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合集下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作者背景】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

汉族,字子安。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注词释义】少府:官名,在唐代指县尉。

之:到,往。

本是虚词在这里用作动词。

蜀州:现在四川崇州。

也作蜀川。

城阙:皇宫门前的望楼,往往被用来代表京都。

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宦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路:岔路。

古人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古诗今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名句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译文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译文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译文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事。

之:去,往。

之任:去就任。

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蜀中的长*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首津、涉头津、*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不要,不用。

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一: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滚滚,望不到蜀州岷*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二: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迷茫。

离别时,不由得生出无限的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赏析一: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赏析二: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5、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6、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7、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9、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10、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1、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比邻:并邻,近邻。

14、无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6、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翻译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我爱古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我爱古诗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1.少府:官名,即县尉,掌管一县的治安和军事。

之:去,往。

之任:去就任。

蜀川:泛指蜀地。

2.阙:古代宫门两旁的望楼。

城阙:这里指长安。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即在三秦的拱卫下。

三秦:指古代秦国的地域,在今陕西一带。

秦朝灭亡后,项羽将秦故地分为雍、塞、翟三国,后世遂称这一带为三秦。

3.五津:蜀中的长江自湔堰至健为一段有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合称为五津。

4.宦游:为了做官而远游四方。

5.比:古代五家相连为比。

比邻:近邻。

这两句化用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无为:不要,不用。

歧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开头两句分别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行人的去向。

“城阙”,指京城长安,阙是宫门两边的望楼。

“三秦”,泛指长安附近。

项羽破秦后,把秦国原来的地盘分为雍、塞、翟三国,封秦朝的三个降将为王,称为“三秦”。

“城阙辅三秦”,是说京城长安周围有三秦夹辅着。

“五津”,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

四川的岷江从灌县到犍为这一段有白华津、万里津等五个渡口,称“五津”。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历历在目。

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

而将去的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怅。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以下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唐诗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的良好发展与诗文的良好改革不无关系,而王勃就是提倡诗风改革的重要人物之一,所以在研究唐诗之际我们要对王勃的诗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白王勃诗文的独创性。

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诗文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送别诗的经典之一,通过全面地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能够全面地了解王勃诗文的独创性,明白王勃诗文在唐诗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唐诗的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送别诗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在中国的诗文中送别诗占有重大的比例。

从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到李白的《赠汪伦》,从“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送别诗贯穿于诗歌发展的整个过程,送别诗在中国诗歌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诗人情感表达最为真切的几种诗歌之一。

送别诗在古体诗歌中的意义在于表现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情进行全面的阐述。

当读到一首送别诗的时候就会被诗人与朋友、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同时在送别诗里也往往隐藏着诗人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理想,通过离愁别苦来表现诗人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等等,所以送别诗是诗人的情感载体,是诗人将自己内心真实情感进行良好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城阙辅三秦⑵,风烟望五津⑶。

与君离别意⑷,同宦游人⑸。

海内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邻⑺。

无为在歧路⑻,儿女共沾巾⑼。

注释⑴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倒装句,意思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挥泪告别。

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在长安时候写。

“少府”,唐朝对县尉通称。

姓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赏析此诗送别诗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情景,尾联点出“送”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2024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2024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变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变工对”中的变地送对”,极壮阔,极在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变辅”(护持、拱卫),所势雄伟,点送别之地。第二句里的变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变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变风烟”、变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变离别”、变天涯”之魂。
⑷君:对人的尊称。
⑸宦(huàn)游:出外做官。同:一作“俱”。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中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这句意思是像小儿女那般挥泪告别。
变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在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
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变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送句。
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强调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尾联继续劝勉朋友,壮其行色,鼓其勇气。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诗人以朴实、洗练的语言,表达出真实、自然、亲切、豪爽的感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篇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翻译与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翻译与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翻译与赏析本文是关于王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诗人是怎样描写自己的情感的?他把自己的情感又寄托在哪里?王勃的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5、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6、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7、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9、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10、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1、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比邻:并邻,近邻。

