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封闭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演进:1953—1978.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封闭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演进:

1953—1978 -

基于封闭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历史演进:19531978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制造业在各个工业国的经济增长中都起到了发动机的作用,美、日、德等经济发达国家,其制造业在世界上也居于领先地位。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依赖于制造业的崛起,制造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后危机时代,审视中国近60年来的制造业演化路径,借鉴发达国家世界工厂的转移路径,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无疑会加快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加快实现中国由世界加工厂向世界工厂的转变。

制造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点发展产业,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央政府即提出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发展战略。据统计:1953-1978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26年间按增加值计算翻了三番还多,1978年的制造业增加值是1953年的13.41倍。与改革开放以前的高速增长相比,197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相对稳定,年均增长达16%。1953-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工业增长率、制造业增长率变化。根据各个时期的工业发展战略以及体制与政治运动的变动,将封闭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即一五计划时期的制造业(1953-1957)、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制造业(1958-1965)和大三线建设时期的制造业(1966-1978)三个时期。

2 一五计划时期的制造业(1953-1957)

1952年8月,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被正式提出。中财委提交的一五计划的轮廓草案中提出,一五计划时期建设的重点是重工业,在不妨碍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下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提出,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应当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得到中央正式认可。195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九五三一九五七)》明确提出: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把重工业的基本建设作为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至此,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正式形成。

一五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稳固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一五思想的指导下,国家把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把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五计划的核心。这些项目遍布到所有的工业行业,包括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正是这些行业搭起了中国整个工业化的骨架,因此被国人称之为工业化奠基之役。从的产业结构看,当时主要出于以下三种考虑:一是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防工业极端薄弱的情况,将国家安全放在紧迫的地位;二是旧中国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已经成为工业化发展的瓶颈;三是既要利用原来的工业基础,又要备战和改善过去地区布局不平衡。据统计,150项建设项目中97%都是重工业。一五计划时期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计划配置资源的弊端,在随后的二五计划时期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使中国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3 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的制造业(1958-1965)

(一)趕美超英战略的提出

1955-1957年,国家开始酝酿加快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快工业化的进程。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倡议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为尽快地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愿望,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会正式提出:中国工业在十五年或者更短的时期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预计7年赶上英国,再用8年或10年赶上美国。制定1959年计划时,其主要指标(除发电量外)均超过了英国。同时要求各地的工业产值要超过农业产值,并且进一步要求各地建立起各自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些要求都忽视了中国当时的国情,造成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二)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

1958年以《人民日报》的社论为标志,正式开始实施国家范围内的大跃进,随后全国刮起了共产风和浮夸风。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以钢为纲的口号。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期间,工业投资的90%用于重工业,轻工业只占10%。二五期间重工业基建投资主要集中在大跃进三年。重工业异军突起,发展过猛、过急,挤占了轻工业生产所需的燃料、动力、钢材、木材和运输能力等,造成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和重工业内部结构的严重失调。1958年,工业经济增速高达53.4%,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1961年迅速下降为-39%,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速度最慢的一年,1964年、1965年工业经济增速分别为

25.6%和25.

8%。1958-1965年期间,工业经济在波动中发展,国民经济和工业发展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扭转当时的困难局面,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此指导下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经过1961年的初步调整、1962年的实质调整、1963-1965年的全面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功: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失调的局面得到改善,工业发展取得很多突破。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的工业化速度再次放缓。

4 大三线建设时期的制造业(1966-1978)

(一)三线建设的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于备战的考虑和需要,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三线调整,这成为中国现代制造业布局最大的一次调整。根据三线建设的战略构想,全国划分为三类,即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又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三线的范围是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雁门关以南、昭关以北地区,包括桂、粤、湘、鄂、豫、晋、青、甘、陕、滇、黔、川12个省和自治区。并为此成立西南、西北、中南三个三线建设委员会,隶属国务院。鉴于当时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因此,采取了把沿海部分工厂一分为二的方法,将其部分设备搬到三线去,开始了西南大三线,特别是攀枝花钢铁基地和成昆、贵昆铁路的建设,由国家经委和有关各部具体研究需要搬迁的企业。1964年底,又成立了小计委,具体研究以三线建设为特点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

(二)三线建设的工业结构

1967-1976年间,国家先后投入三线地区建设资金近2000亿元,形成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400亿元,建成国有企业29000个。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