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心肌酶谱心肌炎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心肌炎诊断标准心肌炎呢,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就像身体里的小卫士心脏被偷袭了一样。
心肌酶谱在诊断心肌炎的时候可是个挺重要的参考呢。
一般来说啊,心肌酶谱里有好几个关键的指标。
比如说肌酸激酶(CK),它就像一个小侦探,正常情况下在血液里有一定的范围。
要是心肌炎发作了,这个肌酸激酶的值就可能像坐火箭一样往上蹿,一般男性的正常范围大概是50 - 310 U/L,女性是40 - 200 U/L,要是超出这个范围不少,那可就得小心喽,这可能是心肌炎在捣乱。
还有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这个指标就更有针对性啦。
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里,就像心肌细胞的小跟班一样。
正常的时候啊,它的值相对比较低,一般在0 - 25 U/L。
要是这个值升高了,而且升高得还挺明显,那就像是在大声喊“心肌炎可能来啦”。
另外呢,乳酸脱氢酶(LDH)也是心肌酶谱里的一员大将。
它正常范围在109 - 245 U/L。
在心肌炎的时候,它也可能升高。
不过呢,这个指标有点调皮,因为它不只是在心肌细胞有,其他细胞里也有,所以要是它升高了,还得结合其他指标一起看,就像破案得找多个线索一样。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也不能忽视呀。
正常范围大概是0 - 40 U/L。
当心肌炎发生的时候,它也可能跟着凑热闹升高。
但是呢,咱可不能光看这些指标升高就直接说一定是心肌炎。
这就像不能看到一个人打喷嚏就说他感冒了一样。
有时候其他情况也可能让这些指标升高,比如说剧烈运动之后啊,肌肉损伤啦,或者一些药物的影响。
所以呢,除了看心肌酶谱这些指标,医生还得结合患者的症状。
像患者有没有觉得心慌呀,心跳特别快或者特别慢呀,有没有胸痛,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胸口敲一样的疼,还有没有感觉特别累,像被抽走了精力的小木偶。
另外呢,还得看看心电图的情况。
心电图就像是心脏的小画像,能反映出心脏的电活动有没有异常。
要是心电图有一些特殊的改变,再加上心肌酶谱指标的异常,那心肌炎的可能性就更大啦。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方法与解读
检验科常见心肌酶谱检测方法与解读在医学领域中,心肌酶谱检测常被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肌酶谱检测方法,并解读它们的结果。
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方法及解读1. CK-MB检测方法CK-MB是一种肌酸激酶的同工酶,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肌损伤的诊断。
一般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免疫法、凝胶电泳法和酶免疫法等。
放射免疫法是目前常用的CK-MB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放射性标记的抗体与CK-MB结合,再通过放射性测量仪测定放射性信号的强弱来判断CK-MB的含量。
凝胶电泳法是另一种常见的CK-MB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本分离成各种蛋白质带,通过染色或特异抗体上色后,观察是否出现CK-MB带来确定CK-MB的含量。
酶免疫法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CK-MB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酶标法或免疫法将CK-MB结合物与底物反应,再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测定CK-MB的含量。
2. CK-MB结果解读正常情况下,CK-MB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通常可忽略不计。
若CK-MB的含量明显升高,则可能提示心肌损伤。
一般而言,CK-MB峰值出现在心肌梗死的4-6小时后,随后逐渐降低,通常在24-48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二、肌红蛋白(MYO)检测方法及解读1. MYO检测方法MYO是一种常见的心肌酶谱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心肌损伤的诊断。
MYO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免疫金标、酶免疫法和荧光免疫分析法等。
免疫金标法通过将特定抗体与黄金标记结合,生成黄色或红色的沉淀物,从而测定MYO的含量。
酶免疫法是一种常用的MYO检测方法,通过将酶标反应物与MYO结合,再通过底物的反应产生酶促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测定MYO的含量。
荧光免疫分析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MYO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特异抗体,结合特定的荧光仪器来测定MYO的含量。
2. MYO结果解读MYO的升高可以提示急性心肌损伤的存在。
一般而言,MYO的峰值出现在心肌梗死的2-4小时后,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18-24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心肌酶谱检测是一项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类型。
通过检测特定的心肌酶和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变化,医生可以判断心肌是否受到损害,并了解其程度和范围。
本文将探讨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一、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心肌酶谱检测广泛应用于心肌损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它可以提供以下重要信息:1. 心肌损伤的评估:心肌酶谱检测可以检测心肌特异性酶和蛋白质在血液中的释放情况。
当心肌受损时,这些物质会从心肌细胞中释放出来并进入血液。
通过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cTn)等指标的水平变化,医生可以评估心肌的损伤程度。
2. 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梗死是心肌酶谱检测的重要应用之一。
当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心肌细胞会发生缺血和坏死,释放出一系列特异性酶和蛋白质。
