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世界期货发展历史

世界期货发展历史

世界期货发展历史2008-01-17 15:08世界期货的历史:期货交易是商品交易发展的产物,整个商品交易的历史可以以19世纪为界线划分为两段。

19世纪以前,经历了由产品交换发展到商品交易的漫长历程。

远古时代,特别是奴隶制社会中,还没有实行货币制度时,随着各个部落生产的产品自给有余、需求有缺,开始出现了产品的交换。

这种产品交换是原始的,并非现时的易货贸易形式。

到了封建社会,产生了真正的货币制度,以适应产品变成商品概念的需要。

这时才实行了商品交易,即商品一货币一商品的初级现货交易的形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约13世纪,上述现货商品交易获得了广泛发展,许多国家都形成了中心交易场所、大交易市场以及无数的定期集贸市场,如罗马帝国的罗马大厦广场、雅典的大交易市场以及我国当时各地的大小集贸市场,它们都是按照既定的时间和场地范围进行大量的现货交易活动。

在现货商品交易普遍推行的基础上,产生了专门从事商品转手买卖的贸易商人,因而也出现了大宗现货批发交易。

由于那时交易的商品主要为农产品,而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季节性,因而逐渐产生了根据商品样品的品质签订远期供货合同的交易方式。

这种贸易商人和商品生产者签订的远期供货合同,由初级形式到远期合约(forwardcon-tracts)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主要是合同的条款、计价方式与价格以及合同的信用等方面,经过了不断的演变和完善,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形成较完善的远期合约交易。

1825年起,美国中西部的交通运输条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货物运价大为减少,如过去马车的吨英里运价为25美分,而铁路运价只要4美分,水运为2美分,于是西部农业区农民生产的粮食大量运往芝加哥,以便卖个好价钱。

但往往由于供过于求,事与愿违,因而产生了预先签订买卖合约,到期运来交实货的想法和交易方式。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大增多,贸易量大增,仓储技术和仓库有了巨大的发展,芝加哥的粮食储运商能够储存大量粮食,因而促进了农产品的远期合约交易。

黄金历史

黄金历史

黄金投资一、黄金大事回顾1914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采用各类规模的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以其黄金储备数量相对发行货币,以每一盎司黄金对应某一金额。

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停止实行金本位制。

19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希望借助金本位制走上复苏之路,恢复金本位制度。

1931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萧条,英国结束了金本位制。

1933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出口,要求人民将持有黄金全数上交银行。

美国放弃金本位制。

1934美国总统罗斯福将买卖黄金的官价提升至每盎司35美元(美元贬值大约40%),恢复金本位制。

1936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建立。

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每盎司35美元)兑换黄金业务,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

1961美国受制于越南战争,财赤巨大,国际收支恶化,令黄金投机活动增加,美、英、法、德、意等国家于是成立黄金总汇,联合抑制黄金价格上涨。

黄金汇总解体(金本位制亦取消);瑞士成立苏黎世金库进行黄金买卖,黄金开始双价(私人及管方价格)制度阶段。

1971美国总统尼克逊宣布停止各国中央银行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后来同意把美元贬值7.89%,黄金的官价为每盎司38美元。

1972年这一年,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

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到180美元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

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

1980年元月的头两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之后不到30分钟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元月21日创850美元新高。

美国总统卡特不得不出来打压金市,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

1980年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

金银发展史简介(上)

金银发展史简介(上)
香港金银业贸易场该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在时差上填补了纽约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形成了24小时不间断的世界黄金市场是唯一同时拥有实金无形和期货交易的市场也被称为本地伦敦金市场
金银发展史简介
——xx分析
一、黄金演变历史
1、黄金崇拜时期(远古时代)
• 古老的黄金崇拜主要与太阳有关,在西方被 誉为太阳神的汗珠,象征着光明,最早始于 闪族人,随着闪族人的不断外迁,黄金崇拜 的观念也随之进入古代两河流域、埃及半岛、 希腊半岛等地区。 该时期图腾象征意义较浓,如古埃及人的太 阳神和古蜀人的太阳神鸟等,黄金被视为神 圣的器物。
该时期孕育出了古埃及和古罗马等黄金文明, 黄金的货币价值开始超过其图腾价值。

