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合集下载

核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及其防护核武器及其防护教学⽬的:1、知识⽬标:使学⽣掌握核武器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法2、能⼒⽬标:培养学⽣对核袭击的⾃我防护能⼒和⾃救互救的能⼒3、德育⽬标:培养学⽣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法。

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动。

教学⽅法与⼿段:直观、形象教学,利⽤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防毒⾯具、⼝罩、⽑⼱、防风墨镜、围⼱等。

教学过程:引⼊(观看视频)1945年8⽉6⽇,美国在⽇本的⼴岛上空扔下了⼀种当时⾮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死伤,20万⼈失踪。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弹。

原⼦弹是核武器的⼀种,其威⼒相当⼤,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

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核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简介1、核武器(1)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的武器。

原⼦弹、氢弹、中⼦弹统称核武器。

(2)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时间长2、核武器的威⼒核武器的威⼒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

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1当量=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3、核武器的爆炸⽅式和外观景象核武器的爆炸⽅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爆炸;地下(⽔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球→颜⾊逐渐变暗,从地⾯吸起⼀股尘柱,尘柱越升越⾼,和烟云结合在⼀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爆炸:闪光→半球形⽕球→颜⾊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起由地⾯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球,尘柱呈粗⼤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3.第三章 防核武器袭击

3.第三章 防核武器袭击

初二年级 人防知识教案备课时间:2015年 9月18日 第1 课时 授课时间 :第5-6周 总课时 3 课 题第三章 核武器及其防护学 习 目 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 点 难 点 1、核武器概述2、对核武器的防护3、对核事故的防护 课 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教具 准备 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步骤内容意图 观看录像并讲解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

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防核武器袭击》。

导入新课板书引导学 生看书 找出概念一、 核武器概念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种类: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讲授新课 引入下文课件1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利用壮观景象留下的强烈印象,适时地讨论、小结,已达成教学目标讨论1、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哪些?2、 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是怎样的?3、 不同的爆炸方式外观景象上有什么不同?杀伤破坏作用又有什么不同?小结1、核爆炸方式 空中爆炸(火球不触地)课件2地面爆炸(火球触地)地下(或水下)爆炸2、低空爆炸外观景象闪光……火球……尘柱……蘑菇状烟云3、参见教材33页表3——1讲授二、核武器的威力 1、TNT当量2、核武器威力明确:和战争是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争。

阅读讨论第二节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课本P32—35)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哪些?通过阅读完成图表,了解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及其破坏作用,已达到教学目标。

(完整)三防教案--上学期

(完整)三防教案--上学期
使学生了解核能技术是和平和战争两栖技术。它用于和平事业,可造福人类;如果用于战争,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1.1 核武器
1.1.1 核武器的概念
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它是利用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一般泛指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
1。1。2 核武器的特点




②力求达成隐蔽突然,充分发挥突然性因素的作用.如采取有效的伪
装、干扰、佯动等措施,欺骗、迷惑敌方,在敌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突然使用新式武器,大胆运用新的战法,攻其不备,出奇制胜。
③集中兵力,实施重点突击。从众多的目标中,选择对战争进程有重大影响,有利于己方发现,不利于敌方修复,并且在破坏后能使整个目标系统陷于瘫痪的目标,实施毁灭性的打击。
在室内:可在钢筋混凝土楼房(5层以上)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灶间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在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处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首先,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我国人民防空的重点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重要交通、通信、电力、水利、仓库等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其次,人民防空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稳定民心士气.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战争能力的源泉,在历次战争中,受害极大,伤亡惨重.
在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疏散隐蔽,迅速卧倒。

