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国际交换

合集下载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四川 图书馆 学报
21 00年 5期 总第 17期 7
文章 编号 :0 3— 16 2 1 ) 5— 0 3— 5 10 7 3 ( 0 0 0 0 7 0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 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段 洁 滨
( 国家图 书馆 , 京 北 10 8 ) 0 0 1

要: 通过 中国 国家 图书馆 与 美 国 国会 图书 馆 两 馆 国际 交 换 历 史 的起 源 、 作模 式 、 理 方 法及 政 府 出版 物 情 况 运 管
从 18 8 6年 布鲁 塞尔 国际交 换公 约算起 , 真正 意 义上 的图 书国 际交 换不 过 14年 的历史 , 当 中 , 2 这 许 多 国家的 图书馆 , 由早 年对 交换 工作 的不 了解 、 熟 不 悉, 到今 天交 换工 作 的蓬 勃 开展 , 国与 国之 间的文 献 交 换工作 正在 发生 着 翻天覆 地 的变 化 。 1 1 出版物 国际交换 简史 : . 出版物 国际交 换是 国际 间科学 与文化 交流 的一 种形 式 , 其起 源 可 追 溯 到 中 世 纪欧洲 图书馆之 间的 手稿 交 换 , 以后 随 着 文 艺复
解 双方交换历 史演进 的过程 , 思考 相互借鉴 之处 。 2 1 美 国 图书交 换 简史 : . 十八 世纪 末 , 文献 国际交
家在 布鲁塞 尔 签 署 了两 个 公 约 :. 各 国互 换 政府 1《 公报及 科学 文艺 出版品公约 》 2 《 ;. 国际快 捷交 换公 约》 92年 , 。12 国际联 合 会 智育 委 员会 为 了方 便 国
书馆 复本 交换 的 范例 。 十八 世 纪 前期 , 规模 的论 大 文交换 , 了欧 洲 大 学 之 间 一 种 活 跃 的学 术 互 动 。 成 为 了得到 其他 大 学 的文 献 ,7 0年 到 1 5 14 7 0年左 右 , 欧洲建 起 了 旨在 互 通 互 利 的大 学 联 盟 ,8 1年 , 17 德 国第一 个论 文交换 组织 “ 国学术 交 换 协会 ” 德 成立 ,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_李国新《图书馆法制与管理》课堂笔记

育明考研: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_李国新《图书馆法制与管理》课堂笔记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考研参考资料_李国新《图书馆法制与管理》课堂笔记第一专题图书馆法律体系一、图书馆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育明教育注:2003年考察过图书馆法)法律体系要素图书馆专门法图书馆相关法图书馆行业自律规范与图书馆活动相关的国际法或集团宣言现代图书馆观念的核心意义:图书馆是为保障公民由生存权、受教育权、思想自由权、休息权等宪法权利派生而来的知识和信息的获得权、接受权、利用权的实现而作出的一种社会性制度安排。

现代民主政体架构中的图书馆制度民众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力的培育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自由、繁荣以及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是人类最根本的价值。

人类根本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在社会中行使民主权利和发挥积极作用能力的提高。

人们对社会以及民主发展的建设性参与,取决于人们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存取知识、思想、文化和信息的自由开放程度。

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主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图书馆的民主性图书馆在现代社会系统中赖以存在的理由,决定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是保障公民自由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即图书馆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保障公民知识和信息接受权、获得权、利用权实现的机构。

——图书馆的服务性为所有公民提供资料和信息,就是图书馆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

提供资料和信息的过程,就是一个服务的过程。

——图书馆的公益性图书馆向公众提供资料的免费,实际上是在回应公民通过纳税已经支付过费用的委托,是公民自我承担的一种转移方式。

——图书馆员的专业性所有图书馆都应在专业职务基础上运营,具体表现,就是建立图书馆员的职业资格制度。

图书馆相关法:图书馆活动适用的其他法律法规;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图书馆的规定。

相关法涉及的主要方面-1财政、行政法律与图书馆教育法律与图书馆地域开发、城市规划法律与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换书刊工作浅议

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换书刊工作浅议
有的文献信 息资 料 。 达 到互通 有无 , 是 扩展 馆藏资 源 的一种 业务 活动 。它是 国际文化 学术交流 的一个重 要方面 , 是 国际
对 每年 收进 的交 换刊 。 我们通过询价对其做了统计 , 4 7 种交换
书刊价 格 总计人 民币 l 1 8 9 3 . O 0 元 ,最 贵 的一种 是 台湾政 治 大学历 史学 系 出版 的 《 国立政 治 大学历 史 学报 》 , 价 格人 民 币5 1 9 . O 0 元 。最便 宜 的一种 是 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 系 出版 的
题 进 行 了探 讨 , 从 扩 大 工 作 内容 、 完善 交换 方 式 等 方 面提 出 了具 体 措 施 , 以期 通 过 改 变 管 理 和 服 务 方 式 提 高 国 际 交 换 书刊 的 利 用率 。 、
关键词 :图书馆 国际交换 书- T q 管理 利 用 近年来 ,高 校 图书馆与 国外 学术 界 的协作 与交流 日益 益。在外文原版书 刊价格不断上 涨的情况 下 , 国际交换 的作 用越发 明显。由于我 国出版物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图书 价格 , 交 换所 得到的书刊资料价格就大大高于所付出的价格 ,
间图书馆合 作 的一 种重要 方式 , 也 是补充 馆 藏资 源 、 扩 大文
献征集渠道和获得 最新科技 成果 的重要手段 。
当前 . 图书馆受种 种条件 制约 , 尚不能将 众 多学科 领域
的期刊一一 收藏 。各种渠 道的 出版 物交换 , 特别是 连续 出版 物的国际交换将 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有效 途径 。通过 “ 国际交 换” 。 不仅 可获 取专 业期 刊 和相 关期 刊资 料 , 还 可获 得不 公
京师范大学 文学 院学报 》 换进 外文 连续性 出版物 的有4 7 种,

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出版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

全 球 范 围 内实现 优化 配 置” 的观 点 。还有 相 j 2 [
当 部 分 出版 学 者 将 出版 国 际 化 视 同 出 版 全 球 化 , 从 全 球 化 的角 度 定 义 出版 国际化 。 比如 并
王子 奇 仁、 玉 山〔, 们 认 为 出版 全 球化 是 一 3 赵 」 ] 4 他
种超 越 民族 、 国家 地 区 范 围 的 图 书 生 产 、 辑 、 编 制 作 和 营 销 贸 易 过 程 , 不 同 国家 或 地 区 的 图 是 书 市 场 日趋 一 体 , 内 出版 组 织 逐 渐 融 入 国 际 国
过程 而 发 生 的一系列跨越 国界 的出版 活动 , 它
以要 素 的 自由流 动 为基 础 。 因此 , 学 界 定 出 科 版 国际化 仍 然 是 出版 学 者 的重 要 任 务 。
1.2 出片 际化 的 内 涵 反国
1.1 出版 国际化 的概 念
关 于 出版 国 际化 的定 义 , 出版 学 界 主 要 有
中国出版业 国际化发展研究综述
口 妇永春 朱 浩 匕

