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共40页文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基本内容与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基本内容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0b68a48227916888486d7c4.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基本内容与要求——浅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内涵与精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基本内容由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与党得领导五部分组成。
这五部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共同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追求得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基本要求由健全完善立法、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强制约监督、自觉诚信守法、繁荣法学事业、坚持依法执政等七部分组成。
这七部分要求就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所必须要努力完成,努力做到得。
基本内容:一、依法治国(1)依法治国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得核心内容。
依法治国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得重大转折,就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得重要保障,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必然要求。
这就是我们党总结“文化大革命”得惨痛教训,总结改革开放几十年经验所得出得宝贵理论,我们要坚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得方针。
(2)人民民主就是依法治国得政治基础。
(3)法制完备就是法治国家得重要标志。
(4)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就是依法治国得必然要求。
宪法法律就是人民利益得集中表达与体现,就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得法律保障。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对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根本得意义与作用。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切实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得统一与尊严。
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与有效制止一些地区与部门得“土政策”、“土办法”、“您有法律、我有对策”等破坏法律权威得行为,维护宪法法律权威。
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必须树立与维护执法部门得权威与公信力。
(5)权力制约就是依法治国得关键环节。
二、执法为民(1)执法为民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得本质要求。
执法为民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必然要求,就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得宪法原则得具体体现,就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得根本保证。
(2)以人为本就是执法为民得根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得根本利益为本。
如国家取消农业税、加强医疗保证建设、控制物价、控制房价等都就是为了维护人民得根本利益。
现代法治理念的含义
![现代法治理念的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a369ec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d.png)
现代法治理念的含义
现代法治理念是指依法治国的理念,强调所有人都应当受到法律公正平等的约束和保护,法律是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基础,通过法律来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解决争议和冲突。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法律至上:法律是最高权威,必须要依法行事,政府和官员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
2. 平等保护:法律必须对所有人平等适用,无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种族、性别、宗教等因素,都不能得到特殊待遇或歧视。
3. 人权保障:法律保护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隐私权等,人们可以根据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4. 法治透明:政府和法律决策必须透明公开,相关信息和程序应当对公众开放,以确保法律实施的公正和合理。
5. 严格执法:法律对违法行为要进行严格执法,违法者将受到合理而公正的处罚和制裁,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6. 司法独立:法律的解释和裁决应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负责,司法应当独立于政府和其他权力机构,保证司法公正和客观。
7. 法治文化:强调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使社会成员都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总体而言,现代法治理念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稳定的社会,通过建立和健全法律制度,提供一种有力的社会管理和冲突解决方式,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492431b915f804d2b16c186.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
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
我们只有全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有制订得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
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
所谓“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
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高度重视、科学分析、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减少社会风险和动荡,至关重要。
法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
![法硕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9789cd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0.png)
法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和推进法治建设过程中所坚持的法治理念和基本原则。
它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贯彻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意志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法治建设与党的建设相协调、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相统一。
二、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要坚持以宪法法律为基础,凡事以法律为准绳,按照法定程序依法治理国家。
依法治国要求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严格实施法律,促进公正、公平、公开、有序的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保障人民权益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主体,人民权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法治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自由,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法治要以法律为保障,使人民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受权益。
四、依宪法治国依宪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原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依法治国的基本依据。
社会主义法治要坚持宪法的统领地位,以宪法为依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稳定和可靠。
五、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法治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要加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的普及,使全社会都能够遵纪守法、尊法守法。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促进社会中普遍遵守法律的氛围,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夯实基础。
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方向。
