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与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
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新闻与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
这些专业都与新闻传播和媒体相关,以下是它们的一些特点和区别:
1. 新闻传播学:这是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涵盖了新闻传播的理论、历史、方法和实践。
学生将学习新闻报道、采访技巧、编辑、媒体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这个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新闻记者、编辑、媒体管理人员等。
2. 广播电视学:这个专业专注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制作、传播和管理。
学生将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导演、剪辑、播音主持等技能。
他们还将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运作和管理,包括广告、市场营销和媒体策略。
3. 新闻与传播: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结合了新闻和传播的概念。
它涵盖了新闻报道、公共关系、广告、社交媒体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有效地传递信息,并了解传播过程中的策略和效果。
4. 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个专业专注于培养学生成为广播电视和其他媒体平台的播音主持人才。
学生将学习语音技巧、演讲、表达能力、节目主持等方面的技能。
他们还将了解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要求。
这些专业之间有一些重叠的部分,但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重点和方向。
选择哪个专业取决于你对特定领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
1。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76、“热媒介”和“冷媒介”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
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77、“电视人”这是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将印刷媒介环境和电视媒介环境中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两代人加以比较后提出的概念,强调电视对现代人社会化过程的巨大影响,是对现代人行为方式特征的一种概括。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由于收看电视是在背靠沙发、面向荧屏的狭小空间中进行的,这种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使得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养成了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弱。
78、“容器人”这是日本学者中野收用来描述现代人行为特点的概念。
他认为,在大众传播特别是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一种“罐状”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学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
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
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
(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
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
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考研专业课新闻学新闻结构形式与主题2009-08-10 10:39:1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倒金字塔结构:1特点:a完全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不是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安排层次段落,而是根据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段落顺序。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的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的食物的制约和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的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的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的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的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的感受和访问手法从人物的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的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的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绘方面。
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
5、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是国家的公仆,任何时候它的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的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和出版自由。
7、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应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对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所作的一种新的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是一种自认权利”的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的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的自由即新闻自由既是一种道德权利,又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概念,它反映和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的特性,最根本的方面和最一般的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的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的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是什么”的问题。
11、新闻——新闻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条件和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
