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054e6ba0d4a7302763a75.png)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
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2.终身教育3.教育功能4.人的发展5.教育改革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案例】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
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4c24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c.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即促进受教育者的(),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科学化B、个性自由发展C、个性化D、社会化正确答案:D2、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这条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量力性原则正确答案:D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实施终身教育B、改革正规教育C、推行回归教育D、发展成人教育正确答案:A4、首次规定男女可以同校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正确答案:B5、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C6、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学校,这说明制约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A、社会政治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D、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答案:B7、学科课程分科过细,偏重书本知识,同实际生活距离较远,不能照顾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立足于克服这些缺陷的课程是()。
A、选修课程B、活动课程C、核心课程D、综合课程正确答案:B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勒图尔诺B、达尔文C、布厄迪尔D、孟禄(心理起源说)正确答案:A9、学制中有显著的“双轨制”,这表明学制受()制约。
A、人口状况B、社会制度C、青年儿童的年龄特征D、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技发展的状况正确答案:B10、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教育学原理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06408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6.png)
教育学原理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可正确答案:B2、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B、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C、以综合课程为主D、以分科课程为主正确答案:D3、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幻觉B、联觉C、直觉D、错觉正确答案:B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德育过程规律?()。
A、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正确答案:A5、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
A、《理想国》B、《论雄辩家》C、《论演说家的教育》D、《政治学原理》6、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
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正确答案:D7、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
A、—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正确答案:C8、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
A、幸福感B、道德感C、美感D、理智感正确答案:B9、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
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个人修养法D、说服教育法正确答案:B10、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级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了小博的情绪具有()。
A、掩饰性B、激动性C、矛盾性D、短暂性11、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大变革之一是()。
教育学原理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70bab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教育学原理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追求概念的严谨性、方法论的清晰性和结论的可验证性成为教育学发展的()。
A、基本形态B、基本规律C、基本趋势D、基本事实正确答案:C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独特性C、独特性D、稳定性正确答案:B3.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A、以学科为主教育B、进行双基教学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D、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正确答案:C4.在德育过程中,体现用马克斯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正确答案:C5.明确提出“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A、《孟子》B、《学记》C、《论语》D、《大学》正确答案:B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有()。
A、品德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教育专业素养D、学科专业素养正确答案:D7.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称为()。
A、全面发展教育B、快乐教育C、素质教育D、挫折教育正确答案:C8.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的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品德评价法C、品德修养指导法D、说服教育法正确答案:B9.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 )A、发展期B、潜伏期C、转折期D、关键期正确答案:D10.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劳动起源论B、交往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正确答案:D11.第多斯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ec80d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3.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终身教育的积极倡导者和最终奠基人是教育家()。
A、保罗·朗格朗B、布鲁纳C、瓦根舍因D、耶克利斯正确答案:A2、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3、农耕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者的培养。
信息时代更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的目的受限制于()A、社会政治B、生产方式C、生产力D、文化传统正确答案:C4、()指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A、教学方法B、教学规律C、教学原则D、教学要素正确答案:A5、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教育万能论B、社会本位论C、遗传决定论D、环境决定论正确答案:C6、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也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竟是注重于个人个性的发展还是注重于( )。
A、社会需要B、科学技术C、科学知识D、个人需要正确答案:A7、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认为“什么是教育目标……这就是自然的目标”,这就是“( )”决定教育目的的观点。
A、儿童自然B、社会影响C、儿童礼会D、社会环境正确答案:A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 )。
A、劳动相结合B、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相结合D、生产相结合正确答案:C9、社会功能指教育作为社会结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而影响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功能,是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的衍生,是教育的()。
A、正向功能B、衍生功能C、本体功能D、负向功能正确答案:B10、以勒图尔诺为代表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A、劳动起源理论B、心理学起源理论C、生物学起源理论D、需要起源理论正确答案:C11、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ce6a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d.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中学生小华和几个同学为了参加全省航模大赛,组成了航模小组,他们为了在大赛中表现出色,达成了共识,牺牲各自的一些课余休息时间,放弃各自的一些爱好,以规范自己的参赛行为。
这种情况下,小组成员遵循的纪律属于( )。
A、自我促成B、任务促成C、群体促成D、教师促成正确答案:B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A、成年阶段B、老年阶段C、青少年阶段D、幼儿阶段正确答案:C3、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的课程种类是()。
