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学生用)
高中生文言文特殊句式习题
![高中生文言文特殊句式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163c49d15abe23492f4d2d.png)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题1、“乃”帮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3、“则”辅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4、“即”辅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二、被动句练习题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三、20选择题检测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毋宁毙于虞人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A、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2fa0f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b.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判断句练习(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答案]B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答案]D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答案]C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答案]A(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练习(一)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答案]A2.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答案]A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
(2004上海高考题)[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标志:为……所……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
(2007年佛山一模)[答案]天监初年,他的父亲是吴兴原乡令,被奸吏诬陷,逮捕送到廷尉。
标志:为……所……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答案]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多被他重用。
标志:为……所……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案]我实在怕被你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专练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专练](https://img.taocdn.com/s3/m/9522e85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18.png)
高三的文言文特殊句式专练姓名:分数:一、根据题干要求选出合理的选项。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D.莲,花之君子者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②非我也,兵也C. ①《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②妪,先大母婢也D.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②是寡人之过也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王之蔽,甚矣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下列各项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三岁贯汝,莫我肯顾B.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C.夫晋,何厌之有D.古之人不余欺也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B.彼且奚适也?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渺渺兮予怀B.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C.谁可使者D.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8、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9、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二、找出下面文段中画横线句子包含的特殊句式,并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1)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1)](https://img.taocdn.com/s3/m/1d6a761410a6f524ccbf8589.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判断句练习1、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B.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C.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其人勇士。
2、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斯用兵之效也。
3、在下列句子中选出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险以远,则至者少。
4、下列句中的“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寡人之罪也。
D.位卑则足羞。
5、下列句中的“为”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C.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D.故为之文以志。
6、下列句中的“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项伯即入见沛公。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D.故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7、下列句中的“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下列句中的“皆”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D.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9、下列句中的“非”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C.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
D.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
10、下列句中的“是”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无乃尔是过与?D.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11、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
B.客从外来,与坐谈。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2、下列句式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09102217182539文言特殊句式练习(答案版)
![2009102217182539文言特殊句式练习(答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523e7701f69e3143329459.png)
文言特殊句式练习(各班可视情况选作)一、判断下列句式1.君何以知燕王?(宾前)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3.豫州今欲何至?(宾前)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定后,判)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宾前)6.会于西河外渑池。
(状后)7.未之尝闻。
(宾前)8.以为莫己若也。
(宾前)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后)10.何以自托于赵?(宾前,状后)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宾前)12.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宾前)13.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宾前)14.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宾前)二、还原并翻译划横线短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3.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4.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5.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6.管仲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7.太子欲图国事于先生也。