社会主义法治要使法律成为全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普遍手段,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文化建设,形成法治国家建设的有力支撑。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0de8c1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e.png)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依法治国:即国家和社会所有的行为都应该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实现法律的平等适用和公正执行,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法律至上:法律是整个社会的根基和规范,是公民的行为准则和红线,必须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和执行。
3.公正公平:法治的核心是维护公正和公平的原则,确保一切行为都
要遵循公平、公正的标准,避免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的行为。
4.人民为本:法治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民权利,促进人民福利,维护
公民权益和自由,保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5.宪法保障:宪法是全国公民和各级政府行为的准则,必须得到全体
公民的尊重和执行,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6.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力量,必须带头遵
守法律,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并负起承担责任的职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46f74b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3.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和发展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的理念和原则。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指国家各项事务都要依据法律进行管理,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要求政府、公民和组织都在法律的约束下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遵守法律的规定。
其次,社会主义法治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人们都应该平等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尊重,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性别、种族等都应当平等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
法律要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人,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法律权利和义务。
第三,社会主义法治注重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求之一。
它要求建立独立、公正、廉洁的司法机构,确保司法活动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真实客观地审理案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司法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案,不能滥用权力,确保公正公平的司法判决。
最后,社会主义法治强调法律的改革与发展。
社会主义法治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高法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
法律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经过科学的立法程序,听取各方意见,确保法律的质量和效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司法和法律的改革与发展。
这些内容的实现有助于建设一个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86780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9.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至上:法律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和核心,法律的权威性和普遍性得到充分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2. 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针,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必须遵循法律,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3. 公正司法: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司法机关独立公正,依法行使审判权,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4. 人民主体地位:社会主义法治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强化人民参与法治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使人民成为法治的主体和受益者。
5. 法治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6. 国际法律秩序:社会主义法治强调尊重国际法律秩序,加强国际法律合作,维护国际法律权威和公正性,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
![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a7801491dd88d0d233d46a75.png)
人民授权和人民委托的形式 ——对战争的支持 对战争的支持 ——和平时代的选举 和平时代的选举
21
参选率是评价公民参政意识的指标之一。美 国议会选举的参选率,1974年为45%,1978 年为46%,1982年为49%,1986年为46%, 1990年为36%,平均参选率均未超越50%。 相比之下,前苏联东欧国家70年代的参选率 最低也在99.96%以上。我国公民的参选率略 呈下降趋势。在50、60年代,参选率保持在 97%以上;1979—1981年的县级直接选举中, 根据1712个县级单位的统计,参选率为 95.82%;而在“最近两次换届选举的参选率 平均在90%以上,其中上届为94.50%,本届 为93.96。有的县参选率相当高,……98%; 参选率相对低一点的县,也都在75%以上。”
14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命题的针对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是针对封建主义的人治和专制理 念; 二是针对“左”的政治理念; 三是针对资本主义的法治理念;
15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主要 取决于执政党是否遵守法律规 则,而执政党是否守法取决于 执政者的执政观念。 执政者的执政观念。
16
3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就是中国共产党 的代表在合法地进入和掌控国家权 力机构的前提下, 力机构的前提下 , 为谋求和实现全 国人民的利益、 以国家代表的名义 国人民的利益 、 行使国家权力、 贯彻党的治国主张、 行使国家权力 、 贯彻党的治国主张 、 处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 活动。 活动。
22
采访记录:一名代表说:“选举要顾全大局, 这里有个安定团结问题。如果我们都以各自 的理由投弃权票、反对票,岂不乱了套。” 另一名代表则说:“我为什么投赞成票?说 句真话,我也不清楚……反正我觉得不管我 …… 投什么票,候选人必将当选,这是走走形式 走走形式, 走走形式 谁都懂得。我这一票根本不起作用 我这一票根本不起作用。”第三 我这一票根本不起作用 位代表说:“我为什么投赞成票?因为我是 共产党员,要不,我也投反对票。”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Microsoft Word 文档 (2)](https://img.taocdn.com/s3/m/b006e16bb84ae45c3b358c10.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前言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质上就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合理借鉴中外法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形成的,是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为当前和今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可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这五个理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协调一致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为部署、开展好这次教育活动,中央政法委组织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提炼概括,编写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简编版),目的是便于广大政法干警携带学习。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2006年4月第一章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就是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特别是执法者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准确把握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刻内涵树立依法治国理念,需要准确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公民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现代法治理念
