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一章1-2
城市规划原理的复习要点第一章1-21.13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3种部类。
1.第一产业: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
2.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
3.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部类。
1.14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一种重要现象,有一定的规律。
城市化就是向城市发展,是人口集中到城市的过程。
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加,乡村城市化。
城市化的本质是: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化,社会结构城市化,文化结构城市化,空间建设环境城市化,城市职能结构与内在结构的城市化。
1.15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1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城市化进程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较长时期才达到30%。
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不长时期就达70%左右。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已转化为城市人口。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产业革命前,城市化发展缓慢,局部城市化;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发展急进,城市化普遍发展,原因是生产力的急进。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也越高。
1.1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18%增长到了2001年的37.7%,因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这一加速发展阶段。
1.1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进程本身是社会发展的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影响。
现代化社会与人类所追求的目的是吻合的,要达到这一目的,有效综合的手段就是城市化,没有城市化也就没有现代化。
现代化标志的外在存在形态,通过城市化的过程得到发展和强化,并通过城市化的过程向乡村传播和扩散。
1.19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
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汇总
2012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汇总2012年《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资料前言《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时间2个半小时。
考试题型分布如下:①单项选择题:共70题。
②多项选择题:共30题。
注意:考试大纲对各考试科目分层次列出了具体的内容,分别用掌握、熟悉、了解来界定各条目的考试要求。
"掌握"是指必须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
本门讲课中,代表教材13页,二、答题注意事项(一)考前准备。
(二)答题原则。
(三)掌握速度。
(四)减免差错。
(五)答题技巧。
三、复习注意事项1.复习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书,理清全书知识框架和脉络;第二步,抽取知识点重点记忆;第三步,查漏补缺。
2.复习技巧。
复习时要"避轻就重",对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的内容要重点把握;对于方便出题的内容要重点突破;对于前后矛盾的内容,一般考题不会涉及。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本章结构内容精讲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大纲要求1、了解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2、了解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了解)1、定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例题】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A.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答案:BC分析: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城市定义。
这个题是对定义考查的题目,这是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目我们的策略是记住关键词,这样可以比较省时省力,还能记忆准确。
2、城市产生的动因:城市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两次劳动大分工对于城市的产生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即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在原始社会产生了固定居民点。
城市规划原理讲义和参考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城市及城市发展认识城市——城市规划的基础要学好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就应首先了解城市的本质、起源、发展的动力、构成素等一些基本问题。
一城市及其起源1.什么是城市(1)地理学的观点: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
(2)社会学的观点:城市是在地理上有一定范围,并具有某种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
其特征是①人口多、密度高、异质人群②非农生产为主,专业人员③人们交往形式以业缘为主(农村:血缘、地缘)。
(3)经济学观点:城市是座落在有限空间地区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也就是各种经济因素在一定地域上的大规模集中,称作城市。
(4)政治学的观点:城市为一法律实体(法人地位和立法权),又是公共事业发展及经营管理的场所。
(5)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人工建造的聚居场所,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要依赖及区域的物质能量交换,维持生态平衡。
(6)城市规划学的观点:【1984年国际建筑及城市规划会议()的意义和观点】a.人类自然环境b.人类生活的积极因素c.是以混合、变化、重叠等方式造成的高级功能集中地d.思想、物质和人类感情的交流场所e.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特殊产地(农业除外)f.生活、工作、生产相互作用,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的集合g.各类人群的汇集★小结:城市集中了一定数量、高密度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经济活动相对集中;是一个有共同社会目标的社会实体;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地。
2.城市发展的历史(1)第二次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a.第一次社会分工是农业从原始的牧猎、采集生活中分离出来,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b.第二次是手工业和商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条件: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产生)出现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等从事非农经济活动阶层(原统治者是另一类非农人口,但不从事经济活动)产生了城市。
(2)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a.据考古发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城市在公元前,西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现巴基斯坦)出现了厄尔克、厄里都、乌尔、喀拉帕等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_图文文库.doc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城市是生产发展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规定,城市是指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3.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 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稳定阶段三种。
5. ___________ 记载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制度,“匠人营国,……。
