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概要(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58)《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本课程达到的目的、任务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一门研究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教学是为了适应我国特殊教育“回归主流”的国际化趋势,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特殊儿童教育观念,弄清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普通学前教育环境中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正确、恰当地分析学前教育机构中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并施以恰当的教育,为提高学前儿童的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

二、学习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阐述在学前期常见的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需要及其教育,分为基本原理、各类特殊儿童特点及教育、常见的特殊教育手段和学前一体化教育四部分。

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教学时参考。

三、复习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理论联系实际,避免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请尽量联系现实教育实践进行思考。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计40 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0 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

学期期末考试。

评价由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方式用论文及笔试闭卷。

比例为20%、80%。

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第一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二)了解国内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特殊儿童、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概念;
(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三)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思考题
1.学前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4.. 回归主流教育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第二章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概念。

(二)了解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鉴别方法。

(三)了解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的主要的身心、行为特点。

(四)掌握对学前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教育干预的基本对策。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和身体病弱儿童概述;
(二)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和身体病弱儿童主要的身心、行为特点;
(三)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儿童的鉴别;
(四)学前视觉发展障碍、学前听觉发展障碍和身体病弱儿童的教育干预。

三、思考题
1.导致视觉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2.学前视障儿童的主要心理特点有哪些?
3.如何辨别学前儿童是否有视觉障碍?
4.对视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有哪些主要措施?
5.试述测量学前儿童听觉障碍的几种方法。

6.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有哪些?
7.在幼儿园对脑瘫儿童应进行哪些方面的辅助训练?
8.癫痫症儿童发病时,教师应如何处置?
9.在幼儿园教师应当怎样对待哮喘儿童?
第三章学前智力落后儿童儿童的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概念
(二)了解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

(三)熟悉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评估方法。

(四)掌握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
(二)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测查评估方法;
(三)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三、思考题
1.智力落后的原因有哪些?
2.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特点是什么?
3.智力落后儿童的测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4.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如何为智力落后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第四章学前语言发展障碍儿童的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二)了解每一种障碍的诊断步骤和方法。

(三)掌握对这些语言障碍进行治疗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定义;
(二)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成因;
(三)学前儿童语言障碍各种类型的诊断与矫治。

三、思考题
1.什么是学前儿童语言障碍?发生率是多少?
2.举例说明语言障碍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3.构音异常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进行诊断与矫治?
4.流畅度异常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诊断与矫治?
5.发音异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进行诊断与矫治?
6.语言发展异常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进行诊断与矫治?
7.如何促进儿童语言的正常发展?
第五章学前情绪与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孤独症儿童、多动症儿童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孤独症儿童、多动症儿童的主要的心理、行为特征。

(三)了解孤独症、多动症形成的原因。

(四)了解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五)掌握对孤独症儿童、多动症儿童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方法和手段。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孤独症儿童的概念、行为特征、成因及教育训练;
(二)多动症儿童的概念、行为特征及教育训练;
(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概念、类型及教育。

三、思考题
1.学前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2.在学前机构中如何发现和教育孤独症儿童?
3.你认为导致孤独症儿童的因素有哪些?
4.学前儿童的多动行为有哪些主要表现?
5.举例说明在教育中如何利用行为管理治疗方法对儿童多动行为进行矫治。

6.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7.举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幼儿园中有情绪行为障碍的儿童?
第六章学前超常儿童的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学前超常儿童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二)了解学前超常儿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掌握对超常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超常儿童的概述;
(二)学前超常儿童的鉴别;
(三)学前超常儿童的早期教育。

三、思考题
1.超常儿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超常儿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超常儿童的鉴定包括哪些内容?
3.学前超常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4.有利于超常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应包括那些特征?
5.在幼儿园如何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第七章游戏治疗
一、目的要求
(一)了解游戏治疗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关系。

(二)理解游戏治疗的主要理论派别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

(三)学会游戏治疗的实施方法,初步具备将游戏治疗技术应用于学前特殊儿童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一)游戏治疗的特征;
(二)游戏治疗的理论流派;
(三)游戏治疗的实施方法。

三、思考题
1.试描述游戏治疗的特征。

2.游戏与游戏治疗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3.精神分析学派游戏治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游戏治疗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5.如何布置游戏治疗室的环境?
6.如何评估游戏治疗的效果?
第八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语言矫治
一、目的要求
(一)明确语言障碍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及语言矫治的意义。

(二)理解幼儿教师在语言障碍儿童的矫治过程中的角色。

(三)掌握常见的语言矫治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
(一)语言障碍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及语言矫治的意义;
(二)学前儿童语言矫治的基本观点与指导原则;
(三)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方法。

