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第二章2-杨其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第二章 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1.1共混改性的目的与作用
②使用少量的聚合物作为另一聚合物的改性剂,


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性能,改性效果显著。 最早利用共混改性的是聚苯乙烯,把天然橡胶 混入聚苯乙烯,制成了改性聚苯乙烯,改变了 聚苯乙烯的脆性,使它变得更为坚韧和耐冲击。 这是因为当聚苯乙烯和天然橡胶的共混物受到 外力冲击时,分散在聚苯乙烯中的天然橡胶颗 粒能够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使共混物的耐冲 击性和韧性有所提高。

2.1.1共混改性的目的与作用
①综合均衡各聚合物组分的性能,取长补短,消除各 单一聚合物组分性能上的弱点,获得综合性能较为 理想的聚合物材料。 如聚丙烯具有高抗拉强度、耐腐蚀、抗湿性、电绝 缘性,但其不耐磨、且低温韧性和耐应力开裂性欠 佳。 HDPE耐低温、冲击性能好,但熔融加工性、印刷性 差。将两者共混可以实现性能上的互补获得具有较 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压缩强度,耐热性优于聚 乙烯,而耐应力开裂性优于聚丙烯的材料。

2.1概述
据报道,最近十几年,世界聚合物共混物的世界年 均需求增长率为10%左右,而其中附加值最高的工 程塑料合金的增长率更高达15%左右,成为各跨国 公司积极开发的品种。 在美国、欧洲、日本已工业化的塑料合金品种中, 工程塑料合金占绝大多数,合金化已成为当前工程 塑料改性的主要方法。

2.1概述

2.1.3共混改性发展概况与发展趋势
共混改性经历若干历史事件: 1846年申请了聚合物共混物-天然橡胶/古塔波胶共 混物的专利 1942年研制成功PVC/NBR共混物,发表了关于热塑 性树脂的第一个专利。同年研制成功苯乙烯与丁二 烯的互穿聚合物(IPN) 1946年A型-ABS问世 1951年PP/PE共混物问世 1954年接枝共聚共混法ABS问世

2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聚合物共混改性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聚合物混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以及相互分散,来改善聚合物材料的性能。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涉及到相互作用、相容性、相互渗透、相互分散等多个方面。

首先是相互作用。

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在混合过程中,由于存在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团,会产生各种相互作用力,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水力作用力等。

这些相互作用力可以在分子层面上改变聚合物链的结构,从而改变聚合物材料的性能。

其次是相容性。

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相容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两种聚合物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则有可能发生物理和化学上的相容作用,使得共混体系更为稳定。

相反,如果两种聚合物的结构差异较大,则相互之间会出现相容性问题,容易导致相互分相和相互分离。

因此,相容性是影响聚合物共混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是相互渗透。

相互渗透是指在共混体系中,两种聚合物在分子层面上相互渗透的现象。

当两种聚合物具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和相容性时,可以实现相互渗透,从而改善材料的性能。

相互渗透可以改变聚合物的链结构和比例,提高聚合物的拉伸、弯曲和抗冲击性能等。

最后是相互分散。

相互分散是指在共混体系中,两种或多种聚合物能够均匀分布在整个材料中。

相互分散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

当聚合物分子链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力时,可以实现较好的相互分散,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热性等。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还有其他一些影响共混改性的因素,如共混体系的配比、共混过程的温度和压力等。

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控制共混条件,可以进一步改善共混体系的性能。

总之,聚合物共混改性是通过相互作用、相容性、相互渗透和相互分散等多种机制来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和操控不同种类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在材料中形成一种新的有机整体,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聚合物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改性
这无疑是韧性增加的—个原因,然而并 非,该理论也 不能解释其他一些增韧现象,例如气泡 以及小玻璃珠之类的分散颗粒有时也有 明显的增韧效应。
橡胶增韧塑料的破裂过程 (1),(2),(3)表示裂纹的发展过程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次级转变温度理论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银纹-剪切带理论
Bucknall等在1970年提出,是当前普遍接受的理论。这是基于橡胶增韧塑料的韧性不 但与橡胶相有关,而且与树脂连续相的特性有关。增韧的主要原因是银纹或剪切带的 大量产生和银纹与剪切带的相互作用。
橡胶粒子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充当应力集中中心,诱发大量银纹或剪切带。第二个 重要的作用: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而不致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③ 橡胶相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橡胶相的玻璃化温度Tg越低,增韧效果越好。 橡胶相的Tg要比室温低40~60℃才能有显著的增韧效应,一般Tg在-40℃
以下为好。 ABS冲击强度与橡胶相Tg的关系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④ 橡胶与基体树脂相容性的影响
两相的相容性太好或太差都不好。相容性太差时,两相粘合力不足;相容性 太好时,橡胶颗粒太小,甚至形成均相体系,也不会产生很好的增韧效果。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屈服膨胀理论
此理论是Newman和Strella在1965年首先提出的,他们发现橡胶增韧塑料 的高冲击强度主要来源于很大的屈服形变值。
Newman等认为,增韧塑料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屈服形变值是由于膨胀活化 的缘故。橡胶颗粒在其周围的树脂相中产生了静张力,引起体积膨胀,增加 了自由体积,从而使基体的Tg下降。这样就使基体能发生很大的塑性形变, 提高材料的韧性。
当橡胶中丙烯腈AN的含量 为零时,即为聚丁二烯时, 由于PVC与聚丁二烯完全不 相容,冲击强度很低。当 AN含量增加时,PVC与 NBR的相容性增加,冲击 强度提高,但有一极大值。

