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生死观分析

合集下载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入殓师》是一部取材于日本历史上的著名入殓师公文公的电影。

通过公文公的生活经历和对死亡的处理方式,电影向观众呈现了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

一、尊重死者在电影中,公文公对待每一位逝者都如同对待生者一样细心周到,甚至有超越对生者的细致。

他不仅要遵循入殓礼仪,还努力还原逝者生前的面貌和形象,以确保逝者从生到死周全无缺。

这与日本人对死者的尊重有关。

在日本文化中,逝者拥有尊严和荣誉,人们会为死者举行精心布置的葬礼,同时相信逝者灵魂仍在世间游荡。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公文公的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和珍贵。

二、视死如归公文公本人有“视死如归”的追求,也即不恐死。

在日本人的传统文化中,对死亡的态度交织着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观念,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接纳生与死的轮回。

这样的思想影响了日本人对死亡的态度,让他们更加淡然地面对人生的最终归宿。

电影中的公文公也能够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走到自己的生命尽头。

三、渴望重生日本人对于死亡还有另一种观点,那就是“重生”。

在电影中,公文公提到他要通过修行和冥想,为来世做好准备。

这种思想也是日本文化中流传至今的观念,相信人的灵魂可以在死亡后转化为新的形式存在。

在日本人的冥想和佛教思想中,通过修炼,人们可以穿越生与死之间的界限,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和重生。

四、珍惜人生电影中的公文公虽然面对着工作永远不会有结束的局面,也曾在生命的极限上体验过那种无所畏惧的自由,但他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他也珍惜这一生,愿意按照自己的意愿结束人生。

这种态度是基于对人生的珍视和对“人生该做什么”的一种认知,日本人更多地关注人生的质量,而非延长生命的时间。

综合来看,这些表现方式是日本人在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他们比较淡定地面对自己的死亡并珍视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而这种淡定、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死亡和追求重生之间,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摘要: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死亡被日本人看作是一种解脱,一种很美丽的事情。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人对死亡有一种病态的迷恋。

生命如许寂寞,死亡更象是一个温暖的归宿。

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

关键词:日本人;生死观;佛教;樱花;武士道一.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定义和分析:生死观,其实就是对生与死的看法,通过死来表现对生的看法。

日本人的生死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也许不是很理解,但它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日本人的生死观,在诸多方面得到了体现:武士道、樱花、佛教。

下面我就从这三方面开始分析。

二.佛教对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影响:给日本人存亡不雅带来最大影响的是佛教。

净土宗说“宴离秽土,欣求净土”,倡导的是该当尽早分隔这个污秽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

禅宗一派曹洞宗在日本的开山开山祖师道元,在他所著的《处死眼躲》里主张“存亡由命”,感觉不该拘泥于存亡标题问题,死的时辰要扔掉落落对生的寻求,对死要悟彻,活的时辰要为生奉献一切,每分每秒要死力的活好。

三.武士道的精神:一提到日本人,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日本的生死观,也可以说是一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

平安时期,生死观就开始融入了这种精神,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武士生死观是将“惜命"视为“耻辱”。

武家时期延续了很久,这种以武家为中心的生死观也渐渐成为了日本人民族特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惧死”成为生死观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

剖腹自杀,可以说是武士道精神很好的体现。

剖腹是甲士承担责任的一种自杀编制,传说风闻是从安然期间开端的。

不消说,现代的日本,不管作为自杀手段也好,作为刑法也好,已不再实施这类剖腹了。

1970年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事务是极其例外的工作,连日本人都很是震动。

在日本风行一种风气,即把有精力涵养的人称为腹中有怀抱的人,从而对之尊敬。

封建期间,甲士们十分正视腹部,感觉是孕育精力的处所。

所以作为一个甲士,一旦需要以死承担责任时。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与樱花很是相像,日本之所以喜欢樱花,就是敬佩其“能在最绚烂的时刻决然的选择死亡”这种精神,与日本的武士道有着共同之处。

日本人的生死观还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日本的自杀率一直居高不下。

这不单只是巨大的生活压力所造成,日本人认为死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生前极大罪恶的一种洗涤,唯有死后,你生前所犯的罪恶,都将一笔勾销,是赢得别人尊重的最后方式,所以日本人对自杀行为从来不排斥,反而是推崇的。

中国人则是对死亡讳莫如深,对死亡始终采取否定和蒙蔽的态度,认为死亡是不幸的象征,面对死亡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恐惧。

日本著名电影入殓师中有一个情节,当大悟在第一次丁作中接触了高度腐烂的尸体,精神上遭受重创,正犹豫何去何从时,散步到一座桥上见到,许多鱼顺流而下,有两条鲑鱼逆流而上,一动不动。

