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与洪水管理
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洪水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其成因复杂多样,涉及气候、地质、人类活动等多个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洪水灾害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本文将从气候变化、地质条件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气候变化是导致洪水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包括降雨模式、温度变化等。
降雨模式的改变导致了降雨量的增加和降雨强度的增大,从而增加了洪水发生的概率。
例如,一些地区在短时间内暴雨倾泻,地面无法迅速吸收和排水,导致水体积聚,形成洪水。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了洪水的发生。
其次,地质条件也是洪水灾害的重要成因。
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类型等都会对洪水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形成洪水的堰塞湖。
地形地貌的起伏和河道的曲折程度会影响水流的速度和水位的变化,进而影响洪水的规模和危害程度。
土壤类型的不同会影响水分的渗透和排泄能力,进而影响水体的积聚和排泄速度。
因此,了解地质条件对洪水的影响,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最后,人类活动也是导致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洪水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水源地和湿地被破坏,导致了水体的积聚和排泄能力的下降。
此外,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也是导致洪水灾害的原因之一。
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无法迅速排除大量降雨引发的洪水,从而加剧了洪水的危害程度。
针对洪水灾害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首先,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掌握降雨情况,提前预警,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其次,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库和堤防的建设,提高水体的调节和排泄能力。
此外,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护水源地和湿地,减少洪水的发生。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
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自古以来,洪水灾害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还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对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是指根据洪水的历史数据、流域地形地貌特征、降雨预报情况等因素,对洪水的可能发生性、程度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洪水历史数据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过去洪水事件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洪水发生的频率、周期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此外,对于无法获取的历史数据,可以通过洪水频率分析等方法进行估算。
其次,流域地形地貌特征也是洪水风险评估的重要因素。
河流、湖泊、山脉等地形地貌特征会直接影响洪水的形成和流动。
通过对流域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可以对洪水的产生、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最后,降雨预报情况也是洪水风险评估的关键。
准确预测降雨量和分布,对于对洪水的发生性和程度进行准确评估至关重要。
现代技术的发展,如气象卫星、雷达和模型模拟等,为降雨预报提供了更多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二、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减少洪水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
首先,加强洪水预警和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洪水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短时间内的降雨剧增,因此及时获得降雨预报信息,发出预警并进行监测至关重要。
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体系,可以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应对时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水泥、沥青等硬质材料使得水的渗透能力下降,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洪水。
因此,改建、拓宽和清理排水管道,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对于减少城市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发展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程也是减少洪水灾害风险的重要途径。
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可以减缓洪水的来袭速度和降低洪水的威力。
此外,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减缓洪水情况也不可忽视。
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在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城市洪涝灾害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挑战。
每当雨季来临,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内涝、洪水泛滥等问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与有效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大量的土地被硬化,自然的透水地面减少,雨水无法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在地表迅速汇集。
其次,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管道老化、管径过小、排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
再者,气候变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暴雨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超出了城市现有排水设施的承受能力。
此外,城市规划不合理,如在低洼地区建设大量建筑物,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要对城市洪涝灾害进行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是地理和地形条件,包括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等。
位于江河湖海周边、地势低洼的城市更容易受到洪涝灾害的影响。
二是气象和水文条件,了解当地的降雨规律、暴雨强度和洪水历史数据,有助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的规模和频率。
三是城市的排水系统状况,包括排水管道的布局、管径大小、泵站的能力等。
四是土地利用情况,如城市中的绿地、水域面积以及建筑物的分布密度等。