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2

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2

相界面的效应




(1)力的传递效应 外力 连续相 界面 分散相 界面 连续相 …… ——是界面效应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效应 ——对界面之间的结合要求较高 (2)光学效应 ——制备特殊光学性能的材料 如PS与PMMA共混 珍珠光泽的材料 (3)诱导效应 如诱导结晶 形成微小晶体 提高力学性能
2.2.2分散相的分散状况表征

我们知道,对“海-岛”两相体系,分散相的分布 和分散状况显著影响了共混体系的性能 那如何来表征分散状况呢?

一是定性观察,二是定量分析

(1)均一性:分散相浓度的起伏大小。 ——可通过图片观察,也可以通过数理统计进行 定量计算。 q(1 q) 2 N 2 2


(2)熔体黏度 共混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规律:“软包硬” 理论上:黏度低的一相为软相,倾向于形成连续 相;黏度搞的一相为硬相,倾向于形成分散相。 实际上:这种规律还要受到组分配比的约束





(3)组分配比/黏度的综合影响 A-1: A%>74% A连续相,B分散相 B-1: B%>74% A分散相,B连续相 A-2: 若A黏度<B, A连续相,B分散相 B-2: 若B黏度<A, A分散相,B连续相 阴影:相转变区,可形成“海-海”结构
2.2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
均相体系 海-海结构 两相体系
海-岛结构
最为常见,也 是研究重点
辨析连续相、分散相及其特性
2.2.1 共混物形态研究及制样方法


通过Tg法可以分辨出均相体系和两相体系 但还不够。 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分布、粒径大小、界面结合 等信息。 ——直接观察法(电子显微镜观测) [制样方法] (1)染色法 常用四氧化锇(OsO4)作染色剂 适用于共混体系含橡胶的情况,对橡胶组分染色 具体:先进行超薄切片,再染色,然后用透射电 镜(TEM)观察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论认为,对于含有分散粒子的复合物在拉伸过程中,由于 分散相的刚性球端(E2,v2)和基体(E1,v1)的杨氏模量和 泊松比之间的差别而在分散相的赤道面上产生一种较 高的静压强,当作为分散相的刚性颗粒受到的静压强大 到一定数值时,其易屈服而产生冷拉,发生大的塑性转变, 从而吸收大量的冲击能量,使材料的韧性以提高,对非弹 性体共混体系而言,在拉伸时,当作用在刚性分散相粒子 赤道面上的静压力大于刚性粒子形变所需的临界静压 力Re时,粒子将发生塑性形变而使材料增韧,这就是非弹 性体增韧的冷拉机理,脆性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形变的临 界静压力Re可用来判断分散相粒子是否屈服。
投资少、效益高 品种繁多、可制备功能化高分子材料 改善加工性能
2020/4/7
4
三、共混的方法(1)
物理方法: 机械混合 溶液混合 胶乳混合 粉末混合
20世纪40-50年代,以次价力结合为主,如 NBR/PVC共沉胶
2020/4/7
5
共混的方法(2)
化学方法:接枝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嵌段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互穿网络(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渐变处理(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2020/4/7
16
2020/4/7
17
总之,有机刚性粒子对塑料增韧作用,是通过自身的 屈服变形(冷拉)过程吸收能量的,可见刚性颗粒只有 发生屈服变形才有助于合金体系韧性的提高。
2020/4/7
18
2.2 无机刚性粒子对塑料的增韧机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只要处理得当,无机刚性颗粒对塑料也可达 到既增韧又增强的目的。李东明等用断裂力学的方法分析了 增韧塑料在断裂过程中能量损耗的途径,提出了填充增强增韧 的概念,他们指出了刚性无机颗粒加入聚合物时基体中的应力 集中发生了变化他们将无机颗粒看作球状颗粒,描述了形变初 始阶段单个颗粒周围的应力集中情况。并认为基体对颗粒的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杨其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杨其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为了计算
S
,提出了著名的Flory-Huggins晶格模型。Flory认为高分子
m
溶液比低分子化合物的排列方式少得多,因而混合熵 Sm 远小于后者。后来
Scott和Tompa将F-H聚合物溶液理论推广到聚合物共混体系,其Sm 最小。F-
H理论圆满解释了为什么2个高聚物共混很难得到1个均相共混物。H m与共混物
分子内相互作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一样,是影响共混物相容性的重 要因素。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3、极 性 高分子的极性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由
光谱和量热分析表明,分子间作用力是高分子相容的重要因素。因此,极性高
分子共混时相容性一般较好,如在一定AN含量范围内PVC/NBR,PVC与聚—
能力愈大,分子间的内聚力愈大。团此,共混组分的结晶能力愈相近,其 相容性愈好。凡能使分子链间紧密而又规整排列的因素(包括构型和构象 因素)皆有利于高分子结晶。
在非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常有理想的混合行为,如PVC/NBR、PVC/EYA、 a-PS/PP0等;在晶态/非晶态(或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只有出现混晶对才 相容,如PVC/PCL,聚偏氟乙烯(PVF2)与PMM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醉朗(PET),PA/PE,EPR/PE,iPP/PE等。 同晶型共很高分于是很少的,如聚氟乙烯与PVF2。
一般来说、对低分子量的混合物,介稳的体系将迅速分离成为构相。 然而,在很粘的聚合物混合物中,有时介稳体系几乎可以无限制地保持为 一相。因此,实验中观察时,这样的体系有时显现为单一相,而有时则分 离为几个相。例如在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乙烯醚的混合物中,早已报道过发 现上述的现象。