古 代 君 王 黄 金 权 杖
图 坦 卡 蒙 黄 金 头 像
埃 及 法 老 黄 金 棺
马 王 堆 出 土 金 缕 玉 衣
3、金本位制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 随着黄金文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金币本位 制,该时期黄金货币价值得到了长足发展, 最终因掠夺而逐渐没落,到一战时彻底崩溃。 公元1717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后, 金本位制再次得到了新的发展。 该时期黄金的货币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对 稳定物价和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在历 史上掀起了一轮淘金热潮。

古 代 拜 占 庭 蝶 形 金 币
古 代 欧 洲 海 盗 船 金 币
古 代 贵 霜 王 朝 金 币
古 代 大 清 王 朝 金 币
淘 金 潮 中 崛 起 的 城 市 — 旧 金 山
4、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 二战的爆发使得纸币不断超发,金汇兑制开 始走向末路,直到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 森林会议上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成 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新制度后,金本位制 正式寿终正寝。 该时期是美国取代英国国际地位的时期,自 此后英镑开始没落,美元不断崛起并最终成 为国际货币。

现货白银专业管理知识培训

现货白银专业管理知识培训
• 具体开市、休市时间以交易所通知为准。
白银交易时间的分布
1.亚太盘:5:00-14:00 一般比较清淡
• 由于亚洲市场的推动力量较小所为!一般震荡 幅度较小,没有明显的方向,多为调整和回调 行情。一般与当天的方向走势相反;如果,当 天走势上涨则这段时间多为小幅震荡的下跌, 若价位合适可适当进货。
白银价格320元(约5%)的波动,通过白银交易赚取了约252%的
• 198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海关总署共同制定《金 银进出国境的管理办法》。
白银价格320元(约5%)的波动,通过白银交易赚取了约252%的
四、白银市场的全面放开
• 从2000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白银收 购配售业务。取消白银统购统配的管理体制,放开白 银市场,允许白银生产企业与用银单位产销直接见面 ;取消对白银制品加工批发零售业务的许可证管理制 度(银币除外),对白银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般商品 的有关规定管理。这一规定实施标志我国白银市场全 面开放。2000年至今,我国白银产业快速发展,白银 交易市场初步形成。我国正式宣布放开白银市场,我 国白银工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形容并不为过。
白银价格320元(约5%)的波动,通过白银交易赚取了约252%的
一、建国初期白银管理
为了稳定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 月制定下发了《金银管理办法》(草案)冻结 民间金银买卖,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实 施统购统配政策,严厉打击银行投机倒把和走 私活动。这一政策实施增加了国家储备,巩固
了人民币的本币地位。
白银价格320元(约5%)的波动,通过白银交易赚取了约252%的
• 报价单位:人民币元/千克,报价保留到元 的整数位。
• 报价时间:每周一至周五开市(结算时间、 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国际市场休市除外),

现货白银发展史

现货白银发展史

现货白银发展史过去40年白银重要进程:1963年6月― 美国用联邦储备系统发行的纸钞取代面额1美元的银币券,推动银价升至盎司1.29美元。

1968年6月―白银同美国货币体系的关系终结,持有者最后一次将银币券兑换为白银1968 ― 1971年― 美国经济衰退致银价下跌,但维持在每盎司1 ― 2.55美元的区间1972 ― 1978年― 美元贬值,以及石油输出组织(OPEC)的石油出口禁运推动银价上扬,银价波动区间为4.35 ― 5.87美元1980年1月―白银创出每盎司53.50美元的纪录高位,当时美国德州的亨特兄弟公司试图囤积白银操纵价格1980年9月― 两伊战争爆发后,银价从10美元猛涨至25美元1980年12月― 银价稳定在16美元,奥地利、法国和西德成为最后一批取消白银硬币的国家1982年6月― 银价跌破5美元至4.98,为三年半最低点,因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疲弱迹象1983年3月― 银价触及14.72美元,因油价上涨对市场的影响不明朗1986年5月― 银价时隔四年后再暴跌至4.98美元,市场对供应面感到忧虑1992年7月― 银价遭受打击,跌至3.82美元的1973年以来最低点,沙特阿拉伯发生一起银行丑闻后大规模抛售白银2006年3月― 银价触及23年高点13美元,因市场预期美国政府将批准新的iShares白银信托基金2006年4月― 银价创出23年新高14.68美元,主要因为市场寄望于白银上市交易基金投资产品刺激需求2006年5月― 银价创纪录新高至15.17美元2008年10月― 银价创3年新低至8.4美元2011年4月― 经过2年的暴涨,银价创30年新高至49.82美元2013年6月― 2013年银价一路下跌,至6月达2年来新低18.18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重要的货币物资,具有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