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与传播
新闻传播学和新闻与传播1. 引言说到新闻传播学,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什么神仙东西?”其实嘛,简单说就是研究新闻是怎么产生的,传播到我们耳朵里的。
新闻和传播就像是热腾腾的包子和外面的蒸汽,息息相关,却各有各的滋味。
现在我们来聊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顺便加点料,让这个话题更有意思!2.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就是把“新闻”与“传播”这两个词,拽到一起,仔细研究它们是怎么交互的。
说白了,就是研究新闻是如何产生、传播,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
就像打篮球,首先得学会运球,再来投篮,最后才是比赛。
而在新闻传播学里,研究的对象包括记者、受众、媒介和社会等等。
每一个环节都像是在玩一场复杂的游戏,缺一不可。
2.2 为什么要学新闻传播学?很多人会问,“我干嘛要学这个呀?”嘿,这个问题可大了!其实,新闻传播学不仅关乎记者和媒体人,还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你看,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得飞快,有时候一条新闻刚发出来,转眼就能席卷整个网络。
这背后就需要新闻传播学的知识来支撑。
学了这些,大家可以更聪明地选择信息,别再被假新闻给骗了,真是“明白人”!3. 新闻与传播的关系3.1 新闻是传播的核心说到新闻和传播,咱们先得明白新闻是什么。
新闻就像是大街上的热炒,时时刻刻在更新,今天刚吃的,明天可能就过气了。
而传播则是让这些新闻从这里到那里,像空气一样扩散开来。
想想吧,如果没有传播,新闻就像是在井底的蛤蟆,永远看不到外面的世界。
所以,新闻是传播的核心,没有新闻的传播就像没有水的鱼,活不久。
3.2 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再说说传播的方式,那真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
传统的方式,比如电视、广播、报纸,这些都像是妈妈做的家常菜,经典又稳定;而现在的网络传播,就像是快餐,方便又快捷,随时随地都能吃上。
大家都知道,信息时代来临了,社交媒体的崛起,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这可比过去强多了。
你发个微博,可能瞬间就能引爆网络,简直像是“炸弹”一样,谁能想到呢?4. 传播效果与影响4.1 传播的力量传播可真是个大魔术,它能影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名词解释(二)次重要概念1、社会信息——指的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2、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通畅,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
3、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间的的隔阂等。
4、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5、符号化——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换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
6、符号解读——即传播对象对接收到的符号加以阐释与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7、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者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或交流的精神内容。
8、象征行为——指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者思想感情的行为。
9、编码——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载送或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的过程,即大众传播中,其表现为传播从业者采集、编辑、制作传播内容的活动。
10、解码——即把接收到的符号或者代码转化为受传者可以理解的信息的过程。
11、象征符——是一种由其解释着产生的符号,作为与之同义的某个别的符号的替代品,它不仅从形式上讲是一种替代物,而且从内涵上讲由于具有“意义”而获得一种解释。
12、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13、社会化——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14、自我表达——即传播者将自己的心情、意志、感情、意见、态度、考虑以及地位、身份等向他人加以表达的活动。
15、群体——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
16、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17、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它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
媒介名词解释
媒介名词解释
一、传播学: 1、传播(communication):指将信息或观念从一
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
2、媒介(medium):传播活动中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人类一切
传播行为及其所有物。
如口语、文字、印刷品、电子媒介、摄影、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等。
3、载体(carrier):从广义上讲,载
体也称“介质”,是用以记录信息并承载一定的意义的物质实体。
4、编码(coding):是指消息内容的结构、语言文字等表达形式
和符号系统的总和,如汉字、拼音、数字、词汇、语法、音乐旋律等等。
5、流通(circulation):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在空间范围
内移动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向着需求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渠道。
二、新闻传播学: 1、新闻(news):是指客观事物未经人类的主观意识改造而被自然界客观地反映出来的消息。
5、流通(circulation):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在空间范围内移动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向着需求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渠道。
二、新闻传播学: 1、新闻(news):是指客观事物未经人类的主观意识改造而被自然界客观地反映出来的消息。
2、传播(transmission):是指社会信息系统借助一定的媒介将消息(或
信息)从发生源传递到接受点的社会活动过程,也是信息发生、传递、反馈的过程。
3、传播媒介(media):是指信息得以运送、储存和收
集的物质手段。
4、传播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是指通过
符号形式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
2018新闻传播学考研名词解释:传播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新闻学与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报道和传播现象的学科,涉及到诸多关键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1. 新闻:具有报道价值和公众关注度的事实信息。
2. 新闻价值: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吸引力和关注度。