14、无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6、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译文: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诗作。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一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

“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

“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

“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

“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

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风烟望五津”。

“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

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

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

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

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

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

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篇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现在的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

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同时写出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之情。

该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诗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出处】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意思】天下有知心朋友,即使彼此远隔天涯,也好像近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指天下,全国。

古人以为中国四面有海环绕,故称。

存:存在。

比邻:近邻。

比,紧靠。

【鉴赏】原诗中有城阙:指长安的城郭宫阙。

辅:扶持。

三秦:项羽曾将秦地分为三国,分封章邯等三人。

“三秦” 泛指长安附近关中地方。

五津:指杜少府要去的地方,四川泯江自灌县到犍为一段有五个渡口。

津:渡口。

风烟望五津:遥望杜少府的目的地,风烟渺茫。

海内:四海之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有大海环绕,所以称国境以内为海内,现在也指全世界。

天涯:天边。

歧路:岔路,指离别处。

原诗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虽然远在天边,但却像近邻一样并不疏远。

不要因为彼此要分离,就为儿女之情而流泪伤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两句诗,现今常用来指人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知心朋友,彼此虽然远隔重洋,但却像近邻一样亲近。

原诗是一首送别诗,劝人莫为别离而伤心,挚友情深,自然流露。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朋友间友谊深厚,心灵相通,虽遥隔千万里,也不觉得疏远。

[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魏克特夫妇同我们相距万里,心却贴得那么近。

(袁鹰《莱茵河畔的拙政园主》)二、用以形容到处都有朋友或亲人,走到哪儿也不感到生疏。

[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会找到自己的同胞,中国人走到哪里也不会感到孤单。

(王蒙《别依阿华》)【全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翻译赏析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⑴城阙辅三秦⑵,风烟望五津⑶。

与君离别意⑷,同宦游人⑸。

海内存知己⑹,天涯若比邻⑺。

无为在歧路⑻,儿女共沾巾⑼。

注释⑴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倒装句,意思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挥泪告别。

译文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创作背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在长安时候写。

“少府”,唐朝对县尉通称。

姓杜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

赏析此诗送别诗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情景,尾联点出“送”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古诗原文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古诗原文赏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古诗原文赏析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年代:唐作者: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品译文【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作品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

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

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

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在这些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

江淹《别赋》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古代确乎是这样的。

但也不可一概而论,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

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14岁时应举及第,当了一名朝散郎,沛王召为修撰,但不久就被唐高宗贬黜了。

于是王勃便漫游蜀中,一度任虢州参军,又犯了死罪,幸而遇赦,但官职还是丢掉了。

他的父亲受他牵累,贬为交趾令。

他渡海省亲,不幸溺水而死。

年仅25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

“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

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

其全文古诗如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前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

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注释】⑴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注释及译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送s òn ɡ 杜d ù 少sh ǎo 府f ǔ 之zh ī 任r èn 蜀sh ǔ 州zh ōu[唐t án ɡ] 王w án ɡ 勃b ó城ch én ɡ 阙qu ē 辅f ǔ 三s ān 秦q ín,风f ēn ɡ 烟y ān 望w àn ɡ 五w ǔ 津j īn.与y ǔ 君j ūn 离l í 别bi é 意y ì,同t ón ɡ 是sh ì 宦hu àn 游y óu 人r én.海h ǎi 内n èi 存c ún 知zh ī 己j ǐ,天ti ān 涯y á 若ru ò 比b ǐ 邻l ín.无w ú 为w éi 在z ài 歧q í 路l ù,儿ér 女n ǚ 共ɡòn ɡ 沾zh ān 巾j īn.《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释:1.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 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歧路:岔路口。

5.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

6.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翻译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代〕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精整。

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辅”(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

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

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已摄下文“离别”、“天涯”之魂。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

