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1)

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1)
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1)

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摘要】桩基础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土建业向低成本高利润的方向发展,能够使土木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其生产的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桩基础技术在现今的土建行业施工,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对它的运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做好前期的准备和施工的操作,将技术的效果充分发挥,保证工程的质量,保证住户的居住水平和生活安全。

一、高层建筑桩基础的特点

1、由于桩能穿过软弱土层,支撑在坚硬或较硬的土层持力层或岩层中,因此,桩能具有很高的单桩和群桩竖向承载力承受来自上部建筑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或群桩刚度,在承受来自上部结构荷载或相邻建筑荷载时,不会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

3、由于单桩或群桩基础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较好的抗倾覆能力,能够抵抗巨大的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箱、筏承台底土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5、当可液化土层下含有坚硬稳定的基岩、黏性土(硬塑状态)、密实的卵砾石层和中密砂土层时,桩身可以穿过可液化土层,选择这些坚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来增强抗压和抗拔承载力,以用来抵抗由地震引起的震陷和土层液化,保持自身安定性。

二、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前期工作

1、对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

勘察施工现场的主要目的是搜集现场的基本数据,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确切的数字依据,以保证在后期执行时方案的可行性、指导性。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地质状况等外界条件是勘察的主要内容,现场勘测完毕后,需要对勘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包括土层类型、施工深度、水质变化情况、地下水位在内的数据。另外还需要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地面建筑的情况,包括其位置、结构、距离以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使用时间、结构构成、深度、距离、管径大小等一系列情况。

2、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准备

勘察工作完成后,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在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时,要以获得的数据信息为依据,针对桩基础的施工设备、方法、类型、材料、进度安排进行确定,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周围其他建筑物的稳定性,不能在施工中影响、破坏其他建筑的地基结构和深埋于地下的各种水、暖管道。并且,在桩基础施工前,还需要预先进行基桩测验,以准确的确定实际施工时所需要的每个参数。

3、建筑桩基础施工机械中的预备

桩基础施工中需要一系列的仪器设备必须在开工前准备完成,并按要求分门别类的进行准备工作。如此既节约工作时间和成本,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者来说,管理压力也将大大减少,进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施工前的设备准备工作中,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其重点工作内容。为了使设备最快的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过程中直接发挥最好的作用,需要调整每个设备都处于最佳状态,这样能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设备准备时不能忽略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周围的环境条件进行准备,最大限度的避免外界条件影响设备的工作性能。合理购进设备,只要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就不靠人力完成,这样可以减少误差,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4、桩基础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保持施工现场有序是一项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相当有效的准备措施。对现场的杂物和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清洁处理后按序存放,不仅能使施工现场保持干净,还能保证桩的平整,能够使再施工时各种仪器设备都在要求的状态,很快开始运行。

5、桩基础施工现场中的放线定位

在对水准点进行确定时,要按照设计中的要求对每一根桩的进行标高记录,主要的目的是控制桩基施工中的标高;在确定桩位时,要在平整的桩基础地基表面中,对放线控制网进行设置,然后根据设计中的尺寸沿着轴线方向对每一根桩进行编号,利用打桩机对每一根桩需要打入的位置进行确定。

三、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1、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根据桩基础成孔的方法,可以划分为冲击成孔、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沉管成孔等。在粘性土质中,机器作业会受到限制,因此采用人工挖孔的方法。泥浆护壁成孔适合在淤泥、砂性土、粘性土、粉土中运用,但是成孔后一定要将孔壁的防护工作做到位,防止护壁出现倒塌;在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一定要对桩体进行细心的维护,切忌出现断桩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还要注意选择质检合格的混凝土,避免因为原料质量不过关而影响桩体的问题。

2、预制桩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打桩的次序来决定桩尖的朝向,浇筑时采用连续性浇筑,从桩顶往桩尖方向进行,并控制保护层25cm 左右。预制桩的沉桩方法分为振动沉桩、静力沉桩、射水沉桩、锤击沉桩等,在应用振动沉桩或者是静力沉桩的时候,会出现挤土的现象,所以在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应用时要根据桩基的数量、距离以及基础的范围,对施工进行合理的规划。除此之外,要重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挤土现象,对此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法,尽力减小预制桩对施工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预制桩施工中的射水沉桩,只适合在桩基础工程中的砂土层中进行应用。