3. 新闻报道: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过程。
4. 新闻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渠道。
5. 新闻原则:新闻报道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真实性、客观性、平衡性、及时性等。
6. 新闻价值判断:评估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和吸引力。
7. 传播:信息在社会中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8. 传播模式:信息在传播中的流动方式和形式。
9. 传播媒介: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工具,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
10. 受众:接收和消费信息的人群。
11. 传播效果:信息传播后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和反应。
12. 群众传播:通过人际关系和口碑传播等非正式渠道进行的
信息传播。
13. 公关: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和维护组织或个人的良好形象。
14. 社会舆论:社会上关于某个议题或事件的一般意见和看法。
15. 媒介效应:媒体对受众、社会和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
16. 媒体素养:指个体对媒体运作、信息传播和新闻报道的理
解和应用能力。
这些名词和概念是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深入了解新闻报道和传播现象的本质及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
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的学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传播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1 新闻的定义和属性新闻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的公共信息,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特点。
新闻的定义和属性是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新闻从业者必须遵守的标准。
1.2 传播过程与角色传播是指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给受众的过程。
在新闻传播学中,有记者、编辑、主编、报道对象和受众等不同的角色参与传播过程。
他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推动新闻的产生和传播。
1.3 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新闻传播学关注新闻对受众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
传播效果指新闻在受众中引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社会影响指新闻对社会公众舆论、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趋势2.1 媒介多元化与融合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新闻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逐渐与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介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
未来,新闻传播媒介将更加多样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将更加方便和快捷。
2.2 数据驱动和个性化传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新闻传播学提供了更多研究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新闻传播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受众的需求和兴趣,实现个性化的信息传递。
同时,新闻传播学也需要关注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2.3 社交媒体与公共舆情管理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和规律。
微博、微信和其他社交平台成为新闻传播的热点和焦点。
在未来的发展中,新闻传播学将更加关注社交媒体的运作机制和公共舆情的管理,以应对信息爆炸和谣言的传播。
2.4 新闻素养与媒介素养的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学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新闻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培养。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新闻判断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
新闻传播的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的名词解释新闻传播是指在社会中把新闻内容传递给公众的过程,它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通过各种媒介的运用,传播信息、传递声音、传播思想,在社会中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闻传播的目的在于向公众提供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激发公众的舆论,引导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闻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运作方式,更是一种社会治理的手段。
通过新闻传播,政府能够向公众传递政策法规,提高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
企业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宣传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增强品牌形象,引发公众需求,促进市场发展。
公益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可以通过新闻传播提高社会议题的关注度,倡导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变革。
新闻传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包括了新闻的采集、编写、编辑、发布和传播等多个环节。
新闻传播的媒介也日益多样化,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各种平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介的多样化,新闻传播的形式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创新。
在新闻传播中,新闻的源头是新闻从业者的采集和加工。
他们需要把复杂的事实变得简单明了,提炼出新闻价值。
然后,新闻会通过媒介传播给公众。
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效果。
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媒介选择。
不同的媒介有着不同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所以在选择媒介时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媒介的传播效果。