6.1933年8川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 乂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7.城市规划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可分为:现场踏勘、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三个阶段。
8.城市规划的编制阶段分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区规划、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个层次。
9.城市用出也的属性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法律属性。
10.城市用地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_________________ o11・我国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请答出其中五大类12.确定城市性质方法有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两种。
13.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形式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和混合布置三种。
14•广场按主要功能分为_____________ 、市场广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交通广场五类。
15.城市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与 _________________ 来界定。
《城市规划原理》考前复习重点+试题
第一节城市的定义: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指按国家行政建制的市和镇。
(按城市规划法,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镇)现代城市定义:有一定数量的非农业人口为主的集居点。
(包含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行政管辖)城市化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转变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的区域。
、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和地域空间的变化。
)(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城市的定义: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墨子》记载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
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斯卡莫奇理想城市方案,从防御要求出发。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内容: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套一
1. 下列有关都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旳论述, ()不对旳。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以便旳联络, 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旳交通条件B. 有污染旳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旳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互相保持一定距离, 以免互相影响D. 工厂出入口防止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 都市经济环境旳调查不包括旳内容是()。
A. 都市整体旳经济状况B. 都市中各产业部门旳状况C. 有关都市土地经济方面旳内容D. 都市固定资金旳筹资3. 都市给水工程系统由()等构成。
A. 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 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 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 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 结合自然地形条件, 合理规划都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 可以(), 便于都市管理。
A. 节省土地, 节省水源B. 节省土地, 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省水源, 减少土石方工程D. 充足改善都市旳环境5.都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 以300m为半径计算, 不得不不小于都市用地面积旳()。
A. 90%B. 80%C. 60%D. 50%6. 2023年全世界人口中已经有()左右生活在都市地区。
A. 60%B. 50%C. 45%D. 55%7.都市布局有多种空间构造形态, 最基本旳形态可分为()两种。
A. 集中式和放射式B. 集中式和分散式C. 环式和带式D. 星座式和分散式8. 都市用地旳属性包括如下()旳特性。
A. 自然属性B. 政治属性C. 社会属性D. 环境属性E. 经济属性9. 都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方式结送为宜。
A. 放射式B. 环式C. 联络线D. 多回线式10. 如下()项有关城镇体系含义旳描述是错误旳。
A. 城镇体系属于一种区域B. 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 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旳组合城镇D. 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旳关系11. 都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 在都市总体规划阶段, 都市景观系统规划旳重要内容不包括()。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
《城市规划原理》大学题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题集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的基本特征?()A.人口集中B.经济活动多样化C.社会组织复杂D.地理位置偏远答案:D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不包括以下哪项?()A.工业化B.农业现代化C.信息技术发展D.自然资源丰富答案:D3.以下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B.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C.区域发展对城市发展没有影响D.城市与区域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答案:C二、填空题1.城市的三大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答案: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2.城市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出现____、____、____等不同阶段。
答案:初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3.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
答案: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城市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三、名词解释1.城市化:指人口、经济、生活方式等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和集中的社会现象和过程。
2.城市形态:指城市在空间上的布局特征,包括城市的形状、大小、结构和功能分布等。
3.城市功能区:指城市内部根据不同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划分的地域单元,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等。
四、简答题1.简述城市的基本特征。
答案: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集中、社会文化集中、空间结构紧凑、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态环境特殊。
2.简述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案: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表现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同时区域发展对城市有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简述城市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城市发展的阶段包括初期阶段(城市化率低于30%)、成长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和成熟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