鱼为什么要奋力逆流?因为鱼要努力游到上流,去那里产卵。

死鱼为什么顺流而下?因为鱼为完成延续物种使命,筋疲力尽而亡。

在自然中许多物种就是以死来成就生。

这个镜头更是深刻体现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中国有句俗话:“好死不如赖活着”,同样西方基督教反对自杀,因为人的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只有上帝才有权利对其进行处理,如果自己结束生命就是对上帝至高无上权威的冒犯。

但是在日本有所不同,日本人把生死看得极为清淡,坦然面对死亡,甚至到了崇尚的地步——赖活不如好死,追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根源。

日本列岛孤独狭小,资源极其有限,处于环太平洋的断裂带上,年年有台风袭击,四季有地震威胁。

对中国人来说大地是坚实的象征,但是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脚下的土地随时都可能震裂和陷落,不足信赖。

台风,地震,火山喷发常常使得日本人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生存状态,房屋一瞬间可能会化为乌有。

人的生命在一瞬间可能走向死亡,这些自然现象常让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日本的国花是樱花,日本人欣赏樱花,不单单是赞美其花开时的绚丽、热烈、纯洁、高尚,同时还赞叹它短暂的生命,代表命运的法则就是循环。

“生如春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

”这是日本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日本人认为人生短暂,活着就要像樱花一样灿烂,即使死,也该果断离去,才够悲壮,够洒脱。

樱花凋落时,不污不染,很干脆,被尊为日本精神的象征。

它们骤然开放骤然凋零,盛开之时,一经风吹,樱花树下便落花缤纷,宛如花瓣的地毯,一夜之间,花儿落尽。

要说果断干脆得如此,也不免令人大失所望。

樱花雨固然美丽,但这种美丽一定是生命坠落时的那种凄美。

日本有“武士道,是死亡为等闲之道也”的名句,它启示人们,投身于死,便可以造就完美的人生。

所谓武士道,即武士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绝对忠于主君,轻利重义,并将忠义放在自己的生命至上。

作为武士,其核心要义有三:第一是“忍”,“忍”字是心上有刀,也就是必须用刀来压抑自我。

第二是“耻”,武士道要求武士严格自身的修养,不但要精通武艺,更重要地是道德上表现出武士应有的“忠义廉耻”,为一般民众做出道德行为上的典范。

第三是“死”,赖活不如好死,也是武士道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念,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武士随时都可以去死。

日本人的生死观-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

日本人的生死观-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日本人的生死观姓名: 0000班级、学号:日语0000、00号系 (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 00000开题时间: 2008-8-6完成时间: 2009-11-122009年11 月 12 日目录课题日本人的生死观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日本人的生死观0000摘要:“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日本有着独特的生死观,它以悲为美。

像樱花飘落一样灿烂地死去是日本人追求的境界。

日本人自杀率高有其观念文化上的根源。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及体现日本人生死观的因素来论述日本人的生死观。

关键词:日本独特生死观1.日本人的生死观日本是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国家。

1944年在日本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16.9个自杀者,占死亡人数的2.4%。

2002年8月24日在日本横滨召开了4年一度的“第12次世界精神医学会(WPA)”,发表了当年各国的自杀率。

日本以每10万人中有25个多人自杀,名列第一。

由此,日本不仅成为世界第一长寿(男女平均寿命)的国家,也成为自杀率世界第一的国家。

前一个第一反映了日本的社会发展水平;而后一个第一则反映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一边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一边是众多的人舍弃生命、慷慨赴死。

这里边隐含着什么样的原因,或者说日本人的生死观是怎样的。

文化影响着人的观念,而人的观念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那么,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

而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又促成了日本人的自杀情节。

1.1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

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

《挪威的森林》中,木月,直子,初美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中国人感觉中的不可理喻。

中日生死观

中日生死观

中日生死观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生死观是人们对待生命和死亡的态度和观念,它与文化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对生死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主张轮回转生,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种转折,因此对于死亡有着比较淡然的态度。

道教强调阴阳和生死的循环,认为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儒家思想注重亲情和子孙后代,强调家族延续和先祖供奉,因此对待死亡也会关注后代的好坏。

而在日本,佛教和神道教是主要的宗教信仰。

佛教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教都认为死后有来世,人们的灵魂不会消失,因此对死亡的接受度较高。

日本人还有一种独特的崇拜祖先的文化,称为“追思”,即通过祭祀和表达思念来纪念逝者。

中日两国的生死观在家庭观念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有一种被称为“孝道”的传统,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照顾。

因此,中国人普遍倾向于在家人过世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悼念。

而在日本,家庭观念同样十分重要,但他们更注重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义务履行,尽量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因此,日本人与亲人的分离和死亡也可能更加冷漠一些。

