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玻璃体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不易改变键长和键角
三、形成玻璃的动力学手段
1、Tamman观点: 影响析晶因素:成核速率Iv和晶体
生长速率u --需要适当的过冷度:
过冷度增大,熔体粘度增加,使质点移动困难, 难于从熔体中扩散到晶核表面,不利于晶核长大; 过冷度增大,熔体质点动能降低,有利于质点 相互吸引而聚结和吸附在晶核表面,有利于成核。
过冷度与成核速率Iv和晶体生 长速率u必有一个极值。
TM(℃) (TM)(dPa.s)
Tg/Tm
1710 107 0.74 10-6
1115 106 0.67 10-2
450 105 0.72 10-6
2050 0.6 ~0.5 103
280 105 0.75 10-5
540 106 0.67 10-6
320 30 0.58 10-1
613 0.02 0.3 108
二、 介稳性
热力学——高能状态,有析晶的趋势
动力学——高粘度,析晶不可能,长期保
持介稳态。
VQ
A
液体 过冷液体 K M E 玻璃态 B
F C
晶体 Tg TM
D
三、 凝固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是可 逆的与渐变的,这与熔体的 结晶过 程有明显区别。
冷却速率会影响Tg大小,快冷时Tg较慢冷时高, K点在F点前。Fulda测出Na-Ca-Si玻璃:
Transformation
三T曲线的绘制: 1、选择一个特定的结晶分数10-6; 2、在一系列温度下计算成核速率 IV 、生长速率u ; 3、把计算所得IV 、u代入(2-1)式 求出对应时间t ; 4、以 ΔΤ=ΤM-T 为纵坐标,冷 却时间t为横坐标作出3T图。
TM
T
Tg
亚 稳 液 相
结晶相
SiO2
总结:
玻璃形成条件:E、 、 、 2/3规则、 (TM)
四、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1、键强(孙光汉理论)
氧化物分解能 正离子的配位数
=单键强度
(1)单键强度>335kj/mol(或80kcal/mol)的 氧化物——网络形成体。
(2)单键强度<250kj/mol(或60kcal/mol)的 氧化物——网络变性体。 (3) 在250~335kj/mol为——中间体,其 作用介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形成体之间。
第二节
玻璃的形成
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归类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 形成玻璃的动力学手段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一、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归类 1. 传统玻璃生产方法:
缺点:冷却速度较慢,一般40~60K/h。
近代有各种超速冷却 法,冷却速度达 106~108K/sec(实验室急冷达1~10K/s), 用以制造Pb-Si , Au-Si-Ge金属玻璃, V2O5 ,WO3玻璃(一般均为薄膜)。
玻璃相
t
只有三T曲线前端即鼻尖对应析出10-6体积分数的晶 体的时间是最少的。为避免析出10-6分数的晶体所需的 临界冷却速率可由下式近似求出
(dT dt )c Tn / n
( Tn TM Tn )
若(dT/dt)c大,则形成玻璃困难,反之则容易。
判别不同物质形成玻璃能力大小。
V 并可估计出避免生成 x =1- exp( IV u 3 t 4 ) 10-6分数晶体所必 须 V 的冷却速率。 3 V 3 4 当x值较小时,x IV u t V 3
稳定液相
TM
借助此式绘制给定体积分数的三T曲线,
T
Tg
亚 稳 液 相
结晶相
玻璃相
t
三T即:Time-Temperature-
T3 T4 T5
<Tg
结构变化是瞬时 的,能够适应T 的变化,结构单 元变化速率>VT 变化。
T0 T1 T2
粘度很大,
结 构凝固, 失去平衡, 结构不充分。
T6 T7
★玻璃转变温度Tg是区分玻璃与其它 非晶态固体的重要特征。 ★传统玻璃:TM>Tg 传统 玻璃熔体 与玻璃体的转变是可逆的, 渐变的。
晶体
玻璃
ΔGv
ΔGv越大析晶动力越大,越不容易形成玻璃。
ΔGv越小析晶动力越小,越容易形成玻璃。
SiO2 ΔGv=2.5; PbSiO4 ΔGv=3.7 Na2SiO3 ΔGv=3.7
玻化能力: SiO2> PbSiO4 > Na2SiO3
众多科学家从:d、α、ΔH、 ΔS等热力学数据研究玻璃 形成规律,结果都是失败的!热力学是研究反应、平衡的 好工具,但不能对玻璃形成做出重要贡献!
