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综合练习题
反比例函数综合习题及答案
反比例函数综合习题及答案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下列函数,①y =2x ,②y =x ,③y =x -1,④y =11x 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反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位于(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 与宽x 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4.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x+1)和y =-kx (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5.已知点(3,1)是双曲线y =kx (k ≠0)上一点,则下列各点中在该图象上的点是( )A .(13,-9)B .(3,1)C .(-1,3)D .(6,-12)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 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 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 )A .不大于2435m 3B .不小于2435m 3C .不大于2437m 3D .不小于2437m 3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A .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如右图所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 表示电流I •的函数解析式为( ).A .I =6RB .I =-6RC .I =3RD .I =2R8.函数y =1x 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0个 9.若函数y =(m+2)|m|-3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 .2 B .-2 C .±2 D .×210.已知点A(-3,y 1),B(-2,y 2),C(3,y 3)都在反比例函数y =4x 的图象上,则( ).A .y 1<y 2<y 3B .y 3<y 2<y 1C .y 3<y 1<y 2D .y 2<y 1<y 311.一个反比例函数y =kx (k ≠0)的图象经过点P(-2,-1),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kx+1和反比例函数y =6x 的图象都经过点(2,m),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13.一批零件300个,一个工人每小时做15个,用关系式表示人数x •与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y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14.正比例函数y =x 与反比例函数y =1x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x 轴于B ,CD •⊥x 轴于D ,如图所示,则四边形ABCD 的为_______.15.如图,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象限上的一点,且矩形PEOF 的面积为8,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16.反比例函数y =21039nn x --的图象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n =_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 =3x+m 与反比例函数y =3m x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当m =_____时,有一个交点的纵坐标为6.18.若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y=kx图象,在第二象限内有两个交点,•则k______0,b_______0,(用“>”、“<”、“=”填空)19.两个反比例函数y=3x,y=6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1,P2,P3……P2005,在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x1,x2,x3,…x2005,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05年连续奇数,过点P1,P2,P3,…,P2005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与y=3x的图象交点依次是Q1(x1,y1),Q2(x2,y2),Q3(x3,y3),…,Q2005(x2005,y2005),则y2005=________.20.当>0时,两个函数值y,一个随x增大而增大,另一个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 •).A.y=3x与y=1x B.y=-3x与y=1xC.y=-2x+6与y=1x D.y=3x-15与y=-1x21.在y=1x的图象中,阴影部分面积为1的有()22.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b(k ≠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y =mx (m ≠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C 点,CD 垂直于x 轴,垂足为D ,•若OA =OB =OD =1.(1)求点A 、B 、D 的坐标;(2)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3.如图,已知点A(4,m),B(-1,n)在反比例函数y =8x 的图象上,直线AB •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C 、D 两点,(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C 、D 两点坐标.(3)S △AOC :S △BOD 是多少?24.已知y=y1-y2,y1成正比例,y与x成反比例,且当x=1时,y=-14,x=4时,y=3.求(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当x=14时,y的值.25.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交于A、B两点.(1)利用图中的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26.如图,双曲线y=5x在第一象限的一支上有一点C(1,5),•过点C•的直线y=kx+b(k>0)与x轴交于点A(a,0).(1)求点A的横坐标a与k的函数关系式(不写自变量取值范围).(2)当该直线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个交点D的横坐标是9时,求△COA•的面积.反比例函数测试题(一)答案1.B.;2.D.;3.A.;4.A.;5.B.;6.B.;7.A.;8.B.;9.A.;10.D.;11.y=2 x;12.y=x+1;13.y=20 x;14.2;15.y=-8 x;16.n=-3;17.m=5;18.<,>;19.2004.5;20.A.;B.;;21.A.;C.;D.;22.解:(1)∵OA=OB=OD=1,∴点A、B、D的坐标分别为A(-1,0),B(0,1),D(1,0). (2)∵点AB在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上,∴1k bb-+=⎧⎨=⎩解得11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点C在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上,•且CD⊥x轴,∴C点的坐标为(1,2),又∵点C在反比例函数y=mx(m≠0)的图象上,∴m=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 x.;23.(1)y=2x-6;(2)C(3,0),D(0,-6);(3)S△AOC:S△BOD=1:1.;24.(1)y=-216x提示:设y=k22kx,再代入求k1,k2的值.(2)自变量x取值范围是x>0.(3)当x=14时,y=162=255.;25.解:(1)由图中条件可知,双曲线经过点A(2,1)第11页(共11页) ∴1=2m ,∴m =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又点B 也在双曲线上,∴n =21-=-2,∴点B 的坐标为(-1,-2). ∵直线y =kx+b 经过点A 、B .∴122k b k b =+⎧⎨-=-+⎩ 解得11k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1.(2)根据图象可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上方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即x >2或-1<x <0.;26.解:(1)∵点C(1,5)在直线y =-kx+b 上,∴5=-k+b ,又∵点A(a ,0)也在直线y =-kx+b 上,∴-ak+b =0,∴b =ak将b =ak 代入5=-k+a 中得5=-k+ak ,∴a =5k +1.(2)由于D 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交点∴599y y k ak ⎧=⎪⎨⎪=-+⎩ ∵ak =5+k ,∴y =-8k+5 ③将①代入③得:59=-8k+5,∴k =59,a =10.∴A(10,0),又知(1,5),∴S △COA =12×10×5=25.;。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集锦(含答案)1、综合题1、如图,已知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且点的横坐标为.(1)求的值;(2)若双曲线上一点的纵坐标为8,求的面积;(3)过原点的另一条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点在第一象限),若由点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求点的坐标.2、已知一次函数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交于A、B两点,A点横坐标为1.B点横坐标为4(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指出不等式的解集;(2) 点P是x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P点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和双曲线于M、N,设P点的横坐标是t(t>0),△OMN的面积为S,求S和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t的取值范围。
二、简答题3、.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 分别与轴交于点B、A,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的解析式.4、如图,已知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两点.(1)求出两点的坐标;的范围;(2)根据图象求使正比例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三、计算题5、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释放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t(小时)成正比;药物释放完毕后,y与t 的函数关系为(为常数)。
如下图所示,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y与t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和含药量降低到0.25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1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A(1,4).B(3,m)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面积。
(2)求△AOB7、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图象交于A(-2,1)、B(1,n)两点.(1)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1)试确定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求△AOB的面积。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卷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如果y和x成反比,且当x=2时,y=5,则当x=8时,y=____。
答案:y=5*2/8=5/2=2.52.如果y和x成反比,且当x=3时,y=4.5,则当y=9时,x=____。
答案:9*3/4.5=63.如果y和x成反比,且当x=4时,y=7.5,则当y=5时,x=____。
答案:4*7.5/5=64.如果y和x成反比,且y和x都有一个相同的倍数关系,则这个倍数是____。
答案:15.如果y和x成反比,且y和x都有一个相同的倒数关系,则这个倒数是____。
答案:16.函数y=k/x是一个____。
答案:反比例函数7.函数y=k/x+b是一个____。
答案:一次函数8.函数y=k/x^2是一个____。
答案:反比例函数9.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成反比,可以用____表示。
答案:y∝1/x10.如果y=k/x,当y=1时,x=____。
答案:k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30分)1.设y和x成反比,若当x=6时,y=9,则当y=10时,x的值为:A. 5B. 7C. 4D. 8答案:B2.函数y=k/x与y=ax+b的图像是:A. 相等的B. 相切的C. 相交的D. 相异的答案:C3.下列哪个函数是反比例函数:A. y=3xB. y=x+3C. y=3/xD. y=x^2答案:C4.下列函数中,哪个是反比例函数:A. y=x+2B. y=3x-7C. y=5/xD. y=x^2+1答案:C5.当x增大时,反比例函数y=k/x的图像: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波动答案:B6.当y=k/x中k=4,取任意的x和y的值,我们发现x和y之间的关系是:A. 正比例关系B. 反比例关系C. 无关系D. 随机关系答案:B三、解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某物品的价格与销售量成反比,当销售量为10时,价格为12元,则当销售量为5时,价格为多少元?解:设物品价格为P,销售量为Q,则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有P=k/Q,其中k 为常数。
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真题训练
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知识回顾1. 反比例函数k 的集合意义:①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作坐标轴的垂线,两垂线与坐标轴构成一个矩形,矩形的面积等于k 。
②过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作其中一条坐标轴的垂线,并连接这个点与原点,则构成一个三角形。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k。
2.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在反比例函数中只有一个系数k ,所以只需要在图像上找一个对应的点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不等式问题:若反比例函数()0≠=k xky 与一次函数()0≠+=k b kx y 有交点,则不等式b kx xk+>的解集取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上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等式b kx xk +<的解集取反比例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图像下方的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把自变量分成三部分。
真题训练1.(2022•日照)如图,矩形OABC 与反比例函数y 1=xk1(k 1是非零常数,x >0)的图象交于点M ,N ,与反比例函数y 2=xk2(k 2是非零常数,x >0)的图象交于点B ,连接OM ,ON .若四边形OMBN 的面积为3,则k 1﹣k 2=( ) A .3 B .﹣3C .23D .﹣232.(2022•牡丹江)如图,等边三角形OAB ,点B 在x 轴正半轴上,S △OAB =43,若反比例函数y =xk(k ≠0)图象的一支经过点A ,则k 的值是( )第26题 第27题 A .233 B .23C .433 D .433.(2022•郴州)如图,在函数y =x2(x >0)的图象上任取一点A ,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交函数y =﹣x8(x <0)的图象于点B ,连接OA ,OB ,则△AOB 的面积是( ) A .3B .5C .6D .104.(2022•邵阳)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 =x1的图象,点A (x ,y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连接OA ,则△AOB 的面积是( )第30题 第31题 A .1B .C .2D .5.(2022•内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 为x 轴正半轴上一点,过点M 的直线l ∥y 轴,且直线l 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 =x 8和y =xk的图象交于P 、Q 两点.若S △POQ =15,则k 的值为( ) A .38B .22C .﹣7D .﹣226.(2022•黑龙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平行四边形OBAD 的顶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 3的图象上,顶点A 在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上,顶点D 在x轴的负半轴上.若平行四边形OBAD 的面积是5,则k 的值是( )第28题 第29题 A .2B .1C .﹣1D .﹣27.(2022•十堰)如图,正方形ABCD 的顶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xk 1(k 1>0)和y =xk2(k 2>0)的图象上.若BD ∥y 轴,点D 的横坐标为3,则k 1+k 2=( ) A .36B .18C .12D .98.(2022•攀枝花)如图,正比例函数y =k 1x 与反比例函数y =xk 2的图象交于A (1,m )、B 两点,当k 1x ≤xk2时,x 的取值范围是( )第36题 第37题 A .﹣1≤x <0或x ≥1 B .x ≤﹣1或0<x ≤1C .x ≤﹣1或x ≥1D .﹣1≤x <0或0<x ≤19.(2022•东营)如图,一次函数y 1=k 1x +b 与反比例函数y 2=xk2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点A 的横坐标为2,点B 的横坐标为﹣1,则不等式k 1x +b <xk2的解集是( )A .﹣1<x <0或x >2B .x <﹣1或0<x <2C .x <﹣1或x >2D .﹣1<x <210.(2022•朝阳)如图,正比例函数y =ax (a 为常数,且a ≠0)和反比例函数y =xk(k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相交于A (﹣2,m )和B 两点,则不等式ax >xk的解集为( )A .x <﹣2或x >2B .﹣2<x <2C .﹣2<x <0或x >2D .x <﹣2或0<x <211.(2022•无锡)一次函数y =mx +n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xm的图象交于点A 、B ,其中点A 、B 的坐标为A (﹣m 1,﹣2m )、B (m ,1),则△OAB 的面积是( ) A .3 B .413 C .27 D .415 12.(2022•荆州)如图是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1=2x 和y 2=x2的图象.观察图象可得不等式2x >x2的解集为( )第40题 第41题 A .﹣1<x <1 B .x <﹣1或x >1 C .x <﹣1或0<x <1D .﹣1<x <0或x >113.(2022•怀化)如图,直线AB 交x 轴于点C ,交反比例函数y =xa 1−(a >1)的图象于A 、B 两点,过点B 作BD ⊥y 轴,垂足为点D ,若S △BCD =5,则a 的值为( ) A .8B .9C .10D .1114.(2022•盐城)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该函数表达式为 . 15.(2022•东营)如图,△O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若点B 在反比例函数y =x1(x >0)的图象上,则经过点A 的函数图象表达式为 .16.