8.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1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13.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1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6.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者送人以言。
17.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18.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
三、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
“判断与被动”则写出其标志或小类,“倒装”则请还原并写出其类型,“省略”则请补充并写出其成分或词性。
1.陈胜者,阳城人也。
(判。
者……也)2.杜周者,南阳杜衍人。
(判。
者……)3.其巫,老女子也。
(判。
……也)4.夫鲁,齐晋之唇。
(判。
无标识)5.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判。
者也)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
为)7.心之官则思。
(判。
则)8.王建禽于秦。
(被。
于)9.武帝使中郎将苏武使匈奴,见留二十年不降。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c8f49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d.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需要删除的段落。
但是可以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1、判断句练A、城北徐公是齐国之美丽者。
B、未有不王者。
C、这正是仁术。
D、这是百世之遇。
2、被动句练A、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的事情。
B、直到被谗言陷害而被杀。
C、因为他对晋国不礼貌,而且对楚国二心。
D、他的智勇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陷入困境。
3、宾语前置句练A、那些能够在市朝中诽谤我的人,他们听到了我的耳语。
B、听到这些道理后,我认为没有人能够超越我。
C、刘邦能够解救他人的困境吗?D、我们怎么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呢?4、定语后置句练A、村里的年轻人养了一只虫子。
B、秦国人是秦国人,不是天下人。
C、这块石头发出了清脆的声音。
D、有些绅士能够坚定不移地保持他们的志向。
5、状语后置句练A、洞庭湖的君王在哪里?B、他以勇气著称于众。
C、这种颜色是从蓝色中提取的。
D、即使用严厉的刑法来惩罚他,他仍然不屈服。
6、省略句练A、现在我们把钟和磬放在水里。
B、我跟着他研究。
C、当刘邦住在山东的时候。
D、人民看不到保护。
7、句式练A、如何能够鼓起勇气?B、否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记录?C、长安君为什么要依靠赵国?D、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在秦国死亡。
8、句式练A、我们可能无法得到秦国的城市,只会遭受欺骗。
B、既然您已经被记录了,不久后我就能见到您了。
C、虽然他很忠诚,但他却被诽谤。
D、他的兵力被削弱,他失去了六个郡,他的士兵死在秦国。
9、句式练A、一个人的心灵代表着千万人的心灵。
B、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文化无法传承下去的原因。
C、水是聪明人的乐趣。
D、四面八方的人都来了,必须按照礼节来接待他们。
10、句式练A、其他诸侯不敢救赵国。
B、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呢?C、他被封在富饶的土地上。
D、有一个客人会吹洞箫。
11、句式练A、后来他的尸体被找到在井里。
B、读这句话时我不知道该怎么读。
C、蜀道很难,难于去往天空。
文言文特殊句式巩固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巩固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6a97759e3143323968939a.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巩固练习一、选择题。
1.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彼且恶乎待哉?A.田园将芜胡不归B.都督阎公之雅望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D.今臣亡国贱俘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悟已往之不谏D.莫之夭阏者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报任安书》A.请辞于军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B.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C.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D.则告诉不许李密《陈情表》6.根据句式特点,下列各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高余冠之岌岌兮(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之二虫又何知(4)句读之不知(5)莫之能御也(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7)蚓无爪牙之利(8)然则一羽之不举(9)百姓之不见保(10)构怨于诸侯⑾奚以知其然也⑿何厌之有A.(1)(6)(7)/(2)(3)(4)(5)(8)/(9)(10)/(11)(12)B.(1)(7)/(2)(3)(4)(5)(8)(11)(12)/(6)/(9)/(10)C.(1)(12)/(2)(5)/(3)(11)/(4)(7)(8)/(6)/(9)/(10)D.(1)(7)/(2)(3)(5)(11)/(4)(6)(8)(12)/(9)/(10)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奚以知其然也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8.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乐夫天命复奚疑!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瘀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C.奚以知其然也?D.去以六月息者也。
9.下列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问征夫以前路多于九土之城郭去以六月息者也倚叠如山B.其自视也而莫之夭阏者杨意不逢歌台暖响C.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彼且奚适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宾主尽东南之美D.有不见者,三十六年则告诉不许宇文新州之懿范剽掠其人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B.奚以知其然也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1.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戍卒叫,函谷举B.然今卒困于此C.其间一日阻风不行D.汉军至,无以渡1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B.我心伤悲,莫知我哀C.汝是大家子 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13.对下面句子文言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组是①秦王购之金千斤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④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⑤沛公安在⑥若属皆且为所虏⑦大王来何操⑧欲呼张良与俱去⑨珍宝尽有之⑩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b86bbd4431b90d6d85c74a.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 (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就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她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就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总复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c572235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2.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总复习文言句式专练一、倒装句1、宾语前置;2、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4、主谓倒装。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夫晋,何厌之有?3、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马首是瞻1、忌不自信。
2、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3、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求人可使报秦者①马之千里者②石之铿然有声者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客有吹洞箫者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短语后置。
文言文中的介词短语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由“以”“于”“乎”构成的介词短语居多。
