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形实训教案-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合集下载

快速成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快速成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快速成型实验要求课程共安排了8学时的实验教学,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做以下要求:1.实验在机械CAD中心和快速成型实验室进行。

2.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复习课堂上讲解的命令的用法,预习实验目的、步骤及将要完成的图形。

进实验室时,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复习情况。

对未复习或预习者,教师可拒绝其做实验。

3.学生在做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纪律,不得迟到、旷课和早退。

4.学生在做实验时,必须爱护仪器设备,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上机。

5.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问题分析等。

6.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批改,最后结合复习、课程纪律、作图效果、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综合打分,把该成绩签在报告成绩栏上,并进行成绩记录。

实验一:Magic RP软件基本操作(1学时)一、实验目的1.熟悉Magic RP软件界面及运行环境的配置。

2.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

3.掌握Magic RP软件中STL文件的检验与修复。

4.掌握Magic RP中对零件加支撑的操作。

5.掌握Magic RP中的分层操作及生成二维层片文件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配置:PIII450/内存128M/显卡TNT32M/硬盘10G以上。

三、实验内容1.熟悉Magic RP的基本操作。

2.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

3.掌握Magic RP中对零件加支撑的操作。

4.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STL文件的检验、修复及切片。

四、实验步骤1.上机,运行Magic RP。

2.熟悉file菜单下的Machine setup中各项设置。

3.熟悉基本绘图命令、显示命令、图形变换命令等。

4.熟悉Support generator菜单下的各项命令,并完成对零件加支撑的操作。

5.熟悉Fix tools bar菜单下的各项命令,掌握STL文件的检验与修复方法。

6.熟悉Slicer菜单下的命令,并完成一个零件的切片操作。

7.熟悉Mark toolbar菜单下的标记命令,结合标记命令进行STL文件的修复。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册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册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RPM)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具有高效、灵活、精确等优点,在我国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实训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2. 掌握快速成型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学会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简介(1)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定义:根据零件的三维模型数据,迅速而精确地制造出该零件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

(2)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特点:高效、灵活、精确、可重复性好。

(3)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分类:立体光固化(SLA)、立体印刷(SLS)、熔融沉积建模(FDM)等。

2. 快速成型设备操作(1)SLA设备操作:介绍SLA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SLS设备操作:介绍SLS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FDM设备操作:介绍FDM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1)新产品开发: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产品原型,进行外观、结构及功能验证。

(2)模具制造: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模具,提高模具设计及制造效率。

(3)航空航天: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航空航天零件,提高制造精度和效率。

(4)医疗领域: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医疗模型、手术器械等,提高医疗水平。

4. 快速成型实训项目(1)项目一:SLA设备操作及模型制作(2)项目二:SLS设备操作及模型制作(3)项目三:FDM设备操作及模型制作(4)项目四:快速成型技术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对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掌握了快速成型设备的操作方法,熟悉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领域。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快速成型

工程训练实习报告快速成型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工程训练实习,旨在使学生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过程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通过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快速成型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简介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将数字模型快速转化为物理实体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模具制造、产品开发、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几种快速成型技术:(1)立体光固化成型(SLA)(2)选择性激光烧结(SLS)(3)熔融沉积成型(FDM)(4)三维喷印成型(3DP)2. 实验操作(1)SLA实验首先,实习老师介绍了SLA技术的原理和设备操作流程。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分别完成以下步骤:① 设计数字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STL格式。

② 准备光敏树脂:将光敏树脂倒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③ 激光扫描: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扫描参数,进行激光扫描。

④ 固化成型:通过紫外激光照射,使光敏树脂固化,形成实体模型。

⑤ 清洗与干燥:将成型后的模型放入清洗液中清洗,去除多余的光敏树脂,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2)SLS实验实习老师介绍了SLS技术的原理和设备操作流程。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分别完成以下步骤:① 设计数字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模型,并将其导出为STL格式。