五是人口和经济因素,人口密集、经济活动集中的地区,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为严重。
为了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实地调查是基础,通过对城市的地形、排水设施等进行实地勘察,获取第一手资料。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将各种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绘制出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图,直观地展示不同区域的风险等级。
还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降雨和洪水的流动过程,预测可能的淹没范围和水深。
此外,参考历史洪涝灾害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也能为风险评估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完成风险评估后,就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来降低灾害的影响。
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关键。
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洪水灾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威胁,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更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对人类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
本文将探讨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洪水灾害的潜在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评估。
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气象数据、流域地理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洪水的可能发生时间、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影响。
同时,风险评估还可以帮助决策者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提前准备应对洪水灾害。
在进行洪水灾害的风险管理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洪水对人类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
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收集和分析气象数据、地质数据等,可以及时判断洪水的可能发生,并提前发出预警。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让公众及时了解洪水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我保护。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防洪工程包括河道整治、水库建设、堤坝加固等。
通过对河道的疏浚和疏浪,可以提高河道的通水能力,减少河道淤积,降低洪水的泛滥风险。
水库的建设可以储蓄雨水,减缓洪峰流量,起到调蓄的作用。
堤坝加固则可以增加水坝的承载能力,减少水坝溃堤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需要加强社会救援体系的建设。
社会救援体系包括洪水应急预案、救援队伍、救援设备等。
应急预案需要事先编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方案。
救援队伍需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增强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救援设备需要保持良好的状态,确保能够及时投入使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公众的宣传和教育。
公众在面对洪水灾害时需要了解如何预防洪水,如何自我保护。
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公众的洪水意识,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总之,洪水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
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我们可以预测洪水的可能发生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应对洪水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如何治理长江洪水灾害
如何治理长江洪水灾害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洪水损失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均居我国自然灾害前列。
那么,你知道如何治理长江洪水灾害吗?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治理长江洪水灾害的措施1、加强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多植树造林,退湖唤林。
2、中游河段“截湾取直”,疏浚河道。
3、下游修建水利工程(加固防洪大堤,修建水库)。
如三峡4、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洪水爆发后如何自救① 先到屋顶、大树或附近的小山丘暂避,并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品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安全固定物相连,以免从高处滑下被洪水卷走。
等到达相对安全之地,应立刻发出求救信号,争取及时被营救。
② 不要爬到泥坯墙的屋顶上,因为这些房屋在水浸后很容易倒塌。
③ 在急速的洪流中行走时,步子要稳,最好拿根棍子,不断探查路面,防止陷坑等。
当水深达到腰部以上时,不要勉强涉水。
④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⑤ 任何入水能浮的东西,如床板、箱子、门板等,都可以将其制作成木筏,如果_时找不到绳子,也可用床单撕开来代替。
使用木筏时,先要试验其浮力,准备划桨、手电筒和颜色鲜艳的衣物等救援用具。
在此之前,要多吃些食物,增加热置和体力,以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⑥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下水,以防碰到暗流或漩涡。
⑦ 在车中遇到洪水,应闭紧车窗,不要让洪水冲到车子的侧面,以免被掀翻卷走。
⑧ 如果已被洪水卷入其中定要尽可能地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的机会。
但当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远避,防止触电。
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1)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 密切关注汛期的的洪水预警,服从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 处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棚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土现以防止洪水进屋。
应急管理中的抗洪与防汛措施
应急管理中的抗洪与防汛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洪水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大威胁。
针对洪水的防范与处置,应急管理中的抗洪与防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探究应急管理在洪水灾害中的作用,并探讨一些有效的抗洪与防汛措施。
一、洪水与防汛的重要性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破坏性最大的一种类型。
