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材分析.doc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7ccd3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8.png)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是为适应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而编写的。
该教材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基本理念,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如:认识0-20的数,掌握1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初步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结构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的认识、加减法、10以内数的认识、0的认识、大于小于符号的认识、钟表的认识、物体的分类、画图形、拼图形、认位置等。
各章节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以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材提倡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倡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材特点与优点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与优点:1.内容丰富,结构合理。
教材内容涵盖了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结构紧凑,逻辑清晰。
2.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教材中使用了大量的插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知识更新及时,反映时代特点。
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具有时代感。
六、教材不足与改进建议当然,本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1.个别知识点存在难度较大或过于抽象的情况,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调整或补充相关内容。
2.部分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素材不够丰富多样,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建议进一步增加活动素材的多样性。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90b0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1.png)
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分析简介本文旨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进行分析。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全面梳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教材的主要特点和课程设置。
教材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教材内容包含了语文的各个方面,如语言表达、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2. 渐进性:教材按照年级递进,内容难度逐步增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3. 多样性:教材内容广泛,包括文言文、现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文体和题材的作品。
4. 生活化:教材内容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5. 有趣性:教材设计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课程设置概述以下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的课程设置进行的概述:1. 一年级语文教材主要包括基础拼音教学、词语研究、简单课文阅读、绘本阅读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和阅读兴趣。
2. 二年级语文教材进一步拓展了词汇和阅读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
3. 三年级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理解和文学欣赏。
4. 四年级语文教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学生的写作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5. 五年级语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批判性阅读能力。
6. 六年级语文教材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论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教材以其综合性、渐进性、多样性、生活化和有趣性的特点,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全面的教材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e577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d.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了适合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数学内容。
教材内容涵盖了基础的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丰富的例题、练习和活动,教材不仅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结构与内容1. 数与代数整数的认识与运算:教材在这一部分详细讲解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实际的应用问题和生活实例,如购物找零、分配物品等,帮助学生理解整数的实际意义,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加法和减法:教材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和应用题,帮助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简单的加减法练习,到复杂的进位和借位计算,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乘法和除法:介绍了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乘法表的使用、除法的基本步骤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应用情境,如面积计算、分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和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是四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教材介绍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的含义,分数的比较和简单的加减法。
通过实际案例,如切蛋糕、分享水果等,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和计算方法。
简单的应用题: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应用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应用题涉及到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如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估算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几何与图形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材介绍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重点讲解了这些图形的特性、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如绘制图形、测量边长等,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重点讲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如计算房间的地面面积、围绕园区的围栏长度等,帮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计算方法。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fe411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5.png)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XXX一、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充分体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使学生在小学毕业后能够适应中学教材,缩短升入中学后的不适应期,结构和思路体现与前面的教材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又向初中教材的平稳过渡。
二、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的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9篇可供教师期末复时使用的复资料。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从“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入手,完成教学目标。
(一)写字1、教学目标:能会写80个字。
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2、本册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蒸、勃、熬、榛、籍、屉、鼎、蘸、撇、搅、誉、械等(二)阅读1、讲授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六年级要告竣的任务是:掌控文章的首要内容,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快默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惯;积聚课文中的精美词语、精彩句段。
2、具体做法:(1)正确掌控“读”与“讲”的关系。
高年级的“读”重点是默读,是有一定速度的,能培养学生整体掌控文章大意的默读。
“讲”首要是学法的引导和渗透。
导在关键处,疑难处。
重视文本的研究,不同类型(文体)的课文采用不同的讲授策略。
(2)注重对课文的形象感受阅读文学作品,该当多理性少理性,尽量避免过早抽象“人物特性”“思想品质”的做法。
要引领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走进文本;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作者、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研究、运用文章的表达办法。
(3)掌握发问的技巧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利于思维训练,能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又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研究和发展的空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ea432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4.png)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概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课文、知识短文和附录等内容,其中课文占据了较大比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二、教学目标设定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常见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句子结构的分析和作文的基本技巧等。
同时,学生将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将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优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价值,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内容编排特点本册教材的内容编排特点如下:1.课文选择多样:选文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包括小说、散文、随笔、杂文、翻译及长篇小说节选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2.内容编排有序:按照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由近及远地编排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发展脉络,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3.注重语文知识的学习: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语文知识短文,涉及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各个方面,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
4.技能训练强化:教材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包括缩写、扩写、改写、仿写、创作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文选文分析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文主要考虑了作品的文学价值、思想内涵和语言风格等因素。
在选择过程中,力求选文文质兼美、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特点。
