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高三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 (共15张PPT)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物理人教版复习课件: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共73张PPT)
-3-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项目
概念
超 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 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 现象 物体的加速度方 向 竖直向上的 压力(或对悬挂物 的拉力) 等于 零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 力(或对悬挂物的 拉力) 小于 物体 所受重力的现象
产生 条件
关闭
对甲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 F 为 0,A 故 A、 B 错误;对乙图,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水平方向受向左的 2F .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F 的拉力 ,故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D 错 B.甲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 M+m 误。C.乙图中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2F M
核心素养 命题点一 命题点二 命题点三
-19-
典例2(多选)(2015· 全国卷Ⅱ,20)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 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 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 2 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 3 a的加速度向西行 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 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 关闭 A.8 B.10 C.15 D.n 18 设这列车厢的总节数为 ,每节车厢质量为 m,从 P、 Q 处将车厢分成
答案
核心素养 知识梳理 考点自诊
-8-
2.下列哪一种运动情景中,物体将会处于一段持续的完全失重状 态( ) A.高楼正常运行的电梯中 B.沿固定于地面的光滑斜面滑行 关闭 C.固定在杆端随杆绕相对地面静止的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运动 高楼正常运行的电梯中,一般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故不可能一直处于完 D.不计空气阻力条件下的竖直上抛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12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考点13 超重和失重现象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问题 考点15 传送带及板块模型问题
1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法3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高考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考查,通常以小球、细绳、弹簧、 支持面建立情景,求剪断细绳或撤掉支持面时物体的加速度.
关键是分析瞬时状态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
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0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 之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称为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 用力称为内力.
17
3.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分 析较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整体法.
4.隔离法:如果需要知道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尤 为注意.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3
(3) 同体性:同体性是指公式F=ma中,F、m、a同属于一个研究对象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点11 两类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12 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 考点13 超重和失重现象 考点14 牛顿第二定律的临界问题 考点15 传送带及板块模型问题
1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考法3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高考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的考查,通常以小球、细绳、弹簧、 支持面建立情景,求剪断细绳或撤掉支持面时物体的加速度.
关键是分析瞬时状态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
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基本模型的建立.
10
考点10 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 之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称为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 用力称为内力.
17
3.整体法: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此时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来分 析较方便,这种方法称为整体法.
4.隔离法:如果需要知道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
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它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 .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一种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尤 为注意.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
3
(3) 同体性:同体性是指公式F=ma中,F、m、a同属于一个研究对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课件(共46张PPT)
物理量
单位
备注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速度 V
米每秒
m/s
加速度 a 米每二次秒 m/s2
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力F 压强 P
牛顿 帕斯卡
N 1N=1Kgm/s2 Pa 1Pa=1N/m2
功率 P
瓦特
W 1w=1J/s
课堂练习
1、下列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BCD )
A、小时 B 、牛 C、焦 D、瓦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11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11日星 期三2021/8/112021/8/112021/8/11
a GFf m
8 09.825 m2/s 9.5m2/s
80
F
f
.
F
G
a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运动情 况分析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 解要求的物理量 5 、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性
典型例题
①指出了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②指出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思考:汽车启动及刹车问题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高考物理复习课件: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跟两力平衡有本质 的区别.
2020/9/5
•再 •见 •!
2020/9/5
(1)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 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2020/9/5 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
(3)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 以存在.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020/9/5
探究学习: 1.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
2020/9/5
探究学习: 2.到底谁会赢,为什么?
2020/9/5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 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来的过 程中,大入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 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 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 摩擦力不同.
所以,答案为A、B.
2020/9/5
3 、 跳 高 运 动 员 从 地 面 跳 起 , 这 是 由 于 (CD)
2020/9/5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 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 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
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 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 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 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 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 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都是大小相等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 F' 与作用力 F 的方向相
2020/9/5
•再 •见 •!
