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
1952-美国科学家瓦克斯曼因发现链霉素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美国科学家李普曼因发现辅酶A及其中间代谢作用、英国科学家克雷布斯因阐明合成尿素的鸟氨酸循环和三羧循环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4-美国科学家恩德斯、韦勒、罗宾斯因培养小儿麻痹病毒成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2-美国科学家埃德尔曼、英国科学家波特因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3-奥地利科学家弗里施、洛伦茨、英国科学家廷伯根因发现动物习性分类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4-美国科学家克劳德因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比利时科学家德·迪夫因发现溶酶体、美国科学家帕拉德因发现核糖核蛋白质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09-瑞士科学家柯赫尔因对甲状腺生理、病理及外科手术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俄国科学家科塞尔因研究细胞化学蛋白质及核质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1-瑞典科学家古尔斯特兰因研究眼的屈光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法国医生卡雷尔因血管缝合和器官移植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3-澳大利亚科学家埃克尔斯、英国科学家霍奇金、赫克斯利因研究神经脉冲、神经纤维传递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4-美国科学家布洛赫、德国科学家吕南因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的代谢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65-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利沃夫、莫洛因发现体细胞的规律性活动而共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88-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因制成治疗冠心病的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美国科学家埃利肖、希琴斯因研制出不损害人的正常细胞的抗癌药物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日本2001年提50年内拿30个诺奖目标 已有13人获奖
当日本在本世纪初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目标时,外界对这样的目标有不同看法。
但日本正在朝着这一目标靠近。
在过去14年里,已经有13位日本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名城大学教授赤崎勇(85岁)、名古屋大学教授天野浩(54岁)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美籍日裔教授中村修二(60岁)。
这是自2012年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获得生理学与医学奖以来,日本时隔1年再次荣获诺贝尔奖。
迄今为止,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总计达到22人。
照明革命三名获奖者发明的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已经被广泛用于照明和显示器等领域。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声明说:“随着LED灯的问世,我们现在拥有更持久和更高效的替代光源。
”赤崎勇从上世纪70年代在松下公司工作时已经开始研究使用氮化镓制作蓝色LED。
当时也有不少研究人员进行同样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
上世纪80年代,在名古屋大学,天野浩加入了赤崎勇的研究小组。
这对师生搭档成功提炼出氮化镓结晶,并在1989年成功研制出蓝色LED灯,属世界首例。
当时还在德岛县一家小化学工业公司担任技术人员的中村修二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一成果。
中村修二从1989年开始研究LED。
他所任职的日亚化工一开始对他的项目表示支持,后来鉴于研究的难度又停止了对项目的支持。
中村修二独自研发了氮化镓结晶的量产技术,并制作出明亮的蓝色LED灯。
此外,中村修二还发明了蓝色半导体激光器,并首次将这两项发明投入生产。
当三名获奖者开发出蓝色LED灯时,红光和绿光LED 已经问世很久。
但由于缺少蓝色LED,可用于照明的白色LED灯就无法制造出来。
三人的发明解决了这一难题,实现了照明技术的根本性突破。
他们的成果使得LED灯替代耗能更大的白炽灯成为可能,LED照明的耗电量仅为白炽灯的约二十分之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词说:“20世纪是白炽灯的,而21世纪属于LED光灯。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901年莱涅·苏利-普鲁东(法国)1902年狄奥多·蒙森(德国)1903年比昂斯腾·比昂松(挪威)1904年弗莱德里克·米斯特拉尔(法国),何塞·德·埃切加莱·伊·埃伊萨吉雷(西班牙)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波兰)1906年吉奥修·卡尔杜齐(意大利)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英国)1908年鲁道夫·克利斯托夫·奥肯(德国)1909年塞尔玛·拉格洛芙(瑞典)1910年保尔·海才(德国)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比利时)1912年戈哈特·霍普特曼(德国)1913年拉宾德拉纳斯·泰戈尔(印度)1914年(未颁奖)1915年罗曼·罗兰(法国)1916年卡尔·古斯塔夫·魏尔纳·冯·韩德斯坦(瑞典)1917年卡尔·阿道尔夫·吉勒鲁普(丹麦),亨瑞克·彭托皮丹(丹麦)1918年(未颁奖)1919年卡尔·斯比特勒(瑞士)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挪威)1921年阿那托尔·法郎士(法国)1922年哈辛托·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西班牙)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慈(爱尔兰)1924年乌拉迪斯拉瓦·斯坦尼斯拉斯·莱蒙特(波兰)1925年乔治·萧伯纳(英国)1926年格拉齐娅·黛丽达(意大利)1927年亨利·柏格森(法国)1928年西格里德·温赛特(挪威)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德国)1930年亨利·辛克莱·路易士(美国)1931年埃里克·阿克赛尔·卡尔费尔特(瑞典)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英国)1933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国)1934年路易吉·皮兰德娄(意大利)1935年(未颁奖)1936年尤金·奥尼尔(美国)1937年罗杰·马丁·杜·加尔(法国)1938年赛珍珠(美国)1939年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巴(芬兰)1940年——1943年(未颁奖)1944年约翰尼斯·维尔内姆·延森(丹麦)1945年加波列拉·米斯特拉尔(智利)1946年赫曼·赫塞(瑞士)1947年安德烈·纪德(法国)1948年托马斯·史蒂恩斯·艾略特(英国)1949年威廉·福克纳(美国)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英国)1951年帕尔·法比安·拉格尔克维斯特(瑞典)1952年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法国)1953年温斯顿·罗纳德·史本斯·邱吉尔(英国)1954年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美国)1955年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1957年阿尔伯特·卡缪(法国)1958年鲍里斯·列昂尼德维奇·帕斯特纳克(苏联)1959年萨尔瓦多·卡萨姆多(意大利)1960年圣�;琼·佩斯(法国)1961年伊弗·安得里奇(南斯拉夫)1962年约翰·史坦贝克(美国)1963年乔治·塞菲里斯(希腊)1964年让·保罗·萨特(法国)1965年米哈依尔·亚历山德洛维奇·萧洛霍夫(苏联)1966年撒缪尔·约瑟夫·阿格农(以色列),奈丽·莱欧涅·萨克斯(瑞典)1967年米格尔·安格尔·阿斯图里亚斯(瓜地马拉)1968年川端康成(日本)1969年萨缪尔·贝克特(爱尔兰)1970年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忍尼辛(苏联)1971年巴勃罗·聂鲁达(智利)1972年海因利希·鲍尔(德国)1973年帕特里克·维克多·马丁达尔·怀特(澳大利亚)1974年伊凡·奥洛夫·渥诺·强生(瑞典),哈瑞·埃德蒙·马丁松(瑞典)1975年尤金尼奥·蒙塔莱(意大利)1976年索尔·贝娄(美国)1977年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梅格(西班牙)1978年以撒·巴什维斯·辛格(美国)1979年奥迪塞乌