要 : 本文 系统总结 了近十年来我 国出版学界 关于 中国出版 国际化发展研 究的成果, 揭示 了研
究的主要内容与热点问题, 并简要归纳了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论文从阐述出版学界对出版国际
化概念 与 内涵的研 究入手 , 综述 了关于中国出版 业 国际化发展 背景 、 现状 与对策研 究的要 点。 文 同 论 时指 出, 要提 高相 关研 究水平 , 必须进 一 步澄 清基 本概念 , 范研 究方 法 , 规 拓展研 究视 野 。 关键 词 : 出版 国际化 图书进 出 口 中国 出版 业
2.1 世 界 出版 业 国际化 发展趋 势研 究

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有关出版的法律法规

国际交流合作管理
建立合作机制
各国或地区出版机构应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包括定期会晤、信息共 享、协作分工等,以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
规范合作行为
各国或地区出版机构在合作过程中应遵循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确保 合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加强风险管理
各国或地区出版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评 估和预防,确保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资产清算与转让
对出版单位的资产进行清 算和转让,确保其合法有 效退出市场。
行业整合与优化
鼓励行业整合和优化,提 高市场集中度,推动出版 业健康发展。
04 出版物广告法
广告内容规定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
01
广告内容必须基于事实,不能有虚假、误导性的信息,同时必
须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包含违法信息。
禁止发布不良广告
复制。
03 出版物市场管理法
市场准入制度
01
02
03
出版单位设立条件
规定出版单位设立的资质 、资金、技术水平等要求 ,确保出版单位具备必要 的条件和能力。
出版物内容审查
对出版物的内容进行审查 ,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 社会道德规范,防止不良 信息的传播。
出版物版权保护
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 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维 护出版市场的正常秩序。
市场监管措施
定期检查与抽查
对出版单位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其遵守法律法规和相 关标准。
违规行为处理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出版单位进行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吊销许可 证等措施。
行业自律与舆论监督
鼓励行业自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共同维护出版市场的健康有序 发展。
市场退出机制
注销与撤销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回顾与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回顾与分析