初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较慢,成长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成熟阶段特点是城市化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试模拟题库
第一章城市与和城市化一、名词解释1.新城市主义2.城市化3.城市化水平4.逆城市化5.再度城市化6.城乡一体化7.城乡二元结构8.可持续发展二、简答题9.城市化进程中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0.世界、中国、发展中国家(除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特点。
三、论述11.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前景。
12.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意义。
13.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
第二章城市规划理论与编制一、名词解释1.雅典宪章2.霍华德3.马丘比丘宪章4.北京宪章5.城市规划区6.人居环境科学7.城市规划体系8.区域规划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0.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2.分区规划13.修建性详细规划14.控制性详细规划15.近期建设规划16.结构规划17.远景规划18.战略规划二、简答题19.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
20.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作用。
三、论述21.对城镇体系规划的现状的发展趋势的见解。
22.简述我国目前法定的规划阶段、主要内容和编制、审批程序。
第三章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一、名词解释1.城市用地2.风玫瑰图3.热岛效应4.逆温层5.城市绿地系统6.绿地指标(三项)7.竖向规划8.工程管线综合9.结构规划二、简答题10.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11.土地适用性评定的考虑因素。
自然条件是土地适用性平地的主要考虑因素。
包括:(1)地质条件:建筑用地、滑坡、崩塌、冲沟、地震、矿藏。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3)气候条件: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湿度与降水。
(4)地形条件:山地、平原、丘陵。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可以分为;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城市用地建设条件评定,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条件的综合评定。
1、城市用地自然条件评定:作用:在调查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对用地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组织提供科学依据、评定的内容:用地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一类是条件较优越,能适应各种城市建设要求的用地,二类是只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就能适合城市建设的用地,三类是用地不适宜建设的用地,用地评定的结果括图纸和文字说明,2、城市用地建设条件分析:包括现状建设条件,工程准备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的分析,A建设现状条件是指城市现有的各项物质内容的构成条件与数量的状况,包括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是否适应发展,城市用地分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智慧树知到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长安大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城乡规划学是一级学科。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在2009年我国质检总局与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城乡规划学是一级学科。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3、判断题: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的理论是城乡规划学的基础理论。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4、判断题:城市功能集中反映了城市居民的需求。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5、判断题:任何建筑与空间都是相对于一定规模而言的,每一个聚落层次都有其相对完整的意义。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新石器时代后期,形成了固定居民点的原因是()。
选项:A:熟练的自然采集与狩猎捕鱼技巧B:高水平的农业生产C:使用与制造工具D:居民的血缘关系答案: 【高水平的农业生产】2、单选题:中国的商业街出现于()。
选项:A:清朝B:汉朝C:宋朝D:唐朝答案: 【宋朝】3、单选题:现代城市规划是通过立法实现()的国有化。
选项:A:土地使用权B:土地所有权C:土地分配权D:土地开发权答案: 【土地开发权】4、多选题:我国的乡村包括()。
选项:A:乡政府驻地B:自然村C:行政村D:小城镇答案: 【乡政府驻地;自然村;行政村】5、多选题:城市规划的作用包括()。
选项:A:保障社会公共利益B: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C: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D:改善人居环境答案: 【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宏观经济条件调控的手段;协调社会利益,维护公平;改善人居环境】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确定建设用地中()的体量和位置。
选项:A:重要建筑B:每栋建筑C:规划建筑D:保留建筑答案: 【每栋建筑】2、单选题: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包括()。
选项:A:文本与图纸B:说明书与图纸C:文本、说明书与图纸D:基础资料与图纸答案: 【说明书与图纸】3、多选题: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竖向规划,是为了使建设场地能够()。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1-12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城市规划第1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1章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是()A 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B 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C 畜牧业与手工业的分工D 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2、城市是()的产物A 生产发展和人业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B 商业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C 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D 工业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3、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是()A 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 商业/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C 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D 的长业与商业的分工4、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城”是()意思,是一种()。
“市”是一种().A 以武器守卫土地,交易的场所。
防御性的构筑物B 以武器守卫土地,防御性的构筑物。
交易的场所C 交易的场所,武器守卫土地。