第三章 核武器及其防护

第三章 核武器及其防护
12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二、原子核的基础知识 1. 原子核构成和性质 1)构成 电子 原子 原子核 2) 大小 原子核 半径 10-14~10-15米 原子 半径 10-10米
13
中子(n)---不带电
质子(p)---带正电荷
核子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3)质量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于核,通常原子核的质量可以看作原 子的质量。 质量数A ,原子数Z ,通常原子表示为 ZA X ,一般写为AX
10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6. 中国核武器研制历史 1964.10.16 第一次核试验成功 1967.6.17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66.10.27 成功进行了导弹核试验 八十年代后,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变得更加强 大 1996.7.29,中国宣布不再进行核试验
11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系指利用原子核进行的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瞬间 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 武器的总称。 在通常情况下,核武器还指由核弹头及其投掷、运载、
发射系统组成的武器系统。
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核武器还分:核炸弹、核导弹、核炮弹和核地雷等
同位素:氢 1H, 氘2H,氚3H。H质量 1.007825amu
相对分子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 1amu=931.502MeV
14
第二节 核武器及其威力与发展
4)结合能 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有能量放出,此能量称为原子核 的结合能。 E=mc2 ΔE=Δmc2
可以计算出亏损的质量变成能量的多少,这种能量就
9
第一节 核武器的现状与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核武器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武器之一,我们必须认识到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同时也需要了解如何进行核武器的防护。

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第三课将重点讲解核武器的防护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们了解应对核武器威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为了帮助学生们理解核武器的威胁,我将引入一些基本的核物理知识。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释放巨大能量而产生的一种武器,其中包括原子弹和氢弹。

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了解核武器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核爆炸对生命和环境带来的毁灭性后果。

接下来,我将介绍核武器防护的基本原则。

学生们需要明白,核武器的防护是一项综合性的任务,涉及到国家安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

然而,在个体层面上,人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防护措施来降低核武器爆炸对我们的伤害。

我将向学生们介绍掩体的概念。

掩体是指在核武器爆炸时提供避难所的建筑物或结构物。

学生们可以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掩体,如地下室、强固的建筑物、防护设施等,以及如何在核爆炸事件中正确地使用掩体来保护自己。

此外,学生们还需要了解核武器爆炸后可能发生的辐射问题。

我将向他们解释辐射的概念和危害,并教授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辐射的伤害。

这包括避免接触放射性尘埃和物品、寻找避难所以及正确使用防护设备等。

除了核武器防护的物理措施,我还将强调心理防护的重要性。

核武器的威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它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冲击。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通过积极心态和适应性行为来应对核武器威胁,以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

在教学的最后部分,我将组织一次模拟演习,让学生们实践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演习中,学生们将分别扮演核爆炸事件中的受害者、救援人员以及防护专家,通过模拟情景,加深对核武器防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这堂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三课,学生们将全面了解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并学习到应对核武器威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他们将了解掩体的选择和使用、辐射防护、心理防护等知识,并通过模拟实践来巩固所学的技能。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 教材分析《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的一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核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以及防护措施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核武器的危害,学会在核武器袭击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核武器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核武器的零散信息,但对核武器的系统认识尚属空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核武器的直观印象。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在面对核武器这样的重大安全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核武器危害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核武器防护的基本技能。

2.难点:如何在核武器袭击时进行正确的自我保护。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核武器的危害,提高学生的防护意识。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的应对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核武器图片、防护用品实物等。

2.场地:教室、户外演练场地。

3.材料:防护手册、防护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核武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核武器对我们的危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包括核武器的定义、种类、危害等。

核武器及其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其防护课件

核武器及其防护
2
核武器及其防护
3
一、核武器袭击前的准备
1.了解武器基本知识学会防
核武器袭击的方法。 2.准备好简易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 雨衣、被单等),以及生活 用品 ,掌握防护 器材的使用方法。 熟悉附近的人防隐蔽工事的 位置,入口标志和紧急疏散 路线。
核武器及其防护
4
二、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8
(二)在建筑物内就地防护
1.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应利用地形、 地物就近隐蔽防护。 在室内:利用拐角或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 尽量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9
(三)在开阔地上进行防护:
在空旷地:利用土堆、丛林、桥洞等地形 卧倒。 卧倒的基本方法是: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 叉胸下,头夹于两臂之间,两腿并拢夹紧, 双肘前伸支起,闭眼闭嘴憋气,胸部离开 地面,重保护头部。
二、核核武武器及器其防护袭击时的防护
10
三、核武器袭击后的行动
(一)撤离时的防护 (二)人员、服装消除行动 (三)个人武器装备的洗消
核武器及其防护
11
(一)撤离时的防护
冲击波过后,应立即站 起迅速抖落身上的灰尘, 迅速撤离沾染区域。
1、撤离沾染区时,应穿 戴好防护服。没有防毒器 材也可用就便器材防护: 如雨衣、塑料布等掩盖住 暴露的皮肤,用耳塞塞住 耳朵,戴口罩活用毛巾无 助口鼻。
(一)利用地下工事防护 (二)在建筑物内就地防护 (三)在开阔地上进行防护
核武器及其防护
5
(一)利用地下工事防护
1.听到核武器袭击的警报,家庭人员应 迅速拉断电闸、关闭煤气或熄灭炉火、关 闭门窗,带好个人防护用品和生活服务器, 按预定方案,迅速有秩序地进入指定的人 防隐蔽工事,并按指定位置坐好。