通过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可以及早诊断心肌梗死,并确定梗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3. 药物治疗的指导:心肌酶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在心肌损伤性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连续监测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变化,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的分析心肌酶谱检测结果通常以数字形式呈现,根据不同的指标和其水平变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是一种常用的心肌损伤指标。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CK水平较低。
当心肌受损时,CK会释放入血液中,其水平会升高。
CK峰值通常在心肌损伤后6-24小时出现,并在48-72小时内恢复至正常水平。
2. 乳酸脱氢酶(LDH):LDH是一种常见的心肌损伤指标。
与CK类似,LDH会在心肌损伤后释放至血液中,其水平的升高与心肌损伤的程度相关。
LDH的升高通常比CK延迟出现,峰值在心肌损伤后的2-4天内达到,并在5-10天内恢复至正常。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心肌酶谱检测是一种常规的心肌损伤评估方法,通过测试血液中心肌酶的活性和水平,可以提供关于心肌损伤的信息。
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酶(CK-MB)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I和cTnT)等,它们在心肌损伤发生后会释放到血液中。
临床意义:1.早期诊断:心肌酶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肌损伤,有助于尽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2.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与心肌损伤的程度有关,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指导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3.监测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检测可以监测治疗的效果,通过连续检测心肌酶的水平变化,医生可以评估治疗是否有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判断器官损伤范围: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损伤的范围,例如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围,进一步为决定是否行介入治疗或手术等提供依据。
结果分析:1.CK和CK-MB:在心肌损伤后,活性和水平会明显升高,通常在心肌损伤发生后数小时内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
由于CK和CK-MB也存在于骨骼肌中,因此不能区分是心肌损伤还是骨骼肌损伤引起的酶升高。
2.cTnI和cTnT: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的水平在心肌损伤后也会显著升高,这种升高可以持续数天,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用于判断心肌损伤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特别是cTnI,其水平的增加与心肌损伤的大小相关。
3.其他指标:除了上述常用的心肌酶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它们在心肌损伤后也会升高,但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应该综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能单凭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做出诊断。
此外,心肌酶谱检测结果也受到抗凝药物、降糖药物等干扰,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正确解读结果。
总之,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上的意义重大,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心肌损伤信息,指导诊断和治疗决策。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1.临床诊断用心肌酶的选择原则疾病诊断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的指标是很难存在。
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指标变化。
(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
(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
2.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AMI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
酶生理特性不同,如酶在细胞内定位,分子量大小,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内的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3.临床常用的心肌酶心脏内的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特异性并结合其它方面,如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ICDm)在心肌中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快就失活。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的血清酶主要有:AST、LDH、CK和α-HBDH,尤以LDH和CK-MB同工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应用更广。
(1)、AST LDH CK特异性比较含量:心肌AST是人体各检验地带网组织中最高的,LDH 和CK的含量也占第二位。
特异性:CK的脏器特异性最高,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和严重脑血管意外,并且红细胞几乎不含CK,故测定不受溶血的影响。
