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真学”而教》读后感
读《为“真学”而教》,是我们小学老师这个暑假的作业之一。这本书是冯卫东教授所著,是他多年心血结晶,他从正反两方面给出18条“改课”建议,好用易学,教师可以借此上出好课,实现教学转向、课堂转型,并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生态。刚刚吕晓丹老师已经具体陈述了18条建议,我就在此基础上直接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真学,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
这是冯教授在上篇确定三个重要的“真学”理念中提出的第二点。读这一章时,说实话,对我来说,是有难度也是有深度的。书中有这样一些观点,我们一起来看:
1. 效率和质量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常常这样:效率的水(适当地)降下去,质量的石才能露出来。(紧扣“效率”和“质量”谈疑惑和自己的理解。)读到这里,我很不解,平时我们高呼要追求“高效”课堂,为什么冯教授却提出要把效率降一降呢?我再次反复读,反复揣摩,冯教授这里所说的“效率”应该是指教学进度上的“过快”,或者是教学容量上的“过满”。他虽然举例的是高中的例子,但对我们小学课堂同样是一种警醒:只有处理好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两者和谐共生,“合作”双赢。
2. 明天的事情今天做。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其典型表现。现在有不少初中内容下移到小学教学,有一些高中内容下移到初中教学……大家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偷跑有禁不止。读到这里,我脑子里突然跳出了“剧场效应”四个字。什么是“剧场效应”?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得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劝他坐下,他置若罔闻,求助剧场管理员,管理员却不在岗位。于是,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反观现在的教育,不就是这种“剧场效应”吗?所有即将入学一年级的孩子都迫不得已利用暑假提前学拼音,这就是一种“剧场效应”绑架下的教育现象。很多家长认为:其他孩子都在学,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学,那么一进入小学,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会掉队,自信心也会受挫。而实际上,提前学过拼音的孩子,这种优势仅仅体现在一年级上学期,尤其是学习拼音和字母的过程中。一旦进入课文的学习,这种优势就会自然消失,后期主要还是看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习习惯。这种“剧场效应”绑架下的现象还有以下一些:不断延长的上课时间、愈演愈烈的补课、疯狂的作业……
因此,在教育教学上,我们应遵循儿童身心成长规律,无条件、无原则的增效行为不可取。我们需要适当放缓教学节奏,让学生多一点“散步而非赛跑”的
心境和享受。
二、行云流水能打开思维的通道吗?
这是冯教授在中篇追问六种典型的“假学”情形中提出的话题。他指出:行云流水的课大多是“三表”的课:表面、表层、表演性。同时他也指出:有深度思维的课必然不太顺。
以往评课时,有的老师会用这样语言赞美听过的课:这堂课上得很好,就如同行云流水一样。而今我会思考:为什么课堂要象行云流水一样?一堂好课,就应该体现行云水流的特征吗?行云流水,固然是美的,但在这种课堂形态中,有可能忽略的是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障碍,忽略的是课堂上即时生成的各种资源,忽略的是课堂上变动不居的实际状态。一般说来,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的课堂上,学生总是有可能给教师的教学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挑战,使教师的教学在有意无意之间脱离预定的轨道,呈现出新的状态。一个偶发性的事件,一次出乎意料的问题,一个未曾想到的特殊举动,都有可能使教学之“水”波澜四起,有可能使教学之“云”绚丽壮阔。
让学生像山里涧、谷中溪、岩上流一样,“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如此的“行云流水”,才能走向教育的本真。
三、设置障碍,撩拨“强学”的欲望
如何做到“自然而不太流畅”地发生?我在书中下篇践行九种有效的“改课”措施中找到了答案——设置障碍,撩拨“强学”的欲望(建议十五)。
书中这样说道:“正是因为有了必要难度,一些原先情绪较为低迷的学生才会振作起来。教学需要时不时引发学生这样的应激反应。”“过多地给予学生指导,过早地给予学生援手,使原有的一点难度如雪落水中,消隐于无形。”
在今天的好课上,风平浪静已不复存在,浅滩暗礁遍布其间,教师的职责很大一部分就是和学生一道,探索前行,使知识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上避险滩、绕暗礁,直到达到知识的彼岸。我们所听的课,有些之所以留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常并不是这堂课没有障碍、问题、矛盾,而恰恰是这堂课某一个教学环节、某一个教学场景中的阻滞以及教师的艺术化处理或学生的灵光闪现等,使我们认识到课堂真实状态的存在,体会到课堂的魅力。
我们的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而且,在教学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将一些障碍和问题加以筹划,换句话说,在没有障碍的时候,有时需要设计一些障碍,让学生直面并解决这些障碍,从而使他们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上三点是我从这本书中截取出来的几点粗浅的感悟,并非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和研究,不当之处请在场的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