2020/9/5
(1)作用物体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 只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力的性质不同.作用力和反作用 2020/9/5 力必是同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以是性
(3)力的作用时间不同.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而一对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另一个可 以存在.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2020/9/5
探究学习: 1.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
2020/9/5
探究学习: 2.到底谁会赢,为什么?
2020/9/5
解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的,大人与小孩手拉手比力气时,无论 是相持阶段还是小孩被大人拉过来的过 程中,大入拉小孩的力与小孩拉大人的 力总是相等的.大人为什么能把小孩拉 过来呢?关键在于地面对两者的最大静 摩擦力不同.
所以,答案为A、B.
2020/9/5
3 、 跳 高 运 动 员 从 地 面 跳 起 , 这 是 由 于 (CD)
2020/9/5
(2)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 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 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即:
不管物体大小形状如何,例如大物 体与大物体之间,或大物体与小物体 间,还是任何形状的物体之间,其相 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不管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例如静 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之间或静 止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都是大小相等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 F' 与作用力 F 的方向相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笔记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核心方法 重难突破
方法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1
[江西新余四中2020届检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①两 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 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 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方法2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2 [广东佛山一中2019月考](多选)甲、乙两队用一条绳子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在比赛 过程中( )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甲队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甲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4.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大__小__相_等__、_方__向__相__反_,作用在 __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_.关系式为_F_=__-__F_′_.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①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__两__个____物体上. ②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成__对__出__现_、_同__时__产__生_、__同__时__按__同__样__规__律__变__化__、 __同__时__消__失__. ③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_一__性__质___的力.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核心方法 重难突破
方法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例1
[江西新余四中2020届检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以下为他的设想步骤:①两 个对接的斜面,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②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 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③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会达到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通过 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方法2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例2 [广东佛山一中2019月考](多选)甲、乙两队用一条绳子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在比赛 过程中( )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甲队拉绳子的力和绳子拉甲队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牛顿运动定律_新高考物理复习ppt( 精品系 列PPT)
4.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大__小__相_等__、_方__向__相__反_,作用在 __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_.关系式为_F_=__-__F_′_.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①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__两__个____物体上. ②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成__对__出__现_、_同__时__产__生_、__同__时__按__同__样__规__律__变__化__、 __同__时__消__失__. ③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_一__性__质___的力.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共29张)
2.条件: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力为零。“不受外力”是理想环境下的条
件,“受合力为零”是实际环境下的条件。
3.结论: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所处
的地理位置无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5.惯性与力的关系:物体的惯性不是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改变物
对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
乙
由平衡条件得
FN-mg-F'=0 解得FN=9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丙
素养达成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变式2
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 质量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2 m/s2的加速度加
4.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知识清单
基础过关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1.(2018山东枣庄质量调研)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例3 如图所示,一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 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铁球和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 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 )。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件,“受合力为零”是实际环境下的条件。
3.结论: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4.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怎样受力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所处
的地理位置无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5.惯性与力的关系:物体的惯性不是力,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不能改变物
对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
乙
由平衡条件得
FN-mg-F'=0 解得FN=9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9 N。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丙
素养达成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变式2
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定滑轮装置将 质量m=40 kg的重物送入井中。当重物以2 m/s2的加速度加
4.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条直线上。
知识清单
基础过关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1.(2018山东枣庄质量调研)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不受外力时有惯性,受外力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例3 如图所示,一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和拴住一 只铁球和一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铁球和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 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两球的运动状况是(以小车为参考系)( A )。
A.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 B.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 C.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左 D.铁球和乒乓球都向右
2020年高考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课件总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精品
1.本章的复习应以物体受力分析为基础, 同时可借助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对一些 未知力(如要弄清连接 体之间的物理量关系(如加速度关系、速度 关系、位移关系等),一般采用整体法和隔 离法相结合进行解答.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 键是对研究对象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物 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做好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 析,从而确定物体在不同运动阶段的运动规 律.