3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3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破碎能
Edb Edk Edf
分散相物料宏观破碎能Edk←取决于颗粒内部阻碍变 形和破碎的因素,即熔体黏度、熔体弹性等。 分散相物料表面能Edf←取决于界面张力
S 3 Edf Vd R
2013-7-28 31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五、分散相的分散与集聚 2. 破碎过程的影响因素 剪切能E← E 2 m
y Ky0 1 y 0

K值超过某个临界值时,粒子破碎。 双小球模型 液滴模型
6R m 6R K Fr Fr
mR R We
K决定于——外力,内力 剪切应力(外力)、分散相内力与分散相颗粒破碎 分散密切相关。增大τ或降低Fr可以促进分散相颗粒 的破碎。
2013-7-28
12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作用于分散相粒子上的力
F1 6Rmy cos F2 6Rmysin
α
F1 F
F2
处于连续相流体剪切力场中的分散相粒子,首先会 在F2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与此同时F1也逐渐增大, 分散相粒子在F1作用下发生伸长变形。当分散相粒 子的取向与流体速度场的夹角为45°时,F1达到最 大,这时,最有利于分散相粒子的破碎分散。 共混设备施加给共混体系的作用力方向应该不断地 或周期地变化。
2013-7-28 6
第四节 混合过程的理论模型
一、液滴模型 2. 影响液滴形变的因素
连续相黏度:ηm↑ → We ↑ → D ↑ 界面张力: σ ↓ → We ↑ → D ↑ 熔体弹性:
mR R We
流动场:对于牛顿流体,拉伸流动比剪切流动更能 有效地促使液滴破裂。 ηm<<ηd,拉伸流动起主导作用。 d 两相粘度比: m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完整版本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完整版本
❖② 使用少量的某一聚合物可以作为另一聚合物 的改性剂,改性效果显著。
❖③ 聚合物加工性能可以通过共混给以改善。
❖④ 聚合物共混可以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制备 一系列具有崭新性能的新型聚合物材料。
❖⑤ 对某些性能卓越,但价格昂贵的工程塑料, 可通过共混,在不影响使用要求条件下降低原 材料成本。
➢ 聚合物共混改性领域最新动态
质量份数 质量分数:A/B ( X/Y ) 体积分数
当共混组分中有共聚物,且有必要标明时 A/B =m:n ( X/Y ) 例如:聚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75:25 ( 95/5 )
4.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
共混物组分 (配方)
例:HIPS
第1章 绪论
❖ 高分子新材料的研发途径:
(1)合成新的高分子材料(早期的主要手段)
(2)优化现有的高分子材料(即高分子材料的 改性)
➢ 聚合物共混改性的发展概况
❖ 1942 研制成PVC/NBR共混物,NBR作为常效增塑剂使 用,发表了热塑性聚合物共混物的第一份专利
❖ 1942 制成苯乙烯和丁二烯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商品 名为“Styralloy”,首先使用“聚合物合金”
③增容技术的进展。非反应型、反应型增容剂不断扩展品种和 应用
第2章 聚合物共混 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 聚合物共混物(Polymer blend)是指两种或两 种 以 上 均 聚 物 或 共 聚 物 的 混 合 物 。 PS/PMMA PS/乙烯-醋酸乙烯
➢ 聚合物共混物中各聚合物组分之间主要是物理 结合(次价力结合:范德华力、氢键),因此 聚合物共混物与共聚高分子是有区别的。
M 2M 2M 2
M 1M 1M 1 M 1M 1M 1 M 1M 1M 1