★非传统玻璃(无定形物质):TM<Tg 二 者的转变不可逆。用气相沉积等方法 制得的Si、Ge、Bi等无定形薄膜在加 热到Tg之前就会产生析晶相变,宏观 特性上也有一定差别。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 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性 质
Tg
Tf
温度
第一类性质:玻璃的电导、比容、粘度等
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璃。反之,就不易析晶而易形成玻璃。
熔体在TM温度附近若粘度很大,此时晶核 产生与晶体的生长阻力均很大,因而易形成 过冷液体而不易析晶。 IV和 u两曲线峰值大 小及相对位臵,都由系统本性所决定。
近代研究证实,如果冷却速率足够快, 则任何材料都可以形成玻璃。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 各类不同组成的熔体 以多快的速率冷却才能避免产生可以探测到 的晶体而形成玻璃,这是很有意义的。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4、如果 IV和 u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范围很靠近,熔体 就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璃。反之,就不易析晶而易形成
玻璃。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1、过冷度太小或过大,对成核和生长均不利。只有在 一定过冷度下才能有最大的IV和u 。 2、IV和 u两曲线重叠区,称析晶区,在此区域内,IV 和 u都有一个较大的数值,既有利成核,又有利生长。 3、两侧阴影区为亚稳区。左侧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 核,右侧 T太大,温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动 无法形成晶相。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 4、如果 IV和 u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范围很靠近,熔体就
40
60
温 度 (
B A
C
80
)100
分析:1、谁较易析晶,谁易形成玻璃? 2、为什么出现鼻尖形状?
℃
120 10-3 1 103 107
时间t(s)
3、此图表示什么意义?
形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是随熔体组成而变化的。
P94 Tab3-6
化 性能 SiO2 GeO2 B2O3 Al2O3 As2O3 BeF2 ZnCl2 LiCl Ni Se 合 物
(a)
加热速度(℃/min)
Tg(℃)
0.5
468
1
5
9
479 493 499
(b) 加热时与冷却时测定的Tg温度应一致(不 考虑滞后)。 实际测定表明玻璃化转变并不是在 一个确定的Tg点上,而 是有一个转变温度范围。
结论:玻璃没有固定熔点,玻璃加热变为熔体
过程也是渐变的。
补充
平衡结构:和一定温度所要求的结构相一致。 结构松弛: 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结构相应调整,重新 排列, 以达到该温度下的平衡结构,同时释放能量,该过 程叫作玻璃结构调整的过程。 >Tf Tf - Tg 结构改变发生滞后, 结构调整不充分。实 际结构可看成较高温 度下的平衡结构,结 构改变 速度<VT
二、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 研究什么样的物质?什么条件?对玻璃 形成有利! 热力学、动力学、结晶 化学。
熔体有三种冷却途径(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
1、结晶化
2、过冷后在Tg温度下“冻结”为玻璃 3、分相 注:玻璃化和分相后由于玻璃与晶体的内能差值不 大,故析晶动力较小,实际上能保持长时间的 稳定。
ΔGa
罗生(Rawson)进一步发展了孙光 汉理论:
单键强度/Tm.p>0.05 形成玻璃; 单键强度/Tm.p<0.05 易形成玻璃。 Kcal/mol 易 Kcal/mol 不
可以说明:熔点低的氧化物易于形 成玻璃,如,B2O3不易析晶!