除了媒介选择,新闻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及时性也是传播效果的关键。
对于公众来说,他们需要通过获取准确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新闻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社会交流的过程。
新闻传播可以激发公众的兴趣,拓宽视野,提高社会参与度。
通过新闻传播,公众可以了解社会最新动态,增加对不同事件和问题的认知。
同时,新闻传播也会受到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反馈。
公众的评论、讨论、转发等行为,会对新闻内容和传播方式产生影响。
总之,新闻传播是一门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应用的学科。
它不仅需要新闻从业者具备新闻素养和传播技能,也需要公众具备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
大学专业解读系列:新闻传播学
学科名称:文学一级学科代码:0503一级学科称:新闻传播学学科解读一级学科简介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
本学科以人类社会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为对象,从不同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新闻与信息传播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在性质上,兼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本学科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而展开,在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前,本学科下设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广告学与传媒经济学四个学科方向。
学科方向简介:新闻学:以新闻生产及传播,特别是职业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新闻理论研究:对各种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数字化时代新闻传播发生和发展、提升全民媒介素养等提供理论支持和说明;第二,新闻业务研究:以传统的"采写编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闻业务研究,正在转变为事实、娱乐、评论等叙事技巧与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综合运用的研究,而且信息搜集、分析、整合、呈现等综合创造能力的研究,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第三,新闻史研究:为职业和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提供本领域人文历史意识,尤其是提供当代新闻传播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方面,都面临着新的任务。
传播学:以人类传播现象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传播、交流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变迁。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第一,传播理论研究:主要包括传播与人的交往、传播制度、传媒生产、受众、传播效果等;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主要内容包含媒介生产与政治经济权力、媒介文本的意义呈现、作为文化的传播技术、跨文化传播等;第三,传播史研究,包括媒介史、传播观念史、传播文化史和社会史等。
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科以广播电视和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两个方向:第一,广播电视研究:主要包括节目和频道(率)的构架、类型、制作和运营、广播电视节目和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受众、收视(听)率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第二,新媒体研究:强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传播理论为依据,内容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内容产制研究、产业模式研究以及传播与技术融合部分的研究,同时,研究新媒体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关系。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学】
1、新闻传播学是什么?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学科,旨在理解新闻传播行为,例如新闻报道、网
络新闻媒体、传播媒体和社交媒体。
新闻传播学将社会学和心理学、
人类行为学综合到一个学科中,以研究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因素,
并探讨如何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促进新闻传播的效果。
2、新闻传播学研究内容
新闻传播学研究主要包括新闻传播行为和行为影响、媒体组织、媒体
内容、媒体产品和服务,传播媒体技术、传播系统、社会应用等内容。
3、新闻传播学专业培养要求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
(2)掌握传播行为的分析方法和专业技能;
(3)掌握新闻传播机构的功能与结构;
(4)熟悉传播的开发与管理;
(5)掌握传播系统的分析与评价;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4、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什么
新闻传播学专业能学到许多知识和技能,包括:
(1)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
(2)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及报导技能;
(3)掌握媒体组织与服务规划;
(4)熟练掌握传播网络建设与运用技术;
(5)掌握传播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6)熟悉社会应用领域中的传播行为。
5、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去企业就业,可以从事新闻媒体企业网络管理、报纸出版社编辑管理、广播电视台广告策划等工作;可到宣传部门从
事宣传管理和宣传活动的策划工作;也可进入研究机构做市场调查、
调查分析等工作。
此外,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到媒体管理部
门担任新闻传播管理的相关职务。
新闻传播学110个名词解释
新闻传播学110个名词解释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3、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
4、群体传播:即团体传播,指人们在”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5、组织传播: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交流活动。
6、大众传播:是指传播组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杂志、图书等,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大众”,是指分布广泛、互不相识的广大受众。
7、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
8、传播过程:即传播现象的结构、要素和各个要互之间的关系。