四、桩基过程中注意事项及要求

1、机械选型:需选择沉桩符合要求,便于移位、对桩位的静压

桩机。

2、桩身水平位置及垂直度控制:打桩前保持场地平整,送桩孔及时回填,打桩机配水平尺两根以确保打桩平稳,校对桩位准确后,再移机上位,插桩前,对样桩再次用仪器进行检查,确保桩位无偏差,桩尖对准样桩,参照经纬仪调桩至竖直方可压桩。在打桩过程中,如果桩身不垂直,会导致偏心受压而桩身断裂,且引起桩水平位置偏差加大,施工将采取如下措施,机台操作员按桩机竖直悬针调平桩机,指挥员参照两台经纬仪(架在桩身机相邻两个方向桩长2倍处)及垂球指挥调下桩身使偏差不超过0.5%,并随时接受检查,接桩时上下节桩中心线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上下两节桩之间因制桩施工的允许误差而出现的间隙用垫铁填实、焊牢。

3、打、送桩要求:应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打桩时要严格按有关标准做好每米入土深度等原始记录,焊接桩要作好焊接隐蔽记录,插桩时一定要让桩头对准地面桩位标志,然后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打桩架15 米以外成正交方向进行观察,也可在正交方向上设置两根吊砣垂线进行观察校正,打桩机尚应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测量桩身的垂直度,保证桩身的垂直度在5‰以内。送桩时一定要用水准仪严格控制送桩标高,其误差为±5CM。

4、焊接要求:桩要清除焊接范围的泥土等杂物,然后进行对称分段焊接,减小变形和残余应力。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垫实焊牢。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要清除焊渣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补焊。

5、现场标高控制:根据现场标高及±0.00 的情况,静压桩机需

配备送桩器才能满足设计标高要求,送桩器的侧面应标尺寸线,便于观察送桩深度。当桩被压入土层中一定深度或桩尖进入设计持力层一定深度后可以终止压桩。

总之,桩基础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土建业向低成本高利润的方向发展,能够使土木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其生产的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欢欢,刘路静. 浅谈建筑工程桩基工程质量控制分析[J]. 门窗. 2014(08)

[2] 俞国建. 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控制[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7)

[3]秦学峰. 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探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1)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 点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一般而言,9~16层(40层(>100m)为超类层。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及安全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下面从进一步加强质量及确保安全角度出发,结合实践谈谈看法。 2、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 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

呢? 2.1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l%,强度降低5%一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1)根据地区市场原材料情况进行不同配比的试验,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配比的及时调整,如5~40mm石子,M<2.3细砂做一组,5—40mm石子,M≥2.3中粗砂做一组等等。 (2)对实验室配比结合原材料的含水量、含泥量进行施工配合比调整,以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通用性。在实际施工中要加强原材料把关工作,沙石级配不良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如适量掺入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述论文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概述 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朝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因而相应的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殊性,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很多不同点,本文主要讲述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buildings in the complex shape, multiple function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us corresponding to the structur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high-rise buildings due to its particularit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has many different points, this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comm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rise building.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高层建筑的特点是层数多,高度大,结构类型多样,体型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技术要求高,材料用量多施工工期长,专业性强,工序多,交叉作业多,结构自重大,受力特点、设计依据与一般多层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对结构的安全度要求特别高,对工程结构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高层建筑的特点探讨一下其常见施工技术及措施。

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1)