⑴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⑵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⑸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⑹古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⑺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8)请其矢,盛以锦囊(9)齐人勿附于秦(10)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1)不拘于时,学于余。
(12)师不必贤于弟子。
主谓倒装指将谓语放在主语前面。
主谓倒装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悲哉,世也!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宋何罪之有?3、不吾知也。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5、微斯人,吾谁与归?6、会于西河外渑池。
7、仰观宇宙之大8、善哉,祁黄羊之论也!9、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0、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11、执肃手曰:“卿欲何言?”12、不然,籍何以至此?13、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14、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15、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16、铸以为金人十二17、痛哉斯言18、何以谓之文也19、时人莫之许也20、古之人不余欺也21、童子何知,躬逢盛饯22、激昂大义23、激于义而死焉24、不能容于远近25、周公之逮所由使也26、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贤哉,回也!()2、君何以知燕王?()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豫州今欲何至?()5、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6、会于西河外渑池()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8、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文言特殊句式专项练习(三)
![文言特殊句式专项练习(三)](https://img.taocdn.com/s3/m/74b421604693daef5ef73db7.png)
文言特殊句式专项练习(三)答题要求:认真完成本试卷,在答题时逐句进行勾画判断。
答题卡一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二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6 [A][B][C][D] 7 [A][B][C][D] 8 [A][B][C][D] 9 [A][B][C][D] 10 [A][B][C][D]11 [A][B][C][D]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D]一、单选(每题2分)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何为其然也?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D. 沛公安在?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固一世之雄也。
C.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版+教师详解版
![高中文言特殊句式 学生版+教师详解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da4a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e.png)
文言特殊句式(学生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39分。
1.下列特殊句式和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劝学》B. 见犯乃死,重负国。
《苏武传》C.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D.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2.下列选项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使用的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B.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C.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3.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师不必贤于弟子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A. ①⑧/②/③/④⑥/⑤⑦B. ①⑧/②⑦/③/④/⑤⑥C. ①⑥⑧/②⑦/③⑤/④D. ①⑥⑧/②/③⑦/④/⑤4.下列关于文学文言句式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孔子云:何陋之有?B.吾属今为之虏矣!C. 忌不自信。
D.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5.下列各组句子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A.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游褒禅山记》)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南水北为阳(《游褒禅山记》)此天子气也(《鸿门宴》)D. 不吾知其亦已兮(《离骚》)而又何羡乎?(《赤壁赋》)6.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D.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7.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A.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此三者,吾遗恨也C.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D.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下列各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 而君幸于赵王游于三辅C. 连辟(征召)公府不就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D. 传(之)以(来)示(给……看)美人及左右汉天子,我丈人行也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10.下列各句句式类型归类,全都相同的一项是)()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6b2433227916888486d7d8.png)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一)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D、斯固百世之遇也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B、洎牧以谗诛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智勇多困于所溺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D、何由知吾可也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A、洞庭君安在哉B、以勇气闻于诸候C、青,取之于蓝D、虽董之以严刑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A、今以钟磬置水中B、吾从而师之C、沛公居山东时D、百姓之不见保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何以能鼓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B、此世所以不传也C、夫水,智者乐也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而诸侯敢救赵者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D、客有吹洞箫者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既而得其尸于井B、句读之不知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D、会于西河外渑池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A、王语暴以好乐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④得双石于潭上⑤居则曰:不吾知也⑥竖子不足与谋⑦数十年,竟为秦所灭⑧予购三百盆,皆病者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⑩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好用)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好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f010f85022aaea998f0f61.png)
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等
表判断。 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荀卿,赵人。
2、秦,虎狼之国。 3、刘备天下枭雄。 4、此人力士。 5、此子贤者。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荀卿,赵人。
2、秦,虎狼之国。 3、刘备天下枭雄。 4、此人力士。 5、此子贤者。
你能很快找出故事中的判断句吗?