斯·埃利蒂斯(希腊)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波兰)1981年埃利亚斯·卡内提(英国)1982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奎斯(哥伦比亚)1983年格拉尔德·威廉·高登(英国)1984年雅罗斯拉夫·塞费尔特(捷克斯洛伐克)1985年克劳德·西蒙(法国)1986年沃尔·索因卡(尼日利亚)1987年约瑟夫·亚历山德洛维奇·布罗斯基(俄国——美国)1988年纳吉布·马富兹(埃及)1989年卡米洛·何塞·塞拉(西班牙)1990年奥克塔维奥·帕斯(墨西哥)1991年纳丁·歌蒂玛(南非)1992年德列克·瓦尔科特(特里尼达)1993年佟妮·莫里森(美国)1994年大江健三郎(日本)1995年席默斯·希尼(爱尔兰)1996年维斯拉瓦·辛波丝卡(波兰)1997年达利欧·弗(意大利)1998年霍塞·萨拉马戈(葡萄牙)按照这份名单,我们看看各国得奖状况:法国12人美国9人(不包括有美籍的布罗斯基)英国6人德国、瑞典各7人意大利、西班牙各6人俄国5人(包括布罗斯基)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各3人瑞士、智利、希腊、日本各2人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哥伦比亚、芬兰、瓜地马拉、冰岛、以色列、南斯拉夫、捷克、尼日利亚、埃及、墨西哥、南非、特里尼达、葡萄牙各1人直至1998年为止,共有95人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法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俄国等八个国家有59人,如果再加上丹麦、挪威、波兰、爱尔兰,则有71人。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最全版
期末试题一:根据老师所给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材料,自己建一个表格,具体要求:1、表格包括如下内容:国别,姓名,获奖时间2、表格自创,没有统一要求,但必须有30位作家的信息,而在每一个十年中至少选择一个作家。
3、例表如下:1901-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名单1901年法国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1902年德国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1903年挪威比昂斯藤·马丁纽斯·比昂逊(1832-1910)1904年西班牙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法国弗里德里克·米斯特拉尔(1830-1914)1905年波兰亨利克·显克微支(1846-1916)1906年意大利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1907年英国约瑟夫·吉卜林(1865-1936)1908年德国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l909年瑞典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1910年德国保尔·海泽(1830-1914)1911年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1912年德国盖尔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1913年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1915年法国罗曼,罗兰(1866-1944)1916年瑞典卡尔·海顿斯坦(1859-1940)1917年丹麦卡尔·吉勒鲁普(1857-1919)丹麦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1943)1919年瑞土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1920年挪威克努特·哈姆生(1859-1952)1921年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1844-1924)1922年西班牙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1954)1923年爱尔兰威廉·叶芝(1865-1939)1924年波兰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1925年爱尔兰乔治·肖伯纳(1856-1950)1926年意大利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1927年法国享利·伯格森(1859-1941)1928年挪威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l929年德国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1930年美国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1931年瑞典埃利克·卡尔费尔特(1864-1931)1932年英国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1933年俄国伊凡·布宁(1870-1953 )1934年意大利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1936年美国尤金·奥尼尔(1888-1953)1937年法国马丁·杜伽尔(1881-1958)1938年美国赛珍珠女(1892-1973)1939年芬兰弗兰斯·西兰帕(1888-1964)1944年丹麦约翰内斯·扬森(1873-1950)1945年智利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女(1889-1957)1946年德国赫尔曼·海塞(1877-1962)l947年法国安德烈·纪德(1869-1951)1948年英国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1949年美国威廉·福克纳(1897-1962)1950年英国帕兰特·罗素(1872-1970)1951年瑞典帕尔·拉耶克维斯特(1891-1974)1952年法国弗朗索瓦·莫里亚克(1885-1970)1953年英国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1954年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1955年冰岛赫尔多尔·拉克斯内斯(1902-1998)1956年西班牙胡安·希门尼斯(1881-1958)1957年法国阿尔贝·加缪(1913-l960)1958年苏联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1890-l960)1959年意大利萨瓦穆尔·夸西莫多(1901-1968)l960年法国圣琼·佩斯(1887-1975)1961年南斯拉夫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1962年美国约翰·斯坦贝克(1902-1968)1963年希腊乔治·赛菲里斯(1900-1971)1964年法国让一保罗·萨特(1905-1980)1965年苏联米哈依尔·肖洛霍夫(1905-1984)1966年以色列萨缪尔·阿格农(1888-1970)瑞典奈利·萨克斯女(1891-1970)1967年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l968年日本川端康成(l899-l972)1969年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1906-1989)1970年苏联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 )1971年智利巴勃罗·聂鲁达(1904-1973 1972年德国亨利希·伯尔(1917一1985 1973年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1974年瑞典埃温德·约翰逊(1900一1976 瑞典哈里·马丁森(1904-1978)1975年意大利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896-1981)1976年美国索尔·贝娄(1915- )1977年西班牙维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898-1984)1978年美国艾萨克·巴休维斯·辛格(1904-1991)1979年希腊奥季修斯·埃利蒂斯(1911-1996)1980年美国发斯拉夫·米沃什(1911- )1981年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1994)1982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1983 年英国威廉·戈尔丁(1911-1993)1984年捷克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1901-1986)1985年法国克洛德·西蒙(1913- )1986年尼日利亚沃莱·索因卡(1934- )1987年美国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 )1988年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 )1989年西班牙卡米洛·何塞·塞拉(1916- )1990年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1998)1991年南非纳丁·戈迪默女(1923- )1992年亚卢西亚沃尔科特(1930- )1993年美国托尼·莫里森女(1931- )1994年日本大江健三郎(1935- )1995年爱尔兰谢默斯·希尼(1939- )1996年波兰申博尔斯卡女(1923- )1997年意大利达里奥·福(1926- )1998年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1922- )1999年德国君特·格拉斯(1927- )2000年法国高行健(1940- )2001年英国维迪亚达·苏莱普拉沙德·奈保尔(1932- )2002年匈牙利凯尔泰斯·伊姆雷(1929- )2003年南非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1940- )2004年奥地利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女(1946- )2005年英国哈罗德·品特(1930- )2006年土尔其奥罕·帕慕克(1952- )2007年英国多丽丝·莱辛女(1919- )2008年法国勒·克莱齐奥(1940- )2009年德国赫塔·缪勒女(1953-)2010年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注:诺贝尔文学奖因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共有7个年度未颁奖,即1914,1918,1935,1940--1943年。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
