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行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95be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3.png)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是一种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的综合性系统。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能源的管理和优化,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下面是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上述目标。
1.能源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安装传感器和仪表,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这些传感器和仪表可以包括电能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等,用于采集能源的消耗情况、供热和供冷系统的热量和流量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能源管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2.能源消耗分析与优化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并找出能源消耗较大和浪费的环节。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例如调整能源的供应和使用方式,设置合理的能源使用标准和节能措施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能源供应与储存管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供应通常包括电力供应和燃料供应。
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能源供应进行管理和优化,例如根据实时能源消耗情况和预测需求,合理安排能源供应计划,以确保能源的供应稳定和充足。
同时,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对能源进行储存管理,例如通过对电池组的管理和优化,以提高能源的储存效率和利用率。
4.能源节约与环保措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提供节能措施和环保策略,进一步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通过监测列车的运行速度、车头供电电压等参数,实现能源的精细控制和调节;通过优化列车的调度和排班,减少空驶和拥堵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通过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5.能源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源管理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管理系统进行集成,例如信号系统、调度系统、安全系统等,以实现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控制。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集成,能够更好地获取各系统的数据和信息,提高能源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https://img.taocdn.com/s3/m/2290ab6b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3.png)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等与李玉春噪声污染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噪声污染责任纠纷【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9.30【案件字号】(2020)京03民终7107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孙京周易付辉【审理法官】孙京周易付辉【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当事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当事人-个人】李玉春【当事人-公司】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延志文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贾敬伟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施晓群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汪川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王忠诚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延志文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贾敬伟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施晓群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汪川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王忠诚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延志文贾敬伟施晓群汪川王忠诚【代理律所】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北京市善邦律师事务所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被告】北京地铁六号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李玉春【本院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一是李玉春家属于哪一类声功能区,二是地铁六号线青年路C出口的排风设备是否对李玉春家构成噪声污染;三是如果构成噪声污染,应如何认定污染者。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过错证明诉讼请求发回重审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查明的其他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无异。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三:一是李玉春家属于哪一类声功能区,二是地铁六号线青年路C出口的排风设备是否对李玉春家构成噪声污染;三是如果构成噪声污染,应如何认定污染者。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
![DB11T 1035-2013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消耗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41323f647d27284b7351e4.png)
注:若车站为非换乘站,上式不需计算换乘站换乘量。
2
DB11/T 1035—2013
5.1.2.2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电耗评价指标为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升降高度电耗。
单位:千瓦时/米。计算方法见公式(3)。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单位升降高度电耗=
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电耗 总升降高度
............ (3)
车站其他系统每平方米电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车站其他系统电耗 车站建筑面积
........................ (7)
5.1.3 控制中心能耗评价指标
控制中心能耗评价指标为控制中心占路网综合能耗比例。计算方法见公式(8)。
控制中心占路网综合能耗比例=
控制中心综合能耗 路网综合能耗
×100%
.................... (8)
b) 计期内,线路完成每万人次客运量的综合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人次。计算方法见公式(15)。
线路每万人次综合能耗=
线路综合能耗 线路客运量
........................... (15)
5.1.6 路网能耗评价指标
5.1.6.1 路网单位牵引电耗评价指标包括路网每车公里牵引电耗和路网每万人公里牵引电耗。具体计 算方法如下:
车站电耗 车站建筑面积