A、隐性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学科课程正确答案:D4、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
A、京师同文馆B、南洋公学C、京师大学堂D、福建船政学堂正确答案:A5、下列选项不属于教育目的基本层次的是()。
A、教师的教学目标B、国家的教育目的C、社会的价值取向D、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正确答案:C6、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其中规模最大的是()A、孔子私学B、孟子私学C、荀子私学D、老子私学正确答案:A7、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
A、“六三”制B、多种形式并存C、九年一贯制D、“五四”制正确答案:B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正确答案:B9、(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科学技术水平B、文化发展程度C、政治经济制度D、生产力水平正确答案:D10、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
A、显性课程B、学科课程C、隐性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11、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关注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A、关注学生阶段B、关注成长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正确答案:D12、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要()A、善于抓住关键期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正确答案:B13、确立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
《教育原理》模拟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原理》模拟试卷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1b7f855270722182ef791.png)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三)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建国早期,对我国教育理论系统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___凯洛夫___。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__梅伊曼____。
3.政治制度对____教育性质__、___目的___和内容的限制和决定作用。
4.教育拥有促进__民主政治____,推动社会民主化进度的功能。
5.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演变剖析,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提出:___人对人的依靠___、___人对物的依靠___、___自由人结合体___三大社会形态。
6.古代中国,人的发展重视于道德,要求人要成为“ ___道德人___”;西方中9.世纪,神本主导全部,人成为“__神性人____”。
10.11.12.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切合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个体差异性____规律。
13.14.1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特别敏捷,这说了然人的身心发展拥有_____互补性16.17.___。
18.19.20.教师是__人类文化___的继承者和流传者,在社会的持续和发展中起着不行缺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1.22.23.教师除拥有专业知识外,还一定懂得___教育规律___,掌握___教课方法___,认识学生身心发展特色。
二、名词解说(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实验教育学答:是一种以教育实验为标记的教育思潮,19世纪30年月,生理学渐渐成为一门偏向于实验的独立科学,同时也为心理学准备了它作为一门科学所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97 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至此,实验心理学得以出生和发展。
不论在思想和方法上,实验心理学都为实验教育思想供给了能够直接借鉴和汲取的东西。
1901 年,德国教育家梅伊曼 (Ernst Meumann,1862一1915)第一将实验教育思想称为“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拉伊(Wilhelm 场,1862一1926)又第一版了《实验教育学》一书,系统阐释了实验教育思想。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2bc5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1.png)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促进发展答案:D2. 教育的目的是()。
A. 选拔人才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传授技能D. 完成教学计划答案:B3.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统一标准C. 应试教育D. 填鸭式教学答案:A二、填空题1.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内容2. 教育的三个主要功能是________、社会化功能和________。
答案:培养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内涵。
答案:教育是人类社会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品德,塑造人格,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
2. 简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
教育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政治的进步,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答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终身化: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
- 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手段和资源,使教育更加便捷和高效。
- 个性化:尊重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满足不同个体的教育需求。
- 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的共享成为趋势。
- 综合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综合化,强调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采取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大量的作业,结果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问题:请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过度强调成绩而忽略了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
改进建议如下:- 调整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c461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8.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属于()。
A、超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前习俗水平正确答案:B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导向性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正确答案:A3、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是()。
A、裴斯泰洛齐B、苏格拉底C、洛克D、赫尔巴特正确答案:D4、第多斯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原则。
A、循序渐进B、巩固性C、启发性D、因材施教正确答案:C5、孔子提出了“力行近乎仁”这一观点,它所反映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B、导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正确答案:A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的方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综合式D、分科式正确答案:B7、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王老师则会耐心的给学生解答。
两位老师的做法反映了()的差异。
A、职业能力B、职业理念C、职业知识D、职业认同正确答案:B8、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正确答案:C9、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属于()。
A、综合课程B、社会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正确答案:C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D、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正确答案:C11、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教学的创立者和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是()。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13e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体现的师生关系是( )。
A、教学相长B、心理相容C、民主平等D、尊师爱生正确答案:A2、依据一种理论建立起来的课程是不适宜的,是站不住脚的,应该通过平衡和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对所有的理论进行“择宜”或折中,使其成为确定课程的理论依据。