◆CK诊断效率高,假阳性仅为10~ 15%;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95%,高于AST (假阳性高达32%)。
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塞等则CK活性一般不升高。
LD H由于分布广泛而特异性不高。
(2)、AST的同工酶血清ASTm不能提高AMI的诊断特异性,但ASTm因定位于线粒体,故不是很严重的损伤一般难以释放入血,因此测定ASTm对于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推测死亡率方面较CK-MB更有价值。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是一种诊断技术,用来分析血清中的心肌酶活性水平,以及其他相关指标,如肌钙蛋白(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钙蛋白原(CK-MM)。
心肌酶谱结果的解读是通过测量血清中的心肌酶活性来评估心脏病的进展情况,从而确定患者未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心肌酶谱结果的解读是在心脏病患者的正常生命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出有心肌损伤的患者,从而准确地诊断出心脏病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是检测血清中心肌酶活性的一种临床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的主要内容有:1)测定血清中的心肌酶活性;2)确定心肌损伤的程度;3)确定心脏病的类型;4)指导治疗方案;5)评估治疗效果;6)识别早期心脏病病变;7)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
心肌酶谱结果解读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而且可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心肌酶活性的测量
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出患者是否有心肌损伤,从而根据治疗的临床症状和病变程度,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此外,心肌酶谱结果解读也可以帮助医生识别早期心脏病病变,从而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以减少可能发生的危害。
总之,心肌酶谱结果解读是一种强有力的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治疗心脏病,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肌损伤的标志物:心肌酶谱中的CK-MB和肌酸激酶(CK)是检测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正常情况下它们的浓度较低。
若持续高于正常范围,通常被认为是发生了心肌损伤的征象。
2. 诊断标准:一般认为,CK-MB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上限2倍
以上,或CK浓度超过正常值的上限3倍以上,且存在其他有
关胸痛或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比如心电图异常,就可以诊断为心肌损伤。
3. 心肌损伤的程度:CK-MB浓度的高低能够反映心肌损伤的
程度,浓度越高表示损伤越严重。
一般认为,CK-MB浓度超
过正常值的上限5倍以上,表明心肌损伤程度较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谱异常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定出现了心肌损伤,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其浓度的增高,例如重度运动、注射或口服大量肌酸等。
因此,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心电图结果以及心肌酶谱指标的变化,方可确诊心肌损伤。
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意义
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意义
心肌酶谱是一种分析实验,主要用于诊断心肌损伤,这种实验能够测量血清中的肌酶特异性活性水平。
心肌酶谱包括多种指标,如肌酸激酶、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和肌红蛋白等,其中各项指标及意义如下:
(1)肌酸激酶(CK):它是一种蛋白酶,主要存在于肌肉细胞中。
肌酸激酶测定可以用来判断心肌细胞损伤或肌肉萎缩,如心肌梗死、心肌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肌肉痉挛等病症。
通常情况下,肌酸激酶的浓度比正常人低,如果肌酸激酶的水平异常升高,则可能表明有心肌细胞损伤或肌肉萎缩的情况。
(2)肌钙蛋白(CK-MB):这是一种特异性的肌肉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肌钙蛋白测定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因为正常情况下肌钙蛋白的浓度很低,但如果出现心肌梗死,肌钙蛋白的水平将大幅度上升,可用于诊断心肌梗死。
(3)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细胞内的酶,它的浓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比正常人低,但是当出现心肌损伤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会大幅度上升,可以用于诊断心肌损伤。
(4)肌红蛋白(MYO):肌红蛋白是一种位于心肌细胞内的蛋白质,它的浓度大多数情况下都比正常人低,但是当出现心肌损伤时,肌红蛋白的水平会大幅度上升,可以用于诊断心肌损伤。
总之,心肌酶谱检测是诊断心肌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肌酸激酶、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和肌红蛋白等指标及其测定的意义,是判断心肌损伤的重要依据。
看准各项指标的变化,就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心肌损伤,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心肌酶谱解读
心肌酶谱解读展开全文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在将其作为心肌炎诊断依据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