中日两国在对待死者的仪式和习俗上也有一些不同。

中国有丰富多样的葬礼习俗,如丧葬期间的祭祀、哀悼和祈福活动,以及鬼月和清明节等和死者相关的节日。

而日本的葬礼习俗相对简洁,通常在死者火化后进行家族葬礼,然后将骨灰安放在神社或墓地。

此外,日本人还十分注重在家中设立灵位,以供奉和纪念逝者。

总的来说,中日两国的生死观都受到了宗教和文化的影响,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

无论是对待生命还是对待死亡,人们都应该尊重对方的信仰和习俗,以及对生死的态度,这是促进两国之间相互理解和交流的重要一步。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人的生死观
• • • • • • • • • • • (一)日本文学。仍古至今,日本文 学里无丌充斥着歨亜的气息,日本作家在 描写歨亜的凄美的同时也在赞美着歨亜。 《源氏物语》一书是日本文学代表作。据 学者统计,在该书中有一个“悲哀”词汇, 就用了丌下一千次乀多。川端康成在这方 面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作品大量地 描写了歨亜现象。在他看来,生为歨乀开 端,歨为生的开始,认为歨亜是一种高尚 的艺术。因为生歨观的影响,使日本的文 学一直处亍忧郁的氛围乀中。
从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这呾日本社会经济状冴、人们生活压力有径大关系, 而另一方面要归结亍日本人的生歨观。在日本人的观念中, 自杀行为幵丌是可耻而罪恱的,也丌是失贤者无路可遁的 懦弱选择。相反,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自杀是以对自身 最极端的惩罚来洗去失贤的耻辱、赢得别人尊敬的最后方 式,因而自杀行为仍来就丌被日本社会所排斥。因为这些 原因,所以才会有世界第一的自杀率。
从樱花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武士道精神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宗教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文学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日本的高自杀率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物哀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日本人生死观的表现形式 • 日本人生死观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
• • • • • • • • • • (一)地理环境。日本位亍亚洲大陆 的东侧,是一个呈弧状分布的岛国。西侧 隑着日本海呾东海,不朝鲜半岛呾中国相 邻;东侧不美洲大陆隑着辽阔的太平洋。 日本是个多灾国家,长期遭叐着地震、海 啸、火山、台风、暴雨等灾害。资源贫乏, 大量依赖仍海外迚口。领土狭小,人口众 多。因这一独特的恱劣的地理环境使日本 人产生了孤独无劣的心理,让他们在压抑 中联想到歨亜。
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
• (二)宗教。佛教不神道教是日本两大幵存的主要宗教。 神道是日本固有的自然宗教,但多数日本国人对神道的道 丿丌感兴趣,因而给现代日本人思想方面的影响丌是太大。 日本人生歨观的形成主要是深叐佛教净土宗的影响。佛教 亍6 世纨经中国、朝鲜传入日本。日本净土信仰最早始亍 奈良时期。在镰从时代至安土桃山日本佛教各宗都提倡 “宴离秽土,欣求净土”,说的是应该尽早离开这个污秽 的世界,寻求极乐净土。目前,净土宗仌然径流传,在日 本深入民间,幵得民心。此外,佛教中还有一个苦谛,即 生命充满了痛苦,甚至生的本身就是痛苦。它也根深蒂固 地扎在日本人的潜意识中。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中国人与日本人的生死观所谓生死观,顾名思义主要指对于生与死的基本看法,其中包括如何看待生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看待生命进程中必定会降临的死亡等一系列问题。

人生在世,无论贫富贵贱,不管职位高低,也不论年龄大小,生死问题是谁都无法逃避的。

生死问题关系到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类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面对死亡的心理较之衣食住行条件的改善等现实问题,显得更为现实,更为重要。

一、中国人的生死观关于生与死,中国古代的先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这些观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生死问题,但在中国历代以来,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时至今日,中国人仍在骨子里接受着这些观念。

在这个科学巨人与道德侏儒比例严重失调的社会,人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在逐步滑坡,或许,只有生与死的警示才能重新唤醒人类内在的道德意识。

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生死观,试图通过对中国古人关于生死之认识的剖析,来探寻生命的意义,以期唤醒人们对生死的意识。

1、中国人生死观的起源1.1知生观这一派主要以儒家为代表。

儒家孔子首先提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充实人的道德生活,不必汲汲于追问死后的事,至于人的寿命长短,出于命运的安排,不必挂心。

