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世界近代、中国近代史)
高中历史教材新整合三部曲
高中历史教材新整合三部曲高中历史教材新整合三部曲,是一部依据最新历史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需求,充分整合国内外历史学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而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
这一整合三部曲的教材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历史读本》三套,分别面向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历史通识三类课程,旨在全面提升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我们来介绍《中国历史》。
这是一套专门针对高中中国历史课程编写的教材,以分册式出版。
全套教材包括《古代中国史》、《中古中国史》、《近现代中国史》三册,侧重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大事件。
与传统历史教材相比,《中国历史》不仅注重对历史事件的阐释,更加重学生的历史思辨和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材在呈现历史事实的还结合典籍和文献,深入解读历史事件的背后逻辑和历史人物的生平轨迹,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和生动的历史学习体验。
在本套教材整合之中,还有《历史读本》。
这是一套专门面向高中历史通识课程编写的教材。
全套教材包括《历史名著选读》、《历史人物故事》、《历史文化诗词》三册。
《历史读本》根据历史学习的要求,选择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历史名著、历史人物故事和历史文化诗词。
该套教材力图以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名著,向学生介绍不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历史事件的内涵和特点。
该套教材还强调对历史人文和历史文化的介绍,旨在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和认识。
这三套教材的整合构成了一部全面、系统的高中历史教材新整合三部曲。
无论是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还是历史通识的教学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从教材的编写理念和内容设置上来看,这一整合三部曲教材十分完善和丰富,贴近时代和实践,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和指导意义。
这一整合三部曲教材不同于传统的历史教科书,既注重对历史现象的介绍和阐释,同时更加侧重对历史事件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展现。
教材运用了大量史料和图表,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文献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和评判,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更加全面,也更加适应当下历史教育和现代史学研究的要求。
2021年必修选修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公约》订立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侵略进入新阶段标志。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同步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狂潮。《辛丑公约》订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
1912——19,民族工业浮现了“短暂春天”。
因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某些障碍;中华民国暂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公司热情;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侵略。
体现:轻工业发展得快,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浮现一批知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订立《天津公约》。
内容:容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补偿英法巨额白银;容许外国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订立《北京公约》。
内容:承认《天津公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维新派浮现。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内容: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初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顿论。
续表
时段划分
重要线索与阶段特性
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化
晚清(1840——1912)
辛亥革命后来,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都市里,婚丧典礼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历史通史表(中国近代史)
文化: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新思潮”萌芽,中体西用思想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
一鸦1840—1842
1841英占香港
1842《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912—1919短暂春天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1927—1936国民政府推行新的经济政策——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日益萎缩
1945—1949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
社会生活变迁
汽车(20C末)轮船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中山装、旗袍(辛亥革命后)
1949“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4.23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1945—1949抗战胜利后陷入绝境
1947土地改革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1949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重心:农村→城市
工作中心: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19五四运动
1921.7.23中共诞生
1923中共三大
1924国民党一大标志国共合作形成
1925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1926—1927北伐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12—1919短暂春天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时期
总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1840—189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进一步加深时期。中华文明的拐点与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时期。
通史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教师用书世界史阶段整合含解析
世界史阶段整合线索1 西方民主制的发展历程历程标记事务特点意义起源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起先、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伯利克里改革旺盛轮番而治、人民主权、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促进雅典文化旺盛;差额选举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等影响后世近代民主制创立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确立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建立开创了近代代议制民主制度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创立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近代第一部成文宪法近代民主制扩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封建专制色调和军国主义色调深厚德国结束分裂,走上代议制民主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快速发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过程曲折;以微弱多数走上共和之路法国从今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近代民主制的发展完善1832年英国议会制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选举权民主范围扩大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两党政治两党虽然政见不同,但都代表资产阶级制约机制进一步发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①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日益暴露。
②标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历史影响:国际无产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2)巴黎公社①历史背景:普法斗争法国惨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倒戈卖国,镇压人民。
②历史进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
③历史影响: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宏大尝试。
(3)十月革命①历史背景: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俄国无产阶级有革命政党的领导、有成熟的领袖;一战激化了国内冲突。
②历史进程: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四月提纲》指明正确方向;七月流血事务使列宁抛弃和平过渡的幻想;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