学术论坛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年第1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出版物交换赠送与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研究 (项目编号:19BTQ03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㊂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筹建于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后又于1998年12月12日定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 ㊂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回顾与分析∗李㊀伟㊀侯萌昕(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摘㊀要]㊀中苏两国的出版物交换工作肇始于1949年,出版物交换不仅促进了中苏两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同时也加深了两国文化的交流共融㊂受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两国关系的影响,中国国家图书馆(时北京图书馆)与苏联各图书情报机构的出版物交换工作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并总体呈现出合作机构类型多样㊁双边合作积极有为㊁交换内容全面务实等基本特征㊂回顾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中苏两国出版物交换的历史,并对既往交换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对于当下中俄出版物交换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关键词]㊀出版物交换㊀中华人民共和国㊀苏联㊀国家图书馆㊀北京图书馆[中图分类号]㊀G253.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1㊀导言中苏关系是我国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㊂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91年苏联解体,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建交初期,苏联方面在诸多领域对我国提供支持与援助,为推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㊂在此期间,两国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㊂在图书馆领域,出版物交换则是实现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㊂两国图书情报机构通过相互交换出版物,不断推动自身文献资源建设,进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共融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家图书馆(时北京图书馆)就与苏联方面开展了系统广泛的出版物交换工作,通过交换获得的大量出版物㊂在满足国家图书馆俄文馆藏积累建设的同时,不断为促进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文献支持,优秀出版物的广为传播也为两国文化的发展繁荣与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助力㊂2㊀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基本情况2.1㊀文献主导下的北京图书馆交换工作组织架构变迁北京图书馆的出版物交换工作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不断发展壮大的㊂新中国成立前夕,即1949年8月10日华北高教委准以俄文书籍采访员张全新暂代北京图书馆秘书长[1],自此拉开了中苏两国出版物交换工作的序幕㊂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外汇储备有限,且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我国外文书刊的进口贸易受到了严重制约㊂对此, 以换代购 的出版物交换成为当时北京图书馆获取外文文献的主要渠道,交换工作也得到了我国政府及图书馆领导的高度重视㊂1950年1月31日,文化部正式批准北京图书馆开展与各人民民主主义国家的国际交换工作[2];5月23日经文化部批准,北京图书馆正式设立秘书处并由该处分管外采工作,国际交换工作归口外采股[3]㊂出于业务工作发展的需要以及学习苏联列宁图书馆先进经验的目的,1951年底北京图书馆正式在采访部下设 交换股 ,配置两名工作人员㊂自此,交换工作得到了迅猛发展㊂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 交换股 几经更名㊂1952年,北京图书馆进行机构调整, 交换股 更名为 交换组 [4]㊂随着图书馆业务工作目标的日益明确化和精细化,1957年 交换组 再度更名为 国际交换组 ,其工作由馆长直接领导,这也突出了出版物交换工作的重要性㊂㊃71㊃2.2㊀北京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合作机构情况苏联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国内图书馆等各种图书情报机构众多㊂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图书馆积极拓展与苏联方面的出版物交换业务,经过不断发展,共有55家苏联图书情报机构先后与北京图书馆建立了出版物交换关系,其中,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㊁国立萨尔蒂科夫㊃谢德林图书馆(今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两个承担国家图书馆职能的机构率先与北京图书馆交换出版物㊂在此影响下,包括全苏国立外文图书馆㊁中央农业图书馆等在内的公共图书馆,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㊁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图书馆等一批高校图书馆及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㊁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图书馆等许多科研院所也陆续与北京图书馆开展出版物互寄工作,极大地拓宽了北京图书馆的交换关系网㊂总体来看,与北京图书馆合作的苏联交换机构不仅类型多样,且这些图书馆在苏联国内都是各领域的代表,级别较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㊂与苏联相关机构交换合作关系的确立为新中国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出版物交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㊂2.3㊀北京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合作内容俄文书刊是北京图书馆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㊂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图书馆的俄文书刊仅有4000余册,藏书基础非常薄弱㊂1949年之后,随着出版物交换工作的发展,与苏联各图书馆交换关系的确立为丰富北京图书馆俄文馆藏打开了局面,文献交换数量快速增长㊂1949年北京图书馆收到苏联寄来的各种书刊共计1209册,1955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56189册㊂截至1959年,北京图书馆俄文书刊的馆藏量已增至29万余册,其中85%是通过交换获得的㊂除了 文革 期间交换工作受到了较大影响外,在1960-1991年期间,北京图书馆与苏联方面每年的书刊交换量总体较为可观㊂由此可见,出版物交换对于当时北京图书馆的俄文文献资源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㊂除了规模巨大的文献交换量外,双方交换文献的质量也相对较高㊂从正式建立交换关系开始,苏联各图书馆便积极伸出援手,非常慷慨地向北京图书馆提供各种所需的交换书刊,几乎涵盖了政治思想㊁经济㊁文化㊁信息㊁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㊂苏联各图书馆提供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选集“等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图书馆在马列主义方面的馆藏㊂‘物理研究所学报“‘化学研究所学报“‘数学研究所学报“等苏联科学院的专业学术期刊是当时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事研究工作的第一手参考资料㊂此外,许多文学作品㊁社会历史百科全书等也在交换工作中占有一定的比重㊂这些种类多样的出版物对于当时的新中国了解㊁学习苏联,推动社会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㊂3㊀北京图书馆与苏联出版物交换工作的四个发展阶段㊀㊀自1949年中国与苏联正式建交至1991年苏联解体,两国关系发展经历了由结盟到对抗再到恢复正常化的不同历史阶段㊂伴随着中苏两国波浪式的关系发展史,北京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工作也经历了一些起伏㊂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发展情况,双方的交换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㊂3.1㊀1949-1956开局良好新中国成立之际,面对紧张的冷战局势,我国提出了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㊂1950年后,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苏联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援助,全国上下也兴起了全方位学习苏联的热潮㊂刘少奇同志曾指出: 苏联的文化完全是新的文化,吸收苏联新的文化作为我们建设新中国的指针是中国人民目前的迫切任务 [5]㊂因此,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得到了中苏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以此为契机,在图书馆领域,出版物交换作为新中国引进苏联先进文化的重要媒介得到了迅速发展㊂1949年,苏联的国立列宁图书馆㊁科学院图书馆㊁苏联社会科学基本图书馆率先与北京图书馆建立了交换关系,同年北京图书馆收到来自这些交换机构的各种交换书刊共计1209册,新中国的出版物交换工作由此展开㊂为不断扩大交换的范围,北京图书馆积极联系苏联的其他文献收藏机构并于1951年底与苏联科学院㊁列宁格勒大学图书馆签订了交换协议㊂1953年赫鲁晓夫执政后,中苏关系进一步发展,进入 蜜月期 ㊂随着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两国经济㊁文化㊁人员往来等各方面的交流日渐频繁㊂在此影响下,一大批苏联大型图书馆纷纷与北京图书馆开展交换合作,1953年国立萨尔蒂科夫㊃谢德林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交换书刊,1955年全苏国立外文图书馆㊁中央农业图书馆等机构开始与北京图书馆互寄书刊㊂交换合作机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带动了文献交㊃81㊃总第183期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年2月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换数量的增长㊂此一时期北京图书馆与苏联方面的交换成果丰硕,仅在1949至1953年间北京图书馆就已收到来自苏联方面的各种书刊47000余册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95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将‘永乐大典“11册散本送还我国[6]㊂此后,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又赠还52册,苏联科学院移赠1册,这些珍贵文物书籍的回归不仅丰富了文献馆藏建设,同时也为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支持㊂交换工作是相互的㊂为宣传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成就,扩大对外影响,增进苏联人民对我国的了解,北京图书馆也积极向苏联提供各种可交换的书刊㊂截至1953年,北京图书馆向苏联共寄出书刊近30000册,主要涵盖政治㊁经济㊁文学㊁历史等几大类,如‘毛泽东选集“‘三年来新中国经济的成就“‘新中国书册“㊁四大名著㊁鲁迅著作单行本等㊂这些出版物为苏联人民了解新中国提供了窗口,受到了苏联读者的热烈欢迎㊂该时期北京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业务往来密切,比较来看,中苏两国出版物交换关系起步较早,苏联是最早与北京图书馆开展书刊交换往来的国家,而直到1951年正式成立国际交换组后,北京图书馆才先后开始与朝鲜㊁蒙古㊁越南㊁民主德国㊁罗马尼亚等国按照文化协定互寄书刊,与法国㊁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交换往来则更晚;此外双方交换内容趋向精准化,作为文化交流工作的一部分,出版物交换工作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息息相关,因此该时期国家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工作紧紧围绕宣传政治思想㊁服务经济建设展开,实行 精准 交换,交换书刊主要以马列思想著作为重点,同时有针对地交换一些科技㊁文艺方面的专著和参考书籍;不过受当时国内经济条件及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此一时期以苏联向我方提供出版物为主,我方向苏联提供的交换书刊相对有限㊂3.2㊀1957-1965前行踟蹰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1月党中央提出了 向科学进军 