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3

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3
2、在很多情况下,上述两个公式完全不适用,这 种情形的出现主要和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
几种具体形式
(1)均相共混体系
P1P 12P 2I1 2
(2)“海-岛”结构两相体系
P 1 AB2 P1 1 B2
(3)“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Pn P1n1P2n2
2.3.2 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Q:材料内部的气泡、夹杂等缺陷也能成为应力 集中点,诱发大量的银纹,为什么不能像橡胶颗 粒那样产生巨大的增韧效果呢?
A:从银纹—剪切带理论的角度看,是因为只有橡 胶颗粒不但能作为应力集中点诱发大量的银纹, 而且还具备控制银纹的发展,并使银纹及时终止 而不致于发展成破坏性的裂纹。
橡胶增韧相关实验结果
对于脆性基体
——橡胶颗粒要引发银纹,又要终止银纹,其粒 径要大一些。如SBS增韧PS体系,PS是脆性基体, SBS的颗粒的粒径以1.0μm左右
对于准韧性基体
——橡胶颗粒主要引发剪切带,不需要终止银纹, 其粒径可以小一些。如EPDM增韧PA,PA是准韧 性基体,EPDM的粒径可为0.1~1.0 μm。
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2)熔体黏度VS温度 一般规律是随温度的升高,共混物的熔体黏度会
降低,这种特性可用阿伦尼乌斯(Arrehnius) 方程来表达:
En
A e RT
lnlnAEn/RT
应用: 测η—T的关系曲线-活化能En 若活化能En低,则可适当降低加工温度; 若活化能En高,则需要提高加工温度。 ——指导生产工艺的设计
微观上看:剪切应变主要发生与拉伸应力成45度 的斜面上;
宏观观察:拉伸中,试样产生细颈现象。
——这也是产生剪切屈服的特征。
② 银纹化过程

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二章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2020/8/1
10
纳米碳酸钙/HDPE PP/POE共混物常温下冲击断面SEM照片
2020/8/1
11
例子:PPC/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
PBS热性能、加工性能 和机械性能优越,降解 性好、价格低廉。可以 改善PPC的耐热性能、 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
断面照片:共混体 系为典型的“海-岛” 两相结构,分散相以 球形的形状分散,随 分散相含量的增多, 尺寸变大。当分散相 达到50%时,为双 连续体系。
2020/8/1
36
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
H)反相色谱法 主要测定共混组分的相分离行为。一般无法用浊点法测定的
1、共混物的形态: 形态研究的重要性 形态的三种类型(均相、海-岛和海-海结构) 与形态有关的要素:分散度、均一性,相界面
2、相容性的概念相容性的判据 概念: 判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共同溶剂法则、 浊点法则
2020/8/1
27
聚合物相容性的判据
D)薄膜法 不同的聚合物折射率不同,将共混物制成溶液后制
6
溶液共混的说明
溶液共混: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优点:量少,小试样产物精细结构良好 缺点:有一定的污染(大量溶剂的使用),操作麻烦,小量研究结果和大
批量生产时相差比较大。 实施方法: 1)组分A单体溶液+组分B单体溶液,加入各自引发剂后原位聚合共混 2)A单体溶液+填料,引发剂后原位聚合共混单体 3)聚合物A的溶液+填料,经搅拌、除溶剂等工序实现。
2020/8/1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共混物中各种组分的最终结局如何? 它们分散程度如何? 这些组分自身怎样分布? 加工过程对结构的影响如何? 微结构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二章演示文稿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二章演示文稿
高分子合金是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 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 共聚物。
高分子合金材料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 可用作工程塑料。
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物理相组 成的固体产物,其组成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 部分。
增强材料:粒状、纤维状、片状 按基体不同划分:源自2.4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是聚合物共混改性研究的 一个重要内容。这是因为:
共混物的形态与共混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 共混物的形态又受到共混工艺条件和共混物
组分配方的影响
于是,共混物的形态研究就成了研究共混工 艺条件和共混物组分配方与共混物性能的关 系的重要的中间环节。
共混工艺条件、配方 共混物形态 共混物性能
初混 熔融共混
粉碎 造粒
粉状共混料 粒状共混料
直接成型为部件
熔融共混法的优点
原料准备操作简单。 熔融时,扩散对流作用激化,强剪切分
散作用,相畴较小。 强剪切及热的作用下,产生一定数量的
接枝或嵌段共聚物,促进体系相容性。
选择熔融共混时,应注意
易熔聚合物,若温度过高,设备制造困 难。
各组分熔融温度和热分解温度相近。 熔体粘度相近。 弹性模量值悬殊不大,否则会受力不均,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二章演示文 稿
2.1 聚合物共混的定义
2.1.1 狭义与广义的共混
聚合物共混的概念
按最宽泛的聚合物共混概念,共混 改性应包括 物理共混 化学共混 物理/化学共混
物理共混(blend)就是通常意义上的 “混合”,简单的机械共混。
物理/化学共混(就是通常所称的反应 共混/共聚共混)是在物理共混的过程 中兼有化学反应,可附属于物理共混;
杂化材料的基本特征

聚合物改性第二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聚合物改性第二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聚合物改性第二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共混改性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相溶的聚合物在液态或熔融状态下混合,并在适当的条件下加工成形,以获得具有新特性和性能的材料。

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是在两种或多种聚合物之间形成相容子,使它们能够相互溶解和交互作用。

这种相容子可以是物理上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化学上的相互作用。

在共混改性的过程中,相容子的形成是关键步骤。

相容子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极性相互作用:聚合物分子中的极性基团可以与另一种聚合物中的极性基团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相容子。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氢键、离子键或极性键等。

2.分子间键合:两种聚合物分子可以通过化学键合形成相容子,例如共聚反应或化学交联等。

3.混合体积效应:当两种聚合物的分子量相近并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时,它们可以通过混合体积效应形成相容子。