(2022•湖北)在反比例函数y =xk 1−的图象的每一支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整式x 2﹣kx +4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7.(2022•陕西)已知点A (﹣2,m )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A '与点A 关于y 轴对称.若点A '在正比例函数y =21x 的图象上,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18.(2022•宜昌)已知经过闭合电路的电流I (单位:A )与电路的电阻R (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根据下表判断a 和b 的大小关系为( )19.(2022•丽水)已知电灯电路两端的电压U 为220V ,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I (A )的最大限度不得超过0.11A .设选用灯泡的电阻为R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至少2000ΩB .R 至多2000ΩC .R 至少24.2ΩD .R 至多24.2Ω20.(2022•山西)根据物理学知识,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某物体承受的压强p (Pa )是它的受力面积S (m 2)的反比例函数,其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S =0.25m 2时,该物体承受的压强p 的值为 Pa .21.(2022•郴州)科技小组为了验证某电路的电压U (V )、电流I (A )、电阻R (Ω)三者之间的关系:I =RU,测得数据如下:= A。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含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反比例函数y=- 12x,则()A.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当x>-3且x≠0时,y>4C.图象位于一、三象限D.当y<-3时,0<x<4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正确指出了某一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三象限;丙:每第一个象限内 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他们的描述这个函数表达式可能是()A.y=2x B.y= 2x C.y=﹣1xD.y=2x23.反比例函数y=kx(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是图象上一点 MP垂直x轴于点P 如果△MOP 的面积为1 那么k的值是( )A.1 B.2 C.4 D.√24.如图,反比例函数y=kx(x<0)交边长为10的等边△ OAB的两边于C、D两点,OC=3BD,则k的值()A.−9√3B.9√3C.-10√3D.10√35.抛物线y=ax2+bx+c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bx﹣4ac+b2与反比例函数y= a+b+cx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为()A.B.C.D.√3 6.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A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3∠BDC=120°S△BCD=92 (x<0)的图象经过C、D两点,则k的值是()若反比例函数y=kxA.−6√3B.-6 C.−12√3D.-127.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是函数y=1(x<0)图象上一点,AO的延长x(x>0 k是不等于0的常数)的图象于点C,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点C关于x 线交函数y=k2x轴的对称点为C′,交于x轴于点B 连结AB AA′、 A′C′.若△ABC的面积等于6,则由线段AC CC′C′A′ A′A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A.8 B.10 C.3√10D.4√68.如图,反比例函数y=kx与一次函数y=kx﹣k+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相交于A B两点其中A(﹣1 3)直线y=kx﹣k+2与坐标轴分别交于C D两点下列说法:①k<0;②点B的坐标为(3 ﹣1);③当x<﹣1时kx <kx﹣k+2;④tan∠OCD=﹣1k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9.已知反比例函数y=﹣2x若y≤1,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l分别交双曲线y=﹣6x 和y= 2x于A B两点 P是x轴上的任意一点,则△ABP的面积等于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0 顶点A在y轴上顶点C在x轴上顶点D在双曲线y=kx(x>0)的图象上边CD交y轴于点E 若CE=ED,则k的值为.12.如图,点 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 过点 P 向 x 轴作垂线 垂足为 M 连结 PO 若阴影部分面积为 6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是 .13.如图,已知A ( 12 y 1) B (2 y 2)为反比例函数y = 1x 图象上的两点 动点P (x 0)在x 轴正半轴上运动 当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到最大时 点P 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14.如图,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像分别交正方形OABC 的边AB 、BC 于点D 、E 若A 点坐标为(1,0) 若△ODE 是等边三角形 求k 的值.15.某水果生产基地在气温较低时 用装有恒温系统的大棚栽培一种新品种水果 如图是试验阶段的某天恒温系统从开启到关闭后 大棚内的温度y(℃)与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 其中线段AB 、BC 表示恒温系统开启后阶段 双曲线的一部分CD 表示恒温系统关闭阶段........... 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个恒温系统设定的恒定温度为多少℃;(2)求全天的温度y(℃)与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若大棚内的温度低于10℃时 蔬菜会受到伤害.问:这天内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多少小时 才能避免水果生长受到影响?16.如图,已知点A在反比函数y=kx(k<0)的图象上点B在直线y=x−3的图象上点B的纵坐标为-1 AB⊥x轴且S△OAB=4.(1)求点A的坐标和k的值;(2)若点P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上点Q在直线y=x−3的图象上P、Q两点关于y轴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m,n)求nm +mn的值.17.如图,点A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AB⊥x轴于点B AB的垂直平分线PD交双曲线与点P.(1)若点A的坐标为(1 8),则点P的坐标为.(2)若AP⊥BP点A的横坐标为m.①求k与m之间的关系式;②连接OA OP若△AOP的面积为6 求k的值.18.如图,一次函数y=k1x+b与反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交于A(2 m) B(n ﹣2)两点.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C 且S△ABC=5.(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所给条件请直接写出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3)若P(p y1) Q(﹣2 y2)是函数y=k2x 图象上的两点且y1≥y2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答案1.D 2.B 3.B 4.A 5.D 6.C 7.B 8.C9.x ≤﹣2或x >0 10.4 11.4 12.y =−12x 13.(52, 0)14.解:由题意可得△OAD ≅△OCE 设AD =x ,则:DB =EB =1−x 因为OD 2=x 2+1 且△ODE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x 2+1=(1−x)2+(1−x)2 x 1=2+√3 x 2=2−√3 2+√3>1舍去 所以x =2−√3则K =1∗(2−√3)=2−√315.(1)解:设线段AB 表达式为y =kx +b(k ≠0) ∵线段AB 过点(0,10) (2,14)∴{b =102k +b =14解得{b =10k =2∴线段AB 的表达式为:y =2x +10(0≤x ≤5) 当x =5时 y =2×5+10=20 ∴恒定温度为:20℃; (2)解:由(1)可知:线段AB 的表达式为:y =2x +10(0≤x ≤5) B 坐标为(5,20) ∴根据图象可知线段BC 的表达式为:y =20(5<x ≤10)设双曲线CD 解析式为:y =m x(m ≠0)∵C(10,20)∴可得:m10=20 解得:m =200∴双曲线CD 的解析式为:y =200x(10<x ≤24)∴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y ={2x +10(0≤x ≤5)20(5<x ≤10)200x (10<x ≤24);(3)解:把y =10代入y =200x中得10=200x解得:x =20∴20−10=10(小时)∴恒温系统最多可以关闭10小时. 16.(1)解:由题意B(2,−1)∵12×2×AB =4 ∴AB =4∵AB//y 轴∴A(2,−5)∵A(2,−5)在y =kx 的图象上 ∴k =−10.(2)解:设P(m ,−10m ),则Q(−m ,−10m ) ∵点Q 在y =x −3上∴−10m=−m −3 整理得:m 2+3m −10=0 解得m =−5或2 当m =−5 n =2时 n m +m n =−2910 当m =2 n =−5时 nm +m n=−2910故n m +m n=−2910.17.(1)(2 4)(2)解:①由题意得 点A 的纵坐标为km 即AB =km ∵PD 垂直平分AB ∴PA =PB ∵AP ⊥BP∴△PA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AB =∠PBA =45° ∵PD ⊥AB∴△DAP 和△D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A =DB =DP =k2m ∴P (m +k2m ,k 2m )将P (m +k2m ,k2m )代入y =kx 可得:(m +k2m )⋅k2m =k 整理得:k =2m 2;②过点P 作PC ⊥x 轴于点C ,则四边形PABC 是梯形∵S △AOB =S △POC =k2 ∴S △AOE =S 四边形PEBC ∴S △AOP =S 梯形PABC =6 ∴(k 2m +k m )⋅k2m2=6 整理得:k 2=16m 2∵k =2m 2 ∴k 2=8k解得:k =8或k =0(舍去) ∴k =8.18.(1)把 A(2,m) B(n ,−2) 代入 y =k 2x得: k 2=2m =−2n即m=−n则A(2,−n)过A作AE⊥x轴于E过B作BF⊥y轴于F延长AE、BF交于D ∵A(2,−n)B(n,−2)∴BD=2−n AD=−n+2BC=|−2|=2∵SΔABC=12·BC·BD∴12×2×(2−n)=5解得:n=−3即A(2,3)B(−3,−2)把A(2,3)代入y=k2x得:k2=6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6x;把A(2,3)B(−3,−2)代入y=k1x+b得:{3=2k1+b−2=−3k1+b解得:k1=1b=1即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1;(2)∵A(2,3)B(−3,−2)∴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是−3<x<0或x>2;(3)分为两种情况:当点P在第三象限时要使y1⩾y2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p⩽−2当点P在第一象限时要使y1⩾y2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p>0即P的取值范围是p⩽−2或p>0。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综合》专项测试卷(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综合》专项测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点A(1,3)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一点,则常数k的值为()A.3B.﹣3C.D.2.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是()A.(3,1)B.(﹣3,1)C.(3,)D.(,3)3.如果点A(﹣1,y1)、B(1,y2)、C(2,y3)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三个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1>y3>y2B.y3>y2>y1C.y2>y1>y3D.y3>y1>y24.如图,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ax(a≠0)相交于点和点B,则点B的坐标为()A.B.C.D.5.某市举行中学生党史知识竞赛,如图用四个点分别描述甲、乙、丙、丁四所学校竞赛成绩的优秀率(该校优秀人数与该校参加竞赛人数的比值)y与该校参加竞赛人数x的情况,其中描述乙、丁两所学校情况的点恰好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这四所学校在这次党史知识竞赛中成绩优秀人数最多的是()A.甲B.乙C.丙D.丁6.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象经过点(﹣3,2)B.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C.在每个象限内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D.x≥﹣1时,y≥67.反比例函数y=中,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m>B.m<2C.m<D.m>28.如图,正比例函数y1=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A点的横坐标为3,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3或x>3B.x<﹣3或0<x<3C.﹣3<x<0或0<x<3D.﹣3<x<0或x>39.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b与(其中a,b是常数,ab≠0)的大致图象是()A.B.C.D.10.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和y=(k1<k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S△AOB=2,则k2﹣k1的值是()A.1B.2C.4D.8二、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经典习题及答案反比例函数练题1.下列函数中,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A。
y = 1/xB。
y = -1/xC。
y = 2/xD。
y = -2/x2.反比例函数y = -(k/ x)(k为常数,k ≠ 0)的图象位于()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三、四象限3.已知反比例函数y = (k - 2)/x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的取值范围是()A。
k。
2B。
k ≥ 2C。
k ≤ 2D。
k < 24.反比例函数y = k/x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是该函数图象上一点,MN垂直于x轴,垂足是点N,如果三角形MON 的面积是2,则k的值为()A。
2B。
-2C。
4D。
-45.对于反比例函数y = 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x。
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D。
当x <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6.反比例函数y = (2m - 1)x/(m^2 - 2),当x。
0时,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A。
±1B。
小于1的实数C。
-1D。
1/27.如图,P1、P2、P3是双曲线上的三点,过这三点分别作y轴的垂线,得到三个三角形P1A1O、P2A2O、P3A3O,设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则()。
A。
S1 < S2 < S3B。
S2 < S1 < S3C。
S3 < S1 < S2D。
S1 = S2 = S3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 -2与y = 2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A。
3B。
2C。
1D。
09.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h)与行驶速度v(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10.如图,直线y = mx与双曲线y = k/(x-2)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M,连结BM,若三角形ABM的面积为2,则k的值是()A。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专项复习综合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已知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随x的增大而增大B.函数的图象只在第一象限C.当x<0时必y<0D.点(-2 -3)不在此函数的图象上2.点A(x1, y1) B(x2, y2) C(x3, y3)在反比例函数y=πx的图象上,若x1<x2<0<x3,则y1 y2 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3>y2>y1C.y2>y1>y3D.y3>y1>y23.研究发现近视镜的度数y(度)与镜片焦距x(米)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小明佩戴的400度近视镜片的焦距为0.25米经过一段时间的矫正治疗加之注意用眼健康现在镜片焦距为0.5米,则小明的近视镜度数可以调整为()A.200度B.250度C.300度D.500度4.如图,点M为反比例函数y=1x上的一点过点M作x轴 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y=-x+b于C D 两点若直线y=-x+b分别与x轴 y轴相交于点A、B,则AD·BC的值是()A.3 B.2 √2C.2 D.√55.如图,在菱形OABC中,点A的坐标为(10,0),对角线OB、AC相交于点D,OB⋅AC=160 .双曲线y=kx(x>0)经过点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过点E的双曲线表达式为()A.y=20x B.y=24xC.y=28xD.y=32x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1=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 4x 的图象交于(2 m )和(n ﹣1)两点 观察图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x >2时 y 1<y 2B .当x <2时 y 1<y 2C .当x >n 时 y 1<y 2D .当x <n 时 y 1<y 27.如图,在函数y 1=k1x (x <0)和y 2=k2x (x >0)的图象上 分别有A 、B 两点 若AB ∥x 轴 交y 轴于点C 且OA ⊥OB S △AOC =32 S △BOC =272,则线段AB 的长度是( )A .8B .9C .10D .118.如图,直线y= √3 x ﹣6分别交x 轴 y 轴于A B M 是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位于直线上方的一点 MC ∥x 轴交AB 于C MD ⊥MC 交AB 于D AC •BD=4 √3 ,则k 的值为(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9.当n= 时 函数y=2x n ﹣1是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上,则y1,y2,y3的从小10.若点A(−3,y1),B(−1,y2),C(2,y3)都在反比例函数y=kx到大的关系是.有一个关于x的函数不论x取何值 y的解析式总是取y1、y2、y3中11.已知函数y1=x y2=x2和y3=1x的值的较小的一个,则y的最大值等于12.如图,已知函数y=−3与y=ax2+bx+c(a>0 b>0)的图象相交于点P 且点P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0的解是x的方程ax2+bx+3x(k>0)与长方形OABC在第一象限相交于D、E两点 OA=2 OC=4 连结OD、13.