的伟大号召,国内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㊂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测量一个国家文化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㊂在向科学进军中,图书馆是必要的条件之一[7]㊂对此,1956年7月文化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型图书馆的工作重点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方针,‘人民日报“也相继发表题为‘向科技进军中的图书馆工作“‘做好科技情报工作“等社论,全国图书馆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㊂为不断满足我国科技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料,有计划地扩充文献馆藏,尤其是不断丰富世界各国科学的古典著作和最新的书刊资料,北京图书馆承担了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出版物的重要任务㊂该时期北京图书馆积极与苏联的许多大学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取得联系,并先后与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图书馆(1957年)㊁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1961年)等机构确立了交换关系,同期从这些机构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技期刊㊂总体来看,在1956-1959年期间,北京图书馆与苏联各机构的出版物交换工作飞速发展,北京图书馆收到的苏联出版物的年登记数量均保持在40000册以上,同时其每年的出版物寄出数量也维持在30000册左右㊂1958年,对于苏联想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想与中国组建联合舰队的事件,中苏两国领导人产生了明显分歧并对两国双边关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㊂再加之1956年中苏双方在对斯大林评价及一些国际问题上产生的分歧,两国关系逐渐走向恶化㊂1959年,苏联单方面宣布撤走驻华专家,撕毁几百项合作协议并停止了对中国的一切援助,此举严重波及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对一直以引进苏联优秀文化资源为主要任务的出版物交换工作冲击巨大㊂1960年之后,苏联各图书馆逐步调整了对北京图书馆的交换原则,由之前的 慷慨援助 开始转向实施 等价交换 的方针,来自苏联的交换出版物数量明显减少㊂不仅如此,苏联方面还严格限制了有关政治思想类和先进科学技术类书刊㊁资料的交换,交换出版物的质量一时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文献种类趋向单一化㊂此外,1960年前后,我国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整顿书刊报纸出版工作和保密检查,全国范围内的书刊出版量减少,部分杂志甚至停刊,因此北京图书馆向苏联方面提供的交换出版物数量也明显减少㊂因此该时期的交换工作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趋势,这主要是基于文化交流活动与双边政治的密切关系㊂出版物交换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两国政治及外交政策的影响㊂在中苏关系友好时期,出版物交换工作迅速发展,书刊交换的种类与数量都较为可观;而随着两国关系走向恶化,出版物交换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㊂此外与第一阶段相比,该时期的交换工作更加务实,出版物交换工作的㊃91㊃李㊀伟㊀侯萌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回顾与分析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重点由补充馆藏㊁扩大文化交流转向为经济建设与科学研究服务,大量补充各种自然科学㊁社会科学类书刊,以解决各种科研及生产上的重大问题㊂3.3㊀1966-1976顿足不前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图书馆与苏联的交换工作仍在继续,1966年北京图书馆收到来自苏联的各种图书5678册,期刊716种[8]㊂之后,中苏两国关系持续恶化,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等事件导致两国关系跌至冰点,苏联对我国实行全面遏制和包围政策,双方在边界上大量陈兵,两国间各种交流合作几近中断㊂与此同时,国内反帝反修的极左思潮不断高涨,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到了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出版业急剧下滑,书刊出版数量锐减,许多科技类刊物停刊㊂在国内外因素的双重影响下,交换工作也举步维艰㊂1967年起北京图书馆开始闭馆参加运动,交换工作一度陷入停顿㊂1968年北京图书馆能外发的图书只有68种,平均每月不到6种,期刊只有几十种[9]㊂为确保交换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外发书刊的数量,此一时期北京图书馆与中国外文局开展了密切的合作,其中外发苏联的许多刊物,如‘人民中国“‘北京周报“等都由外文局主办并提供㊂总体来看,该时期苏联各合作机构与北京图书馆的交换采选业务陆续减少甚至停滞,这不仅严重导致北京图书馆藏书体系的残缺不全,同时受此影响,一大批交换单位与北京图书馆终止了交换关系,这也给之后双方重新恢复交换合作关系带来了较大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北京图书馆的出版物交换工作陷入被动㊂3.4㊀1977-1991蓬勃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上下相继开展拨乱反正工作㊂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在经历 十年动乱 后我国终于迎来了 科学的春天 ,各项科学文化工作开始逐步恢复㊂1979年国务院文件指出,对外进行科技书刊资料交换,是我国与国外进行科技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我们了解国外科技发展动向和水平的渠道之一,要积极认真地做好这一工作[10]㊂这一文件为图书馆领域的出版物交换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㊂1977-1979年是北京图书馆出版物交换工作的恢复期,该时期北京图书馆及时与之前的交换机构取得联系,重新恢复各项工作,通过沟通与其中31家 只往不来 的苏联机构终止了合作,不断提升交换工作的质量㊂从1980年开始,北京图书馆的交换工作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各项交换业务的开展遵循 以我所有,换我所需 和 平等互利 的原则㊂尽管不同年份中苏出版物交换的数量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双方交换规模保持了不断增长的态势,且该时期我方外发苏联各机构的出版物数量开始明显多于从苏联方面收入的各种出版物数量㊂㊀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各种图书㊁期刊种类不断增多,交换出版物的种类也更加丰富,北京图书馆外发的期刊不仅包括政治类出版物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党政核心期刊,‘中国文学“‘中国摄影“等文学艺术类刊物,同时也开始不断加大如‘科技新书目“‘昆虫学报“‘建筑学报“等自然科学类期刊的交换㊂此外北京图书馆也在积极开拓建立新的交换关系,先后于1987和1988年与苏联科学院自然科学图书馆㊁苏联国立中央戏剧图书馆等机构开展交换合作㊂从整体的交换发展态势来看,与第一阶段相比,此一时期的交换流向明显发生转变㊂文化交流的流向总是由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流向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和地区㊂受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从1949年至60年代主要以北京图书馆接收苏联各交换机构的文献为主,但改革开放特别是8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北京图书馆向苏联提供的出版物交换种类开始不断增多㊂着眼于交换内容,可以发现,该时期中苏双方出版物交换的种类更加多元化,不仅我方向苏联方面提供的书刊种类更加丰富,同时随着交换出版物采选工作的日益科学化,北京图书馆也确定了自然科学㊁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书刊并重的入藏方针,交换获取的俄文出版物质量也明显提高㊂4㊀中苏出版物交换工作的总体特征4.1㊀广泛参与,机构类型全面多样以图书馆为主体的出版物交换以其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其中㊂在特定历史时㊃02㊃总第183期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年2月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期,苏联的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国内建有规模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且图书馆机构类型非常丰富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图书馆就积极开拓与苏联方面的交换合作,合作范围覆盖苏联国内的国家图书馆㊁公共图书馆㊁大学图书馆㊁专业图书馆以及科研院所等众多机构㊂交换机构规模的扩大推动了交换文献种类与内容的丰富㊂来自苏联不同机构的形式多样㊁内容丰富的出版物在满足我们的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使交换内容呈现比较全面的特点㊂因此,以图书馆为媒介的出版物交换在中苏两国形成了较为广泛的传播途径和服务网络,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交流发展㊂4.2㊀政策推动,双边合作积极有为从1949年至1991年,北京图书馆先后与55家苏联文献收藏机构建立了交换关系㊂但截至90年代初,与北京图书馆确立交换关系的英国机构已有80余家,美国机构多达200余家㊂虽然中苏两国出版物交换关系起步早,但从机构合作数量来看,我们与苏联的交换机构数量与英美等西方国家有一定差距㊂不过,我们与苏联机构出版物交换的体量远多于英美等西方国家㊂因此总体来看,与我们合作的苏联交换机构具有 少而精 的特点㊂一方面,中苏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为两国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与苏联各大型图书馆开展交换合作,双方出版物交换的规模也一直较为可观㊂同时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两国文化交流主要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各种政策倾斜更加大了双方合作的力度,推动出版物交换工作不断深入发展㊂4.3㊀服务建设,科技文献互通互补出版物交换是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是其基本任务㊂长期以来,交换一直是北京图书馆俄文书刊的重要来源,经过与苏联各交换机构40余年的发展合作,北京图书馆的俄文文献馆藏量日益丰富㊂特别是1949年至60年代初的中苏友好时期,双方出版物交换规模巨大㊂截至90年代初,北京图书馆俄文出版物的馆藏量已增长至60余万册㊂北京图书馆的俄文书刊不仅馆藏规模庞大,其馆藏结构也独具特色㊂新中国成立后,亟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具有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其在军事㊁重工业㊁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引进苏联各种先进科技书刊符合我们的时代需求㊂经过40余年的积累,截至90年代初,北京图书馆形成了以科技类文献为主的俄文馆藏结构,科技书刊约占北京图书馆俄文馆藏量的一半以上,其中包括苏联各科研机构㊁研究所出版的大量珍贵科技专著㊁连续性出版物等㊂此外,北京图书馆还藏有大量马列书籍㊁俄苏文学名著㊁工具书㊁中国学图书,以及当时在苏联被视为禁书的俄侨在国外的出版物[11],它们共同构成了北京图书馆独具特色的俄文馆藏结构㊂5㊀对当前中俄出版物交换实践的启示5.1㊀完善制度建设,签署交换协议深化发展出版物交换是各图书馆间开展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初级目标在于通过合作获取需要的文献,实现馆藏积累㊁服务读者;高级目标是以交换为窗口,推进本国文化的对外宣传与合作,进而推动国家公共外交工作的开展[12]㊂随着当今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出版物交换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㊂因此,维护发展稳定持久的交换关系尤为重要㊂为不断深化与各交换机构的合作发展,推动合作双方签署交换协议㊁完善相关交换制度建设成为我们推动交换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与制度化的有效手段㊂当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已与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机构建立了交换关系,但是其与大部分机构的交换往来主要基于历史合作惯例,仅与美国国会图书馆㊁日本国会馆等少数图书馆按照文化协定互寄书刊,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换工作的不确定性㊂一直以来,中国国家图书馆都非常重视与俄罗斯各合作机构的交换业务往来,通过签订交换协议,以条文的形式将中俄双方的交换责任和义务进一步明确化,有助于双方交换关系的长期健康发展㊂5.2㊀重视机制建设,发挥行业协会优势作用出版物交换作为一种双向互动的合作方式,其影响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开展合作的两个机构㊂为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合作的影响力,促进文献资源共享,有必要不断拓展深化与图书馆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㊂与点对点的单一交换机构合作相比,与图书馆行业协会的合作凭借点对面㊁一对多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覆盖更广的合作范围,提高交换出版物的质量;同时这种合作机制还可以不断增强双方合作的㊃12㊃李㊀伟㊀侯萌昕:新中国成立以后中苏出版物交换的回顾与分析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