② 准备粉末材料:将粉末材料放入设备中,搅拌均匀。

③ 激光烧结: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设置扫描参数,进行激光烧结。

④ 喷涂粘结剂:在烧结完成后,使用粘结剂喷枪对模型进行喷涂,使粉末材料粘结在一起。

⑤ 清洗与干燥:将成型后的模型放入清洗液中清洗,去除多余的材料,然后进行干燥处理。

3.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SLA和SLS两种技术的操作流程。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

快速成型制造实训报告1.实习目的1).通过快速成型制造实训了解怎么利用快速成型设备制作模型,学会怎么操作快速成型机,然后根据模型做出硅胶模具,让我们对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再用硅胶模具浇注出工件。

2.实习要求1).自己用PRO-E软件设计模型,用快速成型机器制造出模型,模型做好后,用硅胶做出硅胶模具。

等模具固化后,用AB胶浇注出一个工件。

3.模型的设计与选择1)用PRO-E设计出一个猪仔的模型,尺寸自定,模型有明显的分型面,所以比较容易做分模。

(模型如图所示)4.原型的制作1).用PRO-E造型的模型用stl格式保存好后,拿到FDM 200快速成型机上,开始做模型。

(制作过程如图所示)5.硅胶模方案与结构的设计1)制作硅胶模,我们用上下分模的结构,对角做了两个突起作为导柱。

我们没有用油泥,而是直接在浇硅胶时控制好只浇到分型面处。

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 模具硅胶外观是流动的液体,A组份是硅胶,B组份是固化剂。

取250克硅胶,加入25克固化剂(注:硅胶与固化剂一定要搅拌均匀,如果没有搅拌均匀,模具会出现一块已经固化,一块没有固化,硅胶会出现干燥固化不均匀的状况就会影响硅胶模具的使用寿命及翻模次数,甚至造成模具报废状况。

6.硅胶模的制作流程1).先用纸板围成一个能包住模型的框,模型要距离纸板10到15MM,用铅笔尖的一头连接模型,作为浇注工件时的胶口。

在框里面喷上脱模剂,方便做好后的处理。

然后把配好的硅胶浇到框中,浇完后拿到真空机中做抽真空处理。

抽真空排气泡处理:硅胶与固化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抽真空排气泡环节,抽真空的时间不宜太久,正常情况下,不要超过十分钟,抽真空时间太久,硅胶马上固化,产生了交联反映,使硅胶变成一块一块的,无法进行涂刷或灌注,这样就浪费了硅胶,只能把硅胶倒入垃圾桶,重新再取硅胶来做。

抽真空完后就拿到烤箱中烤2个小时,等固化后再浇另一半的模具。

浇另一半时也要涂上凡士林或脱模剂。

快速成型技术训练实习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训练实习报告

快速成型技术训练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快速成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快速成型技术,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快速成型技术训练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工艺流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理论课程学习,了解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发展历程、各类设备及工艺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对快速成型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实习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实习过程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快速成型实验室,并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实际操作。

实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操作:我们学习了快速成型设备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包括三维扫描仪、三维打印机、数控加工中心等。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亲自操作设备,熟悉了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巧。

(2)材料准备:了解了快速成型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3)工艺流程:掌握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工艺流程,包括三维建模、数据处理、模具设计、材料准备、实体制造等。

(4)产品检验:学习了产品检验的方法和标准,掌握了如何对快速成型产品进行质量评估。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完成了一个个实际操作任务,制作出了具有一定复杂度的三维实体模型。

同时,我们还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实习报告,总结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思和所做。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1)掌握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学会了快速成型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3)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习反思(1)理论联系实际: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紧密联系,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在实际操作中游刃有余。

(2)培养创新意识:快速成型技术发展迅速,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实训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实训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训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工程实践技能。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工程实训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工程实训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工程实训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教学难点:1. 工程实训中的安全问题。

2. 工程实训中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训场地和设备。

3. 安全防护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工程实训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工程实训的理解。