当然,随着白银的用途越来越多的面向工业领域,其作为货币支付职能也逐渐淡化。

中国金银发展史

中国金银发展史

中国金银发展史
1933,宋子文“废两改元”—6亿两白银汇集上海 1934,美国《白银收购法案 》,废金复银 1935,法币改革 ,禁止银元流通 1937,中日八年战争,法币贬值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 1948,蒋介石—金圆券,禁止私人持有黄金、白银
中国金银发展史
1949,国民党战败,将上海国库80吨黄金和120吨白银转移到台湾 (蒋介石)
马克思: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一直 将其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但传统上中国是一个 黄金贫乏的国家。总量上的匮乏使黄金缺乏成为流 通手段的物质基础,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长期 承担主要货币职能是金属——白银。
因此,中国并没有像众多国家一样实行金本位,而
缺点:往往超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贬值。
明朝
1375年,明朝朱元璋发行“禁银令”,禁止国民使用金银买 卖,只准许使用纸币“大明通行宝钞”。历史上,中国发生 了三次禁银事件,第二次禁银是1935年民国“法币改革”; 第三次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49年(1950-1999)
1492年,西班牙女王赞助哥伦布寻找东方“黄金国度”,10 月12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16世纪中叶,西班牙征 服了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玻利维亚、智利。拉丁 美洲300年中,西班牙获得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 16-18世纪,拉丁美洲的白银产量占全球白银产量的80%,其 中30%-60%流入中国
金银进入21世纪,主要事件引导金银史
2001年4月17日,央行宣布取消黄金的计划管理体制,结束了 自1983年以来对金银实行的统购统配政策,对促进黄金生产、 流通和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开启作用。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交所)正式开业,包 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成为金交所的金融类会员, 并率先开展黄金代客和自营交易。

现货贵金属

现货贵金属

现货黄金交易规则
交易单位: 报价单位: 最小变动价位: 最大波动限制: 交易时间: 最小交易量: 单笔最大交易量: 最大持仓量: 1千克/手 元/克 0.01元/克 无 周一上午7:00--周六凌晨4:00 (结算时间不交易、夏令时) 1千克 10千克(10手) 60千克(60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交割品级:
最低保证金: 交易手续费:
认识白银
化学性质: • 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 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00003厘米厚的透明箔,1 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 • 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 银的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 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久置空气中能变黑,失去银白色的光泽,这是因为 银和空气中的H2S化合成黑色Ag2S的缘故。
认识白银
• 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 色。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 • 物理性质 密度:10.5克/厘米3 熔点:961.93℃ 沸点:2213℃
• 其他性质: 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第一电离能7.576电 子伏。化学性质稳定,对水与大气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于稀硝酸、热的 浓硫酸和盐酸、熔融的氢氧化碱。 •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 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认识黄金
黄金的计量单位:盎司、克、千克、吨 国际:盎司(oz) 1盎司 = 国内:克 黄金的用途:国际储备(金融属性) 31.103481克
认识黄金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

大宗商品相关资料《一》………………………………大宗商品投资市场的历史文化、《二》………………………………什么是农产品现货投资《三》……………………………………大宗商品的未来趋势《四》……………………………………农产品现货的优势《五》……………………………………获利模式《六》……………………………………农产品现货中专业知识《七》………………………………现货和其他投资理财的区别。