2、键型
(1)离子化合物 如NaCl、CaCl2在熔融状态以正、负 离子形式单独存在,流动性很大。由于 离子键作用范围大,无方向性且有较高 的配位数,组成晶格的几率较高,在凝 固点由库仑力迅速组成晶格,所以很难 形成玻璃。
T
析晶区
(B)
T
2、IV和 u两曲线重叠区,称析晶区,在此区域内,IV 和 u都有一个较大的数值,既有利成核,又有利生长。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3、两侧阴影区为亚稳区。左侧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 核,右侧 T太大,温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
动无法形成晶相。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
1380 0.01 0.3 107
225 103
0.65
dT/dt(℃/s)
10-3
结 论
(1) 熔点时的粘度高,易形成玻璃, 析晶阻力较大,TM时的粘度是形成玻 璃 的主要标志。 (2) (3) dT/dt越小,容易形成玻璃。 Tg/TM接近“ 2/3”时,易形成玻
璃,即三分之二规则。
由Tg与TM作图知,易生成玻璃的组成在直线 的上方。 此规则反映形成玻璃所需冷却速率 大小。
第 三 玻 章 璃 体
第一节
玻璃的通性
一、各 向 同 性 二、 介稳性 三、 凝固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 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一、各向同性
均质玻璃其各方向的性质如折射率、硬度、 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都相同 (非均质玻璃中存在应力除外)。 玻璃的各向同性是其内部质点无序排列而 呈现统计均质 结构的外在表现。
2. 非熔融法
例:
化学气相沉积“ CVD”制取各种薄膜和涂层; 用高速中子或α粒子轰击晶体材料使之无定 形化的“ 辐照法”; 用“ 凝胶”法,由水解和缩聚过程可以形 成块薄膜或纤维,大大扩大了玻璃的种类和使用 范围。 3. 气相转变法——“ 无定形薄膜”;
把晶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无定形固 体 ”;把液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玻璃 固体 ”。其差别在于形状和近程有序程度不同。
Iv= P * D
其中:P--临界核坯的生长速率
速 率
D
Iv
P
D--相邻原子的跃迁速率
过冷度T = TM-T 一方面: T 粘度 质 点运动困难,难于扩散到晶核表 面,不利于成核和长大。 T
另一方面: T 质点动能 质点间引力 容易聚集吸附在晶核表面,对成核有利。
结 论
Iv呈极值变化
U=Bexp(-Ga/kT) * [1- Bexp(-Gv/kT)]
结论:三种纯键型在一定条件下都 不能形成玻璃。
什么键型才能形成玻璃?
离子共价混合键 金属共价混合 键
重要因素:共价因素和强的极化作用
当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离子共价混合键,
主要在于有SP电子形成的杂化轨道,并构成σ
键和π键,通过强烈的极化作用,这种混合键
既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易形成无对称变形
的趋势,有利于造成玻璃的远程无序,又有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Uhlmann观点:
• 确定玻璃中可以检测到的晶体的最小体积(V /V=10-6 ) • 考虑熔体究竟需要多快的冷却速率才能防止此 结晶量 的产生,从而获得检测上合格的玻璃
根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均匀成核,在时 间t内单位体积的V /V Mehl-Avrami式来描述。 ,可用Johnson-
①项 ②项
其中: ①项--质点长程迁移的影响 ②项--与Gv有关,晶体态和玻璃态两项 自由能差. Gv= H T/Te
速 率
①
U
②
结 论
U呈极值变化
T
总析晶速率-- 1、过冷度太小或过大,对成核和生长均不利。只有在 一定过冷度下才能有最大的IV和u 。 u u
IV
IV
IV u IV
(A)
(2)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系较弱的e后 以正离子状态存在。价电子属于一定的能 带,不固定在某一个局部,由于金属键无 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 率最大(CN=12),很难形成玻璃。 (3)纯粹共价键物质大部分为分子结构,在分 子内部以共价键相联系,而分子之间是无 方向性的范德华力,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分 子晶格的几率比较大,很难形成玻璃。
