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固量的测定 烘干法糖度计法

合集下载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 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测定
纺织染整助剂是一种服用帮助纺织染整行业避免环境污染和减少成本
的有机物质。

它主要是通过改善涤纶纤维的各种物理特性,改变染色
和印染行业面临的复杂和高成本的影响。

纺织染整助剂的固量测定是化学反应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出
固体物质的存在量以及应用的有效性。

1. 含固量测定
含固量测定是指实验室用热处理等方法测定纺织染整助剂中含固态物
质量占液体总量的百分比,通常以百分比为单位。

2. 测定方法
(1)全量灼烧法:将纺织染整助剂放入圆底金属釜中,将釜放入烧杯里,用干油加热,加热过程中,保证油温度在346℃±8℃时,20分钟内,烧毁纤维至灰灰土,然后在850℃±50℃保温2小时,取灰的重量。

(2)分级渐进灼烧法:是将纺织染料助剂量入烧杯,温度依次升高,
从烧杯的底部到顶部依次加热,取灰的重量。

3. 测定结果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总固体重量,并将其转换为助剂含量,
即该纤维助剂中固体物质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结果可为纤维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总结:用来测定纺织染整助剂含固量的方法有全量灼烧法和分级渐进灼烧法,测定结果包括总固体重量以及助剂含量,可以为纤维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固含量(solids content)是指溶液或悬浮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比例。

固含量的测定方法取决于待测样品的性质和测定的精度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固含量测定方法。

1. 烘干法(Drying method):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固含量测定方法。

将待测样品放入已知质量的容器中,经过约100℃的加热,烘干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然后称取固体质量并与初始试样质量相减,即可得到固含量。

2. 灰分法(Ash method):适用于固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将待测样品在高温下加热,使其有机物质燃尽,只剩下无机物质残留。

然后将残留物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如冷却、稳定化等),最后称重得到固含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样品。

3. 溶解物质浓度法(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substances method):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首先将样品用适当溶剂溶解,并进行稀释,然后测定溶解液的浓度。

根据溶解液的浓度和溶解液体积,计算出溶解物质的质量,再与样品的初始质量相减,即可得到固含量。

4. 艾菲尔常数法(Refraction index method):适用于液体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折射率与其固含量呈线性关系的特点,通过测定样品的折射率,可以间接地得到固含量。

有些固体物质的折射率与固含量高度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测定固体物质的含量。

5.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 method):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固含量测定。

利用质谱仪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每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然后将其相对含量转换为质量百分比即可得到固体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高灵敏度的质谱仪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术。

6. 激光粒度分析法(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method):适用于悬浮液中颗粒物质的固含量测定。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悬浮液中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然后将颗粒物质的质量与总样品质量之比作为固含量。

含固率检测方法

含固率检测方法

含固率检测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含固率检测方法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含固率检测可以用烘干法呀!就好像烤面包一样,把样本放在烘箱里烘一烘,烘掉水分就能知道含固率啦!比如咱测个泥浆含固率,把它放进去烘,这不就清楚啦!
2. 哇塞,还有比重法检测含固率呢!这就好比我们挑水果看轻重嘛,通过液体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含固率哟!像测那种液体混合物的含固率就很合适呀!
3. 哎呀呀,过滤法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呢!就和筛沙子似的,把固体过滤出来,剩下的一称,含固率不就出来啦!比如说检测污水里的含固率就可以用这招。

4. 嘿,你想过没,使用微波法来检测含固率呀!这不就跟微波炉加热食物一样嘛,利用微波快速测出含固率呢!像是检测一些精细粉末的含固率可好用啦。

5. 哈哈,红外线法检测含固率也很灵哦!这就好像红外线扫描一样,一下子就能搞清楚啦!就说检测那化工溶液的含固率,用它多方便呀。

6. 哇哦,激光法检测含固率也超厉害的!就如同激光照射一样精确呢!检测那种要求很高的悬浮液含固率,用这办法多棒啊!
7. 哎哟,沉降法也能检测含固率呀!就好像沙子在水里慢慢沉下去一样,通过观察沉降的情况算出含固率呢!想想检测泥浆含固率的时候用起来不是很妙吗?
8. 嘿,图像分析法也能行呢!不就像我们看照片分析一样嘛,通过图像来判断含固率!这种方法检测一些有特殊形状的固体的含固率简直太合适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含固率检测方法各有各的用处和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那个呀!。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嘿,咱今天就来讲讲固化剂固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呢,准备好要测定的固化剂样本。

