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9世纪文学(下)-《外国文学史》-马工程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PPT 张世君 第8章第7节 马克吐温

外国文学史PPT 张世君 第8章第7节 马克吐温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哈克贝利· 芬历险记》
长篇小说《哈克贝利· 芬历险记》 (1884,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是吐温的代表作。它 虽然以儿童哈克为主角,却是一本写给成 年人看的书,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二、人物类型
马克· 吐温站在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立场看待美国社会生活, 追求社会平等、自由民主,这是他塑造边决策,凭直觉行动, 而不是凭理智判断,凭一时的冲动,而不是事先拟好计 划。离开法律成规,根据直觉对是非下判断,这是哈克 的突出特点,也是最具特色的美国人性格。 哈克天真无邪,教养不够,正直坦诚,经验不足, 凭直觉办事,好冲动、爱冒险,喜欢各种新奇的事物, 对前景充满好奇心,四处流动,忙忙碌碌,总想到别处 去碰碰运气。
口语化风格
马克· 吐温的叙事语言运用生动活泼的方言,他的 作品句法简洁、朴素,语言准确、简明,极少用长句, 常用并列句和重复句。他的口语化风格奠定了美国文 学口语化风格的基础。 《哈克》运用了各种方言,在《哈克》扉页“说 明”中,作者写道:“在这部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 方言妙语:密苏里河黑人方言,西南最边远的森林地 带的方言,普通的‘Pike-County’方言,最终发生变 化的极好的方言。这些方言的运用,不是偶然冒险的 形式,被人猜疑,而是经过周密的调查,颇费心力的, 它具有帮助引导读者熟悉这几种方言的价值。”
幽默的正义感
马克· 吐温的幽默充满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幽 默与讽刺融为一体。1910年11月23日,他在纽约发表 《我也是义和团》的著名演说,谴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他以惯常的幽默风格谈道:“我在报上读到一段 新闻,一开头便说:‘俄国准备实行节约’。我倒是没 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我当即想,要是俄国实行了节约, 能把眼下派到满洲去的三万军队召回国。让他们在和平 生活中安居乐业,那对俄国来说是多大的好事。”“义 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 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外国文学史》 马工程教学教材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外国文学史》 马工程教学教材

O 到19世纪晚期,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 展,俄国、挪威等国的成就尤其令人 瞩目,涌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 斯泰、契诃夫、易卜生等一大批世界 文豪。
O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文学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O 巴黎公社文学以诗歌创作为主,主要 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 鲍狄埃是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带有鲜明 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倾向,其代表作是 1871年创作的《国际歌》。
O 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凸显。一批富有 才华的艺术家,先后形成了唯美主义 和象征主义两个流派,由于苦闷悲观 是这两个流派的共同倾向,它们也被 合称为“颓废派”。
O 唯美主义的首倡者是法 国作家戈蒂耶,他在 1834年写的《<莫班小 姐>序言》中公开提出 了“为艺术而艺术”的 口号,并对艺术的本质 进行了新的阐释。
O 唯意志论也是当时流行的思潮。 O 唯意志论宣扬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是现代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最早的、 也是影响最大的代表性流派。 O 唯意志论前期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 代表,后期以德国哲学家尼采为代表。
叔本华
尼采
O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继承 了叔本华、尼采的思想, 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生 命的流动,是“生命的 冲动”驱使生命不断发 展变化,从而创立了生 命哲学,也即直觉主义。
O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 生化,而是人生应当艺术化。
O 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 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分 为前后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90象征主义阶段。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05 19世纪文学
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是对启蒙时代以来的理性主义的一种反 叛,强调个性、情感、想象力和自然。
代表作家及作品
卢梭的《忏悔录》、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拜伦的《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等。
风格特点
重视内心世界的描绘,追求个性和情感的自由表达,强调对自然的热 爱和向往。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
当代外国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呈现出跨文化交流的趋势 ,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和作品相互交融,形成了多元化的 文学格局。
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女性主义文学在当代外国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女性作家 以独特的女性经验和视角,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女性主义作 品,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尊严。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批评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它追求艺术上的完美和典雅,强调理性、 秩序和规则。法国是古典主义的中心,代表作家有莫里哀、拉辛等。
巴洛克文学
巴洛克文学是17世纪欧洲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追求豪华、夸张和奇特的 效果,强调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代表作家有西班牙的贡戈拉、英国的多恩等 。
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探讨了人类存在、真理、美德 等问题,对后世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 远影响。
古希腊戏剧
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形式,代表作家 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 得斯等,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 和宗教问题。
古罗马文学
01
02
03
罗马史诗
以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为代表,描写了罗马民 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文学
启蒙运动
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洲范围内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强调理性、科学和进 步,反对迷信和专制。启蒙运动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现实主义文学的 发展。