美国学者戴维o伯洛透彻分析了传播过程,主要论点是:①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无始无终,没有界限;②传播过程是一组复杂的结构,应将其中的多元关系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③传播过程的本质是变动,即各种关系的相互相互影响和变化。
他提出”S-M-C-R”(讯息来源-讯息-渠道-受者)的传播过程模式,强调了”过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9、”过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动机两个环节,把它变成7W模式。
传播学上的三大类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
10、拉斯韦尔模式(传播过程中的5W):拉斯韦尔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
11、申农-韦弗模式:线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为三种,把讯息分为发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
12、传统线性模式:以拉斯韦尔和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传播被表述为一种直线型、单向型的过程。
忽视了反馈和社会过程对传播过程的制约。
13、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理解
对新闻传播学的认识理解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
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新闻的本质,掌握新闻传播的规律,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对象是新闻。
新闻是指对社会事件或现象进行报道的信息,它具有及时性、公共性、真实性和传播性等特点。
新闻传播学通过研究新闻的来源、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揭示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
新闻的生产是指新闻从产生到发布的全过程,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制作等环节;新闻的传播是指新闻从媒体到受众的传递过程,包括新闻的发布、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新闻的接受是指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评价等过程。
通过研究这些过程,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机制,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新闻传播学探讨的问题包括新闻价值、新闻报道和新闻媒体等方面。
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包括新闻的时效性、公共性和社会影响力等;新闻报道是指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和制作等方面;新闻媒体是指新闻信息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
通过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促进新闻的发展和进步,满足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新闻传播学还研究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效果。
新闻传播的影响是指新闻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包括认知影响、态度影响和行为影响等;新闻传播的效果是指新闻传播的目标是否达到,包括信息接触、信息理解和信息记忆等方面。
通过研究新闻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可以评估新闻传播的效果,指导新闻传播的实践。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新闻的产生、传播和接受过程,揭示新闻传播的规律和机制,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新闻传播学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新闻的本质和特点,提升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
新闻理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新闻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起源2、新闻的本源3、好奇说4、群居说5、新闻欲(99新)6、硬新闻和软新闻二、简述1、新闻的特点第二章新闻传播一、名词解释1、新闻的倾向性新闻报道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
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表现得含蓄而隐晦,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倾向性总是客观存在的。
新闻倾向性是通过选择事实和编写新闻表现出来的。
它往往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
新闻倾向性是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的。
2、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为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
新闻价值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
新闻价值是客观的,是一种预测,也是一个综合的标准。
3、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客观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任何企图用虚构、杜撰或者背离事实本身的基本逻辑的报道来表现倾向性,不仅无法说法人,其生命力也必然短暂;二是指对事实的选择一定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既不能为了表现倾向性的需要,把一件有利于自己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作重大新闻来报道,也不能故意回避不利于自己的重大事件。
新闻报道者只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表现自己的倾向。
新闻客观性制约着新闻倾向性。
客观性与客观主义不同。
某些资产阶级报人标榜“纯客观”、“不党不私”、“不偏不倚”,实际上为了掩盖其阶级立场和报道的倾向性。
4、无形的意见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中某些含而不露的意见。
从表明上看,新闻似乎只在客观地叙写事实,实际上在用词造句之间就隐含着某些观点,形式上的含蓄掩盖着内容上的某一立场。
这种外朴实而内藏机锋的新闻报道的作者乃是新闻记者中的高手。
新闻评论的名家也常用这种手法撰写评论。
5、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表达意见到新闻写作方法,也是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选择,对比衬托、借人之口、描绘细节等运用具体事实的方法来表现新闻主题或表达作者的观点和倾向。
它寓理于事,符合人们从新闻中主要是了解事实的要求和新闻文体要用事实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的基本特征,因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到受众,更具说服力。
新闻传播学学科