《八》………………………………利润分析计算《九》………………………………如何到中国工商银行免费开户《一》.大宗商品投资市场的历史文化。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史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现货批发市场这种模式开始酝酿和产生,但是的概念叫零售。

1989年,当时的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现货批发市场.开始组建郑州粮场是交易市场的建设者领导小组,从那时候开始,即进入了现货市场的第二阶段。

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流通业的现代化,国务院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稳步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办,国办又公布了<<200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7年国家发改委,信息办推出<<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国家商务部又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发展进入了无形市场和有形市场结合的崭新阶段。

农产品现货的主办单位:中国产业报协会,中国企业报社,中国国际交流促进会.河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部位于河北沧州,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设立办事推广中心,本公司是属于福建省总办事处(推广中心),欢迎登入河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官方网站详细了解相关资料及行情分析系统盘面下载。

现货的发展史

现货的发展史

现货的发展史一、行业发展史8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批发市场完全掌握在国营企业的手里,依靠完全的行政手段,通过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1985年,第一个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在重庆率先提出了建设工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中心,拉开了批发领域改革的序幕,把产品的商业批发模式,改成自由贸易流通模式,产生了贸易中心。

1989年,第二个阶段,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批发市场,并开始组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批发市场进入了从展销摆摊的交易方式发展到可以开展中远期合约订货的交易方式,与此同时产生了期货交易所;1992年,中国商业部等相关部委批准,国内第一批主要从事中远期标准合约交易及拍卖业务的批发市场相继成立,中原芝麻批发市场位列其中;1997年,经当时国内贸易部(现商务部)批准,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进行联合论证成立的一种新型现货交易模式,即通过网络与电子商务搭建的平台,对相应物品进行即期现货或中远期订货交易的市场;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于1997年5月17日经国内贸易部批准,1998年1月22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中国证监会、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内贸易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八部委出席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座谈会”,对商品现货仓单交易这种新型现货交易模式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定位.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专家陶绯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董辅仍教授、法学家江平教授、期货专家陈宝英教授等对商品现货仓单交易这一新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八部门及专家、学者从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等不同领域,对商品现货网上电子交易的可行性、合法性、可持续发展及营销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科学的定位。

现货网上电子交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和理性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并具有了合适的法律地位。

1998年,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的流通业现代化,国内相继建立了广西食糖,吉林玉米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开始从一个局域性的有形市场转向全国甚至一个国际性的市场;2000年,国家国内贸易局在昆明市举办了全国商品现货交易论坛,交易所总裁介绍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业务和发展经验。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迎来了黄金般的10年发展期,各地、各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看一看这个行业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请大家以看短片小说的心态观看此文。

一、时间跨度:2006-2012年总结词:快、猛代表作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6年到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步时期,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万亿级交易平台成为这段时期发展的主线。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当年12月18日开业运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是当时另风云为之变色的交易品种,也是目前最火爆的交易品种,原油。

渤商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后来交易品种逐步丰富,焦炭、动力煤、蔬菜水果等其他品种也慢慢上线,在2012年的5月,渤海商品交易所“每日商品价格”亮相CCTV-2《交易时间》栏目,详细数值会在屏幕右下角滚动播报,成为一大特色,使即期现货交易模式发展达到顶峰,不过随着行业行业,也推出了do直供交易,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售模式,目前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犹在。

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原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并于2010年12月迁入天津滨海新区,我一直觉得山东寿光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少有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场所之一,其一直坚持撮合模式为主,整合中国果菜行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成为成为中国果蔬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及价格指数的发布者,2013年,寿光果蔬领导大换血,完成新的飞跃,它也是我觉得最可能实现其理想的交易平台。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将分散式柜台交易带入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大宗商品行业风向标,这2句介绍已经可以完全概括天贵了,今年5月份上线新交易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原油贸易的产生、历史、发展和趋势

原油贸易的产生、历史、发展和趋势

原油贸易的产生、历史、发展及趋势[摘要]认识原油贸易,它的特点、贸易方式、产生、发展史、发展趋势等。

一、原油贸易的特点石油贸易随着石油工业的成长,发展迅速;1950~1979年间,原油贸易量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1979年达到16.8亿吨,这个时期体现出高速增长特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受经济发展和政治因素影响,与国际石油市场形势相对应,石油贸易出现了波动,原油贸易量下降;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原油贸易又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本世纪初,原油价格被投机资金推动高速增长,又极速下滑,体现剧烈波动的特点。