这就像是做菜前要准备好食材一样重要哦。

然后呢,找个合适的容器,把样本放进去。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啦!可以用烘干法来测定。

把放有样本的容器放到烘箱里,在合适的温度下烘一段时间。

这期间可不能走开哦,得盯着点,就像守着宝贝一样。

等烘得差不多了,拿出来称一称。

还有一种方法是化学分析法。

这就有点像侦探破案啦,通过一些化学反应来确定固含量。

这种方法比较专业,得有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行。

另外呢,也可以用仪器分析法,有专门的仪器来测,又快又准。

我觉得呀,不同的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具体用哪种,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总之,测定固化剂固含量是很重要的,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固化剂。

3、浆纱

3、浆纱

浆纱在织机上,单位长度的经纱从织轴上退绕下来直至形成织物,要受到3000次——5000次程度不同的反复拉伸、屈曲和磨损作用。

未经上浆的经纱表面毛羽突出,纤维之间抱合力不足,在这种复杂机械力作用下,纱身起毛,纤维游离,纱线解体,产生断头;纱身起毛还会使经纱相互粘连,导致开口不清,形成织疵,最后,正常的织造过程无法进行。

浆纱的目的正是为了赋予经纱抵御外部复杂机械力的能力,提高经纱的可织性,保证织造过程顺利进行。

因此,除股纱、单纤长丝、加捻长丝、变形丝、网络度较高的网络丝外,几乎所有短纤纱和长丝均需经上浆加工。

上浆后的经纱可织性得到提高,上浆工作所起的积极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耐磨性改善;●纱线毛羽帖服、表面光滑;●纤维集束性改善,纱线断裂强度提高。

●有良好的弹性,可弯性及断裂伸长。

●具有合适的适度。

●获得增重的效果●获得部分织物后整理的效果为了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前,对浆纱工程提出了如下要求。

●浆纱应具有良好的可织性(良好的耐磨性、毛羽贴伏、增强保伸、弹性等)●浆纱所选用的粘贴剂和助剂不仅来源充足,成本低廉,浆纱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要易于退浆,退浆废液易于净化,不污染环境。

●织轴卷绕质量良好,表面圆整,排纱整齐,没有“倒断头”、并绞、绞头等疵点。

●在保证优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浆纱生产效率,浆纱速度和浆纱工艺过程的操作和质量控制自动化程度。

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浆纱成本,提高浆纱生产的经济效益。

第一节浆料为了使获得理想的上浆效果,浆液及浆膜在下列各方面应具备优良的性能。

●浆液性能:化学物理性质均匀和稳定性,浆纱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气泡,不易沉淀,遇酸、硫或某些金属离子时不析出絮状物;对纤维材料的亲和性及浸润性好;适宜的粘度。