新闻传播学学科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传播现象的学科,它涉及到新闻的生产、传播和接受等方面。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新闻传播学学科。
一、新闻传播学的历史新闻传播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的美国和欧洲开始出现了新闻业的专业化和商业化。
20世纪初期,新闻传播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包括新闻的生产、传播、接受、影响等方面。
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新闻传播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国高校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生产:新闻生产是指新闻从产生到发布的整个过程,包括新闻的采集、编辑、排版等环节。
2.新闻传播: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从媒体到受众的传递过程,包括新闻的发布、传播途径、传播效果等方面。
3.新闻接受:新闻接受是指受众对新闻的接受和理解过程,包括受众的心理、认知、态度等方面。
4.新闻影响:新闻影响是指新闻对受众的影响,包括新闻对受众的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
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非常多样,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问卷来了解受众的态度、行为等方面。
2.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新闻对受众的影响。
3.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深入了解某个事件或现象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了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4.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新闻内容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分析新闻内容来了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四、新闻传播学的应用领域新闻传播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新闻媒体:新闻传播学可以帮助新闻媒体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应,从而提高新闻的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学—-名词解释1、全球化--某个场所发生得事物受到遥远地方发生得食物得制约与影响,或者反过来某个场所发生得食物对遥远地方发生得事物具有指向意义,此种关系将远隔两地得地区相互联结,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加强这种关系。
(吉登斯提出)2、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从业者必须持有得新闻职业精神或职业规范。
3、新新闻主义-—主张运用文学创作得手法来写新闻。
(指运用记者自己得感受与访问手法从人物得内心获得对某一事件得观点,而不就是依靠一般采集材料,提出老一类问题得手法,它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与描绘方面。
ﻫ4、公共新闻理论——主张新闻媒介应积极介入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得公共事务,由公众而非新闻从业者设置新闻报道得议程。
ﻫ5、报刊得集权主义理论——主张“报刊就是国家得公仆,任何时候它得主要内容都要对当权者负责"。
6、报刊得自由主义理论—-就就是新闻自由理论,主张社会得主体公民都享有言论与出版自由。
7、报刊得社会责任理论——主张报刊在享有新闻自由权利得同时,应承担应有得社会责任与义务.8、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就是报刊得社会责任论对报刊得自由主义理论所作得一种新得解释。
它摒弃了“自由就是一种自认权利"得先验论观点,强调自由得后验性或社会性,并主张新闻从业者所享有得自由即新闻自由既就是一种道德权利,又就是一种法律权利。
9、新闻理论范畴—-它就是对新闻现象进行理论思维时所使用得最基本得概念,它反映与表现出新闻现象最本质得特性,最根本得方面与最一般得关系。
10、“陆氏定义"(01、04考)——它就是陆定一于1943年9月1日发表在《解放日报》得《我们对于新闻学得基本观点》中所提出来得新闻观念,即认为“新闻就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得事实得报道”,此观念在清除新闻理论中诸如“性质说”等唯心主义观点得同时,科学回答了“新闻就是什么”得问题。
11、新闻——新闻就就是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得事实。
12、新闻背景-—指新闻事实产生与发展得历史过程、条件与动因,以及它与周围事物得联系。
13、新闻事实(00、01考)--指被报道得新近发生得事实。
14、新闻真实-—新闻完全符合现实中相对应得客观事实,也就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所报道得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得那件对应着得事实完全一致。
15ﻫ、新闻真实性(98、00、05考)-—指新闻具有得最基本得特性,即与现实中对应着得事实相符合得那种本质特性.ﻫ16、现象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外部形态上完全相符。
ﻫ本质真实—-指新闻事实与现实原型在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
现实真实——指新闻事实真就是再现了现实中新近发生得事实。
ﻫ历史真实——指新闻事实得真实性为历史所肯定。
ﻫ17、客观报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偏不倚、公正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而不发表任何意见。
18、新闻客观性——指新闻事实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打上了传播者思想烙印得客观事实,但它不依人得主观意志而改变其本来面目。
ﻫ19、新闻实践—-就是以某种客观事实为新闻传播或接受对象得活动。
20、新闻时新性—-指新闻事实在被及时传播得过程中所表现出得新鲜特征。
21、新闻时宜性—-指新闻事实得以传播得最佳时间。
即为了产生最好得效果,新闻传播主体根22、独家新闻—-指那据受众需要与社会环境得变化而选定得宜于报道新闻事实得最佳时机。
ﻫ些新得、独自占有得,及时播发之后能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得新闻.相对独家新闻——即时间差新闻,指抢先或者首次播发新近发生得新闻事实。
ﻫ绝对独家新闻(01考)——即非时间差新闻,指那些事实被掩盖着,不经记者发掘,很难公之于世得新闻.23、瞬态新闻—-指于快速传播中产生得新闻,具有时宜性强,时效性突出得特点,其所蕴含得“报道时机”稍纵即逝。
ﻫ24、新闻自由(98、00考)——就就是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得自由,它包括采访、编辑、传送、评论与收受等方面得自由。
25、新闻党性(98、07考)——就是新闻传播者站在所属阶级或正当得立场上,去从事收集、报道与评价新闻事实得新闻活动。
26、新闻党性原则(03考)—-就是新闻传播者在从事一切新闻活动时必须遵循得所属阶级或政党得思想、政治与组织方面得原则.27、新闻道德(98、00)——就是新闻传播者得职业道德,也就是新闻传播者得行为准则或规范。
28、新闻自律—-新闻传播者对其自身所实行得道德约束。
内心信念--就是一种道德观念,就是人们对于自己行为得就是非、美丑、善恶进行自我评价得一种表现形式.ﻫ新闻自律组织-—就是以新闻界权威人士为主体得新闻评议机构.ﻫ社会公德——指人们在交往中应遵循得那种简单得道德与正义得准则,它反映得就是全民族、全社会得共同愿望.29、新闻行为——指新闻传播者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得所作所为.30、境遇道德论——又叫境遇决定行为论,指因特殊情况得需要或正当得理由,新闻传播者可以31、绝对主义道德论——新闻传播者不可稍加背离新闻道德得准随时违反某种新闻道德准则.ﻫ则,即使特殊情况得需要、有正当理由也不能放松对新闻行为得道德约束。