高层建筑工程论文桩基础施工论文 【摘要】桩基础技术的熟练应用,能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土建业向低成本高利润的方向发展,能够使土木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得到解决,从而提高其生产的效率,保证施工的安全和工程的质量。 桩基础技术在现今的土建行业施工,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是非常关键的技术,对它的运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做好前期的准备和施工的操作,将技术的效果充分发挥,保证工程的质量,保证住户的居住水平和生活安全。 一、高层建筑桩基础的特点 1、由于桩能穿过软弱土层,支撑在坚硬或较硬的土层持力层或岩层中,因此,桩能具有很高的单桩和群桩竖向承载力承受来自上部建筑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或群桩刚度,在承受来自上部结构荷载或相邻建筑荷载时,不会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建筑的使用安全。 3、由于单桩或群桩基础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较好的抗倾覆能力,能够抵抗巨大的水平荷载,保证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箱、筏承台底土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5、当可液化土层下含有坚硬稳定的基岩、黏性土(硬塑状态)、密实的卵砾石层和中密砂土层时,桩身可以穿过可液化土层,选择这些坚硬的土层作为持力层来增强抗压和抗拔承载力,以用来抵抗由地震引起的震陷和土层液化,保持自身安定性。 二、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前期工作 1、对建筑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合理的勘察 勘察施工现场的主要目的是搜集现场的基本数据,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供确切的数字依据,以保证在后期执行时方案的可行性、指导性。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地质状况等外界条件是勘察的主要内容,现场勘测完毕后,需要对勘察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包括土层类型、施工深度、水质变化情况、地下水位在内的数据。另外还需要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地面建筑的情况,包括其位置、结构、距离以及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使用时间、结构构成、深度、距离、管径大小等一系列情况。 2、桩基础施工方案的编制准备 勘察工作完成后,就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在进行施工方案的编制时,要以获得的数据信息为依据,针对桩基础的施工设备、方法、类型、材料、进度安排进行确定,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周围其他建筑物的稳定性,不能在施工中影响、破坏其他建筑的地基结构和深埋于地下的各种水、暖管道。并且,在桩基础施工前,还需要预先进行基桩测验,以准确的确定实际施工时所需要的每个参数。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论文

浅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 摘要:基础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而地基基础的设计直接影响其质量问题。只有合理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施工方法,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地基基础设计中包括了对基础的设计和对地基的处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础的选型和造价。本文就地基的处理和基础设计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桩基础 abstract: the basic quality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the building to the role, and foundation design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problem. only the reasonable design and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metho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the foundation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the two are inseparable. the stand or fall of ground treatment will b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ase selection and cost.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ing of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design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ile foundation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论文高层建筑工程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分析研究 【摘要】针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受力不明确、影响因素多、研究难度大的现状,本论文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了简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当前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重点借助于有限元计算方法,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简化设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简化设计和应用水平。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结构桩基础 1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和持续发展,在高层建筑基础研究领域,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目前,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谓是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而针对超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工作的需要来看,对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工程现场实测和模型试验均已证明结构桩基础的地基反力,既不是直线型分布,也不符合弹性地基理论的计算结果。为此有必要开展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研究。 近来,虽然对结构桩基础进行了理论研究,但是对其工作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刻,对桩土分担荷载,及其各部分的应力计算还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此外,对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问题的研究尚未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特别是地震作用下的共同作用分析,现有的工程规范涉及很少。本论文重点对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的设计进行简化分析设计,以期从中能够找到合理可靠的简化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法,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2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与工程应用现状 目前实际工程中,很多桩基工程试桩设计与静载试验结果不相符。静载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设计师通过调整设计参数,修改加密桩基设计图予以补救,这样静载试验结果超过设计要求太多,虽然安全性更易得到保证,但太保守的设计降低了经济效益。在建筑业这种情况是要进行优化的,超过设计太多需要进行二次试桩,项目建设周期也随之延长。如果设计师等静载试验结果出来再进行桩基施工图的设计,既影响整个设计的进度,也满足不了建设的需要。解决单桩静载试验结果与试桩设计偏差过大的问题,也就是怎样使试桩设计尽量接近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又简便又精确地对单桩静载试验结果进行预估计是值得研究的。 在桩基工程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问题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因此,国内外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者在这一领域里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计算方法。但关于桩群向邻近土传递应力的机理,至今还有许多方面尚未弄清。 多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桩基础”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了众多的成果。但是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桩基础受承台刚度、桩基承台连接条件、桩基体系传力机制及单桩和群桩工作形态差别等的影响,使其与一般的土一结构相互作用的问题大不相同,是岩土工程界目前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远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简便实际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在工程应用上,所进行的工作相对较少,有必要进行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 3 高层建筑结构桩基础简化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大,基础埋置深,一般设置地下室并常常有作为人防工程或地下停车库等要求,因此,基础工程的材料用量多、施工复杂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论文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我国现代建筑尤其高层建筑的现代施工技术的进步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水平的提升,如何在已形成的成熟工艺上继续加以改进,是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应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modern architecture of high-rise building especially mod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fully showing the our country building, the level of ascent, how in the mature technology has already formed continue the improved, i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rom personnel should think about important issue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新型的建筑形式,其建筑施工水平综合反映了科技发展水平,是展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的有力体现,也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飞速发展,