这个是施瓦布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 )。
A、情景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探究模式正确答案:D3、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以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和任务的是( )。
A、美育B、体育C、德育D、智育正确答案:D4、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既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把两个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循序渐进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正确答案:C5、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的( )。
A、多层性B、多样性C、单一性D、不确定性。
正确答案:B6、荀况认为“人之性恶”,因此教育要从“礼”这一需要出发,须以“礼义”加以教化。
这体现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无目的论D、生活本位论正确答案:A7、“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佛教B、伊斯兰教C、印度教D、基督教正确答案:D8、主张绅士教育,并著有《教育漫话》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卢梭C、杜威D、比奈正确答案:A9、小学生的学习是以系统掌握( )为主要任务的学习。
A、考试方法B、文化知识C、间接经验D、直接经验正确答案:C1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 )。
A、1952年B、1951年C、1949年D、1950年正确答案:B11、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学习活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f3331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f.png)
教育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个性D. 促进发展答案:D2.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培养人才B. 提高素质C. 促进社会进步D. 传承文化答案:C3.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寓教于乐答案:A4.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人才B. 激励学生C. 反馈教学D. 确定等级答案:C5.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教学效率B. 丰富教学内容C. 增强教学互动D. 以上都是答案:D6. 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哪些方面?A. 机会公平B. 过程公平C. 结果公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教学内容C. 教学理念D. 教学评价答案:C8. 教育的社会责任是什么?A. 培养合格公民B. 促进经济发展C. 维护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9. 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什么?A. 课程改革B. 教学改革C. 评价改革D. 管理改革答案:B10.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学习心理B. 发展心理C. 教育心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寓教于乐答案:ABCD2. 教育评价的类型包括哪些?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过程性评价答案:ABCD3. 教育公平的实现途径包括哪些?A. 政策支持B. 资源配置C. 法律保障D. 社会参与答案:ABCD4.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A. 远程教育B. 多媒体教学C. 网络教学D. 虚拟现实教学答案:ABCD5. 教育创新的途径包括哪些?A. 课程创新B. 教学方法创新C. 评价方式创新D. 管理机制创新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2837a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e.png)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教学是()。
A、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教师教和学生学共同组成的活动D、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正确答案:C2.我国现在采用的学制类型是( )。
A、双轨学制B、六三三学制C、单轨学制D、分支型学制正确答案:D3.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B、道尔顿制C、开放课堂D、文纳特卡制正确答案:A4.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A、环境决定论B、社会本位论C、遗传决定论D、教育万能论正确答案:C5.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A、美好思想教育B、美好生活教育C、五讲四美教育D、审美教育正确答案:D6.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A、阶段性B、差异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A7.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
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D、包括以上三者正确答案:D8.我国现在实行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9年B、6年C、8年D、5年正确答案:A9.教育这一社会活动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即促进受教育者的( ),引导他以某种方式参与社会生活。
A、科学化B、社会化C、个性化D、个性自由发展正确答案:B10.以下对教学过程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B、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德育)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正确答案:B11.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A、杨贤江B、陶行知C、徐特立D、梁漱溟正确答案:A12.()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A、教育B、智育C、教学D、教导正确答案:C13.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92ca80df12d2af90242e6d3.png)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共20分)1.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_________ 。
2.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_________ 。
3.“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句话反映的教育起源观点是_________。
4.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采纳了由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的“_________”思想。
随着《学会生存》的流行,这一思想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种指导理论。
5.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6.教育制度可以还原成目标系统、_______、_______、工具系统四大系统要素。
7.国家实行_______、初等教育、______、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8.教师是_________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9.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
10. 教育实践是教师在_________和文化制约下的能动活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教育事实与教育规律2.终身教育3.教育功能4.人的发展5.教育改革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教育理论界一般认为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什么?2.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哪些表现?3.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4.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5.教育实践的性质。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提法不统一、不明确。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本章的学习谈谈你对教育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五、材料分析(本题共1小题,共20分)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案例】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
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含答案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a1e2d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1.png)
教育学原理模拟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人的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必须遵循()。