32、反强制主义道德论(01考)——否定一切新闻道德准则,认为新闻行为得发生时随机得、自33、新闻舆论——就是舆论主体借助于新闻传播媒介与方式对舆论对由自在得、不可预料得。
ﻫ象所表缪那个得共同意见。
34ﻫ、舆论(04、06考)——就就是在特定得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得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得基本一致得意见或态度。
ﻫ35、新闻宣传——通过报道与解释新闻事实向受众灌输某种观点,并劝导她们接受这种观点.36、连续报道-—对新闻事实得发生、发展得过程作多次有序得报道。
37ﻫ、深度报道(01、02考)——它就是一种新闻样式(或新闻体裁),其基本特点就是在全面报道某一新闻事实得同时,加进新闻背景,并进行简要分析,以此揭示其产生得原因或发展趋向。
39、新闻38、新闻信息-—就是通过新闻传播者所反映得变化着得新闻事实得特征或差异性。
ﻫ可读性(98考)—-就是指新闻能够吸引读者去阅读或便于顺利阅读得那种特性。
ﻫ40、阻抗——就是阻碍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接受主体在认识与理解新闻事实上取得一致性意见得干扰因素。
ﻫ主观性阻抗——指新闻传播主体与新闻接受主体间在心理-生理方面得差异,即二者得记忆痕结构不一致,它与新闻得可达性相联系.ﻫ客观性阻抗—-指新闻载体成为阻碍新闻事实顺利传播得干扰因素,它与新闻得易受性相关.41、新闻趣味性——指新闻具有情趣与意味得那种特性.4ﻫ2、新闻价值(07考)—-就是受众对新闻事实得客观素质或属性得功能适合自身需要所作出得肯定性评价。
(注:新闻价值与新闻得价值不同,新闻得价值就是指新闻得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不就是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考虑得仅就是新闻就是否能引起受众共同兴趣得问题,并不考虑新闻得社会效果问题.把二者混为一谈,实际上就是把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混为一谈。
)ﻫ宣传价值——就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得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与说明传播者主张得素质。
43ﻫ、受众(05考)——在传播学上,它泛指媒介信息得接受者。
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它指得就是大众传播媒介信息得接受者,其中最主要得就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得读者、广播得听众与电视得观众。
44、受众期待--就是新闻受众在接受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得那种主观愿望.受众认知期待-—就是受众在接受新闻事实得过程中,以认知形式反映自己得意识指向.45、受众情感期待——就是手中在接受新闻事实得过程中,以情感形式反映自己得意识指向。
ﻫ受众动机——就是新闻受众之所以接受新闻事实得诱因,就是新闻受众参与新闻实践活动得出46、硬新闻——指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得新闻。
它有极其严格得时间要求,发点。
ﻫ报道必须迅速,越快越好,并且报道应尽可能得准确,信息尽可能得量化。
4ﻫ7、软新闻(05考)—-指那些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得新闻。
它与人们得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或作为人们茶余饭后得谈资.48ﻫ、受众定位(05考)——即确定媒介整体与所设栏目得明确得传播对象,解决向谁传播得问题。
其主要包括一家媒体得整体受众定位与媒体得各个分设栏目、频道等方面得特定受众定位两部分内容。
ﻫ49、新闻指导性(00考)—-就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得事实来宣传一定得观点,以影响受众得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目标上去。
对我国得新闻事业来说,新闻得指导性就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得立场、观点、方法,用党得方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得思想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就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四化大业.50、新闻选择——即对现实生活中发生得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得事实,它就是对事实得选择.51、新闻体制—-指得就是新闻事业得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得构成,新闻事业得结构与社会对新闻事业得制约机制等。
52、媒介生态环境--指媒介并不就是孤立存在得,它也就是一种社会子系统,就是社会得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其她子系统也存在密切得关系.这种关系得总与即媒介生态环境.传播学——名词解释(一)重要概念1、传播(05考)—-即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架子花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3、象征行为——指得就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得行为。
4、文化—-即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得知识与态度,使之得到传承与发展而就是用得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得继承性得观念体系。
5、传播过程-—指得就是具备传播活动得以成立得基本要素得过程.ﻫ6、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得就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得活动。
7、人际传播——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得信息传播活动,也就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得新得信息传播系统。
8、内省式思考-—就是一种短期得、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得得自我反思活动。
ﻫ9、群体传播—-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得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岩原勉认为,“群体传播就就是将共同目标与协作意愿加以连接与实现得过程.”10、集合行为—-指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1ﻫ1、组织传播——就是指围绕相应得组织目标,在组织成员之间、组织于环境之间所进行得信息传播以达到组织关系协调得活动。
包括组织内传播、组织外传播.1ﻫ2、大众传播(06考)-—就就是专业化得媒介组织运用先进得传播技术与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得大规模得信息生产与传播活动。
其目得就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得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得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她们。
13、信息环境--指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得信息及其传播活动得总体构成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