同时,也注重选文的适宜性和可读性,以便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五、语文知识系统本册教材的语文知识系统主要包括文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被有机地融入到课文学习和知识短文中,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82eeb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9.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知识点连贯:教材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
2.层次分明:教材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注重实用:教材中安排了大量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分布及难易程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涉及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
其中,有理数和整式的加减是基础知识点,难度适中;一元一次方程是本册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较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逐步适应数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技巧: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
2.情境教学:创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提高学习效果。
4.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四、实践能力培养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实验探究: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多与实际生活相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数学课外拓展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俱乐部等,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德育元素融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注重德育元素的融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和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d282a8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9.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中国广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教材之一。
本篇文章将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特点以及教学价值。
一、教材整体框架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为一年级至六年级共六个年级的内容,并根据每个年级的教学进度进行适当分册。
教材内容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特点1. 渗透性教学思想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各个年级的内容中贯穿了渗透性教学思想。
即通过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教材以一块蛋糕的分割和分发为例,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应用分数的概念。
2. 强调思维导图和归纳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鼓励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整数的概念时,教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等实际工具,总结正整数和负整数的规律,并用思维导图将概念形象地展示出来。
3. 强调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应用意义。
例如,在学习面积的概念时,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并通过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与实际情境的联系。
三、教学价值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教材中的练习和思考题,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解方程的知识时,教材设置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困扰。
3.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问题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数学不是难题,而是可以掌握和运用的工具。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c4dac2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f2.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的整体结构清晰,内容设置遵循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等,这些内容相互关联,层层递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知识点分布与难度本册教材涉及的知识点广泛,包括数与式的四则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难度层次,从基础知识点到重点难点,都有详细的讲解和例题。
其中,方程、不等式和函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与式的四则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的性质和计算方法;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4.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建议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发现规律,掌握解题方法;4.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数学软件等,提高教学效果。
五、习题与复习题解析本册教材的习题和复习题设计得较为丰富多样,覆盖了各个知识点的不同难度层次。
通过练习和复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习题和复习题的讲解,引导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规律。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6622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本教材的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以单元主题的形式进行组织,每个单元包含有课文、生字、课后练习等内容。
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本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文解析与阅读指导本教材的课文选材广泛,既有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篇目。
课文解析详细,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阅读指导针对性强,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四、写作任务与练习本教材的写作任务设计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练习形式多样,包括仿写、扩写、缩写、读后感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
五、语文知识与技能本教材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包括字、词、句、篇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强调语文技能的训练,如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六、教学方法与建议本教材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建议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本教材的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测试等。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八、教师用书使用说明本教材的教师用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建议、课程设计等。
使用说明详细介绍了教师如何利用教师用书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设计,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九、教学资源介绍本教材附带了多种教学资源,如音频、视频、课件等。
这些资源能够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5a960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0.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结构上采用单元主题的形式,每个单元包括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板块。
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等,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同时,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巩固,内容安排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识字与写字:学生能够掌握250个左右的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其中200个左右的汉字。
同时,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2.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学生应学会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并能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同时,学生应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4.口语交际:学生能够清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交流。
同时,学生应学会倾听他人说话,尊重他人的观点。
5.综合性学习:学生能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应积极参与活动,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问题。
三、课文选取与编排本册教材的课文选取注重文学性和思想性,同时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课文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此外,教材还注重选取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文章,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后练习与巩固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练习内容包括生字抄写、词语搭配、句子仿写、阅读理解、作文练习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通过课后练习,学生可以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语文知识与实践本册教材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学习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都安排了相应的语文知识练习和实践活动,如“日积月累”、“成语接龙”等。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788121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1.png)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分析一.本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理念、特点教材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本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在于,以往课堂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教师把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传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性练习,一切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中,而Go for it!教材则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互动”,“开放”和“创造”营造了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互动”,“开放”“创造”中,学生获得了相当大的主动权。
第二点不同的是,传统的教学情境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而此教材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四因素持续交互,呈动态发展。