............................. (1)
b) 车站每万人次电耗是指在统计期内,车站服务于每万人次乘客的电耗。单位:千瓦时/万人次。
计算方法见公式(2)。
车站每万人次电耗=
车站电耗 车站进站量+车站出站量+换乘站换乘量
................... (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eb42d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a.png)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是为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安全出行,制定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一、安全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安全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例如,在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来设计和施工。
在运营过程中,必须由专门的安全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确保车辆、信号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要加强乘客的安全意识,不得随意越过安全门或在站台上奔跑。
二、乘客服务乘客服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乘客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轨道交通系统的形象和声誉。
因此,在车站和列车内部,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和设施。
例如,在车站内设置导向标志,以方便乘客找到所需的出口或换乘线路;在列车内设置广播系统,及时向乘客传递相关信息;在高峰期增加列车的班次,以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
同时,轨道交通系统还应该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采用智能卡或移动支付等方式,方便乘客购票和检票。
三、运营调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还要求进行合理的运营调度,以确保运输能力和运营效率的最大化。
运营调度包括车辆的调度、乘客流量的控制以及列车排班等。
例如,在高峰期和节假日,需要增加列车的运行频率,以满足大量乘客的出行需求。
而在低峰期,则可以适当减少列车的班次,以节约能源和运营成本。
此外,运营调度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线路之间的运输衔接,以保证乘客的换乘便利。
四、设备维护与管理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规定了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标准。
例如,对于列车,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和检修,确保车辆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舒适度。
而对于信号设备和轨道系统,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修,确保这些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结起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涵盖了安全管理、乘客服务、运营调度以及设备维护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2507e762af90242a895e5bf.png)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由电力系统经高压输电网、主变电所降压、配电网 络和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等环节向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输送电力的能源系统。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基本要求
1.供电系统必须安全可靠 2.供电系统必须经济适用 3.供电系统必须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1)一级负荷。 (2)二级负荷。 (3)三级负荷。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的基本规定
(1)运营单位应按照技术规程对主变电所、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 接触网(轨)、电力监控系统等设施设备进行巡视与维护,确保列车不间断运行。 (2)各变电所均应有两路独立可靠的电源供电,一级负荷应确保由双电源双回 路供电,主变电所数量和牵引变电所数量应满足负载需要。当有外电源点退出、 相邻外电源点跨区供电时仍能满足负载需要。
•模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规范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管理的基本规定
(12)运营单位应确保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完好,设备故障时保证实现 投/退保护功能。 (13)车站级区间照明系统的照度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照明》(GB/T 16275— 2008)的要求,并出具照度测试报告;应急照明、应急电源和电能计量装置的配 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14)运营单位应确保人员停留、通行和工作场所的常规照明与应急照明。 (15)运营单位应确保变电所内、外部设备间整洁,设备间距符合规定,电缆沟 及隐蔽工程内清洁、无杂物,变电所外部满足防火要求,具备巡视和检修条件。 (16)运营单位应及时封堵电缆孔洞,安装防鼠板,悬挂电缆走向标示牌。 (17)供电系统维修班组应根据供电设备沿线分布特点合理设置,以便发生故障 时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18)运营单位应建立供电系统的基础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维修与保养手册、 部件功能描述、配线图、模块电路图、设备台账和供电设备易损件清单等。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2e327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e3.png)
总体架构
感知层
传输层
平台层
应用层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 管理系统采用分层分布 式架构,由感知层、传 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组成。
通过各种传感器、计量 表等设备,实现对地铁 能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 测和数据采集。
利用物联网、互联网等 技术,将采集到的能源 数据传输至后台管理系 统。
包括数据处理、存储、 分析等功能,为上层应 用提供支持。
06
总结与展望
系统建设取得的成果
节能减排
通过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地铁轨道交通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能源浪费和排 放,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提高运营效率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地铁轨道交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 量,减少了人工干预和错误。
创新技术应用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地铁轨道交通能源使用情况的 实时监控和预测,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强化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实现能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 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系统的实施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02
系统建设方案
总体架构设计
广州地铁案例分享
总结词
广州地铁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创新的技术和应用,实 现了能源消耗的降低、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环境品质的 改善。
详细描述