第二类性质:玻璃的热容、膨胀系数、密度、 折射率等 第三类性质:玻璃的导热系数和弹性系数等
Tg :玻璃形成温度,又称脆性温度。它是玻
璃出现脆性的最高温度,由于在这个温度下可
以消除玻璃制品因不均匀冷却而产生的内应力, 所以也称退火温度上限。 Tf :软化温度。它是玻璃开始出现液体状态 典型性质的温度。相当于粘度109dPa· S,也是 玻璃可拉成丝的最低温度。
三、形成玻璃的动力学手段
1、Tamman观点: 影响析晶因素:成核速率Iv和晶体
生长速率u --需要适当的过冷度:
过冷度增大,熔体粘度增加,使质点移动困难, 难于从熔体中扩散到晶核表面,不利于晶核长大; 过冷度增大,熔体质点动能降低,有利于质点 相互吸引而聚结和吸附在晶核表面,有利于成核。
过冷度与成核速率Iv和晶体生 长速率u必有一个极值。
TM(℃) (TM)(dPa.s)
Tg/Tm
1710 107 0.74 10-6
1115 106 0.67 10-2
450 105 0.72 10-6
2050 0.6 ~0.5 103
280 105 0.75 10-5
540 106 0.67 10-6
320 30 0.58 10-1
613 0.02 0.3 108
二、 介稳性
热力学——高能状态,有析晶的趋势
动力学——高粘度,析晶不可能,长期保
持介稳态。
VQ
A
液体 过冷液体 K M E 玻璃态 B
F C
晶体 Tg TM
D
三、 凝固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变的过程是可 逆的与渐变的,这与熔体的 结晶过 程有明显区别。
冷却速率会影响Tg大小,快冷时Tg较慢冷时高, K点在F点前。Fulda测出Na-Ca-Si玻璃:
Transformation
三T曲线的绘制: 1、选择一个特定的结晶分数10-6; 2、在一系列温度下计算成核速率 IV 、生长速率u ; 3、把计算所得IV 、u代入(2-1)式 求出对应时间t ; 4、以 ΔΤ=ΤM-T 为纵坐标,冷 却时间t为横坐标作出3T图。
TM
T
Tg
亚 稳 液 相
结晶相
SiO2
总结:
玻璃形成条件:E、 、 、 2/3规则、 (TM)
四、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1、键强(孙光汉理论)
氧化物分解能 正离子的配位数
=单键强度
(1)单键强度>335kj/mol(或80kcal/mol)的 氧化物——网络形成体。
(2)单键强度<250kj/mol(或60kcal/mol)的 氧化物——网络变性体。 (3) 在250~335kj/mol为——中间体,其 作用介于玻璃形成体和网络形成体之间。
第二节
玻璃的形成
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归类 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 形成玻璃的动力学手段 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条件
一、玻璃态物质形成方法归类 1. 传统玻璃生产方法:
缺点:冷却速度较慢,一般40~60K/h。
近代有各种超速冷却 法,冷却速度达 106~108K/sec(实验室急冷达1~10K/s), 用以制造Pb-Si , Au-Si-Ge金属玻璃, V2O5 ,WO3玻璃(一般均为薄膜)。
玻璃相
t
只有三T曲线前端即鼻尖对应析出10-6体积分数的晶 体的时间是最少的。为避免析出10-6分数的晶体所需的 临界冷却速率可由下式近似求出
(dT dt )c Tn / n
( Tn TM Tn )
若(dT/dt)c大,则形成玻璃困难,反之则容易。
判别不同物质形成玻璃能力大小。
V 并可估计出避免生成 x =1- exp( IV u 3 t 4 ) 10-6分数晶体所必 须 V 的冷却速率。 3 V 3 4 当x值较小时,x IV u t V 3
稳定液相
TM
借助此式绘制给定体积分数的三T曲线,
T
Tg
亚 稳 液 相
结晶相
玻璃相
t
三T即:Time-Temperature-
T3 T4 T5
<Tg
结构变化是瞬时 的,能够适应T 的变化,结构单 元变化速率>VT 变化。
T0 T1 T2
粘度很大,
结 构凝固, 失去平衡, 结构不充分。
T6 T7
★玻璃转变温度Tg是区分玻璃与其它 非晶态固体的重要特征。 ★传统玻璃:TM>Tg 传统 玻璃熔体 与玻璃体的转变是可逆的, 渐变的。
晶体
玻璃
ΔGv
ΔGv越大析晶动力越大,越不容易形成玻璃。
ΔGv越小析晶动力越小,越容易形成玻璃。
SiO2 ΔGv=2.5; PbSiO4 ΔGv=3.7 Na2SiO3 ΔGv=3.7
玻化能力: SiO2> PbSiO4 > Na2SiO3
众多科学家从:d、α、ΔH、 ΔS等热力学数据研究玻璃 形成规律,结果都是失败的!热力学是研究反应、平衡的 好工具,但不能对玻璃形成做出重要贡献!