A、顺序性规律B、互补性规律C、不平衡性规律D、阶段性规律正确答案:C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阶段性B、不平衡性C、主体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A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C、知行统一原则D、导向性原则正确答案:A4、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校本课程B、地方课程C、基础课程D、国家课程正确答案:A5、我国古代的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巩固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正确答案:D6、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正确答案:C7、下列对班级授课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B、班级授课制可以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C、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D、班级授课制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正确答案:D8、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可变性B、稳定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D9、首次把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提出来的是()A、苏格拉底B、培根C、裴斯泰洛齐D、卢梭正确答案:B10、把实物、教具呈现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教育原理考试题库和答案
![教育原理考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aeb14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b.png)
教育原理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问题D. 教育实践答案:B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A. 《大教学论》的出版B.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C. 《教育漫话》的出版D. 《爱弥儿》的出版答案:A3.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
A.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B.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C. 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D.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答案:D4.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目的答案:A5. 教育的起源说中,()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A. 生物起源说B. 心理起源说C. 劳动起源说D. 神话起源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
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E. 教育方法答案:ABCDE7. 教育的属性包括()。
A. 社会性B. 历史性C. 阶级性D. 相对独立性E. 目的性答案:ABCDE8. 教育的功能包括()。
A. 个体发展功能B. 社会发展功能C. 文化传承功能D. 经济功能E. 政治功能答案:ABCDE三、判断题9. 教育是一种自然现象。
()答案:错误10.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案: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4)教育具有历史性;(5)教育具有阶级性。
12. 简述教育的起源说。
答案:教育的起源说主要包括:(1)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4)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神的意志。
教育学原理客观题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客观题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97817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5.png)
教育学原理客观题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 )是一种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的教学组织形式。
A、分组教学制B、设计教学法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制正确答案:C2、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哪三个阶段进行?( )。
A、导入、详述和汇总B、分析、质疑和总结C、导入、分析和汇总D、分析、详述和总结正确答案:A3、对班级授课制首次进行理论论证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卢梭正确答案:B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B、上课C、作业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正确答案:B5、确定教学评价目标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达成的学习效果。
以下关于教学评价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教学评价目标要进行主观描述B、教学评价目标要抽象化C、教学评价目标要间接考核学生的行为方式D、教学评价目标要使用量化的方式正确答案:D6、“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是( )。
A、改变的重要性B、环境的重要性C、遗传的重要性D、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答案:B7、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文化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保证。
A、人文B、地方C、社会D、精神正确答案:D8、《学记》提出“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揭示教学中应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正确答案:A9、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家长B、校长C、学生D、教师正确答案:D10、人们通常将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称为( )。
A、培养目标B、课程目标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正确答案:A11、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提高运动水平B、培养优秀的运动员C、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D、增强学生的体质正确答案:D12、王小红期中考试的数学成绩在班级中排名第五。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2baa7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c.png)
教育学原理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3题,每题1分,共63分)1.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基本过程,具有若干环节,其中心环节是( )。
A、检查效果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正确答案:B2.美国有一位教育家说:“走上讲台,我就是课程。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
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正确答案:D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尝试制作、绘画、演奏等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教学目标属于( )。
A、普遍性目标B、行为性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正确答案:D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叫( )。
A、实习法B、读书指导法C、演示法D、参观法正确答案:A5.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它的( )。
A、自然性B、历史性C、永恒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D6.下列关于经验主义课程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验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B、经验主义课程论以赫尔巴特为重要代表人物C、经验主义课程论倡导儿童是课程的中心D、经验主义课程论强调围绕现实生活组织课程正确答案:B7.教学本质观中的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是促进儿童( )。
A、身体发展的过程B、智力发展的过程C、心理发展的过程D、身心发展的过程正确答案:D8.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又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带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烙印。
这反映出教育具有( )。
A、阶级性B、历史继承性C、民族性D、社会性正确答案:B9.教师用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的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习作业法D、参观法正确答案:B10.学校教育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 )。
A、教师B、教学参考资料C、教材D、学生正确答案:C1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
A、参观法B、读书指导法C、自学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B12.教育“劳动起源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06b3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8.png)
教育学原理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学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这主要体现了学生具有( )。