③历史影响: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线索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历程推动因素主要表现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世界市场起先形成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航路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亚、非、拉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整体世界形成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头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大危机和其次次世界大战的教训;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体系)建立20世纪90年头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区域性经济组织建立;跨国公司国际贸易大增历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其次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征英国首先起先,并领先完成;从独创和运用机器起先,从棉纺织部门(轻工业)首先起先;使人类跃进到蒸汽时代在几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将人类推动到“电气时代”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科技转化为干脆生产力的速度更快;科学和技术亲密协作,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领域间相互渗透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引起社会结构变革,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垄断;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并掀起了瓜分殖民地的狂潮;政治经济发展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①背景:国内斗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
高中历史通史整合教材目录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2―8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9-11第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14第二篇中国近代史第四单元鸦片战争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开始变化时期 15―17第五单元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入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第六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至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23―25第三篇中国现代史第七单元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与曲折性 26―29第八单元政治上的抗争与探索 30―34第九单元外交发展的曲折演变 35―38第四篇世界古代史第十单元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十一单元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第五篇世界近代史第十二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十三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第十四单元近代世界思想解放运动第十五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十六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第六篇世界现代史第十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十八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十九单元世界现代科技和文化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
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
4、文化: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局面;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科学技术,世界领先。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 年):封建社会初步发展的时期阶段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巩固时期。
2、民族: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初创时期;3、对外:“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开始交往4、文化: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水平居世界领先;气势恢宏。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年):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通史整合(二) 中国近现代史+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
3.(2022·全国乙卷,28)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 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 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
C 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政权,逐步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
具
建设遭到破坏。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中国
体 政 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表 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
解析:C 材料时间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材料中列强向中国倾销棉 纱、进口棉花,出现纱进棉出的“纱花对流”现象,表明中国的棉 花和棉纱的生产和销售明显受到列强主导的国际市场影响,这说明 中国卷入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故选C项;“民族企业生产力迅速提 高”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中国民族企业刚刚起步,深受国际市场 影响,排除A项;此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完全解体,排除 B项;由于受到列强侵略和倾销商品的影响,传统家庭手工业逐渐破 产,排除D项。
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化程度不 断加深;从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到 政治 辛亥革命,清政府最终灭亡,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共和政体在中国 建立 具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 体 渐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 表 经济 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 现 初步发展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 思想 新思想经历了从倡导到实践的演进,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到三民主义思想
高中中外历史书(6册年表)
高中历史书(6册)大事年表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末朝鲜王朝建立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487-1488迪亚士远航到达非洲南部沿海1492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497-1498达伽马远航到达印度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早期印度莫卧儿帝国建立1520-1570西欧宗教改革1566-1581尼德兰革命1600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17世纪初期荷兰侵入印度尼西亚,法,英,荷开始在北美掠夺殖民地;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688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17世纪英法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1689俄国彼得一世开始改革17时机后半期法国路易十四开始改革17时机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18世纪中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后期奥地利特雷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775-1783北美独立战争1776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利坚合众国独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789.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92.9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3.6-1794。
7法国雅各宾派专政1794法国热月政变1799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海地宣布独立1804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10-1826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15维也纳体系的确立1830法国七月革命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意志西西里工人起义1848.2《共产党宣言》发表1848-1849 1848年欧洲革命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学说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美国内战1864第一国际成立1868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0-1871普法战争19世纪70年代初意大利统一最终完成1871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871.3-5巴黎公社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881-1899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82德意奥三国同盟形成19世纪80年代法国最终确立了对越南的统治1889第二国际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0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1905-190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907英法俄协约的最后形成1910日本正式吞并朝鲜1910-1917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4-1918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11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19-1922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9.3.1朝鲜三一运动1919.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共产国际建立1919.1-6巴黎和会1921.11-1922。
