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尝试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变迁,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而博士生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象,其创新能力更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博士研究生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本文将对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全面展现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如何?从过去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博士研究生人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随着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的不断完善,博士生在学术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我国博士生创新团队和科研项目也在国际上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博士研究生培养大多着重于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些博士生在研究生阶段由于学术压力、论文发表等原因,容易出现创新能力的丧失或精神焦虑等问题。
一些博士生由于导师和科研团队的不当指导,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力。
我国目前对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也较为简单和定性,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这也影响了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真实水平。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仍需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针对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学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理论知识和科研技能的传授的要注重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博士生提出自主的研究命题和解决方案。
需要建立科学的博士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新成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导师的科研创新水平和指导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博士生的创新潜力。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1. 引言博士生作为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学位人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一直是学术界和科研机构高度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本文将对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进行综述,探讨目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的现状目前,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涉及到了各个学科领域,从教育学、心理学到工程技术、医学等都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最为突出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研究者多从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
3. 存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现有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缺乏大样本的实证研究,使得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普适性有所欠缺。
对于创新能力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也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创新能力应包含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创新能力应包括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也值得关注,目前的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4. 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升我国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需要加强定量研究,通过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博士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探讨不同学科背景下的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同学科对创新能力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需要深入挖掘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包括导师指导、科研项目参与、国际交流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作者:李跃飞焦阳马英张振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6年第01期摘要: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几十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招生规模以及毕业人数都达到了新高。
但由于我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在研究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改善,本文从此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以期为研究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问题大学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核心,而研究生教育更是核心之重,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乃至掌握的核心科技能力是衡量其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标杆。
我国对研究生的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变迁,多次提到了其重要性,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纲要当中不止一次提出要大力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水平。
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涉及到在科研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1]。
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视角,有针对性的在教学当中给予适当的规划与引导,更加直接的提升其科研水平。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研究生阶段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延续,在夯实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能力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归结起来涉及到研究生内部自身以及培养高校外部影响两个因素。
有究表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五个因素[2, 3]。