二、讲解实训操作步骤1. 教师详细讲解实训操作步骤,包括设备准备、安全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训操作。

三、分组实践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实训项目。

2. 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实训任务。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问题分析与解决1.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组长汇总并报告给教师。

2.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给出解决方案。

3.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解决方案,再次进行实训操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强调实训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2. 学生分组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实训报告,包括实训内容、操作步骤、问题解决过程等。

2. 学生分享实训心得,互相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

2. 学生对工程实训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学生对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实训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教师应加强实训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实训效果。

快速成型概述学习教案

快速成型概述学习教案

第24页/共59页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直接模具
指的是利用不同类型的快速原型技术直接制造出模 具本身,然后进行一些必要的后处理和机加工以获得 模具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直 接快速模具制造是用SLS、FDM、LOM、3DP等工艺直 接制造出树脂模、陶瓷模、金属模等模具。
二、按制造工艺原理分以下几种
熔融沉积技术 (FDM)
三维喷涂粘结 (3DP)
立体印刷成型 (SLA)
Basic RP Technologies
层合实体制造 (LOM)
选域激光烧结 (SLS)
无木模制造 (PCM)
第16页/共59页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4.3 快速成型技术的 应用
CAD模型 Z向离散化(分层)
层面信息处理 层面加工与粘接
层层堆积















组中
合堆
过积
程成

第10页/共59页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4.1.3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1)可以制造任意复杂的三维几何实体。离散/ 堆积成型的原理,将十分复杂的三维制造过程 简化为二维过程的叠加
第11页/共59页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2)快速原型产品单价与原型的复杂程度和原型的数
量均无关
产品单价 产品单价
传统方法
传统方法
RP 复杂程度
第12页/共59页
RP 制造数量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二点 五十一分。

《快速成形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要

《快速成形技术》实验指导书概要

实验须知实验课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与操作技能。

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

2.培养正确的科学实验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3.能独立操作和独立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在实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任务1.学习利用 Pro/E设计三维零件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

3.掌握切片加工软件的应用。

4.了解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结构及加工原理。

5.学习 LOM 快速成形机的基本操作及应急处理。

6.了解纸基快速原型的后处理过程。

三.实验前的准备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效果,对实验的预习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学生应在每次实验课之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并复习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课的进行1.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认真听取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的介绍。

3.观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结束后,计算机应正常退出、断电,快速成型机应按照要求的程序断电。

清理实验现场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报告试验报告是对实验工作的总结,应简明地将实验结果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

试验报告要求文理通顺,字迹端正、清晰,分析合理,结论正确,讨论中肯。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系别、专业、年级班次、实验者及同组人姓名、实验日期。

2.实验目的3.主要实验内容及结果。

4.对实验结果进行分行、讨论,回答实验指导书中提出的问题。

实验一快速原型建模及前置处理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三维零件设计软件,进行零件的三维设计。

2.掌握 STL 文件的生成方法和精度确定,了解估算加工时间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三维数字模型1参照给出的工程图设计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

2学生自行设计三维数字模型,要求:高 <15mm,长 /宽 <130mm。

快速成形实训报告

快速成形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快速成形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设备操作流程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快速成形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快速成形设备的使用,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快速成形模型的制作。

二、实训内容1. 快速成形技术原理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通过材料堆积的方式快速制造出实体模型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包括:分层制造、材料堆积、光固化、热熔、喷墨打印等。

2. 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本次实训主要使用的是光固化快速成形设备,其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调整参数,如切片厚度、填充密度、打印速度等。

(2)预热:打开设备,预热光固化材料,使其达到一定温度。

(3)打印:设备开始分层打印,每层厚度约为0.1mm,打印速度约为10mm/s。

(4)固化:紫外光照射材料,使材料固化。

(5)脱模:打印完成后,将模型从设备中取出。

3. 快速成形模型制作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快速成形模型。

具体步骤如下:(1)设计:使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将设计好的模型导出为STL格式。