日本诺贝尔奖获奖名单1.汤川秀树(ゆがわひでき)(毕业于京都大学,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阳质子和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他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2.朝永振一郎(あさすえしんいちろう)(毕业于京都大学,1965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以“超多时间理论”和“鱼贯而入的理论”而闻名,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3.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一书生动的描写了人生哀伤的幻想和美,从而被称作现代日本抒情文学的经典。
另外《伊豆舞女》,《千羽鹤》,《山之音》等等。
4.江崎玲於奈(えさきれおな)(毕业于东京大学,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创始了隧道二极管。
5.佐藤栄作(さとうえいさく)(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第61任、62任、63任首相,代表国家自始至终反对持有核武器,对太平洋的和平安定做出了贡献。
6.福井谦一(ふくいけんいち)(毕业于京都大学,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利根川进(とねがわすすむ)(毕业于京都大学,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任麻省理工工学院教授。
他获奖的原因是阐明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此项成果受到高度评价。
8.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毕业于东京大学,获1994年文学奖,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
主要作品《个人的体验》。
9.白川英树(しらがわひでき),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获2000年化学奖,开辟高分子电子学的先河。
10.野依良治(のよりりょうじ),毕业于京都大学,获2001年化学奖,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发展作出贡献。
11.小柴昌俊(こしばまさとし),毕业于东京大学,获2002年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01 苏利·普吕多姆(1839年3月16日-1907年9月7日,法国)“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孤独与沉思》1902 特奥多尔·西奥多·蒙森(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国)“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罗马风云》1903 比昂斯滕·马蒂纳斯·比昂松(1832年12月8日-1910年4月26日,挪威)“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挑战的手套》1904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年9月8日-1914年3月25日,法国):“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金岛》;何塞·埃切加赖·伊·埃萨吉雷(1832年4月19日-1916年9月4日,西班牙)“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伟大的牵线人》1905 亨利克·皮乌斯·显克维支(1846年5月5日-1916年11月15日,波兰)“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第三个女人》《你往何处去》1906 乔祖埃·亚历桑德罗·卡尔杜齐(1835年7月27日-1907年2月16日,意大利)“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青春诗》1907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年12月31日-1936年1月18日,英国)“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老虎!老虎!》1908 鲁道尔夫·克里斯托弗·欧肯(1846年1月5日-1926年9月14日,德国)“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精神生活漫笔》1909 塞尔玛·奥蒂莉亚·洛维萨·拉格洛夫(女,1858年11月20日-1940年3月16日,瑞典)“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尼尔斯骑鹅旅行记》1910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年3月15日-1914年4月2日,德国)“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以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而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特雷庇姑娘》1911 莫里斯·波利多尔·玛丽·梅特林克(1862年8月29日-1949年5月6日,比利时)“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的奇想,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
2018年诺贝尔奖情况诺贝尔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整名单
2018年诺贝尔奖情况诺贝尔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整名单2018年诺贝尔奖于今年10月1日陆续揭晓,今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的五十周年,所有奖项的名单已经公布完毕。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完整名单。
诺贝尔奖获得者完整名单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詹姆斯·艾利森(美国)本庶佑(日本)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分别是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ion)和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抑制负面免疫调节的癌症疗法”。
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阿瑟·阿什金(美国)热拉尔·穆鲁(法国)唐娜·斯特里克兰(加拿大)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
获奖理由是表彰3人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发明。
诺贝尔化学奖: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于多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技术弗朗西丝·阿诺德(美国)乔治·史密斯(美国)格雷戈里·温特(英国)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是美国的弗朗西丝·阿诺德(Frances H.Arnoid)、美国的乔治·史密斯(George P.Smith)和英国的格雷戈里·温特(Sir Gregory P.Winter)。
诺贝尔和平奖:为终止将性暴力用作战争和武装冲突的武器方面作出的努力德尼·慕克维格刚果(金)纳迪亚·穆拉德(伊拉克)今年该奖项的获得者是刚果(金)妇科医生德尼·穆奎格(Dr.DenisMukwege)、伊拉克人权活动家纳迪亚·穆拉德(Nadia Murad)因“反对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使用性暴力而做出努力”同获今年诺贝尔和平奖。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相关作品