外国文学史讲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PPT课件

外国文学史讲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PPT课件
实。 ▪ 3、艺术应创造典型,典型应个性化; ▪ 4、环境是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11
《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 1、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 史;
▪ 2、反映了贵族阶段的没落衰亡史; ▪ 3、反映了人伦天理的沦落史。
12
《高老头》
▪ 故事梗概: ▪ 伏盖太太,拉斯蒂涅,皮安训,伏脱冷,维
7
司汤达 (Stendhal,1783-1841)
▪ 文学地位:近代小说之父 ▪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现实主义文学
的宣言书,主要观点有: ▪ 1 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文学; ▪ 2 “三一律”是不真实的; ▪ 3 散文适宜表现变化无穷的现代生活; ▪ 4 一切伟大的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
漫主义者。
8
▪ 《人间喜剧》共90多部作 品,分“风俗研究”、“哲 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 部分。
▪ 其中风俗研究又分: ▪ 1 私人生活场景 ▪ 2 外省生活场景 ▪ 3 巴黎生活场景 ▪ 4 军旅生活场景 ▪ 5 乡村生活场景
10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美学
▪ 1、文学应反映整个历史时代; ▪ 2、艺术的任务在于再现自然;真实地再现现
18
奥斯丁1775-1817
▪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导 ▪ 《傲慢与偏见》 ▪ 斑纳特5个女儿的故事:达西
伊丽莎白
▪ 奥斯丁的婚姻观和爱情观:为 了金钱、财产和地位而结婚是 错误的,而完全无视上述因素 也是愚蠢的。--一个并不深 刻的主题,一部极富艺术魅力 的传世佳作
19
20
狄更斯1812-1870
《红与黑》
▪ 故事梗概: ▪ 于连,德·瑞那夫人,贝尚松神学院,彼拉
神父,木尔侯爵,玛特儿小姐 ▪ 思想意义: ▪ 红象征拿破伦的资产阶级革命; ▪ 黑象征王朝复辟和教会的黑暗; ▪ 于连的一生是从红走向黑,又从黑回归红的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二版) 马工程课件第8章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二版) 马工程课件第8章
的主流成分对自然和文学的态度: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弥补自 然缺陷的一种努力,只有艺术美才能接近完美,因此美在本质上是人类 精神崇高性的体现。 生态主义绿色诗学认为,勇于清理文学给自然环境留下的累累创伤,检 讨文学话语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是生态批评的应尽义务。
第二节 自然书写与生态中心思想
第一节 西方生态主义与文学思潮的兴起
生态诗学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整体原则。地球上所有存在体 缺一不可地相互依存,将包括大地在内的地球上的全部存在视为一 个“生命共同体”,在人类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生 态整体观在认识论和伦理学层面动摇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为重 购伦理和审美价值体系提供新的可能,让主体间交融关系成为美感 的重要表现和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
美国著名生态主义作家温德尔·贝里的《美国再定居》阐述了绿色农 业文明对于恢复美国理想的活力的重要意义。
生态主义作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仅是某种情感的表达,而且是在 政治哲学的层面对美国立国精神的重新确认。
生态主义文学批评家马断在《花园里的机器》(1964)中对此作了 明确的呼应:“自从大发现时代以来,人们就一直用田园理想来界 定美国的涵义,时至今日,它仍然影响着国人的想象。”确实,如 果说在前现代社会,田园理想更多表达了象征意义,那么在工业时 代,尤其是生态主义时代,则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西方生态主义与文学思潮的兴起
(二)二者的相异之处: 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的自然情怀与生态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观之间
存在明显不同。 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自然是一个工具性的客体,成为对照和批判机
器社会种种恶疾的样板,文学的真正指向仍然是城市和社会,或者 说,自然并未获得独立自主的存在。生活在现代早期的浪漫主义作 家,很难摆脱人本主义话语的制约。 生态主义文学,则是从认识论上拆解人类的唯一主体地位,在伦理 上主张所有存在体价值平等,敬畏自然。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马工程文学理论全套PPT课件26773全
链》、《一生》、《漂亮朋友》 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
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 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
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1889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 批评家。
主要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 美关系》、《怎么办?》
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 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美是 生活”的定义,系统探讨了俄 国文学批评思想的发展,并宣 传革命思想。
➢ 科学性的体现: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 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
➢ 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 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三)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 分支
文艺哲学 文艺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语言学 文学价值学 文学信息学 文学文化学
文艺哲学
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 学)问题 ➢ 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 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 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 假等范畴
柏拉图
文艺社会学
文学中有社会学问题 ➢ 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
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 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卢那察尔斯基
文学心理学
文学涉及许多心理学问 题 ➢ 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 验、文学与联想、文学 与想象、文学与回忆、 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1 .文学艺术的特点
➢ 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 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 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案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阿·布洛夫的观点。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外国文学》全套课件 PPT