(综合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总目录
(综合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总目录本目录为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完整汇总,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时段,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必修部分第一册:中国古代史1. 中国古代史概述2. 夏、商、西周3. 春秋战国4. 秦汉5. 三国两晋南北朝6. 隋唐7. 五代十国宋8. 元9. 明10. 清第二册:中国近现代史1. 中国近现代史概述2. 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5. 北洋政府时期6. 抗日战争时期7. 解放战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8.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建设9.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第三册:世界史1. 世界史概述2. 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3. 希腊罗马4. 中世纪欧洲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6.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7.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确立8. 两次世界大战9. 冷战与世界的分裂10. 全球化与21世纪的世界选修部分选修一:历史人物评说1. 秦始皇2. 汉武帝3. 唐太宗4. 成吉思汗5. 孙中山6. 毛泽东7. 邓小平选修二:历史事件解读1. 鸦片战争2. 太平天国运动3. 辛亥革命4. 抗日战争5. 解放战争6. 改革开放选修三:历史地理与文化1. 古代中国的地理与政治2. 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3.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艺术4. 近现代中国的地理与政治5.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6. 近现代中国的科技与艺术选修四:历史研究方法与实践1. 历史研究方法概述2. 史料的搜集与运用3. 历史事件的比较研究4. 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分析5. 历史地理与文化的研究6. 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研究以上为本套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总目录,希望能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全面的指导。
历史通史体例整合教材
使用说明:材料内容:本材料是依据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依据通史体例整合的教材,(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到新文化运动时期)使用方法:每位同学用本材料对照课本内容阅读,并在本材料上标注(勾画)两者的相同点。
检查办法:开学后上交本材料,老师检查勾画部分。
并作为平时成绩。
通史体例整合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传说神农氏“制末耜,教民农作”,对许多种野生植物的用途和栽培方法进行了试验。
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成为农业的始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
主要使用石斧、木耒、石铲、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工具。
中国古代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鸡、狗等。
从二里头文化(原始社会后期)开始。
我国进入青铜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距今约4800年的原始文化遗址出土有丝织品。
二、夏商西周时期1.夏朝和商朝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遇事必定要占卜,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2.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度公元前l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大举实行分封。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
以王都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异姓诸侯国包括分封的功臣、古老的附属国,还有一些新恢复的被商灭掉的古国、殷商旧族。
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服从周王室的政令,并承担各种义务;在军事义务方面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还有定期朝觐和交纳各种贡赋的义务。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4)思想上:民主共和理念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5)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视角2 五四运动后思想界的发展状况 (1)思想空前解放,欧美各种思潮流入中国: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 影响,思想方面的变化最为突出,影响也更为深远,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欧 美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等思想涌入中国。 (2)救亡的主题没有变化,救亡的主角却发生了改变: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 和科学传播,“救亡”的时代背景仍然没有改变。但是,传统知识分子逐渐从 思想界的主角退下,较少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年轻知识分子涌现,使五四新文 化运动存在着偏激的倾向,但是也具有更彻底的战斗精神。 (3)传统思想受到猛烈的冲击,也面临着转型的新机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期,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是,其忧国忧民的
③五四运动期间,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 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体现了中国革命的新特色。 (2)经济上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 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3)思想文化上 ①辛亥革命传播民主共和理念,实业救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倡导 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引领近代中国最深刻的思想解放潮流。 ②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 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4)社会生活上: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 化,近代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社会风俗和礼仪体现了明显的民主性和革命 性的特点。
通史整合(中国近现代史)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4(必修+选修1):世界现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一战后,美国爵士乐受欢迎。 20 世纪初( 1925 年),苏联拍摄电影 《波 将金号战舰》 (“默片”)。 2O 世纪 20 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1927 年,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1929 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 目。 20 世纪早期 ( 1929 年),英国现实主义 作家萧伯纳创作《苹果车》 。
20 世纪初 ( 1915 年),格里菲斯拍摄和 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 品《一个国家的诞生》 。
1921 年 3 月,俄共(布)十大召开,决定实行“新经济政 策”。 内容包括: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解除了大部分小企 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 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 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 通和商品交换;废除实物分配制。
1937 年, 日本发动七七 事变。
历史事件 经济
1933—— 1937 年,苏联“二五”计划。 1933 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 内容: 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节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 工代赈;通过社会立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影响: 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 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1929— 1939 年 1939— 1945 年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目录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的目录,以帮助读者了解教材的内容结构。
第一章:古代史概述1.1 史前文明1.2 古代东方文明1.3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1.4 古代印度文明第二章:中国古代史2.1 中国古代史概述2.2 夏商周时期2.3 春秋战国时期2.4 秦汉时期2.5 魏晋南北朝时期2.6 隋唐时期2.7 宋辽金时期2.8 元明清时期第三章:世界古代史3.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3.2 古代印度文明3.3 古代非洲文明3.4 古代美洲文明第四章:中国近代史4.1 中国近代史概述4.2 清朝末年4.3 辛亥革命4.4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4.6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成立第五章:世界近代史5.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5.2 第一次世界大战5.3 第二次世界大战5.4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第六章:中国现代史6.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6.2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七章:世界现代史7.1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7.2 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7.3 当代世界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的目录。