交换期刊工作领导规范模型论文

交换期刊工作领导规范模型论文

交换期刊工作的领导规范模型【摘要】交换期刊工作分为国内交换和国际交换,是连续出版物收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往往与其他图书资料的交换工作同时进行。

交换期刊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学术信息,扩大收集工作的门路,节约外汇开支,开阔视野,掌握出版动态,充实馆藏,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应用领导规范模型对交换期刊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交换期刊;国内交换;国际交换;领导规范模型;弗罗姆—耶顿模型领导规范模型又称弗罗姆—耶顿模型(leader participation model,即领导参与模型)。

由美国管理学家维克多·弗罗姆(victor h。

vroom)和他的学生耶顿(phillip yetton)共同提出。

其基本特点是,将领导方式(既决策方式)同员工参与决策联系起来,根据员工参与决策程度的不同,把领导风格(决策方式)分为三类五种,而有效的领导者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领导风格。

概括来说,领导规范模型的基本立足点是下属参与程度。

弗罗姆由这一立足点出发,将领导风格进行分类,遵循三个基本选择准则,通过对决策树中七个问题的逐一回答,选择出合适的领导方式。

领导风格的分类,提到分类问题就一定会涉及分类的标准和角度。

弗罗姆是以下属与决策的程度差别为依据来对领导风格进行分类的。

这个标准,体现出弗罗姆对员工的关注与重视。

按照下属参与决策的程度差异,弗罗姆把领导风格划分为三类五种。

1.独裁专制型(autocratic)1.1 领导者使用手头现有的信息,自己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此项由国际交换工作的特点所决定:⑴交换期刊工作是高度政策性工作,国际交换是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并且是一项政策性强,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工作。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领导对国家涉外政策的有关规定掌握比较全面,理解比较透彻,在树立和维护我国良好形象起主要作用。

所以在遇到一些特殊和重大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

⑵交换期刊工作是国际间图书馆合作的重要形式,国际交换一直是图书馆间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与重要手段之一。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国际交换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国际交换
馆在 内的 1 1个 国 家的 13 1 8 4个 图书 馆 建 有 书刊 交换 关 系。 了解 它的 过 去 和 现 状 ,对 我 们 开 展 与 俄 罗斯 的 书刊 交换 大有 益
处。
【 关键词 】俄 罗斯 图书馆 书刊交换 【 中圈分类号 】G 5 . 2 33
I t n盥 ne a lE n e 0 s i n Na i n l L b a y g f Ru sa t a i r r o
r lt n t 8 4 l r r 1 c u l e cu i g NL ea o s wi 1 3 b a i i 1 1 o n xs i l dn i h i s e n i n C.Th s at l d ci e e hso y a d c r e t s t s o s a i r ce e r s t i r n u r n t u f Ru s n i s b h t a i Na o a i rr d t e a t o hn s t a ti h l fl f r U O k o mo e a o t t e l rr . i t n l L b ay a u r t i k h t i s ep u o S t n w r b u i ay n h h h b Ke r s y wo d :Ru s ir r ; si L b a y a h g o sa d S r l 柚 e o Bo k f n ei s a
文献总量达 到 40 30余 万 册 ,其 中 俄 文 文 献 30 10余 万 册 , 外 文 文 献 10 20余 万 册 ,藏 书 总 量 列 居 世 界 图 书 馆 的 第 二 位 ,而 所 有 外 文 文 献 的 采访 就 是 由 外 文 采 访 补 充 部 和 国 际 图 12 8 8年 成 立 的 鲁 勉 采 夫

民国时期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

民国时期出版物国际交换述略
展 中国家获 得世 界 文献 。 ” 1 [9 1 7
二、 民国 出版物 的 国际交 换 ( ) 国初 期 至抗 战前后 一 民
定 期 出版 《 际 出版 物交 换 手 册 》 为 国 际书 刊 资料 国 , 交换 的进一 步开展 提供 了平 台。 9 8年 , 国国会 图 14 美
21 0 0年 4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韶关 学 院学报 ・ 会科学 社
J un o h o u nUnv ri ・S cM ce c o r M f a g a ies ̄ S o i S in e
Ap . 0 r 01 2 V0 . 1 No4 1 3 .
第3卷 1
第 4期
民国时期 出版 物国际交换述略
及 其 以后科 学 的发 展 ,又 扩大 到 大学 论 文 的交 换 。
19 6 4年 , 国皇 家 图书馆用 图 书复本 从 英格 兰和 德 法 意志交 换 了大量 的英 文 、 德文 图书 和杂 志 书刊。 隆 在
德大 学 、阿保 大学及 格赖夫 斯 瓦尔德 大学之 间 出现
个 国际 出版物交 换公 约 ( 布鲁塞 尔协定 》 《 )签 署 以 来 , 界各 国积极 参与 其 间 , 断 完善 交换 机 制 , 世 不 先
廖 铭 德
( 韶关学 院 学 报 编辑部 , 东 韶关 5 2 0 ) 广 1 0 5
摘要 : 出版 物 国 际交 换 是人 类 文 明演 进 中 的 文化 产 物 , 知 识 传 播 与 交 流 的 重 要 方 式 。 它依 据 正 式 的 契约 或 协 定 , 此 是 彼 提 供 出版 物 , 促进 世 界 各 国家 之 间 文 化 思 想 的 交 流 。 9 5 , 国政 府加 入 了《 鲁 塞 尔协 定 》 并 积 极 参 与 出版 物 国际 交换 以 12 年 民 布 ,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段洁滨
【期刊名称】《四川图书馆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两馆国际交换历史的起源、运作模式、管理方法及政府出版物情况的比较,找出彼此的异同,发现事物的本质,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一为大家参考借鉴,二为我们把交换工作做得更好.【总页数】5页(P73-77)
【作者】段洁滨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中美国家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研究 [J], 黄亮;李伟
2.美国国会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签署世界数字图书馆合作协议 [J], 尹高磊
3.关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缴送制度的比较研究 [J], 吴鸿骊
4.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签署世界数字图书馆合作协议 [J],
5.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签署数字图书馆协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书刊国际交换工作回顾与探索

书刊国际交换工作回顾与探索
[ 摘 要 ]回顾 了建国以来 国家图书馆 的国际 交换 工作 ,指 出 了存在 的 问题 ,提 出 了我馆 搞好 书- 国际 交换工作 的 思 T ' 】
路 与设想 。
[ 关键 词 ]国家图 书馆 ;书- 国际 交换 T r 】 [ 中图分类号 ]G 5 . 233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10 0 2一l6 ( 0 2 4— 0 0—0 17 2 0 )0 0 2 4
加强 了 世 界 各 国 人 民对 我 们 国 家 的 认 识 与 了解 .赢 得 了全 世 界 各 国
联 、东欧及朝鲜 、蒙古 、越 南等社会主义 阵营的国家。前 苏联的许 多图书馆 及各加盟共和 国图书馆主动寄给 我们 一些俄文 书籍 ,特别 是列 宁图书馆 、科学 院图书馆 和社会科学情报所 这三家单 位 ,给 了 我们极 大的帮助 ,14 9 9年 我馆 与这 几 家单 位建 立 交换 关 系后 ,当 年 就收到他们奇来 的俄 文 图书 10 2 9册 ,这些 书籍 包括 马列著 作 的 单行 本 、全集 、10多种各 门学 科的期 刊 ,这些 书刊都 是我 国人 民 0 在 建设 国家中迫切需要 的精 神食 粮 ,在我 国经济 文化建设 中起 到 了 重要的作用 。 “9 9年 ,由于 交换工作 刚刚起步 ,收发图 书的数量 14 不 大 ,我 馆尚无专人负责 国际交换 工作 ,只是 由秘书科的一 位同志 代 理 ,工 作 间只是 老馆 大楼 中一 间简 陋 的地 下 室。 [l9 1 9 4 ”z1 5 —15 年 ,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 国家的图书馆 ,如德 意志民主共 和国和柏
余册 ,其中 9 %的 图书是前 苏联 寄给 我 们的 。前苏联 友 人在 中苏 5 友好 同盟 互助条约签定一周 年的前夕 ,曾谈到 中苏两国在文 化方 面 的特 色 :“ 两国文化都是既有 丰 富古代 文化 又有新 的先 进文化 的 国 家 ,在 这个意义上 ,我们对 自己过去文化 的尊 重和为创 造新 文化而 进行 的斗争更使我们联合起来 ,苏联人民是尊重 旧有文化 的 ,同时 对 于中国古代文化也非常注 重,中国文化 中出现 的新 事物在 苏联人