洪水可导致城市水系混乱,建筑物受损,道路交通中断,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因此,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急管理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防汛工作中起到核心的协调与指导作用。
二、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要提高应急管理的水平,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预警系统,通过气象、水文等监测手段提前发现洪水形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其次,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中心,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及时有效地响应洪水事件,并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同时,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应急人员的应对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
三、完善城市防洪设施为了应对洪水袭击,加强城市防洪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要加强河道堤防的建设与维护,确保其能够承受洪水冲击,防止被冲垮。
另一方面,要进行城市排水系统的改造和提升,确保排水畅通,减少城市积水情况的发生。
此外,加强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的自然涵养能力,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四、加强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与支持。
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防汛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洪水灾害的成因、防范措施等知识,增强公众应对洪水的能力。
同时,鼓励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城市和居民的安全。
综上所述,应急管理在洪水灾害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通过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城市防洪设施,加强社会参与与宣传教育等措施的落实,我们将能更好地应对洪水威胁,保护城市和人民的安全。
长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长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治理长江洪涝灾害有许多措施,有助于建立健康、可持续的洪水管理体系,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首先,适当开垦水土保持工程,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土壤的护持,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在加强防汛抗洪基础上减缓洪水冲击和降低流域洪水灾害。
其次,要开展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加剧水质监测,实现水利设施的全面运行,以减轻洪水灾害。
同时,加强湿地和林地等土地保护,积极发展绿化,这有利于防止植物覆盖的减少,净水效果的改善,提高长江流域的抗洪能力。
再次,应加强国家的科技研发,引进先进的水利科技,开发新型的洪水预警技术,增强监测预报能力,降低洪水灾害的损失。
同时,要保护和开发河道,加强航道保护、动态航道维护,增加水道深度,促进江河运行,减小洪水灾害的危害。
此外,要加强流域统筹规划,建立水资源模拟模型,更有效地分配和管理资源,改变传统管理体制,以健康的方式为洪涝灾害治理提供参考和支持。
另外,为了加强群众自救自救能力,应培训和宣传科学防汛抗洪知识,提高广大民众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立即采取措施疏散受洪水威胁的人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洪涝灾害的治理水平,改善流域的水文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健康、可持续的社会环境。
洪水灾害的防治与水资源利用
洪水灾害的防治与水资源利用洪水灾害是指大量降雨或长时间降雨导致水位急剧上升,超出水体的容量限制,从而引发的灾害性事件。
洪水不仅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并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和水资源管理策略。
一、洪水灾害的防治1. 预防措施(1)建设水库和拦河坝。
通过修建水库和拦河坝来调节河流的水位,缓冲洪水的冲击力,把洪水分流到储水库中,降低洪峰流量,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2)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完善城市的排水系统,包括清理排水沟渠、加强雨水收集和储存,以及修建抗洪泵站等设施,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城市洪水的发生。
(3)加强土地治理与防护。
采取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河道疏浚和河岸带的治理,修建堤坝等防护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减少洪水对土地的侵蚀和破坏。
2. 应急响应与洪水救援(1)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气象技术和水文监测手段,建立起洪水预警系统,及早发现洪水的迹象,提前进行预警,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预防和避险措施。
(2)组织和培训洪水救援队伍。
加强对救援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确保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组织救援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洪水防治的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减少洪水灾害对人民群众的伤害。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 加强水资源管理(1)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税收制度等,引导合理利用水资源。
(2)建立水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
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监测与评估体系,对水资源的供需状况、水质状况和水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3)促进节水科技的应用。
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科技创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循环利用水技术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及防治措施分析洪水是一种严重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而金沙江流域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系之一,常年面临洪水的威胁。
本文将就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首先,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多发生于降雨丰沛的夏季和秋季。
流域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水系密布,而其上游的藏区山区积蓄了大量的雪水和雨水。
当暴雨或者融雪过程中,这些水源迅速流入金沙江主河道,容易造成河道水位上涨,形成洪峰。
同时,金沙江流域的山体地质条件较差,土壤多为黏土质,不易渗透水分,导致水势快速向下流动,增加了洪水的积聚速度和涌浪力度。
其次,人类活动对金沙江流域洪水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金沙江流域的水土和植被覆盖逐渐减少。