(2)切片:将STL格式的模型导入设备,进行切片处理。

(3)打印:按照设备参数进行打印,直至模型成型。

(4)后处理:将打印好的模型进行打磨、抛光等后处理,使其达到预期效果。

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学习快速成形技术原理,了解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流程,熟悉快速成形材料。

2. 实训中期:根据实训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快速成形模型,进行实际操作。

3. 实训后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评价,总结实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四、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快速成形模型,掌握了快速成形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果:1. 熟悉了快速成形技术原理,了解了快速成形设备的使用。

2. 掌握了快速成形模型的设计、制作、后处理等基本技能。

快速成形技术实习报告

快速成形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先进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暑假期间,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快速成形技术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快速成形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快速成形技术原理及分类快速成形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直接制造出物理实体的技术。

根据成形原理,快速成形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立体光固化成型(SLA):利用紫外光照射液态光敏树脂,使其固化成三维实体。

(2)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利用激光束烧结粉末材料,形成三维实体。

(3)熔融沉积成型(FDM):将熔融的塑料或其他材料通过喷嘴挤出,形成三维实体。

(4)三维打印(3DP):利用喷嘴将粘合剂喷洒在粉末材料上,实现三维实体成型。

2. 快速成形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1)SLA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准备光敏树脂,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将光敏树脂倒入液位传感器内;3)调整激光功率、曝光时间等参数;4)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进行切片处理;5)开始固化成型。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触碰激光束;2)定期清洁设备,保证光敏树脂的质量;3)确保设备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2)SLS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准备粉末材料,检查设备是否正常;2)将粉末材料倒入料斗;3)调整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参数;4)将数字模型导入设备,进行切片处理;5)开始烧结成型。

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注意避免粉末飞扬;2)定期清理设备,保证粉末材料的质量;3)确保设备环境温度和湿度适宜。

3. 快速成形技术应用案例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以下快速成形技术应用案例:(1)汽车零部件制造:利用快速成形技术制造汽车零部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

快速成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熟悉快速成型技术的常见方法和工艺,了解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3.熟悉常见的快速成型方法(如立体光固化打印、选择性激光熔化等)。

4.了解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制造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快速成型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具备分析和评估快速成型工艺和设备的能力。

3.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快速成型设计和工艺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度和好奇心。

2.增强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四章:快速成型技术概述–快速成型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2.第五章:快速成型方法–立体光固化打印–选择性激光熔化–其他快速成型方法(如熔融沉积建模、三维打印等)3.第六章:快速成型应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制造领域的应用–医疗领域的应用4.实践环节:–利用快速成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分析实际案例,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快速成型技术在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4.实验法:利用快速成型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快速成型技术》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等4.实验设备:快速成型设备、计算机等以上资源将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熔断器
v 熔断器主要作短路或过载保护用,串联在被 保护的线路中。线路正常工作时如同一根导 线,起通路作用;当线路短路或过载时熔断 器熔断,起到保护线路上其他电器设备的作 用。
v 符号:FU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v 选择熔体额定电流的方法如下: (1)电灯支线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支线上
v 刀开关的选用主要考虑回路额定电压、长期 工作电流以及短路电流所产生的动热稳定性 等因素。刀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其所控制 的最大负荷电流。用于直接起停3 kW及以下 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刀开关的额定电流必 须大于电动机额定电流的3倍。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 组合开关
v 组合开关又叫转换开关,是一种转动式的闸刀开 关,主要用于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 小型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正反 转或局部照明。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继电器和接触器区别
继电器:用于控制电路、电流小,没有灭 弧装置,可在电量或非电量的作 用下动作。
接触器:用于主电路、电流大,有灭弧装 置,一 般只能在电压作用下动 作。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通常用来传递信号和同时控制多 个电路,也可用来直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或 其他电气执行元件。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工 作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交流接触 器的主要区别是触点数目多些,且触点容量 小,只允许通过小电流。在选用中间继电器 时,主要是考虑电压等级和触点数目。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接触器主要技术参数
v 额定电压:指主触点的额定工作电压。 直流有:24V、48V、110V、220V、440V 交流有:24V、36V、110V、220V、380V 额定电流:主触点的额定电流。 机械寿命(1000万次以上)与电气寿命(100