年份作者国籍1901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1905年亨利克·显克维支(1846~1916)波兰小说家1906年乔祖埃·卡尔杜齐(1835~1907)意大利诗人、文艺批评家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1908年鲁道尔夫·欧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1909年西尔玛·拉格洛夫(女)(1858~1940)瑞作家典1910年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1830德国作家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悲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12年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德国剧作家、诗人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主1914年未颁奖1915年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1916年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瑞典诗人、小说家卡尔·耶勒鲁普丹麦作家亨利克·彭托皮丹丹麦小说家1918年未颁奖1919年卡尔·施皮特勒(1845~1924)瑞士诗人、小说家1920年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挪威小说家、戏剧家、诗人1921年阿纳托尔·法郎士(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22年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1866西班牙作家1923年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8~1925)波兰作家1925年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1926年格拉齐亚·黛莱达(女)(1871~1936)意大利作家1927年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1928年西格里德·温塞特(女)(1882~1949)挪威作家1929年保尔·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1930年辛克莱·刘易斯(1885~1951)美国作家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1864~瑞典诗人1932年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1933年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1934年路伊吉·皮兰德娄(1867~1936)意大利说家、戏剧家1935年未颁奖。
2000-2010诺贝尔化学奖
2000美国科学家黑格、麦克迪尔米德、日本科学家白川秀树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1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巴里·夏普莱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因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的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2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因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质谱分析的方法,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3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罗德里克·麦金农因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4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
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
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说,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而理解这一点具有医学上的“基础性”作用,因为人类的多种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等都与这一过程发生紊乱有关。
2007德国化学家吉哈德-艾尔特因为其在固体表面化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而获此殊荣。
2008美籍华裔钱永健、美国生物学家马丁·沙尔菲和日本有机化学家兼海洋生物学家下村修因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获奖。
历代诺贝尔奖获得者 105位
1901 W.C.伦琴德国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1902 H.A.洛伦兹荷兰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P.塞曼荷兰1903 H.A.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P.居里法国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M.S.居里法国1904 L.瑞利英国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1905 P.勒钠德德国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 J.J汤姆孙英国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07 A.A迈克耳孙美国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1908 G.里普曼法国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1909 G.马可尼意大利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C.F.布劳恩德国1910 J.D.范德瓦耳斯荷兰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 W.维恩德国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1912 N.G.达伦瑞典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1913 H.K.昂尼斯荷兰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1914 M.V.劳厄德国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1915 W.H.布拉格英国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W.L.布拉格英国1917 C.G.巴克拉英国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1918 M.V.普朗克德国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1919 J.斯塔克德国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1920 C.E.吉洛姆法国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1921 A.爱因斯坦德国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1922 N.玻尔丹麦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1923 R.A.密立根美国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1924 K.M.G.西格班瑞典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1925 J.弗兰克德国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G.L.赫兹德国1926 J.B.佩林法国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1927 A.H.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C.T.R.威尔孙英国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1928 O.W.里查孙英国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1929 L.V.德布罗意法国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1930 C.V.拉曼印度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1932 W.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1933 E.薛定谔奥地利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P.A.M.