这种情况下,雨水无法得到良好的沉降和渗透,湿地减少,导致水流直接流入河道,增加了洪水的发生可能性。
此外,大规模的水库建设和水能利用对水文系统的干扰,也使得洪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为了有效防治金沙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流域的水文观测和预报体系的建设,提前预测和预警洪水的发生,为后续的抢险救援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的实施,增加流域的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降低洪水的形成概率。
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提高排水能力,避免城市洪涝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加强金沙江流域的水库和堤防工程建设是防治洪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水库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水库水位的控制和排洪能力,合理规划洪水过程中的演化,减轻对下游河道的冲击。
同时,加强对堤防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堤防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因堤防决口而导致的洪灾扩大。
最后,强化宣传教育和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是防治洪水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加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会应对洪灾的整体水平。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5篇)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项目部防洪度汛工作,确保本项目部生活和施工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生产安全及财产安全,根据本项目部施工的地形、环境、气象等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制度:1、项目部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并组成防洪抢险队。
2、组长为防洪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洪领导小组的全面工作,负责在每一年汛期到来之前组织编制《防洪度汛方案》和《防洪度汛应急预案》,亲自审定并报送监理部审批,组建防洪度汛应急抢险队伍,落实防洪度汛设备、物资、器材。
3、副组长全面配合组长的工作,合理安排、控制施工进度,负责防洪度汛设备、防洪物资和救援物资的储备、管理和发放。
3、防洪度汛领导小组组员负责:(1)在每一年汛期到来之前根据工程进度及面临的防洪度汛风险编制《防洪度汛方案》和《防洪度汛应急预案》;(2)开展防洪度汛安全教育,落实相关安全技术交底;(3)检查、落实防洪度汛工作的各项措施;(4)负责防洪度汛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____小时值班制度,保持和业主、监理单位、地方政府的联系,及时收集汛情信息;(5)负责防洪度汛资料的整理,记录防洪度汛台账。
4、汛期临近时,项目部设立专人负责收集气象动态和地方气象单位建立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汛情,以便对防洪度汛工作做整体布置。
5、项目安全员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等周围的防排水情况,保证排水系统畅通。
同时进行汛前预警报告,一旦发生险情,立即报告防洪领导小组,赶到现场查看,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启动《防洪度汛应急预案》,并及时将详细情况书面报告业主和监理单位。
6、防洪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项目部营区及施工现场、设备停放地点、材料储存场等位置进行检查,主要是查隐患、查险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认真对待,采取必要的整改。
7、汛前组织防汛度汛抢险队及相关施工队进行演练,确保抢险队伍熟练执行抢险方案。
8、汛后向公司、业主及监理部汇报损失,对于抗洪不力、失职人员追查责任,对防洪度汛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团体及个人给予奖励。
防洪、防汛安全管理规定
防洪、防汛安全管理规定一、引言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和危害最大的一种,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防洪、防汛安全管理规定势在必行。
二、组织机构和责任划分1.设立洪水防御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调度洪水防御工作,包括洪水预警、移民安置、抢险救援等。
2.地方政府设立防汛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本地区的防洪、防汛工作。
3.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内部的防洪、防汛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做好预案准备。
三、洪水监测和预警1.建立洪水监测系统,包括水文测站、气象站等设施,实时掌握流域内的水文、气象状况。
2.建立流域洪水预警系统,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向公众传达洪水风险,引导居民采取相应措施。
四、防洪工程建设和维护1.加强防洪工程建设,对河道进行疏浚、加固,修建堤坝等设施,提高水利设施的承载能力。
2.做好防洪工程的维护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避险场所建设和管理1.建立避险场所,如安全岛、安全楼等,供居民在洪水到来时避险。
2.加强对避险场所的管理,保持设施的完好,定期演练避险演练,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
六、人员疏散和移民安置1.制定人员疏散和移民安置预案,明确流程和责任人。
2.加强人员疏散的指导和组织,确保安全、有序的进行疏散。
3.做好移民安置的工作,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安置补偿。
七、抢险救援和灾后恢复1.建立快速反应的抢险救援队伍,培训专业救援人员。
2.做好抢险救援的准备工作,包括救援装备、物资储备等。
3.灾后恢复要及时展开,包括房屋重建、灾民置换等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八、宣传教育和意识提升1.加强防洪、防汛宣传教育,普及灾害防范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
2.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传达相关信息,加强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九、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和完善1.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2.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现有的法规和规章。
洪水灾害的历史背景与防治措施
洪水灾害的历史背景与防治措施洪水是由降雨、融雪等因素导致水位上涨而引起的灾害,是人类最早遭遇的自然灾害之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洪水灾害频繁发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损失。
本文将介绍洪水灾害的历史背景,分析导致洪水灾害发生的因素,并探讨防治洪水的措施。
一、洪水灾害的历史背景中国的洪水灾害可追溯到古代。
在史前时期,由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出现了多次的洪水灾害。
洪水灾害在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禹治水和伏羲治水等传说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也都有广泛的传说。
古代中国的洪水灾害往往发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因为这两个流域是中国主要的农业区域,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