●浆膜性能:对纤维材料的粘附性;强度、耐磨性、弹性、可弯性;防腐性。

●但是,很难找到某种浆料的上述各项性能同时优良。

为此,浆液中既有作为基本材料的粘着剂,也有起辅助作用的各种助剂,扬长避短,起到理想的综合效果。

固含量测定

固含量测定

FCLHCXJ0001 胶乳 固含量的测定 常压烘干法
F_CL_HC_XJ0001 胶乳常压烘干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胶乳和合成胶乳固含量的测定硫化胶乳
2. 原理 在常压条件下固含量由加热前后的质量计算得出直径约为60mm
¸ÐÁ¿Îª0.1mg
¿É½«Î¶ȱ£³ÖÔÚ702
4. 试样制备
按ISO123中规定的方法之一来制取试样
5.2 将2.0g ³ÆÖØ 5.3 缓慢搅拌培养皿内的胶乳如有需要搅匀保持水平
下加热16h 或1055或加热到试样变色为止称重在702下加热15min ÔÙ³ÆÖØ直到前后两次称重的质量差小于0.5mg 下干燥后的沉积物异常粘稠
下重复试验或按真空法重做试验
%1000
102×−−=
m m m m W 式中固含量培养皿的质量烘干前试样和培养皿的总质量烘干后试样和培养皿的总质量
7.2 再现性0.4%(m/m)
8. 参考文献
ISO 124:1997rubber。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化学分析方法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糖及糖产品糖度计法〔只有用于纯蔗糖溶液时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但本法推广用于含有转化糖和非糖固体的液态糖产品,获得近似的结果〕。

a直接法糖汁或糖浆的密度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白利糖度或波美糖度比重计来测定。

前者更为方便,因为标尺刻度与固体的总含量的百分数非常一致。

白利糖度〔纯蔗糖溶液的重量百分含量〕与波美糖度〔系数145〕的比较,及20/4℃和20/20℃的比重。

$$使用具有合适范围的10刻度制白利糖度计及具有足够粗直径的量筒〔大于等于12mm,比糖度计的球大〕,以便使糖度计可以放入量筒而不接触筒的内壁。

溶液应该在室温下。

如果温度与校准糖度计刻度时的温度〔20℃〕相差大于1℃,可对温度的影响进行校准。

在读数前,让溶液在量筒中静置,直到所有的空气泡消失,所有脂肪或蜡状物将会漂在溶液的上面,从液体的表面撇去〔空气泡可以通过在量筒上加一个塞子,通过插入一个管子把量筒与抽空系统连接而除去〕。

把糖度计慢慢地下落到糖浆中,不要让糖度计上的糖浆超过糖浆水平面。

b双稀释法如果样品过于浓稠而不便直接测其密度,则可称量一部分,再称量一定的水使之稀释。

也可以称量一定量的样品,然后用水稀释到确定的体积。

对前一种情况,总固体的百分含量由下式计算:$$未稀释样品中固体含量(%)=WS/ω$$S=稀释样品中固体的含量(%);W=稀释后样品的重量;ω=被稀释样品的重量。

$$当样品被稀释到一定体积时,固体的百分含量用下式计算:$$未稀释样品中固体含量(%)=VDS/ω$$式中V=在给定温度下稀释后样品体积;D=稀释后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比重;S=稀释后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固体百分含量;ω=被稀释样品的重量。

$$计算可以简化,将样品和等量水混合,测溶液白利糖度,乘2,即为所求固体含量。

糖浆中的固体含量糖及糖产品直接法糖汁或糖浆的密度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白利糖度或波美糖度比重计来测定。

前者更为方便,因为标尺刻度与固体的总含量的百分数非常一致。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
固含量是指某种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的百分比。

检测固含量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下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
1. 烘干法:将混合物样品放入烘箱中,在一定温度下烘干一段时间,然后计算干燥后的样品质量与初始质量的差值来计算固含量。

2. 托球法:将混合物样品与某种溶液(如酸或碱溶液)反应,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沉淀。

通过过滤、洗涤、烘干并称量沉淀后的质量,计算固含量。

3. 离心法:将混合物样品与某种溶剂充分搅拌混合后,通过离心将固体颗粒与溶液分离,然后称量固体颗粒的质量来计算固含量。

4. 灼烧法:将混合物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灼烧,将其分解为气体和灰渣。

通过称量灰渣后的质量来计算固含量。

5. 物化性质测定法:根据混合物中的固体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例如颜色的变化、密度的变化、折射率的变化等来测定固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混合物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并且选择合适的方法还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目标物质的特性以及实验的经济性和准确性等因素。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含固量的测定

含固量的测定

含固量的测定
使用仪器:
1.水分测定仪(Mettler HG53)
2.石英砂
3.铝箔盛样盘
4.吸管
操作方法:
1.设定“干燥温度”为1100C,“关机模式”为5级
(∆g=1mg/∆t=140s),将天平回零。