高校图书馆开展外文期刊国际交换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图书馆开展外文期刊国际交换的可行性研究
刊 的价 格 。
2 从 交 换 期 刊 资 源 看 高 校 图 书 馆 国 际交 换 的 可 行 性 21 以 高校 或 图书 馆 自办刊 物 进 行 国 际 交换 。高 校 一 . 般 都 有 自 己 编 辑 发 行 的 期 刊 。 因 其 作 者 群 为 高 校 教 师 。决 定 了高 校 刊 物具 有较 高 的学 术 水 平 , 国 际 交 换 在 中 也 就 具 备 了较 强 的 吸 引力 。 南 京 大 学 图书 馆 就 是 利 用 本 校 编 辑 的 期 刊 。如 《 教 资 料 》 《 京 大 学 学 文 、 南
维普资讯

高校 图 书 馆
云 南 图 书 馆 ( 刊 )2 0 季 0 6年 第 2期
YUNNAN TUSHUG UAN
---
同 图书 馆 开展 外 文期 刊 国 际交换 的可 行 性 研 究 校
C= j
-一
韩绪芹 ( 泰山学院图书馆 山东泰安 21 1 70 ) 2
摘 要 外文期刊资源建设薄弱 ,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面I 的一个具有普遍性 的问题 ,利用期刊 的国际交 I 蠡
换 。是 解 决 该 问 题 的 有 利 契 机 。高 校 图 书 馆 应 加 强 对 期 刊 国 际 交换 的 研 究 和 运 作 ,克 服经 费 短 缺 的不 利 影 响 .不 断 提 高 外 文期 刊 资 源建 设 水 平 。
的。用上 百元 的国内期 刊交换一 份千元 的外文期 刊 ,
际 交换 。在 收 到每 期 刊 物 之 后 ,直 接 从 邮 局 转 寄 国 外 的 交换 单 位 即 可 。 南 京 古 生 物 研 究 所 图 书 馆 与编 辑 部 合作 ,选 取 了 本专 业 中 具 有 较 高 研 究 水 平 的 < 生 物 古 学 报 》 作 为交 换 期 刊 , 于上 世 纪 九 十 年代 通 过 国 际交 换 获 得 外 文 期 刊 和 连续 出版 物 4 0多 种 。价 值 高 达 1 6 8

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现状与建议

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现状与建议
关 键 词 :地 学 文 献 ;国 际 交 换 ;汇 聚 资 源
中 图 分 类 号 :G2 5 3 . 1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4 - 4 0 5 1 ( 2 0 1 ) 0 — 0 0 2 5 — 0 4 C l 3 e 6 r :
^ r
一 ~ . 0 们 ~ 一 s d 一 ~ 一 ~ ( 一 _ 一 ~ 垂 ~ _ 一 . m 蚕 ~ 一 . 一
刊, 交换 国外 有价值 的 、 水准 很 高的 书刊资 料及 与之
相关 学科 的 文献 , 或是 政府 出版 物 、 学 会研 究机 构 出 版 的非卖 品 , 绝版 书刊 , 特别 是通 过正 常渠 道难 以采
近年来 , 中国地 质 图书 馆 与 国外 地 学 界 的协作 与交 流 日益 频繁 , 作 为交 流媒 体 的“ 国 际交 换 ” 工作 也 日
国际交 换 作 为 图书 馆 进 行 国际 合 作 的 重 要 形
式, 是采 访工 作 的重要 补充 , 也是 图书 馆藏 书 的重要
1 . 2 节约 工作 经费 , 推动 互通 有无
由 于 我 国地 学 文 献 价 格 远 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的 出
收 稿 日期 :2 0 1 2 1 2 — 1 5
~ 一 ~ 一 一 ~ 一 ~ 一 ~ 一 一 ~ 一
国际书 刊资料交 换 既是 国际科 技文 化交 流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 也 是 国际 图书馆 间开 展业 务合作 , 加 强 文献 资源 建设 的一项 重要 而特 殊 的工作 。地 学文 献 包 括 地球 物理学 、 气象学 、 测绘 学 、 地震 学 、 地质学 、 海 洋 学和 自然地 理学 等地 球科 学有关 的图书 、 期刊、 地 质 图件 、 非 书光 盘 以及 其 他 非 涉 密 文献 资 料 等 。

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现状与建议

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现状与建议

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现状与建议
张惠;马伯永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本文在总结中国地质图书馆地学文献国际交换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分析了国际交换工作在汇聚资源、节约经费、推进共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专业性、政策性强和工作人员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并针对存在的交换单位数量、交换出版物数量减少等问题提出了转变工作思路、转变交换方式、建立管理系统、开展社会化服务等建议。

【总页数】4页(P25-28)
【作者】张惠;马伯永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图书馆,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1
【相关文献】
1.国际交换的特点及其在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兼谈我馆国际交换现状及建议 [J], 李咏梅
2.试论图书馆文献国际交换的意义及交换工作的管理 [J], 李健刚
3.地质科技创新背景下的地学文献资源服务思考——以中国地质图书馆为例 [J], 崔熙琳;李淑英
4.市级图书馆也应注重加强国际书刊交换工作——兼谈我馆国际交换工作的现状及
建议 [J], 李晓军
5.论国际文献交换——兼谈西北大学图书馆的国际文献交换工作 [J], 何志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段洁滨
【期刊名称】《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本文叙述了国家图书馆书刊国际交换工作的历史,书刊交换在馆藏建设中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对搞好国际交换工作的指导作用。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段洁滨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3
【相关文献】
1.国际书刊交换中心--印度国家图书馆 [J], 柳英
2.中美国家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研究 [J], 黄亮;李伟
3.国家图书馆与海外特色“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图书馆国际交换初探 [J], 段洁滨
4.国际交换中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国外思想库——以国家图书馆为例 [J], 段洁滨
5.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的历史作用及现实意义 [J], 段洁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台湾“中央图书馆”出版物交换的历史与现状

台湾“中央图书馆”出版物交换的历史与现状

台湾“中央图书馆”出版物交换的历史与现状
黄秀娟;李伟
【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台湾“中央图书馆”出版物交换的历史悠久,从1949年始至今,分为四个阶段,即:停滞阶段、建设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该馆出版物交换的重点有一般书刊、政府出版物、汉学研究资料.此外,该馆注重与大陆及海外各图书馆、研究机构等签署合作交换协议,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纵观历史,海峡两岸出版物交换呈现三组特点:发展性与稳定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继承性与创新性.
【总页数】5页(P16-20)
【作者】黄秀娟;李伟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1
【相关文献】
1.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电子出版物的收集及保存 [J], 李吉子
2.馆史钩沉——原国立中央图书馆出版品国际交换处纪事 [J], 袁斌
3.大陆台湾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以《台湾研究集刊》历史类论文(1983-2007)为中心 [J], 陈忠纯
4.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与华盛顿大学图书馆东亚图书馆合作对中国古籍善本进行数字化 [J], 魏剑(编译); 陈雪飞(校对)
5.一部揭示台湾经济发展全貌的力作——评《台湾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J], 方庆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文献交换的体会