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

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

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

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 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及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有“初唐四杰”之一之称的王勃的一首赠别诗。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朝代:唐代作者:王勃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能望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文赏析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结构严谨,起承转合章法井然,用朴素的语言直抒胸臆,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

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

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

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

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

5、辅: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6、三秦: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为雍,塞,翟三国,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7、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9、君: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你”10、宦(huàn)游:出外做官。

11、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比邻:并邻,近邻。

14、无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6、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韵译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请别在分手的岐路上,伤心地痛哭;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诗翻译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第一、二句抒写辞官离京时的心境。
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 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 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 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 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五言律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 王勃 què huà n / / /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 / / qí
朗 读
欣 赏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之地拱卫着都城长安,弥漫的雾中怎么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小结
满载离愁,远归故里 自比落红,仍可护花
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 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虽辞官归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第三、四句以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 信念。
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 的比喻中,自然而然的融入议论“化作春泥更护 花”。 本意虽然是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 命运。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
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 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 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 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 妙,寓意深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选自《王子安集》
《滕王阁序》亦脍炙人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 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 中王勃成就最大。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 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 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 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 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 也有旷达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 之任蜀川》,字里行间体现了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 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 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 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 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 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15首,多 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 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 感受写成三百一十五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 》,此选其一。
3赏析首联: 运用工整的对仗 点出送别的地点和友人的赴任之处,并勾 勒了两地的地理形势,为下文的抒情奠定基调,既点破了题目, 又写出了雄伟开阔的气象。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 赏析颔联:这两句是送别语,从正面 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表现了诗 人阔大的胸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名句)
7、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构思相反,表达伤感的句 子: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赏析尾联: 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 方。 不要在分别岔路口像少男少女一样用手帕
抹眼泪。 与唐代陆龟蒙的“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意思相近.
主题意义
对国家民族的那 份执著的忠忱。
“落红”的形象,就成 了 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甘于沉沦,为国 家民族贡献力量。 牺牲自己,培 养后人的无私 奉献精神
思考以下问题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 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 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我与你都充满着离别愁意,(因为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外 出做官的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亲密近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样(让泪 水)沾湿佩巾。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望字有何作用? 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2、“风烟”二字有何作用? 尤显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难。表现了对友人的 关切与担忧。
比较阅读(三)
别董大 唐代·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荒凉凄寒的送别气氛。 前两句渲染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于宽慰中充满着激励,充满着信心和力量,一 三四句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洗往昔送别诗中的悲苦缠绵之态。
5、赏析颈联: 运用对偶修辞,议论的表 达方式,道出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 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 不在的(哲理),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 缠绵之态,表现了诗人旷达乐观的胸襟和 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与以往送别诗 的不同)
6、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构思相似的句子: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 b、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 曹植) c.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 张九龄)
比较阅读(二)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不同之处: 《送杜少府· · · · 》抒发的是离别时诗人旷达乐观的胸襟。 《送元二使· · · · 》抒发的是离别时诗人悲苦难舍的情感。
2、相同之处: 两首诗都表达了挚友之间深情厚谊。
比较阅读(四)
丹阳送韦参军唐·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这两首送别诗有何不同: 《送杜少府· · · · 》格调高昂,积极乐观豪迈。 《丹阳送韦· · · · 》凄凉哀愁。 2、赏析最后两句,分析其中包含的感情 这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 鸦飞尽,只剩下悠悠江水流向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 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小结
9、主题:作者在诗中表达与知 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 旷达的胸襟,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 度。
10、这首诗与以往送别诗有何不同? 见问题五 后半部分+(格调高昂)
比较阅读(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五律与五溪具有怎样相同的作用? 都是友人即将前往或经过的地方,点明友人此行路 途遥远,都表现了作者对友人赴任远方的关切之情。 2.比较两首诗在表现作者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送杜少府· · · · 》格调高昂,更显得与友人惜别时的高远志 趣和旷达的胸襟。 《闻王昌龄· · · 》情感略显忧伤,更多表现诗人对友人远谪 (zhé )的关切与同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