2.称取8-12g石英砂均匀分散放入铝箔盛样盘,将天平回零。

3.用吸管在铝箔盛样盘上均匀滴加样品1.5-2.0g 。

4.待天平读数稳定后按“Start”键,水分测定仪开始工作。

每十
分钟打印一次当前读数,当到达测量终点时,样品盘自动弹出,
水分仪自动停止工作,打印机打印出结果,读数并记录。

5.平行做至少两次测定,测定结果绝对误差小于0.5%,取平均值
为最终结果。

如果测定结果绝对误差大于0.5%,重测。

合格标准:DC = 37.5 – 40.5%
Page 1 of 1。

糖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糖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糖度计使用方法及原理
一、目的及原理
利用手持式折光仪测定果蔬中的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含量,可大致表示果蔬的含糖量。

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产生折射现象,且入射角正弦之比恒为定值,此比值称为折光率。

果蔬汁液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折光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温度、压力)成正比例,故测定果蔬汁液的折光率,可求出果蔬汁液的浓度(含糖量的多少)。

常用仪器是手持式折光仪,也称糖镜、手持式糖度计,该仪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通过测定果蔬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可了解果蔬的品质,大约估计果实的成熟度。

二、药品与器材
番茄、柑桔、菠萝
蒸馏水
烧杯、滴管、卷纸、手持式折光仪
三、操作步骤
打开手持式折光仪盖板(a),用干净的纱布或卷纸小心擦干棱镜玻璃面。

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蒸馏水,盖上盖板。

于水平状态,从接眼部(b)处观察,检查视野中明暗交界线是否处在刻度的零线上。

若与零线不重合,则旋动刻度调节螺旋,使分界线面刚好落在零线上。

打开盖板,用纱布或卷纸将水擦干,然后如上法在棱镜玻璃面上滴2滴果蔬汁,进行观测,读取视野中明暗交界线上的刻度,即为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的大致含量)。

重复三次。

固化剂固含量测试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试方法

固化剂固含量测试方法我在固化剂固含量测试这事儿上,那可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呀。

一开始,我完全是瞎摸索的状态。

我试过一种简单的烘干法。

我就想啊,把含有固化剂的样品取出来,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就好像把菜放在盘子里准备放进微波炉一样,然后放到烘干箱里去烘。

可是这中间就出了好多问题。

拿来的样品我不知道取多少量合适,取多了吧,又怕烘不均匀,取少了呢,又怕误差太大。

一开始我取的量就多了点,结果烘了半天,发现外面一层都快焦了,里面好像还没烘透呢。

这就像烤红薯,只把皮烤焦了,里面还是生的,那肯定不行啊。

后来我就试着少取一点量,这才好了点。

在烘的温度和时间上,我也是试了又试。

温度设低了,烘了很久固含量看起来还是不对,就像小火烧水,半天烧不开。

我就慢慢把温度调高,但是又不能太高,不然就像煮饭,火太大把饭煮糊了不说,样品可能也因为高温发生了一些不该有的化学反应,那测出来的数据肯定不准确。

时间方面也是,我从短时间开始试,大概先烘个半小时,发现还没烘干,就再加点时间,最后发现大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左右差不多能烘干。

还要注意的是,在取固化剂之前,一定要把它们搅拌均匀,就像喝蜂蜜水之前要把蜂蜜搅匀一样。

不然的话,可能取到的样品里面固化剂的含量跟总体的含量差很多。

还有到了测量后计算的时候,对于前后重量的数据可得仔细看好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我之前就因为看错了一个小数点,得出的结果简直就是乱套了。

发现之后那个懊恼啊,又得重新来一遍。

我还试过用化学分析法来测试固化剂的固含量,但是这个方法很复杂,涉及到很多药剂的调配,像做实验一样,稍不注意就失败了,而且这个过程中那些药剂还可能会对环境有影响,不好操作,后来我就不采用这个方法了。