2.从近年高考题可看出本章高考热点是: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此外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以及超重、失 重问题也时有考查,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 难度中等偏上.
3.预计在2010年高考中,对牛顿运动定律 的理解与应用以及超重、失重仍将是命题的 热点,且与直线运动、功和能等规律综合在 一起考查的可能性较大.
考点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牛顿第二定律.质量 3.牛顿第三定律 4.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5.牛顿定律的应用 6.超重和失重 7.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
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小时、分、 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升、电子伏特(eV)
要求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Ⅰ
1.本章特别是Ⅱ级要求的考点,是高考考 查的重点内容,与其他知识点相比,涉及牛 顿运动定律的高考题是最多的.有关该定律 的高考题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也最高,牛顿 运动定律常常与运动学等知识组成综合性的 大题、甚至是压轴题.
高考总复习物理课件8牛顿运动定律
不可求合力
合力,合力为零
17 力的性
可以整是理p同pt 性质的力,
►深化拓展◄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要点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 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 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
1
整理ppt
2
整理ppt
内容
要求 说 明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Ⅱ
知
超重和失重
Ⅰ
道 国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 Ⅰ
际
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单
包括小时、分升、电子伏特(eV)
位
制
实验: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中
规3Leabharlann 整理ppt定从高考考点透视看出,牛顿第二定律是考查的 重点,每年均考;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 定律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中得到完美体 现.与斜面、轻绳、轻杆、轻弹簧、圆周运动 等内容综合的题目,命题频率较高.
整理ppt
►疑难详析◄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点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 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 性. 2.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
a.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 大;质量小,惯性小.
15
整理ppt
考点四 牛顿第三定律
►基础梳理◄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两个物体之间的任何性质的作用力总是相互的.物 体间的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 力.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PPT课件(共33张)
解
由 v-t 图象可知,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 a=������0,根据牛顿第二定
������1
析 律得 mgsin θ+μmgcos θ=ma,即 gsin θ+μgcos θ=������0。同理向下滑行时
������1
gsin θ -μgcos θ =������1,两式联立解得 sin θ =������0+������1,μ= ������0-������1 ,可见能计算出斜
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项正确。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变式1
如图所示,某发射系统内有一木箱,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轻质 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内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装有压力传
感器。木箱静止时,上表面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12.0 N,下表面
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20.0 N。当系统竖直向上发射时,上表面 压力传感器示数变为下表面压力传感器示数的一半,重力加速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2)失重的特点: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状态。
(2)完全失重的特点: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基础过关
考点巧讲
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例3 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个箱子,箱内有一个斜面,在斜面上放置一 个重为60 N的球,如图甲所示,当箱子在斜面上下滑时,球对箱子后壁和箱
内斜面的压力大小分别是( C )。(g=10m/s2,sin53°=0.8,cos 53°=0.6)
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章末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已不再等于斜面倾角θ而变为另一值α了.