(一)肌酸激酶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旧称为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CK分子量为81000,由两个亚基组成。
CK在ATP参与下催化肌酸磷酸化,生成ATP(供给肌肉能量的来源)和磷酸肌酸。
这种酶催化反应是可逆的。
CK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脑、甲状腺、肺组织、胃肠平滑肌中,以骨骼肌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肌,再其次为脑和胃肠平滑肌。
因此,血清中肌酸激酶升高一般提示含有CK的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增强或细胞的破坏,尤其是肌纤维的膜通透性异常或肌纤维损害或正在发生损害的可能性。
正常人的CK变动: CK水平受性别、年龄、种族、生理状态的影响。
①男性肌肉容量大,CK活性高于女性。
②新生儿出生时由于骨骼肌损伤和暂时性缺氧,可使CK升高。
③黑人CK约为白人的1.5倍。
④运动后可导致CK明显增高,且运动越剧烈,时间越长,CK升高越明显。
肌酸激酶检测适应征:1.怀疑有心肌疾病(1)有临床和ECG表现的典型心肌梗死(检查CK和CK-MB)。
(2)介入疗法有禁忌证的病人(检查CK和CK-MB)。
(3)治疗血栓溶解的评价(检查CK和CK-MB)。
(4)对心绞痛病人危险分级(检查CK和肌钙蛋白)。
(5)心肌炎。
2.其他(1)怀疑有骨骼肌病变。
(2)监测心肌和骨骼肌疾病。
(3)监测癌症病人的治疗。
肌酸激酶测定[参考值]速率法:男性50~310U/L,女性40~200U/L。
心肌酶化验单解读
心肌酶化验单解读1.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肝脏、脾脏、胰腺、肺脏和肿瘤组织及红细胞中。
1.1偏高:可见于心脏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及贫血、肺梗死、骨骼肌损伤、营养不良、休克、肾脏病等。
1.2偏低:常见于内分泌失调、过于劳累、睡眠不好、心情不好等。
总之,乳酸脱氢酶偏低一般不是很严重,经过调理即可恢复。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定期复查。
2.α-羟基丁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是心肌酶谱中的一种酶,在哺乳动物体内普遍存在。
它的活性与乳酸脱氢酶的一种同工酶相当,可反应心肌损害,普通的肌肉损害,红细胞破损。
2.1偏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骨骼肌损伤、急性肝炎、恶性肿瘤等。
如果既往无上述疾病病史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可以隔2-4周再到医院复查。
如果复检结果仍然是阳性,应该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或解除上述疾病。
2.2偏低:可见于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癌剂等治疗后。
建议结合自身身体状况定期复查!3.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中,其水平受性别、年龄、生理状态的影响;男性肌肉容量大,肌酸激酶活性高于女性。
3.1偏高: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心肌梗死、心肌炎及各种肌肉疾病时肌酸激酶明显增高,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时也明显增高。
请结合既往病史和自身情况,动态观察,如持续升高,专科就诊。
3.2偏低:甲亢、激素治疗等可使此酶减低。
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内科随诊。
4.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1、CK2、CK3)主要存在骨骼肌、心肌、脑、肺、前列腺、肠等组织中。
4.1偏高:病理性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溶栓治疗、手术后、急性颅脑损伤、骨骼肌疾病以及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
4.2偏低:一般多无临床意义。
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膜结合酶。
主要功能为:催化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及使缓激肽失活;ACE在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含量最高,因此,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测定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疗也有一定价值。
心肌酶七项结果解读
心肌酶七项结果解读
心肌酶谱主要包括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同工酶。
每个指数的数据都是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具体如下:
1、肌钙蛋白:是一种蛋白质络合物,是横纹肌收缩的一种调节蛋白,是骨骼肌和心肌的结构蛋白。
心肌的肌钙蛋白T和肌钙蛋白I具有心肌特异性,目前用于急性心梗的实验室诊断;
2、乳酸脱氢酶:正常情况下,乳酸脱氢酶的正常值为120-250U/L。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促进身体产生能量的酶,检测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组织细胞受损程度、监测急性慢性疾病病情的发展、诊断检测心脏方面的疾病;
3、谷草转氨酶:正常情况下,谷草转氨酶的正常值为40-50U/L。
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检测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心脏疾病、肝脏疾病;
4、肌酸激酶:正常情况下,男性肌酸激酶的正常值为24-170U/L,女性肌酸激酶的正常值为24-150U/L。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大脑以及心脏中,检测肌酸激酶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肺梗塞、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5、α-羟丁酸脱氢酶:正常情况下,α-羟丁酸脱氢酶的正常值为90-182U/L。
α-羟丁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检测α-羟丁酸脱氢酶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
6、同工酶:正常情况下,同工酶的正常值应小于24U/L。
同工酶指的是身体内催化相同反应但是分子结构不同的酶,检测同工酶的含量可以辅助诊断癌症、心肌梗死等疾病。
三分钟看懂心肌酶谱!