后来孟子进而提出“立命”说。

孔孟教导人们不必计较生死寿夭,人活一天,就应该尽人事,处理好人的现实生活,为了正义和人类全体的福祉,人是可以不惜献出生命的。

这就是具有浓厚人本主义的知生观。

这一派对于生死寿夭问题的回答,采取了命定论的形式,主张尽人事,追求生的价值,但其目的是要人们将人生价值置于首位,至于企求长生或者追求死后的彼岸极乐世界,是此派所不取的。

1.2 全生观这一派主要以道家为代表。

道家老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反对人为的厚生、益生说。

他说人类同其他自然物如飘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生存下去,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因此他不赞成刻意追求长生。

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

浅析日本人的生死观作者:徐宁景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9期摘要:生死观虽然抽象但是却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生死是我们人类必须要直面的问题,有些人一生中取得过无数的辉煌成就,而有些人则孑然一身。

不同的生死观对不同的民族、国家和个人带来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正确地认识生死观并且怀有积极地人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对日本人的生死观的成因的分析来阐述生死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死观;人生;生死;无常一、关于生死观所谓生死观,是指通过死的方式来看待生。

根据宗派的不同,也叫生死观。

人从死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开始,迎接死亡是必然的。

人在一生中一定会经历他人的死亡,以及深爱的人和亲人的死亡。

因此,可以说和生死无关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

因为人一直处于生与死的转换中,所以,生死和所有的人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此,生死观就诞生了。

生死观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呢?生死观是人对生与死的根本考虑,不同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形成了很多种生死观。

其中最典型的是宗教上的死生观。

现在宗教的生死观大体上是由佛教和基督教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佛教思想宣扬极乐世界,而且为了达到极乐世界,人类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做善事;也就是说,人其实在为死后而努力奋斗。

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人的行为都被上帝看见了,所以活着做点好事,以后就可以进天堂了;相反,人们只会做坏事的话就会进入地狱,总体来说,基督教倡导死后由生决定的思想。

其次,军事上也有与生死观相关的思想,即军人对死亡的态度。

当然,这会根据国家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提倡为天皇和国家效忠。

因为日本人最重视责任和忠诚,所以为了守护责任而放弃生死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生死观作为对生死的看法,包含了不同的形态和内容。

文化背景不同,生死观也不一样。

二、日本人的生死观(一)日本人生死观的内容日本作为世界上拥有独特魅力的国家,对于生死的思考也区别于其他的民族。

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点。

从日本人的生死观谈起

从日本人的生死观谈起

人是伟大的,生生 不息的!跨越 1、普罗每天长出新 的心肝,克服, 到达新生。 2、佛家:人世轮回 3、儒家:精神的光 照万千! 4、基督:天堂
总结
基督:由基督之死,升发对 永生的信念。强调进入天堂 就能获得永生!安顿当下生 命,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直面 死亡! 佛家:强调顿悟红尘,超脱死 亡,要人们不怕死亡,却忘了 教导世人要好好的活着!
孔:未知生,焉知死?朝闻道,夕死可矣。天杀予宰!
孟子:尽其道而死,正命也!至酷而死者,非正也!杀生成仁,舍生取义!
老子:万物有始有终!道法自然!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5
Hale Waihona Puke 评价:这种“知生,尽道,闻道”鲜明的人本主义的特色。
二、中国人的生死观及其评价2
1
2 3 4
同时由于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复制性,强调了生的可贵。
1、敢于直面生死
四、“被俘的普罗米修斯”寓言所折射的生 死观
神话故事的简介
神话故事的启示1 神话故事启示2 神话故事启示3
人类文明的起源来 源于火 1、普罗因盗火受罚。 2、历史:钻木取火 3、《周易》中的离 卦,化成文明
人来到世界其实就 是受苦来的 1、老鹰无休止对普 罗心肝的啄食。 2、佛家:人生乃一 大苦海。 3、《周易》天地否 卦的形成
此生可以做到恶贯满盈 失去内在自我, S 过分追求物化外我
好死不如赖活着
贪生怕死
三、被淡忘了的传统生死观
1、文天祥,2、孟子 3、立德立功立言=虽 死犹寿! 3、超越生命本体, 实现精神价值永恒
2、认为比生命更可贵 的还有道义等l
1、生命诚可贵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 之。”---林则徐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入殓师》是一部由三船敏郎主演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入殓师如何通过处理死者的遗体来接近生死之间的真相,反映了日本人的生死观。

通过对电影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人对生死的看法受到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日本人的生死观受到了文化传统的影响。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生死被视为一个非常神圣和令人敬畏的过程。

对于日本人来说,死亡不仅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也是历史的终结和生命的转折点。

在电影中,入殓师认为处理死者的遗体相当于为他们提供解脱,这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观念,反映了日本文化中对于死亡与重生的思考。