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外部培养因素主要包括科研条件、学术氛围、课程质量和导师培养四个因素[3]。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近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始终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
不过,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博士研究生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前沿科学问题,同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首先,提高科研能力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
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他们应该有深入的学科知识积累和专业背景,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在博士阶段,学生需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不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还需要具备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
同时,博士研究生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阅读并理解国内外的学术论文,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其次,博士研究生还需要培养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科学伦理和道德素养、团队合作能力、学术沟通和表达能力等。
在科研过程中,博士研究生需要遵守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尊重知识产权和合作伙伴的利益,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拓宽学术视野。
同时,博士研究生还需要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与导师和同事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动研究项目的进展。
此外,博士研究生还应该注重学术沟通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成果,同时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和合作。
最后,博士研究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他们要关注社会问题,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博士研究生应该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关注科学伦理和社会公正,对于科研工作的影响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
他们应该能够将科学成果向社会传播,提供专业建议和对策,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通过提升科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博士研究生能够成为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高层次科研人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博士科研能力评价总结范文
一、引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博士学位代表着学者在某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与高度专业能力。
博士科研能力评价是对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创新能力、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全面评估。
本文旨在对博士科研能力进行总结,分析其特点、优势与不足,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参考。
二、博士科研能力评价特点1. 严谨性:博士科研能力评价要求评价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2. 全面性:评价应涵盖博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创新能力、实践应用等多个方面,确保评价的全面性。
3. 客观性:评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4. 动态性:博士科研能力评价应关注研究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体现动态评价的特点。
三、博士科研能力评价优势1. 提高学术水平:通过评价,博士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 促进创新能力:评价过程中,博士生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 优化资源配置:评价结果可以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人才选拔、项目资助等方面的依据,优化资源配置。
4. 促进产学研结合:评价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博士科研能力评价不足1. 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博士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
2. 评价过程不够透明:评价过程中,部分环节存在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等问题,影响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3. 评价结果应用不足:评价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未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4. 评价主体单一:目前,博士科研能力评价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负责,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五、结论总之,博士科研能力评价在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评价体系尚存在一定不足。
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加强评价结果的应用,推动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
博士培养质量调查及几点思考
博士培养质量调查及几点思考摘要: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 本文主要从博士培养质量调查方法、总体评价、培养质量相关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建议以资参考。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相关因素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0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一方面体现了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术型人才,博士毕业生应具备宽厚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能,善于梳理和提出问题,具有很强的独立从事研究工作能力,并做出创造性贡献。
近期我们对本单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本次调查,对于促进博士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过程与方法对本单位博士培养质量调查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有:(一)博士论文质量调查:以每三年为一个时间段、每一时间段选取1篇博士学位论文,选取国外相应学科方向的博士学位论文。
学科内部成立专家组,对论文进行评价,形成博士学位论文纵向比较评阅意见综述和博士学位论文中外比较评阅意见综述。
(二)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年度应届博士毕业生(按毕业生总人数30%抽取)进行问卷调查。
(三)针对博士博士生导师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随机抽取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本单位博士生导师总人数的20%)进行问卷调查。
