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和作用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本)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前教育心理学1

学前教育心理学1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他的综合性特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 美国林格伦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该关心三个要素: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学习过程指人们学习时所做的事情。

学习情境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包括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1. 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心理学。

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比纳和西蒙1905年制定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

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教奠基人。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主要研究学习理论。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60年代出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后逐渐重视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4完善期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教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完善。

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2.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到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在发展到一门独立的学科三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 50年代)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 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 化。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有几个方面的研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 如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 异、课堂管理和教师心理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 学科正在形成。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 育服务。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 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同时,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不少心理学家开始把学校和课堂看做 是社会情景,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随着信息科学与 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的研究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 能力的有机结合。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 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 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智商是智 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IQ一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 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 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 的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 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研究对象和作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

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2、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4。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1、为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

2、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1、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了解问题,2、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学生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教师指导地位,关键作用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

北师大教育心理学课程笔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不限于学校情景中学和教的基本规律,应扩展为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范围里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交互作用的规律。

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和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一)学生学生特征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多姿多彩,学生的差异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二)教师学生式学习的主体,但并不否定教师的指导地位。

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其他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教师这一要素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学中具有异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宏观上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注重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四)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过去,教学媒体被视为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和容量的大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三、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一)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二)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幼儿教育心理学要点

幼儿教育心理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二十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他的综合性特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 美国林格伦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该关心三个要素: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学习过程指人们学习时所做的事情。

学习情境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1. 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心理学。

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比纳和西蒙1905年制定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

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教奠基人。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主要研究学习理论。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60年代出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后逐渐重视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4完善期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骄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完善。

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2.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到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在发展到一门独立的学科三个阶段。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
第一章:绪论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 1913~~1914年该书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
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 、《个性差异及其测量》→科学教育心理 学的创立的标志。 “教育心理学之父”
A. 实验法 B. 调查法 C. 观察法 D. 教育经验总结 法
(12)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 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 研究方法,叫做
A.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教育经验总 结法
结语
谢谢大家!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1)教学系统五要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2)教学过程三侧面: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
(3)教学环境包括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环 境两个方面,其中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 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 、效果律)及个别差异理论对教育心理学 研究有重要影响。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绪论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s——50s末)
20s和30s: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维果斯基(前苏联):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 弗洛伊德(奥地利)→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 中的作用
第二节 第一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三、成熟时期(60s—70s末)
布鲁纳(J.S.Bruner):课程改革运动。重视探讨 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 段的改进。 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 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方便学习的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

333-教育心理学(最全最完美)

333-教育心理学(最全最完美)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这里了解一下即可。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记住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以及其后扩展三本书标志着西文教育心理学独立学科体系的确立。

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了解一下即可。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同样是作为了解。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12年西南名词: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残废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

它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稳定的一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要各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认知是个体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

认知发展是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规律:1、认知活动从简单、具体不断向复杂、抽象发展。

2、认知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3、认知活动从笼统向分化发展。

认知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像、言语和注意等心理因素,思维是认识的核心,认知心理的诸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

构成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发展是多层次和不同步的,认知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多阶段和多种水平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上面有点乱,因为这里不是重点,大家把我写的这些话背下来就行了,这里一般出名词解释。

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伯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柳工,这个独特的模式包括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

其结构包括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这五个系统。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的对象与学科地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其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不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简单结合,而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学科的发展历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初创期。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应该归功于桑代克。

他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

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

学习理论一直是这一时期主要研究领域。

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形成了许多理论和派别。

这些理论和派别之争充分反映在教育心理学中。

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对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这一时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如维果斯基等强调教育和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移人教育心理学。

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反对机械地把动物学习的研究搬用到人类情境中去,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重视学科心理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时期。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布鲁纳、奥苏贝尔、罗杰斯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2.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3.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

具体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

1)五要素①学生是研究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是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研究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

2)三过程①研究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教学后的检测和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是XXX。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的说,就是研究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1、理论任务:首要的任务是揭示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解释在教育或教学情况下学习者如何学习、记忆、保持、迁移、解决问题以及怎样表现出他们的举止行为等。

2、应用任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能为科学地进行教与学提供指导,促进学校教育实践。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情境性环境的影响。

3、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4、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5、研究社会性环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教师参与研究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与专家们的研究往往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为:1、研究问题来自自己的日常教学经验中的任何问题,而不一定是个大的课题。

2、研究途径可以是任何非正规的探索方法,包括作笔记、写日志、谈话记录以及保留整理学生的作品等,而不一定像专家那样严格遵循研究套路。

3、教师可以形成研究者的团体,其中包括教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非正式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联合。