狄立克英国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1935 J.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 V.F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C.D.安德孙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 J.P.汤姆孙英国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C.J.戴维孙美国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1938 E.费米意大利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1939 F.O.劳伦斯美国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1943 O.斯特恩美国测定质子磁矩1944 I.I.拉比美国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1945 W.泡利奥地利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 P.W.布里奇曼美国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1947 E.V.阿普顿英国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1948 P.M.S.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1949 汤川秀树日本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1950 C.F.鲍威尔英国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1951 J.D.科克罗夫特英国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E.T.S.瓦尔顿爱尔兰蜕变的研究1952 E.M.珀塞尔美国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F.布洛赫美国1953 F.塞尔尼克荷兰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1954 M.玻恩德国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W.W.G.玻特德国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1955 P.库什美国精密测定电子磁矩W.E.拉姆美国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1956 W.肖克莱美国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W.H.布拉顿美国J.巴丁美国1957 李政道美国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杨振宁美国1958 P.A.切连柯夫前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I.M.弗兰克前苏联I.Y.塔姆前苏联1959 E.萨克雷美国发现反质子O.张伯伦美国1960 D.A.格拉塞尔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 R.霍夫斯塔特美国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R.L.穆斯堡德国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1962 L.D.朗道前苏联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1963 E.P.维格纳美国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M.G.迈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J.H.D.詹森德国1964 C.H.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N.G.巴索夫前苏联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A.M.普洛霍罗夫前苏联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1965 R.P.费曼美国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J.S.施温格美国朝永振一郎日本1966 A.卡斯特莱法国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1967 H.A.贝特美国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1968 L.W.阿尔瓦雷斯美国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1969 M.盖尔曼美国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1970 H.O.G.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L.E.F.尼尔法国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1971 D.加波英国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1972 J.巴丁美国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L.N.库珀美国J.R.斯莱弗美国1973 B.D.约瑟夫森英国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江崎岭于奈日本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I.迦埃弗美国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1974 M.赖尔英国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A.赫威期英国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1975 A.N.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B.R.莫特尔孙丹麦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L.J.雷恩瓦特美国1976 B.里克特美国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丁肇中美国1977 P.W.安德孙美国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J.H.范弗莱克美国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N.F.莫特英国1978 A.A.彭齐亚斯美国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R.W.威尔孙美国P.L.卡皮查前苏联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1979 S.L.格拉肖美国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S.温伯格美国A.L.萨拉姆巴基斯坦1980 J.W.克罗宁美国CP不对称性的发现V.L.菲奇美国1981 N.布洛姆伯根美国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A.L.肖洛美国K.M.瑟巴瑞典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1982 K.威尔孙美国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1983 S.钱德拉塞卡尔美国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W.福勒美国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1984 C.鲁比亚意大利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S.范德梅尔荷兰1985 K.V.克利青德国量子霍耳效应1986 E.鲁斯卡德国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G.宾尼瑞士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H.罗雷尔瑞士1987 J.G.柏诺兹美国发现新的超导材料K.A.穆勒美国1988 L.M.莱德曼美国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M.施瓦茨美国J.斯坦伯格英国1989 N.F.拉姆齐美国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W.保罗德国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H.G.德梅尔特美国1990 J.杰罗姆美国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H.肯德尔美国R.泰勒加拿大1991 P.G.德燃纳法国液晶基础研究1992 J.夏帕克法国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1993 J.泰勒美国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L.赫尔斯美国1994 C.沙尔美国发展中子散射技术B.布罗克豪斯加拿大1995 M.L.珀尔美国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F.雷恩斯美国1996 戴维.李美国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奥谢罗夫美国R.C.里查森美国1997 朱棣文美国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K.塔诺季法国菲利浦斯美国1998 劳克林美国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斯特默美国崔琦美国1999 H.霍夫特荷兰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 授予三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工作,特别是他们所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级管和集成线路(芯片)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87-198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