(四)针对往届毕业博士生进行博士质量问卷调查:在本单位已经毕业的所有往届毕业博士生中,分别抽取已毕业博士总人数的30%进行调查,根据文件要求,抽取时尽可能考虑样本的职称和毕业时间的分布。
(五)博士质量调查访谈:分别对本单位博士生、博士生导师做访谈,并做好记录。
二、博士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一)对毕业博士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分析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本单位毕业博士的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知识结构比较合理、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
高校博士生培养现状与对策(一)摘要]结合新时期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调查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博士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及有关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博士培养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士;培养;现状;对策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
那么,具体来说,新世纪我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高层次科技人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质量究竟如何?这些都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从未来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看,具体有以下几类:为高等教育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培养世界前沿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的科学家、高级专业技术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培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驾御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能力的中高级领导干部。
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满足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更是提升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要阵地,特别是博士生培养的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围绕高校博士生质量这个主题,在对博士生导师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总结目前高校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从而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具体地了解当前博士生培养工作的现状。
2004年5~7月,我们对34所高校(包括“985工程”建设学校、重点高校、一般院校)的博士生导师发放了调查问卷,目的是听取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从而了解目前博士生在科研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的普遍性的优势和长处、问题和不足。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探讨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
首先,完善课程设置,以达到考核要求。
近年来,学校越来越重视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学科的博士生,制定出最符合专业实践的课程设置,增强其学习的实践性。
其次,提升教师师资水平,建立高效的课程授课环境。
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的知识,建立高效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更好的提高能力。
学校也需要定期开展老师的培训,使他们更新知识,提高课程教学水平。
第三,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考核。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学科的要求,将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及时给出改进建议,确保学生的毕业要求能够得到满足。
再者,建立科研项目考核制度。
完善科研项目考核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科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科研工作中得心应手,提高科研能力。
最后,加强学术交流和文化氛围造就。
学校应当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定期邀请专家讲座,接受现实中新进展和发现,更好的推动学术发展,丰富学生的学术经历。
同时,学校也要维护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所提供的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措施,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完善培养环境,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博士生的学术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
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其实施以上措施的管理,以便使其能够得到满足,最终达到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借此机会,希望我们大家在管理上多作努力,共同推动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博士生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博士生创新能力是指博士研究生在科研方面的创新能力,包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博士培养逐渐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点。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博士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对其科研能力进行全面的提升。
博士生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论。
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科研问题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
博士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科研问题时能够有独特的想法和见解,能够提出新颖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新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能够将创新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科研成果。
博士生需要具备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分析和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
研究生培养机制需要进行改革。
学校和导师应该给予博士生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让他们能够自己选择课题和开展科研工作。
学校和导师应该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设备,导师应该给予博士生充分的科研指导和支持。
学校和导师也应该鼓励博士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他们的学术交流能力。
在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博士生培养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导致一些博士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存在欠缺。