三分钟看懂心肌酶谱!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
心肌炎早期主要是CK和CK-MB增高,其高峰时间一般在起病1周内,以2~3天最明显,1周后基本恢复正常;晚期主要是LDH和α-HBDH增高为主。
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儿童正常值变异较大,在将其作为心肌炎诊断依据时,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
LDH:LDH是一种糖酵解酶,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肝脏、脾脏、胰腺、肺和肿瘤组织,红细胞中LDH的含量也很丰富。
由于LDH几乎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所以对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性差。
LDH是由M(肌型)、H(心型)两种亚基按不同比例组成的四聚体,根据亚基组合不同形成5种不同的同功酶LDH1-5。
这5种同功酶在各种组织中分布各异,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LDH含H亚基丰富的组织,如心脏、肾脏、红细胞、脑等,同功酶的形式主要为LDH1和LDH2;第二类为LDH含H、M亚基大致相同的组织,如胰、脾、肺、淋巴结等,同功酶主要为LDH3、LDH4、LDH2;第三类为LDH含M亚基丰富的组织,如肝脏、皮肤、骨骼肌等,同功酶形式主要为LDH5。
由此可以看出,LDH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多种脏器、组织中,能引起各脏器损伤的许多疾病都可导致血清中LDH总活性增高,而其同功酶在各种组织中的分布却显著不同,具有较高的组织特异性。
健康小儿血清中LDH同功酶以LDH2为多,其次为LDH1、LDH3、LDH4、LDH5。
即呈LDH2>LDH1>LDH3>LDH4>LDH5。
心肌的LDH同功酶主要由LDH1、LDH2组成,且以LDH1占优势。
当发生心肌损伤时,LDH1、2从心肌细胞中逸出,使血清LDH1、2明显增高,并接近心肌组织酶谱的形式,一般认为,若LDH1≥40%,LDH1/LDH2>1.0提示多存在心肌损伤。
心肌酶谱报告单解读
心肌酶谱报告单解读心肌酶谱报告单是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病变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a-羟丁酸脱氢酶(HBDH)。
以下是对这几种酶的解释和正常参考范围:1. 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中。
CK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心肌炎、脑卒中、肌肉损伤等因素有关。
正常参考范围:38-264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2.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其水平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CK-MB水平的升高是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正常参考范围:0-25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3.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肌肉、肾脏等组织中。
AST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心肌炎、肝病、肌肉损伤等因素有关。
正常参考范围:8-40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4. 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尤其以心脏、肝脏、肾脏、肌肉等组织含量较高。
LDH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心肌梗死、心肌炎、肝病、肌肉损伤等因素有关。
正常参考范围:100-300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5. a-羟丁酸脱氢酶(HBDH):a-羟丁酸脱氢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其水平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