詹姆斯·布莱克
β-受体阻滞剂的发现是“少有的几个能拥有‘里程碑’称誉的成就之一” 受体阻滞剂的发现是“少有的几个能拥有‘里程碑’称誉的成就之一” 受体阻滞剂的发现是
获奖理由: 获奖理由:源自英国科学家布莱克因 制成治疗冠心病的β制成治疗冠心病的 受体阻滞剂——心得 受体阻滞剂 心得 安。
“数百万的病人轻松地就得到了 受体阻滞疗法的帮助。” 数百万的病人轻松地就得到了β-受体阻滞疗法的帮助 数百万的病人轻松地就得到了 受体阻滞疗法的帮助。
“如果你为了达到某种科研目标,抱有宁愿牺牲各种常理、人情的坚强信念,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为了达到某种科研目标,抱有宁愿牺牲各种常理、人情的坚强信念,那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如果你为了达到某种科研目标
获奖理由: 获奖理由: 日本生物学家, 日本生物学家,曾因 其在免疫系统遗传学 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 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 年的诺贝尔生理 年的诺贝尔 或医学奖。 学或医学奖。他发现 了身体免疫细胞组是 如何利用数量有限的 细胞生成特定的抗体 以抵抗成千上万种不 同的病毒和细菌。 同的病毒和细菌。
β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 β受体又可分为β1、β2受体,广泛 地存在于心脏(以β1为主)和血管 (以β2为主)凡能阻断β受体的药物 称为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作用:β-受体阻滞药主 要是与儿茶酚胺对β-受体起竞争性 结合,从而阻断儿茶酚胺的激动和 兴奋作用。
1905年,希金斯生于华盛顿,并在 那里长大。他毕业于西雅图的富兰 克林高中,获硕士学位。 希金斯去了哈佛大学作教学研究员。 在接下来的十年,他在哈佛和凯斯 西储大学。1942年,在那里他开始 与埃利肖研究药物 1998年死于教堂山,北卡罗莱纳州 埃利肖(1918年1月23日–1999年2月 21日)是美国生物化学家和药理学家, 1988年与乔治·H·希金斯共同获得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7年,她毕业 于纽约大学(硕士)1941年,由于她 的性别而无法获得研究生的学位,而 作为一个实验室助理和一个高中老师。 后来,她离开工作成为乔治的助理。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一)】2010年化学奖
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F,Heck)、伊智根岸(Ei-ichiNegishi)和日本20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学家铃木彰(AkiraSuzuki)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
这种化学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例如,创造和自然本身一样复杂程度的碳基分子。
碳基(有机)化学是生命的基础,它是无数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的原因:花朵的颜色、蛇的毒性、诸如青霉素这样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这使人类获得了新的药物和诸如塑料这样的革命性材料。
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理查德·赫克理查德·赫克,美国人,195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随后,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进行博士后阶段的学习,后又进入美国特拉华大学工作并于1989年退休。
201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人物简介理查德·赫克,美国科学家。
1952年和1954年,他分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指导教授是化学家绍尔·温施泰因。
完成博士后之后,他前往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不久后又回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1957年,他开始在位于特拉华州城市城市威尔明顿的赫克力士公司工作。
在那里期间,他的研究屡出成果,使得他在1971年进入特拉华大学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就职。
他在特拉华大学一直工作到1989年退休。
赫克[1]1989年从特拉华大学退休后,仍为那里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名誉教授。
特拉华大学自2004年起,将一个讲师职位以赫克的名字命名。
2006年,赫克获赫尔伯特·C·布朗创新合成方法研究奖。
获诺贝尔奖理查德·赫克2010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和日本科理查德·赫克学家根岸荣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1901—1983)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
1901年——亚科比斯·亨里屈斯·范特·霍弗(荷兰人)发现化学动力学和渗压的规律得奖。
1902年——埃米尔·费希尔(德国人)合成糖、嘌吟衍生物、肽得奖。
1903年——斯万特·奥古斯特·阿尔赫纽斯(瑞典人)因其电解质中的离子化离解理论得奖。
1904年——威廉·接姆齐爵士(英国人)发现氦、氖、氙、氪和确定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奖。
1905年——阿道夫·冯·贝耶尔(德国人)研究染料和有机化合物,合成靛蓝和含砷物得奖。
1906年——昂里·穆瓦森(法国人)制成纯氟和发明电炉得奖。
1907年——爱德华·布赫纳(德国人)因研究生物化学和发现无胞发酵得奖。
1908年——欧内斯特·拉瑟福德(英国人)发现α射线击破原子和研究放射性物质得奖。
1909年——威廉·奥斯瓦尔德(德国人)研究催化剂、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率得奖。
1910年——奥托·瓦拉赫(德国人)研究脂环族物质得奖。
1911年——玛丽·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提炼出镭和研究镭的化合物得奖。
1912年——弗朗索瓦·奥居斯特·维克托·格利雅(法国人)发现用于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格利雅试剂得奖。
保罗·萨巴蒂厄尔(法国人)发明用金属作为催化剂在有机化合物中加进氢气的方法而得奖。
1913年——阿尔弗雷德·维尔纳(瑞士人)以其原子排列的同位论得奖。
1914年——西奥多·W·理查兹(美国人)确定多种元素的原子量得奖。
1915年——里夏德·威尔斯泰特(德国人)研究植物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得奖。
1916—1917年——未颁奖。
1918年——弗里茨·哈贝尔(德国人)发明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哈贝尔—勃赤法得奖。
1919年——未颁奖。
1920年——瓦尔特·内恩斯特(德国人)发现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交换得奖。
诺贝尔奖的日本人
• 越是急于把她回忆起来,印象就越模糊。 • 与其为那人的死而惊愕、悲哀,莫如为那人的生而惊愕、悲 哀。——《追悼武田氏》 • 人类是上帝的孩子,抛弃了再拯救。
• 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不会泯灭。--《不灭的美》
•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雪国》 • 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 佐藤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拒绝彭真率领的代表团入 境。1966年,佐藤又拒绝670名日本青年代表来华参加中 日青年大联欢。
• 3 勾结美国,阻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正当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要恢复之时,佐藤政府勾结 美国提出所谓的修正案,阻挠联合国驱除台湾国民党政权代表的行动。