这是由于相似的分子量和化学结构使两种聚合物的互溶性增加。

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还涉及相分离和相互作用的平衡。

在相互溶解体系中,聚合物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力量。

当相互作用力足够强时,聚合物分子会相互混合形成均一的相。

而当相互作用力不足以克服排斥力时,聚合物分子会相互聚集形成分散的相。

相分离的程度与聚合物之间的亲疏水性、极性和分子量等因素有关。

共混改性的过程还受到加工温度和时间、共混物组成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适当的加工温度和时间可以促进相容子的形成和相分离的平衡。

共混物中不同聚合物的组成比例也会影响相容性和相分离的程度。

共混改性可以使两种或多种聚合物的性能相互补充和提高,如强度、韧性、耐热性、耐化学性等。

共混改性材料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塑料、橡胶、涂料、粘合剂等。

总之,共混改性是将不相溶的聚合物通过形成相容子相互溶解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具有新特性和性能的材料的过程。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容子的形成、相分离和相互作用的平衡。

共混改性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013-7-15 10
第一节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
二、聚合物共混物及多元体系 1. 聚合物共混物与高分子合金 高分子合金 VS 聚合物共混物 高分子合金也是聚合物共混改性中一个常 用的术语。但是,高分子合金的概念并不 完全等同于聚合物共混物。
2013-7-15
11
第一节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
狭义的概念: 物理共混范畴之内,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 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共混的产物称为 聚合物共混物。
2013-7-15
6
第一节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
一、聚合物共混的定义 2.聚合物共混
广义的概念: 聚合物共混的概念扩展到附属于物理共混的 物理/化学共混——反应共混、 共聚共混——化学共混的范畴。更广义的共混还包 括以聚合物为基体的无机填充共混物。此外,聚合 物共混的涵盖范围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短纤维增强 聚合物体系。
2013-7-15 23
第一节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
复数功能 复数材料 分散型 积层型· 结合 型 复合 化
无 境 界 化
梯度化设计
非 均 一 化
物理调制手法
梯度化工程
化学调制手法
StepGrຫໍສະໝຸດ dient梯度功能材料Hierarchical Structures
机 轻 质 ・ 高 强 度 械 的 抑 振性 功 自 润滑 性 能 热 应 力 物 平 板 透 镜 高 速 光 纤 理 的 热 传 导 性 功 电 磁 屏 蔽 材 能 有 机 光 电 组 件 化 粘 合 剂 ・ 涂 料 学 的 分 离 膜 功 蓄 光 材 料 能 仿 生 材 料
均相体系:热力学相容体系。各相同性材料,性 能往往介于各组分聚合物性能之间。 二相体系 聚合物A 海-岛结构 海-海结构 聚合物B 两相互锁或交错结构 梯度结构 均相结构 Homogeneous phase 阶跃结构

(完整版)聚合物共混改性

(完整版)聚合物共混改性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的基本概念1.试述聚合物共混改性的目的:获得预期性能的共混物。

2.试述共混改性的方法:1.熔融共混;2.溶液共混;3.乳液共混;4.釜内共混。

1、共混物形态的三种基本类型(1)均相体系 (2)两相体系①海—岛结构 ②海—海结构 其一是均相体系;其二被称为“海-岛结构”,这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分散在连续相中,就好像海岛分散在大海中一样;其三被称为“海-海结构”,也是两相体系,但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2、均相体系的判定如果一种共混物具有类似于均相材料所具有的性能,这种共混物就可以认为是具有均相结构的共混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作为判定的标准。

①如果两种聚合物共混后,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则就可以认为该共混物为均相体系. ②部分相容性的聚合物为两相体系,两种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两个Tg,且两个Tg 峰较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 更为接近。

③不相容的聚合物的共混物有两个Tg 峰,其位置与每一种聚合物的Tg 峰基本相同。

第三章 聚合物共混过程及其调控3、简述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的概念分布混合:又称分配混合,是混合体系在应变作用下置换流动单元位置而实现的.分散混合:既增加分散相空间分布的随机性,又减小分散相粒径,改变分散相粒径分布过程. 4、简述分散相颗粒分散过程的两种主要机理 P17—18①液滴分裂机理:在分散相颗粒的分散过程中,一个分散相大粒子(大液滴)分裂成两个较小的粒子(小液滴),较小的粒子再进一步分裂。

展示的分散过程是逐步进行的重复破裂过程。

②细流线破裂机理:分散相大粒子(大液滴)先变为细流线,细流线再在瞬间破裂成细小的粒)(毛细管不稳定现象)。

其展示的分散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

5、影响共混过程的5个主要因素是什么?a.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熔体黏度(特别是黏度比值)以及熔体弹性: 调控共混温度,改变剪切应力,助剂调节,改变分子量.b.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界面能(界面张力)及相容剂:降低界面张力使分散相粒径变小;添加相容剂改善相容性降低界面张力是分散相粒径变小.c.聚合物两相体系的组成含量配比以及物料的初始状态;d.流动场的形式(剪切流动、拉伸流动)和强度(如剪切流动中的剪切速率);e.共混时间:分散粒径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粒径更均匀。

第2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2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2017/7/5
17
2017/7/5
18