由于学术竞争的激烈,一些博士生过于注重发表论文和获得成果,而忽视了对科研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些导师和学校过于注重短期的科研成果,对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为了提高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学校和导师应该加强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和政策,为博士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和支持。
博士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中,与其他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
科研工作心得 博士
科研工作心得博士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在科研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博士生涯中学到的关键观点和技巧。
一个成功的科研项目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
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会仔细思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确保我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不仅能够推动学术界的进步,还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良好的时间管理非常重要。
科研工作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实验和分析,因此我经常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且严格遵守时间表。
此外,我还学会了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以便充分利用每一天。
在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时,我始终保持谨慎和细致的态度。
在实验前,我会仔细检查实验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确保它们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会使用各种统计方法和软件工具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与此同时,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也是科研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我会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其他研究人员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我还会与同事和导师定期开会,讨论项目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在撰写论文和报告时,我会注意文笔的流畅和准确性。
我会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句式,以使文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此外,我还会仔细校对和编辑我的写作,以确保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
在整个博士生涯中,我学会了坚持和毅力。
科研工作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续努力,我相信我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并取得成功。
总结起来,科研工作需要明确的研究问题、良好的时间管理、谨慎和细致的态度、合作与交流、流畅和准确的写作,以及坚持和毅力。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我相信每个博士生都可以在科研领域取得突破和进步。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博士生的科研工作有所启发。
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维普资讯
10 2
大 学 教 育 科 学
2 0 第 2期 ( 0 8年 总第 18期 ) 0
但选修 哪些 课程 由研 究 生根 据 学 科 特点 自行 决定 ,
没有必 修 课 。设 立 的课 程 课 堂讲 授 较 少 ,以 试验 、
研 究 能力较 强 的学 生 。
担风 险较 大 的创新 性课 题 ,因为风 险课题 如果 遇 到
挫 折那 么 就意 味着 博士 生 要延期 毕 业 。 2 课程 培 养 .
博士 生前 1 . ~1 5年 以课 程 学 习 为 主 ,基 本 不
安 排论 文与研 究 环 节 。第 1 5 . ~2年 安 排 严 格 的 资
[ 图分 类 号 ]G 4 中 63 [ 献标 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 7—7 7 2 0 )20 1—3 文 6 20 1 (0 80 —1 90
格 考核 ,考 查学 生 对科研 基 本理 论 、技术 的掌握 程
一
、
前 言
度 ,科 研能 力 等 。资格考 试 不及 格者 将被淘 汰或 转 读 硕士 ,通 过者 进 入 2 5 . ~4年 完 整 的博 士研 究 阶 段 ,一 般需 要 4 ~6年才 可 以获 得博 士学位 _ 。 2 J
国外 博 士 生 的 课程 学 习需 要 完 成规 定 的学 分 ,
[ 稿 日期 ]2 0 .23 收 0 71—0 [ 作者 简 介 ]姚 若 河 ( 9 1) 1 6 ,男 ,广 东 省 揭 阳 人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教 授 ,博 士 ,主 要 从 事 半 导 体 器 件 及 物 理 的 教 学 和 科研 。
讨论和 学 生 网上 主 动 学 习为 主 ] 。这 不 仅 可 使 学 生掌握 实验 所需 的基本 技能 ,也 可为进 入课题 研究 打下基础 ,更 重要 的是学生 可 以了解 自己的能力 和
浅析“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武汉大学为例
工 程 ”9 5工 程 ” 点 综 合 性 大 学 . “8 重 为提 高 社 会 的 功 能 。
文试 图结 合 武 汉 大 学的 经 验 .剖 析 我 国 高 国 家 重 点 学 科 . 省 部 级 一 级 重 点 学 科 2 另 一方 面 可 培 养 拓展 视野 、 关 突 破 精 神 , 1 攻 校 中博 士 研 究 生科 研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中 的 问 个 、 级 1 二 8个 。 2 0 0 8年 ,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培 养 良好 的科 研 心理 品质 ,为 进 一 步 做 好 博 题 和 原 因 .并提 出 了通 过 充 分 发 挥 了培 养 自主基 金 项 目总 资 助 额度 达 196万 元 。 9. 全 其 它科 研 项 目奠 定 良好 基 础 。 近年 的实 践 单 位 的主 体 作 用 、 学 校 的 主 导 作 用和 文化 校 在 不 同的 学 科 点 有 3 4名 博 士 ( 1 4 表 明 ,在 博 士生 科 研 自主 项 目方 面 的稳 定 0 含 + 的 推 动 作 用 来 提 升博 士研 究 生 科 研 自主 创 硕 博连 读 ) 究 生 提 出 ( 中 文 科 6 研 其 5人 、 理 投 入 , 高 校 高 层 次 人 才 的 培 养 卓 有 成 效 。 使
经 验 ,对 我 国高 校 中博 士 研 究 生科 研 创 新
出 相应 的对 策 和措 施 。
一
基 础 和 应 用 性 研 究 水 平 直 接 影 响综 合 输 送 了 大 量 的 、 秀 的 、 研 能 力 强 的高 层 优 科
能 力培 养 中 的 问题 和 原 因进 行 剖析 ,并 提 科 研 能 力 的 提 高 。武 汉 大 学 作 为 全 国 “ l 次 人 才 , 分发 挥 高校 教 育促 进 科 研 、 务 21 充 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拟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拟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的陈述厦门大学的专家老师好:我是XXX,2010年7月毕业于YYY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就读于ZZZ,并将于2013年7月毕业。
正是源于对生物领域知识的兴趣,以及对行业的前景非常认可,现在我决定正式申请攻读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学位。