![现代法治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487d9d126fff705cc170aa0.png)
1刑法谦抑理念陈兴良“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而用其他刑罚替代措施),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
”张明楷“凡是适用其他法律足以抑制某种违法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将其规定为犯罪;凡是适用较轻的制裁方法足以抑制某种犯罪行为、足以保护合法权益时,就不要规定较重的制裁方法”德国著名法学家里斯特“刑罚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则国家、社会两受其害。
使用得当,则国家、社会两受其益。
”2社会防卫理念“犯罪是对社会的侵害,为了保卫社会的利益,国家必须对犯罪人科以刑罚”社会防卫思想的主要原则: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石,坚信人类的命运,保护个人权利和自由;刑法制度要合乎人道;反对盲目镇压单纯打击;要对误入犯罪歧途的人进行教育、改造、帮助,使他们重新回到自由社会。
3刑法理性理念树立形式合理性优先的刑法理性观,是保障人权、反对专权的法治要求。
“好的法律应该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义。
它应该既强有力又公平;应该有助于界定公众利益并致力于达到实体正义。
”——[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真正的法治首先并不考虑官吏的品德优劣问题,而是考虑规则的一般性和严格性;真正的法治也并不只重视明确的一般实体规则,还重视正当的程序,真正的法治是在优先考虑形式正义的前提下才去考虑实质正义问题的。
”4人权保障理念陈兴良“一个社会的法制文明程度的水平,不在于法律对善良守法公民的保护程度如何,而恰恰是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犯罪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
因为如果法律对犯罪嫌疑人能进行保护,那么,法律对善良守法公民的保护就不言而喻了。
”5权利本位刑法理念“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执法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公民的权利”“以平等的姿态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人民群众,营造一种以尊重权利和保障合法权益为内涵的执法氛围”“立检为公,执法为民。
在执法活动中,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6“和”的刑法观依法治国,就是用和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
现代法治的基本含义
![现代法治的基本含义](https://img.taocdn.com/s3/m/cb2214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d.png)
现代法治的基本含义摘要:一、现代法治的基本概念二、现代法治的核心要素三、现代法治的意义和价值四、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五、迈向更加完善的现代法治正文:现代法治的基本含义一、现代法治的基本概念现代法治,简而言之,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方式,它以法律为核心,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
现代法治既包括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又包括法律的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
它是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基石。
二、现代法治的核心要素1.法律至上:法律是国家治理的最高准则,所有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遵守法律。
2.民主立法:法律应当体现民意,民主立法确保法律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法律平等: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无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4.司法独立:司法机构独立行使职权,保障公正、公平地解决社会矛盾。
5.法律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确保法律的实施和执行。
三、现代法治的意义和价值现代法治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
它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我国法治建设的现状与挑战近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然而,我国法治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法律法规实施力度有待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需进一步普及,司法体制改革任重道远等。
五、迈向更加完善的现代法治1.完善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法律法规的质量和适应性。
2.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深化司法改革:构建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严格执法: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法治工作水平。
5.全面依法治国: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2476d8083d049649b66585e.png)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一、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二、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之上;三、重要内容: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人为本、执法为民、严格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紧紧围绕中心、保障服务大局,坚持并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四、政治基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五、重要保障: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一、鲜明的政治性;二、彻底的人民性;三、系统的科学性;四、充分的开放性。
3、依法治国:(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一、是我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二、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三、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一、人民民主是政治基础;二、法制完备是法制国家的重要标志;三、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是必然要求;四、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
4、执法为民:(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二、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二)执法为民的基本内涵:一、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二、保障人权是基本要求;三、文明执法是客观需要。
5、公平正义:(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三、是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二)公平正义的基本内涵: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平正义的首要内涵;二、合法合理是内在品质;三、程序正当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方式与载体;四、及时高效是衡量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尺。
6、服务大局:(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一、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必然要求;二、是法治工作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三、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二)服务大局的基本内涵:一、把握大局是前提条件;二、围绕大局是根本保证;三、立足本职是基本要求。
《现代法治的理念》
![《现代法治的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d0d507c3b4daa58da1114ae7.png)
整理课件
2.只要我喜歡?
自由的範圍:
1.每個人都希望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但自由還是有一定的範圍,有所限制的。
2.任何人都不能以個人的自由為藉口, 來侵 犯他人的自由,就像現在的社會變成大欺 小、強壓弱的野蠻狀態,讓拳頭大的人爭奪到 自由。
3.自由應該建立在人人相互尊重的原 則上,才能使我們可以自在地生活,並不會受 到任意的威脅或迫害。整理课件
現代法治的理念:
1.法治是指政府與人民的行為,都要受 到法律的約束,所以不僅人民要遵守法律,政府 也要依法行事。人人守法,不但可使社會和諧、 井然有序,更重要的是保障了每個人的權利。
2.如果法律只是政府用來管理統治 人民的工具,政府的所作所為可以不受到 法律的約束。在這情況下,人民的權利會 受到侵害。
整理课件
良好法律或規則的重要原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明確
規則要清楚 明確
容易了解
公平
規則要公平 不能對少數 人有偏見或特
權
整理课件
可行
規則要具體 在執行時要能 符合實際現況
ByE bYE _______
整理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