再者,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是学生各个孤立的学习,而此套教材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旧教材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新教材则要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旧教材是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线的精讲知识,多练句型式的学习,新教材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旧教材是以单一课本为主,新教材则教学内容灵活开放,提倡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灵活处理,同时注意多渠道开发教学资源;旧教材只涉及英语语言本身,而新教材要求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内容;旧教材过分注重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旧教材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新教材要求重过程,讲策略等等,这些差异使得教学由统一性,确定性变成多样性,不确定性,因此为教学带来了更大的难度,但同时又为教师的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特别是“任务型”教学使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今天的教师不应该是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条流动的小溪。
此教材无论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还是从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都体现和达到了相当理想的地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e3a3ee7eaf45b307e971972e.png)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 1 分=60 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课时安排: 3 课时。
1、秒的认识 1课时2、时间单位的换算 1课时3、时间的计算 1课时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共安排了 4 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 100 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单元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十。
四、单元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五、课时安排: 6 课时。
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人教版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1f1b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67.png)
人教版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主流中小学教材的代表。
它的编写注重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本文将对人教版教材进行详细分析,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等学科。
每个学科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都有具体的章节划分,以及相应的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教材内容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结合,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材内容也贴近教育部规定的课程标准,符合国家教育政策。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内容广泛涉及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经典文化等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此外,教材还将文学作品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整个教材内容编排合理,层次清晰,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
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在每个单元中,通过听力训练、口语练习、阅读材料等活动,学生能够逐渐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人教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多样灵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适用的教学方法。
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其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练习、实践等环节。
在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释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在练习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在实践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此外,人教版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be953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9.png)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全册教材说明一、内容安排这一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应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册教材也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
在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五单元:简易方程,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
一、三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包括第二单元:位置,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其中位置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多边形的面积主要教学平行四边、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教学,是学生推到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时渗透平移、转化、旋转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主要教学初步的概率知识。
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
在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方面,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和方法然后在应用植树问题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3cbd1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c.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概述本册教材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原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
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
既要反映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二、教学内容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安排了第一单元负数和第三单元比例;空间与图形安排了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统计与概率安排了第四单元统计;综合应用安排了数学广角、自行车里的数学和节约用水。
三、本册教材教学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用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与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二)能力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e5b2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3.png)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总体结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在结构上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组织,每个单元都包含有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板块,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的总体结构清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识字与写字:学生能够掌握200个左右的生字,并能够正确书写其中150个左右的汉字。
同时,学生应能够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等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学生应能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文章等,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3.写话:学生能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能够写出简短的日记、作文等。
同时,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4.语文素养: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了解汉语拼音、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学生应能够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1.课文:本册教材共包含有24篇课文,内容涵盖了寓言、童话、科普、历史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
2.语文园地:本册教材共包含有8个语文园地,通过趣味性的活动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综合性学习:本册教材安排了2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性:本册教材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每个单元的主题鲜明,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3a82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3.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内容安排合理。
教材包括八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同时每个单元配有一个语文天地,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教材还安排了八个习作和八个“快乐读书吧”,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能力,为初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课文选择与特点本册教材的课文选择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课文题材广泛,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规范,难度适宜,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同时,课文的篇幅和难度逐渐增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四、练习设计与学生活动本册教材的练习设计注重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练习形式多样,包括填空、选择、连线、写话等。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学生活动,如观察、调查、采访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语法知识点分布本册教材的语法知识点分布合理,注重实用性和系统性。
语法知识点包括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同时,教材还注重语法的实际运用,通过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此外,教材还注重语感的训练,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本册教材注重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设计了多种写作练习和表达活动。
写作练习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文体特点。
表达活动包括朗诵、演讲、角色扮演等,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非言语表达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c4f7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e.png)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结构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整体结构清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章节安排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共分为XX章,各章内容各有侧重,但均围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展开。
具体章节安排如下:1.代数部分: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内容,掌握其基本性质和实际应用。