如图,反比例函数y=kxOE、DE.记△OAD、△OCE的面积分别为S1、S2.填空:①点B坐标为;②S1S2(填“>”、“<”、“=”);三、解答题14.如图,根据小孔成像的科学原理当像距(小孔到像的距离)和物高(蜡烛火焰高度)不变时火焰的像高y(单位:cm)是物距(小孔到蜡烛的距离)x(单位:cm)的反比例函数当x=6时y=2.(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若火焰的像高为3cm 求小孔到蜡烛的距离.15.某学校的自动饮水机 开机加热时水温每分钟上升20℃ 水温到100℃时停止加热.此后水温开始下降.水温y(℃)与开机通电时间x(min)成反比例关系.若水温在20℃时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内 水温y 与通电时间x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水温从20℃加热到100℃ 需要 min ;(2)求水温下降过程中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取值范围; (3)如果上午8点接通电源 那么8:20之前 不低于80℃的时间有多少?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 一次函数y1=ax+b (a b 为常数 且a ≠0)与反比例函数y2 = mx (m为常数 且m ≠0)的图象交于点A (-2 1)、B (1 n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连结OA 、OB 求△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当y 1<y 2<0时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7.你吃过拉面吗?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着数学知识: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 面条的总长度y (m )是面条的粗细(横截面积)S (mm 2)的反比例函数 其图象如图所示.(1)写出y与S的函数关系式:.(2)当面条粗 1.6mm 2时面条总长度是 m.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四边形DOBC是矩形且D(0 4) B(6 0).若反比例函数y=k1(x>0)的图象经过线段OC的中点A 交DC于点E 交BC于点F.设直线EF的表达式为y=k2x+b.x(1)求反比例函数和直线EF的表达式;(2)求△OEF的面积;(3)请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k2x+b-k1>0的解集.x参考答案1.C2.D3.A4.C5.D6.D7.C8.A9.010.y3<y1<y211.112.x=﹣3 y=113.(4 2);=14.(1)解:由题意设:y=kx把x=6y=2代入得k=6×2=12∴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为:y=12x;(2)解:把y=3代入y=12x得x=4∴小孔到蜡烛的距离为4cm.15.(1)4(2)解:如图设函数解析式为y=kx代入点(4,100)可得∴y=400 x当y=20时x=40020=20∴水温下降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是y=400x(4⩽x⩽20)(3)解:由计算可知水温从20∘C开始加热到100∘C再冷却到20∘C 需4+20=24分钟水温从20∘C加热到80∘C所需要时间为:80−2020=3(分钟)令y =80,则x =40080=5∴水温不低于80∘C 的时间为5−3=2(分钟) 答:不低于80∘C 的时间有2分钟. 16.(1)解:∵A (-2 1)∴将A 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 2= mx 中 得m=-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x ; 将B 坐标代入y=- 2x 得n=-2 ∴B 坐标(1 -2)将A 与B 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 得 {−2a +b =1a +b =−2解得a=-1 b=-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1=-x-1 (2)解:设直线AB 与y 轴交于点C 令x=0 得y=-1 ∴点C 坐标(0 -1)∴S △AOB =S △AOC +S △COB = 12 ×1×2+ 12 ×1×1= 32 ;(3)解:由图象可得 当y 1<y 2<0时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x >1.17.(1)y= 128S(2)8018.(1)∵四边形DOBC 是矩形 且D (0 4) B (6 0) ∴C 点坐标为(6 4) ∵点A 为线段OC 的中点 ∴A 点坐标为(3 2) ∴k 1=3×2=6∴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6x ;把x=6代入y= 6x 得y=1,则F 点的坐标为(6 1) 把y=4代入y= 6x 得x= 32 ,则E 点坐标为( 32 4) 把F 、E 的坐标代入y=k 2x+b 得 {6k 2+b =132k 2+b =4 解得 {k 2=−23b =5∴直线EF 的解析式为y=- 23 x+5;(2)△OEF 的面积=S 矩形BCDO -S △ODE -S △OBF -S △CEF= 4×6−12×4×32−12×6×1−12×(6−32)×(4−1) = 454 .(3)结合函数图象 写出直线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方所对应的自变量的范围 即可得到不等式k 2x +b -k 1x >0的解因为E 点坐标为( 324) F 点的坐标为(6 1),则k 2x +b - k1x>0解是: 32<x<6。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6套
反比例函数练习(1)一、判断题 1.当x 与y 乘积一定时,y 就是x 的反比例函数,x 也是y 的反比例函数( ) 2.如果一个函数不是正比例函数,就是反比例函数 ( )3.y 与2x 成反比例时y 与x 并不成反比例( ) 二.填空题4.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定值S ,则三角形的高h 与底a 的函数关系式是h =__________,这时h 是a 的__________;5.如果y 与x 成反比例,z 与y 成正比例,则z 与x 成____ ___; 6.如果函数222-+=k kkx y 是反比例函数,那么k =________,此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 ____;7. 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31,若下底长为x ,高为y ,则y与x 的函数关系是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8.如果函数12-=m x y 为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A1- B 0 C 21D 1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校。
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自行车行进路程s 千米与行进时间t 的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示意图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10、下列函数中,y 是x 反比例函数的是( )(A ) 12+=x y (B )22x y = (C )x y 51=(D )x y =2四.辨析题(1)兄弟二人分吃一碗饺子,每人吃饺子的个数如下表:①写出兄吃饺子数y 与弟吃饺子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xy 的取值范围).②虽然当弟吃的饺子个数增多时,兄吃的饺子数(y )在减少,但y 与x 是成反例吗?(2)水池中有水若干吨,若单开一个出水口,水流速v 与全池水放光所用时t 如下表:①写出放光池中水用时t(小时)与放水速度v(吨/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②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吗? ③与(1)的结论相比,可见并非反比例函数有可能“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减小”,反之,所有的反比例函数都是“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吗?这个问题,你可以提前探索、尝试,也可以预习下一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可以等到下一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五.已知□ABCD 中,AB = 4,AD = 2,E 是AB 边上的一动点,设AE=x ,DE 延长线交CB 的延长线于F ,设CF =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反比例函数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是双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内,k>0B. 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k<0C. 函数图象在一、三象限内,k<0D. 函数图象在二、四象限内,k>0答案:A2. 若点(2,3)在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上,则k的值是()A. 6B. -6C. 2D. -2答案:A二、填空题3. 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______。
答案:-24. 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若点(a,b)在函数图象上,则点(-a,-b)也在函数图象上,且k=ab,若点(2,-1)在函数图象上,则点(-2,1)也在函数图象上,且k=______。
答案:-2三、解答题5. 已知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经过点(3,-1),求k的值,并判断图象在哪个象限。
解:将点(3,-1)代入反比例函数y= \frac{k}{x}得,-1=\frac{k}{3},解得k=-3。
因为k=-3<0,所以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6. 已知反比例函数y= \frac{k}{x}(k≠0)的图象经过点(2,3),求k的值,并写出函数的表达式。
解:将点(2,3)代入反比例函数y= \frac{k}{x}得,3=\frac{k}{2},解得k=6。
因此,函数的表达式为y= \frac{6}{x}。
结束语:通过以上题目的练习,可以检验你对反比例函数性质和图象特征的掌握程度,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些题目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docx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 ( 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1. 已知点 M (- 2 , 3 )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下列各点也在该函数图象上的是 ( ).AA. (3 , - 2)B. (- 2 , - 3)C. (2 , 3)D. (3,2)2. 反比例函数 yk( k 0) 的图象经过点 (- 4, 5) ,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 ).Bx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 DA. 3 个B. 2 个C. 1 个D. 0 个4. 如图 1,点 A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 B 是反比例函数 y = 2 x( x > 0) 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B 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 OAB 的面积将 ( ). AA .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 .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yAB12yxOx12图 1图 25. (2009 年恩施市 ) 如图 2,一张正方形的纸片, 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 “ E ”图案,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x ,y ,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 2 ≤ x ≤ 10 ,则 y 与 x 的函数图象是 ( ). Ayyy y1010 552O10 x O222 10 x O210 x O 2 10 xABCD6. 已知点 A ( x 1,y 1) ,B ( x 2,y 2) 是反比例函数 ( k > 0) 的图象上的两点, 若 x 1 < 0 < x 2,则 ( ).A A. y 1 < 0 < y2B. y< 0 < y1 C. y 1 < y < 0D. y < y < 022217. 如图 3,反比例函数 y3 y = x + 2 的图象交于 A ,B 两点,那么△的图象与一次函数x的面积是 ().CAOByA. 2B. 3C. 4D. 6 CA BO 1x图 48. 如图 4,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位于第一象限, AB = AC = 2 ,直角顶点 A 在直线 y = x 上,其中点 A 的横坐标为 1,且两条直角边,分别平行于 x 轴、 y 轴,若反比例函数kABACyx的图象与△有交点,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 CABC< k < 2≤ k ≤ 3≤ k ≤ 4≤ k < 4二、填空题 ( 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 )9. 已知反比例函数 yk的图象经过点 (2,3) ,则此函数的关系式是. y6xx10. 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N) 与此物体在F/ N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 (m)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 5 所示,点(5 , 1) 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 NP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m. 0. 5 Os / m图 511. 反比例函数 yk(k0) 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xl 相交于 A , B 两点,若点 A 坐标为 (-2 , 1) ,则点 B 的坐标为. (2,-1).12. 一次函数 y = x + 1 与反比例函数yk(1, m的图象都经过点,则使这两个函数值都x)小于 0 时 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x < - 113. (2009 年兰州市 ) 如图 6,若正方形 OABC 的顶点 B 和正方形 ADEF 的顶点 E 都在函数 反比例函数 y1( x > 0) 的图象上,则点E 的坐标是 _________. (5 1 , 5 1 )xy22P 1P 2P3P54POA A A A Ax12345图 6图 714. (2009 年莆田市 ) 如图 7,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1=1 2=2 3=34= 4 5,OAA A A A A A A A过点 A 1,A 2,A 3,A 4 ,A 5,分别作 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 y2 x 0 的图象相交于点1P ,xP 2,P 3, P 4, P 5,得直角三角形 OP 1A 1,A 1P 2A 2, A 1P 2A 2,A 2P 3A 3, A 3P 4A 4,A 4P 5A 5,并设其面积分别为 S 1, S 2, S 3, S 4,S 5,则 S 5 的值为.三、解答题 ( 共 30 分)15.(6分)已知点P(2,2)在反比例函数yk ( k≠0)的图象上.x(1)当x = - 3时,求y的值;(2)当 1 <x < 3时,求y的取值范围.16.(8分 ) 已知图8 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y m5( m为常数 ) 图象的一支 .若该函数的图x象与正比例函数y = 2x的图象在第一象内限的交于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A B当△的面积为 4 时,求点A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OAB17.(8分 ) 如图 9,点P的坐标为3,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交反比例函2,A2数 y kAN交反比例函数ykM,连接( x > 0) 于点点N,作PM⊥( x > 0) 的图象于点x xAM.若 PN= 4,求:y (1)k的值 .M(2)△APM的面积 .AN PO x图 918.(8分)为预防“手足口病” ,某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已知药物燃烧阶段,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min)成正比例;燃烧后,y 与 x 成反比例(如图10 所示 ).现测得药物10 min 燃烧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 mg.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药物燃烧时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 2)求药物燃烧后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3)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 mg 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 那么从消毒开始,经多长时间学生才可以返回教室?四、探究题 ( 共 22 分)19.(10 分 ) 我们学习了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例如,把方程 2x – 1 = 3 -x 的解看成函数 y = 2 x - 1的图象与函数 y = 3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如图 11,已画出反比例函数 y1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此图象x求方程 x 2 – x – 1 = 0的正数解 ( 要求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求出的解精确到).20.(12 分 ) 一次函数 y = ax + b 的图象分别与x 轴、 y 轴交于点 M , N ,与反比例函数 y kx的图象相交于点, .过点 A 分别作 ⊥ 轴, ⊥ y 轴,垂足分别为点 , ;过点 B 分A BAC xAEC E别作 ⊥ 轴, ⊥ 轴,垂足分别为点, ,与相交于点,连接.BF x BD yF D ACBC K CD(1)如图 12,若点 A , B 在反比例函数 yk的图象的同一分支上,试证明:x① S 四边形AEDK S 四边形CFBK ;② AN BM .k(2)若点 A , 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的不同分支上,如图 13,则 AN 与 BM 还 x相等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D.4. A.5. A.6. A.7. C.8. C.二、填空题9.y6 10. 0. 5.11. (2 , -1)..x12.x < - 1.13. (5 1 , 5 1 ). 14. 1.225三、解答题15. ( 1) y4;( 2) y 的取值范围为4 y 4 .3316. ∵第一象限内的点 A 在正比例函数 y = 2 x 的图象上,∴设点A 的坐标为 ( , 2 )( > 0) ,则点 B的坐标为 ( ,0).m m mm∵S △ OAB = 4 ,∴ 1m ? 2m = 4.2解得 m 1 = 2 ,m 2 = - 2(不符合题意,舍去 ). ∴点 A 的坐标为 (2 , 4).又∵点 A 在反比例函数y m5m5x的图象上,∴ 42,即 m –5 = 8.∴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8 y.x17. ( 1)∵点P的坐标为3,∴ AP= 23 2,, OA=.22∵PN= 4,∴ AN= 6.33k中,得 k = 9.∴点 N的坐标为6,. 把点N6,代入y22x(2)由( 1)知k = 9,∴ y 9当 x = 29 .时, y. x293∴S△AP M 12 3 3.∴MP 3 .22218. ( 1)设药物燃烧阶段函数关系式为y =k1x( k1≠ 0).根据题意,得8 = 10 k1,k1 =4. ∴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0≤ x < 10). 5(2)设药物燃烧结束后函数关系式为.根据题意,得,.∴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 x≥ 10).(3)当y <时,.∵,∴,.∴从消毒开始经过50 min 学生才返可回教室.四、探究题19.方程 x2– x –1 = 0的正数解约为.提示:∵ x ≠0,将 x2– 1 = 0 两边同除以x,得x111x 1.– x0.即x x把 x2– x –1 = 0的正根视为由函数y1与函数 y =x - 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点的x横坐标.20. ( 1)①Q AC⊥x轴,AE⊥y轴,四边形 AEOC 为矩形.Q BF ⊥ x 轴, BD ⊥ y 轴,四边形 BDOF 为矩形.Q AC ⊥ x 轴, BD ⊥ y 轴,四边形 AEDK, DOCK, CFBK 均为矩形.Q OC x1, AC y1, x1 gy1 k ,S矩形 AEOC OC gAC x1 gy1kQ OF x2, FB y2, x22gyk,S矩形BDOF OF gFB x22gyk.S矩形AEOC S矩形BD OF.Q S S S,矩形C FBK矩形BD OF矩形DOCK,矩形矩形.AED K C FBK矩形AEDK矩形AEOC矩形DOCKS S S S S②由(1)知,S矩形AEDK S矩形CF BK .AK gDK BK gCK .AK BKCK.DKQ AKB CK D 90°,△ AKB ∽△ CKD .CDKABK . AB∥ CD .Q AC ∥ y 轴,四边形ACDN是平行四边形.AN CD .同理可得 BM CD .AN BM .(2)AN与BM仍然相等.Q S矩形AEDK S矩形 AEOCS矩形 ODK C,S矩形 BKCFS矩形BDOFS矩形ODK C,又Q S矩形AE OC S矩形BDOF k ,S矩形AEDKS矩形BKCF.AK gDK BK gCK .CK DKAK .BKQ K K ,△CDK ∽△ ABK .CDK ABK . AB ∥ CD .Q AC ∥ y 轴,四边形 ANDC 是平行四边形.AN CD .同理 BM CD . AN BM【教学标题】反比例函数【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兴趣2、使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3、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反比例知识【重点难点】图像及性质【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一、基础知识1. 定义:一般地,形如 y k( k 为常数, k o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综合习题及答案