本教材旨在全面介绍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内容。
每个章节都涵盖了该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特点,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请注意,本文档所列目录为根据题目要求编写,具体内容请参考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新版教科书。
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教材内容的替代品。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5必修选修1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表5
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世纪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1517年,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
内容:1、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简化宗教仪式;2、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教会是教徒的结社,教士是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3、国家权力为神所授,王权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应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1541年,加尔文在日内瓦进行宗教改革
内容: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主张自由、平等,个人主义;2、核心: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3、主张发财致富,提倡奋斗精神;4、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和政教合一的政权。
高中历史专题与通史整合简表
(内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世
界
近
代
史
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9、10课、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第18、19课
(内容:英德君主立宪、美法民主共和、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
世
界
现
代
史
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4、25、27课
(内容:冷战、多极化趋势、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超多强)
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15、16、17课、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趋势》第23、24、25、26课》
(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制度、知识经济、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欧洲走向联合、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全球化)
高中历史专题与通史整合简表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
国
古
代
史
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1、2、3、4课
(内容: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行省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度、推恩令、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内阁制、军机处)
中
国
近
代
史
必修一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13、14、15、16课、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内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义和团、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三大、国共第一次合作、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框架表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框架表一、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加强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创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框架表,以供编写教材内容和课程教学的参考。
二、框架表结构以下是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框架表的基本结构,其中包括教材的主要章节和对应的内容安排。
2.1 第一章:古代史2.1.1 中国古代史2.1.1.1 先秦时期2.1.1.2 秦汉三国2.1.1.3 魏晋南北朝2.1.2 世界古代史2.1.2.1 亚洲古代史2.1.2.2 欧洲古代史2.1.2.3 非洲古代史2.2 第二章:近代史2.2.1 中国近代史2.2.1.1 清朝末年2.2.1.2 辛亥革命2.2.1.3 新中国成立2.2.2 世界近代史2.2.2.1 欧洲近代史2.2.2.2 美洲近代史2.2.2.3 亚洲近代史2.3 第三章:现代史2.3.1 中国现代史2.3.1.1 建国初期2.3.1.2 社会主义建设2.3.1.3 对外开放与现代化建设2.3.2 世界现代史2.3.2.1 欧洲现代史2.3.2.2 美洲现代史2.3.2.3 亚洲现代史2.4 第四章:当代史2.4.1 中国当代史2.4.1.1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4.1.3 文化与科技发展2.4.2 世界当代史2.4.2.1 欧洲当代史2.4.2.2 美洲当代史2.4.2.3 亚洲当代史三、注意事项框架表的章节划分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每一章节的内容安排应包括重要事件、人物、时期的概述和详细阐述。
教材内容应融入国内外历史的比较和对比,以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结合实际案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结论本文档提供的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框架表为编写教材内容和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基本结构和安排。
在编写教材时,教师和编写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合理的内容设置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综合素养。
经典知识:高二历史知识通史结构整合表
高中历史通史历史知识整合
先秦时代
秦至清
理解概念中央集权制度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四大发明明清新儒学
近代中国部分
一、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
二、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第一次巨变)
四、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中国现代史
一、新中国的成立二、巩固政权阶段(1949-1953)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期
三、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四、文革时期(1966—1976)五、改革开放以后(
1978—至今)
理解概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四运动 三大改造 中国民主制度的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和平共处五原则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产生(14世纪-16世纪)人类社会开始迈向近代社会
二、资本主义发展(17世纪—18世纪)
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逐渐走向成熟(19世纪——1866年)
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连接为一个整体(1866年—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
一、20世纪上半期(1917年——1945年)
二、二战后至今(1945
年至今)。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最新目录
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最新目录引言
本目录为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2023年最新版本。
本目录详细介绍了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目录
第一册
1. 中国古代史(上)
1.1 史前时期
1.2 夏、商、西周
1.3 春秋战国
2. 中国古代史(下)
2.1 秦汉
2.2 三国两晋南北朝
2.3 隋唐
3. 中国近现代史(上)
3.1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
4. 中国近现代史(下)
4.1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4.2 改革开放至今
第二册
1. 世界古代史
1.1 古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1.2 印度、波斯、阿拉伯
2. 世界近现代史
2.1 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2.2 美国的独立战争、南北战争2.3 日本的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3. 世界现代史
3.1 第一次世界大战
3.2 第二次世界大战
3.3 冷战及其影响
4. 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4.1 第三次科技革命
4.2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合作第三册
1. 历史文化常识
1.1 中国古代文化
1.2 中国近现代文化
1.3 世界文化概况
2. 历史学科方法
2.1 史料的搜集与运用
2.2 历史研究方法
2.3 历史学科前沿动态
结语
本目录详细介绍了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便捷的学习参考。
在学习过程中,请结合教材和教辅资料,全面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最新版本高中历史目录(2023年人教版)