2.几何部分:学习相似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掌握相关性质和定理,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概率与统计:学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概率初步知识与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知识点深度与广度本册教材的知识点深度适中,广度较为宽泛。
在深度方面,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性质和解题技巧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在广度方面,教材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包括几何、代数、概率与统计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册教材建议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习题配置与难度本册教材的习题配置丰富多样,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
通过这些习题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习题的难度设置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实际应用与数学建模本册教材注重实际应用与数学建模的结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如测量、调查等,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分析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为7〜9年级学生英语教材,全套教材共5册,学期3年。
%1.教材指导思想1、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思想性)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创造适合所有学生的教育;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对于Go For It的编写指导思想,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的首页作了非常明确的说明:它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在运用语言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来学习、体会、掌握语言。
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生活化的学习程序。
综观整套教材(五册),共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为一个单元,选材都来源于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和生活:如:爱好、流行文化、运动、度假与休闲、服装、购物、职业、人物性格与外貌、规章制度与日常生活等。
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话题,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变化特点、充分体现了初中生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所以在学生中很容易开展活动,吸引全体学生参与。
另外,书里许多幽默生动画面也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学生也很容易为之吸引,产生兴趣。
该教材采用的任务型教学这种“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大量的结队、小组、调查等活动中度过,一方面,这使他们总是充满了快乐, 这快乐的学习情感激发了主动学习动机,增强了自信心。
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中,很自然地掌握了语言知识,形成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交流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能力。
同时,Go For It教材中任务型的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很多能让自己发展的空间,有很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如think of your advice/opinions…,write your own ideas…,imagine---,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 ---and say why等任务的完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能力还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科学性)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发个性潜能。
Go For It 以谈论贴近学生生活为内容,它体现了杜威的“从儿童的经验和本能出发”的观点。
自始自终让学生完成listen> pairwork、groupwork、read、discuss and write等任务,使学生随时都在思考问题或做像make a survey> write your reply/an e-mail 等事情,学生通过"自我活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能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个性,它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的观点。
教师则起主导的作用,在活动中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和研究。
包括学生用书每一单元后的Self-check部分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因而评价过程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乂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开阔视野,进而培养出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3、明确目标,灵活开放(灵活性)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而对各个级别则具体描述为“能够做某事”,要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取舍灵活开放。
对于Go For It,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功能项目和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在任务活动中随时渗透了学习策略和文化背景。
而具体的每个任务的设计灵活而开放,正如前面所谈到的本教材大量的think、imagine、discuss等活动使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
而对教材中任务的具体安排教师更是可以灵活处理,创造性使用。
正如主编David Nunan所说:“只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任何教学内容的调整或取舍,任何教学步骤的安排都是可行的。
”4、体验参与,合作探究(趣味性)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英语课程标准》)。
Go For It!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它的每个单元都有pair work, group work,同桌之间、小组之间互相通过conversation, discuss, role play, interview, report和games等交流活动,在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都处于一种相对放松的心理状态,非常有利于进行情感和策略的调整,形成积极态度,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1.教材框架《英语(新目标)》是一套以学生用书为核心,以配套用书和音像制品为支持的立体化配套教材,具有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整体编写的特点。
本教材的配套系统有学生用书、教师参考书、练习册、评价手册、教学挂图等。
本套教材的学生用书分别由10-14个学习单元、2个复习单元(学生用书第1〜5册)、阅读专栏(第4、5册)这些主要部分组成,书后还设计有补充材料,如复习所用游戏、词汇学习记录表、英美语音对照表和词汇表等。
具体分析%1.教学目标1、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不同活动各有侧重。
2、创设语境,让学生模仿真实语境中的对话,结合学生实际生活, 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
3、扩大语言的输入量,通过循环的方式让学生反复练习,重在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要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6.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1.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人教版的教材内容及其特点,决定了它对教与学的指导作用。
各个部分对语言能力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因此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不一样。
一个单元中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正文部分:Section A主要是进行新词汇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单元主题联系紧密。
在此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能力侧重。
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Section B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之后,这一部分的任务难度有所升级,巩固听和说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读和写的能力。
Self-check这个部分是一个练习题,主要是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巩固,通过不断重复而对知识的掌握加强。
附加部分Read-more分为四个Section,重在培养学生运用字典、小组讨论、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等的自学能力。
教材的对话与课文情景创设,更加贴近生活。
老师教学可以从贴近生活处取材,教学内容多是和生活相关的东西,学生学习、练习比较容易。
新教材注重东西文化的差异。
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
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对语言的真实性和文化的敏感度要高,并且在有意无意中给学生进行文化差异的教育。
%1.教材主要特点(-)形象直观1、单元体例,ABC分明。
每个单元分为ABC三部分,并且各有侧重点。
2、图表结合,文字点睛。
每个单元都以明确的小任务呈现,跄的任务都是以图表的方式显现出来,再用以精妙的文字点明任务的主旨。
充分运用了初中学生喜欢色彩鲜明的图片的心理规律,和他们从简明的表格中易于获取知识的认识能力。
学生一看图表,基本就能知道每个小任务的具体含义。
(二)贴近实际具体体现:内容涉及校园生活、交友送礼、餐饮烹饪,影视音乐、日常事务、兴趣爱好等等。
(三)语言与文化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同时还要了解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本套教材在系统编排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并由浅入深地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鉴别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在实际情景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语言。
本套教材介绍了许多典型的英美生活情景,如西方餐饮、家居住所、节日、活动及娱乐的话题,如:baseball, soccer, Thanksgiving, ChristmasDay, Halloween (7j圣节),还有英美以及其他国家地名、名胜、名人、影片、球队,如California, Los Angeles (洛杉矶),New York Power (纽约力量--- 球队名);Rush Hour (尖峰时刻),Forbidden City(紫禁城),dumpling (饺子),chopsticks (筷子)等等,这对了解祖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有重要意义。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本套教材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评价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并尊重个体差异。
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突破传统的单层次的教学编写模式,每个单元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个部分。
Section A为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词汇和语言结构;Section B是在Section A基础上的知识的扩展和综合运用。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体条件和基础,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情况下,自主地补充或取舍教学内容,分层次教学。
学生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主地调整学习进度。
(五).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每一•个单元设计了相应的pair work和group work,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互动。
从学习活动的具体方式上看,本套教材也尽量做到多样化,其中包括:朋友交谈、新闻访谈、电子邮件往来、调查、互致书信、回答问卷,表达对活动的观感等等。
(六).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树立自信,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生用书每单元后的Self Check部分是对本单元的词汇知识、语言应用能力的学生自我评价内容(评价活动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参与并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