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

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

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标题:核弹爆炸防护知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帮助他们了解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并提供一些应对核弹爆炸的基本防护措施。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核弹爆炸事件中保护自己和他人。

教学目标:1. 了解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2. 掌握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教学内容:1. 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2. 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3. 应对核弹爆炸的应急反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核弹爆炸的关注和兴趣;2. 提问学生对核弹爆炸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对核弹爆炸防护的思考。

知识讲解:1. 介绍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包括爆炸冲击波、热辐射、核辐射和电磁脉冲等;2. 详细讲解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基本防护措施,如寻找掩蔽物、避免直视爆炸光、保护呼吸道等;3. 强调核弹爆炸事件中的应急反应,包括选择逃生路线、保持冷静、协助他人等。

示范演练:1. 进行模拟核弹爆炸事件的演练,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学习如何正确应对;2. 指导学生进行防护措施的实际操作,如正确佩戴防护面具、遮盖身体等。

讨论与总结: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核弹爆炸防护的理解和经验;2.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核弹爆炸防护的小论文,包括核弹爆炸的危害性、基本防护措施和个人的应对策略;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讨论核弹爆炸防护知识,并制定家庭应急计划。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掌握核弹爆炸防护措施的能力;2. 评估学生小论文的内容和表达能力;3. 考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对核弹爆炸防护知识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邀请相关专家或教育工作者进行核弹爆炸防护知识的讲座或培训;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应急设施,如防空洞或紧急避难所。

国防教育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国防教育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方法三、教学难点: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五、教学过程:引言: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一、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要做到:1.立即切断电源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二、核袭击时的防护见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1和2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巨大响声过去后,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或迅速远离爆心室内人员的防护方法: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应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当有地震突然发生时,也可以按室内防护的方法去做,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卫生间躲避,那里管道多,支撑力强,这样也能减少伤亡三、核袭击后的行动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三口(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起来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关闭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沾染区时,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行进中,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扬起灰尘沾染后面的人员;要尽量避开草丛、瓦砾层厚和积尘多的墙根、洼沟;沾染区内坚决不许:(1吃食物(2喝水和饮料(3吸烟(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乘车撤离沾染区时,除作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蓬布,加大车距前进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如需要上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3.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方法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受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消除沾染,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消除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通常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人员始终要站在上风处,以免被扬起的灰尘再次沾染人员身体受到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新沾染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方法是: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未包装好的粮食,可把沾染层铲掉;对谷类、豆类等,可用扬筛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消除;对被沾染的蔬菜、水果类的消除应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的粮食、蔬菜、饮水等,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办法实施二、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1. 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2. 毛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2)下颌包扎法(3)单肩包扎法(4)肘(膝)关节包扎法3. 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四、对核泄漏和自然灾害的防护(一)对核泄漏的防护:主要是防核沾染,防放射性尘降,撤离沾染区(二)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迅速拨打火警119电话,报告失火的位置,以使消防队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快速判断火源位置,火势较小时,先关闭电源后用水(或沙)灭火火和烟较大时,可用湿毛巾、湿口罩等堵住口、鼻,用湿被子或湿床单包裹身体,采用匍匐低姿撤离楼道有明火且烟特别浓时,不要打开房间门,用湿布把门缝堵住,往门上泼水降低温度,打开窗子或阳台呼救、自救或等待救援楼层低的,可用绳或床单撕条连接成绳,从窗口或阳台撤出当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一定不要惊慌,多动脑,就能找出恰当的自救、互救方法。