其次,日本人的生死观受到了宗教信仰的影响。

日本传统宗教中,尤其是佛教和神道教,对于生死有深刻的理解和启示。

佛教教义认为生命是轮回转生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律和命运轮回,死亡不是终极结束,而是重生的转折点。

在电影中,入殓师在处理死亡的过程中注重一切对家族和祖先的敬意和贡献,这是日本佛教信仰盛行的重要体现。

此外,日本人的生死观受到了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在日本文化中,生命被赋予了高度的尊重和珍视,这与日本社会重视纪律和秩序的价值观有关。

因此,在日本社会中,任何人都有责任保护生命,无论是自己的生命还是他人的生命。

在电影中,入殓师以入殓的方式尊重和保护死者的生命和尊严,这是日本社会价值观中珍视和尊重生命的重要体现。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从电影《入殓师》中探究日本人的生死观
《入殓师》是一部由泷田洋二郎执导,北野武、加藤雅也等人主演的电影。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名江户时代的入殓师,他一直徘徊于生与死之间的边缘,最终在面对自己的死亡时,通过对死亡的认知和把握,使自己得以释然。

一、捍卫“生”的观念
在《入殓师》中,入殓师们不仅要为逝者进行最后的整容,更重要的是将逝者的生命与经历尊重和保护。

如片中的主人公,他为每一个被他入殓的逝者讲述其生前经历,以及对逝者进行雅致的化妆和布置,以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人在生死观上更强调“生命与经历的珍贵”,并重视每个人的生命体验。

二、接受“死”的现实
日本人对于死亡的面对更多地表现为冷静和从容,他们会有针对性地在生前进行一系列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

在《入殓师》中,主人公在得知自己即将死去时,并未失去自我,反而更加认真地思索生死边缘,努力做好自己的准备。

这种“稳妥准备”的态度,反映了日本人在生死观上的“接受死亡”的理性态度。

三、尊重死者的态度
电影《入殓师》中,人们对死者的尊重体现在许多方面。

例如,在对逝者进行化妆的过程中,每一步动作都体现着对逝者尊重的心态。

在日本文化传统中,人们往往会为死者进行“特别的吉祥装扮”,以便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顺利的过渡。

这种行为体现了日本人“尊重死者”的态度。

总体来说,电影《入殓师》不仅是一部揭示古老职业——“入殓师”背后文化内涵的影片,更是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生命与经历的珍贵”、“接受死亡”的理性态度以及“尊重死者”的态度等生死观念。

影片中深入浅出、感性又理性地展现了日本文化独特的生死观,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启发。

透过日本的高自杀率来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透过日本的高自杀率来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死亡哲学”, 即死亡本身就是 不仅普通民众如此 。 就连文学 家、 艺术家 的自杀事件之 多也令人 瞠 目 以死来挽 回声誉。耻感文化发展到极致就是。 有时是 为了国家 , 时候 为 有 结舌。根据 日本雅 虎网站『 I IE I J W KP DA 统计 。 0 2 0年 ~ 0 9年之 间日本 精神的胜利。 日本人经常在寻 找捐躯 的目标, 0 20 自杀的名人有 5 O人之多。另外 , 众所周知 , 日本历史上 自杀的 日本文学 了公司 , 时候为 了情 人, 在 有 总之 为了避免 自己受耻辱就去 选择消 灭自我。 家比比皆是 , 如川端康成 , 太宰治 , 芥川龙之介等。 在 日本由于公司破产 , 老板 自杀 的不 在少数。情人如 果姻缘难 了, 喜欢 也 也会选择 自 有专家将 自杀的主要原 因归咎于日本十 多年 的经济衰退 。 有人说 日 拉手蹈海。在 日本农村农民一旦在约定的时间内还不了债务, 也 4 牺牲 , . 忍——武士道提倡的最高境界 所谓武士道 , 即武士 的职 业道德 , 其核心 是绝对忠 于主君 , 利重义 , 轻
了 日本 社会 摆 脱 不 掉 的毒 瘤 . 其原 因有 其 深 刻 的根 源 。 追 才 能 完 美地 了结 自己 的 。 ”, 士所 提 倡 的是 “ 该 活 时决 不 轻 生 。 该 死 死 武 应 应
1特殊的岛国环境造成了日本人的无常感 .
时决不偷 生” 切腹” 日本历史上与“ 。“ 在 武士道” 有着密切关系 . 一直是武
本人 内向拘谨的性格, 也是导致高自杀率的原因之一。而戴季 陶在 他的 日 杀 , 以避免失去信用使自己蒙受羞辱。 本论 中认 为日本人的自杀有 两种 : 一是和别 的民族没有分 别的 , 是懦 弱的
乃 至 不敢 生 存 的 ; 是 很 特 殊 的 , 自 杀 者 的心 理 状 态 上 含 有 一 种 积 极 一种 在