广州地铁在智慧能源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采用了创新的能源管理技术和应用。例如,该系统采 用了先进的能源监测技术,能够对能源使用进行实时监 控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引入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 设备,实现了能源的节约和优化利用。此外,该系统还 采用了智能化的能源调度技术,能够根据客流量、天气 等因素对能源使用进行动态调度,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
![地铁轨道交通智慧能源管理系统介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bcf5d44028915f804dc298.png)
更准确的预测能力
通过海量数据的分析,掌握系统变化趋势,提供更准确的系统预测 报告 ;
更精细的报告
通过综合数据分析与能源评估,提供更精细的报告;
借助大数据分析来洞察用能趋势,预估用能体量,制定用能规划是能源精细化管理,系统智能运营与维护的重 要方法 。
节能诊断
不同站点用能指标比较分析、重点用能设备分析、线损分析、设备告警等模块。
管理节能
针对地铁站点用能情况,定额管理、定额分析。对接其他设备管理系统集中管理控制。
平台功能
地图导航
对各地铁站点地图浏览查询、用能状态、用能结构,以及导航、定位等功能,辅助以图表,直观呈现地 铁站点动态能耗;通过地图导航、定位监测地铁站点,包括地铁站点对应的基本信息、分项能耗、分类 能耗、总能耗、碳排放等展示项。
各地铁平台对接
地图形交互模块
特色功能模块
基本功能模块
数据输出程序
平台功能
地图导航
功能模块
地铁站点地图、地铁站点能耗信息导航。
能耗监测
分项用电的实时集抄和故障告警、仪表状态、电网监测。
能耗统计
年月日数据统计、分类分项数据统计。
能耗公示
站点、人均、面积等总用能信息公示。
能耗报表
按需生成年月日能耗报表、节能统计比较报表。
各级站台对接及 地图交互展示
2#线人民公园地 铁站数据采集
分1#线孵化园 地铁站数据采集
数据整合
数据流程图
各用电分项计量系统(空调、照明)
变配电站监测系统
数据中心流水库
数据中心结算库
牵引用电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入库程序 整理、清洗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22379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78.png)
电气化铁道 电气化铁路及城轨交通牵引供电技术创新与发展论文集DOI :10.19587/ki.1007-936x.2020z1.047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蒋永兵摘 要:本文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要求入手,全面剖析当前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根据运营需求和技术发展,提出了优化对策,从而提高了能源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系统可用度及系统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存在问题;优化对策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design requiremen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urrent common problems in design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ccording to operational needs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re given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design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improve system avail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Key words: urban rail transit; energy management; problem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中图分类号:U2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36X (2020)z1-0192-030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综合管理100分
![2022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综合管理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44a6973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2022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综合管理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感知层的特点()。
A.易连接和易分享B.富终端而瘦网络C.瘦终端而富网络D.自学习且自适应2.对()采用技术革新,技术效果比较明显,实施难度低。
A.动力照明系统B.运营组织C.牵引系统D.通信系统3.线路牵引单耗的影响因素中,()因素影响程度最大。
A.运行速度B.月均气温C.日均客运量D.列车型号4.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惯用的拓扑架构共有()个层次。
A.一B.二C.三D.四5.在常见的节能措施中,通过()措施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
A.车辆制造技术B.制动能量回收C.安装节能控制装置D.电机变频技术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1.城轨交通能源管理面临的挑战有()。
A.能耗基数高、增长快B.影响因素复杂C.用能设备多D.节能难度大E.任务具有长期性2.北京地铁哪几条线路已经完成了LED照明技术改造()。
A.1号线B.2号线C.4号线D.5号线E.八通线3.终端层的发展趋势为()。
A.泛在化B.智能化C.可视化D.专业化E.精细化4.对于节能技术的展望有()。
A.采用节能型设备B.智能环控C.精细化能源管理D.充分利用清洁能源E.风机空调5.2020年,首次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有()。
A.天水B.三亚C.太原D.西安E.周口三、判断题【本题型共5道题】1.日常运营成本中维修开支占比最大。
Y.对N.错2.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直接关系到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起到的效果。
Y.对N.错3.列车从启动到运行,启动阶段的耗能比较大。
Y.对N.错4.轨道交通的运营全成本要远远高于初期的建设成本。
Y.对N.错5.高采样率能够提升数据的精细度。
Y.对 N.错。
智慧城轨运营方案
![智慧城轨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034ca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e.png)
智慧城轨运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城市轨道交通成为更多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选。
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轨道交通的便捷需求,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城市交通建设智慧化,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智慧城轨运营方案。
二、智慧城轨运营方案的基本原则1. 安全可靠原则: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以保障乘客安全和服务可靠为首要原则,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城轨运营的安全可靠。
2. 便捷高效原则: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推广智能票务系统、实时乘客信息查询系统、自助购票系统等服务设施,提高城轨运营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3. 环保节能原则: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重视城轨运营的环保节能,促进城轨运营设施的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信息化智能原则: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建立智能调度和监控系统,提高城轨运营的智能化水平。