1、社会:
西方社会由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社会转化为 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领主制和庄院经济; 教会统治:教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文化上都 拥有比封建主更强大的势力。
现代主义文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是二十世纪西方文 学主流。 最重要的特征是反传统。 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大思潮。其中 重要的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后象征主义、 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 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 默、新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
导论要点
一、外国文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欧美文学发展的四大阶段及其主要的文学思 潮。
外国文学
一、外国文学的学习目的
本课程目的是使同学们通过对该课程的学 习,全面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掌握外国 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认识外国文学的 主要思潮产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以及重要作家 和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从而提高思想认 识水平和审美修养,提高分析和把握外国文学 现象的能力。
二、外国文学的学习方法与 要求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走向兴盛。 现实主义者从表现内心世界走向了写实,并热衷 于探讨环境与性格的关系。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带 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民主意识。19世纪的现实主义 因此也得到了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称号。 斯汤达《红与黑》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狄更斯《双城记》 艾米莉· 勃朗特《呼啸山庄》 巴尔扎克《高老头》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 托尔斯泰《复活》
2.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
希腊神话按照人的形象塑造神。神的人格 化程度极高。 英雄故事通常讲的是英雄的社会斗争和与 命运对抗的故事,表现了英雄不屈的精神和 自由的意志。 如俄狄浦斯的故事、阿喀琉斯的故事、赫 拉克勒斯故事、俄底修斯的故事、阿伽门农 的故事等。