快速成型实训实验报告

快速成型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作为一种新型的制造技术,在工业设计、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快速成型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本次实验选取了快速成型技术作为实训内容。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2. 掌握快速成型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 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1. 快速成型技术原理及设备介绍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快速制造出实物原型或零件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CAD模型通过切片处理,生成一系列的截面轮廓,再通过堆积的方式,将材料逐层成型,最终形成三维实体。

快速成型设备主要包括:激光快速成型机、立体光固化机、熔融沉积成型机等。

本次实验以熔融沉积成型机(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简称FDM)为例进行实训。

2.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FDM设备、PLA材料、计算机、CAD软件等。

(2)设计模型:使用CAD软件设计所需的三维模型,并进行切片处理。

(3)导入模型:将切片后的模型导入FDM设备。

(4)成型过程:启动FDM设备,设备将PLA材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按照模型轮廓逐层堆积成型。

(5)后处理:成型完成后,对模型进行脱模、清理等后处理。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所需的三维模型,实验结果如下:(1)模型外观与设计相符,尺寸精度较高。

(2)成型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3)PLA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成型后表面光滑。

(4)实验过程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作良好。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

2. 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3.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模型精度有待提高、设备操作需加强等。

快速成形实训教案-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快速成形实训教案-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快速成形技术实训教课设计工程训练中心2009 年 12 月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课设计教师姓名实训项目名称快速成形技术时间45 分钟地点创新实验室讲授内容一、教课目标及要求:1.掌握快速成形的基本理论;2.认识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特色;3.掌握快速成形设施操作方法;二、教课要点:1.快速成形理论;2.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应用的领域;3.分层及成形工艺参数对原型件的影响;三、教课难点:分层及成形工艺参数对原型件的影响.四、教课内容:1.速成形的基本理论:快速成型属于失散/聚积成型。

它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一个崭新的思想模式维模型,马上计算机上制作的部件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办理并储存,对其进行分层办理,获取各层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依据这些轮廓信息自动生成加工路径,由成型头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选择性地固化或切割一层层的成型资料,形成各个截面轮廓薄片,并逐渐次序叠加成三维坯件.而后进行坯件的后办理,形成部件。

2.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特色:1)工艺过程:(1)产品三维模型的建立。

因为 RP 系统是由三维 CAD 模型直接驱动,所以第一要建立所加工工件的三维 CAD 模型。

该三维 CAD 模型能够利用计算机协助设计软件(如Pro/E , I-DEAS , Solid Works , UG等)直接建立,也能够将已有产品的二维图样进行变换而形成三维模型,或对产品实体进行激光扫描、CT 断层扫描,获取点云数据,而后利用反求工程的方法来结构三维模型。

(2)三维模型的近似办理。

因为产品常常有一些不规则的自由曲面,加工前要对模型进行近似办理,以方便后续的数据办理工作。

因为STL 格式文件格式简单、适用,当前已经成为快速成型领域的准标准接口文件。

它是用一系列的小三角形平面来迫近本来的模型,每个小三角形用 3 个极点坐标和一个法向量来描绘,三角形的大小能够依据精度要求进行选择。

STL 文件有二进制码和ASCll 码两种输出形式,二进制码输出形式所占的空间比ASCII 码输出形式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小得多,但ASCII码输出形式能够阅读和检查。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成形技术实训教案
工程训练中心
2009 年12 月
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课程教案
讲 授 内 容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掌握快速成形的基本理论;
2 •了解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特点;
3 •掌握快速成形设备操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 •快速成形理论;
2 •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应用的领域;
3 •分层及成形工艺参数对原型件的影响;
分层及成形工艺参数对原型件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
1 •速成形的基本理论:
快速成型属于离散/堆积成型。