5. 公平公正原则: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注重对不同乘客的公平对待,提高城轨运营的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三、智慧城轨运营方案的内容和措施1.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设施,智慧城轨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轨运营方案的基础。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轨道线路建设:应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轨道线路,优化线路布局,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2)站点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的站点建设方面,应注重站点的设计和选址,提升站点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为乘客提供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
(3)车辆和设备更新:应加大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和设备的更新力度,提升车辆和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4)智能化安全设备:应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安全设备建设,如视频监控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等,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智能运营管理智慧城轨运营方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智能运营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aa80c7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6.png)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源管理与优化一、绿色能源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运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耗能大,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很大,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能源进行全局管理。
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主要包括列车牵引能耗、车站、车辆维修及空调等各项目能耗。
其中列车牵引能耗占整个系统能耗的60%左右,是系统内部的最大能耗源。
根据分析发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系统中列车高频率、高功率的启停过程;(2)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制动过程;(3)列车运营方式中的空载运行方式。
1.2.绿色能源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源管理与优化,需要从能源消耗效率提高的角度入手。
其中,引入绿色能源是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太阳能光伏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建设智慧站、车站顶棚安装光伏发电设施可以使得公共交通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能量回收在列车通过车站的制动过程中,可以实现能量回收,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回收到供电系统中,实现能耗的再利用。
此外在列车系统设计时,也要有整体考虑,在牵引功率较大的高速段,通过设计实现能量回收。
二、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为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绿色发展,需要通过能源管理和优化,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1.能耗监测做好轨道交通系统的能耗监测工作,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整个系统中的每个细节,都需要使用传感器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便于系统集中管理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2.2.智能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是实现能源管理和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智能可控制、集中监视和智能应急反应系统,可以实现更加精细的管理和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3.节能改造通过对存在的交通设施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优化,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64176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0.png)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1. 背景介绍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轨道交通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提升,轨道交通系统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能源消耗的增加和环境污染加剧。
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的能源管理系统对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能源管理系统的重要性能源管理系统在轨道交通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不仅能够有效地监控和管理能源的使用情况,还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3. 能源管理系统的功能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能源监测、节能控制、能源优化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能源监测通过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帮助运营方了解能源消耗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节能控制通过控制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速度、停靠次数和空调温度等参数,来减少能源的浪费。
能源优化则是通过合理规划列车的运行线路和停靠站点,使列车运行更加高效,从而节约能源消耗。
故障诊断则是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修复故障,避免因故障导致的能源浪费。
4. 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要实施一个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首先需要对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了解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和问题所在。
然后,根据调研结果,设计合适的能源管理系统方案,并进行系统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培训相关运营人员,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和管理能源管理系统。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能源管理系统的效果评估实施能源管理系统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能源消耗情况、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等方面。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能源管理系统,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