HBDH水平的升高是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正常参考范围:10-100 U/L(不同实验室可能略有差异)。
当心肌酶谱报告单上的某项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提示心肌损伤或心肌病变。
然而,这并不能完全确定是否存在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
如果发现心肌酶谱报告单异常,请及时就诊并咨询医生。
心肌酶、心梗三项报告简要解读
⼼肌酶、⼼梗三项报告简要解读来源:检验视界⽹梳理重点:2010年,我国“急性ST段抬⾼型⼼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cTn是诊断⼼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选标志物由于CK⼴泛分布于⾻骼肌,缺乏特异性,因此不再推荐⽤于诊断AMIAST、LDH及其同⼯酶对诊断AMI特异性差,也不再推荐⽤于诊断AMI。
CK-MB敏感性⾼,cTnI特异性⾼,⼆者协同,可能减少⼼肌损伤疾病的漏诊或误诊。
⼼肌酶谱正常值多为成⼈标准,⽽14岁以下⼉童的正常值要⾼于成⼈。
年龄越⼩,⼼肌酶正常值越⾼,绝⼤多数⼉童的⼼肌酶谱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
(因此不要发现⼩孩⼼肌酶⾼就认为得了⼼肌炎)⼀、⼼肌酶五项CK-MB(五项中诊断⼼肌损伤最有价值的⼀项):2001年,我国“急性⼼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CK-MB是诊断“⾦标准”,最少应是正常上限值的2倍。
缺点:CK-MB虽然敏感性⾼但是特异性差, CK-MB升⾼并⾮⼼肌炎所独有!CK是继转氨酶后⾄今临床上最重要的酶,特别是在诊断⼼肌梗死上有较⾼价值。
联合其他指标检测提⾼检测的准确率。
缺点,CK分布⼴泛分布于⾻骼肌、⼼肌、脑细胞中,因此诊断特异度不⾼,诊断⼼肌损伤⽅⾯CK被CK-MB⼲掉,⼜被肌钙蛋⽩⼲掉,退居了⼆线。
α-HBDH曾⽤于⼼梗的实验室诊断,⽬前被⼤神CK-MB和肌钙蛋⽩⼲掉。
但是联合其他指标检测可以提⾼准确率。
LDH诊断AMI敏感度低,特异度低,已被淘汰。
AST早已被⼼肌酶组合剔除掉。
⼼肌酶谱的更新换代:⼆、⼼梗三项肌钙蛋⽩(cTnI):cTnI评价⼼肌梗死具有⾼特异性,是检测⼼肌梗死的⾸选⾎清标志物!⾼敏肌钙蛋⽩(hs-cTnI):更⽜的指标,1-3h便可发现潜在的⼼梗患者肌红蛋⽩(Mb):Mb是⾄今出现最早的AMI标志物,1.5h即可增⾼,但1~2d内即恢复正常。
但特异性差,⾻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导致其升⾼。
Mb 阳性虽不能确诊AMI,但可⽤于早期排除 AMI 诊断的重要指标。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异常诊断标准
心肌酶谱是指血液中与心肌病变相关的酶的测定结果。
常见的心肌酶包括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MB、乳酸脱氢酶和谷草转
氨酶等。
心肌酶谱异常是指这些酶的测定结果超过了正常范围,提示心肌损伤或坏死。
心肌酶谱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
1. 肌钙蛋白Ⅰ: 正常范围为0-0.1 ng/mL。
若值升高至0.5
ng/mL以上,可诊断为心肌损伤或坏死的可能性较大。
2. 肌酸激酶MB: 正常范围为男性0-6.3 ng/mL、女性0-5.4
ng/mL。
若值超过正常范围的两倍,可诊断为心肌损伤或坏死
的可能性较大。
3. 乳酸脱氢酶: 正常范围为男性50-150 U/L、女性40-120 U/L。
若值升高了两到三倍,提示心肌损伤或坏死的可能性较大;若升高超过三倍,提示心肌坏死的可能性极大。
4. 谷草转氨酶: 正常范围为男性10-40 U/L、女性8-35 U/L。
若值升高了两到三倍,提示心肌损伤或坏死的可能性较大;若升高超过三倍,提示心肌坏死的可能性很大。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酶谱异常仅是心肌损伤或坏死的参考指标,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有些慢性疾病、药物等也可引起心肌酶谱异常,因此诊断前需排除干扰因素。
心肌酶检测报告解读
心肌酶检测报告解读
心肌酶检测报告是用来评估心肌损伤的一种常用方法。
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
钙蛋白(cTnI/cTnT),它们在心肌细胞受损释放入血液中。
正常情况下,心肌酶的水平在血液中很低。