最新版本高中历史目录(2023年人教版)单元一:古代史概览1. 原始社会的终结2.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3. 古代文明的交往与融合单元二: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2. 春秋战国时期3. 秦汉时期4. 魏晋南北朝时期5. 隋唐时期6. 五代十国时期7. 宋辽西夏金时期8. 元明清时期单元三:世界古代史1. 远古人类与古代文明2. 古埃及文明3. 古希腊文明4. 古罗马帝国单元四: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初的动荡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3.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4. 国共内战与新中国的建立单元五:世界近现代史1.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秩序重建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格局重塑3. 冷战与东西方对抗单元六:中国现代史1.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前的现代化建设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3. 当代中国与全球化单元七:地理与历史1. 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2. 地理变迁与历史演进3. 地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单元八: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的概念与特点2. 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工具单元九:历史与社会1. 历史与文化2. 历史与政治3. 历史与经济4. 历史与科技单元十:历史与个人1. 历史对个人的影响2. 个人对历史的认知与参与单元十一:历史与世界1.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融合2. 历史与国际关系以上是2023年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最新版本。
该目录涵盖了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现代史、地理与历史、历史思维与方法、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历史与世界等十一个单元的内容。
希望这个目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历史知识。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及框架
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教材目录及框架前言
本教材版权归国家教育部所有,是2018年高中历史教材的修订版。
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最新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目录和框架。
目录
1. 绪论
2. 近代以前中国史
3. 近代中国史
4. 世界史
框架
绪论
- 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的联系与发展
- 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
近代以前中国史
- 中国古代文明和政治体制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 中外交往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和和平
- 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变革
- 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与社会的变革近代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概述
- 改革、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 帝国主义侵略与民族抗争
- 清末民初的政治呈现
- 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潮流
- 中国的创建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崛起- 国共合作与国共斗争
- 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 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世界史
- 人类社会的远古与文明的兴起
- 古代世界和中世纪世界的形成
- 近代世界的新变革与旧秩序的终结
-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后果
- 冷战与世界新秩序的形成
- 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
- 成功的经验与历史的教训
结语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将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实践,强调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认真学习、理性评价,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
(必修+选修1)
表5:世界近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中国近代史
晚清时期
一、阶段特征
晚清时期(1840~1912年):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
此时,没落的清王朝遭受西方国家的侵略走向衰亡。
(1)政治领域:①1840~1900年伴随着外国列强对华所进行的一系列侵略活动,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重大变化。
②面对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国军民展开勇敢的反侵略斗争和进行各种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兴起救亡运动(维新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经济领域:①鸦片战争,外国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传统的农业文明遭到西方工业文明的严重冲击。
外国列强凭借取得的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中出现新的经济成分:外来资本主义、洋务企业(近代化起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
(3)思想领域: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世界.探索新知,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进步思想,《资政新编》)。
②19世纪90年代,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成为新思潮主流。
③维新改良道路的失败使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逐步深入人心。
“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两大社会思潮。
(4)对外关系:“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国被迫开放.清政府由盲目自大转为对外妥协。
二、知识结构
民国时期
一、阶段特征
民国时期(1912~1949年):从中华民国建立到国民政府统治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政治领域:
①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8年)。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为推动民主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4年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高潮。
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了。
在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是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
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的探索,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从幼稚走向成熟。
在此期间,日本加紧了侵华步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共又一次调整政策,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代表中国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之间的矛盾。
但自1931年后,随着日本侵华步骤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
③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抗战,并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期间,中日民族矛盾始终是中国社会为主要矛盾。
广大人民群众与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的矛盾虽存在,但一直居于矛盾的次要地位。
④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了旨在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内战。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终结。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同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经济领域:①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短暂发展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②20世纪30年代,中共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经济建设成就较大;国民政府进行经济改革和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但同时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③抗战时期由于日本的侵略和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工业发展严重受挫:④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由于美国加紧经济侵略、国民政府的野蛮掠夺,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绝境;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和经济建设,经济有所改善。
(3)思想领域: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倒行逆施,推行尊孔复古,1915年资产阶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新文化运动注人了新的内容。
②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并与新三民主义并存指导中国革命。
③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和创建红色政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作了说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以成熟。
二、构建知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