洪水灾害给这两个流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影响深远。
二、洪水灾害发生的原因洪水灾害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由于极端气候和天气因素、人类活动以及水文因素等。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这是洪水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另外,人类的活动也是导致洪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和区域增长,导致城市和人类活动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地表水循环方式的改变,使得城市和农村区域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
三、防治洪水的措施目前,防治洪水的措施主要有三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污染治理和提高民众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河道治理、大坝建设、排水系统建设和防洪墙路建设等。
这些工程能够有效地减少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同时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客观保障。
污染治理是另一个重要的措施。
成千上万吨的废水、废气和其他污染物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对河流的水质和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开展污染治理是防治洪水的必要步骤。
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应急能力,是防治洪水的另一个重要措施。
普及有关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处理,加强社会联动等,是提高公众应急能力的必要手段。
结论总之,洪水灾害历史深厚,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类因素。
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
洪水灾害的成因与治理措施分析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洪水的成因多种多样,包括气候变化、地表覆盖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
为了有效地应对洪水灾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首先,气候变化是导致洪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极端降雨事件频繁发生,使得洪水的发生概率增加。
气候变化导致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降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而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形成洪水。
因此,减缓气候变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减少洪水灾害的重要举措。
其次,地表覆盖变化也是导致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水泥、沥青等材料覆盖,导致地表透水能力下降。
这使得降雨无法迅速渗入地下,增加了地表径流的量,引发洪水。
因此,加强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地表透水能力,是减少洪水灾害的重要措施。
此外,人类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洪水灾害。
过度开垦湿地、破坏河流自然河道、乱砍滥伐等行为,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资源的恶化。
同时,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会加剧洪水的发生。
因此,保护湿地、恢复自然河道、合理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是减少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治理洪水灾害方面,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洪水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对洪水的预测和监测能力。
通过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加强水库、堤防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水利工程的抗洪能力。
同时,加强河道清淤工作,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洪水堵塞的可能性。
此外,加强社会救援力量的建设,提高灾害应对能力,也是减少洪水灾害影响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洪水灾害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气候变化、地表覆盖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
为了有效地应对洪水灾害,我们需要减缓气候变化、加强城市规划、保护生态系统、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
同时,加强洪水预警系统、维护水利工程、清淤河道、提高社会救援能力等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
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洪水是自然灾害中最常见和破坏力最大的一种。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个健全的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制度的建立、组织架构、预警机制、应急准备和灭灾工作等方面来探讨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制度的建立为了确保洪水防灾灭灾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
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明确责任与义务:制度要明确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方都能履行应尽的职责。
政府和地方政府应承担维护洪水防灾的主导责任,相关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也应负有相应的义务。
2. 监督机制:制度还应包括监督机制,通过明确监督责任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确保防灾工作的有效进行。
监督部门应负责督促相关单位履行职责,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3. 经费保障:制度要明确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防灾工作有足够的财力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洪水防灾的投入,确保预警、救援等相关设施设备完备。
二、组织架构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还需要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来协调各方面力量。
可以设立洪水防灾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和协调各项防灾工作。
指挥部应由政府主管部门、救援队伍、科研机构等组成,形成合力,提高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
三、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及时、准确地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预警机制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信息来源:预警信息要来源于科学、权威的渠道。