继续探索有生命科学的未知领域也是我对科学的崇尚,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在本科期间,我已经修读了包括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医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专业课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公共课,积累了从事生命科学特别是是生物化学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大学期间我还顺利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具备了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
在硕士阶段,我修读了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等课程,学习到了一些进行科学研究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这些知识帮助了我顺利进行硕士实验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工作,我已经顺利发表两篇核心期刊论文(其中一篇已经见刊,另外一篇为修改后发表状态),同时我还经常参加课题组的其他老师和同学的实验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
贵校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是国家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
作为综合性多科大学,学术和科研底蕴深厚。
贵校的生命科学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生物学院。
高质量教学和学术积淀的感染,使我对进一步攻读有更加坚定的信心。
故将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拟致力研究的问题和设想做以下陈述。
我认为读博士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加强专业理论基础,为自己找到一个稳定的研究方向,而是参加导师科研,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回忆这几年在本科所做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和硕士所做的实验经历,感触良多。
现将我的经历和体会总结成文,希望可以让厦门大学的各位专家老师对我有更多的了解。
浅析博士研究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武汉大学为例
第 4期
浅 析 博 士 研 究 生 科 研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 —
以武 汉 大 学 为 例
方 贵庭
( 汉大学 研究生院, 北 武汉 武 湖 40 7 ) 30 2
[ 摘
要】 博 士研 究生教 育是我 国高等教 育的重要 领域 , 而博 士研 究生科 研 自主创 新 能 力是博 士研 究生
[ 关键 词] 博 士研 究生 ; 创新 ; 制 ; 机 文化
( 中图分类号 】 6 3 G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0 9 4 3 (0 0 0 — 17 0 10 — 7 3 2 1 )4 0 0 — 4 科研 自主基 金 项 目资 助 , 究 生 院委 托 由 自然 科 技 部 研 ( 现更名科 学技术 发展 研究 院 ) 社 会科 技部 ( 更名人 、 现 文社会科学 研 究 院) 织专 家进 行 隐名 盲 审 , 果 2 3 组 结 0
究设 施的完善 和基础性研 究水平 的提 高 , 形成 结构更合
理、 理论 水准更高 的 高层 次 研究 队伍 , 设符 合创 新 性 建
教育 中的核 心环节 。根 据武汉 大学的 经验 , 国高校 中博士研 究生科研 创 新 能力培 养 中的诸 问题 , 我 主要 可 以归结 为创 新政策 不 当和创新机 制缺 失。欲 解决此等 问题 , 须充分发挥 培养 单位 的主体 作 用、 必 学校 的主
导 作 用和 文 化 的 推 动 作 用 。
平 台 , 而加强学科 与学科 、 从 跨学 科 与边 缘学 科 、 应用 学 科与前沿 学科 之 间 的沟 通 和 交 流 , 锻炼 博 士研 究 生 组
织、 论坛 、 交流及表达等 综合 能力 , 鼓励 引导 博 士研究 生
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博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不仅承担着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学术领域中的新生力量。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环节。
一、科研能力的培养1.导师指导: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
导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科学思考,并提出科研方向和方法。
2.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术圈的交流和合作,拓宽视野,学习最新的科研进展和方法。
3.科研项目: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培养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综合素质的提高1.学术道德:加强学术道德教育,提倡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诚信的学术行为,避免学术不端行为。
2.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学科交叉:鼓励博士研究生在不同学科领域间进行交叉学习和研究,拓宽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
三、提高环节的落实和评估1.制定培养计划:学校和导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措施。
2.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励优秀表现。
3.资源保障: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包括实验室设施、科研经费、学术交流评台等,保障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对于培养高层次的科学研究人才、推动学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导师能够重视这一问题,持续加强对博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工作,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更大进步。
博士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博士生教育成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培养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当前博士生培养的困境。
一、缺乏全面评估机制目前,博士生培养中存在一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倾向。
以发表论文数量为唯一考核指标,忽视了博士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很多学校也没有建立健全的博士生培养评估机制,导致培养过程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建立一个多维度的博士生培养评估体系。
除了考核发表论文数量外,应该评估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以及学术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建立起评估的具体指标和标准,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学术导师不当行为的存在博士生培养中,学术导师在学生的科研成果和发展方向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一些学术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存在不当行为,如不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过度要求或者过度控制学生的研究方向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发展,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学术导师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科研指导和教育能力。
建立学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评估机制,确保学术导师履行其职责,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三、学术能力培养不足博士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备独立科研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博士生在科研能力培养上存在不足。