外国文学史PPT课件

外国文学史PPT课件

2021
3
2.中国对外国文化文学介绍和吸收的历史
两次高潮:东汉至唐宋印度佛教文化文 学的介绍和吸收;鸦片战争后对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的介绍和吸收。
第二次高潮分为三次浪潮:清末、五四、 新时期。
2021
4
3. 外国文学课的历史沿革
从文坛转入大学——极左思潮影响下外 国文学课的遭遇——粉碎“四人帮”后外 国文学课的恢复。
《 海上搏斗》
陡然间隆起一个巨澜,可怕地从上盖下,把
筏船打得团团转。他自己被从筏上抛出,抛出 很远,舵柄从手里滑脱,桅杆被各种风暴混合 旋起的强大风流拦腰折断,船帆和帆桁一起被 远远地抛进海里。他被久久地打入地下,无力 迅速地向上浮起,身受狂涛巨澜的重压,神女 卡吕普索所赠的衣服也增添分量。他很久才浮 出水面,嘴里不断喷吐咸涩的海水,海水顺着 他的头流淌。他虽然精疲力竭,但没有忘记筏 船,他在波浪中向筏船游去,把它抓住,坐地 筏体中央,逃避死亡的结局。巨浪把木筏随潮 流忽上忽下地抛掷。有如秋天的北风吹动原野 上的蓟草。
外国文学 (欧美文学部分)
2021
1
前言
一、学习什么?
1.学习内容 外国文学指中国以外的世界文学。一般分为 欧美文学(西方文学)与亚非文学(东方文 学)。
本课主要讲授欧美文学,包括希腊、罗马、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俄国、 美国及北欧等国家文学。
文学历史:从古代欧洲文学到19世纪文学。
2021
15
三、古希腊罗马文学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对美的崇尚。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4.种类齐全,具有开创性。
2021
16
第二节 希腊神话与史诗 一、希腊神话: 1.神话的产生: 神话是人类最初的一种文学形式,是 原始社会中原始初民的口头创作。 “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 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 式本身。”(马克思) 神话是原始人类以文字语言和故事叙 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原始崇拜和信仰。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外国文学史课件(全)

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和爱弥尔·左拉的《娜娜》等作 品,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 杂性。
莫里斯·梅特林克的《青鸟》和皮 埃尔·加缪的《局外人》等作品, 探索了人生意义和道德问题。
雷蒙·格诺的《费加罗的婚礼》和 伊夫·蒙当的《蓝》等作品,关注 个体命运和社会变革。
德国文学
详细描述
亨利希·曼的《臣仆》和托马斯·曼 的《魔山》等作品,揭示了社会 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对后来的 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现代主 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源泉之一。
阿拉伯文学
总结词
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语系国家文学的总称,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多种形式。
详细描述
阿拉伯文学的主题广泛,包括爱情、战争、历史等,代表作品有《一 千零一夜》、《阿拉伯之夜》等。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哲学、艺术思潮,它强调多元化、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 秩序提出了质疑。
详细描述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的表现,它反对传统的小说结构和叙事方式,强调文本 的碎片化和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作家常常运用戏仿、拼贴、反叙述等手法,打破文本的连贯性和意 义确定性,以反映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详细描述
古希腊文学以神话、史诗和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类存在和命运的 思考,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关注。
详细描述
古希腊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成为后世 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对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 动等时期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罗马文学
总结词:德国文学在近代时期也 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涌现出了一 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外国文学史》 马工程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外国文学史》 马工程

O 斯泰凡•马拉美(1842— 1898)是象征主义的大师, 参加过帕尔纳斯派运动。 马拉美崇尚美与梦想,对 自己的创作要求很严。 《牧神的午后》(1876) 是他最著名的诗歌。
O (三)俄国文学 O 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仍然是俄
国文学的主流。 O 安东•巴普洛维奇•契诃夫(1860—
1904)
创作中,从生理的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 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 原因。
O 第三,开始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 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擅长描写群众 场面和人物的变态心理,叙述文风一 般平和、冷静,作家隐匿很深,不发 议论,不作评价。
O 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集 大成者和实践者,他身 体力行,于1877年发表 了小说《小酒店》,通 过描写洗衣女工绮尔维 丝的一生来探讨酒精对 人的危害,并一举成名。
O 塞缪尔•巴特勒最大 的特点是好争论,一 生写过许多论争文。 巴特勒有两部传世作 品:《埃瑞璜》 (1872)、《众生 之路》(1903)。
O 约翰•罗斯金(1819— 1900)是英国著名的 学者、作家、艺术评论 家,也是前拉斐尔派的 重要理论家。
O 主要著作有五卷本的《现代画家》 (1843—1860)、《建筑的七盏灯》 (1849)、《爱丁堡讲演集》 (1853)。罗斯金一生有两大贡献: 一是弘扬美的意义,一是开展社会批 评。
O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 生化,而是人生应当艺术化。
O 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至20 世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 到90年代是前期象征主义阶段,20 世纪初到40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阶 段。
O 前期象征派产生于法国,从19世纪 中叶开始流行的唯心主义是它的哲学 基础。