• 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
• 小柴昌俊 • 2002年因其“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 驱性贡献, • 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 线源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田中耕一
• 1959-(),日本科学家。 • 与美国科学家约翰· 芬恩一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 子的质谱分析法”, • 因此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他的研究使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 鹤》三部代表作,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 瑞典 皇家文学院常务理事、诺贝尔文学奖 评选委员会主席 安德斯· 奥斯特林 致授 奖辞,突出地强调: • “川端先生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 的影响,但是,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古典 文学,维护并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的文 学模式。在川端先生的叙事技巧里,可以 发现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
• 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 是下层妇女的悲惨遭遇, • 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 品, • 《伊豆的舞女》、《温泉旅馆》、《雪国》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和原因及实验技术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来自日本的三人,分别是根岸英一、铃木章和野依良治,他们因在“有机物合成、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催化的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获奖。
具体来说,他们的实验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1. 有机物合成的化学基础研究:三人在有机物合成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了如何通过催化作用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催化剂和反应过程,可以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地生产有用的有机物。
这项研究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有机金属化学的基础性研究:三人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性质。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反应过程,为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3. 生物催化的基础性研究:三人在生物催化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利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酶作为催化剂来进行化学反应。
他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催化反应过程,可以将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有用的产物。
这项研究为开发新的药物和化学品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总的来说,三人的实验技术涉及有机物合成、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催化三个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他们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工业生产、药物开发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就是对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和原因以及实验技术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国获诺贝尔奖人数排名
各国获诺贝尔奖人数排名(获奖者的国籍以他获奖时的国籍为准,双重国籍者,亦不重复计算):A.诺贝尔物理学奖(162人,分属于16个国家)1.美国——72人(其中有6位华裔)2.德国——21人3.英国——19人4.法国——12人5.俄国——8人荷兰——8人6.瑞典——4人7.意大利-3人奥地利-3人丹麦——3人日本——3人8.加拿大-2人瑞士——2人9.爱尔兰-1人印度——1人(拉曼,1930年)巴基斯坦——1人(萨拉姆,1979年。
他是1984年成立的第三世界科学院的主要发起者,该学术机构的首任院长,著名的核物理学家)B.诺贝尔化学奖(135人,分属于19个国家)1.美国--48人(有一位华裔,李远哲)2.德国--26人英国--26人3.法国--7人4.瑞士—5人5.瑞典—4人6.加拿大-3人荷兰——3人7.奥地利-2人日本——2人8.芬兰,挪威,丹麦,意大利,比利时,俄国,匈牙利,捷克,阿根廷均为1人C.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72人,分属于20个国家)1.美国--85人2.英国--24人3.德国--16人4.法国--8人瑞典—8人5.瑞士—6人6.丹麦—--4人澳大利亚-4人7.比利时——3人8.奥地利-2人荷兰-2人俄国-2人意大利-2人9.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加拿大,阿根廷,日本,南非(欧洲裔科学家)均为1人D.前述诺贝尔三大科技类奖总排名(469人,分属于26个国家)1.美国--204人2.英国--69人3.德国--63人4.法国--27人5.瑞典—16人6.荷兰—13人瑞士--13人7.俄国--11人8.丹麦--8人9.奥地利-7人10.意大利-6人加拿大-6人日本--6人11.比利时--4人澳大利亚-4人12.匈牙利--2人阿根廷--2人13.挪威,芬兰,捷克,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均为1人E.菲尔兹数学奖排名结果(此奖由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约翰·菲尔兹(1863—1932年)发起倡立,因其高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被公认为“国际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1987-198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
1.组合造成的多样性 V、(D)、J基因片段重排时,只能分别取用众多V、(D)、J基因片段 中的1个,因而可产生众多V区基因片段组合。
Ig胚系基因重排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程序化,首先是重链 发生基因重排,随后是轻链重排。
2.连接造成的多样性 在V-D-J重排过程中,基因的连接处可随机发生数个核苷 酸丢失或插入,显著增加了BCR(或TCR)的多样性 3.体细胞高频突变造成的多样性
利根川进博士
“如果你为了达到某种科研目标,抱有宁愿牺牲各种常理、人情的坚强信念,那
么,你有可能获诺贝尔奖。” ----利根川进
获奖理由: 日本生物学家,曾因 其在免疫系统遗传学 上的研究成果获得了 1987年的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他发现 了身体免疫细胞组是 如何利用数量有限的 细胞生成特定的抗体 以抵抗成千上万种不 同的病毒和细菌。
“不敢冒险的人,或者只会考试得分的人,是不适合科学研究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利根川进生平
利根川进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与妹妹。父亲是乡下纺织厂的工 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要在各个工厂之间轮调,利根川进的童年也就这样子在乡下度 过,充分享受到乡间的旷野与自由。由于利根川进的父母认为教育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 资产的缘故,利根川进进入东京极有名望的日比谷高校就读,在高中时对化学产生了兴趣 在重考一年后进入京都大学化学系。 在大学时期,教生物化学的山田广美教授向他推荐了由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科学家弗朗索 瓦· 雅各布(Franç Jacob)与贾克· ois 莫诺(Jacques Monod)撰写的一篇论文,里头提 操纵子的理论而令他对分子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京都大学病 毒研究所,跟随渡边格从事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渡边格是当时在日本少数自美国归国,具 有完整分子生物学训练的科学家。但在利根川进做了两个月的研究之后,渡边格与他说若 想要学好分子生物,日本的环境还不够好,建议他可以去美国完成学业。在当时日本的潮 流是,在日本博士毕业后,到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之后再回到日本就职。利根川进本来 也打算走这种模式,但经过考虑之后,还是决定去美国读博士课程。 1968年以研究嗜菌体转录调控而自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师从Masaki Hayashi)毕业。 留在实验室进行一年博士后研究之后,1969年进入沙克研究院Renato Dulbecco的实验室 研究SV40的转录调控。1970年秋,一方面因为留美的签证到期,另一方面由于Dulbecco 的引介而进入瑞士巴塞尔免疫研究所(当时所长是Niels Kaj Jerne)。成为巴塞尔免疫研 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