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文献交换的体会

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开展文献交换的体会
马涤吾;张永广
【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
【年(卷),期】1996(000)004
【总页数】2页(P66-67)
【作者】马涤吾;张永广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图书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图书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3.3
【相关文献】
1.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出版物国际交换比较 [J], 段洁滨
2.开展图书馆文献国际交换工作刍议 [J], 晓阳
3.海外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的保护与抢救——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中国少数民族文献收藏为中心 [J], 何红一
4.美国国会图书馆联机复本资料交换系统简介 [J], 庄蕾波;强敏
5.美国远东战略与国会图书馆远东文献征集——1942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与费吴生夫人通信考释* [J], 荣方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老外交换图书.doc

和老外交换图书.doc

和老外交换图书当我们将一本好书推荐给人,这本书会改变他的想法,他的想法会改变他的行动,他的行动会改变这个社会。

这就是素质的提升。

――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副馆长Norman你尝试过图书交换阅读吗?别以为那是过气的书友会行为,换书阅读正在高科技的手段支撑下,重新成为一种小众的时尚,乐趣无穷呢!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操同语系的阅读爱好者们在网上又找到了阅读家园,莎士比亚爱好者们,或者杜拉斯门徒们开始了在临近社区的图书交换活动,其换书的关键点是,同样的爱好者们写在书上的批注。

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本书时,可以了解不同人的看法和感受,那种天涯知己的感觉才是阅读的新快感,夸张的美国人甚至将这种快感上升到跟性爱高潮的欢愉可以相媲美的程度……而且,随着这些爱好者的工作变动,住址迁移,交换阅读甚至开始了跨国甚至跨洲际的新一轮图书交换阅读活动。

其实,国际图书交换这种形式早就存在,但往往局限在国际间科学文化机构所进行的资料交换活动方面,是扩展馆藏资源的一种文献补充方式。

国际外刊资料交换是以物易物,不通过中间环节,快速及时,其文献获取速度比正常订购要快三个月左右。

而今,跨母语语种的图书交换也在外文爱好者与外国文化爱好者之间,通过网络,自然而然地流传开了。

在国外,跨国图书换阅已经发展出一些相关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体,来组织这种国际图书换阅活动。

不过参加换阅前,最好登记清楚自己所会的语言种类,免得收到一本你看不懂的天书。

这种组织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同好会”形式的共同爱好者组成;另一种是纯粹的阅读爱好者。

只要把自己读到的一本好书传入这个阅读系统,就能让更多的人读到好书,让在商业炒作之外的真正好书也有机会能浮出水面,与更多的人共享。

每年,不计其数的出版物涌出,全世界每年出版约18万种各种语言的期刊,其品种数量正在以7%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

而图书的数量就更加多了,一些小的出版社没有炒作能力,真的可能让许多好书淹没在书海里。

前一种同好换书会是桃花源,后一种好书推荐组织则是摸彩票了,因为有许多你听过名字或者没听过名字的书,而读起来到底如何呢,你就要碰碰运气了。

电子资源的交换——出版物国际交换的新设想

电子资源的交换——出版物国际交换的新设想

Exchange of E-Resources: New Approach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ublications 作者: 齐东峰;苗璐珺
作者机构: 国家图书馆
出版物刊名: 国家图书馆学刊
页码: 94-99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4期
主题词: 出版物交换;国际交换;电子资源;馆藏建设
摘要:受国际出版形势的影响,出版物国际交换的内涵在不断地延伸,工作形式也步入了数字化网络交换阶段。

在解读国际出版现状对交换业务的影响的基础上,从交换成本、交换风险、交换限制三个方面对比阐述实体和电子资源在国际交换业务中的优劣势,并从交换内容、交换衡量模式和交换方式三个方面探讨电子资源国际交换的设想,为国际交换业务的未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图1。

参考文献12。

世界各国交换中心

世界各国交换中心

作者: 瞿宗淑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出版物刊名: 情报科学
页码: 101-118页
主题词: 交换中心 出版物国际交换 布鲁塞尔 多边协定 交换服务 交换协定 井田 图书馆 依附于 日长
摘要: <正> 1886年,第一个有关官方文献、科学和文学出版物国际交换的《布鲁塞尔多边协定》,要求在每个结约国组成一个“负责交换的局”。

这样,就正式提出设立国家交换中心并使其具有了存在的法律基础。

在其后的数十年中,在结约国或依附于布鲁塞尔协定国以及其他一些旧家中,建立起了交换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物国际交换一、历史背景与现状出版物的国际交换工作是一项区别于图书馆其他业务工作,而又与其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一项系统工作。

它作为科学技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图书馆馆藏书刊的特殊来源,是采访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图书馆开展资源建设和资源共享的重要基础。

它对图书馆发展和利用有重要的影响。

一直作为图书馆间收集相关资料,进行馆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手段之一的出版物的国际交换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

早在17世纪末,法国国王路易斯十四于1694年授权法国皇家图书馆,利用其馆藏复本与英国、德国进行新书交换。

此举为国际间的图书交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该馆首次从我国换回140册中国书籍。

1875年,德国马尔堡大学联合17所大学成立了“德国大学交换社”,吸引了全欧洲50余所大学参加。

随着国际书刊交换范围的扩大,以及国际间交换内容的深入,1886年第一届国际出版物交换会议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英、法、德、荷、比等国共同签订了《布鲁塞尔协定》,规范了国际间书刊交换的运作模式和组织体系。

1946年,联合国成立了出版物国际交换中心,以协调各国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事宜,并定期出版《国际出版物交换手册》,为国际书刊资料交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战之后,许多国家的图书馆都开展了书刊资料的国际交换工作。

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1834年便开始进行出版物的国际交换工作,1869年(清同治十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从清同治皇帝处获得10种、933册中国古籍,并订立了政府间图书交换协定,从而开始了中文书刊的收藏。

1948年,由于交换工作的日益扩大,美国国会图书馆建立了交换与赠送处,下属4个交换科,即:美英科,欧洲科,西班牙科,非洲科。

该处从事交换工作的人员最多时达65人,交换对象也已超过14000多个,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文献交换中心。

1974年加拿大国立图书馆也建立了加拿大图书馆交换中心。

这些交换中心由国内书刊的交换业务很快扩大到出版物的国际交换。

我国1925年9月加入了《布鲁塞尔协定》,成立了隶属教育部的出版物国际交换局。

1928年10月,改由中央研究院接管,下设出版物国际交换处。

1934年由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接收。

1932年,当时的浙江图书馆委托国民党中央研究院出版品国际交换处向欧洲各国联系书刊交换事宜。

到了1936年,已经与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日本佛教研究会、波兰华沙大学图书馆、苏联乌克兰科学院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

1937年,又与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建立了联系。

在一份1947年4月19号国民政府下发的文件中,我们看到了国民政府正式发布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办理出版物国际交换事项办法,文件中第一项规定:政府各机关编辑出版,或给予津贴经费出版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等,均应根据“实事之需要”,检送30份(本)交出版物国际交换处,用于《协定》内各国图书馆交换的业务。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书资料的交换工作愈来愈重视,从国家图书馆到各地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专业机构图书馆都普遍开展了国际交换工作。