桩基础施工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3b836430.html, 桩基础施工论文题目 一、最新桩基础施工论文选题参考 1、岩溶地区桩基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第六讲长螺旋钻成孔工艺的发展 3、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第十九讲振动法沉桩 4、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 5、旋挖钻机在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与分析 6、岩溶地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7、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 8、岩溶地区桩基钻孔施工 9、桩基础施工新技术专题讲座(九)螺纹灌注桩与螺杆灌注桩 10、岩溶地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11、桩基施工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控制措施 12、浅谈桩基施工技术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 13、陡坡地段公路桥梁桩基施工现场监测与性状分析 14、桩基施工中岩溶地质危害的治理 15、GPS—RTK技术在东海大桥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16、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 17、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第十讲大直径钻孔扩底灌注桩 18、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19、盾构法隧道穿越在用桥梁桩基础施工技术 20、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研究

https://www.360docs.net/doc/3b836430.html, 二、桩基础施工论文题目大全 1、大直径钻成孔灌注桩在桩基施工中振动影响的测试与分析 2、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第十五讲预先钻孔法埋入式桩 3、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第十七讲钢管桩 4、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检测及事故处理 5、大直径钻孔桩基础施工中泥浆处理系统的应用 6、桩基础施工新技术专题讲座(二十二) 气动潜孔锤反循环钻孔灌注桩(上) 7、浅谈厚覆砂层岩溶地区桥梁钻孔桩基础施工工艺 8、对杭州某可(非)岩溶地基桩基施工疑难问题分析与建议 9、桩基础施工中钢筋笼上浮问题分析与预防措施 10、我国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 11、桥梁桩基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 12、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桩基础施工中的应用 13、南京长江二桥主墩桩基施工控制 14、建筑物桩基础施工方法浅探 15、桩基施工中流砂处理的几个问题探讨 16、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17、崖门大桥桩基施工泥浆处理系统 18、浅析桥梁桩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9、桩基础施工过程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20、九洲江大桥桩基施工中溶洞的处理 三、热门桩基础施工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毕业论文

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及其技术措施毕业论文 目录 一、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3) 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3)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3) 二、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4) 1、大体积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要求 (4) 2、大体积混凝泥土配合比设计考虑原则 (5) 3、设计步骤 (6) 4、施工准备 (6) 5、施工工艺 (6) 6、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8) 7、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8) 三、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8) 1、内外温差 (9) 2、收缩作用 (9)

四、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因 (9) 1、水泥水化热 (9) 2、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 (9) 3、混凝土结构的约束 (9) 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10) 五、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10) 六、小结 (11) 一、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 1、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美国混凝土协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规定为:“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标准(JASS5)的定义是:“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80cm以上,同时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预计超过25℃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从上述两国的定义可知:大体积混凝土不是由其绝对截面尺寸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是否会产生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来定性的,但水化热的大小又与截面尺寸有关。我国有的规定认为,当基础边长大于20m,厚度大于1m,体积大于400m3时,称为大体积混凝土。一般认为当基础尺寸大到必须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混凝土内部所产生的温差,合理解决混凝土体积变化所引起的应力,力图控制裂缝开展到最小程度。这种混凝土才称得上大体积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点是以大区段为单位进行浇筑施工,每个施工区段的体积比较厚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冷却时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很容易出现裂缝,怎样防止基础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在基础工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如使用水化热比较小的水泥,参加适量的粉煤灰,使用单位水泥用量少的配合比,控制一次浇筑的高度和浇筑的速度以及人工冷却控制温度等。 在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从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应掌握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了解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应力状态对结构的影响,认识混凝土材料一系列的特点,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 在结构设计上,为改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约束条件以及结构薄弱环节的补强,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施工技术上,从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方法、施工季节的选定和测温、养护方面,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措施,有效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在施工组织上,编制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制定合理周密的