原油是石油贸易的主要贸易产品,约占总量的75%以上;世界原油产量一半左右进入贸易领域;原油贸易具有很强的垄断性,是国际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原油贸易依赖于庞大的运输系统和各种运输手段;原油价格波动大,因此原油的定价方法和手段都十分灵活。

二、原油贸易的产生和发展1859年,第一口油井钻探成功,开启了现代石油工业发展序幕;1861年,第一艘油轮运输开始,标志着原油贸易的开端;1900年以后,跨国石油公司兴起,中东地区开始了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开启了石油工业的大发展新纪元;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石油正式走向大发展的舞台;1948年,美国受经济发展推动,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开始从中东进口石油,变为净进口国,西方石油七姊妹以美湾原油牌价加减贴水作为石油国际贸易的价格基准;1960年,由沙特等五国发起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即OPEC,他们以沙特轻质原油官价加减贴水作为石油国际贸易价格基准,与西方石油公司展开了长期的斗争,逐步取得了对石油市场和本国石油资源的控制权,并经常采取限产保价措施;1976年,北海石油大发现,生产的原油全部以现货方式销售,促进了石油交易所期货和远期交易的发育;1983年3月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开始原油期货交易,有效冲淡了OPEC的石油定价权;。

中国贵金属投资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贵金属投资行业发展前景
33
三、现货贵金属交易的主要特点--1
3.无新主新力起机点构教的育人为的控独盘创性
因市场的复杂性和交易规模过于庞大,不存在绝对的主力或机构进行市场操控。 绝大多数时间市场按自发的趋势方向运行,不存在股市和国内期货市场普遍存在的 价格操控和趋势操控。 双向交易 不论价格上涨和下跌,只要趋势判断准确,均可以依借趋势差价获利 T+D交易模式 可进行日内24小时随时交易,也可以隔日、跨周交易 杠杆制 交易倍数为12.5倍。放大了正常价格波动12.5倍的盈利空间 保证金交易 白银:每15kg记为一个交易单位,即一标准手,按1kg人民币市价抵留保证金
赚钱效应
❖ 2011年,国际黄金 累计波幅达43.20%, 国际白银累计波幅 达到77.10%
❖ 2011年中国股市全 年A股上证指数跌幅 达到21.68%
民间黄金储备:
我国的家庭黄金持有量也不多,很多家庭仅仅是以戒指、项链等工艺品 的形式来储藏黄金,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家庭窑藏方式相比,中国家庭的 黄金持有量相去甚远。
1.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标志 着现货贵金属市场化在中国迈出了第一步 2. 2007年,9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
3.2008年12月30日,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正式注册,是国 内第一家做市商模式运营,采用24小时与国际交易市 场 接轨的交易所 4.2013年6月,北京中色金银贸易中心成立。 5.20149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启动推出国际版的黄金投 资业务“上海金”。
大型金融机构
• 大型商业银行 : 花旗银行 巴莱克银行 等 • 大型风险投资基金 :量子基金(Quantum Fund—索罗斯) 伯克希尔.哈撒韦基金 (沃伦.巴菲特)等
• 中小风投基金 • 中小商业银行 • 各种民间投资机构