可以利用气象、水文等监测设施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预测。
2. 发布渠道:预警信息要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发布,包括电视、广播、短信、互联网等。
确保信息能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3. 反应措施:预警信息要明确相关人员应采取的反应措施,包括撤离、堤防加固、物资储备等。
各地也可以建立应急避险区域,为受灾群众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
四、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洪水防灾灭灾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
长江洪涝灾害原因及治理
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一、自然原因:1、流域广、支流多,降水丰,干流汛期长,水量大2、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流水不畅二、人为原因:1、上中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三、综合治理措施:1、加固江防大堤2、兴建分洪蓄洪工程3、修建一些水库、4、重点治理荆等一些河段5、建设一些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6、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森林、滥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生态环境7、禁止人们围湖造田等8、教育人们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四、综合治理措施:上游:营造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库中游:重点整治荆江河段,截弯取直;退耕还湖;兴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江防大堤;疏浚河道长江的现状及治理措施长江洪水灾害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
造成洪灾的原因。
首先是自然因素。
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如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袭来,多股洪水遭遇叠加在一起,长江干流就势必会出现特大洪水。
其次人为原因加剧了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过度砍伐,陡坡开荒等造林水土流失的加剧和围湖造田等)。
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日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处于上游山区转人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并且对整个中下游洪水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如遇大于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及其他防汛措施,也可以避免荆江河段干堤溃决造成的毁灭性灾害。
同时,由于上游洪水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大大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乱的巨大损失。
因此,三峡工程的防洪作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特别巨大,这是其他防洪措施所难以替代的,防洪的需要,成为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
洪水灾害与城市防洪措施
洪水灾害与城市防洪措施洪水是一种常见但又十分危险的自然灾害,经常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而为了应对洪水灾害,各个城市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洪措施。
首先,城市防洪措施的第一步是维护城市的水文环境。
水文环境的稳定对于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方面,城市需要加强绿化工作,提高植被覆盖率,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洪水的形成。
另一方面,城市还要加强水体的治理,确保河道和水库的通畅,防止水体积聚导致洪水的发生。
其次,城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城市防洪的核心措施之一。
城市排水系统应包括雨水排放、排水管道、泵站等设施,并要确保这些设施的正常运行。
此外,城市还需要合理规划和维护雨水落地的地面条件,例如设置花坛、绿化带和浸渗池等,以增加地表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少径流量。
第三,城市防洪措施还需要加强防洪减灾的能力建设。
这包括加强防洪堤坝的建设和维护,以及提高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
防洪堤坝作为抵挡洪水的屏障,需要定期巡查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
同时,城市还应建立完善的防洪应急预案,加强警示教育,提高居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除了以上几项主要措施,城市还可以采取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增强防洪能力。
例如,加强水库的调度和管理,合理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及时排放洪水。
此外,城市还可以建设雨水花园和雨水收集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一方面减轻城市排水负荷,另一方面实现雨水的利用与再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然而,尽管城市采取了诸多防洪措施,但仍然难以完全消除洪水灾害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于洪水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常常超出城市的防洪能力。
因此,城市防洪措施的建设不仅需要侧重于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注重提高城市的防洪意识和应对能力。
总之,洪水灾害是城市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而城市防洪措施的建设则是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
通过维护水文环境、建立排水系统、加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洪水带来的破坏。
然而,要想彻底解决洪水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改进。
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洪涝灾害是自然灾害最常见的一种,并且会造成很大的灾害,所以对于洪水灾害的防范方法很重要。
下面店铺和您分享预防洪涝灾害的相关内容。
以供参考。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1:水利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
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
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桐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的防洪治涝骨干工程布局基本定型,以防洪及排除地表水为主。
堤防工程、排水工程及道路系统大格局已经形成,布局合理,沟道、道路线路顺畅。
按设计标准完善加固梧桐河、鹤立河、石头河沿河两岸堤防及穿堤建筑物,防御河流洪水,实施后堤防将达到150多公里。
涝区工程建设以工程续建配套为主,按设计标准扩建新建涝区内的排水沟道系统,修复和新建桥、涵、闸、站等建筑物,完善田间配套工程,及时排除内涝,同时整治容泄条件,保证涝区内外排水顺畅。
洪涝灾害治理措施2:水土保持措施种植水土保持林,控制水土流失,发展当地农业生产。