外国文学导论 PPT

外国文学导论 PPT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 技术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日益 加深,世界文化多样性正面临前 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制订和实施文 化政策以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 国际社会的主流思想。
三、《外国文学史》的编写介绍
(一)《外国文学史》2009年12月启动 2009 年 12 月,《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工作 正式启动。教材是教育部马工程办公室直接 负责领导的第一批海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 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 的12位专家组成。
出清样后,编写组又对清样经数 次校对,通读,尽力消除可能出 现的错误,并最终将印制成书的 《外国文学史》教材,呈现给诸 位指正。
第一首席专家是华中师范大学的 聂珍钊教授,第二、三首席专家 分别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郑克鲁教 授和浙江工商大学的蒋承勇教授。
(二)起草编写提纲 课题组进行了认真和充分的准备,系统 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外国文 学史的相关论述,全面了解当前我国 “外国文学史”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使 用情况,以及学术界关于外国文学史研 究的相关成果,深入探讨了当前外国文 学史教学和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 题,并在此基础上多次召开全体会议进 行反复研讨,形成了编写提纲,上报教 育部工程办。
这种结构虽然可以解决写作外国 文学史结构上的一些麻烦和困难, 但是不适合我们目前编写的马克 思理论建设工程规划中的《外国 文学史》的写作。
一是将外国文学史分为两个部分 不合题意,二是目前东方文学史 定义存在缺陷,即没有包括中国 文学,因此东方文学史实际上不 是严格的东方文学;三是东方文 学实际上是西方中心主义的产物, 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承认;四是 不合马克思关于民族的文学走向 世界的文学的科学论断。
二、马工程教材 《外国文学史》编写思路

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第八章 19世纪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第八章  19世纪文学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第三节列夫.托尔斯泰识记列夫.托尔斯泰各个创作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使托尔斯泰知识解读] 50年代的农奴制危机和社会动荡促使托尔斯泰去探索解决史贵族与农民矛盾的途径。

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青中》三部曲,通过贵族青年尼古林卡性格的形成过程,揭解了贵族生活方式对人的恶劣影响。

《寒瓦斯托波尔故事集》是根据作者参加塞瓦斯托波尔战役写成的。

《一个地主的早晨》首次表现了作者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短简小说《琉森》,遭责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文明”、“自由”、“平等”的虚伪和金钱至上的原则. 1863年,他的中篇小说《哥萨克》发表。

作者把哥萨克人的纯朴生活与贵族的享乐生活加以对照,首次提出贵族阶级“平民化”的问题。

1863 年至1869年,他写出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分。

小说以1812年俄国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长篇历史小说。

70 年代是俄国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

历史变动的特点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精确而深刻的反映。

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写成了《忏悔录》,这是作者世界观转变的标志。

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有剧本《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活尸》,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等。

1891年至1892年间,俄国发生了大饥荒托尔斯泰参加了赈济贫民的工作。

事后写了《关于饥荒的通信》。

此后,他还写成了《艺术论》,完成了杰作《复活》。

理解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主义、忏悔贵族[知识解读]心灵辩证法:(1)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一个手法。

(2)通过人物心理变化来反映人的性格和思想变化,注重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

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站在自由贵族立场上幻想以改良主义来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良社会的政治主张,主要包括:(1)不以暴力抗恶。