二、常用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2、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收集有关的心理和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行为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怎么办?归因训练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有效吗?如何更有效?
5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第二节 发展概况
一、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标志:教育心理学这一学 科的出现
二、发展(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60年代~70年代末)
14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判断题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学对象。( )
2.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
3.教学媒体只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所以它不属于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4.教育心理学只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
5.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7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三)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 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四)个案法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 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某 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五)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 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B.《教育心理学大纲》 斯金纳
C.《教育心理学》 华生
D.《教育心理学》 桑代克
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在 ()年
A.1905 B.1903
C.1879
D.1914
11
教育心理学概述和意义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改变某些条件引起被试的某种变化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上篇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含义:心理学与教育情境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主体)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在学与教过程中,五要素共同影响着三过程,而且整个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选择课题并提出假设(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三种A条件式B差异式C函数式2、设计研究方案A选择研究对象B确定研究变量{自变量—即刺激变量,是研究者在研究中要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那些因素主要分为外部刺激、被试固有特性、被试的暂时特性、环境变量;自变量也可分为数量型的自变量和分类型的自变量;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选取因变量应注意1、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最敏感、因变量应可靠、因变量应具有一定的效度、应选取最容易最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变量。

无关变量—主要有几种手段随机化“最有效方法、消除、增加变量、统计控制}C收集资料D整理和分析资料(定性分析:对研究资料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定量分析: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E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第二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早期我国:【学记】教学相长孔子【论语】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环境与教育”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积极的思维过程”西方:古希腊,柏拉图“所有的知识都是生来就有”“谋求身心的均衡发展;亚里士多德“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裴斯泰洛奇【轮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设想;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乌申斯基最早在教育中尝试系统运用心理学知识。

教育心理学(精华)

教育心理学(精华)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的基本内涵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习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中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着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3、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来说,包括: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2、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3、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俄国卡普捷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5、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至此,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20年代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它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中时实验研究。

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尚未形成独立学科体系。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1、20世纪60年代初,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2、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的探讨。

3、罗杰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4、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阐述了有意义的学习条件;加涅对人类的学习进行了系统分类,这两种学习理论为教育心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

小学教育心理学笔记(最全)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一、定义:学与教二、核心:学习心理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⑤教育经验总结法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二、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第四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发展概况: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80年代末(深化拓展)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4~5岁书面语言4岁形状知觉5岁儿童智力发展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③、格赛尔:成熟论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3、影响身心因素1、遗传(可能性)①遗传素质②成熟;2、环境(现实性)社会、家庭、学校(主导)、早期3、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童年期:1、语言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时期;2、品德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时期,9岁;3、思维发展从形象到抽象逻辑的过渡期,10岁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四概念、四阶段四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阶段:感知运动0~2岁①客体永久性;②思维开始萌芽;③直觉动作思维前运算阶段2~7岁①早期的符号功能;②思维不具有可逆性;③自我中心;④不能获得守恒关系;⑤泛灵论具体运算7~11岁①思维可逆②去自我中心③具体形象思维形式运算11岁以后①命题之间的关系②抽象逻辑思维③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2、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①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②挑一挑摘苹果③支架教学(帮助学生顺利渡过最近发展区)第三节小学生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1、人格概述定义: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结构:性格、气质、自我意识三我结构: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二、性格定义:性格指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结构特征: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1、加强三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3、利用集体教育的力量;4、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5、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6、及时进行个别指导;7、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三、气质定义:人生来就有典型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气质是天生的,性格是后天的;2、气质受生理影响大;3、气质可塑性强;4、气质特征表现较早;5、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气质体液说: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刚强,容易感情用事;2、多血质:活泼、乐观、灵活;2、粘液质:死板,沉稳,缺乏生气;3、抑郁质,多愁善感,敏感,怯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 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引导学生的 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 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 测一测: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 学习过程 2.(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教学过程
谢谢欣赏,欢迎指导!
(四)研究内容
1、五个要素(客观题)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 学生(主体) 教学媒体 教师(主导)
2、三个过程
学习过程(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 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 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包括学 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 习的特点等。
教育心理学
许力三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基本内涵理学的作用
研究方法与研究原则
基本内涵
初创时期 发展时期 成熟时期 完善时期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概念(客观题)
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即如何学、如何教、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学科性质
---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又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但不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学中的简单应用。
---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并以应用为主。
(三)研究对象
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的心理。
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学习心理(核心)、教学心理
• 测一测: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所有的学与教 B.学校情境中的 学与教 C.社会情境中的学与教 D.实践过程中的学与教
3.教学的三种过程是( ) A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 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 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