6.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与传统能源管理方式相比,轨道交通系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1e6c49a58da0116c1749c0.png)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2008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2008北京建设部、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08〕57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建设部《二○ ○三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函〔2004〕43号)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编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 ○八年三月四日前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任务,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部分设计、研究、建设、运营方面的单位共同编制的。
原《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是由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自1999年5月1日开始施行,至今已经过去八年。
实践证明,在国内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得到良好的贯彻和运用。
近几年来,在轨道交通制式方面,直线电机、低地板(70%)车、跨座式单轨等轮轨系统已建成运营。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及时吸收到标准中来,对标准中的一些参数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规划
![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ba597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e.png)
汇报人:
2024-01-01
CONTENTS 目录
• 北京市轨道交通概述 • 运营管理现状 • 规划与未来发展 • 挑战与对策 • 国际经验与借鉴 • 结论与建议
CHAPTER 01
北京市轨道交通概述
历史与发展
1965年
北京地铁1号线开始建设,成为 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
新线建设
根据规划,未来北京市将建设多条新 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地铁线路 和轻轨线路,以扩大轨道交通覆盖范 围和提高运输能力。
既有线改造
对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改造和 升级,包括延长线路、增设站点、提 升车辆设施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安 全性。
智能化与绿色发展
智能化
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建设,推广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提高运营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CHAPTER 03
规划与未来发展
远期规划与目标
远期规划
到2035年,北京市将建成由4条线路组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网,总长度达到2819公 里,覆盖10个市辖区和1个县。
目标
实现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有效缓解,形成安全、 高效、便捷、绿色、经济的城市交通体系。
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
THANKS
[ 感谢观看 ]
可持续发展
推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加 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
CHAPTER 05
国际经验与借鉴
国际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全球轨道交通发展概况
介绍全球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重点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发展 情况。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42c4a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f.png)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23.11.27•【文号】建城〔2023〕74号•【施行日期】2023.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城〔2023〕7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委、交通委,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委,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委,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在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精细治理、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与新发展阶段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有关部署,全面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整体谋划、协同实施,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系统健全、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智能绿色、安全韧性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服务水平。
坚决守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的底线要求,加快补齐设施短板。
持续扩大高品质设施供给,提高设施便捷性和包容性,提升设施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精准施策。
充分考虑城市现状实际和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各类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不搞“一刀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8cc30ebcc22bcd126ff0c8f.png)
Urban Transport of China Vol.16No.4July 2018城市交通二○一八年第十六卷第四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做出部署。
《意见》指出,要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
《意见》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骨干,近年来发展总体有序,但部分城市也存在规划过度超前、建设规模过于集中、资金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为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衔接协调、集约高效,严控风险、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政策措施落实。
1)完善规划管理规定。
严格建设申报条件,提高申报建设地铁和轻轨的相关经济指标。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由100亿元、1000亿元调整为300亿元、3000亿元。
提高建设规划质量,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融合,鼓励探索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严格建设规划报批和审核程序,确保建设规模同地方财力相匹配。
强化建设规划的导向和约束作用,已经国家批准的建设规划原则上不得变更,进一步明确了规划调整和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条件。
2)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未列入建设规划的项目不得审批(核准),已审批项目要合理把握建设节奏。
强化项目建设和运营资金保障,强化城市政府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支出责任,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3)强化项目风险管控。