(2)(2)道德的自我完善。

(3)(3)博爱思想。

(4)忏悔贵族:忏悔贵族是托尔斯泰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

外国文学史PPT 张世君 第8章第7节 马克吐温

外国文学史PPT 张世君 第8章第7节 马克吐温

口语化风格
马克· 吐温的叙事语言运用生动活泼的方言,他的 作品句法简洁、朴素,语言准确、简明,极少用长句, 常用并列句和重复句。他的口语化风格奠定了美国文 学口语化风格的基础。 《哈克》运用了各种方言,在《哈克》扉页“说 明”中,作者写道:“在这部书中,运用了一系列的 方言妙语:密苏里河黑人方言,西南最边远的森林地 带的方言,普通的‘Pike-County’方言,最终发生变 化的极好的方言。这些方言的运用,不是偶然冒险的 形式,被人猜疑,而是经过周密的调查,颇费心力的, 它具有帮助引导读者熟悉这几种方言的价值。”
3.流浪儿典型哈克
哈克是马克· 吐温有名的儿童形象。他在密西西比 河上流浪,他是一个现代流浪儿,和传统流浪汉不同 的是,他的旅行冒险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为 了追求自由,表现出文明的倾向 。他不愿做虚伪的 “文明人”,宁愿下地狱。他帮助黑奴隶吉姆逃跑, 反对种族歧视。 他的整个旅行是不断的“逃离”,从家中逃离, 从文明社会逃离,从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前逃离。 他是一个逃离的人。
幽默的正义感
马克· 吐温的幽默充满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幽 默与讽刺融为一体。1910年11月23日,他在纽约发表 《我也是义和团》的著名演说,谴责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他以惯常的幽默风格谈道:“我在报上读到一段 新闻,一开头便说:‘俄国准备实行节约’。我倒是没 有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我当即想,要是俄国实行了节约, 能把眼下派到满洲去的三万军队召回国。让他们在和平 生活中安居乐业,那对俄国来说是多大的好事。”“义 和团主张要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也是义和团。因 为我也主张把他们赶出我们的国家。”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加冕仪式
《王子与贫儿》 的加冕仪式真假王 子重新换装,恢复 原来的身份。加冕 过程嘲笑了严肃的 国王即位。电影改 编把幽默演绎到底, 以玉玺敲核桃的动 作结束。

国外文学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随堂资料PPT学习教案

国外文学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随堂资料PPT学习教案
剧中主要人物有唐·哥梅茨、国王和欧那尼以及唐娜·莎尔 1831年发表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
第41页/共85页
《巴黎圣母院》思想内容
1.揭露和控诉了封建教会势力和专制制度的反 人民的罪行。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 倾向。 小说的矛头直指中世纪封建专制的国家机器。 2.热情地歌颂了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和斗争精 神,并对他们的悲惨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第10页/共85页
《抒情的插曲》23
为什么玫瑰这样苍白
啊,你说,亲爱的,为 什么? 为什么碧绿的草坪上 蓝色紫罗兰无语沉默? 为什么那云雀在空中 这样悲哀忧伤的歌唱? 为什么在那麝香草里?
为什么太阳神情冷淡 厌倦地照着河边的牧场? 为什么大地阴沉昏暗 像坟墓一样的荒芜凄凉? 为什么我憔悴又沮丧 我的亲爱的,你倒说啊! 为什么你竟抛弃了我?
“19世 纪 最 富 天 才的 诗人。 ” ——歌 德
“ 思 想 界 的 君王” ——普 希 金
第23页/共85页
拜 伦 主 要 创 作有:
(1)1807年诗集《懒散的时刻》 (2)1809—1811年间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一、二章
(三、四章是后来写的,完成于1817年) (3)1813—1816 “东方故事诗” (4)故事诗《锡雍的囚徒》(1816) (5)哲理剧《曼弗雷德》(1817) (6)诗剧《该隐》(1821) (7)讽刺诗《青铜世纪》(1923) (8)长篇叙事诗《唐璜》(1818-1823)
第15页/共85页
第 一 , 长 诗 批判和 讽刺的 矛头首 先指向 普鲁土 政府的 反动统 治。 第 二 , 对 德 国封建 制度的 憎恨。 第 三 , 基 督 教是封 建制度 的精神 支柱。 对基督 教会的 批判。
思想内容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全套PPT课件

马工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册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 全套PPT课件