反比例函数综合习题及答案1.下列函数中,有几个是反比例函数?它们是什么?选项: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反比例函数y=x的图像在哪些象限中?选项: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三象限 D。
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那么它的长y和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像大致表示是什么?4.已知关于x的函数y=k(x+1)和y=-x(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像大致是什么?5.已知点(3,1)在双曲线y=x(k≠0)上,那么下列哪些点也在该图像上?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
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时,气球将爆炸。
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该是多少?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与电阻R(Ω)成反比例。
下图表示电路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
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8.函数y=x和y=-x的图像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多少?选项: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穷个9.如果函数y=(m+2)|m|-3是反比例函数,那么m的值是多少?选项:A。
2 B。
-2 C。
±2 D。
2的倍数10.已知点A(-3,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x的图像上,那么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选项:A。
y1<y2<y3 B。
y3<y2<y1 C。
y3<y1<y2 D。
y2<y1<y311.一个反比例函数y=x(k≠0)的图像经过点P(-2,-1),那么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12.已知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1和反比例函数y=x的图像都经过点(2,m),那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13.一批零件共有300个,每个工人每小时可以制造15个零件。
设需要x个工人,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为y,则有关系式:xy=300.14.四边形ABCD的形状为梯形。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 反比例函数 综合练习题 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1.下列函数关系中,不是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xy =-5 B .y =-73x C .y =2x y D .=x42.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8x 的图象上的是( )A .(-1,8)B .(-2,4)C .(1,7)D .(2,4)3.若反比例函数y =2k -1x 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12B .k<12C .k =12D .不存在4. 为了更好的保护水资源,造福人类,某工厂计划建一个容积V(m 3)一定的污水处理池,池的底面积S(m 2)与其深度h(m)满足关系式:V =Sh(V≠0),则S 关于h 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5.在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上,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6.若在同一坐标系中,直线y =k 1x 与双曲线y =k 2x 有两个交点,则有( )A .k 1+k 2>0B .k 1+k 2<0C .k 1k 2>0D .k 1k 2<07.如图,点A 和点B 都在反比例函数y =4x的图象上,且线段AB 过原点,过点A 作x 轴的垂线段,垂足为点C ,P 是线段OB 上的动点,连接CP.设△ACP 的面积为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 >2B .S >4C .2<S <4D .2≤S ≤48.如图,A ,B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1x 的图象上,C ,D 两点在反比例函数y =k 2x 的图象上,AC ⊥x 轴于点E ,BD ⊥x 轴于点F ,AC =2,BD =3,EF =103,则k 2-k 1=( )A .4 B.143 C.163D .69. 若点A(-5,y 1),B(-3,y 2),C(2,y 3)在反比例函数y =3x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 .y 1<y 3<y 2B .y 1<y 2<y 3C .y 3<y 2<y 1D .y 2<y 1<y 310.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8,则它的长y 与宽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大致可以表示为( )11. 已知反比例函数y =2x ,则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2. 已知y =(m +3)x |m|-4是反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13.已知P 1(x 1,y 1),P 2(x 2,y 2)是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若x 2=x 1+2,且1y 2=1y 1+1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14.如图,已知点P(6,3),过点P 作PM⊥x 轴于点M ,PN ⊥y 轴于点N ,反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交PM 于点A ,交PN 于点B.若四边形OAPB 的面积为12,则k=________.15.已知直线y =-3x 与双曲线y =m -5x 交于点P (-1,n).(1)求m 的值;(2)若点A (x 1,y 1),B(x 2,y 2)在双曲线y =m -5x 上,且x 1<x 2<0,试比较y 1,y 2的大小.16.如图,一次函数y 1=x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2=kx (k 为常数,且k≠0)的图象都经过点A(m ,2).(1)求点A 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结合图象直接比较:当x>0时,y 1与y 2的大小.17.制作一种产品,需先将材料加热达到60 ℃后,再进行操作.设该材料温度为y(℃),从加热开始计算的时间为x(min ).当该材料加热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一次函数关系;当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温度y 与时间x 成反比例关系(如图).若该材料在操作加热前的温度为15 ℃,加热5分钟后温度达到60 ℃. (1)分别求出将材料加热和停止加热进行操作时,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工艺要求,当材料的温度低于15℃时,停止操作,那么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多少时间?18.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0,2),(0,-3),反比例函数y=错误!的图象经过点C,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点A,C.(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P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一点,△AOP的面积恰好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求P点的坐标.参考答案:1---10 DDBCB CDADB 11. x ≠0 12. 313. y =4x14. 615.(1)∵点P(-1,n)在直线y =-3x 上,∴n =3,∴点P 的坐标为(-1,3).∵点P(-1,3)在双曲线y =m -5x上,∴m =2.(2)由(1)得,双曲线的表达式为y =-3x.在第二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1<x 2<0时,y 1<y 2.16.(1)∵一次函数y 1=x +1的图象经过点A(m ,2),∴2=m +1.解得m =1.∴点A 的坐标为A(1,2).∵反比例函数y 2=k x 的图象经过点A(1,2),∴2=k′1.解得k′=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2=2x.(2)由图象,得当0<x <1时,y 1<y 2;当x =1时,y 1=y 2;当x >1时,y 1>y 2.17.(1)当0≤x<5时,为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由于一次函数图象过点(0,15),(5,60),所以⎩⎨⎧15=b ,60=5k +b ,解得⎩⎨⎧k =9,b =15.所以y =9x +15.当x≥5时,为反比例函数,设函数关系式为y =k′x,由于图象过点(5,60),所以k′=300.综上可知,y 与x 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9x +15(0≤x<5),300x (x≥5).(2)当y =15时,x =30015=20,所以从开始加热到停止操作,共经历了20分钟.18.(1)由题意知,C 点坐标为(5,-3),把C(5,-3)代入y =k x 中,-3=k5,∴k =-15.∴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15x.把A(0,2),C(5,-3)两点坐标分别代入y =ax +b 中,得⎩⎨⎧b =2,5a +b =-3.解得⎩⎨⎧a =-1,b =2.∴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 (2)设P 点坐标为(x ,y).∵S △OAP =S 正方形ABCD ,S △OAP =12×OA·|x|,S 正方形ABCD =52=25,∴12×OA·|x|=25,12×2|x|=25,x 1=25,x 2=-25将其分别代入y =-15x 中,得y 1=-35,y 2=35.∴P 点坐标为⎝⎛⎭⎪⎫25,-35或⎝ ⎛⎭⎪⎫-25,35.。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次函数y1=k1x+b(k1≠0)与反比例函数y2=k2x(k2≠0)的图象交于点A(−1,−2),点B(2,1).当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A.x<−1B.−1<x<0或x>2 C.0<x<2D.0<x<2或x<−12.关于函数y=−2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像位于第一、三象限B.图像与坐标轴没有交点C.图像是一条直线D.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双曲线y= 3x(x>0)上的一个动点,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当点A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OAB的面积将会()A.逐渐减小B.不变C.逐渐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8x与一次函数y=-x+2交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则△AOB的面积为()A.2B.6C.10D.8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为A(1,2),B(4,2),C(4,4).若反比例函数y= k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与△ABC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1≤k≤4B.2≤k≤8C.2≤k≤16D.8≤k≤166.如图,过反比例函数y= 1x(x>0)的图象上任意两点A、B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连接OA、OB,设AC与OB的交点为E,△AOE与梯形ECDB的面积分别为S1、S2,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A.S1>S2B.S1=S2C.S l<S2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7.某村耕地总面积为50公顷,且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单位:公顷/人)与总人口x(单位:人)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村人均耕地面积随总人口的增多而增多B.该村人均耕地面积y与总人口x成正比例C.若该村人均耕地面积为2公顷,则总人口有100人D.当该村总人口为50人时,人均耕地面积为1公顷8.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1与y=−k x(k≠0)的图象大致是()A.B.C.D.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kx+b(k≠0)与y= mx(m≠0)的图象相交于点A(-2,3),B(6,-1),则不等式kx+b>mx的解集为()A.x<−2B.−2<x<0或x>6 C.x<6D.0<x<6或x<−210.已知两个函数y1=k1x+b与y2= 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A(-1,2),B(2,-1),则不等式k1x+b>k2x的解集为()A.x<−1或x>2B.x<−1或0<x<2 C.−1<x<2D.−1<x<0或0<x<211.在反比例函数y=−3x图象上有三个点A(x1,y1)、B(x2,y2)、C(x3,y3),若x1<0<x2<x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y3<y2<y1B.y1<y3<y2C.y2<y3<y1D.y3<y1<y2 12.图所示矩形ABCD中,BC=x,CD=y,y与x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EF过C点,M为EF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当x=3时,EC<EM B.当y=9时,EC>EMC.当x增大时,EC·CF的值增大。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经典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反比例函数综合经典题及答案一、反比例函数1.已知一次函数y=kx+b与反比例函数y= 交于A(﹣1,2),B(2,n),与y轴交于C 点.(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2)如图1,若将y=kx+b向下平移,使平移后的直线与y轴交于F点,与双曲线交于D,E两点,若S△ABD=3,求D,E的坐标.(3)如图2,P为直线y=2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PQ∥y轴交直线AB于Q,交双曲线于R,若QR=2QP,求P点坐标.【答案】(1)解:点A(﹣1,2)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m=(﹣1)×2=﹣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点B(2,n)也在反比例函数的y=﹣图象上,∴n=﹣1,即B(2,﹣1)把点A(﹣1,2),点B(2,﹣1)代入一次函数y=kx+b中,得,解得:k=﹣1,b=1,∴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答: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y=﹣,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x+1;(2)解:如图1,连接AF,BF,∵DE∥AB,∴S△ABF=S△ABD=3(同底等高的两三角形面积相等),∵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C(0,1),设点F(0,m),∴AF=1﹣m,∴S△ABF=S△ACF+S△BCF= CF×|x A|+ CF×|x B|= (1﹣m)×(1+2)=3,∴m=﹣1,∴F(0,﹣1),∵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1,且DE∥AB,∴直线DE的解析式为y=﹣x﹣1①.∵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②,联立①②解得,或∴D(﹣2,1),E(1,﹣2);(3)解:如图2由(1)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1,双曲线的解析式为y=﹣,设点P(p,2),∴Q(p,﹣p﹣1),R(p,﹣),PQ=|2+p+1|,QR=|﹣p﹣1+ |,∵QR=2QP,∴|﹣p﹣1+ |=2|2+p+1|,解得,p= 或p= ,∴P(,2)或(,2)或(,2)或(,2).【解析】【分析】(1)把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m的值,从而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点A和点B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依据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到S△ABF=S△ABD=3,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点F的坐标,即可得出直线DE的解析式,即可求出交点坐标;(3)设点P(p,2),则Q(p,﹣p﹣1),R(p,﹣),然后可表示出PQ与QR的长度,最后依据QR=2QP,可得到关于p的方程,从而可求得p的值,从而可得到点P的坐标.2.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分别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点A(4,3),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B,且OA=OB.(1)求函数y=kx+b和y= 的表达式;(2)已知点C(0,5),试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确定一点M,使得MB=MC,求此时点M 的坐标.【答案】(1)解:把点A(4,3)代入函数y= 得:a=3×4=12,∴y= .OA= =5,∵OA=OB,∴OB=5,∴点B的坐标为(0,﹣5),把B(0,﹣5),A(4,3)代入y=kx+b得:解得:∴y=2x﹣5.