★非传统玻璃(无定形物质):TM<Tg 二 者的转变不可逆。用气相沉积等方法 制得的Si、Ge、Bi等无定形薄膜在加 热到Tg之前就会产生析晶相变,宏观 特性上也有一定差别。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 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性 质
Tg
Tf
温度
第一类性质:玻璃的电导、比容、粘度等
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璃。反之,就不易析晶而易形成玻璃。
熔体在TM温度附近若粘度很大,此时晶核 产生与晶体的生长阻力均很大,因而易形成 过冷液体而不易析晶。 IV和 u两曲线峰值大 小及相对位臵,都由系统本性所决定。
近代研究证实,如果冷却速率足够快, 则任何材料都可以形成玻璃。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 各类不同组成的熔体 以多快的速率冷却才能避免产生可以探测到 的晶体而形成玻璃,这是很有意义的。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4、如果 IV和 u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范围很靠近,熔体 就易析晶而不易形成玻璃。反之,就不易析晶而易形成
玻璃。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1、过冷度太小或过大,对成核和生长均不利。只有在 一定过冷度下才能有最大的IV和u 。 2、IV和 u两曲线重叠区,称析晶区,在此区域内,IV 和 u都有一个较大的数值,既有利成核,又有利生长。 3、两侧阴影区为亚稳区。左侧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 核,右侧 T太大,温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动 无法形成晶相。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 4、如果 IV和 u的极大值所处的温度范围很靠近,熔体就
40
60
温 度 (
B A
C
80
)100
分析:1、谁较易析晶,谁易形成玻璃? 2、为什么出现鼻尖形状?
℃
120 10-3 1 103 107
时间t(s)
3、此图表示什么意义?
形成玻璃的临界冷却速率是随熔体组成而变化的。
P94 Tab3-6
化 性能 SiO2 GeO2 B2O3 Al2O3 As2O3 BeF2 ZnCl2 LiCl Ni Se 合 物
(a)
加热速度(℃/min)
Tg(℃)
0.5
468
1
5
9
479 493 499
(b) 加热时与冷却时测定的Tg温度应一致(不 考虑滞后)。 实际测定表明玻璃化转变并不是在 一个确定的Tg点上,而 是有一个转变温度范围。
结论:玻璃没有固定熔点,玻璃加热变为熔体
过程也是渐变的。
补充
平衡结构:和一定温度所要求的结构相一致。 结构松弛: 熔体冷却到一定温度,结构相应调整,重新 排列, 以达到该温度下的平衡结构,同时释放能量,该过 程叫作玻璃结构调整的过程。 >Tf Tf - Tg 结构改变发生滞后, 结构调整不充分。实 际结构可看成较高温 度下的平衡结构,结 构改变 速度<VT
二、玻璃形成的热力学观点 研究什么样的物质?什么条件?对玻璃 形成有利! 热力学、动力学、结晶 化学。
熔体有三种冷却途径(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
1、结晶化
2、过冷后在Tg温度下“冻结”为玻璃 3、分相 注:玻璃化和分相后由于玻璃与晶体的内能差值不 大,故析晶动力较小,实际上能保持长时间的 稳定。
ΔGa
罗生(Rawson)进一步发展了孙光 汉理论:
单键强度/Tm.p>0.05 形成玻璃; 单键强度/Tm.p<0.05 易形成玻璃。 Kcal/mol 易 Kcal/mol 不
可以说明:熔点低的氧化物易于形 成玻璃,如,B2O3不易析晶!