第二节 钱谦益、吴伟业与 清初诗坛的新变
一、钱谦益的诗歌理论与创作
▪ 钱谦益(1582—1664),字受 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于明 朝官至礼部右侍郎,南明弘光朝 为礼部尚书,顺治初降清,授职 礼部右侍郎,不久以病辞归。晚 年曾秘密参与抗清活动。编辑有 明诗总集《列朝诗集》,著有 《初学集》《有学集》和《投笔 集》。
▪ 李邺嗣受黄宗羲的影响,向宋代苏轼学习,突破了明七子设 置的樊篱,风格上自成一家。
▪ 嘉门蜚雨后,夕浪卷龙雷。怒鬼乘潮出,惊鸿斗日来。千 烽衰眼逼,万鼓竖毛催。天地疮痍满,何人血战回?
三、风格多元的屈大均
▪ 屈大均(1630—1696),字 翁山,号泠君、华夫等,番禺 人。曾参加反清军队,失败后 削发为僧,法名今种。著有 《道援堂诗集》《翁山诗略》 等。他与梁佩兰、陈恭尹并称 “岭南三大家”。因作者坚持 遗民立场,略无顾忌,触怒清 朝统治者,因而雍正、乾隆年 间其诗集曾两度遭禁。
第二节 清代的人文思潮与 文学
▪ 清初的思想家们一致批判、反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的空疏学 风。他们深慨于明代覆亡的教训,力图改变明代的虚浮学风,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这批学者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做出了卓 异的贡献,提出许多具有启蒙意义的新思想。
▪ 清中叶,启蒙思潮虽然受到扼制而一度有所消沉,但随着商 品经济的繁荣,社会矛盾的激化,文化学术领域的启蒙思潮 又重新抬头,这表现为汉学的裂变。汉学家戴震由古籍文字 的训诂进入对理学问题的研讨和对宋代理学的批判
▪ 钱谦益的诗歌创作在明末已基本摆脱七子派的影响,风格呈现为 多元状态,带有唐、宋兼学的倾向。其中古体诗学宋的倾向更明 显一些,表现为散文化的笔法和自由畅达的辞气。
▪ 不仅否定七子派的模拟之风,而且推出了自己的学诗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作中,从生理的角度去表现人,特别是 以当时遗传学的观点去理解促使人行动的 原因。
21
O 第三,开始淡化情节,主张按生活的 本来面目去反映现实,擅长描写群众 场面和人物的变态心理,叙述文风一 般平和、冷静,作家隐匿很深,不发 议论,不作评价。
2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左拉作为自然主义的集 大成者和实践者,他身 体力行,于1877年发表 了小说《小酒店》,通 过描写洗衣女工绮尔维 丝的一生来探讨酒精对 人的危害,并一举成名。
第八章 19世纪文学(下)
1
第一节 概述
O 一、19世纪晚期社会历史背景与主要 文学思潮
O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欧美一些发达 国家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
2
O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诞生后, 在各国工人阶级中广泛传播,影响越 来越大。
O 19世纪后半期,实证主义、唯意志论、 直觉主义等流派盛行。
O 他们甚至主张,不是艺术反映生活, 而是生活模仿艺术;不是艺术应当人 生化,而是人生应当艺术化。
30
O 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 纪40年代在西方出现的文学流派,分 为前后两个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90 年代是前期象征主义阶段,20世纪初 到40年代为后期象征主义阶段。
31
O 前期象征派产生于法国,从19世纪中 叶开始流行的唯心主义是它的哲学基 础。
3
O 实证主义的创始人是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 家孔德,他主张用自 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 社会,把社会与自然 等同起来。
4
O 法国哲学家丹纳继续和发展了实证主 义哲学,在《艺术哲学》(1865)、 《论智慧》(1870)等著作中,丹纳 将实证哲学和达尔文的学说运用于文 艺理论的研究,提出“种族、环境、 时代”是文化发展的三个决定性因素。
16
O 他先是在长篇小说《戴莱丝•拉甘》 的序言(1867)中,后来又在80年代 初写的理论文章《实验小说》、《戏 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 家》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自然主 义理论观点。
17
O 在小说创作中,龚古尔兄弟是自然主 义作家的先驱。爱德蒙•德•龚古尔和 于勒•德•龚古尔两兄弟是从文献研究 走向文学创作的,他们创作了一系列 带有自然主义倾向的风俗小说。
23
O 他在巴黎近郊梅塘购置了一栋别墅, 经常邀请一批青年作家在那里聚会, 并以“梅塘集团”命名。这些青年作 家是阿莱克西、昂利•赛阿、莱昂•埃 尼克、于斯曼和莫泊桑,其中莫泊桑 因写作《羊脂球》脱颖而出,成为一 代名家。
24
25