(2)解:∵点M在一次函数y=2x﹣5上,∴设点M的坐标为(x,2x﹣5),∵MB=MC,∴解得:x=2.5,∴点M的坐标为(2.5,0).【解析】【分析】(1)先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由OA=OB,可求出B坐标,再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解析式;(2)M点的纵坐标可用x 的式子表示出来,可套两点间距离公式,表示出MB、MC,令二者相等,可求出x .3.如图1,已知直线y=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将直线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得到一个新函数的图象(图中的“V形折现”)(1)类比研究函数图象的方法,请列举新函数的两条性质,并求新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双曲线y= 与新函数的图象交于点C(1,a),点D是线段AC上一动点(不包括端点),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与新函数图象交于另一点E,与双曲线交于点P.①试求△PAD的面积的最大值;②探索:在点D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PAEC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此时点D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1,新函数的性质:1.函数的最小值为0;2.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3.由题意得,点A的坐标为(-3,0),分两种情况:①当x-3时,y=x+3;②当x<-3时,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在直线y=x+3中,当x=-4时,y=-1,则点(-4,-1)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4,1),把点(-4,1),(-3,0),代入y=kx+b中,得:,解得:,∴y=-x-3.综上,新函数的解析式为y=.(2)解:如图2,①∵点C(1,a)在直线y=x+3上,∴a=4,∵点C(1,4)在反比例函数y=上,∴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点D是线段AC上一动点,∴设点D的坐标为(m,m+3),且-3<m<1,∵DP∥x轴,且点P在双曲线上,∴点P的坐标为(,m+3),∴PD=-m,∴S△PAD=(-m)(m+3)=m2-m+2=(m+)2+,∵a=<0,∴当m=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为,又∵-3<<1,∴△PA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②在点D的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PAEC不能为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当点D为AC的中点时,其坐标为(-1,2),此时点P的坐标为(2,2),点E的坐标为(-5,2),∵DP=3,DE=4,∴EP与AC不能互相平分,∴四边形PAEC不能为平行四边形.【解析】【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结合函数图象写出新函数的两条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新函数解析式,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2)①先求出点C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设出点D的坐标,进而得到点P的坐标,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函数解析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②先求出A的中点D的坐标,再计算DP、DE的长度,如果对角线互相平分,则能成为平行四边形,如若对角线不互相平分,则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4.如图,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与反比例y= (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交于A(1,a),B两点.(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及点B的坐标;(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的值最小,求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答案】(1)解:∵点A(1,a)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a=﹣1+3=2,∴点A(1,2).∵点A(1,2)在反比例y= (k为常数,且k≠0)的图象上,∴k=1×2=2,∴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 .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成方程组,得:,解得:,,∴点B(2,1)(2)解: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B′(2,﹣1),连接AB’,交x轴于点P,连接PB,如图所示.∵点B、B′关于x轴对称,∴PB=PB′.∵点A、P、B′三点共线,∴此时PA+PB取最小值.设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mx+n(m≠0),将A(1,2)、B(2,﹣1)代入y=mx+n,,解得:,∴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3x+5.当y=﹣3x+5=0时,x= ,∴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解析】【分析】(1)将x=1代入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中即可求出点A的坐标,由点A 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联立两函数表达式成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B的坐标;(2)作B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B′(2,﹣1),连接AB’,交x轴于点P,连接PB,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出此时PA+PB 取最小值,根据点A、B′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再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点P的坐标.5.【阅读理解】我们知道,当a>0且b>0时,(﹣)2≥0,所以a﹣2 +≥0,从而a+b≥2 (当a=b时取等号),【获得结论】设函数y=x+ (a>0,x>0),由上述结论可知:当x= 即x= 时,函数y有最小值为2(1)【直接应用】若y1=x(x>0)与y2= (x>0),则当x=________时,y1+y2取得最小值为________.(2)【变形应用】若y1=x+1(x>﹣1)与y2=(x+1)2+4(x>﹣1),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3)【探索应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点B(0,﹣2),点P是函数y= 在第一象限内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过P点作PC⊥x轴于点C,PD⊥y轴于点D,设点P的横坐标为x,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①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求S的最小值,判断取得最小值时的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1;2(2)4(3)解:①设P(x,),则C(x,0),D(0,),∴AC=x+3,BD= +2,∴S= AC•BD= (x+3)( +2)=6+x+ ;②∵x>0,∴x+ ≥2 =6,∴当x= 时,即x=3时,x+ 有最小值6,∴此时S=6+x+ 有最小值12,∵x=3,∴P(3,2),C(3,0),D(0,2),∴A、C关于x轴对称,D、B关于y轴对称,即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BCD为菱形.【解析】【解答】解:(1)∵x>0,∴y1+y2=x+ ≥2 =2,∴当x= 时,即x=1时,y1+y2有最小值2,故答案为:1;2;(2)∵x>﹣1,∴x+1>0,∴ = =(x+1)+ ≥2 =4,∴当x+1= 时,即x=1时,有最小值4,故答案为:4;【分析】(1)直接由结论可求得其取得最小值,及其对应的x的值;(2)可把x+1看成一个整体,再利用结论可求得答案;(3)①可设P(x,),则可表示出C、D的坐标,从而可表示出AC和BD,再利用面积公式可表示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从而可得到S 与x的函数关系式;②再利用结论可求得其最得最小值时对应的x的值,则可得到P、C、D的坐标,可判断A、C关于x轴对称,B、D关于y轴对称,可判断四边形ABCD为菱形.6.如图,过原点的直线y=k1x和y=k2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C和B,D,连接AB,BC,CD,DA.(1)四边形ABCD一定是________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2)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k1,k2之间的关系式;若不能,说明理由;(3)设P(x1,y1),Q(x2,y2)(x2>x1>0)是函数y=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a=,b= ,试判断a,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平行(2)解:∵正比例函数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A,∴k1x= ,解得x= (因为交于第一象限,所以负根舍去,只保留正根)将x= 带入y=k1x得y= ,故A点的坐标为(,)同理则B点坐标为(,),又∵OA=OB,∴ = ,两边平方得: +k1= +k2,整理后得(k1﹣k2)(k1k2﹣1)=0,∵k1≠k2,所以k1k2﹣1=0,即k1k2=1;(3)解:∵P(x1, y1),Q(x2, y2)(x2>x1>0)是函数y=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y1= ,y2= ,∴a= = = ,∴a﹣b= ﹣ = = ,∵x2>x1>0,∴>0,x1x2>0,(x1+x2)>0,∴>0,∴a﹣b>0,∴a>b.【解析】【解答】解:(1)∵直线y=k1x和y=k2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OA=OC,OB=OD,∴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分析】(1)由直线y=k1x和y=k2x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可得到结论.(2)联立方程求得A、B点的坐标,然后根据OA=OB,依据勾股定理得出 = ,两边平分得 +k1= +k2,整理后得(k1﹣k2)(k1k2﹣1)=0,根据k1≠k2,则k1k2﹣1=0,即可求得;(3)由P(x1,y1),Q(x2,y2)(x2>x1>0)是函数y= 图象上的任意两点,得到y1= ,y2= ,求出a= = = ,得到a﹣b= ﹣ = = >0,即可得到结果.7.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 x+ 交x轴于点B,交y轴于点A,过点C(1,0)作x轴的垂线l,将直线l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角为α(0°<α<180°).(1)当直线l与直线y= x+ 平行时,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2)若直线l经过点A,①求线段AC的长;②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度数;(3)若直线l在旋转过程中与y轴交于D点,当△ABD、△ACD、△BCD均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旋转角α的度数.【答案】(1)解:当直线l与直线y= x+平行时,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 +b,∵直线l经过点C(1,0),∴0=+b,∴b=,∴直线l的解析式为y=x−(2)解:①对于直线y= x+,令x=0得y=,令y=0得x=−1,∴A(0,),B(−1,0),∵C(1,0),∴AC=,②如图1中,作CE∥OA,∴∠ACE=∠OAC,∵tan∠OAC=,∴∠OAC=30°,∴∠ACE=30°,∴α=30°(3)解:①如图2中,当α=15°时,∵CE∥OD,∴∠ODC=15°,∵∠OAC=30°,∴∠ACD=∠ADC=15°,∴AD=AC=AB,∴△ADB,△ADC是等腰三角形,∵OD垂直平分BC,∴DB=DC,∴△DBC是等腰三角形;②当α=60°时,易知∠DAC=∠DCA=30°,∴DA=DC=DB,∴△ABD、△ACD、△BCD均为等腰三角形;③当α=105°时,易知∠ABD=∠ADB=∠ADC=∠ACD=75°,∠DBC=∠DCB=15°,∴△ABD、△ACD、△BCD均为等腰三角形;④当α=150°时,易知△BDC是等边三角形,∴AB=BD=DC=AC,∴△ABD、△ACD、△BCD均为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当α=15°或60°或105°或150°时,△ABD、△ACD、△BCD均为等腰三角形.【解析】【分析】(1)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 x+b,把点C(1,0)代入求出b即可;(2)①求出点A的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AC的长;②如图1中,由CE∥OA,推出∠ACE=∠OAC,由tan∠OAC=,推出∠OAC=30°,即可解决问题;(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情况作出图形,进行求解即可.8.综合实践问题情景:某综合实践小组进行废物再利用的环保小卫士行动. 他们准备用废弃的宣传单制作装垃圾的无盖纸盒.操作探究:(1)若准备制作一个无盖的正方体形纸盒,如图1,下面的哪个图形经过折叠能围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2)如图2是小明的设计图,把它折成无盖正方体形纸盒后与“保”字相对的是哪个字?(3)如图3,有一张边长为20cm的正方形废弃宣传单,小华准备将其四角各剪去一个小正方形,折成无盖长方体形纸盒.①请你在图3中画出示意图,用实线表示剪切线,虚线表示折痕.②若四角各剪去了一个边长为xcm的小正方形,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这个纸盒的高为________cm,底面积为________cm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4cm时,纸盒的容积为________cm3.【答案】(1)解:A.有田字,故A不能折叠成无盖正方体;B.只有4个小正方形,无盖的应该有5个小正方形,不能折叠成无盖正方体;C.可以折叠成无盖正方体;D.有6个小正方形,无盖的应该有5个小正方形,不能折叠成无盖正方体.故答案为:C.(2)解: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中间必须间隔一个正方形,所以与“保”字相对的字是“卫”(3)x;(20﹣2x)2;576【解析】【解答】(3)解:①如图,②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用含字母x的式子表示这个盒子的高为xcm,底面积为(20﹣2x)2cm2,当小正方形边长为4cm时,纸盒的容积为=x(20﹣2x)2=4×(20﹣2×4)2=576(cm3).故答案为:x,(20﹣2x)2, 576【分析】(1)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正方体的展开图解答本题;(2)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中,相对面的特点是中间必须间隔一个正方形,据此作答;(3)①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即可;②根据正方体底面积、体积,即可解答.9.请完成下面题目的证明.如图,AB为⊙O的直径,AB=8,点C和点D是⊙O上关于直线AB 对称的两个点,连接OC,AC,且∠BOC<90°,直线BC与直线AD相交于点E,过点C作直线CG与线段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与直线AD相交于点G,且∠GAF=∠GCE(1)求证:直线CG为⊙O的切线;(2)若点H为线段OB上一点,连接CH,满足CB=CH;①求证:△CBH∽△OBC;②求OH+HC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由题意可知:∠CAB=∠GAF,∵AB是⊙O的直径,∴∠ACB=90°∵OA=OC,∴∠CAB=∠OCA,∴∠OCA+∠OCB=90°,∵∠GAF=∠GCE,∴∠GCE+∠OCB=∠OCA+∠OCB=90°,∵OC是⊙O的半径,∴直线CG是⊙O的切线;(2)证明:①∵CB=CH,∴∠CBH=∠CHB,∵OB=OC,∴∠CBH=∠OCB,∴△CBH∽△OBC解:②由△CBH∽△OBC可知:∵AB=8,∴BC2=HB•OC=4HB,∴HB= ,∴OH=OB-HB=∵CB=CH,∴OH+HC=当∠BOC=90°,此时BC=∵∠BOC<90°,∴0<BC<令BC=x∴OH+HC= = =当x=2时,∴OH+HC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5【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知:∠CAB=∠GAF,∠GAF=∠GCE,由圆的性质可知:∠CAB=∠OCA,所以∠OCA=∠GCE,从而可证明直线CG是⊙O的切线;(2)①由于CB=CH,所以∠CBH=∠CHB,易证∠CBH=∠OCB,从而可证明△CBH∽△OBC;②由△CBH∽△OBC可知:,所以HB= ,由于BC=HC,所以OH+HC=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OH+HC的最大值.10.如图1,抛物线y=ax2+bx﹣3经过点A,B,C,已知点A(﹣1,0),点B(3,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D为抛物线的顶点,DE⊥x轴于点E,点N是线段DE上一动点①当点N在何处时,△CAN的周长最小?②若点M(m,0)是x轴上一个动点,且∠MNC=90°,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函数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故﹣3a=﹣3,解得:a=1,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x﹣3(2)解:①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C'(2,﹣3),连接AC'交DE于点N,则此时△CAN的周长最小.设过点A、C'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kx+b,则:,解得:,故直线AC'的表达式为:y=﹣x﹣1,当x=1时,y=﹣2,故点N(1,﹣2);②如图2,过点C作CG⊥ED于点G.设NG=n,则NE=3﹣n.∵∠CNG+∠GCN=90°,∠CNG+∠MNE=90°,∴∠NCG=∠MNE,则tan∠NCG=n=tan∠MNE,故ME=﹣n2+3n,∴﹣1<0,故ME有最大值,当n时,ME,则m的最小值为:;如下图所示,当点N与点D重合时,m取得最大值.过C作CG⊥ED于G.∵y=x2﹣2x﹣3= y=(x-1)2﹣4,∴D(1,-4),∴CG=OE=1.∵EG=OC=3∴GD=4-3=1,∴CG=DG=1,∴∠CDG=45°.∵∠CDM=90°,∴∠EDM=45°,∴△ED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ED=4,∴OM=OE+EM=1+4=5,∴m=5.故:m≤5.【解析】【分析】(1)函数的表达式为:y=a(x+1)(x﹣3)=a(x2﹣2x﹣3),即可求解;(2)①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C'(2,﹣3),连接AC'交DE于点N,则此时△CAN的周长最小,即可求解;②如图2,ME=﹣n2+3n,求出ME最大值,则可求出m的最小值;当点N与点D处时,m取得最大值,求解即可.1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点A,C的坐标分别为A(﹣3,0),C(1,0),BC=AC.(1)在x轴上找一点D,连接DB,使得△ADB与△ABC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的坐标;(2)在(1)的条件下,如P,Q分别是AB和AD上的动点,连接PQ,设AP=DQ=m,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使得△APQ与△ADB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如图1,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A=∠A,∠ACB=∠ABD=90°,∴△ABC∽△ADB,∴∠ABC=∠ADB,且∠ACB=∠BCD=90°,∴△ABC∽△BDC,∴∵A(﹣3,0),C(1,0),∴AC=4,∵BC=AC.∴BC=3,∴AB===5,∵,∴,∴CD=,∴AD=AC+CD=4+ =,∴OD=AD﹣AO=,∴点D的坐标为:(,0);(2)解:如图2,当∠APC=∠ABD=90°时,∵∠APC=∠ABD=90°,∠BAD=∠PAQ,∴△APQ∽△ABD,∴,∴∴m=,如图3,当∠AQP=∠ABD=90°时,∵∠AQP=∠ABD=90°,∠PAQ=∠BAD,∴△APQ∽△ADB,∴,∴∴m=;综上所述:当m=或时,△APQ与△ADB相似.【解析】【分析】(1)如图1,过点B作BD⊥AB,交x轴于点D,可证△ABC∽△ADB,可得∠ABC=∠ADB,可证△ABC∽△BDC,可得,可求CD 的长,即可求点D坐标;(2)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x2-2mx+m-1(m>0)与x轴的交点为A,B.(1)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2)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叫做整点.①当m=1时,求线段AB上整点的个数;②若抛物线在点A,B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所围成的区域内(包括边界)恰有6个整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的取值范围.【答案】(1)解:将抛物线表达式变为顶点式,则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1);(2)解:①m=1时,抛物线表达式为,因此A、B的坐标分别为(0,0)和(2,0),则线段AB上的整点有(0,0),(1,0),(2,0)共3个;②抛物线顶点为(1,-1),则由线段AB之间的部分及线段AB所围成的区域的整点的纵坐标只能为-1或者0,所以即要求AB线段上(含AB两点)必须有5个整点;又有抛物线表达式,令y=0,则,得到A、B两点坐标分别为(,0),(,0),即5个整点是以(1,0)为中心向两侧分散,进而得到,∴.【解析】【分析】(1)将抛物线表达式变为顶点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2)①m=1时,抛物线表达式为,即可得到A、B的坐标,可得到线段AB上的整点个数;②抛物线顶点为(1,-1),则由线段AB之间的部分及线段AB所围成的区域的整点的纵坐标只能为-1或者0,所以即要求AB线段上(含AB两点)必须有5个整点;令y=0,则,解方程可得到A、B两点坐标分别为(,0),(,0),即5个整点是以(1,0)为中心向两侧分散,进而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及答案6套文库.doc
