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课例赏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例分析报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背景下课例赏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例分析报告

前段时间,我们听了我校罗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河流地貌的发育》是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第一,选点,教材分别选取河谷和冲积平原作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的案例来剖析河流地貌的两种类型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外力作用与地貌”这一地理原理规则。第二,应用,教材所选的两个学习“河流地貌的发育”案例,是本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中“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知识的应用。第三,人地关系,教材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呈现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课堂上,罗老师通过设计“主题活动”,解决“河流地貌的发育”核心问题的活动主题是“东东的长江游记”。它涉及到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个子问题的解决。为了解决这3 个子问题,“东东的长江游记”主题活动分成“游览虎跳峡”、“游览三峡”、“游览中下游”、“到达上海”和“照片里的聚落”5个活动情境。下面仅介绍“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情境] 教师展示“长江水系”图片,并配乐讲述游记:“东东的长江游记:暑假,大学地理教授刘老师,带她的儿子东东游览长江。他们从长江上流的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虎跳峡镇出发……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步伐一起去游览长江!”

[内容1]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

[情境1] 游览虎跳峡

学生观察“长江水系”图,河谷的演变过程图、3幅河床形态示意图(见右图)和虎跳峡风光视频。

教师配合虎跳峡风光视频,讲“东东的长江游记---虎跳峡风光”:他们来到了虎跳峡,东东发现自己头顶绝壁,脚临激流,有点心惊胆战。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深深吸引了他们!

[问题]1.虎跳峡们于长江的哪一河段?2.虎跳峡为什么会有“礁石林立、犬牙交错、险滩密布、飞瀑荟萃”的景观?它体现了哪一种地质作用?属于哪一种地貌?3.影响虎跳峡地貌的作用力是哪些?它们是如何对这种地貌产生作用的?4.根据虎跳峡江中流水的特点,说出这种作用力的方向? 5.在这种作用力下,虎跳峡的河床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6.从甲、乙、丙三幅河床形态示意图中选出最切合虎跳峡的一幅。

[行动]学生要解决以上的问题串,需要阅读地图,并运用定位法在图上对虎跳峡进行空间定位;分析虎跳峡地质现象背后的地理原理规则,判断其所属的地貌种类;分析虎跳峡地貌的作用力和原因;归纳虎跳峡江中流水的特点;分析虎跳峡的河床形态的变化;判断具体的虎跳峡河床形态。通过阅读、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学习行为,学生要能够用简图或文字的方式识记河流侵蚀地貌的类

型;借鉴教师示范的图文学习策略,用列表等方法在大脑中对图文材料进行组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在大脑中对图文材料进行编码与储存;以自己善长的方式概括出“河流侵蚀地貌”的概念、流水对河谷侵蚀的作用力(动力冲刷、溶解和磨蚀)和表现形态,为理解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过程奠定知识、能力基础和空间观、历史观。

[情境] 当东东正被虎跳峡的雄伟风光所迷住时,东东的妈妈刘老师在一旁说:“经历数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位于目前的位置了。”东东听后百思不得其解!东东的妈妈刘老师提示东东:你可以从虎跳峡的演变过程思考。

[问题] 1.在河谷发育的初期,其主要侵蚀方式是什么?河谷的形态特征表现如何?2.在河谷发育的中期,其主要侵蚀方式是什么?河谷的形态特征表现如何?3.在河谷发育的成熟期,其主要侵蚀方式是什么?河谷的形态特征表现如何?4.经历数万年后,虎跳峡还会不会在目前的位置?

[应用] 学生运用已生成的“河流侵蚀地貌”的概念、流水对河谷侵蚀的作用力(动力冲刷、溶解和磨蚀)和表现形态等知识、能力、观点去分析不同发育时期河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并预测虎跳峡未来的演变……

本人认为;本节教学可以“人地协调”的地理思想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外力作用下河流地貌的类型为切入点,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脉络,重点突出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及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以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探究学习方式,通过“长江游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要求。已顺利完成热地理核心素养里”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