2.2.3.2 相界面的效应 (1)力的传递效应,(2)光学效应,(3)诱导效应。 2.2.3.3 界面自由能与共混过程的动态平衡
2017/7/5
19

2.2.3.4 聚合物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2017/7/5
20

2.2.4 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共混物的形态,包括两相之中 哪一相为连续相,哪一相为分散相;分散相的粒径及 粒径分布;以及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等等。影响共 混物形态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两相组分的 配比、两相组分的黏度,以及共混设备及工艺条件 (时间、温度)等等。
2017/7/5
2
2.1.2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2.1.2.1 熔融共混 熔融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是应用 极为广泛的一种共混方法,是最具工业应用价值的共混方法。 2.1.2.2溶液共混 溶液共混是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它主要应用 于基础研究领域。 2.1.2.3 乳液共混 乳液共混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 在橡胶的共混改性中,可以采用两种胶乳进行共混。
2017/7/5
7
2.1.5 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 2.1.5.1 按共混物形态分类
均相体系和两相体系,其中,两相体系又可分为 “海-岛结构” 两相体系和“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在聚合物共混物中是普遍存在 的。工业应用的绝大多数聚合物共混物都属“海-岛结 构”两相体系。 “海-海结构”两相体系,可见诸于聚合物互穿网络 (IPN)之中。此外,机械共混亦可得到具有“海-海 结构”的共混物。
2017/7/5

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ppt

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ppt
提高尺寸稳定性 ④提高耐磨性 ⑤改善耐化学药品性 (耐溶剂性)⑥其它物理机械性能,如气密性、耐候 性、阻燃性、阻尼性、粘结性、抗静电性、生物相容 性等。 (2)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性能
①改善熔体流动性 ②控制结晶聚合物的结晶。
(3)降低成本
在保证材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填充价格低的 组分来降低材料的成本。
•除少数聚合物能吸收紫外光交联或降解外,多数饱和的烯烃 聚合物并不吸收紫外光,之所以发生光氧化降解,是因为聚合物在 合成或加工时,含有微量过渡元素或自由基残基,或少量羰基、过 氧化氢等“基团”强烈吸收紫外光,引起聚合物光氧化降解。
热氧老化 多为自由基的链引发、传递和终止的三步老化机理
——链引发 受热或氧的作用,首先在“弱点”处产生自由基 PHP•+H •
A球
A棒
AB层
B棒
B球
组分A增加,组分B减少
左边是垂直于薄膜表面的切片

,右边是平行于薄膜的切片。
S
SBS嵌段共聚物,S/B=80/20
B
,PB形成球状分散
S

SBS嵌段共聚物,S/B=60/40

,PB以圆棒状分散在PS中




SBS嵌段共聚物,S/B=40/60

,层状交替排列
分散相 的分散 情况决 定共混 物性能
注塑成型前需了解的性能(以塑料为例)
1.比重(密度):塑料的比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称量试样的重量与同体积 水的重量之比值,单位为g/cm3。 2.吸水性:塑料的吸水性是指规定尺寸的试样浸入一定温度25℃的蒸馏水 中,经过24小时后所吸收的水份量。常以%表示。 3.透气性:透气性是指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在一个大气压力下,一平方米 的面积中,在24小时内所透过气体的体积(cm3)值。 4.透湿性:透湿性是指水蒸气对塑料薄膜的透过情况。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均一性的表征
混合指数
2
I
S2
不均一系数
K
c
S 100
c0
分散度的表征
平均粒径 平均表面直径
d
n
ni d i
ni
d
n
ni ni
d d
3 i 2 i
2021/8/15
28
十、共混物对分散相粒径及粒径 分布的要求
存在一个最佳值
2021/8/15
29
十一、共混物的相界面及其相界 面效应
相界面:两相或多相共混体系相与相间 的交界面
投资少、效益高 品种繁多、可制备功能化高分子材料 改善加工性能
2021/8/15
4
三、共混的方法(1)
物理方法: 机械混合 溶液混合 胶乳混合 粉末混合
20世纪40-50年代,以次价力结合为主,如 NBR/PVC共沉胶
2021/8/15
5
共混的方法(2)
化学方法:接枝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嵌段共聚(组分间有化学反应) 互穿网络(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渐变处理(组分间没有化学反应)
生长以及只有小尺寸银纹对材料的增韧起作用仍存在 着争论。
2021/8/15
14
1.2 银纹-剪切带理论
Bucknall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塑料和橡胶 的复合物中,剪切屈服和银纹化同时存在, 并且剪切带还可终止银纹,阻止其扩展成 为裂纹。目前人们普遍接受这一理论。
2021/8/15
15
2 非弹性体增韧机理 2.1 刚性有机粒子(ROF)增韧冷拉机理 Kuraucki和Ohta首次提出了非弹性体增韧理论。该理
2021/8/15
32
1 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关系

