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语的理解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巧链接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

《考试大纲》中的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讲,“常见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了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加以辨析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文言实词方面的知识。

1.古今异义

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相同的词为古今异义,其词义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中的“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例如,“穷”在古代有阻塞不通、生活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以及穷尽、穷究等多种义项,“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的“穷”,用的就是不得志、不显贵这个意思,这个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了。

(3)词义转移。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现在则指鼻涕;“偷”在古代是苟且、马虎或刻薄、不厚道的意思,后来则转移为偷盗。

(4)词义弱化。例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

(5)词义强化。例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不满意,(“先帝在时,每与臣论及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义,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6)感情色彩变化。例如,诸葛亮《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在古代表示社会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本来没有贬义,但现在却用来表示道德败坏、品行恶劣,变成纯粹的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例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等。

2.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最为常见。一般说来,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个义项,总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其他义项都是从这个基本的义项中引申出来的,而且各个义项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兵”为例,兵的基本意义是武器,由武器引申到使用武器的兵士,由兵士的集合引申到军队,由军队引申到战争,由战争引申到作战策略,引申到军备,等等。在分析词义时,应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二)

1.偏义复词

古代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意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1)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例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句中的“异同”用义偏在“异”,不在“同”。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例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圃”只作陪衬。

需注意的是,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复用要区别开来。如《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不相从许”中说“专由”,就是说“自专”或“自由”,“从许”即是“相从”“相许”,此为同义复用。

阅读时,遇到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了词义,什么语素只起陪衬作用,然后予以正确解释。

2.通假xx和异读字

通假字是古人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异读字是古汉语中保留了两个以上读音的字。这两种字在古代诗文中经常见到,并且影响着对词义的理解。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是个通假字,通“早”,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很难理解它的意思。“说”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异读字,有三个读音: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的“说”读shuō,意思是“说法”;②“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中的“说’’读shuì,意思是“劝说”;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读yuè,意思是“愉快”“高兴”。可以看出,异读字读音不同,意义亦不同。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可以说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来自实词,值得我们重视。

近十年高考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见于课文,因此要明确常见实词的范围,重点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还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如:

(1)联想推断法。常用的联想法有课文联想法和成语联想法两种。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一句中“廷、面”的意思,只要联想到课文中的“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和“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很容易了。而句中“从”字的意义,也极容易由成语“言听计从”联想到。

(2)结构对照推断法。文言文中的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结构非常多,其中位置对应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阅读中完全可以借此来推断词义。例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两句话句式整齐,且前后语意基本相同,由此可由“用”的含义推断出“以”的含义。

(3)语法位置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下临深潭,一微风鼓浪”和“噌吰如钟鼓不绝”两句中都有“鼓”字,借助语法分析,可知前一个处在谓语的位置,且带宾语,是动词,译作“推动、吹动”;后一个则为“如”的宾语,是名词,再参照“不绝”就可确定译作“鼓声”或“击鼓发出的声音”。

(4)语境照应推断法。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如“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一句中的“贿”作“行贿”讲,还是作“受贿”讲?只要照应上文的“多欲”自然可以推断出应作“受贿”讲。

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还有多种,如字形推断、读音推断等,需要我们在阅读实践中归纳、总结。总之,理解实词含义既要注意“迥别”(差别很大),还要注意“微殊”(差别很小),更不能“以今律古”(用词语的现代意义来理解和解释词语的古代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试大纲》中的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也有两点:

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经过一再简化,现在的《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指的就是常见用法,强调“在文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凭空地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几种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