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衣剂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衣剂简介

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经过先进工艺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裹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保护膜的农药制剂。种衣剂于播种前使用,可综合防治苗期病虫害,省药、省时、省工、省钱,有利于环境保护,包衣后又能促进作物生长,使其根系强大、抗逆性强,可保产、增产,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展,种子处理剂已从传统的有机氯产品发展为两元或三元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微肥等的混合种衣剂产品。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法国、丹麦、日本、以色列等拥有比较先进的种衣剂研制及应用技术,其良种包衣率达95%以上。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种子处理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其特点,首先是高效、经济、安全农药新品种的开发不断替代传统的种子处理剂。其次是新剂型如悬浮剂、悬乳剂等的开发应用使种子处理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第三是薄膜包衣种子技术的研究及开发,推动着种子处理朝着产业化、机械化、商品化的方向迅速发展。第四是随着生物技术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利用生物制剂进行种子处理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地开展。也是未来种子处理剂的发展方向。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和开发以克百威和多菌灵等为有效成份的一系列混配种衣剂,并开始在我国北方生产中推广应用,成为我国大面积推广包衣技术的基础产品。此后,种衣剂研制开发、生产及推广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为加强对种衣剂行业的管理,1995年起我国对种衣剂质量和应用状况进行市场抽查和监督。1998年由农业部药检所主持召开了种衣剂行业标准拟订座谈会,1999年,以农业部药检所、沈阳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研究及制订了我国种衣剂产品的国家标准。目前国内登记在册的生产种衣剂的企业已达88家,品种多以悬浮种衣剂为主。主要应用于玉米、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及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种子包衣。

(一)玉米种衣剂

玉米种子处理对苗期的病虫害提供了良好的综合防治效果。玉米常见的苗期病害有丝黑穗病、茎基腐病、蚜虫、叶蝉及虫传粗缩病、线虫病、地下害虫和缺素症等。包衣处理效果显著,一般保苗率和增产效果与对照相比,分别达到22%~65%和10.3%~18.7%。玉米种衣剂主要成份为高毒杀虫剂呋喃丹、甲拌磷及福美双等杀菌剂混配成的复合种衣剂。但在种子包衣过程中及播种等操作时,常常由于安全性措施不当,曾经发生人畜中毒现象。玉米良种包衣开始于1985年,推广面积在粮食作物中最大,原因是玉米杂交种由种子部门统一供种,

统一包衣,二是因为包衣增产显著,农民欢迎。

(二)麦类种衣剂

麦类作物在国外包衣面积较玉米大。这是由国情不同而异。我国麦类良种包衣较玉米起步晚,主要原因是麦类种子为一般品种,农民自己留种,较分散,而玉米、高粱多为杂交种,是由国家指定原种场统一制种,因而便于统一包衣处理。麦类种衣剂主要以三唑类杀菌剂为活性成份,如三唑酮、三唑醇、烯唑醇、戊唑醇等及其相应的复配制剂。三唑类杀菌剂其优点是活性高,持效期长,杀菌谱广,防病效果显著。但由于对植物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推迟发芽和出苗,植株矮化。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量。

(三)水稻种衣剂

与玉米种衣剂和麦类种衣剂相比,水稻种衣剂的研制开发比较滞后。其原因是水稻种子处理常常采用浸种催芽等措施,限制了包衣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由于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的推广,水稻苗期立枯病及水稻恶苗病等病害发生严重。采用传统的浸种处理方法很难防治土传病原菌的侵染。目前,国内已相继开始水稻种衣剂的研制开发。但由于药剂配方筛选不当,部分品种仅对苗病防治有效,而另一部分品种仅对恶苗病防治有效果。当前生产应用中,往往是先由供种部门进行包衣,农户在播种前再用其它药剂浸种。这样既手续繁琐又增加了成本,从而制约了水稻种衣剂的推广应用。

(四)棉花种衣剂

棉花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为保证生活和国防用棉,国家曾拨专项资金建立优质棉基地县,建立种子加工厂、包衣厂,促进了棉种的产业化进程。我国棉花产区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三大产区。这三大棉区的气候土壤和病虫种类都不相同,所用栽培措施差异很大,所用种衣剂型号也不相同。如在长江流域棉区主要品种为拌种灵、甲基立枯灵和福美双、多菌灵等杀菌剂复配的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苗期炭疽、立枯、红腐等病害。在黄河流域棉区种衣剂主要品种为杀虫剂呋喃丹和多菌灵、福美双等杀菌剂复配的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苗期害虫和病害。

其它作物上应用的种衣剂还有大豆种衣剂、花生种衣剂、高粱种衣剂、甜菜种衣剂、瓜类种衣剂、茄类种衣剂和芝麻种衣剂等。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推广应用。据1998年初步统计,我国良种包衣率约17%,增产率达5%。在农业增产丰收和种子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