水土保持林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减少或防止空气或水质污染,美化、保护和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保证和促进农业高产稳产。
据有关资料,林带可削减地表径流80%,减少冲刷量90%,增加土壤含水量18%,提高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洪水灾害风险调控措施方案
洪水灾害风险调控措施方案引言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措施。
本文将介绍洪水灾害风险调控的方案,包括预警机制建设、减灾措施、防护工程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1. 预警机制建设洪水来袭前的预警工作对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机制。
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专业的洪水监测系统来实施实时监测。
该系统应包括气象观测站、水文观测站和遥感技术等设备,以及相关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次,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输与发布渠道。
通过与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的合作,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同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例如手机短信、APP等渠道,向居民发送灾害预警信息,确保人们能够及时收到警示。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公众灾害防护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洪水防灾演习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洪水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减灾措施在洪水来袭时,为了减少洪水灾害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减灾措施。
首先是加强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
通过科学的国土规划,合理分区,避免人类活动发生在易受洪水侵袭的区域。
此外,推行严格的土地利用管理制度,禁止违法占用河道、湖泊等涉水区域,保护自然河道的通行能力。
其次是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包括修建和加固河堤、水闸等防洪设施,确保其安全稳固;清淤和疏浚河道,保持河道的通畅,减少涌水的风险。
此外,加强水库调度和河流汛期管理也是重要的减灾举措。
合理调度水库的蓄水和放水,减少下游河道的涌水风险;加强河流汛期的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危险源。
3. 防护工程防护工程是减轻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水文调控和工程建设两方面。
首先是水文调控。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调度和水文管理,在降雨丰沛时及时排放水库积水,保持库容,减轻洪水来袭时的压力。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范文【标题】: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正文】:一、目的与依据为确保防洪度汛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洪水灾害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涉及防洪度汛工作的所有人员。
三、责任分工1. 本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和协调防洪度汛工作,制定相应的预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防洪度汛责任人:负责防洪度汛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抢险救援、警戒预警、宣传教育等工作。
3. 监测人员:负责监测水位、降雨量等数据,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提供科学指导。
4. 技术人员:负责维护防洪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5. 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防洪度汛的各项规定,积极参与协助工作。
四、防洪度汛工作流程1. 监测预警:定期监测河流水位、降雨量等数据,进行预测预警,及时发布警报。
2. 抢险救援:一旦发生洪灾,及时组织抢险队伍,进行抢救、疏散等工作。
3.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防洪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4. 宣传教育:加强防洪度汛知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应对洪灾的能力。
五、防洪度汛工作安全措施1. 严禁在洪水期间靠近河流或水库,不得在危险区域停留或从事危险操作。
2.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抢险救援的能力。
3.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4.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灾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六、工作考核与奖惩机制1. 对执行防洪度汛工作不力或违反相关规定的责任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辞退等。
2. 对表现突出、工作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表彰、奖金等。
七、其他事项1. 防洪度汛工作需要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合作,建立联络机制,及时交流信息,共同应对洪灾。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洪水的防范和应对工作,确保防洪度汛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包括洪水预报预警、防洪抢险、度汛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设立防洪度汛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防洪度汛工作。
第四条防洪度汛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制度,确保防洪度汛安全。
第二章防洪度汛预防与应急第五条防洪度汛预防和应急工作是防洪度汛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单位应当根据预报信息,提前做好防洪工作和应急准备,并能及时、迅速地应对突发洪水事件。
第六条防洪度汛预防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完善防洪设施,包括堤坝、河道、泵站等的建设和维护工作;2. 制定洪水预警预报制度,建立预警发布机制;3. 加强对洪水情况的监测,及时掌握洪水动态,提前预警;4. 组织防洪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5. 发布洪水防范知识,提高公众防洪意识。
第七条防洪度汛应急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建立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和职责;2.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机制;3. 配备应急救援力量和装备,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4. 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和通讯联络机制,保障信息畅通;5. 加强协调与合作,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和调配。
第三章防洪抢险第八条防洪抢险是在发生洪水灾害时,采取紧急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