2、键型
(1)离子化合物 如NaCl、CaCl2在熔融状态以正、负 离子形式单独存在,流动性很大。由于 离子键作用范围大,无方向性且有较高 的配位数,组成晶格的几率较高,在凝 固点由库仑力迅速组成晶格,所以很难 形成玻璃。
T
析晶区
(B)
T
2、IV和 u两曲线重叠区,称析晶区,在此区域内,IV 和 u都有一个较大的数值,既有利成核,又有利生长。 u u
IV
IV
IV u IV
(A)
T
析晶区
(B)
T
3、两侧阴影区为亚稳区。左侧T 太小,不可能自发成 核,右侧 T太大,温度太低,粘度太大,质点难以移
动无法形成晶相。亚稳区为实际不能析晶区。
1380 0.01 0.3 107
225 103
0.65
dT/dt(℃/s)
10-3
结 论
(1) 熔点时的粘度高,易形成玻璃, 析晶阻力较大,TM时的粘度是形成玻 璃 的主要标志。 (2) (3) dT/dt越小,容易形成玻璃。 Tg/TM接近“ 2/3”时,易形成玻
璃,即三分之二规则。
由Tg与TM作图知,易生成玻璃的组成在直线 的上方。 此规则反映形成玻璃所需冷却速率 大小。
第 三 玻 章 璃 体
第一节
玻璃的通性
一、各 向 同 性 二、 介稳性 三、 凝固的渐变性和可逆性
四、 由熔融态向玻璃态转化时,物理、 化学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连续性
一、各向同性
均质玻璃其各方向的性质如折射率、硬度、 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都相同 (非均质玻璃中存在应力除外)。 玻璃的各向同性是其内部质点无序排列而 呈现统计均质 结构的外在表现。
2. 非熔融法
例:
化学气相沉积“ CVD”制取各种薄膜和涂层; 用高速中子或α粒子轰击晶体材料使之无定 形化的“ 辐照法”; 用“ 凝胶”法,由水解和缩聚过程可以形 成块薄膜或纤维,大大扩大了玻璃的种类和使用 范围。 3. 气相转变法——“ 无定形薄膜”;
把晶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无定形固 体 ”;把液相转变所得的玻璃态物质称“ 玻璃 固体 ”。其差别在于形状和近程有序程度不同。
Iv= P * D
其中:P--临界核坯的生长速率
速 率
D
Iv
P
D--相邻原子的跃迁速率
过冷度T = TM-T 一方面: T 粘度 质 点运动困难,难于扩散到晶核表 面,不利于成核和长大。 T
另一方面: T 质点动能 质点间引力 容易聚集吸附在晶核表面,对成核有利。
结 论
Iv呈极值变化
U=Bexp(-Ga/kT) * [1- Bexp(-Gv/kT)]
结论:三种纯键型在一定条件下都 不能形成玻璃。
什么键型才能形成玻璃?
离子共价混合键 金属共价混合 键
重要因素:共价因素和强的极化作用
当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离子共价混合键,
主要在于有SP电子形成的杂化轨道,并构成σ
键和π键,通过强烈的极化作用,这种混合键
既具有离子键易改变键角、易形成无对称变形
的趋势,有利于造成玻璃的远程无序,又有共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Uhlmann观点:
• 确定玻璃中可以检测到的晶体的最小体积(V /V=10-6 ) • 考虑熔体究竟需要多快的冷却速率才能防止此 结晶量 的产生,从而获得检测上合格的玻璃
根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均匀成核,在时 间t内单位体积的V /V Mehl-Avrami式来描述。 ,可用Johnson-
①项 ②项
其中: ①项--质点长程迁移的影响 ②项--与Gv有关,晶体态和玻璃态两项 自由能差. Gv= H T/Te
速 率
①
U
②
结 论
U呈极值变化
T
总析晶速率-- 1、过冷度太小或过大,对成核和生长均不利。只有在 一定过冷度下才能有最大的IV和u 。 u u
IV
IV
IV u IV
(A)
(2)金属键物质在熔融时失去联系较弱的e后 以正离子状态存在。价电子属于一定的能 带,不固定在某一个局部,由于金属键无 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相遇组成晶格的几 率最大(CN=12),很难形成玻璃。 (3)纯粹共价键物质大部分为分子结构,在分 子内部以共价键相联系,而分子之间是无 方向性的范德华力,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分 子晶格的几率比较大,很难形成玻璃。
第二类性质:玻璃的热容、膨胀系数、密度、 折射率等 第三类性质:玻璃的导热系数和弹性系数等
Tg :玻璃形成温度,又称脆性温度。它是玻
璃出现脆性的最高温度,由于在这个温度下可
以消除玻璃制品因不均匀冷却而产生的内应力, 所以也称退火温度上限。 Tf :软化温度。它是玻璃开始出现液体状态 典型性质的温度。相当于粘度109dPa· S,也是 玻璃可拉成丝的最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