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严禁违规变相举债,对列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范围的城市,暂缓审批(核准)新项目。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b97ec6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5.png)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0•【字号】京政发〔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4.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2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人民政府2022年4月10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交通发展将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向更加注重各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是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未来五年,新一轮技术革命将带来行业的深刻变革,国家系统布局“新基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将加快交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
本规划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指标和主要任务,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北京交通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北京交通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73.1%,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指数降低至5.48(2019年数据),“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理念深入人心,道路交通拥堵态势得到有效控制,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地铁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方案V2】地铁信息化管理系统
![【北京地铁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方案V2】地铁信息化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853cc3edd3383c4bb4cd2c4.png)
【北京地铁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方案V2】地铁信息化管理系统北京地铁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方案xx-8-7xx-8-201. 概述在每个国家的城市中,地铁都被认为是中、大型规模城市快速发展的标志符号。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大动脉,地铁运营严重依赖电力供配电系统。
地铁供配电系统不断面临着安全、可靠性压力,管理压力,成本压力。
地铁供配电系统日益庞大,用电设备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管理难度大,能源成本不断上升,运营成本压力增大,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套有效的监控管理方案。
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owerLogic 电力监控系统可以为地铁用户提供专业的完整的电能管理解决方案。
PowerLogic 系统能够实现对轨道交通牵引系统、交通车站和其他能源监控点数据的自动获取,对系统的电能质量状况进行毫秒级、周波级的精确的监视和记录,为用户提供详尽的采集数据,对系统的电能质量事件及供电可靠性进行分析,实现快速报警响应,预防严重故障发生。
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PowerLogic 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电力成本控制,减少停电时间并优化设备运行。
2. 地铁供电系统概况地铁的供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如上图所示。
通常,主变电站主进线为110KV 等级,变送成35KV 进入各车站的降压变电所,站与站之间采用环网结构。
400V 低压负荷包括环控系统,AFC 系统,送风,冷却水泵等。
低压负荷根据其重要性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负荷:一级负荷包括BAS 、FAS 、AFC 、牵引、通信、信号、屏蔽门、消防泵、喷淋泵、直流屏、环控电控室用电、总控室用电、售票系统等,通常由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且为末端切换;二级负荷包括自动扶梯、直升电梯、污水泵、雨水泵、排风机、正常照明、站台照明、暖通空调等,通常由双回路供电或双电源单回路供电。
三级负荷包括冷水机组及其配套冷冻泵、冷却塔、冷却泵、热水器、商业广告照明、清洁机械,通常由由一路电源供电。
3. 地铁电能管理系统需求? 全面实时掌握电气参数 ? 专业的电能质量管理? 详尽报表分析(包括能耗,负荷趋势,故障波形,电能质量事件等) ? 数据访问的共享4.PowerLogic 系统结构系统管理层(客户端)系统管理层(服务器)通讯接口层现场监控层4.1 系统管理层电能质量监控系统采用基于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结构, 以多进程、多任务、抢占式Windows xx中英文操作系统作平台,该系统采用标准化、网络化、功能分布的体系结构,且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维护方便性,系统具备软、硬件的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
大数据时代的北京地铁能耗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时代的北京地铁能耗监控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713fc079563c1ec4da7190.png)
用能报警
设备故障报警
设备启停报警
表计报警
能耗报警
能耗平台之牵引分析丨分析思路
数据分析
✓ 总体及各线路历年牵引单耗走势分 析
✓ 异常值分析
影响因 素分析
✓ 温度、客流量、满载率、ATO模 式
✓ 地上线、地下线、旧线、新线
建模预测
✓ 时间序列分析——总 体
✓ 回归预测——单条线
能耗平台之牵引分析丨牵引单耗分析流程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
数据标准 数据质量 数据管理
数据 查询
智能 告警
智能 预测
辅助 解决
能源 报表
大屏 展示
➢ 临时数据层:从各专业源系统抽取而来的数据,加载至临时数据层落地 ➢ 汇总数据层:结合业务标准,从基础数据层进行数据指标汇。 ➢ 基础数据层:建立统一数据模型,对各专业源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存储。 ➢ 专用数据层:为下游应用提供数据访问和数据支持。
北京市
1
重点行业
4
重点单位
N
全市统筹 联动节能 监测服务
平台
设备运行 电能数据 运营数据
北京地铁能耗统计与监测平台
监测 统计 分析
上报
北京地铁能耗平台-建设目标
1. 标准
研究构建能耗模型,数据接入标准。面对地铁种类繁多的设施设备,从分类、分项和分户 三个维度构建能耗统计模型,梳理北京地铁智能表计覆盖原则,制定数据采集接口标准。 使北京地铁在未来能耗系统建设、管理、运营的过程中,做到有标准,有规范,有原则。
平台建设采用B/S架构,基于Hadoop分布式集群处理技术,利用其高容错性、高吞吐量等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数据接口,从多个数据 源采集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为多个平台与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平台产品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实现了能耗数据分析与展示, 对地铁能耗进行预测,为制定节能减排的改进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暂
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实现轨道交通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与统计分析,满足轨道交通节能减排工作要求,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合理用能评价方法》等标准,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其他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轨道交通建设企业是新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建设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规划、在建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建设。