如果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心肌酶的水平会升高。
在报告中,通常包括以下指标的结果:
1. 肌酸激酶(CK):正常范围为0-174单位每升(U/L)。
如
果 CK 的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表示心肌细胞受损,但这个指标不是特异性很高的,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肌肉损伤)的影响。
2. CK-MB:正常范围为0-25 U/L 或0-3%总 CK 活性。
CK-
MB 是肌酸激酶的一种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
如果CK-MB 的水平升高,尤其是升高到总 CK 活性的一定比例以上,可能是心肌损伤的一个指标。
3. 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正常范围为0-0.03 微克每升
或0-0.03 ng/mL。
心肌肌钙蛋白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心肌损伤
标志物,当心肌细胞受损或坏死时,其水平会迅速升高。
解读心肌酶检测报告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指标的结果。
如果某一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但其他指标正常,可能不具有特异性,需要进一步观察。
如果多个指标同时升高,可能表示存在
心肌损伤。
然而,心肌酶检测结果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并不能单独确定心肌损伤的原因。
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其他检查结果等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因此,建议结合临床医生的指导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推荐)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
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分析1.临床诊断用心肌酶的选择原则疾病诊断时,应该测定哪些心肌酶在临床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临床当然希望测定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高(或低)就能确诊,否则就可排除,但这类理想化的指标是很难存在。
选择诊断用指标原则:(1)、有较高的组织/血清酶活力比,这样轻微的组织损伤也能得到明显的指标变化。
(2)、组织损害时能较快的释放,以便早期诊断。
(3)、生物半寿期较长,否则难以捕获。
(4)、测定方法简单易行,试剂稳定廉价。
2.血清心肌酶诊断心肌梗塞的病理基础AMI发生后,因心肌缺血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使得心肌内的细胞酶释放入血,根据心肌受损情况不同,血清酶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因此可用血清酶的变化来反应AMI的发生以及病灶的大小。
酶生理特性不同,如酶在细胞内定位,分子量大小,生物半寿期等,造成了各种酶入血的时间,入血的快慢以及在血清内的持续时间不同,为临床用作病程和愈后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3.临床常用的心肌酶心脏内的细胞酶很多,但须符合上述选择原则,组织特异性并结合其它方面,如线粒体异柠檬酸脱氢酶(ICDm)在心肌中含量很高,但一入血很快就失活。
目前国内外常用于诊断心肌梗塞的血清酶主要有:AST、LDH、CK和α-HBDH,尤以LDH和CK-MB同工酶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应用更广。
(1)、AST LDH CK特异性比较含量:心肌AST是人体各检验地带网组织中最高的,LDH 和CK的含量也占第二位。
特异性:CK的脏器特异性最高,除骨骼肌病变(包括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如酒精中毒)和严重脑血管意外,并且红细胞几乎不含CK,故测定不受溶血的影响。
◆CK诊断效率高,假阳性仅为10~ 15%;其阳性率与心电图ST段异常符合率达95%,高于AST (假阳性高达32%)。
肺梗塞,心绞痛,陈旧性梗塞等则CK活性一般不升高。
LDH由于分布广泛而特异性不高。