A、被动性B、向师性C、依赖性D、可塑性正确答案:D2、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方法,对教学进行价值判断,此活动属于( )。
A、教学策略B、教学设计C、教学实施D、教学评价正确答案:D3、课程目标中的基础性目标是( )。
A、过程与方法目标B、知识与技能目标C、情感和态度目标D、思想和价值目标正确答案:B4、( )导人法的优点是主题突出,论点鲜明。
A、直接B、情境创设C、故事论述D、悬念设置正确答案:A5、我国著名学者杨贤江所著的《新教育大纲》(1936年)属于( )。
A、实用主义教育学B、建构主义教育学C、认知主义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正确答案:D6、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这体现了人发展的( )。
A、可变性B、差异性C、顺序性D、不平衡性正确答案:D7、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
A、影响作用B、促进作用C、定向作用D、决定作用正确答案:D8、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哪三个阶段进行?( )。
A、导入、分析和汇总B、分析、详述和总结C、分析、质疑和总结D、导入、详述和汇总正确答案:D9、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教师专业行为的理性支点和专业自我的精神内核是( )。
A、发展专业能力B、形成专业自我C、建立专业理想D、拓展专业知识正确答案:C10、《学记》说:“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是( )。
A、我国社会主义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B、我国社会主义学生与学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C、我国社会主义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D、我国社会主义教师与教师关系的基本要求之一正确答案:A11、教育目的可以发挥(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原理》模拟试题( 六)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 共20分)
1.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________。
2.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 ________。
3.教育平等又包括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________、 ________、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教育等。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________, 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她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
6.”狼孩”的故事说明, 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7.________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
________。
9.________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0.中国也于1985年颁布________, 提出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 全面推动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名词解释 ( 每小题4分, 共20分)
1.教育现代化
2.人口教育
3.培养目标
4.师生互动
5.行动研究
三、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25分)
1.简述从原始社会到古代社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对象范围和教育内容是如何变化的。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3.简述教育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
4. 现代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5.简述初等教育改革科研方案的评价原则。
四、论述题( 本题共1小题, 共15分)
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发展趋势。
五、材料分析( 本题共1小题, 共20分)
一个11岁的小男生递给老师一张纸条: ”我要杀了你! ”男生偷偷地将菜刀放进了书本。
这一切, 皆因孩子没有将纸扔进垃圾桶, 老师当场命令孩子将地上的纸含在嘴里长达20分钟所致。
孩子认为老师严重地伤害了她的自尊, 因而极端憎恨教师。
学校和媒体在介绍和报道这名老师时, 强调她是”全校公认的一名优秀教师”。
阅读案例, 运用新课程的学生观对此事进行分析, 并谈谈教
师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
一、 1孔子2实现教育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4环境教育、人口教育; 5外部因素; 6环境7教育目的8教育目标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0《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 1.教育现代化: 是指与教育形态相伴随的教育现代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过程。
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世俗化、国家化、科层化、理性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福利化等方面。
教育现代性是教育现
代化过程中教育所呈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性质, 教育现代性的增长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根本特征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2.是指人口科学知识、人口政策以及生育观念方面的教育。
3.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各个学段应具体达到的教育目标。
与教育目的相比, 培养目标是某类学校或某个学校的具体教育目标, 具有很强的区域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在目标内容上, 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有相通的地方, 且必须服从于教育目的。
从关系上说, 教育目的居于最上一层, 因而具有概括性与抽象性的特点, 培养目标则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4.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性质、形式和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5.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并不单单是一种教育研究的方法或方式, 它经过”思”与”行”的结合实现对传统的以教学为核心、以操作为主征的教育工作内容、过程和方式的彻底改造, 构成了教师崭新的专业工作方式, 并由此而构建成为一种专业实践方式。
三、 1.答: 从教育对象范围的变化上看, 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 所有儿童都有同样的受教育权; 古代社会教育具有鲜明
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子弟;
现代社会, 教育对象范围逐渐覆盖全体儿童和青少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对象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变化趋势; 从教育内容上看, 原始社会教育内容极为简单、贫乏, 主要生产劳动技术以及礼仪、宗教、音乐舞蹈等教育; 古代社会教育内容更为丰富, 但中心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等, 脱离生产劳动, 轻视自然学科知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内容的极大丰富, 教育内容
与生产生活紧密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内容的变化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趋势。
2.答: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 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特别是指
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 其主要内容包括: ( 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2)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 3)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 4)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答: 教育制度分解和还原成构成这一系统结构的若干基本要素:
( 1) 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
经过国家和政府的各种政策和法规, 或是以占社会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有关理论和学说, 对教
育的目标进行规定。
教育制度的目标系统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
( 2) 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
即根据目标系统所制定的对教育活动主体( 教育行政机构、学校及其它各种教育机构、教师、学生等) 的各种活动的一系列规则、条例、政策、法规等, 这是教育制度在现实运行过程中起实际作用的要素。
( 3) 教育制度的组织系统。
这是教育制度得以实施的基本载体和框架, 包括必要的机构组织和实体, 如各级各类的机构( 主
要是学校组织) 及其内部职能部门和成员形成的组织和关系。
( 4) 教育制度的工具系统。
即一定的教育制度赖以实施运行的物质条件, 包括实现制度目标、制度规范和形成一定的组织系统所运用的各种物质设备和资源。
如学业证书、荣誉证书、奖状、学生手册等。
这四个系统及相互关系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不同的教育制度正是这些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不同所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