第三章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

第三章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  (核武器)
(2)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的具体要求如下:
A、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B、扎好“三口”(领口、袖口、裤口)。 C、用雨衣、塑料布、床单遮盖暴露皮肤。 D、关门窗、贴封条、堵孔口,密封食品饮水。 E、服用碘化钾等药物。 F、减少或不接触外物,缩短停留时间。 G、拍打身上灰尘,并进行洗消。
11.清除放射线沾染的方法
(2)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火球猛烈 向外膨胀,压缩周围空气形成的高压气浪。以超音速 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传播速度逐渐减慢,压 力逐渐减小,最后变成声波。
(3)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头几十秒内所放 出的具有恒强穿透能力放射出来的中子流和γ射线。
(4)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 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 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武器爆炸时释放出的总能
量,通常用“梯恩梯”当量(TNT当量)来表示。
“TNT”当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总能量相当于
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核当量越大,
杀伤破坏作用也越大。
当量表示能量相当,不表
4.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示杀伤力也相当。
核武器的方式有——空中爆、地面(水面)爆和地
暴露人员的防护动作要领是: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 叉胸下,头夹双臂之间,双腿并拢夹紧,双肘前伸支 起,闭眼闭嘴憋气、胸部离开地面,重点保护头部。
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本15页核武器袭击时的防护内容
10. 对放射线沾染的防护
(1)利用人防工事或密闭建筑物防护。 要求:遵守工程使用规则,听从管理人员指挥,还 可利用地下室、地窖、山洞等密闭建筑物防护。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核反应 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 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 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教案目录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一)人民防空(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五)什么是现代高技术空袭(六)高技术空袭的特点(七)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第二课核武器及其防护(一)核武器(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1.核武器的威力2.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三)对核爆炸杀伤因素的防护1.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2.核爆炸的防护第三课化学武器及其防护(一)什么是化学武器(二)化学武器的特点(三)毒剂的种类和性能(四)对化学武器的防护1.发现2.防护3.消毒第四课生物武器的防护(一)什么是生物武器(二)生物战剂的分类(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四)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五)生物武器的特点(六)对生物武器的防护(七)生物武器与其它武器的比较第一课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科目:人民防空和“三防”教育内容:人民防空和防空袭行动目的:1.使同学们了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2.使学生了解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与其破坏严重性;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4.掌握基本的防空袭行动自救互救方法。

时间:1课时方法:教学讲授。

教学内容(一)人民防空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

(二)人民防空的战略地位和意义空袭与反空袭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及重要经济目标是空袭打击的重点。

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全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组织动员人民群众,采取保护措施,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经济损失,保存战斗力。

(四)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必要性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的防护

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的防护

二、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是核武器爆炸时对人员和 物体造成的杀伤和破坏作用和效果。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 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 三、材料补充 • 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 •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 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 个成员 •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仅为15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 1996年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 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复习巩固
1、核武器爆炸后,能产生五种杀伤破坏因 素: 、 、 、 和
2、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放出的巨大 制成的武器, 、 、 统称为核武器。
第三章 核武器、核事故的防护
复习巩固
1.空袭:是指利用 、 、 。 等运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具 将 、 、 和 投送到 敌人目标。 2.防空警报的种类可分 为: 、 、 。
一、核武器 1. 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制成的 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 按结构原理,分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 武器;按作战使用范围,分战略核武器和战术 核武器;按配用的武器,分为核导弹、核炸弹、 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核深水炸弹等。
2. 核武器的威力和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用 “梯恩梯”当量来表示。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 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 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 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 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 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第四讲 人防教育之核事故的防护

第四讲 人防教育之核事故的防护

第四讲对核武器的了解和核事故的防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核武器和核爆炸;(2)知道核武器杀伤破坏的特点;(3)对核武器袭击和核事故的防护的了解;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评述、图片的观察讨论等方法,了解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掌握一些必要的防护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核武器对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对核武器袭击及核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防护能力。

难点:掌握对核武器袭击、核事故的防护技能。

三、教学准备:挂图、教案、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许多同学可能认为:现在是和平时期,不可能发生战争,所以也没有必要学“三防教育”。