(2)、AST的同工酶血清ASTm不能提高AMI的诊断特异性,但ASTm因定位于线粒体,故不是很严重的损伤一般难以释放入血,因此测定ASTm对于推测预后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在推测死亡率方面较CK-MB更有价值。
心肌酶六项化验报告单
心肌酶六项化验报告单1. 前言哎呀,最近身体总是感觉不太对劲,心脏那儿总有种隐隐的“叽叽喳喳”,就像小鸟在啄食。
我决定去医院做个心肌酶六项检查,听起来很专业,对吧?其实就是检查心脏的“工作情况”。
那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报告单,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吧!1.1 心肌酶是什么鬼?首先,心肌酶就是我们心脏细胞在“工作”时释放出的东西。
简单来说,它们就像心脏的“小助手”,帮助我们了解心脏的健康状况。
如果这些小助手突然增多,可能就是心脏在发信号,提醒我们要注意了。
1.2 六项检查,听起来很牛气心肌酶六项呢,主要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肌钙蛋白。
听上去有点复杂,但其实它们就是在不同方面反映心脏的健康。
就像一支乐队,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旋律,合起来才是美妙的音乐。
2. 报告单的那些事儿收到报告单时,我心里有点小忐忑,像是考了个大考试。
数字跳来跳去,脑袋里一团浆糊。
看看这些结果,首先是肌酸激酶,它的数值超标了,那我得多注意心脏的“工作负担”了。
再看肌钙蛋白,哎呀,这个小家伙可是心脏的“报警器”,如果数值过高,说明心脏受到了伤害。
2.1 你不能不关注的指标再来谈谈乳酸脱氢酶,它的增高可能意味着心脏供血不足,简直就像车没油了,走不动。
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主要跟肝脏有关,虽然不是心脏的直接指标,但肝脏不好也会影响心脏的工作。
总之,心脏和其他器官就像一对好搭档,谁也离不开谁。
2.2 读懂报告,别被吓倒看到报告单上那些数字,有时候会让人心里直发毛。
不过别怕,医生会给你逐项解释,像是给你上了一堂生动的“心脏课”。
记得有次,医生用幽默的口气告诉我,心脏也是有脾气的,过度劳累会让它发火。
所以,我们要给心脏一些“喘息”的机会,休息一下,放松一下。
3. 健康小贴士说到这,心脏健康可不能忽视。
首先,饮食要健康,少吃油腻的食物,水果和蔬菜要多吃,给心脏加加油。
其次,运动也很重要,别总是窝在沙发上刷剧,适当的锻炼可以让心脏更强壮,像是给它上了一堂“健身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提供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套餐预约,检后结果查
询。
心肌酶谱检查结果怎么看
很多人检测了心肌酶,但是对于结果,却很是难理解。
那么,心肌酶谱的结果到底应该怎么看呢?下面康康体检网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的内容。
心肌酶谱是血液中检测到的心肌细胞中的酶,由于心肌细胞的损伤可以导致血浆中心肌酶的含量升高,通过血清学的检查是可以测出的,测出的酶就是心肌酶,心肌酶检查主要是看有无心肌缺血。
一般而言,心肌酶谱主要包括五项检查:
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
2、谷草转氨酶AST:0~40 IU/L;
3、磷酸肌酸激酶CK:24~194 IU/L;
4、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
5、谷丙转氨酶ALT:0~40 IU/L。
HBD与LD、AST、CK及CK-MB共同组成心肌酶谱,对诊断心肌梗死有重要意义。
健康成人血清LD/HBD比值为1.3~1.6,但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BD活性升高,LD/HBD比值下降,为0.8~1.2。
而肝脏实质细胞病变时,该比值可升高到1.6~2.5。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比值与各实验室的测定方法或测定条件不关,必须确立本实验室的比值。
另外,活动性风湿性心肌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因LD1活性增高,所以HBD活性也可增高。
本文来源:康康体检网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提供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套餐预约,检后结果查
询。
了解更多信息,登录康康体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