部分原因是在培养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实际项目的锻炼,导致博士生在面对实际科研问题时较为薄弱。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博士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过程应该注重博士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项目的参与,使其在解决实际科研问题时能够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
学校和导师也应该鼓励博士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增强其团队合作和学术交流能力。
四、博士生就业压力和就业前景不明朗当前,博士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同时就业前景也不是很明朗。
学术技巧有效解决科研难题的方法与技巧助你突破瓶颈(博士生科研人员)
学术技巧有效解决科研难题的方法与技巧助你突破瓶颈(博士生科研人员)科研是博士生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无论是初入科研领域的学生还是已有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科研难题。
这些难题可能阻碍我们的研究进展,甚至让我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因此,了解一些有效的学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科研难题,并取得突破。
一、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始研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将帮助我们专注于特定的领域或课题,并确保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实际意义。
要明确研究目标和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当前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导师和同行交流,获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二、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科研工作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可以使用时间管理工具来帮助我们安排任务和制定计划。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番茄钟法,将工作时间划分为25分钟的工作块,每个工作块结束后休息5分钟。
这样的时间规划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专注和高效,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三、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了解和掌握科研方法和技巧对于解决科研难题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学习和熟悉各种科研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科研培训课程或研讨会,学习其他研究人员的经验和技巧。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更好地解决科研难题。
四、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科研工作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通过与导师、同事和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的观点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解决科研难题。
此外,团队合作还可以共享资源和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研究会议。
五、培养良好的学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术习惯可以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和工作效率。
我们应该养成定期阅读文献、记录实验数据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同时,我们还应该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包括正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抄袭等。
关于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士 生 有 一 种 压 力 感 ,为 博 士 生 创 新 能 力 培 养奠定 了良好基 础。还可开展博士 生学术 论 坛 ,通 过 与 同 行 和 非 同 行 之 间 的 交 流 , 活 跃 博 士 生 思 想 , 激 发 了博 士 生 的 创 新 思 维和参与科研兴趣 。 3. 大 博 士 生 “ 助 ” 支 持 力 度 , 加 三 提 高 博 士 生 生 活 补 助 。 目前 国 内博 士 生 生 活 待 遇 低 是 一 种 普 遍 现 象 ,这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博 士 生 科 研 积 极性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发 挥 。 学 校 应 加 大 博 士 生 “ 助 ” 的 支 三 持和改革力度 ,应积极压 缩科研编制 ,大 量 聘 用博 士 生 担 任 助 研 , 只 留 一 小 部 分 教 师充 当科 研 骨 干 ;也 可 加 大 助 教 、 助 管 方 面 的 支持 力 度 ,使 博 士 生 通 过 “ 助 ” 解 三 决 基 本生 活 问 题 。 对 于 博 士 生获 得 相 对 固 定 的津 贴 应 与 时 俱 进 ,不 能 生 活 津 贴 随 着 物 价 上 涨 多 年 不 变 ,学 校 适 当提 高 生 活 待 遇 标 准 ,对 于 科 研 成 绩 突 出 的博 士 生 ,不 管 是 计 划 内 公 费 研 究 生 还 是 计 划 外 自 费 研 究 生 ,补 助 收 入 应 上 不 封 顶 ,这 样 会 极 大 提 高 博 士 生 的 科 研 积 极 性 ,不 再 为 基 本 生 活 问 题 分 心 , 会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科研 活 动 中去 ,为创 新提 供 基本 条 件 。 4 解 放 思 想 同 , 加 大 公 派 留 学 生 力 . 度 。应 解放 思 想 ,坚持 “ 出去 、引进 走 来 ” 方 针 ,加 大 公 派 留 学生 力 度 ,这 也 是 贯 彻教育部推 出的 “ 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 公派研 究生项 目”精神 。 目前为止 ,共有 4 所 国内重点高校的约4 0 多人 申请 。其 9 20 中 l%属 于 直 接 攻 读 博 士 学 位 ,其 余 则 采 2 取联合培 养博士 生的方式 。共 有3 个国家 4 成 为 该 项 目的 去 向 国 ,美 国 、英 国 、 加 拿 大 、德 国 、 日本 分 列 前 5 , 约 有 5 % 的 位 0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
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博士生创新能力一直是国内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博士生作为未来科研领域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学术氛围不浓厚、科研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等。