第三条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是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更新改造及运行管理的责任主体,须遵照本规定对既有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进行更新改造,并负责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交通委负责组织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的验收。
线路能源管理系统监测数据须实时上传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分析与监测平台1。
第二章系统架构及功能
第五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全线各车站/变电
12013年,交通委启动北京市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统计与监测平台建设,用于实现十二大交通行业及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和运营数据统计与监测。
所能耗的数据,并且通过系统软件进行统一处理和统计分析,并预留与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平台的接口,同时对全线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实现集中、全面、实时的在线监测,将每个车站的供电质量、电能、水、燃气和热力能耗、事故报警等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到系统中并显示,对全线车站实行同步管理。
应具有数据实时监测、历史记录功能、趋势功能、自动抄收功能、智能监测设备管理功能、查询统计功能、数据分析功能、能耗质量分析、报表功能、输出打印功能等。
第六条线路能源管理系统下设车站级能源管理系统,主要采集车站电能、水、燃气和热力仪表的各种基础数据,并经过主干通信传输网(独立带宽)上传到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应具有能源数据实时采集、存储、监测等功能。
第三章表计配置原则
第七条计量表计应对电能、水、燃气、热力等能耗实现分类、分项、分户计量。
计量表计应满足《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的相关要求,并具有数据采集与传输、远程管理和维护功能,表计应充分考虑智能化及功能扩展和升级需求。
第八条电能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开闭所中压进线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变电所
牵引变压器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以及在变电所配电变压器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三级表计应包括在400V进线开关配置多功能电能表,在照明母线、广告照明、水泵、电梯、空调、风机、屏蔽门、AFC、FAS/BAS、公安通信、商业通信、UPS整合、再生制动设备等馈线独立配置多功能电能表。
第九条水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总进水计量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计量表;三级表计应包括在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空调冷冻站、水房、卫生间等主要用水设施配置计量表。
第十条燃气、热力计量表计配置:一级表计应包括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配置燃气、热力总计量表;二级表计应包括在车辆段与综合基地采暖、浴室、食堂等功能分区配置计量表。
第四章能耗数据监测
第十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电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线路外电源进线电耗:统计期内,线路运营相关消耗的电能总和,包括列车运行、车站运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运行消耗的电能以及线损。
(二)线路牵引电耗:统计期内,运营列车在线路上运
行所消耗的全部电能。
(三)线路动力电耗:统计期内,线路所有车站所消耗的全部电能。
(四)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电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范围内用于检查、维修、照明等相关设备及列车在车辆段和停车场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五)车站照明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照明系统(包括公共区域照明、工作区域照明、区间照明、非商业的广告照明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六)车站通风与空调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公共区域通风与空调系统、管理用房通风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和隧道通风系统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七)车站电梯与自动扶梯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自动扶梯系统(包括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轮椅升降台等)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八)车站屏蔽门电耗:统计期内,车站屏蔽门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九)车站通信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通信系统(包括公安通信系统、商业通信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车站三级负荷电耗:统计期内,车站三级负荷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一)自动售检票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自动售检票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十二)商业用电系统电耗:统计期内,车站商业用电系统运行所消耗的电能。
第十二条轨道交通线路水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线路水消耗:统计期内,线路所有车站、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所消耗的全部用水量。
(二)车站水消耗:统计期内,车站内所消耗的全部用水量,包括车站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三)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水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消耗的全部用水量,包括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线路燃气与热力消耗数据监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天然气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天然气使用量,包括厂区采暖、浴室、食堂等。
(二)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热力消耗:统计期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热力使用量,包括厂区采暖、浴室、食堂等。
第五章系统性能
第十四条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系统应满足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实时性、安全性、能耗数据连续性等管理需求。
系统性能须满足国家关于能源管理系统相关管理规定以及《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规范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关于系统硬件、软件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规定具体实施的相关细则另行规定。
本规定由市交通委负责解释。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