抢险工作应当迅速、高效,确保人员安全。
第九条防洪抢险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1. 制定抢险预案,明确各类洪水的预警指标和抢险措施;2. 组织抢险队伍,明确职责分工,提前做好准备工作;3. 制定抢险装备和物资配置方案,保障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4. 加强抗洪抢险技术培训,提高抢险人员的抢险能力;5. 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抢险工作的统一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年统计结果 表明,洪水灾 害次数呈上升
趋势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演化趋势
➢全球范围内洪水灾害受灾人口呈增加趋势
30年统计结果 表明,洪水灾 害受灾人口呈
上升趋势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演化趋势
➢单次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美国2005年一次的 经济损失超过以 往任何一次的经
实例一: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汇流加大加快
1840年到1977年,中国的城 市化率从8%提高到18%。1978年 到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提高到 56%,近30年中国经历了急剧城市 化的过程。
急剧的城市化显著地改变了 流域下垫面状态,自然植被大量 减少,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流
域水文特性发生重大变化。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江河洪灾的演化趋势
➢98洪水中下游几乎全线超历 史最高洪水位(宜昌、汉口、 大通以下区间除外)
➢31、35、54、98四次 洪水的淹没面积呈减小的 趋势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江河洪灾的演化趋势
➢98洪水损失已经超过历 史
城市洪水灾害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城市洪水 灾害灾害 死亡人数 呈增加态 势(北京 2012.07.21 城市洪水 为例)
洪灾害及洪水管理
陈立 武汉大学水电学院
目录
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洪涝灾害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对洪水特性的认识与洪水管理 洪水管理“新” 理念---海绵城市的实践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影响
➢洪水灾害在全球范围内十大自然灾害中的比重超过50%,绝对第一
30年统计结果 表明,受灾人 口的83.9%来自
厄尔尼诺年分通常会出现北旱南 涝,但也有可能会出现北涝南旱
预计今年夏季,长江流域降水 偏多,中下游偏多显著,部分 地区超过五成,汛期发生区域 性大洪水的概率增加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
➢原因二: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日渐增强:越来越贵的蛋逐渐装进了一个 逐渐衰老的篮子里---人口集中,经济集中---远超城市应对灾害能力的进步
城市洪水灾害---武汉市2016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
中小河流 的洪水灾 害上升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中小河流洪水灾害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
➢原因一:气候变化及其伴随的极端事件频发导致洪水灾害损失增加:自19世纪 末期以来,全球气温处于上升的总趋势中。大量观测资料表明,一方面局部地区 因高强度暴雨袭击引发稀遇洪水的事件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受干旱影 响的范围在扩展,一些降水量超过1000mm的地区,近年来也频频发出干旱的警报
济损失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演化趋势
➢单次洪水灾害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日本水灾淹没面 积、财产损失上 升趋势被有效遏 制,但是单次洪 水损失呈明显上 升趋势-水灾脆
弱性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20世纪中国洪灾统计
七大江河+浙闽 地区的洪水灾害 次数达到213次 (5年一遇洪水
以上)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
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的表现 在人口激增、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老龄化等背景下,社会 正常生产、生活对生命线系统(供水、供气、供电、交通、通讯、网络 等)的依赖性日益增加,一旦遭遇洪水灾害,易于引发次生灾害,构成 灾害链,影响范围远远超出受灾范围,间接损失甚至超过直接损失 人们面临灾难时的应急能力。随着防洪工程体系的发展,一般中小洪 水可能不再泛滥成灾,人们的水灾风险意识随之淡漠。然而,一旦发生 稀遇的超标准洪水,人们由于缺乏水灾经验与必要的准备,往往难以采 取适当的自保互救措施,从而在灾害面前显得更为脆弱。很多误区使人 们的放在意识淡化,一旦灾害来临,损失叠加
洪水灾害
《后天》、 《2012》危害 人类主要形式
也是水灾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影响
➢亚洲自然灾害、洪水灾害在全球范围内灾难深重地区
地域上看,全球 自然灾害的
71.1%和洪水灾 害受灾人口的 83.7集中在亚洲
亚洲人口密度 更大,抗灾害
能力更差
一、世界洪涝灾害及演化趋势
洪水灾害的演化趋势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增强
人口增加直接侵占洪水 的传统领地,洪泛区人 口的增加意味着洪泛区
经济总量的增加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增强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增强
经济增长使得洪 泛区内的潜在可 损失经济总量增 加,这是另一个 层面的增加原因: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农田受灾面积呈增加趋势
农田受灾面积呈增 加趋势
山洪灾害损失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山洪灾害死亡人 数虽然没有大的 增加,但是在死 亡人数总体呈下 降趋势的前提下, 这种不增加实际 上也是增加---损 失的比重在增加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江河洪灾的演化趋势
➢淹没面积、死亡人数、灾 民数量降低
洪水中裹挟着大量山石,落下时 砸中了数辆汽车,一名司机受伤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城市洪水灾害---武汉市2016
➢ 据统计,受灾人口 93.64万人,紧急转移 19.19万人;倒塌房屋 1.22万间;农田受灾面 积138.42千公顷,成灾 面积94.2千公顷,直接 经济损失达80亿元
二、中国洪涝灾害的演化趋势
实例二:围填河湖,导致城市蓄/滞洪能力下降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自然河湖或被围垦, 或被填埋,代之以人造景观或者硬质化地 面,行洪通道被占用,蓄滞洪水的能力减 小 ➢例如北京,市区水面比例由5%降低到2 %左右,历史上良好的水系和众多的湖泊, 现在只有地名而不见水体,如水碓子、苇 子坑、苇子沟、南洼子、北洼子、将台洼 等。武汉近20年来南湖和东湖等水域变化 也是城市化建设影响的缩影
蛋越来越贵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社会面对洪水灾害的脆弱性增强
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受洪水 威胁的程度不同、潜在损失不同
城市化的发展意味着单个 篮子越装越满
三、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及认识的误区
洪涝灾害增长的成因
➢原因三: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削弱了自然环境承纳洪水的能力:湖泊面积的缩 小;入渗城市显著降低;控制河湖连通减小有效蓄纳洪水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