谈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谈高层建筑施工控制的难点和重点 安徽天筑建设集团张家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建筑业带来新一轮的振兴,中小城市的高速发展,带动建筑业又一轮辉煌。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施工周期长、砼浇筑量大,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复杂、工序重点部位环节较多等,为使高层建筑施工处于受控状态,现从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加以剖析并谈如何加以控制,以与同行共同探究。 一、加强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 常言说:“脉胳不通,疾病要生。”我们所说的“三线”即轴线、标高、垂直度,三者就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而言:“三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轴线位移、标高不准、垂直度偏差等现象,故“三线”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1、垂直度的控制: 垂直而立是保证重心稳定之本。控制好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控制垂直度就是将建筑物的基础轴线准确地向高层引测,并保证各层相应轴线位于同一垂直面内;控制竖向偏差,使轴线向上投测的偏差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即竖向误差在本层内不超5mm,全高累计误差不超过2H/10000(H为全高),且30m

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论文

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强度控制;三线控制;裂缝控制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尤其在城市,随着土地的紧张及进一步充分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由于高层建筑的投入相对多层大,且施工周期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工程质量等方面有它的特殊性,笔者从进一步加强质量角度出发,结合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强度主要是指混凝土的强度。高层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长,气候及工作条件影响因素多,有时会发生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甚至不合格。那么如何克服和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这一关呢? (一)配比的选定工程开工前,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待级配报告出来后,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实验室配比),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但问题就在于级配与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相符。有资料统计显示,若因砂的含水率增多,砂率下降2%一3%,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 灰比影响为多增1%,强度降低5%- 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二)严格养护制度 高层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不仅能缩短施工周期,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在某些工程上的使用表明,在配比、原材料、振捣控制严格的情况下,仍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分析其原因,多为抢工期、养护时间严重不足。据有关专家测试结果,其强度比全湿养护28天:

全湿养护3天:空气中养护28d分别为2:1.5:1.由此可见养护的重要性。 (三)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剔除试块制作的不规范现象。当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测试大于设计强度时,是否就是强度评定合格了呢?不尽然。《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即标准差过大,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很可能不合格,因此应分批,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也符合现场实际。 二、高层建筑“三线”控制轴线、标高、垂直度类似于建筑物的经络。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经常会发生位移或不准现象。“三线” 的控制是高层建筑的一大难点。 (一)垂直度的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基础,也是关键的环节之一。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首先应根据大楼柱网布置情况,先将大楼四个边角柱的位置确定。在安装四个边角柱的模板时,沿柱外层上弹出厚度线,立模、加支撑,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立柱的垂直度: 在保证垂直度100%后,对准模板外边线加固支撑、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拉条钢线,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 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较验,这样更能增

基础工程施工专业课程论文

基础工程施工总结 福建船政交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11项目一班113601143 许翔 在本学期我们在陈颖平老师的教导下,学习了基础工程施工这本书。本书共分为基坑降排水施工、土方工程施工、基础垫层施工、砌体工程基础施工、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桩基础工程施工、沉井工程施工、管道施工、涵洞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季节性地基基础施工等十二个部分。今天我重点介绍基坑降排水施工。 基坑降排水施工是指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基坑开挖前或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使基坑在开挖过程中坑底始终保持干燥。其施工又可分为基坑降水与基坑排水两个措施。主要由人工实施,按其不同系统设置、吸水方法和原理的的不同,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和管井井。基坑降排水也可以被分为集水坑降水法、井点降水法、轻型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流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应每隔20~40m设置一个集水坑。 集水坑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7~0.8m,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保持低于挖土面0.8~1.0m,井壁可用竹、木等简易加固。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井底应保持低于坑底1~2m,并铺设0.3m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同时防止井底的土被搅动 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根据现场土质条件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 集水坑降水法由于设备简单和排水方便,采用较为普遍,宜用于粗粒土层(因为土粒不致被水流带走)