此必苦李。 (语意直接表判断)
文言句式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被动句的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 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 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 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动词本身表示被动。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概念: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 句子。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 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梁惠王)曰:“不可,(五十步)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也。”(孟子)曰:“王如知此,(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
句式特点:省略主语。 1、承前省;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f8de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0.png)
高三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近年来,随着高考文言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言文的学习也成为了学生备战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高考考察的热点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三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本文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练习,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练习一:比拟句例句:君子之交淡如水。
分析:比拟句是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形成明确的对比关系。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将君子之交与水进行比较,表达了君子之交淡泊、清澈的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口若悬河2. 笑容如花3. 笑逐颜开练习二:设问句例句:余何尝不念古人之得一以治天下者乎?分析:设问句是用疑问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充满感慨的情绪。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问句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治理天下的方法的思考和敬重。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岂不惜身2. 安得如此3. 宁可相忍练习三:反问句例句:岂有此理!分析:反问句是以疑问的方式来表示否定或反驳对方的说法。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某种说法的不满和不认同。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豪华如此,难道没有代价吗?2.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3. 你以为这样就能随意做吗?练习四:排比句例句: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以不为愚。
分析:排比句是通过列举相似或对偶的事物,以强调其中的特点或并列对比的关系。
在这个例句中,通过排比的形式,表达了君子不善言辞但乐于实践的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并造句:1. 修身以为本,齐家以治国,治国以平天下。
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扬汤止沸,莫若厉害。
3. 春去秋来,花开花谢,岁月如梭。
总结:通过以上的练习,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在表达方式上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
通过熟练地掌握比拟句、设问句、反问句和排比句等特殊句式的用法,同学们可以在高考中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句子,从而提升解题能力和文言文水平。
因此,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同学们务必加强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学习和练习,提高对古代文化的理解,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B、嬴乃夷门抱关者C、旬乃还第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B、故木受绳则直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位卑则足羞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A、梁父即楚将项燕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D、若即若离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环滁皆山也。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0、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12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3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甚矣,汝之不惠2.请其矢,盛以锦囊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4.梁,吾仇也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其势弱于秦7.痛哉斯言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A.1、7/2、6/3、5/4/8/9B.1、4/2、3/5、6/7/8/9C.1、2/3、4/5、8/6/7/9D.1/2、3、4/6/7/8/914、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D.齐人勿附于秦15、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号内标上序号注明。
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
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时人莫之许也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17、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③.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④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18、选出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舍簪笏于百龄应该是借代,“簪笏”官吏所用之物,这里指代官职。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B.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D.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19、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画线部分相一致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童子何知C纤歌凝而白云遏D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0、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不拘于时,学于余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21、下列各句中是被动句的一句是()A.激昂于大义被义所激B.激于义而死焉被义所激而赴死。
C.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远近的人容纳。
D.周公之逮所由使也22、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这是考倒装句的,B没有倒装,其它都有。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三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E、省略句F、介宾短语后置G、主谓倒装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大王来何操?()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是以后世无传矣。
()5、而君幸于赵王。
()6、惟你是问。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8、沛公安在?()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12、微斯人,吾谁与归?()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5、宋何罪之有?()16、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17、项王则受璧,置之座上。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2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2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又试之鸡,果如臣言。
()24、善哉,祁黄羊之论也。
()25、战于长勺()26、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27、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2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9、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有几人欤?()30、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31、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
()32、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33、惟余马首是瞻。
()一、句式判断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 何为其然也?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D. 沛公安在?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A、申之以孝悌之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固一世之雄也。
C.非我也,岁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C.不能容于远近D.此亡秦之续耳。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客有吹洞萧者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7、从句式角度看,写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A、聚之咸阳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D、戍卒叫,函谷举。
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是社稷之臣也。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A、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C、吾属今为之虏矣!D、徘徊于斗牛之间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妪,先大母婢也。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C、大王来何操?D、余威震于殊俗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凌万顷之茫然A、铸以为金人十二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以为桂林、象郡1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C、金城千里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而耻学于师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渺渺兮于怀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15、下列句式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竖子不足与谋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二、翻译并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6、会于西河外渑池。
7、未之尝闻。
8、以为莫己若也。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何以自托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