14.11.2020
精选ppt
专题三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正交分解法解题
1. 正交分解法 所谓正交分解法是指把一个矢量分解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的方法. 正交分解法是一种常用的矢量运算方法,其实质是将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简单 的代数运算,从而简便的解题. 正交分解法是解牛顿运动定律题目的最基本方法,物体在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作用时一般都用正交分解法. 表示方法:Fx=F1x+F2x+F3x+…=max; Fy=F1y+F2y+F3y+…=may; 为减少矢量的分解,建立坐标系时,确定x轴正方向有以下两种方法: (1)分解力不分解加速度,此时一般规定a方向为x轴正方向.则方程为
牛顿 第二定律 牛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 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顿
运
动
定
律
牛顿运动定
运动 F m力加a速度是运动和力之间
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律的应用
a向上时,F>G,超重
超重和失重
a向下时,F<G,失重 a=g时,F=0,完全失重
14.11.2020
•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总结
牛
牛
顿
顿
运
第
动
一
定
定
律
律
14.11.2020
伽利略理想实验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
概念: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
表现
不受外力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受外力时,表现为改变运动状态的难易 程度
2020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共123张PPT)
考情概览
考点 10
考点 11
考点 12
考点 13
考点 14
试题类编
解析小球受到重力、弹力以及浮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A球的重力 大于浮力,所受弹力向上。B、C两球的重力小于浮力,所受弹力向 下。剪断绳以后,重力全部用来改变运动状态,浮力消失。A、B、 C三球及水杯的重力在竖直方向产生相同的加速度,相对运动由弹 力产生,A球所受弹力向上,相对于杯底向上运动,B球所受弹力向下, 相对于杯底向下运动,C球所受弹力瞬间消失,相对于杯底无运动,故 选D。
刻,手与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物体离开手的下一时刻,手的速度小于
物体的速度,即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这段相同的时间内,手的速度变
化量大于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故手的加速度大于物体的加速度,也就
是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D正确。
考情概览
考点 10
考点 11
考点 12
考点 13
考点 14
试题类编
10.(2012·安徽,17,6分,难度★★) 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 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C ) 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解析根据题意,放在斜面上的物块沿斜面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在 沿斜面方向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①,在物 块上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后,在沿斜面方向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 有(mg+F)sin θ-μ(mg+F)cos θ=ma0②,由①②易知a0>a,选项C正确,选 项A、B、D错误。
考情概览
考点 10
考点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
(1)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基本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取米、千克、秒作基本单位.
(2)在力学中,如速度单位(米/秒)、加速度单位 (米/秒2)、力的单位(牛)等均为导出单位.
知识内容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1)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课堂练习 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
悬于天花板上,如图,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D.弹簧对B的拉力和B的重力 ( D )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 )
若物体在这些情况下相对于地球静止,则 N(T)=mg,不超重也不失重。
2、超重与失重:如右图,物在拉力T作用下 沿竖直方向作加速运动,取加速度方向为正, 则有:
物向上加速:T-mg=ma T=m(g+a)> mg
物向上减速:mg-T=ma T=m(g-a)< mg
超重 失重
物向下加速:mg-T=ma 物向下减速:T-mg=ma
态、形状、位置、速度、受力、运动状态)无关。惯性不
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跑动时人有惯 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 性被克服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2)表达式:矢量式: F合=ma
Fx=max Fy=may (正交分解式)
(3)物理意义: 公式给出了力与加速度的因果关系:什么样的力
产生什么样的加速度.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恒定; 合外力改变时,加速度也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 度为零.加速度与产生它的力大小成正比,方向恒一 致.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发生弯曲时,一定受到了外力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T=m(g-a)< mg T=m(g+a)> mg
失重 超重
知识内容
注意:
①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取加速度的和方向
③常见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过桥、飞船上升、下 降 (超重),在轨道上运行(完全失重)等问 题
( BC )
知识内容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有两类问题 ①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②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分析思路:
受力情况
合力F F合=ma a运动学公式运动情况
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③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统一单位 代入数据求解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1)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物理意义: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合外力 为零)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指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 的原因,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了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即惯性.
知识内容
惯性
1.惯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
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惯性在解题中应用:车转弯、刹车、加速,人 的感觉是人的惯
性的缘故
(3)惯性和质量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只决定于质量,而与其他的因素(如温度、物
高中物理学考考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种不同认识
(1)亚里斯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俐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下面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伽俐略最先指出亚里斯多德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C.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伽俐略 D.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牛顿
课堂例题
例.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0.5,在与水平成θ=37°角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 止起向右前进t1=2.0s后撤去F,又经过t2=4.0s物体刚好 停下。求:F的大小、最大速度vm、总位移s。
θF
知识内容 (2)超重与失重:
1、视重:若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或用一根绳子吊起,他所 受得到支持力或拉力称为视重.