和渗水量小的粘性土。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凸起、给施工造成困难,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当基坑挖到地下水位以下,又采用坑内抽水时,有时坑底下面的土会形成流动状态,随地下水一起涌进基坑内,这种现象称为流砂。根据水在土中渗流的分析和实践经验可知,流砂的产生与动水压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防治流砂的途径有三种:一是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二是设法使动水压力方向向下;三是截断地下水流。主要措施为:水下挖土法、打板桩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抢挖法、地下连续墙法 井点降水 井点降水法就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坑底以下;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仍不断抽水,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干燥状态,从根本上防止流砂发生。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深井井点及电渗井点等,可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综合选用。 轻型井点降水法 轻型井点法就是沿基坑的四周将许多直径较细的井点管埋入地下蓄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可将原有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轻型井点设备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一:滤管是井点。设备的一个重要 部分。滤管的直径宜为38~50 mm,长度为1.0~ 1.5m,管壁上钻有直径为13~19 mm的按梅花状排列的滤孔,滤孔面积为滤管表面积的20%~25 %。滤管外包两层滤网(图1-43),内层细滤网一采用每厘米30~40眼的铜丝布或尼龙丝布,外层粗滤网采用每厘米5~10眼的塑料纱布为使水流畅通,避免滤孔淤塞影响水流进入滤管,在管壁与滤网间用小塑料管(或铁丝)绕成螺旋形将二者隔开。滤网的外面用带孔的薄铁管或粗铁丝网保护。滤管的上端与井点管连接,下端为一铸铁头。二:井点管宜采用直径为38~50 mm的钢管,其长度为5~7m,可整根或分节组成。井点管的上端用弯联管与总管相连。三:弯联管宜用透明塑料管(能随时看到井点管的工作情况)或橡胶软管。四:总管宜采用直径为100~127 mm的钢管,每节长度为4m,其上每隔0.8m或1.2m设计有下个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

超高层施工难点

超高层施工难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

(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1)合理配置大型机械设备。要核算现场人员流量,在施工高峰期有多少人需要乘电梯到达现场,全部输送完需要多少时间。结合工期计划,核算和分析需要使用人货电梯运输的原材料、周转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用量以及周转率要求,核算工作时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塔吊,人、货电梯的规格型号和数量;选择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和数量。在实际中,超过150m的建筑应考虑布置一台高速施工电梯和一台普通施工电梯,分别服务不同的施工区域。应选用一次泵送到位的混凝土输送泵,油泵和电泵均要配备。塔吊的性能和布置不仅要满足钢筋、模板、钢管等材料运输,而且必须考虑钢结构件的吊装和安装需要。慎密规划,紧贴实际,科学统筹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分析现场条件和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最短运输路径和最大运输能力的原则,进行大型机械平面布置。快速提升架和施工

有关高层建筑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特点施工技术 【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技术综合、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与借鉴。 一、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10 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2 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20 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1. 5 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三、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某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 摘要: 分析了某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场地情况,提出了支护桩和土钉墙深基坑支护方法,对这两种支护方法及其构造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结 果表明支护效果安全可靠,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支护桩,土钉墙,构造要求,施工工艺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层出不穷,基坑工程向深、大、难方向发展,由于深基坑工程引发的工程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已愈显突出。基坑支护的方法很多,这里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两种较常用的支护方法。 1工程概况 某报业大厦位于某市建国路与东安大街路口西南角,交通便利。该建筑物设计地下1层,地上12层,主体檐口高度为47.050 m,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设防烈度7度,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设计基础形式为桩基础,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 在拟建大楼的南侧紧邻某日报社的旧办公楼,主楼6层,侧楼5层,带形基础,砖混结构,1986年建成投入使用。由于新建大楼基坑开挖深度达7.70 m,并紧邻旧办公楼,因此,在基坑施工及基础施工期间需对与旧办公楼交界处边坡进行支护,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旧楼不受影响。此外,在拟建大楼的西侧紧邻市保险公司住宅楼,北侧紧邻东安大街,均不能放坡开挖基坑。

