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时共产主义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
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
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
主要内容:①国内贸易国有化。
②余粮收集制。
③实物配给制。
④劳动义务制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领导人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一项尝试,并冀希望于通过的该政策实施使经济产量大幅攀升。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有效发展。
因此战争结束后对其进行调整是很有必要的。
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
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并且允许外资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
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后来因斯大林上台而被逐步取消。
直接目的: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4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5主要内容
农业: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第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
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
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第二,它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第三,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第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
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想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则是利用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渐近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容克
是指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东部地区的贵族地主。
在德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容克地主长期垄断军政要职。
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国际联盟
简称国联,是《凡尔赛条约》签订后组成的国际组织,1934年9月28日至1935年2月23日处于高峰时期,国联曾拥有58个成员国。
其宗旨是减少武器数量、平息国际纠纷、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促进国际合作和国际贸易。
其存在的26年中,国联曾协助调解某些国际争端和处理某些国际问题。
不过国联缺乏军队武力,所以要依赖大国援助,尤其是在制裁某些国家的时候。
然而,国联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国际制裁亦影响同样施行制裁的国联会员(如美国及西方国家)。
它的设计仍不尽完善,比如曾规定全面裁减军备但却未能付诸实现;采取制裁侵略者的行动之前,须先经理事会全体投票。
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更使国联丧失了坚定稳和的支持力量,因此最终国联不能阻止国际纠纷、法西斯的侵略行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结束后,国际联盟被联合国所取代。
卡德纳斯
墨西哥总统(1934—1940)。
早年参加墨西哥革命。
1928年获少将衔。
总统任内,实行铁路国有化,把美英石油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土地改革,支持劳工组织,普及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国防部长。
战后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活动。
曾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1]。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造成社会矛盾尖锐。
墨西哥革命爆发后,由于地方考迪罗势力的重新崛起,墨西哥曾再度陷入军阀混战的政治危机之中。
为了在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国家作用,需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实现政治现代化。
卡德纳斯依靠工农革命力量,在墨西哥进行了政治改革,建立起了一个新的、与自主型经济现代化模式相适应的政治模式。
使墨西哥保证了新的现代化战略的贯彻执行,使其经济稳定增长。
改革基本上摧毁了封建大庄园制,使民族资本取代外国资本掌握了全国主要经济命脉,基本上完成了革命以来由半封建社会过渡到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任务,为墨西哥比较稳定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凯末尔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土耳其的国父,土耳其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作家,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总理及国民议会议长。
凯末尔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带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卓越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凯末尔进行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凯末尔带领土耳其现代化的作为被称为凯末尔主义。
宗教革命
1924年3月,凯末尔废除了源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后人的哈里发制度,将奥斯曼王室成员全部驱逐出境,并进行政治改革。
服饰革命
凯末尔利用1925年大国民议会授与政府的特别权力,以激烈的手段完成了颇具象征意义的土耳其服饰革命。
他颁布命令,强制所有政府人员必须穿戴西装与礼帽,同时颁布一项禁令,禁止非神职人员穿着宗教袍服或宗教徽记;11月25日,又颁布新的法律,强制所有男子必须戴礼帽,凡戴土耳其帽者将依律治罪。
他带头脱下军服,换上西服,以为国民表率。
解放妇女
末尔推动了一系列提高土耳其妇女地位的改革。
包括在法律中明文强制不准妇女戴面纱、废除一夫多妻、确立离婚制度、保障妇女在教育、就业、参政以及财产继承等方面的权利。
1934年修改宪法,妇女21岁拥有选举权,30岁则拥有被选举权,这项举措
甚至比许多欧洲国家更早,如法国和瑞士。
文字改革
1928年5月24日,大国民议会立法通过以“国际”拉丁字母取代以前使用的阿拉伯字母。
他前往全国各地,亲自教人们学习新字母。
11月3日,大国民议会通过一项立法,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确定了土耳其新字母,并规定翌年起不再公开使用旧的阿拉伯字母。
如其实行的一切变革一样,凯末尔将这一切都视为政治行动,是他改造土耳其国家和社会的一部分,其目的就是要削弱与割裂同奥斯曼帝国历史和伊斯兰的联系。
凯末尔从另一方面否定了伊斯兰文化的本体特征,反过来强调了突厥史和前安纳托利亚历史的重要性。
[2]
华夫脱党
1923年9月华夫脱党正式成为政党。
它要求埃及实行自治,成立立宪政府,给予公民权利,由埃及人管理苏丹和苏伊士运河。
1924年大选后,华夫脱党于同年1 月28日组织政府。
1936年埃及完全独立后,华夫脱党政府与国王长期发生冲突。
1937年左右,华夫脱党组织华夫脱青年联盟,努力培养骨干。
1952年废除君主制度后,埃及解散一切政党。
1978年2月萨达特总统实行多党制度,重新建立华夫脱党。
但在同年6月该党自行解散。
该党领导人物大多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代表地主利益的一些原立法议会的议员等,党的总部在开罗,地方设支部,党纲是通过完全和平合法的方式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
柴鲁尔
(约1857-1927),一译扎格鲁尔。
他是埃及独立运动领袖,华夫脱党创始人。
生于农民早年就学于爱资哈尔大学,曾在巴黎大学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担任过报纸编辑,参加国奥拉比领导的反英起义。
1918年11月13日,即德国代表在康边森林签字投降的第三天,柴鲁尔率领一个埃及人代表团,往见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温盖特,要求英国取消对埃及的保护
权,承认埃及完全独立。
在埃及语中,代表团谐音为“华夫脱”,柴鲁尔领导的这场反英斗争,便以华夫脱运动之名著称于世。
不久,柴鲁尔组织成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英民族统一战线,制订26条《民族要求宪章》,其基本内容是取消英国保护制,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从埃及撤军,承认埃及代表团有权参加巴黎26 和会。
埃及广大人民热烈支持柴鲁尔、华夫脱党及26条宪章。
在宪章上签字的埃及人竟达200万之多。
但是,英国政府断然拒绝了柴鲁尔等人的要求,并在1919年3月18日,下令逮捕柴鲁尔和华夫脱运动其他领袖人物,然后悄悄把他们押往千里之外的马其他岛囚禁。
英国人的倒行逆施,不啻于火上浇油。
埃及人民怒不可遏,终于走上开罗街头,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三月人民起义。
英国殖民者虽然自恃装备精良、武力雄厚,血腥镇压了埃及人民三月起久,但也不得不正视埃及人民的力量。
于是,英国政府改派阿伦贝勋爵取代恶名远扬的温盖特出任埃及高级专员,并企图通过某些妥协,最大限度地维护英国统治。
柴鲁尔等人因而被殖民者释放,并被允前往巴黎出席和会。
埃及举国欢腾,认为反英斗争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