反比例函数练习(1)一、判断题1.当尤与y乘积一定时,v就是尤的反比例函数,尤也是),的反比例函数()2.如果一个函数不是正比回函数,就是反比例函数()3.),与疽成反比例时v与]并不成反比例()%1.填空题4.己知三角形的面积是定值S,则三角形的高与底。
的函数关系式是力=这时h是a的;5.如果),与尤成反比例,z与y成正比例,则z与尤成;6.如果函数y = kx2k2+k~2是反比例函数,那么如,此函数的解析式是—7.有一面积为60的梯形,其上底长是下底长的L,若下底长为x,高为y,则y 3与X的函数关系是三、选择题:8.如果函数y = r妇为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A -1B 0 cl D 129.李老师骑自行车上班,最初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中途由于自行车故障,停下修车耽误了几分钟,为了按时到校,李老师加快了速度,仍保持匀速行进,结果准时到校。
在课堂上,李老师请学生画出自行车行进路程s千米与行进时间t的函数图像的示意图,同学们画出的示意图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10、下列函数中,y是x反比例函数的是()2 1(A))=M1 (B) y=—(C) y = —(D)2y=x•< 5x%1.辨析题(1)兄弟二人分吃一碗饺子,每人吃饺子的个数如下表:兄(y)29282726. . ♦ . .♦321 -……一逐渐凋沙弟(X)1234272829... —逐渐增多②这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吗?③与(1)的结论相比,可见并非反比例函数有可能“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而减小”,反之,所有的反比例函数都是“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吗?这个问题,你可以提前探索、尝试,也可以预习下一课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也可以等到下一节课我们共同解决.② 出兄吃饺子数y与弟吃饺子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X),的取值范围)②虽然当弟吃的饺子个数增多时,兄吃的饺子数()「)在减少,但y与尤是成反例吗?(2)水池中有水若干吨,若单开一个出水口,水流速v与全池水放光所用时t如下表:①写出放光池中水用时t(小时)与放水速度V(吨/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1.已知y是邪勺反比例函数,当户2时,y=6.⑴写出),与尤的函数关系式;⑵求当x=4时y的值.%1.已知口48CD中,AB = 4, AD = 2, E是AB边上的一动点,设AE=X, DE延长线交CB的延长线于F,设CF = y,求)',与尤之间的函数关系。
反比例函数的典型综合练习题
反比例函数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ABCD 的顶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1,0),B (0,﹣2),顶点C ,D 在双曲线上,边AD 交y 轴于点E ,且四边形BCDE 的面积是△ABE 面积的5倍,则k 的值等于( )A 12B 10C 8D 62.(如图,在△OAB 中,C 是AB 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 (k >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A 、C两点,若△OAB 面积为6,则k 的值为( )A 2B 4C 8D 163.如图,过点C (1,2)分别作x 轴、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A 、B 两点,若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与△ABC 有公共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标轴,点C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A 的坐标为(﹣2,﹣2),则k的值为().如图,A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图像上一点,C 是线段OA 上一点,且OC :OA =1:3CD ⊥x 轴,垂足为点D ,延长DC 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B ,S △ABC =8,则k 的___________.x O y 中,已知直线l :1--=x t ,双曲线xy 1=。
在l 上取点A 1,过点A 1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 1,过点B 1作y 轴的垂线交l 于点A 2,请继续操作并探究:过点A 2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于点B 2,过点B 2作y 轴的垂线交l 于点A 3,…,这样依次得到l 上的点A 1,A 2,A 3,…,A n ,…。
记点A n 的横坐标为n a ,若21=a ,a 2015= ▲ .7.如图所示,点P (3a ,a )是反比例函数y=(k >0)与⊙O 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y= y= y= y=8.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位于第一象限,AB=AC=2,直角顶点A 在直线y=x 上,其中A 点的横坐标为1,且两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双曲线y=(k≠0)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9.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 在x 轴上,∠ABO=90°,点A 的坐标为(1,2),将△AO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点O 的对应点C 恰好落在双曲线y=(x >0)上,则k 的值为( )10.如图△OAP,△ABQ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Q在函数y=(x>0)的图象上,直角顶点A,B均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为(),11.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二.填空题(共7小题)12如图,双曲线y=(k>0)与⊙O在第一象限内交于P、Q两点,分别过P、Q两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已知点P坐标为(1,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13.(2012•武汉)如图,点A在双曲线y=的第一象限的那一支上,AB垂直于y轴与点B,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OC=2AB,点E在线段AC上,且AE=3EC,点D为OB的中点,若△ADE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_________.14.已知y=(m+1)是反比例函数,则m=.15.反比例函数y=(a﹣3)的函数值为4时,自变量x的值是_________.16.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上两点,AC⊥y轴于C,BD⊥x轴于D,AC=BD=OC,S四边形ABDC=14,则k=_________.17.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在的图象上,PC⊥x轴于点C,交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B,当点P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与△OCA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与PB始终相等;④当点A是PC的中点时,点B一定是PD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18如图1,已知直线y=2x分别与双曲线y=8/x、y=k/x(x>0)交于P、Q两点,且OP=2OQ.(1)求k的值.(2)如图2,若点A是双曲线y=8/x上的动点,AB∥x轴,AC∥y轴,分别交双曲线y=k/x(x>0)于点B、C,连接BC.请你探索在点A运动过程中,△ABC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ABC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点D是直线y=2x上的一点,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点A运动过程中,以点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此时点A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9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矩形,点C 的坐标为(4,3),反比例函数y=(k >0)的图象与矩形AOBC 的边AC 、BC 分别相交于点E 、F ,将△CEF 沿EF 对折后,C 点恰好落在OB 上.(1)求证:△AOE 与△BOF 的面积相等;(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2,P 点坐标为(2,﹣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 、N (M 在N 的左侧),使得以O 、P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 、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本题满分12分)如图,过原点的直线x k y 1=和x k y 2=与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 ,C 和B ,D ,连结AB ,BC ,CD ,DA . (1)四边形ABCD 一定是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2)四边形ABCD 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k 1和k 2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3)设P (1x ,1y ),Q (2x ,2y )(x 2 > x 1 > 0)是函数xy 1=图象上的任意两点, 221y y a +=,212x x b +=,试判断a ,b 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1 已知双曲线y=与直线y=相交于A、B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m,n)(在A点左侧)是双曲线y=上的动点.过N(0,﹣n)作NC∥x轴交双曲线y=于点E,交BD于点C.点B 作BD∥y轴交x轴于点D.过(1)若点D坐标是(﹣8,0),求A、B两点坐标及k的值;(2)若B是CD的中点,四边形OBCE的面积为4,求直线CM的解析式;(3)设直线AM、BM分别与y轴相交于P、Q两点,且MA=pMP,MB=qMQ,求p﹣q的值反比例函数的典型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A(﹣1,0),B(0,﹣2),顶点C,D在双曲线上,边AD交y轴于点E,且四边形BCDE的面积是△ABE面积的5倍,则k的值等于()y=上,则(两点坐标代入得∴×BE×AO=2×4×1=102.(2012•泸州)如图,在△OAB中,C是AB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k>0)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A、C两点,若△OAB面积为6,则k的值为()3.(2012•黄石)如图所示,已知A(,y1),B(2,y2)为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两点,动点P(x,0)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时,点P的坐标是(),((y==()的坐标代入得:b=x+x=,4.(2012•福州)如图,过点C(1,2)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交直线y=﹣x+6于A、B两点,若反比例函数y=(x >0)的图象与△ABC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5.(2012•德州)如图,两个反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分别是l1和l2.设点P在l1上,PC⊥x轴,垂足为C,交l2于点A,PD⊥y轴,垂足为D,交l2于点B,则三角形PAB的面积为(),y=)上,∴,﹣)的纵坐标是﹣上,∴代入得:=,解得:)PA=|﹣(﹣)|=的面积是:PA×PB=××3a=.故选6.(2011•兰州)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A的坐标为(﹣2,﹣2),则k的值为()在反比例函数,k=,∴=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相似列出方程=7.(2011•湖州)如图,已知A、B是反比例函数(k>0,x>0)图象上的两点,BC∥x轴,交y轴于点C.动点P从坐标原点O出发,沿O→A→B→C(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过P作PM⊥x轴,PN⊥y轴,垂足分别为M、N.设四边形OMPN的面积为S,P点运动时间为t,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为()B C.8.(2011•河北)根据图1所示的程序,得到了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2.若点M是y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过点M作PQ∥x轴交图象于点P,Q,连接OP,OQ.则以下结论:①x<0时,②△OPQ的面积为定值.③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④MQ=2PM.⑤∠POQ可以等于90°.其中正确结论是()﹣,设,∴①错误;﹣y=的面积是(﹣b+.则(﹣,)++4a=9.(2010•孝感)双曲线y=与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作一条平行于y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A,B两点,连接OA,OB,则△AOB的面积为()的图象上,∴△y=的图象上,∴△×2=1S=10.(2010•深圳)如图所示,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k>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y=y=y=解:由于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圆面积,OP===40πy=,得:y=11.(2010•攀枝花)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位于第一象限,AB=AC=2,直角顶点A在直线y=x上,其中A点的横坐标为1,且两条直角边AB、AC分别平行于x轴、y轴,若双曲线y=(k≠0)与△ABC有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y=y=y=12.(2010•长春)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上,∠ABO=90°,点A的坐标为(1,2),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O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双曲线y=(x>0)上,则k的值为()13.(2010•鞍山)如图△OAP,△ABQ均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Q在函数y=(x>0)的图象上,直角顶点A,B均在x轴上,则点B的坐标为(),b=﹣﹣+1的坐标为(14.(2009•宁波)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能是()y=,<15.(2009•眉山)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且OA=4,过A作AC⊥x轴,垂足为C,OA的垂直平分线交OC于B,则△ABC的周长为()B.的方程组a+b=2.故选16.(2009•鄂州)如图,直y=mx与双曲线y=交于点A,B.过点A作AM⊥x轴,垂足为点M,连接BM.若S△ABM=1,则k的值是()的面积相等,且为|xy|17.(2008•临沂)如图,直线y=kx(k>0)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若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x1,y1),B(x2,y2),则x1y2+x2y1的值为()y=两交点y=化为18.(2007•黔东南州)已知正比例函数y=k1x(k1≠0)与反比例函数y=(k2≠0)的图象有一个交点的坐标为(﹣2,﹣1),则它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是()二.填空题(共7小题)19.(2012•深圳)如图,双曲线y=(k>0)与⊙O在第一象限内交于P、Q两点,分别过P、Q两点向x轴和y轴作垂线.已知点P坐标为(1,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y=(y=(20.(2012•武汉)如图,点A在双曲线y=的第一象限的那一支上,AB垂直于y轴与点B,点C在x轴正半轴上,且OC=2AB,点E在线段AC上,且AE=3EC,点D为OB的中点,若△ADE的面积为3,则k的值为.×b=a×b+4+×2a×b ab=BD=OD=,∴×b=a×b+4+×2a×b,,∴k=ab=.故答案为.21.已知y=(m+1)是反比例函数,则m=1.y=(是反比例函数,∴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将一般式22.反比例函数y=(a﹣3)的函数值为4时,自变量x的值是﹣1.为反比例函数可知,解得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重点是将一般式23.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上两点,AC⊥y轴于C,BD⊥x轴于D,AC=BD=OC,S四边形ABDC=14,则k=16.AC=BD=OC﹣=y y=24.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P在的图象上,PC⊥x轴于点C,交的图象于点A,PD⊥y轴于点D,交的图象于点B,当点P在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ODB与△OCA的面积相等;②四边形PAOB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③PA与PB始终相等;④当点A是PC的中点时,点B一定是PD的中点.其中一定正确的是①②④.两点都在的图象上,×BD×OD=x=,×OC×AC=x,故①正确;点在•==,×BD×OD=,×OC×AC=x=的图象上,∴﹣﹣•﹣=25.