其实大错特错,在和平的表象下,爆发战争的危机随时都可能出现,作为同学们来说,应该具备基本的自我防护的知识和能力。

可能大家对“核武器”这一名词有所了解,但大家可能对核武器的危害和核事故的防护不甚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对核武器和核事故的防护引起重视,提高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

知识点1: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

(原理:原子核的裂变和聚变产生的能量)第一代:其威力大、重量大,但准确性,可靠性差。

第二代:其威力大,大型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第三代:为剪裁效应弹,威力小,小型化程度高,具灵活作战性能。

此外,还有中子弹,冲击波弹,核电磁脉冲弹等。

第四代: 美、法、俄等国还在研制第四代核武器包括金属钠武器核同质异能和反物质武器。

(通过图片和文字介绍)知识点2:核武器杀伤破坏的特点,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

前四种杀伤破坏因素,一般均出现在爆炸后几十秒时间内,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则持续的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通过广岛原子弹爆炸图,说明核武器杀伤破坏的特点及各种辐射带来的危害)知识点3:核武器的袭击和核事故的防护,用图片的形式介绍核爆炸,让大家意识到要有对核事故的自我保护能力,核防护大致可分为核爆炸瞬时效应防护和放谢性沾染防护两大类。

人民防空知识全册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全册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全册教案
第一章空袭与人民防空
 第二章高技术常规空袭及其防护
 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第四章化学武器、化学事故及其防护
 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第六章人防工程
 第七章个人防护器材
 第八章次生灾害的防护
 第九章防护技能训练
 附件一:疏散隐蔽
 附件二:医疗救护
 附件三:火灾与逃生
 第一章空袭与人民防空
 【教学目标】
 使学生和群众了解当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及灾害对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威胁,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教学重点】
 1、介绍面临的国际军事斗争形势
 2、介绍高技术战争特点
 3、介绍天津的战略地位
 4、介绍天津面临的重大灾害威胁。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全国通用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核武器的防护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核武器危害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学会简单的防护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核武器的基本知识2. 核武器的危害3. 核武器的防护措施4. 国家安全教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核武器的防护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核武器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核武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核武器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3. 课堂讲解讲解核武器的危害及防护措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核武器的危险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核武器的危害,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应变能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防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7.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六、板书设计核武器的防护1. 了解核武器的基本知识2. 掌握核武器的防护措施3. 关注国家安全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题2. 写一篇关于核武器防护的小文章3. 家长签字确认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核武器的基本知识,掌握了核武器的防护措施。

但在实践中,部分学生对核武器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组讨论”环节。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全国通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核武器的危害。

2.掌握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3.能够正确、迅速地反应核武器爆炸应对方法。

二、教学内容1.核武器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

2.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

3.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对核武器的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核武器爆炸应对方法的正确、迅速反应。

2.难点: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的掌握,以及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的学习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听说读写整合教学法3.教学演示法五、教学过程1. 预习:阅读相关资料通过阅读《探索·发现》杂志上的相关文章,了解核武器的种类和对人类的危害,了解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

2. 导入:核武器的影响1.通过图片或视频,向学生展示核武器爆炸后的影响。

2.引导学生思考核武器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3. 学习:核武器防护的知识和技能1.知识学习a.了解核武器的种类:核弹、氢弹和中子弹。

b.了解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危害。

c.掌握核武器防护的方法:建筑物的选择和防护设备的利用。

2.技能训练a.灰度图像分析b.核爆炸后的安全措施:采用躲避、掩蔽和防护的方法。

4. 演示:核武器预警信号和应对措施1.核武器预警信号a.灯光闪烁和门铃响b.听取广播和收看电视c.打收音机2.应对措施a.迅速抵达防护区b.找到沟壑、地窖、楼栋下面、桥梁和地下室等地方躲避c.躲在门窗、门洞或墙壁里,用任何可以找到的物品或建筑物掩蔽头部,包括垫子、桌子、椅子等。

5. 练习:独立思考应对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核武器爆炸后的应对方法,并进行讲解和点评。

6. 综合实践:课堂模拟演练在课堂上进行核武器爆炸模拟演练,让学生根据预警信号迅速找到避难所,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进行应对。