日本文学中的死生观

日本文学中的死生观

日本文学中的死生观
日本文学中将生死看作一个重要概念,不论是从故事情节还是从文
学风格来看,生死总是表达着精神上的重要性。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日本文学中的死生观则强调灵魂的存在,认为人
的精神不灭,即使变身灵魂也会不停的循环,每一段灵魂都有一个灵魂,自灵魂之中得到寻求救赎、安定和自我超越的要求。

而死者也不
会孤独存在,而是在温柔的无尽宇宙中共同生活。

从文学角度来看,日本文学的作品常常表达出爱的深度和光彩,无论
是将生与死融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还是丰富多彩的爱情描写,都
表达了爱可以超越生命,连同死亡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的主题。

总之,日本文学中的死生观强调的是,生死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循环,无论是爱情还是遗忘,都会把两者融入生活中,形成一种完美的状态,使人们能够在自然中追求安定与仪式感。

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

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

耻感 都具有很 强 的强 制力 。”基于他 人的判 断来制定 自己的行动方
日本 的 自 人数 达 到3 8 3 ,与 1 9年 相 比增加 了3 .%。按 针是 “ 杀 万2 6 人 97 4 7 耻感 文化 ”最显著 的特点 。 日本人极 其重视名誉 ,以死来挽 照警察厅 的统计数据 ,20 年全 国的 自杀者 人数 与前年相 比增加 了 00 回 自己名誉 的例子屡见 不鲜 。
3/ 8 5 ,增幅达 到 1 %。连续 l年超 过3 人 。 724 人 . 8 2 万
2 日本 的武士道 . 4
不仅普通 民众如此 .就连有 名的文 学家 、艺 术家 的 自杀事件也
何 谓 武士 精神 呢 ?简 而 言之 ,武 士道 的关 键 就在 于 “ 破死 看
多 的令 人瞠 目结舌 。如 16年 获得 了诺 贝尔文学 奖 的川 端康成在 亡 ,无惧死 亡 ,心 甘 隋愿 为君 主而 舍弃生命 、英 勇献 身 。”如 上所 98
杀行 为以极大 的影 响 。所谓 “ 常” ,一 方面具 有世 间万 物 皆变化 都成 了佛 。这也许 就是 日本政府无 视全世 界的反对 ,屡次参拜靖 国 无
无 常的佛教意义 ,令一: 面则具有 人生虚无 的现 实意义 。很多人坚 神社的原 因吧。
信在现实社会无法在一起的恋人 ,死后能够在天国幸福的生活在一 4结 语 .
人们不会 憎恨罪恶 ,甚 至是有罪 的人 ,人 一旦死 了就都成 了佛 。生
日 本列 岛南北气候 变化 巨大 ,平原 少 。河流 多 。降 雨量大 ,容 前所犯 的罪 能够 因死而得 到平反 ,因此得 到平等 的悼念不仅是理所
易引发 洪水 。而且 ,处=火 山 、地震 、海 啸 、台风等 自然 灾害频发 当然 的,甚 至可 以说 是符 合道德 的做法 。这种观念是 中 国人无论如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

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1)日本人的生死观之哲学思考摘要:日本人的杀身尽忠,日本人的灿漫多情。

省市表现出的对生命的那种极端的挚爱,四是面对死亡的那种坦然与大度。

这么一个坚韧,勤劳,高傲而又充满了血腥,狂妄的大和民族应该具有怎么样的生死观呢?这样的生死观的文化源泉又在哪里呢?本文将以武士道精神入手,结合日本的儒学,禅学来阐述日本人的生死观的哲学源泉。

关键词:日本人生死观武士道儒学禅学生与死,这一哲学的终极问题,自从人类有了智慧以来就无时无刻的不在困扰着人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哲学流派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大和民族,这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民族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保持了出奇的冷静,不屑与超脱。

他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他们用自己的有生之年努力工作,珍惜生命的每一刻,用辛勤的劳作来超脱生与死的困扰,再精神上追求象樱花的那短暂而又轰轰烈烈的生命价值。

现代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在著名的散文《一片叶子》中写到:无论何时,偶遇风景只会有一次,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者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啦,花用自己的凋落闪现出生的光辉,花是美的。

人类在心灵的深处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热爱自己的生命。

人和花的生存,在世界上是短暂的,可他们萍水相逢了,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感到一种欣喜。

【1】从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欣赏自然,关注自然的永恒,宁静,万古不易的品格。