中国的黄金发展史

中国的黄金发展史
我国黄金市场改革起始于1993年国务院63号函, 确立了黄金的市场化方向。 2001年4月,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 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 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2年10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标志着中国的 黄金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 据初步统计,上海金交所会员单位年产金量约占 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 全国的90%。体现了黄金市场化趋势的推进。
黄金现货与黄金期货的对比
一 交易时间不同 现货24小时 二 交易标底物不同 期货4小时
实物黄金本身 无限期持有
标准化的合约 合约到期交割
三 仓单持有期限不同
我们相信,中国黄金市场 在经历十几二十年的发展 后,将逐步成为占据主导 地位的国际黄金市场
中国社会出现“黄金断层”
“黄金断层”导致整个社会对黄金 的普遍缺乏认识和漠视; 中国需要重新唤醒民众认识黄金的 过程; 对市场参与各方,是挑战也是机遇。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大事记
195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下发《金银管理办法》 (草案),冻结民间金银买卖,明确规定国内的金银买卖 统一由中国人民银行经营管理。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 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 策”。 1999年12月10日,中国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1.5吨“千禧 金条”。 1999年12月28日,白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交易,上海华 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 易市场。白银的放开被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 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 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 统一管理、统贩统配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 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 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 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 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中国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 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 中国人民银行,丌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 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丌得计价使 用金银,禁止私相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简史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简史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简史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

1982年9月,在国内恢复出售黄金饰品,迈出中国开放金银市场的第一步。

1983年6月15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部队、团体、学校,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切金银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国家金银收支计划”;“境内机构所持的金银,除经人民银行许可留用的原材料、设备、器皿、纪念品外,必须全部交售给中国人民银行,不得自行处理、占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单位和个人不得计价使用金银,禁止私自买卖和借贷抵押金银”。

1999年11月25日,中国放开白银市场,封闭了半个世纪的白银自由交易开禁,为放开黄金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

12月28日,上海华通有色金属现货中心批发市场成为我国唯一的白银现货交易市场。

白银的放开视为黄金市场开放的“预演”。

2000年8月,上海老凤祥型材礼品公司获得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开始经营旧金饰品收兑业务,成为国内首家试点黄金自由兑换业务的商业企业。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有关黄金市场开放的研究报告。

同年,中国政府将建立黄金交易市场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纲要。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中央银行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兑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8月1日,足金饰品、金精矿、金块矿和金银产品价格放开。

2001年9月29日,中国国家黄金集团公司成立。

2001年11月28日,黄金交易所模拟试运行,黄金走过了一条从管制到开放的漫长历程。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黄金宝”业务,个人炒金大门被撞开。

2中国金银发展史

2中国金银发展史

废两改元(背景)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危机, 美国为了转嫁危机和垄断世界金融,放弃金本位, 使美元贬值,货币准备金改“金三银一”,为达到 这一比例,就得高价购银十三亿银元。于是,美国 引导西方国家把黑手指向全球白银仓库—中国。将 白银运到美国可获20%的利润 。

银两银元并行,给商品交易和货币流通带来 很大的不便。 通货紧缩—银两变银元—100%88%
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管理体制(戴 相龙)
从此中国金银史开放,进入世纪浪潮……

金银进入21世纪,主要事件引导金银史





2001年4月17日,央行宣布取消黄金的计划管理体制,结束 了自1983年以来对金银实行的统购统配政策,对促进黄金生 产、流通和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开启作用。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金交所)正式开业,包 括建设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成为金交所的金融类会员, 并率先开展黄金代客和自营交易。 2002年11月1日和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分两次取消黄金、 白银相关审批事项共计13项。 2002年至2005年间,财政部及国税总局多次明确黄金交易税 收政策,为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市场手段配臵调节黄金资源 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2005年1月,中国银监会批复,允许商业银行开办个人实物 黄金买卖业务和个人记账式黄金买卖业务。
22
中国黄金市场发展进程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黄金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 正处在从黄金大国到黄金强国的历史性时刻。 1993年 2002年 10月 2008年 12月 2008年 12月
取消国内外黄金价格差政策,中国黄金行业 进入市场化时代。 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中国黄金现货市场开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货的发展史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现货的发展史一、行业发展史8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批发市场完全掌握在国营企业的手里,依靠完全的行政手段,通过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1985年,第一个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在重庆率先提出了建设工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中心,拉开了批发领域改革的序幕,把产品的商业批发模式,改成自由贸易流通模式,产生了贸易中心。