共混改性2

共混改性2
(2)表现最低临界相容温度(LCST)行为。所谓最低临界相容温度是指这样的 温度:低于此温度,体系完全相容,高于此温度为部分相容。
(3)同时存在最高临界相容温度和最低临界相容温度,如图C所示。有时, UCST和LCST会相互交叠,形成封闭的两相区,如图F所示。还有表现多重 UCST及LCST的行为,如图E所示。
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 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
机械相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能得到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
的共混材料时聚合物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这时,共混时聚合物各组分间 存在一定的相界面亲合力、且分散较为均匀,分散相粒子尺寸不太大。
Third law (limit): lim S? 0 when T ?? 0 The temperature of absolute zero can never be reached.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Phase equilibrium criteria
For an isolated system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全互溶情形
常压下,若在确定的温度,两相 物质以任意配比混和都能互溶为时除满足必要条件△G m<0外, 还需满足充分条件(即极小值条件):
此时若要发生相分离,必使其自 由能增高,这种过程不能自发地进行。 由图可见,任何活化因素引起的相分 离都能在能量自动下降的过程中,重 新趋于一相。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高分子—高分子共混原则
(1) 极性相匹配原则。与选择溶剂的情形类同,两相高分子材料极性相似,有助 于混溶。
(2)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这是一条胶体化学原则。因为表面张力相近,易在两种 混合高分子颗粒表面接触处形成较稳定的界面层,从而提高共混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m 为混合焓;
S m 为混合熵;
T 为热力学温度。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S R(n1 lnV1 n2 lnV2 )
* m
式中 n1、n2 ——溶剂与溶质的克分子分数; V1、V2 ——将剂与溶质的体积分数。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弗洛利(Flory)和哈金斯(Huggins)等用一无因次的参数来表征 由溶剂分子和大分子的链段相互作用对聚合物的贡献:
12
——两种聚合物之间豹作用参数。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为了计算 S ,提出了著名的Flory-Huggins晶格模型。Flory认为高分子
m
溶液比低分子化合物的排列方式少得多,因而混合熵 S 远小于后者。后来 m Scott和Tompa将F-H聚合物溶液理论推广到聚合物共混体系,其 S m 最小。F- H理论圆满解释了为什么2个高聚物共混很难得到1个均相共混物。H m与共混物 中新的接触对的形成有关,正比于相互作用参数 。因此 G 中唯一与分于性 m 质有关的参数就是X F-H理论由于其简单性和所需实验参数少的特点广泛用于 研究聚合物共混物的相行为。
2.2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热力学理论
2.2.1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概念 所谓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Miscibility),从热力学角度而言,是指 在任何比例混合时,都能形成分子分散的、热力学稳定的均相体系,即在 平衡态下聚合物大分子达到分子水平或链段水平的均匀分散。
机械相容性(Compatibility),是指能得到具有良好物理、机械性能
2 Gm 3Gm 0 2 3 n1 n1
这是一个临界点。它可能是上限临界相容温度(UCST)。也可能是下
限临界相容温度(LCST)。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混合熵和热效应为正(吸热)的混合物,通常趋于显示为具有UCST的形
式,而混合熵和热效应为负(放热)的混合物,则具有LCST的形式。
5、结晶能力 所谓结晶能力是指可否结晶、结晶难易和最大结晶程度。高分子结晶 能力愈大,分子间的内聚力愈大。团此,共混组分的结晶能力愈相近,其 相容性愈好。凡能使分子链间紧密而又规整排列的因素(包括构型和构象 因素)皆有利于高分子结晶。 在非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常有理想的混合行为,如PVC/NBR、PVC/EYA、 a-PS/PP0等;在晶态/非晶态(或晶态)高分子共混时,只有出现混晶对才 相容,如PVC/PCL,聚偏氟乙烯(PVF2)与PMM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T)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醉朗(PET),PA/PE,EPR/PE,iPP/PE等。 同晶型共很高分于是很少的,如聚氟乙烯与PVF2。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6、粘度
由于高分子的粘度很大,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因而共混物的相行为极为
缓慢。在NR/IR中,二者的结构相同,但出于粘度相差悬殊而不相容。可见, 粘度对相容性的影响较大。
高分子的粘度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例如,在NR/BR中,出现最小微
相结构对二者的分子量正好相当;在NR/SBR中,两组分的门尼粘度愈接近时
相差较大( >0.7),相容性较差。PVC与
PB的 >1,为不相容体系。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但是,聚乙烯(PE)与异丁橡胶(IIR)的

相近却不相容。例如,
高密度聚乙烯(HDPE)与IIR熔融共混时其 loga 与组成的曲线具有负偏差 (NDB),会出现极限相容性和相分离。二者的熔体已经分相。类似的还有: PB 与天然橡胶( NR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与聚甲基丙烯酸乙酯 (PEMA)、PMMA与聚硝酸乙烯酪(PVAC)等。 由此可见,对于非品态高分子共混物可用 较准确地预测其相容性, 而含有结晶高分子时就有偏差。
个Tg。在PVC/EVA中相容性随醋酸乙烯(VA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VAC含量
为65-70%时共混物为单相,45%时为两相。对氯苯乙烯—邻氯苯乙烯共聚物 与PPO共混时,在对氯苯乙烯含量23—64%范围内,用量热法观察到单一的Tg。
苯乙烯(St)与AN的无规共聚物(SAN)与PMMA共混时,AN含量在9—27%范
围内时,电镜和力学性能表明二者相容。 分子内相互作用,与分子间相互作用一样,是影响共混物相容性的重 要因素。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3、极 性 高分子的极性愈相近,其相容性愈好。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由 光谱和量热分析表明,分子间作用力是高分子相容的重要因素。因此,极性高 分子共混时相容性一般较好,如在一定AN含量范围内PVC/NBR,PVC与聚—
号。—般而言,高分子溶解时总是放热,即 H m
往是不相容的。
>0,因此高分子共混体系往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二元体系中混合自由能作为组成的函数(完全相容体系)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二元体系中混合自由能作为组成的函数(部分相容体系)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在部分相存的多数情况下,自由能—组成曲线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在 某—温度范围内,组分间相互混容;而在另一温度,它们只能部分相容。 在这两温度中间存在一个温度,此时从相容过渡到不相容或者反过来,所 以相容的临界条件为:

己内配(PCL),在一定VAC含量范围内PVC/EVA,PVC/S—PMMA,PVA c与聚丙 烯酸甲酯(PMA)等;非(弱)极性高分子共混时相容性一般较差,如PB/IIR, NB与乙丙橡胶(EPR),PE/PP,EPR/PP,PS/PB,PS/PP等;极性/PP极性 高分子共混时一般不相容,如PVC/PB,PVC/PE,氯丁橡胶(CR)与NR,CR/

可用下式表示:
12 2 1 ( 2 1 )
共混组分的

愈接近(
12 愈小)两相间的浸润、接触和扩散愈好,
界面结合愈好。完全相容或不相容体系的性能都不理想,最理想的是两相 不相容但界面结合很好的多相体系,其性能显著超过单一组分的性能,而 不是简单的平均值。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2.2.3.1.3 Flory—Huggins理论的缺陷
实验证明F-H 模型过分简化,不能解释大多数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共混物
的普遍特点:相容的聚合物共混物随着温度升高发生相分离;甚至不能定性解 释,对浓度依赖的物理意义因为 F-H 理论在推导过程中作了如下假设: (1)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然而混合过程中体积表现为收缩( Vm<0); (2)忽略 Vm 对 S m 和 H m 的影响这种体积收缩即使高分子和溶剂相互作用增 强( H m <0),又使共混物中链段的排列方式(几率)减小( S m < 0), 净结果使 G > 0不利于共混相容 Pigogine从体积变化发现溶剂化熵为负, m 假设了溶液的分子理论。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2、共聚物的组成 对于均聚物/共聚物体系,相容性与共聚物的组成有关。NBR的


AN含量有关。用气体作探针表明,AN含量20一40% 时NBR/PVC的相容性不断 增加。由电镜和Tg表明,NBR-18和AN含量26%的NBR-26与PVC只是有限相容, 两相界面模糊,仅AN含量40%的NBR一40与PVC溶液共混时才是均相,只有一
一般来说、对低分子量的混合物,介稳的体系将迅速分离成为构相。
然而,在很粘的聚合物混合物中,有时介稳体系几乎可以无限制地保持为 一相。因此,实验中观察时,这样的体系有时显现为单一相,而有时则分 离为几个相。例如在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乙烯醚的混合物中,早已报道过发 现上述的现象。
具有LCST和UCST的二元共混体系的相图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杨 其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第二章
内容:
* * *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热力学理论 聚合物共混物相分离动力学与机理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的判据和测定方法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2.1 聚合物共混的目的
橡胶填充塑料 HIPS、超韧尼龙、增韧PP
塑料填充橡胶
增强橡胶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低分子溶液(a)和高分子溶液(b)的晶格模型示意图 ○ 溶剂分子;● 溶质小分子或大分子链段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形成共混物时,体系相容的必要条件是Gibbs
混合自由能 Gm H m TS m <0;若考虑到混合自由能在体系全部组成范围 内的可能变化和相态的稳定,其充分条件是 [ 2 G / 2 ] 0 (对二元体 m P,T 系而言)。众所周知,随混合组分分子量的增大,混合熵 S m 对混合自由能的 贡献将逐渐减小,体系的相容性将主要取决于混合熔比的数值大小和符
的共混材料时聚合物共混物之间的相容性。 特点:共混时聚合物各组分间存在一定的相界面亲合力、且分散较 为均匀,分散相粒子尺寸不太大。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2.2.2 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相图
G RT (nA ln A nB ln B nA xAB )
式中
G ——混合自由能 nA 、 nB ——组分A和B的摩尔数 A 、 B ——组分A和B的体积分数

第2章 聚合物共混物相容性
高分子间的

越接近,其相容性越好。例如,PVC/NBR体系中PVC的

为9.4—9.7,在一定AN范围内NBR的

为9.3—9.5,二者的

相近,
相容性较好。PVC与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PS与聚2,6—二甲
基—1,4-苯撑氧(PPO)皆因

相近而相容。
PS与聚丁二烯(PB)的
RTV V1 V2 Gm ( ln V1 ln V2 12V1V2 ) Vr X 1 X2
式中 V——混合物的总体积, Vr——参比体积,通常Vr被取为尽可能接近聚合物最小重复单元的克分子 体积; V1,V2——混合物中两种聚合物的体积分数, X1,X2 ——以参比体积Vr为基准的两种聚合物的聚合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