它从成型原理上提出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维模型,即将 计算机上制作的零件三维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并存储,对其进行分层处理,得到各层截面 的二维轮廓信息,按照这些轮廓信息自动生成加工路径,由成型头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选 择性地固化或切割一层层的成型材料,形成各个截面轮廓薄片,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坯 件•然后进行坯件的后处理,形成零件。

2 •快速成形工艺过程及特点:
1) 工艺过程:
(1) 产品三维模型的构建。

由于 RP 系统是由三维CAD 模型直接驱动,因此首先要 构建所
教师姓名
实训项目名称 时间 45分钟 地点
快速成形技术 创新实验室 教学难点:
加工工件的三维CAD模型。

该三维CAD模型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
4)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机械工程学科多年来追求的两大先进目标•即材料的提取(气、液固相)过程与制造过程一体化和设计(CAD )与制造(CAM )一体化
5)与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CAD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相结合,成为产品决速开发的有力工具。

因此,快速成型技术在制造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对制造业产生重要影响。

3.快速成形分类:
快速成型技术根据成型方法可分为两类:基于激光及其他光源的成型技术(Laser
Tech no logy ),例如:光固化成型(SLA )、分层实体制造(LOM )、选域激光粉末烧结(SLS )、形状沉积成型(SDM、等;基于喷射的成型技术(Jett ing Tech no loy ),例如:熔融沉积成型
(FDM )、三维印刷(3DP )、多相喷射沉积(MJD )。

下面对其中比较成熟的工艺作简单的介绍。

1)SLA方法是目前快速成型技术领域中研究得最多的方法. 也是技术上最为成熟的方法。

SLA工艺成型的零件精度较高,加工精度一般可达到0.1 mm,原材料利用率近100 %。

但这种方法也有白身的局限性,比如需要支撑、树脂收缩导致精度下降、光固化树脂有一定的毒性等。

2)LOM (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 ,LOM、工艺LOM 工艺称叠层实体制造或分层实体制造,采用薄片材料,如纸、塑料薄膜等。

LOM工艺只需在片材上切割出零件截面的轮廓,而不用扫描整个截面。

因此成型厚壁零
件的速度较快,易于制造大型零件。

工艺过程中不存在材料相变,因此不易引起翘曲变形。

工件外框与截面轮廓之间的多余材料在加工中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LOM工艺无需加支撑。

缺点是材料浪费严重,表面质量差。

3)SLS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工艺SLS工艺称为选域激光烧结,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Dech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

SLS工艺是利用粉末状材料成型的。

SLS工艺的特点是材料适应面广,不仅能制造塑料零件,还能制造陶瓷、蜡等材料的零件,特别是可以制造金属零件。

这使SLS工艺颇具吸引力。

SLS工艺无需加支撑,因为没有烧结的粉末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4)3DP (Three Dimension Printing 、工艺三维印刷工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manual Sachs 等人研制的。

已被美国的Soligen 公司以DSPC (Direct Shell Production Casting )名义
5)FDM (Fused Depostion Modeling )工艺熔融沉积制造(FDM )工艺由美国学者Scott Crump于1988年研制成功。

FDM的材料一般是热塑性材料,如蜡、ABS、尼龙等。

以丝状供料。

材料在喷头内被加热熔化。

喷头沿零件截面轮廓和填充轨迹运动,同时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迅速凝固,并与周围的材料凝结。

4 .应用领域:
轻工业、重工业、医疗等,主要用于新品的开发与验证。

5. 结合FDM设备讲解如何操作并演示成形过程:
1)操作:
正确开关设备,如何使用操作软件;正确设置有关成形参数。

2)演示成形过程:
讲解成形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发生错误时处理方法。

6.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