1989年,第二个阶段,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批发市场,并开始组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批发市场进入了从展销摆摊的交易方式发展到可以开展中远期合约订货的交易方式,与此同时产生了期货交易所;1992年,中国商业部等相关部委批准,国内第一批主要从事中远期标准合约交易及拍卖业务的批发市场相继成立,中原芝麻批发市场位列其中;1997年,经当时国内贸易部(现商务部)批准,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进行联合论证成立的一种新型现货交易模式,即通过网络与电子商务搭建的平台,对相应物品进行即期现货或中远期订货交易的市场;商品现货电子交易于1997年5月17日经国内贸易部批准,1998年1月22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中国证监会、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体改委、国内贸易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八部委出席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座谈会”,对商品现货仓单交易这种新型现货交易模式进行充分论证和科学定位。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专家陶绯教授、着名经济学家董辅仍教授、法学家江平教授、期货专家陈宝英教授等对商品现货仓单交易这一新的运作方式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八部门及专家、学者从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等不同领域,对商品现货网上电子交易的可行性、合法性、可持续发展及营销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科学的定位。

现货网上电子交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和理性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并具有了合适的法律地位。

1998年,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的流通业现代化,国内相继建立了广西食糖,吉林玉米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开始从一个局域性的有形市场转向全国甚至一个国际性的市场;2000年,国家国内贸易局在昆明市举办了全国商品现货交易论坛,交易所总裁介绍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业务和发展经验。

中央电视台以新闻和记者采访的形式多次对“商品现货仓单交易”进行了宣传和报导。

《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工商报》、《工商时报》、《工人日报》等报刊以《仓单市场的先行者》、《仓单交易优势明显》、《现货仓单交易魅力何在》等为题作了大量的报道,向全国推介了商品现货仓单交易业务。

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中国信息化探讨与实际》一书作序中强调:信息化是带有深刻变革意义的科技创新。

信息智能工具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促进生产力产生新的飞跃。

交易所正是充分利用信息智能工具,斥巨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与国内各大专业银行、中国电信以及国内外着名计算机硬件制造商和软件开放商合作,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网络交易系统。

通过这一系统,又将大量商品信息传达给客户,并组织交易商在互联网上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把传统的现货交易形式全面转化为新型的网络化、电子化交易形式,体现了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中倡导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完美结合,实现了信息化带动实物交易的现代化。

2001年,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对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进行过仔细调研,并提议国家应在法律层面对变相期货进行界定。

2002年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行业内指导性技术标准即《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2003年初,对其进行修改后,重新发布实施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此类大宗原材料的中远期保证金交易方式一般通称为“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现今,行内也都是按照这个《规范》来制定市场规则的。

这一法规明确规定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可采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把T+O、双向交易机制的一些手段引用到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为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这一国家法规的发布,也标志着批发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电子商务;2003年9月,琼胶事件,兰生股份在海南橡胶批发市场押入巨资近6亿元做多橡胶。

在操盘过程中,以兰生股份为代表的多头惨遭失败,被海南橡胶批发市场强行平仓,兰生股份亏损高达2亿元。

之后,兰生股份以海南橡胶批发市场从事变相期货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市场归还公司投入批发市场交易专用账户的亿元资金。

海南橡胶批发市场的客户保证金账户因此被法院冻结,并最终导致此市场关门;除此之外,广西食糖、吉林玉米等市场也都有过不同程度的纠纷;2004年8月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电子签名法》;2005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促进这类市场的发展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7年3月19日,国家颁布了期货管理条例,《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对变相期货有了首次定义,即凡采用集中交易方式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同时为买卖双方提供履约担保或保证金比例低于20%的,为变相期货交易;2007年4月16日,商务部下发关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限期整改有关制度的通知;商务部在进行整顿时目标十分明确:要求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要自觉接受商务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指导,新建市场的公司章程、交易规则等重要管理文件应当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商务部备案。

2007年5月30日,数十家行业企业有关负责人齐聚寿光,召开行业研讨会,商讨规避风险的办法;2008年1月,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在在黄金期货推出仪式上的讲话指出,支持现货市场、现货远期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共同发展,构建多层次的商品市场体系。

期货交易是在现货中远期交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金融市场,面向全社会,吸引个人、企业、投资机构进行金融衍生交易。