2022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2022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2022诺贝尔奖获得者时间奖项获奖者国家理由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斯万特·佩博瑞典表彰他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2022年10月4日诺贝尔物理学奖阿兰·阿斯佩法国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约翰·克劳泽美国安东·蔡林格奥地利2022年10月5日诺贝尔化学奖卡罗琳·贝尔托齐美国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卡尔·巴里·沙普利斯莫滕·梅尔达尔丹麦2022年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安妮·埃尔诺法国因文学创作的“勇气和敏锐度”而获奖2022年10月7日诺贝尔和平奖阿莱斯?比亚利亚茨基白俄罗斯表彰他们为记录战争罪行、侵犯人权和滥用权力作出了杰出的努力俄罗斯人权组织纪念馆俄罗斯乌克兰人权组织公民自由中心乌克兰诺贝尔奖奖牌介绍诺贝尔奖的金质奖章约重270克,内含黄金,奖章直径约为6.5厘米,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
不同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
物理学奖、化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的奖章出自瑞典雕塑家埃里克·林德伯格之手,奖章上的诺贝尔西装革履,一旁还刻有他的名字以及生卒年份。
四个奖项奖章的背面图案不同,但风格类似,都是取神话中的美好意象雕刻出有寓意的图案。
其中,物理学奖、化学奖奖章图案相同,母性与生育之神伊西斯手握丰饶之角,而科学女神正在掀开母性与生育之神伊西斯的面纱,西方文化中,“掀开伊西斯的面纱”指代解决神秘现象;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章背面,是医药女神膝上摊着书,为病人接泉水来喝;文学奖奖章背面,寓意着创作灵感的缪斯女神演奏着七弦琴,一个年轻人坐在月桂树下,边听边记录。
和平奖奖章由挪威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朗设计,与其他奖章相比,正面除诺贝尔人物形象略有不同之外,他的姓名和生卒年份也被移到了奖章边缘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诺贝尔奖获奖名单
1.汤川秀树(ゆがわひでき)(毕业于京都大学,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阳质子和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他预言了中子的存在。
2.朝永振一郎(あさすえしんいちろう)(毕业于京都大学,1965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以“超多时间理论”和“鱼贯而入的理论”而闻名,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3.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雪国》一书生动的描写了人生哀伤的幻想和美,从而被称作现代日本抒情文学的经典。
另外《伊豆舞女》,《千羽鹤》,《山之音》等等。
4.江崎玲於奈(えさきれおな)(毕业于东京大学,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创始了隧道二极管。
5.佐藤栄作(さとうえいさく)(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第61任、62任、63任首相,代表国家自始至终反对持有核武器,对太平洋的和平安定做出了贡献。
6.福井谦一(ふくいけんいち)(毕业于京都大学,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7.利根川进(とねがわすすむ)(毕业于京都大学,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任麻省理工工学院教授。
他获奖的原因是阐明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此项成果受到高度评价。
8.大江健三郎(おおえけんざぶろう),毕业于东京大学,获1994年文学奖,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
主要作品《个人的体验》。
9.白川英树(しらがわひでき),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获2000年化学奖,开辟高分子电子学的先河。
10.野依良治(のよりりょうじ),毕业于京都大学,获2001年化学奖,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发展作出贡献。
11.小柴昌俊(こしばまさとし),毕业于东京大学,获2002年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
对查找宇宙中微子作出贡献。
12.田中耕一(たなかこういち),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获2002年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
他的研究使癌症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13.南部阳一郎(なんぶよういちろう)毕业于东京大学,(已入美国籍),与益川敏英和小林诚共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4.小林诚(こばやしまこと)毕业于名古屋大学,与益川敏英和南部阳一郎共
同分享了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5.下村脩,有机化学家、海洋生物学家,因为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而获得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他的儿子下村努是资讯安全及计算物理学方面的专家
16.益川敏英(ますかわとしひで)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同时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2008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使日本获得该奖项的人数上升至七人。
获得诺贝尔各个奖项的人数上升至十五人。
17.根岸英一(ねぎしえいいち),毕业于东京大学1935年7月14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家得主,普渡大学教授。
18.铃木章(すずきあきら),毕业于北海道大学,1930年9月12日-),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北海大学荣誉教授。
19.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府,日本医学家,京都大学再生医科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教授,大阪市立大学医学博士(19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2012年,山中伸弥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0.中村修二(なかむらしゅうじ,Shuji Nakamura),1954年5月22日出生于日本伊方町,日裔美籍电子工程学家,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工程学院材料系教授。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天野弘和中村修二因发明“高效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1.赤崎勇(Isamu Akasaki),1929年1月30日出生于鹿儿岛县知览町,毕业于京都大学,是日本半导体科学家。
2014年10月7日,赤崎勇与天野浩、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色发光二极管”,让明亮且节能的白色光源成为可能。
22.天野浩(Hiroshi Amano),1960年9月11日出生于日本滨松,毕业于名古屋大学,是日本电子工程学专家。
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他与赤崎勇和中村修二共同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