六、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反应速度和防护动作是否正确。

2.批评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概述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核武器概述
一、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
1、杀伤破坏因素多
2、程度重
3、范围广
4、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
1、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2、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3、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

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

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

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

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

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

冲击波从爆
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

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第二节对核袭击的防护
一、发现核闪光时的行动
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但必须在听到空袭警报时完成,否则,就只能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

二、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一)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

(二)“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

(三)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三、人员在沾染区的防护措施
核爆炸后人员在沾染区内行动的后果与是否进入人防工程有关。

(一)要严格遵守工程使用规则和人防管理人员的指挥,就能保障安全。

(二)核袭击后不能立即出工程
应根据爆后对地面沾染情况的调查,分别在工程内停留1—3昼夜,甚至更长一点时间。

(三)在工程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应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外出以选择撤离的正确路线和个人防护方法。

(四)防止携带物品受到沾染
一般不能在沾染区内吃东西和喝水,尽量快速离开。

(五)服用防辐射预防药
事先服用防辐射预防药,事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放射性药或抗菌药物。

四、放射性沾染的消除方法
(一)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

(二)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

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三)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1、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2、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3、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4、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第三节对核事故的防护
一、核事故及其危害特点
核电站等核设施,由于技术和责任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泄露,致使人员受到超过规定限值照射的事件,称为核泄露事故,简称核事故。

(介绍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情况: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过一次核事故,扩散范围南北4000公里,东西2000公里,波及十几个国家,直接遭辐射受伤达300多人,死亡33人,30公里以内的13万多人撤离)。

(二)核事故的危害特点
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可能对核电站附近一定范围的区域造成放射性污染,它与核武器爆炸时千万的放射性沾染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核泄漏物颗粒较小,感生放射性极少
核爆炸时,所有的弹体物质都被汽化,特别是地爆时,大量的土壤、水份被卷入火球中并被高温所融化或汽化,与放射性物质混合后凝结成放射性颗粒沉降到地面,造成沾染。

核事故时,既不会形成放射性熔渣,也不会在核反应堆主厂房外产生感生放射性,事故时外泄的放射性物质,主要以烟状或雾状释放到环境中,它比核爆炸时形成的放射性落尘的体积要小得多。

2、泄漏和沾染时间较长
核爆炸时,弹体中的放射性物质是在爆炸瞬间释放到环境中的。

核事故外泄的放射性物质,是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释放到环境中去的,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

3、沾染范围较小,程度较轻
核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一般会上升到几十米至几百米的高空,并形成烟羽团,烟羽团在近地面风的作用下向下风方向漂移,对一定范围内的空气、地面以及人员和各种物体表面造成放射性沾染,下风边界据核电站一般不超过5—10公里,沾染范围比核爆炸小得多。

4、伤害途径以吸入内照射为主
核爆炸时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落尘沉降的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造成的。

核泄漏事故的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由放射性烟羽的侵没外照射和吸入内照射造成的,特别是放射性碘的吸入内照射,对人员伤害起主要作用。

二、核事故发生时的防护措施
当核事故发生时,不要惊慌,不盲动,要在统一指挥下,采取有组织的应急防护措施。

(一)交通管制
禁止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防止放射性物质在更大范围内扩散。

(二)临时疏散人员
当放射性物质超过允许水平时,采取措施,把人员临时性撤离到安全地区。

(三)掩蔽
在重大事故发生时,来不及撤离的人员不要外出,要关闭门窗,堵塞通气孔,停止一切户外活动。

视情况开窗通风。

(四)做好个人防护和去污
外出要戴口罩、风镜、帽子、面纱巾等,扎好“三口”,减少暴露部位,免受污染。

及时对污染的身体用水和肥皂进行清洗,减少放射性物质对身体的照射伤害。

(五)服用碘片
在有必要时,政府将向公众发放碘片,以防止放射性碘在人体甲状腺浓集。

(六)做好对食品和饮水的管理
在受污染前,应及时把放在室外的食品收藏在室内,水井口要用塑料布等包扎好后再加盖。

思考题:
一、核武器爆炸时对人员产生哪几种杀伤破坏因素?
二、发现核爆炸闪光后,利用地形地物卧倒的动作要领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