樱花是一种开放期极短的花,一个晚上大风一吹,樱花就全凋谢啦。

因为如此,在他盛开的姿态里,他充分展示出了生命的光彩。

自古以来,樱花是日本人最爱的花,而据我的理解,樱花的凋谢是归于尘土,是获得永恒的唯一方法。

日本人对樱花的热爱也体现了日本人对生命,对死亡的态度,它显示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以死求生”。

在日本人的眼里,他们将人生理解为旅行,其本身就是变化无常。

除此以外,生命别无其他品格,“生死轮回,这实际上正是生命的姿态。

”【2】由于认同了生命的这种动态,所以日本人及其重视生命的投入,寻求动态的体验,不重视对来生不朽情形的想象,只追求今身的生命价值,生命精神的永恒。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

日本电影中的生死观坦然面对死亡,生与死没有界限,甚至于欣赏死亡是日本民族的一个特性,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

日本对于大自然和生命的原始信仰,是源于大自然和生命在四季之中自然流转不断更新的现象。

在这个方面,再通过佛教、道教的相互融合,从轮回转生观念、本世观,形成了极乐、地狱的思想。

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简单的自然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那么泾渭分明。

日本人之所以把樱花作为他们的精神象征,原因就是樱花花期非常短,在极尽声色的绽放之后就凋谢了。

灿烂的死去,一直是日本人的理想。

《午后的遗言》幽静的山中景色与不紧不慢的节奏,些许怀旧,更多的是人生追溯。

有了这样的遗言,于是发现,寻找死亡原来也是可以踏着轻快的舞步,愈走愈甜蜜的。

登美江和丈夫藤八郎最后几天仍雷打不动地练习能剧,两人取出所有积蓄,拜别最想见的朋友,住进最高级旅馆,携手走入海里的自杀死亡的仪式感。

这部与相米慎二《春季来的人》、《夏日庭院》、是枝裕和《幻之光》、泷田洋二郎《入殓师》河濑直美《殡之森》都是思考生命奥义的佳作。

百岁导演新藤兼人(1912-2012)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平成四个时代,25岁初涉影坛,电影生涯长达74年,被誉为影坛常青树。

他生于广岛,少时因家庭破产而外出谋生,靠在摄影棚打工自学成材。

1936年以因建设水库而需移民为素材创作剧本《失去土地的百姓》参赛,获1937年《映画评论》剧作第一佳作。

战后第一个剧本《望眼欲穿的女人》获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二个剧本《安城家的舞会》再获《电影旬报》十佳作品奖第一,从此作为剧作家的地位。

作为导演,1952年拍摄出的《原子弹下的孤儿》广受关注。

1960年《裸岛》表现极度贫困中人与自然、人与大地之间的感情,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1977年拍摄《竹山孤旅》;1983年以《地平线》获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大奖。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两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早期的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说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不朽神话传统。

古代中国认为,生命是无尽的,死亡是继续生命的转换,而日本传统中也将死亡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古至今,中日两国生死观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将比较分析两国生死观之间的差异。

首先,中国对死亡的看法更为宽容,他们认为死亡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结束。

此外,中国人认为死亡并不是最后一站,死亡只是生活的过渡。

由此可见,中国人将死亡看作一种新生,而不是终结一种生活。

相反,日本在生死哲学上认为,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可以被视为终结生活的一种历程。

日本的社会对死亡的看法也比较消极,他们认为死亡会终结所有的生活,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成就。

其次,中日两国在处理死亡方面也有不同。

中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来处理死亡,比如守灵,祭祀,仪式等,都有规定的执行者和礼仪规范。

日本人则有一套不同的观念,他们认为死亡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而是一件可畏而必然的事。

他们把死亡看作一种自然的结果,因此他们也有特殊的做法来处理死亡,比如说火葬,祭祀,守灵等。

既然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那么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中国人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死亡,将其看作生活的转换,日本人更坚信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果,把死亡看作一种永恒的终结。

此外,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中,两者对死亡也有不同的认识。

中国的古典文化中有一种称为“死神”的信仰,相信死亡可以改变生活中的宿命,而日本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叫做“葬”的习俗,用以追求死者的完美追悼。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日两国在生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把死亡看做一个可能的改变,而日本则把死亡看做一个不可避免的实质。

此外,他们在处理死亡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以及两国在文化中对死亡的不同认识。

本文分析了中日两国生死观的比较,可以说死亡是一个没有结束的话题,两国的不同思想将为人们提供更多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中

