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认可度较高的著名 企业标准有哪些?
与其他典型工作任务有哪些联系?与其他岗位的相同任务有何 共同点?本岗位有培训的可能性么?与其他的任务分析有何不 同?
基本定义 工作内容 工作流程 工作方法 有哪些要求
Page 24
现场观察
工作抽样法
专家研讨
详细描述典 型工作任务
工作日写实
职位问卷分析
资料收集
Page 25
分析内容
引导问题
工作过程 工作岗位 工作对象 工具 工作方法
Page 26
该任务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哪些服务? 有什么要求和特点?怎样获得源材料?怎样接受工作任务?顾 客是谁?如何交付完成得工作?谁是服务合同的提供方和接收 方? 被分析的工作岗位在哪儿?环境条件(如照明、温度、辐射、 通风和灰尘等)如何?有哪些专业要求或肢体活动?
工作任务的内容是什么(如技术产品或过程、服务、文献整理 和控制程序等)?在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如何(操作还是维修设 备?)
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设备设施、文献材料和器材(如机床、 计算机和维修手册)?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有哪些使用标准与 要求?如何获得相关信息?
如何完成工作任务(查找故障、质量保证、加工和装配)?工 作方法应用的条件与效率如何?
综合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地解 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 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 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 人行事的热情和能力。
Page 10
专业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工作方式 方法
工具认识及 使用
材料的处 理
工作伙伴有哪些 难点在哪里 怎么解决难点 国家或行业的标准
Page 28
Page 29
四、学习领域描述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 专业教学单元,它是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 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 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完成某个 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 典型的“问题情境”;通过若干体系化学习领域 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Page 38
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 学习领域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
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具体的“工作领 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的综合性学习任务。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 习,学生可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 典型工作任务,处理一种典型的“问题情 境”;通过若干体系化学习领域的学习,学 生可以获得某一职业的职业资格。
Page 32
1.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现实教学条 件的制约,在进行设计前,要首先分析:
相关人员的基本条件:即包括学生的现有专业水平和 学习能力,也包括教师行动导向教学的经验和专业能 力,特别是专业实践能力;
物质条件:如教学资源、专业教室和教学设备媒体等; 相关专业的地方和行业特征。
Page 15
Page 16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人才培养过程是“工作过 程中学习”和“课堂学习”相结合的过程,课程 开发必须将职业资格研究、个人生涯发展目标设 计、课程设计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
开发流程包含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两大部 分。
Page 17
五 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四 学习领域描述
分析内容
引导问题
劳动组织 对工作的要求 职业资格标准 综合性问题
Page 27
工作是如何安排的(独立工作、小组工作和部门)?哪些级别 对工作有影响?与其他职业或部门管理有哪些合作及如何分界? 同事有哪些能力共同发挥作用?
完成任务时必须满足企业的哪些要求?服务对象有哪些要求? 社会有哪些要求?要注意哪些法律法规及质量标准?同行业界 规则和行业标准有哪些?从业者自身对工作应提出什么要求?
课程实施与评价
三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二 工作分析
职业资格研究
一 行业情况分析
Page 18
一、行业情况分析
收集某一行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该 行业领域的职业工作和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 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 院校的培养现状,从而确定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
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Page 21
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 师 课程开发专家、骨干教 师 企业实践专家、课程开 发专家、骨干教师
行业、企业专家,课程 开发专家,骨干教师
Page 22
上一环节: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
企业实践专家确定
访谈会工作案拟定
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典型工作
否
任务审定
是
下一环节: 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
Page 8
显性知识
(是什么,为什么) 主要是事实和原理的知识
存于书本,可编码(逻辑性 ),可传递(共享性),可 反思(批判性)
隐性知识
(怎么想,怎么做) 本质是理解、领悟和行动
存在于个人经验(个体化) 嵌于实践活动(情境性)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人们所知道的远远胜过可言说的”。
Page 9
一体化教学培养目标
获取与处 理信息的
方法
工作与学 习的方法
交流与合 作能力
组织与完成 任务的能力
独立性与 责任心
Page 11
学科体系课程: 理实平行课程:
理论 理论
一体化课程:
Page 12
理论
实验 技能
技能
情感
Page 13
“是什么”
引导行动的知 识
“怎么做” 解释行动 的知识
“为什么” 反思行动的 知识
Page 14
Page 7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
赵志群描述: 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
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 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 合;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 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 实践相结合。学生通过对技术(或服务)工作任务、 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实现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
Page 41
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利用工作资源完
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一系列活动,它 是对人的职业行为这一复杂系统进行科学分析的工 具。工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和范围是由工作任务的性 质决定的。
Page 42
Page 33
学习任务的确定 学习情境的排序
根据其学习任务的难度排序 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的确定
学习目标必须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学业评价建议
Page 34
2.课业文本
课业是“物质化”学习情境,需要专门的文本文 件来表达,主要包括针对教师的“课业设计方案” 和针对学生的“学习材料”。
Page 37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
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 合性任务,反应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 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促进从业者的职业 能力发展,同时完成该任务的方式方法和结果多数 是开放性的。
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职业资格研 究得到,一个职业通常包含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
Page 19
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对某一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 各种工作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 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能力和素质要 求,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调查与分析,以客观地 描述并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
行业、企业专家,课程 开发专家,骨干教师
行业、企业调研
行业、企业专家,课程 开发专家,骨干教师
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和基本内容是在实践专家研 讨会的基础上归纳而成的。
找出代表 性的工作 任务
任务归 类并命 名
简述个人 职业历程
确定典
实践专家研讨会 型工作 任务
Page 23
典型工 作任务 排序
表述典型 工作任务 的基本内 容
完整工作过程 工作环境
工作任务
工作行动 工具
工作人员
产品 工作成果
切勿虚构情境,工作过程与企业要求甚远。 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法与不同专业的内容特征有很大关系。 一个学习领域设计为几个学习情境?没有标准,原则是:
学习情境的数量与教学实践、教学条件、学生学习能力和 教师教学经验有关。 课业是对典型工作任务和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物 质化”结果,课业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运用 教学设计方法,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计学习任务和 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策划教学方案的过程。
Page 39
每一个学习领域由若干个“学习情境” (Learning situation)组成,学习情境是用于学 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学习领域课程中的 一个教学单元,它通常是通过一个学习任务来表 示的。
Page 40
一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应当反映一项典型的职 业工作任务,因此,确定和描述一个典型工作任 务,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一 般情况下,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就是职业院校的一 门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的名称和描述学习领域所需的主要内容 是从实践专家研讨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