但采用了现货中远期交易中的部分交易机制,具备现货中远期交易的部分特征。

2008年7月,华夏事件,郭远峰华夏老板捐款亿元外逃美国;2008年9月初,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证监会四部委已联合签批通过《关于开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全面检查的通知》,根据《通知》规定,此次全面检查适用于所有采用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中远期标准化合约交易的大宗商品市场,但将重点检查粮油、棉花、食糖、金属、化工、橡胶等市场。

而其检查的重点内容,又涉及经营范围、履约担保、结算和保证金、入市交易商、中远期合约(仓单)交易及交收仓库情况等大宗商品市场摸索中尚无定论的诸多制度性规定;事实上,由商务部起草并已多次修订的有关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至今未能如业内预期在北京奥运会一结束即公告施行。

将由国务院发布的更具权威性的大宗商品市场管理条例正在酝酿中;2009年4月23日,工商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证监会和法制办组成联合检查组,进一步摸清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基本情况;核查内容则包括市场基本情况、市场交易机制(是否以标准合约为交易对象采用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和匿名交易方式)、保证金和清算制度、入市交易商和订货量管理制度、是否承诺履约担保、是否有现货市场与中远期交易相配合及现货市场交易与中远期交易的关系等。

而全面检查的重点内容包括,是否超范围经营;不低于20%合同(仓单)标的额的保证金形式是货币资金还是有价证券等其他凭证,及所占的比例;入市交易商的构成(包括行业背景、组织形式等);是否允许个人投资者入市交易;是否允许交易商开展代理业务;市场及其股东有无入场交易;2009年5月25日,沂蒙山花生事件,由于市场向交易商强行平仓引发的风波;2009年末,电子商务类中远期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得到政府大力支持;2009年12月16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乃全国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论坛盛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以及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大专院校各位教授、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研讨我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的发展模式、服务群体,以及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提升大宗商品的贸易水平,以推进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的发展,谋求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的价格话语权。

2009年12月初国家工商总局以232号文,要求“全国禁止新设立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

该文要求对新设企业的名称、经营范围及原有企业申请名称、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的,不得使用“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管理”、“仓单交易”等字样。

2010年商务部《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颁布:商务部颁布的《中远期交易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指导意见》被大宗商品市场称之为“国六条”。

国家出台国六条作为内部的指导性文件,但是并不强制性条款。

一、禁止新设市场和新上品种。

禁止设立新的大宗商品中远期交易市场。

已注册但未开展交易的市场不得组织标准化合同交易,已开业交易的市场不得推出新品种的合同。

此项工作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二、保障资金安全。

实行保证金第三方托管和银行监管,防止资金被挪用、侵占。

此项工作应在三个月内完成。

在资金第三方托管制度建立前,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三、禁止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的企业入市交易。

责成市场开办者只允许与交易所商品有关的上下游生产、流通企业入市,已入市交易的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企业待其持有的合同交割或了结后退市。

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禁止新的自然人和无行业背景企业入市工作应在一个月内完成。

特别是应立即禁止股东、市场和其关联方入市交易,已入市交易的立即退市。

四、禁止代理业务。

责成市场开办者禁止新的代理业务,此项工作应在一个月内完成;现有代理业务在所代理交易的合同交割或了结后停止,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五、规范保证金缴纳形式。

市场向买方收取的交易保证金必须以现金形式缴纳;卖方以货币资金交纳的部分不少于保证金总额的50%,以现货仓单冲抵的部分不超过保证金总额的50%,仓单冲抵保证金的数额按照不超过冲抵日前一交易日该仓单对应品种最近交货月份合同结算价的80%计算。

此项工作应在三个月内完成。

六、限定每个交易品种和每个交易商的最大订货量。

责成市场开办者根据该交易品种社会供需量和该交易商生产、贸易和使用量制定适度的最大订货量标准,并在交易中实行。

此项工作应在三个月内完成。

2010年5月后大蒜,普洱茶的几个盘子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6月底7月初全国大型的整顿检查工作。

2010年6月26日,姜洋,证监会主席助理,率国务院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检查小组进入山东。

在对排查方案再次细化后,28日,由证监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银监会、央行、公安部组成的调查组,进驻山东省电子交易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