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进行综述和分析,不仅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还能有效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的探讨将有助于激发学者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研究的兴趣,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层面,通过综述研究整理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和前沿;二是在实践层面,探讨如何有效提升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促进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通过深入分析,为教育决策者和相关机构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推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1.3 研究意义博士生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级研究生,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研究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现状与问题,为改善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通过研究博士生创新能力,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这也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实力,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研究我国博士生创新能力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更在于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博士生创新能力概述博士生创新能力是指博士研究生在解决复杂问题、开展独立创新研究、提出创新思想和成果时所展现出的能力。
当前博士生教育中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研究
位和博士点进行严格审核,对博士学位论文缺
乏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这造成了国内博士学 位的 “ 含金量”参差不齐。另外国内高校普遍
用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数作为博士生科研 能力的唯一评价标准,不少学校硬性规定, 博 士生必须有若干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才能毕
业 、拿学位 ,使博士学位与发论文严密挂钩 , 这样的做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由于科研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难以做出 评价。由此不少高校便采用发表论文数量的多 少来评价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样的评价方法 带来 了一系列问题 。据搜狐网介绍 ,有学者算 过这样一笔账 : 以医药类专业为例 ,我国每年
认真研究再配以适当的 “ 死记硬背”, 取得好 成绩并不难。由此 ,某些考生出现 “ 高分低
能”的状况就很难避免。其次 ,对考生科研能 力的考评缺乏行之有效的标准。 目前很多高校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教师 ( 广州, 510631 )
2高等教育研究
同学科的研究要求而异 ,目的在于测评出考生 真实的水平。
是主要的考核途径。考生如果对历年考题进行
(二)根据学科特点设定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即当考生已经通过了外语的测评后, 考生可以 向学校和导师提出攻读申请 ,并参加由导师根 据学科特点 自 行设计的专业能力 、 科研能力考 试。这种考试不一定是笔试的 式,可以是做 实验、可以是一份研究综述等等,总之,因不
(三)设立由 本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招考小 组,由招考小组针对学科的特点, 设定本学科
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考生以外学习成绩的绩点 要求如何 ,该项在整个博士招考中的比重如何 等。根据这个指标综合分析考生的能力,同时 投票做出是否录取的 决定。 二、重视品格教育 ,培育能力强、品格完 善的优秀人才。 当今社会 ,对优秀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能力 强,还包括品格好、心理健康。博士生教育作 为一种最高层次的教育,它应使人在学识、学 品、心理人格等方面全面发展。但当前 , 博士 生跳楼自 杀、博士生不堪重负的种种新闻案例 充斥于耳。虽然不能以偏概全 ,然而这样屡见 不鲜的新闻已透漏出我们博士生培养对品格教 育的重视不足。 品格教育的不足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会 使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社会道德、学术道 德认识不深 ,变得功利 、浮躁 ,自私 自利; 从 个人自身发展角度看 ,会使学生的性格、心理 得不到健全发展,生活失去 目 标和动力, 人变 得孤僻 、难以承受压力。 日前 ,轰动一时的大 龄女博士跳楼 自 杀案便是一个血的例证。该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尝试1 :本文针对经济学特别是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研究能力培养中的基本问题,结合作者本人指导博士生的实践,提出了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定义以及培养博士生研究能力的8 个途径。
:研究能力、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创新精神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专业:产业经济学。
研究方向:( 1)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2)规制理论与政策;( 3)企业内部组织。
近年来,随着我国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生导师的逐渐增多,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特别是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文结合自己指导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的体会,试图对有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在探讨之前需要说明,本文所针对的博士生是指全日制(Full-time)、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培养要求进行学习1 / 15和从事研究。
1 者,因为这些学生能够按照正规的博士生一般应该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这是天经地义的。
我认为,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含义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一是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三是富有积极的创新精神。
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构成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完整概念。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保证,而积极的创新精神是动力。
1. 合理的知识结构不具备一定层次的知识基础就无法从事科学研究,对于这一点不存在异议,但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而新知识则是层出不穷的,那么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才能算是合理的,如何调整或者优化博士生的知识结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重视基础。
关键在于能否把基础理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而不在于学过多少门课程,记住多少条概念。
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爆炸,新知识突飞猛进。
有相当多的知识,只能是急用现学,活学活用。
东北财经大学的产业经济学和部分工商管理专业博士生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课,一直由早年留美的汪祥春教授讲授,并一直使用原文教材,效果明显。
---------------------------------------------------------------最新资料推荐------------------------------------------------------ 第二,既博又专。
在博士生的知识面问题上,下面这句话概括的比较好,即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and know everything about something。
导师在推荐书目、提供资料方面作用重大。
我本人深受导师汪祥春教授的影响,2 多年来利用课题经费和其他途径,积累了一些分专题、成系列的原文经典论文集或丛书,为博士生钻研相关方面问题创造1 在很多国家,除类似 MBA、 MPA 等特殊专业学位外,硕士只是过渡性学位。
因此,硕博连读应是常规,只读普通硕士倒是例外情况。