「曽根崎心中」 「失楽園」 佛教的影响

“寂灭为无法走到一起的男女,死后 可以在天国过上幸福生活
自杀
From WHO 2012 每10万人的自杀人数
自杀

自杀是日本人主要死因之一

癌症(30.4%) 、心脏疾病(16.0%) 、 脑血管疾病(11.8%) 、肺炎(9.9%) 、意 外事故(3.5%) 、自杀(2.8%) ——2006 年 死者中15.8%为20-25岁,20.9%为26-29 岁,22.8%为30-35岁,25.0%为36-39 岁——2003年 每10万日本人,有 20.9人自杀,而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 合组织)为12.4人——2014年 日本自杀率世界第10位——2012年 日本中老年男性自杀率居世界前列
切腹
具 体 表 现
心中:殉情、集体自杀
自杀

“武士道”的切腹
生死剧、名节 礼仪、制度

历史沿革
平安末期、南北朝 江户时期
水腹、手腹等切腹方法
切腹
明治6年废止切腹刑法

“心中”的来源


江户初期,近松门左卫门“忠” 初期:发誓、剪发、刺青等男女间确 认爱情的行为 中期:牺牲仅有一次的生命,“心中 死”“心中情死”

生 死 观
日本人的善恶观:不管生前犯过多少 罪行,一旦死去就变成了佛,罪孽也 就消失了,死人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 和礼遇。
靖国神社供奉战犯牌位,属于不分善 恶是非。 政治家等因为出现丑闻选择自杀,媒 体和民众便不再追究。



5,自杀是维护个人尊严的一种 行为,是个人自由的权利。

生 死 观

日本宪法第13条“尊重个人”规定“任 何国民都应该被尊重。关于国民追求生 命、自由、幸福的权利,只要不违反公 共福社,在立法和国政上都应该给以最 大的尊重”。 日本人解释为这是宪法赋予给人“自决 的权利”,认为自杀是基于个人自由的 意志,是一种权利。
日本人的生死观

日本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 而自杀率也是世界第一。 原因??? 戴季陶《日本论》:日本人自 杀的两种原因

导入


1,和别的民族没有分别:懦弱的乃 至不敢生存的
2,特殊:自杀者的心理状态有种积 极的意义,体现了物质无常和精神 永驻的两种概念


日本人对生与死是怎么看的?

中国人 基督教 法律允许安乐死: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 瑞士和美国的俄勒冈州、 华盛顿州和蒙大拿州等地
三岛由纪夫
《假面的告白》《金阁寺》 45岁切腹自绝(武士道、审美追求、天
皇崇拜、同性恋)
太宰治
《人间失格》
20岁安眠药 21岁情死(情人死亡,自己得救) 26岁上吊 28岁情死未遂 39岁投水死亡
自杀
构 成 日 本 人 生 死 观 的 原 因

A、环境因素

1,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 没有绝对的距离。
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一个
生 死 观
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 不像其他民族那样径渭分明。
《挪威的森林》:“死并非生的对
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2,死烘托了生的美好,在最美之时 死亡能将美好带向永恒。

生 死 观

《徒然草》:“如果化野的朝露不会消失, 鸟部山头的青烟一直弥漫在天空,将是 何等的索然无味,因为这世上一切都是 无常的,所以才格外美好。”这段话的 实际意思是说,如果生命不是短暂、无 常的,如果没有死亡,这世上是多么索 然无味。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所以世 间才如此美好。 川端康成在事业高峰自杀;情侣在热恋 中殉情。

D、传统文化中对“死”的审 美
“死亡之美”或“灭亡之美” 对樱花的赞叹 艺术作品

3,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为 了集体而献身是光荣的。
日本人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
生 死 观
存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 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 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 无上的荣誉。
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顽强
地保持着。

4,死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 己的行为,应该被宽恕。

自杀



自杀趋势

1998年自杀者达32863人,有统计以来 首次突破3万人。

2003年34427人,为最高峰。一直到 2009年每年大约有3万2千人次。
2010年起呈下降趋势,2012年开始低 于3万人。 3月自杀最多 日本男性自杀者占70%,中老年男性自 杀率居世界前列


自杀

日本列岛孤立、狭小,资源匮乏 台风、地震等灾难频繁

B、佛教“无常思想”
“无常” 是佛教用语。佛教认为, 世间一切事物,都处在生起、变 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居, 绝无常住性。 “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构 成 日 本 人 生 死 观 的 原 因

C、武士道的影响
不惜牺牲生命为君主效忠 提倡不怕死,敢于去死 死是谢罪的最好手段
经济不景气 其他国家的自杀者多为因疾病困扰而自杀 的老年人

自杀被看成英勇的举动,而非罪恶
自杀的作家尤其多 川端康成
日本首个诺贝尔文学奖《雪国》《伊豆
的舞女》
自杀
72岁煤气自杀,无遗书(事业高峰,无
法突破)
芥川龙之介
《罗生门》《竹林中》 35岁服用安眠药自杀(对未来的不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