O 美国的自然主义以诺里斯、克莱恩、 德莱塞为代表,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 初。在瑞典,斯特林堡创作了《朱丽 小姐》、《债主》等自然主义的典范 剧作。
在艺术上以丑为美。 O 其次,诗人们借助感官可及的具体事
物作为意象,认为主客观之间、宇宙 万物之间都能产生相互的感应,强调 想象和通感的作用。
34
O 第三,追求诗歌的音乐、绘画的结合, 在诗歌形式上追求简练精粹。
13
14
O 这一时期,自然主义兴起,它是19世 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 其名称来自拉丁文“natura”(自然) 一词。为自然主义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孔德和丹纳。
15
O 左拉接受了丹纳种族、 环境与时代的文艺创作 “三要素”的观点,并 吸收了当时生物学和医 学上的新成就,特别是 遗传学理论,提出了自 然主义的理论。
28
O 9世纪后半期,唯美主义在英国得到 了充分的发展,约翰•罗斯金的美学 思想对唯美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O 瓦尔特•佩特的美学思想也是推动英 国唯美主义运动的重要动力。
29
O 唯美主义者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 艺术应超脱一切利害关系,强调美应 该是纯粹的、绝对的,而创作则是自 由的、想象的、虚构的。
5
6
O 唯意志论也是当时流行的思潮。 O 唯意志论宣扬意志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是现代人本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最早的、 也是影响最大的代表性流派。 O 唯意志论前期以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为 代表,后期以德国哲学家尼采为代表。
7
叔本华
尼采
8
O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继承 了叔本华、尼采的思想, 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于生 命的流动,是“生命的 冲动”驱使生命不断发 展变化,从而创立了生 命哲学,也即直觉主义。
18
19
O 自然主义把人类社会等同于自然界, 把人等同于任何一种生物,因而常以 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的理论来解 释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忽视甚至无 视人的社会属性。
20
O 自然主义的文学特点是: O 第一,重视观察、调查和细致的描写,将
真实性和客观性视为文学创作的首要条件。 O 第二,机械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搬到文学
O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术语,具有极 其广泛的涵义,但象征主义作为一种 文学流派却是在19世纪中后期正式登 上历史舞台的。
32
O 1886年9月18日,旅居法国的希腊青 年诗人让•莫雷亚斯在《费加罗报》 上发表《象征主义宣言》,是象征主 义正式诞生的标志,但是象征主义的 创作要在此之前。
33
O 前期象征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O 首先,大量描写城市中的丑恶现象,
9
O 到19世纪晚期,现实主义文学继续发 展,俄国、挪威等国的成就尤其令人 瞩目,涌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 斯泰、契诃夫、易卜生等一大批世界 文豪。
10
O 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建立 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文学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1
12
O 巴黎公社文学以诗歌创作为主,主要 内容是宣传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 总结公社经验,号召人们继续斗争等。 鲍狄埃是巴黎公社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歌,带有鲜明 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倾向,其代表作是 1871年创作的《国际歌》。
26
O 19世纪后半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凸显。一批富有 才华的艺术家,先后形成了唯美主义 和象征主义两个流派,由于苦闷悲观 是这两个流派的共同倾向,它们也被 合称为“颓废派”。
27
O 唯美主义的首倡者是法 国作家戈蒂耶,他在 1834年写的《<莫班小 姐>序言》中公开提出 了“为艺术而艺术”的 口号,并对艺术的本质 进行了新的阐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