(D )
知识内容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同时性;相等性;反向性;同性质。
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 有力,这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 定律,就可以知道它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内容 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力的性质 性质相同
性质不一定相同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
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只 力的效果 有一个,对各物体的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不可求合力
一个力的平衡力有可能是 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力 的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 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 消,合力为零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知识内容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基本单位:被选定的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 本单位. (2)导出单位:利用物理公式所确定的物理量的单位 关系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1)在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基本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取米、千克、秒作基本单位.
(2)在力学中,如速度单位(米/秒)、加速度单位 (米/秒2)、力的单位(牛)等均为导出单位.
知识内容 二、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1)物体的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课堂练习 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接,并用细线
悬于天花板上,如图,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D.弹簧对B的拉力和B的重力 ( D )
跳高运动员从地面跳起,这是由于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 )
若物体在这些情况下相对于地球静止,则 N(T)=mg,不超重也不失重。
2、超重与失重:如右图,物在拉力T作用下 沿竖直方向作加速运动,取加速度方向为正, 则有:
物向上加速:T-mg=ma T=m(g+a)> mg
物向上减速:mg-T=ma T=m(g-a)< mg
超重 失重
物向下加速:mg-T=ma 物向下减速:T-mg=ma
态、形状、位置、速度、受力、运动状态)无关。惯性不
是力,不能说物体受惯性。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由于跑动时人有惯 性,停下后惯性消失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 性被克服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无关
(2)表达式:矢量式: F合=ma
Fx=max Fy=may (正交分解式)
(3)物理意义: 公式给出了力与加速度的因果关系:什么样的力
产生什么样的加速度.合外力恒定时,加速度恒定; 合外力改变时,加速度也改变;合外力为零时,加速 度为零.加速度与产生它的力大小成正比,方向恒一 致.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 C.当物体运动轨迹发生弯曲时,一定受到了外力 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T=m(g-a)< mg T=m(g+a)> mg
失重 超重
知识内容
注意:
①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取加速度的和方向
③常见的超重与失重现象:过桥、飞船上升、下 降 (超重),在轨道上运行(完全失重)等问 题
( BC )
知识内容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1)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有两类问题 ①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②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分析思路:
受力情况
合力F F合=ma a运动学公式运动情况
解题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 ③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④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统一单位 代入数据求解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1)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 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物理意义: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合外力 为零)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指出了力不是维持运动 的原因,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说明了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 质,即惯性.
知识内容
惯性
1.惯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性质。
(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
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惯性在解题中应用:车转弯、刹车、加速,人 的感觉是人的惯
性的缘故
(3)惯性和质量的关系: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惯性的大小只决定于质量,而与其他的因素(如温度、物
高中物理学考考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上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两种不同认识
(1)亚里斯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伽俐略: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下面的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亚里斯多德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B.伽俐略最先指出亚里斯多德上述观点是不正确的 C.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伽俐略 D.第一个明确表述物体惯性的是牛顿
课堂例题
例. 如图所示,质量m=4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0.5,在与水平成θ=37°角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 止起向右前进t1=2.0s后撤去F,又经过t2=4.0s物体刚好 停下。求:F的大小、最大速度vm、总位移s。
θF
知识内容 (2)超重与失重:
1、视重:若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或用一根绳子吊起,他所 受得到支持力或拉力称为视重.
(D )
知识内容 第三节 牛顿第三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同时性;相等性;反向性;同性质。
3.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同时出现的,只要 有力,这个力一定有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 定律,就可以知道它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内容 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对象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一对平衡力 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
力的性质 性质相同
性质不一定相同
力的变化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
一个力的反作用力只 力的效果 有一个,对各物体的
作用效果不可抵消, 不可求合力
一个力的平衡力有可能是 一个,也有可能是几个力 的合力,对同一物体产生 的作用,效果可以互相抵 消,合力为零
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 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等于运动员受的重力
知识内容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1)基本单位:被选定的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叫基 本单位. (2)导出单位:利用物理公式所确定的物理量的单位 关系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