2 重视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点的首位导师汪祥春教授所一贯倡导并身体力行的。
汪祥春教授指导的博士中,目前已有 9 人担任博士生导师。
2良好条件。
详见附表 1。
第三,学会选择。
经济学(我国目前分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内容不断更新,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分支学科越来越多,具有新观点、新方法的论文和著作读不胜读。
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能否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来更新知识和3 / 15调整知识结构至关重要。
不会科学地分配时间和精力是博士生的大忌,因此应该引导博士生在涉猎知识时学会选择和过滤,而在研究问题时重在思考。
2. 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methodology)方面,对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生来说,经济计量学方法、博弈论、案例方法、实验方法等都是需要掌握的研究方法,至少要做到熟悉其一,兼用其他。
我们经常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济计量学是这一原则的恰好体现。
另外,随着 1994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给三位对博弈论及其应用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纳什、赛尔顿和海萨尼之后,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广泛重视。
案例方法是工商管理研究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案例方法对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是非常重要,这一点常被人们所忽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都是这方面的高手。
实验方法是通过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下针对某一经济现象,通过控制某些条件、观察决策者行为和分析实验结果,以检验、比较和完善经济理论或为决策提供依据。
这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欣赏。
---------------------------------------------------------------最新资料推荐------------------------------------------------------ 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原则。
3. 积极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精神是博士生研究能力的重要内涵。
创新精神(innovational mind),类似于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其最高境界是使创新精神成为本能。
为了培养博士生的创新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研究工作产生兴(乐)趣,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古今中外,真正的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都有一种如醉如痴的精神,他们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十分执著投入,甚至上瘾。
只是为了过关或评职晋升而从事研究是不能持久的;(2)时时处处以批判的精神观察事物和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一些假设和结论提出问题或异议;(3)不迷信权威,不满足现状,独立思考。
应该明确提出,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贡献,否则不应授予博士学位。
这种贡献,可以分为若干档次或情况,如提出并证明新的理论或方法;推翻或质疑原有理论或方法;运用原有理论解释新现象、新事物;运用原有方法解决新问题;等等。
另外,我极其赞成借鉴理工科有关专业培养博士生的经验,应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首页上,3,并由学位申请者和导师签名。
5 / 15列出独创性声明 1. 经常参加专题讨论会(Seminar),扩大研究思路,增强思辨能力3 其体例可以如下: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3国外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往往不象国内那样重视所谓的讲授教学,而是更多地重视Seminar。
它是一种有主题的小型非正规学术讨论会。
有主题是说一般有一个人围绕某个问题作中心发言,这个问题可以是某篇论文的立意,也可就某篇重要论文或著作进行评价分析;小型是说讨论规模不必大,少到三五个人,多到十几个人均可;非正规是说不必有固定的主持人和报告人,形式可以比较灵活,既可以海阔天空,又可以吹毛求疵,不争个面红耳赤绝不罢休。
通过这种方式,博士生们不仅能够在知识结构方面取长补短,更主要的是能够因此而激活思想,产生灵感,增强思辨能力。
2. 研究和撰写案例,了解现实,进行方法论训练案例对MBA 教育十分重要,这是人所共知的。
---------------------------------------------------------------最新资料推荐------------------------------------------------------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博士生研究能力培养也应特别重视案例教学,而且应该要求博士生独立撰写案例。
经济学研究不能就事论事,但可以就理论理,即根据已有理论,遵循科学逻辑,推论出新的理论;也可以就理论事,即用理论解释现象。
然而,更重要的是就事论理。
就事论理译成英文就是 Seeking truth from cases (facts),与实事求是意义完全相同。
当然本文所说的事主要不应是简单的事实(即 facts)或例子(examples),而是比较复杂的案例(cases)。
我们认为,事实(即 facts)或例子(examples)有助于了解现实,而案例(cases)不仅有助于了解现实,更是一种方法论训练。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就理论事或就事论理都是可以的,但不要就事论事。
我本人所指导的博士生培养方向有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规制理论与政策和企4 最近,我主编出版了两部工商管理案例集,我指导的几位博士生也参与了业内部组织。
一些调查和编写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同博士生们都切身感到,与某些理论文章、重要讲话和政策规定相比,现实更复杂、更真实,也更有条理。
7 / 15我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乡镇企业产权与治理结构研究》需要大量案例,我们在调研过程中更加认识到案例研究在博士生研究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
3. 安排博士生当助手,言传身教博士生当助手可有几种途径:(1)当助教:协助辅导学生、批改作业。
也可以就前沿性课程或系列讲座,协助整理讲义或文稿,再由导师加工完善成教科书或专著。
例如,我最近撰写的《公司治理结构国际比较专题与案例》一书,针对国有企业、家族企业、乡镇企业、企业集团等各类企业,以及董事会结构与风格、监事会的实质与误区等专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讨论,并附有大量案例,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
(2)当科研助理。
2019 年,东北财经大学为申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在原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由我担任中心主任。
我选聘两名博士生担任科研助理,协助处理有关课题申请、进度协调、调研组织等项工作。
这样做,一方面提高我本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使他们较快地了解了有关科研工作的程序和重点。
(3)当课题秘书。
---------------------------------------------------------------最新资料推荐------------------------------------------------------ 到目前为止,我申请并主持着(过)几项研究课题。
每项课题我都选聘一名博士生担任课题秘书,这对他们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机会。
4. 协助指导硕士生(含 MBA)毕业论文由于我同时还担任着东北财经大学 MBA 教育中心主任,每年都要指导多篇 MBA 研究生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