如图,双曲线与直线y=mx相交于A、B两点,M为此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任一点(M在A点左侧),设直线AM、BM分别与y轴相交于P、Q两点,且,,则p﹣q的值为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求出p=1+q=﹣解:∵双曲线,∴=p==1+=1+,∵=,∴,即=q==)﹣(﹣三.解答题(共5小题)26.(2010•荆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0的两根x1,x2满足x12﹣x22=0,双曲线(x>0)经过Rt△OAB斜边OB的中点D,与直角边AB交于C(如图),求S△OBC.=|k|.,解得,解得:y=,∴双曲线的解析式为:.,则.∴,∴,∴27.(2011•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1过点A(1,0)且与y轴平行,直线l2过点B(0,2)且与x轴平行,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于点P.点E为直线l2上一点,反比例函数(k>0)的图象过点E与直线l1相交于点F.(1)若点E与点P重合,求k的值;(2)连接OE、OF、EF.若k>2,且△OEF的面积为△PEF的面积的2倍,求E点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E及y轴上的点M,使得以点M、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EF全等?若存在,求E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得,==(﹣k•k﹣(k)﹣k ,∴k k,∴=﹣=,,﹣((,此时,=,FM=PE=﹣,∴=(k=或点坐标为(,,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kx+m(k,m是常数,k≠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n是常数,n≠0,x>0)的图象相交于A(1,4)、B(a,b)两点,其中a>1.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过点B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D,连接AD、DC、CB.(1)求n的值;(2)若△ABD的面积为6,求一次函数y=kx+m的关系式.y=,得ab=2a(分)解得29.如图(1)已知,矩形ABDC的边AC=3,对角线长为5,将矩形ABDC置于直角坐系内,点D与原点O重合.且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一个分支位于第一象限.(1)求点A的坐标;(2)若矩形ABDC从图(1)的位置开始沿x轴的正方向移动,每秒移动1个单位,1秒后点A刚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的图象上,求k的值;(3)矩形ABCD继续向x轴的正方向移动,AB、AC与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别交于P、Q如图(2),设移动的总时间为t(1<t<5),分别写出△BPD的面积S1、△DCQ的面积S2与t的函数关系式;(4)在(3)的情况下,当t为何值时,S2=S1?OC===4y=得:3==BP×BD=t+,y=,∴,=×DC×CQ=×4×=﹣t+,S,∴=(﹣t+S30.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是矩形,点C的坐标为(4,3),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矩形AOBC的边AC、BC分别相交于点E、F,将△CEF沿EF对折后,C点恰好落在OB上.(1)求证:△AOE与△BOF的面积相等;(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如图2,P点坐标为(2,﹣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M、N(M在N的左侧),使得以O、P、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M、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上的点,四边形;(),∴=GB=﹣()k=y=;)+3+3,整理得a=时,=+3=(((()),∴,解得,,,(,(,(,,,(,,,(。
反比例函数综合大题训练(共10题)
反比例函数综合大题训练(共10题)1.如图,过A(2,0),B(0,2)的直线y=﹣x+2与双曲线y=(x>0)交于P(,),Q(,)两点,连接OQ.点C是线段OA上一点(不与O,A重合),CD⊥AB于D,DE⊥OB于E.设CA=a.(1)求AQ的长;(2)当a为何值时,CE=AC?(3)设OQ,EC相交于点F,是否存在这样的点C,使得△OEF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b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3,n),与y轴交于点B(0,﹣2),点P是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一动点,过点P作直线PQ∥y轴交直线y=x+b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t,且0<t<3,连接AP,BP.(1)求k,b的值.(2)当△ABP的面积为3时,求点P的坐标.(3)设PQ的中点为C,点D为x轴上一点,点E为坐标平面内一点,当以B,C,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正方形时,求出点P的坐标.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12(k≠0),AC⊥BC,线段OA的长是方程x2﹣15x﹣16=0的根.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点A、点B的坐标.(2)若直线l经过点A与线段BC交于点D,且tan∠CAD=,双曲线y=(m≠0)的一个分支经过点D,求m的值.(3)在第一象限内,直线CB下方是否存在点P,使以C、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2,4)和点B(m,﹣2).(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直线AB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C.①过点C作CE∥x轴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E,连接AE,试判断△AC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设M是x轴上一点,当∠CMO=∠DCO时,求点M的坐标.5.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kx+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且S△COD=.(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如图2,E的坐标为(6,0),将线段DO沿y轴向上(或向下)平移得线段D′O′,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AD′+EO′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AD′+EO′的最小值及此时点O′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直线OA沿x轴平移,平移过程中在第一象限交y=的图象于点M(M可与A重合),交x轴于点N.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个位置使以M、N、E和平面内某一点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且以MN为菱形的边?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如图,已知直线y=x+1与双曲线y=交于A、B两点,且A点坐标为(a,2).(1)求双曲线解析式及B点坐标.(2)将直线y=x+1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直线l,P是y轴上的一个动点,Q是l上的一个动点,求AP+PQ的最小值.(3)若点M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N为平面内一个动点,当以A、B、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时,直接写出N点坐标.7.材料: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了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具体如下:①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已知锐角∠AOB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角的一边OB与x轴正方向重合;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里,绘制函数y=的图象,图象与已知角的另一边OA交于点P;③以P为圆心,2OP为半径作弧,交函数y=的图象于点R;④分别过点P和R作x轴和y轴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M、Q;⑤连接OM,得到∠MOB,这时∠MOB=∠AOB.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设点P的坐标为(a,),点R的坐标为(b,),则点M的坐标为;(2)求证:点Q在直线OM上;(3)求证:∠MOB=∠AOB;(4)应用上述方法得到的结论,如何三等分一个钝角(用文字简要说明).8.如图,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A、B 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与x轴、y轴分别交于C,D两点,若CD=2,tan∠ACO=,点A的坐标为(m,3).(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OB,点P在直线AC上,且S△AOP=2S△BOC,求点P的坐标.9.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O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C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4,2),过点D(0,3)和E(6,0)的直线分别与AB,BC交于点M,N.(1)求直线DE的解析式和点M的坐标;(2)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M,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通过计算判断点N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与△MNB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4)若将△MNB放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斜边在横轴上,直角顶点B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试求出N点的坐标.10.直线y=﹣x+2a(常数a>0)和双曲线y=(k>0,x>0)的图象有且只有一个交点B.(1)求点B的坐标(用含a的式子表示);(2)如图1,一次函数y=﹣x+2a与x轴交于点A,点P是线段OA上的动点,点Q 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且满足∠BPO=∠QP A.①若a=1时,点P在移动过程中,求BP+PQ的最小值;②如图2,设PQ与线段AB的交点为M,若OM⊥BP,试求的值.。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点M (- 2,3 )在反比例函数xky=的图象上,下列各点也在该函数图象上的是( ).AA. (3,- 2)B. (- 2,- 3)C. (2,3)D. (3,2)2. 反比例函数(0)ky kx=≠的图象经过点(- 4,5),则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B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一、二象限3.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y2-=与xy2=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 ). DA. 3个B. 2个C. 1个D. 0个4. 如图1,点A是y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定点,点B是反比例函数y = 2 x(x> 0)图象上的一个动点,当点B的纵坐标逐渐减小时,△OAB的面积将( ). A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5. (2009年恩施市)如图2,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若2 ≤x≤ 10,则y与x的函数图象是( ). A6. 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xky=(k > 0)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1 < 0 < x2,则( ).AA. y1 < 0 < y2B. y2 < 0 < y1C. y1 < y2 < 0D. y2 < y1 < 07. 如图3,反比例函数3y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 x + 2的图象交于A,B两点,那么△AOB 的面积是( ).CA. 2B. 3C. 4D. 68. 如图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位于第一象限,AB= AC = 2,直角顶点A在直线y = x上,1212图2图4A B C Dy xOP 1P 2P 3P 4 P 5A 1 A 2 A 3 A 4 A 5 图7其中点A 的横坐标为1,且两条直角边AB ,AC 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若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与△ABC 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C A.1 < k < 2B.1 ≤ k ≤ 3C.1 ≤ k ≤ 4D.1≤ k < 4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9. 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23),,则此函数的关系式是 .6y x= 10. 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力F (N)与此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m)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其图 象如图5所示,点P (5,1)在图象上,则当力达到10 N 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 m. 0. 511. 反比例函数xky =)0(<k 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l 相交于A ,B 两点,若点A 坐标为(-2,1),则点B 的坐标为 . (2,-1).12.一次函数y = x + 1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都经过点(1,m ),则使这两个函数值都小于0时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x < - 113. (2009年兰州市)如图6,若正方形OABC 的顶点B 和正方形ADEF 的顶点E 都在函数 反比例函数1y x=(x > 0)的图象上,则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_. (215+,215-)14. (2009年莆田市)如图7,在x 轴的正半轴上依次截取OA 1 = A 1A 2 = A 2A 3 = A 3A 4 = A 4A 5,过点A 1,A 2,A 3,A 4,A 5,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反比例函数()20y x x=≠的图象相交于点P 1,P 2,P 3,P 4,P 5,得直角三角形OP 1A 1,A 1P 2A 2,A 1P 2A 2,A 2P 3A 3,A 3P 4A 4,A 4P 5A 5,并设其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S 5,则S 5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30分)15.(6分) 已知点P (2,2)在反比例函数xky =(k ≠ 0)的图象上. (1)当x = - 3时,求y 的值; (2)当1 < x < 3时,求y 的取值范围.F / N图5s / mO图616.(8分)已知图8中的曲线是反比例函数5myx-=(m为常数)图象的一支. 若该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 = 2x的图象在第一象内限的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B,当△OAB的面积为4时,求点A的坐标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7.(8分)如图9,点P的坐标为322⎛⎫⎪⎝⎭,,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A,交反比例函数kyx=(x > 0)于点点N,作PM ⊥AN交反比例函数kyx=(x > 0)的图象于点M,连接AM.若PN = 4,求:(1)k的值.(2)△APM的面积.18.(8分)为预防“手足口病”,某校对教室进行“药熏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阶段,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mg)与燃烧时间x(min)成正比例;燃烧后,y与x成反比例(如图10所示). 现测得药物10 min燃烧完,此时教室内每立方米空气含药量为8 mg.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药物燃烧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药物燃烧后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当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低于1.6 mg时,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那么从消毒开始,经多长时间学生才可以返回教室?四、探究题(共22分)19.(10分) 我们学习了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近似解,例如,把方程2x – 1 = 3 - x 的解看成函数y = 2 x - 1的图象与函数y = 3 - x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如图11,已画出反比例函数1y 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请你按照上述方法,利用此图象求方程x 2 – x – 1 = 0的正数解(要求画出相应函数的图象,求出的解精确到0.1).20.(12分)一次函数y = ax + b 的图象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M ,N ,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相交于点A ,B .过点A 分别作AC ⊥x 轴,AE ⊥y 轴,垂足分别为点C ,E ;过点B 分别作BF ⊥x 轴,BD ⊥y 轴,垂足分别为点F ,D ,AC 与BC 相交于点K ,连接CD . (1)如图12,若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同一分支上,试证明: ①A E D K C F B K S S =四边形四边形;②A N B M =. (2)若点AB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的不同分支上,如图13,则AN 与BM 还相等吗?试证明你的结论.反比例函数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A. 2. B. 3. D.4. A.5. A.6. A.7. C.8. C.二、填空题 9. 6y x=. 10. 0. 5. 11. (2,-1).12. x < - 1. 13. (215+,215-). 14.15. 三、解答题 15.(1)34-=y ;(2)y 的取值范围为434<<y . 16.∵第一象限内的点A 在正比例函数y = 2x 的图象上,∴设点A 的坐标为(m ,2m )(m > 0),则点B 的坐标为(m ,0). ∵S △OAB = 4,∴12m • 2m = 4. 解得m 1 = 2,m 2 = - 2(不符合题意,舍去).∴点A 的坐标为(2,4).又∵点A 在反比例函数5m y x -=的图象上,∴542m -=,即m – 5 = 8.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8y x=.17.(1)∵点P 的坐标为322⎛⎫ ⎪⎝⎭,,∴AP = 2,OA =32. ∵PN = 4,∴AN = 6. ∴点N 的坐标为362⎛⎫ ⎪⎝⎭,. 把点362N ⎛⎫ ⎪⎝⎭,代入ky x=中,得k = 9. (2)由(1)知k = 9,∴9y x =. 当x = 2时,92y =. ∴93322M P =-=. ∴12332A P MS =⨯⨯=△. 18.(1)设药物燃烧阶段函数关系式为y = k 1x (k 1 ≠ 0).