防御性构筑物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A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B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C居民的人口规模D产业结构6、城市是有着()职能的居民点A 交通运输B 商业交换C 文化娱乐D 人才汇聚7、按照行政区划标准,我国的城镇可以划分为()A 直辖市、区、镇B直辖市镇、乡C省、市、镇 D 直辖市、市、镇8、城市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A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B 前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C 古代的城市和现代的城市D 工业化时代和后工定化时代9、西亚的巴比伦城、欧洲的罗马营寨城、欧洲中世纪的新帕尔马城等其城市建设的平面,说明古代城市的发展与()有关A防御要求 B 战争要求 C 集聚要求 D 城市布局要求10、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欧洲封建城市的中心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充分体现了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A教堂宫殿 B 教堂皇城C宫殿或官府衙门教堂D官府衙门城堡11、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呈长方形,用墙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贵族区,西为贫民区。
在18世纪开始被发现并陆续发掘的因维苏威火山爆发所掩埋的()城,拥有整齐的列柱大街、石板铺砌的街道以及贵族宅第中大理石拼花装饰的浴室等,足见欧洲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建设水平之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一章考试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知识点复习题第一章名词解释城市(定义和形成):全球化理论(定义):增长极理论:城镇化(定义、表现特征);逆城市化:再城市化:过城市化:选择填空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和分离。
根据经济基础理论,城市产业可分为和。
进化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包括、、、四个时期。
工业化初期发展典型形态是。
中世纪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经济中心在。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
城市化的后续动力是。
第一个城市化水平超过50%以上的国家是。
中国城市化初级阶段是从年到年。
简答题/论述题一、城镇与乡村的区别;二、城市发展规律相关的理论;三、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四、农业发展作为城市化的初始动力,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五、结合图例介绍诺瑟姆曲线所反映的城市化发展各阶段特点。
六、简述世界城镇化历史过程并总结其特点。
七、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延伸题对中国未来/新时代中城市发展的特点/趋势进行预测。
(只答粗体字即可,答出5到6点即可。
)【延伸题答案】1、外延增长:城市发展继续加速。
中国的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持续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2、内涵发展:未来城市发展趋向高级化。
中国城市化质量目前并不高,因为常住人口的城市化居民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市民,未来,伴随着城市化领域的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这些居民逐步成为城市居民,并通过教育、就业、营商等方式增强自身在城市的生产生活能力和发展素质,从而不断推动城市的高级化发展。
3、地域结构: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趋向集约化,土地利用更加节约,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中国未来不可能再进行粗放式的发展。
从1978年大2008年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但是城区的面积增加了7倍,那么在未来的20多年里,或者说25年里,中国的人口还要增加将近翻一番,他么建城区的面积不可能再翻一番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题(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城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出现的。
2、古代城市发展缓慢、结构简单,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职能。
_________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古代城市开始向近现代城市的演进。
3、城市型的居民点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其中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_的是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的是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以上的是超大城市。
5、按城市性质、职能,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城市形态,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
7、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
其中_______ ______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第1章到第18章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一、城市的形成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一、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
规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
里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
(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第1章到第18章市广场为中心。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1
名词解释“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历史文化名城: 经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简答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
答: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城市化水平60%30%时期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3、简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出现的。
2、古代城市发展缓慢、结构简单,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职能。
_________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古代城市开始向近现代城市的演进。
3、城市型的居民点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其中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_的是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的是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以上的是超大城市。
5、按城市性质、职能,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城市形态,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
7、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
其中_______ ______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8、用单一的人口比例指标来度量,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_________。
9、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伸的___形曲线,并以城市化率_____、城市化率_____为分界点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0、城市化发展经历了集中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城市化的过程。
1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
践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技术基础是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12、1909年英国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通过,标志着现代城市规划的确立。
二、名词解释
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城市化
三、查阅资料
1、新型城镇化
2、山东半岛城市群
3、省会城市群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