三、思考题
1.语言障碍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2.对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进行语言矫治的意义有哪些?
3.儿童语言治疗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语言治疗工作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5.幼儿园语言矫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试设计一份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语言矫治的个案计划。

第fh章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的行为矫正
一、目的要求
(一)理解各种流派有关行为矫正的主要观点和方法。

(二)了解各种理论流派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

(三)掌握主要的行为矫正方法并能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特殊儿童行为问题概述;
(二)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三)行为矫正方法的运用。

三、思考题
1.行为问题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各种行为矫正理论的主要观点。

3.试述正强化在学前特殊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应用。

4.举例说明消退的应用。

5.试用代币制或行为塑造法对某个儿童进行个别矫正或行为塑造。

第十章学前特殊儿童的一体化教育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组织形式、内容和方法。

(二).理解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中的人员的基本职责。

(三)掌握为学前特殊儿童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的方法,初步具备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一)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
(二)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组织形式;
(三)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四)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
三、思考题
1.影响学前一体化教育安置形态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一体化教育教育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

3.简述一体化教育教育目标制定的基本环节。

4.简述一体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要类型。

5.如何理解一体化教育中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6.个别教育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7.制定个别教育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8.如何为特殊儿童制订个别化教育方案?
第三部分:附录:样题及参考答案
(0558)学前教育专业《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样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12 分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儿童(2 分)。

具有三大典型特征:智力早熟,坚持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掌握欲特强(1 分)。

二、单选题(本大题供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视力障碍儿童分为盲和低视力两种,其中低视力的标准是(C )。

A . 0.3-0.5 C. 0.3-0.05
B . 0.1-0.3 D. 0.05 以下
2.某儿童的听力损失是27 分贝,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该儿童是(D )。

A . 全聋 C. 中度
B . 重度 D. 轻度
三、判断与分析(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2 分)
视力障碍只对儿童的行走造成困难。

答案:
错(1 分)。

视觉障碍不仅对儿童的行走造成困难,而且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听觉注意力好(1 分);机械记忆占优势;概念形成难或不正确(1 分);兴趣不
广泛;自卑等(1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6 分)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

答: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包括:社会交往障碍(1 分);缺乏社会性注意(1 分);
言语发展迟缓,言语沟通障碍(1 分);刻板行为,拒绝变化(1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如何制定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

答:个别化教育方案是教师和家长合作为某个特殊需要儿童建立的个别教育计划。

个别化教育计划是进行一体化教育的关键所在(1 分)。

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1 分)。

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内容应包括:儿童现状分析(0.5 分)、特殊儿童接受特殊治疗和帮助的内容(0.5 分)、特殊儿童参与正常儿童学习的内容和程度(0.5 分)、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0.5 分)、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0.5 分)和方案检查的时间及方式(0.5 分)。

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的制定步骤是:(1)分析评定:分析评定儿童的个
别内在差异、差异的种类和差异形成的原因(2 分)。

(2)制定方案:确立具体目标,制定适宜的、完整的个别化教育方案(1 分)。

(3)修订方案: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不断地进行修改(1 分)。

根据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重新修订方案,使之愈加完善(1 分)。

六、材料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思思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独处;上课从不发言,非常胆小,一紧张就咬手指;喜欢自己看小人书、画画。

因为父母工作很忙,童童从小和外婆在一起,常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攻击;请你童童很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总不能如愿。

如何改变童童的状况呢? 试根据行为矫正原理设计一份个别教育计划。

答案要点
(1)确定行为矫正目标:提高与人交往的次数和范围、学会发言、不咬手指等(2 分)
(2)确定行为矫正的方法:代币制和行为塑造(1 分)
(3)确定代币和行为塑造的步骤:代币:红五星、小红旗、小珠子、小纸块等(1 分)行为塑造的步骤:如开始与同座说话交往、再与邻座说话交往、最后与全班同学交往等(1 分)
(4)选定支持强化物: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画画、看小人书等(1 分)
(5)确定要奖励行为与支持强化物的兑换比例和方式:上课发言一次可得2 颗红五星,和同学谈话可得1 颗红五星,一天不咬手指可得3 颗红五星,每累计20 颗红五星,可兑换一次支持强化物,以此类推(1 分)。

(6)严格具体操作:把计划告诉儿童让其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1 分);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代币的施与和兑换(当儿童表现出期望行为时,及时出现代币;
当儿童集满一定数量的代币后,应及时兑换支持强化物)(1 分)。

与家长联系,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

(7)注意循序渐进,尤其在交往行为的塑造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

(8)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去:当儿童的目标行为反应达到期望满意程度后,还应帮助儿童脱离代币制,以适应自然环境。

逐步提高代币的价值和兑换比例,让儿童的行为逐渐稳定并能在自然环境中表现期望的目标行为(1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