根据题意,得8 = 10k 1,k 1 = 45. ∴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45y x =(0 ≤ x < 10).(2)设药物燃烧结束后函数关系式为22(0)ky k x=≠.根据题意,得2810k=,280k =. ∴此阶段函数关系式为80y x=(x ≥ 10).(3)当y < 1.6时,801.6x<. ∵0x >,∴1.680x >,50x >. ∴从消毒开始经过50 min 学生才返可回教室. 四、探究题19. 方程x 2 – x – 1 = 0的正数解约为1.6.提示:∵x ≠ 0,将x 2 – x – 1 = 0两边同除以x ,得110x x --=.即11x x=-. 把x 2 – x – 1 = 0的正根视为由函数1y x=与函数y = x - 1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点的横坐标. 20.(1)①A C x ⊥轴,A E y ⊥轴,∴四边形AE O C 为矩形. BF x ⊥轴,B D y ⊥轴,∴四边形BD O F 为矩形.A C x ⊥轴,B D y ⊥轴,∴四边形A E D K D OC K C F B K ,,均为矩形.1111O C x A C y x y k ===,,,∴11A E O CS O C A C x y k ===矩形2222O F x F B y x yk ===,,,∴22B D O F S O F F B x y k ===矩形.∴A E O C B D O F S S =矩形矩形.A E D K A E O C D O C K S S S =-矩形矩形矩形,C FB K B D O F D OC K S S S =-矩形矩形矩形,∴A ED K C F B K S S =矩形矩形. ②由(1)知,AE D K CF B KS S =矩形矩形.∴A K D K B K C K =.∴AK BKCK DK=. 90A K B C K D ∠=∠=°,∴A K B C K D △∽△.∴C D K A B K ∠=∠.∴A B C D∥.A C y ∥轴,∴四边形AC D N 是平行四边形.∴A N C D =.同理可得B M C D =.A N B M∴=. (2)AN 与BM 仍然相等.A E D K A E O C O D K C S S S =+矩形矩形矩形,B KC F BD O F O D K CS S S =+矩形矩形矩形, 又A E O CB D O F S S k ==矩形矩形,∴A E D K B KC FS S =矩形矩形. ∴A K D K B K C K=.∴CK DKAK BK=. K K ∠=∠,∴C D K A B K △∽△.∴C D K A B K ∠=∠.∴A B C D∥.A C y ∥轴,∴四边形AN D C 是平行四边形.∴A N C D =.同理B M C D =.∴A N B M =【教学标题】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兴趣2、 使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基础知识3、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反比例知识【重点难点】图像及性质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一、基础知识1. 定义:一般地,形如xk 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完整版)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集锦(含答案)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集锦(含答案)一、选择题1.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四象限D. 第一、四象限2.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是()A. 一条直线B. 一条曲线C. 一条抛物线D. 一条双曲线3.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经过()A. 原点B. x轴C. y轴4.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A. (0,0),(0,0)B. (1,0),(0,1)C. (0,1),(1,0)D. (0,0),(1,1)5.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一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是()A. 1B. 1C. 06.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二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是()A. 1B. 1C. 07.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三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是()A. 1B. 1C. 08.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四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是()A. 1B. 1C. 09.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一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比值是()A. 1B. 1C. 0纵坐标的比值是()A. 1B. 1C. 0答案:1.B 2.D 3.D 4.C 5.A 6.B 7.B 8.A 9.C 10.B反比例函数练习题集锦(含答案)二、填空题11.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因为当x>0时,y<0,当x<0时,y>0,所以图像在第一、三象限。
12.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是一条双曲线,因为它的图像是由两条互相渐近的曲线组成的。
13.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0,0),(0,0),因为当x=0时,y=0,当y=0时,x=0。
14. 反比例函数y=1/x的图像在第一象限的每一点,其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是1,因为y=1/x,所以xy=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若函数y(k 2) x k 2 5 (k 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则k 的值是,解析式为.10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x 是z 的正比例函数,那么y 是z 的函数.二、选择题11 .某工厂现有材料100 吨,若平均每天用去x 吨,这批原材料能用y 天,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y=100 x (B) y 100x(C) y 100100(D) y=100 -xx12 .下列数表中分别给出了变量y 与变量x 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是( ).三、解答题13 .已知圆柱的体积公式V=S·h.(1) 若圆柱体积V 一定,则圆柱的高h(cm) 与底面积S(cm 2) 之间是函数关系;(2) 如果S=3cm 2 时,h=16cm ,求:①h(cm) 与S(cm 2)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S=4cm 2时h 的值以及h=4cm 时S 的值.14 .已知y 与2x-3 成反比例,且拓展、探究、思考1x 时,y=-2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415 .已知函数y=y1-y2,且y1 为x 的反比例函数,y2 为x 的正比例函数,且=1 时,y 的值都是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综合、运用、诊断3x 和x2一、填空题12 .已知直线y=kx+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函数y kb的图象在第x象限.13 .已知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 3b kx的图象交于点(-1 ,-1) ,则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二、选择题14 .若反比例函数y k,当x>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 ).x(A) k<0 (B) k>0 (C) k≤0 (D) k≥0515 .若点(-1,y1),(2 ,y2),(3 ,y3)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 ).x(A) y1<y2<y3 (B) y2<y1 <y3 (C) y3<y2<y1 (D) y1<y3<y2216 .对于函数y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x(A) 当x>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x<0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x=1 时的函数值小于x=-1 时的函数值(D) 在函数图象所在的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17 .一次函数y=kx+b 与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A) 它们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B) 它们的函数值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C) k<0(D) 它们的自变量x 的取值为全体实数三、解答题18 .作出反比例函数y 4的图象,结合图象回答:x(1) 当x=2 时,y 的值;(2) 当1 <x≤4 时,y 的取值范围;(3) 当1 ≤y<4 时,x 的取值范围.拓展、探究、思考19 .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的图象交于A(-2,1) ,B(1 ,n) x两点.(1)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 B 点的坐标;(2)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示意图,并观察图象回答:当x 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3) 直接写出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9.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2 x+m 和反比例函数y则m=,n=.8 n 1的图象都经过点A(-2,1) ,x10 .直线y=2 x 与双曲线y有一交点(2 ,4) ,则它们的另一交点为.xk11 .点A(2,1)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当1 <x<4 时,y 的取值范围是.x二、选择题12 .已知y=(a-1) x a 是反比例函数,则它的图象在( ).(A) 第一、三象限(B) 第二、四象限(C) 第一、二象限(D) 第三、四象限13 .在反比例函y 1 k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 都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的取值可x以是( ).(A) -1 (B)0 (C)1 (D)214 .如图,点P 在反比例函数y 1(x>0) 的图象上,且横坐标为2.若将点P 先向右平移x两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点P′.则在第一象限内,经过点P′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 )(A) y 5( x 0)x(B) y5( x 0)x(C) y 5( x 0)x(D) y16( x 0)x15 .如图,点A、B 是函数y=x 与y的图象的两个交点,作AC⊥x 轴于C,作BD⊥xx轴于D,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为( ).(A) S>2 (B)1 <S<2(C)1 (D)2三、解答题16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1 =x+m(m 为常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0) 的图象相交于点A(1 ,3) .(1)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及其图象的另一交点 B 的坐标;(2) 观察图象,写出使函数值y1≥y2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拓展、探究、思考k(k 为常数,k≠x17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CD 的一边OC 在x 轴上,∠C=90 °,点D 在第一象限,OC=3 ,DC=4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OD 的中点A.(1)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Rt △OCD 的另一边交于点B,求过A、B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18 .已知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3 ,3) .(1) 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 把直线OA 向下平移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6 ,m) ,求m 的值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 在(2) 中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C、D,求四边形OABC 的面积.x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10 .如图, P 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一点,且矩形PEOF 的面积为 3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11 .如图, 在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y = 6- x 与函数 y5( x x0) 的图象交于 A ,B ,设 A (x 1,y 1),那么长为 x 1,宽为 y 1 的矩形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12 .已知函数 y = kx (k ≠0)与 y4 的图象交于 A , B 两点,若过点 A 作 AC 垂直于 y 轴,x垂足为点 C ,则△BOC 的面积为.13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若函数y = k 1x (k 1 ≠0) 的图象与 yk 2(k0) 的图象没有公共点,则 k 1k 20 . (填“>、”“<”或“)=”二、选择题14 .若 m <- 1 ,则函数①ym( x x0) ,② y =- mx + 1 ,③ y = mx ,④ y = (m + 1) x 中,y 随 x 增大而增大的是 ( ) .(A) ①④(B) ②(C) ①②(D) ③④215 .在同一坐标系中,y=(m-1) x 与y m的图象的大致位置不可能的是( ).x三、解答题16 .如图,A、B 两点在函数y m(xx0) 的图象上.(1) 求m 的值及直线AB 的解析式;(2) 如果一个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我们称这个点是格点.请直接写出图中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 所含格点的个数.17 .如图,等腰直角△POA 的直角顶点P 在反比例函数y轴正半轴上,求 A 点坐标.4( xx0) 的图象上,A 点在x拓展、探究、思考18 .如图,函数y 5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 C (1 ,5) ,过点 C 的直线y=-kx+b(k x>0) 与x 轴交于点A(a,0) .(1) 写出 a 关于k 的函数关系式;5(2) 当该直线与双曲线y在第一象限的另一交点 D 的横坐标是9 时,求△COA 的面x积.19 .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 m的图象交于A(-3,1) 、B(2 ,xn)两点,直线AB 分别交x 轴、y 轴于D、C 两点.(1) 求上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求AD的值.CD综合、运用、诊断一、填空题6..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为300km ,一辆汽车从甲地去乙地,汽车在途中的平均速度为v(km/h) ,到达时所用的时间为t(h) ,那么t 是v 的函数,v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7..农村常需要搭建截面为半圆形的全封闭蔬菜塑料暖房(如图所示),则需要塑料布y(m 2)与半径R (m) 的函数关系式是(不考虑塑料埋在土里的部分) .二、选择题8.一张正方形的纸片,剪去两个一样的小矩形得到一个“E”图案,如图所示,设小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x、y,剪去部分的面积为20 ,若2≤x≤10 ,则y 与x 的函数图象是( ).三、解答题9.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cm 3 ,它的长是y(cm) ,宽是5cm ,高是x(cm) .(1) 写出长y(cm) 关于高x(cm) 的函数关系式,以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 画出(1) 中函数的图象;(3) 当高是3cm 时,求长.综合、运用、诊断一、选择题5. 下列各选项中,两个变量之间是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有( ).(2) 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为50cm 3,宽为2cm ,它的长y(cm) 与高x(cm) 之间的关系(3) 某村有耕地1000 亩,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亩/人)与该村人口数量n(人)之间的关系(4) 一个圆柱体,体积为100cm 3,它的高h(cm) 与底面半径R (cm) 之间的关系(A)1 个(B)2 个(C)3 个(D)4 个二、解答题6. 一个气球内充满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气体的气压p(kPa) 是气体体积V(m 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1) 写出这一函数的解析式;(2) 当气体体积为1m 3 时,气压是多少?(3) 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 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的体积应不小于多少?7. 一个闭合电路中,当电压为6V 时,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电路中的电流强度I(A) 与电阻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 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 如果一个用电器的电阻为 5 ,其最大允许通过的电流强度为1A ,那么把这个用电器接在这个闭合电路中,会不会被烧?试通过计算说明理由.拓展、探究、思考三、解答题8. 为了预防流感,某学校在休息天用药熏消毒法对教室进行消毒.已知药物释效过程中,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药量y(毫克)与时间x(分钟)成正比例;药物释放完毕后,y 与x 成反比例,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 写出从药物释放开始,y 与x 之间的两个函数关系式及相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2) 据测定,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降低到0.45 毫克以下时,学生方可进入教室,那么从药物释放开始,至少需要经过多少小时后,学生才能进入教室?9. 水产公司有一种海产品共2104 千克,为寻求合适的销售价格,进行了8 天试销,试销情况如下:第 1 天第2 天第 3 天第4 天第 5 天第6 天第7 天第8 天售价400 250 240 200 150 125 120 x(元/千克)销售量y/ 千30 40 48 60 80 96 100克观察表中数据,发现可以用反比例函数表示这种海产品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格x(元/千克)之间的关系.现假定在这批海产品的销售中,每天的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价格x( 元/千克)之间都满足这一关系.(1) 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并补全表格;(2) 在试销8 天后,公司决定将这种海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为150 元/千克,并且每天都按这个价格销售,那么余下的这些海产品预计再用多少天可以全部售出?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