到世纪末。

中国国家图书馆国际交换组已与1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所图书馆及机构建立了交换关系,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同45个国家的1349个机构建立了交换关系,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的交换关系有30多个国家300多所大学及科研单位,清华大学建立的交换关系也涉及30余个国家400多个图书馆。

仅上海图书馆一家的统计,与国外交换的书刊就达到了19198册的规模,包含了英、日、法、德、朝等多个语种,交换机构70余家。

这充分说明,国际交换已为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国际间的合作以及相关行业的深入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958—1972年我国召开了几次国际性会议,就出版物的国际交换工作不断提出新的建议,推动了国际交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980年—1982年的三年间,我国在与其他国家签订的32个文化协议中,涉及图书馆间的合作与图书流动意向的就达28个,占协议内容的80%以上。

二、运作模式和步骤开展国际书刊资料的交换工作应首先参考《布鲁塞尔协定》的相关准则,切合实际地选择国际交换对象。

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应大致考虑三方面因素:1.与本单位科研方向或课题有直接联系的机构。

2.在本专业上具有影响力并有研究水平的书刊资料。

3.有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可提供交换的机构。

就国际交换工作的实施步骤来说又可分为对内工作与对外工作两个方面:(一)在对外工作方面1.先要确定建立交换工作的单位和机构。

选择交换伙伴首先要清楚所交换机构的学科重点和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也要了解合作对象的资料交换优势和特点,从而使文献交换工作在建立之初就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主动提供用于交换的资料的同时收集或索要对方可提供的书刊资料的目录。

交换文献资料的目录是交换双方各自提供给对方的可供文献目录,交换双方应从可供文献目录中筛选自己所需的书刊资料。

交换关系确立后,双方应在不断磨合中丰富和调整交换文献的目录。

3.根据馆藏特点和研究专题,筛选本馆所需交换的书刊资料。

在交换资料的选择上应本着在联系本馆及本单位馆藏特色的同时,注重选择和交换国际上较有影响和水准很高的书刊资料。

并应考虑本单位目前的研究重点和课题所需,尽量选择新的动态文献和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要考虑期刊资料的连续性问题,避免有头无尾。

4.制定细致的交换方案和交换细则。

在进行出版物的国际交换之前,交换双方应首先制定交换方案,共同协商交换的数量和价值。

在制定交换细则时,应明确规定好交换中必须遵守的所提供资料的范围,交换目录的变动周期,交换方式,交换所限时间等。

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其拟定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交换章程》包含了除农业科学和医学文献外的所有专业文献(农业和医学文献由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提供)。

其中重要的内容是美国政府出版物和该馆所收各种类别资料的复本文献。

国外在书刊资料的交换上大多采用对等原则,即数量的对等或价格的对等。

《美国国会图书馆交换程序》中写道:“一般言之,图书交换是一本对一本(杂志对杂志,书对书)为执行标准”。

美国国会图书馆在国际交换中对问讯、索取、修改、致谢等信函交往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一般自发函之日起3个月内无回复即视为拒绝。

而在提供交换目录时则采用exchangelistreplyForm的方式进行资料提供,一般在规定期限内优先回复的客户,即:Fist—come,将得到优先提供的待遇,即:Fist—served。

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在国外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它大致以三种协定方式被固定下来:1.政府间的多边公约,各成员国根据公约共同加入交换关系(一般通过交换中心进行);2.交换出版物的双边协定,是通过交换记录或信件的非正式协定,或正式文本;3.一般性文化协定(双边的或多边的)具有直接涉及交换或通常涉及科学文献传播的条款,根据这种协定,可以促进甚至建立契约国机构之间的交换关系。

目前,涉及出版物交换的多国条约重要的有:1886年布鲁塞尔公约(交换公约)、1902年墨西哥公约(交换公约)、1936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公约(交换公约)、1945年阿拉伯联盟公约(多边文化协定)、1949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公约(交换公约)、195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交换公约),这些条约或协定,既是不同时期国际书刊资料交换的历史记载,也是国际书刊资料交换双方一直遵守的准则。

需要指出的是,就不同国家的交换伙伴的活动和国际特点来说,交换细则的标准化问题目前仍然是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出版物交换委员会多年来一直提倡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统一的交换形式,但这种标准化却尚未在各国图书馆界形成统一的认识。

所以,包括我国,还缺乏相应的国家书刊资料交换细则的标准化制定,特别是与国际接轨,共同交流,取长补短,以求在内容和方法上趋于统一、为国际交换工作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统一原则尚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在对内工作方面1.内外有别,职责明确应划分出本单位可提供国际交换资料的范围,防止保密资料和内部资料及可交换资料混淆,将对内服务的资料与对外交换的资料作必要的区分与限制。

既能使出版物的国际交换达到促进学术交流,丰富馆藏的目的,又能做到使所交换资料界限清晰,交换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

2.设立专人专管的工作流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国际交换工作最好由专人负责,并使这一工作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持续性,以解决其交换工作中特有的资料连续性问题。

杜绝由于工作交叉、兼职工作或频繁更换人员出现的交换工作的混乱状态。

避免给交换对象带来不稳定的负面印象,以保证国际交换工作顺畅进行。

3.经济核算,力求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出版物的国际交换还应本着工作需要第一,利用价值第一的原则,对所支出费用与所交换资料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测算。

国际书刊的交换工作说到底是书刊采访工作的重要补充。

是丰富馆藏资源的特殊手段。

所以,它就有一个补充的合适与否的问题。

交换工作应与常规采购渠道形成互补,更多的是要注重交换非商业渠道发行的资料和对口专业的书刊资料。

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在1993年馆藏90余种外文期刊中,交换来的刊物有24种,占26%,减少经费支出2万元。

馆藏外文书952种,交换所得外文书500余种,占52%。

显然,书刊的国际交换工作总的来说是经济实惠的,因为双方往往在交换之初是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交换关系的。

但仅仅算经济账还不行,如果是馆藏的重点所需,又是内部资料,正常的采购渠道无法购得,那么即使与之交换的资料从数量到价格都在经济上不是很合算,也要保持住交换关系,维护好交换渠道,从工作出发,从需要出发,使图书馆真正做到为课题服务、为业务研究工作服务。

另外,国际交换工作在强调专业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其特有的情感层面的因素。

试想:一封请求建立交换关系的信函如果字迹潦草、拼写错误、言词杂乱,或是冷冰冰的公文形式,它能让人有沟通、交流的欲望吗?而一封格式标准、行文规范的信函,在言简意赅的同时热情诚恳,措词得体又不失谦和真诚,效果自然不一样。

在交换工作中,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从图书的卷次、刊物期号的连续性,到邮寄书刊的打包、标签、地址的清晰准确,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感。

及时地回复对方的信函,年终给对方寄贺年卡、明信片等也是国际交换工作中应有的礼节和深化感情的方式。

三、目的、效果和利益1.就经济上而言,国际交换就是以很少的支出,换回较大的收益。

在外文原版书刊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际交换的作用就越发明显。

由于我国出版物价格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图书价格,交换所得到的书刊资料价格就大大高于所付出的价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对增加了图书馆的采购经费,节约了外汇支出。

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交换获得国外期刊100余种,其中50种为重点交换期刊,而这50种期刊通过“以换代购”方式,每年节约经费达5万余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