经过多方商议研究决定,在基坑南侧和西侧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支护,基坑北侧采用土钉墙支护,东侧采用放坡开挖,坡度为1∶0.33(如图1所示)。 2支护桩施工 2.1构造要求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排桩的构造要求,本工程支护桩采用直径800 mm人工挖孔灌注桩,并通过计算确定桩长不小于12 m,采用C20混凝土灌注,桩间距应根据排桩受力及桩间土稳定条件确定为1.5 m。桩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18B22钢筋,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 mm。箍筋采用A8@200的螺旋筋,每隔1 500 mm布置一根A12的焊接加强箍筋,以增加钢筋笼的整体刚度,有利于钢筋笼的吊放,钢筋笼一般离孔底200 mm。 排桩顶部应设钢筋混凝土冠梁与桩身连接,冠梁宽度为800 mm,高度为500 mm。桩顶纵向钢筋应锚入冠梁内,且锚固长度不低于30倍纵向钢筋直径。桩与冠梁主筋焊接接头必须分散布置,一个截面的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数的1/2。 2.2支护桩施工工艺 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人工取土成孔→测量控制→支设护壁模板→在顶部放置操作平台→浇筑护壁混凝土→拆除护壁模板继续向下一段施工,至设计

桩基础施工新技术论文

桩基础及桩基础常用施工新技术 一、桩基础概念对桩基础新技术的研究首先要明确桩基础的概念及应用范围、施工方法等相关内容。 1. 桩基础概念及其应用范围 (1)桩基础概念桩是一种人为在地基中设置的柱形构件,单根或数根桩与连接桩顶的承台一起构成桩基础,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重通过上部软弱土层和易压缩性土层传给深层强度高、压缩性小的土层或岩层。 (2)桩基础应用范围桩基础可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铁路、公路路基、重型设施设备、滑坡防治、大型塔基、水上建筑基础等各个建设领域。 2. 桩基础分类 (1)按承台高低分 a.高承台桩基础:指承台底与地面不接触(在冲刷线以上)的桩基。 b.低承台桩基础:指承台底在地面以下,与地基土(冲刷线)接触的桩基。 (2 )按桩身材料分 a.木桩 b.钢桩 c. 混凝土桩 d. 钢筋混凝土桩 (3)按作用机理分 a.摩擦桩 b.端承桩 c.端承—摩擦桩 d.摩擦—端承桩 e.嵌岩桩 (4)按桩径大小分 a.小桩:d€50mm b.中等直径桩:250mm

b.灌注桩 (6)灌注桩的类型 A.挤土灌注桩冲挤压成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夯扩灌注桩、旋转挤压灌注桩、锥形灌注桩、挤扩支盘灌注及桩端、桩侧压浆钻孔灌注桩。 B.非挤土灌注桩 a.干法作业: 螺旋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冲抓成孔灌注桩、扩底灌注桩。 b.泥浆护壁:旋挖成孔灌注桩、冲抓成孔灌注桩、潜水钻成孔灌注桩及正、反循环回转钻孔灌注桩。 c.套管护壁:全套管施工法(贝诺特灌注桩)。 (7)按桩的工作特性分:普通桩(基础桩)、抗震桩、减沉桩、护坡桩、抗拔桩、岩石锚桩、树根桩。(8)按桩的垂直度分:直桩、单向斜桩、多向斜桩。二、桩基施工新技术在明确了桩基础概念之后,我们向大家介绍几种成功应用的桩基础施工新技术 (一)静力压桩 1.静力压桩的含义 用静力压桩机或锚杆将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分节压入地基土中的一种沉桩施工工艺。静力压桩包括锚杆静压桩及其他各种非冲击力沉桩。 2.适用范围 静力压桩适用于软土、填土及一般粘性土层中应用,特别适合于居民稠密及危房附近环境要求严格的地区沉桩,但不宜用于地下有较多孤石、障碍物或有厚度大于2m 的中密以上砂夹 层的情况,以及单桩承载力超过1600kN 的情况。 3. 主要机具 (1)全液压静力压桩机。 (2)其他机具:吊车、经纬仪、水准仪、钢卷尺、电焊机。 4. 工艺流程 静力压桩工艺流程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