烘干法虽然简单粗暴,但只要注意那些细节的地方,相对来说还是能比较准确地得到固化剂的固含量的。

这就是我在固化剂固含量测试上面摸索的一些经历了。

固含量测定标准

固含量测定标准

固含量测定标准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GB1725-792004年9月23日15点37分标准说明本标准适用于涂料固体含量的测定,即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焙烘后剩余物重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一、一般规定1.仪器设备玻璃培养皿:直径75~80毫米,边高聚物8~10毫米;玻璃表面皿:直径80~100毫米;磨口滴瓶:50毫升;玻璃干燥器:内放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坩埚钳;温度计:0~200?,0~300?;天平:感量为0.01克;鼓风恒温烘箱。

二、测定方法,.甲法:培养皿法。

先将干燥洁净的培养皿在105?2?烘箱内焙烘30分钟。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用磨口滴瓶取样,以减量法称取1.5~2克试样(过氯乙烯漆取样2~2.5克,丙烯酸漆及固体含量低于15%的漆类取样4~5克),置于已称重的培养皿中,使试样均匀地流布于容器的底部,然后放于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鼓风恒温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重的重量差不大于0.01克为止(全部称量精确至0.01克)。

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3.乙法:表面皿法。

本方法适用于不能用甲法测定的高粘度涂料如腻子、乳液和硝基电缆漆等。

先将二块干燥洁净可以互相吻合的表面皿在105?2?烘箱内焙烘30分钟。

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将试样放在一块表面皿上,另一块盖在上面(凸面向上)在天平上准确称取1.5~2克,然后将盖的表面皿反过来,使二块皿互相吻合,轻轻压下,再将皿分开,使试样在朝上,放入已调节到按下表所规定温度的恒温鼓风烘箱内焙烘一定时间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

然后再放入烘箱内焙烘30分钟,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重,至前后两次称量的重量差不大于0.01克为上(全部称量精确至0.01克),试验平行测定两个试样。

各种漆类焙烘温度规定表涂料名称焙烘温度,? 硝基漆类、过氯乙烯漆类、丙烯酸漆类、虫胶漆 80?2 缩醛胶 100?2油基漆类、酯胶漆、沥青漆类、酚醛漆类、氨基漆类、醇酸漆类、环氧漆类、乳胶漆类(乳液)、120?2聚氨酯漆类聚酯漆类、大漆 150?2水性漆 160?2聚酰亚胺漆 180?2在1~2小时内,由120升温到180,再于180?2有机硅漆类保温聚酯漆包线漆 200?2注:如产品标准另有规定。

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

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

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固含量是指在一定体积或质量的物质中所含有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或体积。

固含量的检测对于许多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化工、食品、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固含量的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固含量检测方法。

1. 烘干法。

烘干法是一种常用的固含量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加热样品,使样品中的水分挥发,从而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

具体操作步骤为,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烘箱中以一定温度和时间进行加热,待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即可得到固含量。

2. 重量法。

重量法是一种通过称量的方式来测定固含量的方法。

操作步骤为,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其放入干燥器中除去水分,然后进行称量,得到去除水分后的样品质量,再通过计算得到固含量。

3.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溶剂将样品中的固体物质溶解出来,再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来测定固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难以通过烘干法或重量法测定的样品。

二、固含量计算方法。

固含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得到的固体物质质量与样品总质量或体积的比值来进行计算。

通常情况下,固含量的计算公式为:固含量(%)=(固体物质的质量/样品总质量或体积)×100%。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样品性质和测定方法,可能会有一些修正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总结。

固含量的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多种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进行固含量检测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制备、测定条件的控制以及结果的准确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固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含固量的测定 烘干法糖度计法

含固量的测定 烘干法糖度计法

含固量的测定:(有二种方法,烘箱法和糖度计法)1、烘箱法:(1)原理: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常压干燥一定时间,以加热后的试样质量与加热前试样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含固量。

(2)测定步聚①取三个称量瓶,于(105±2) ℃的烘箱中干燥1.5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记为m1。

②称取1~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干燥过的称量瓶中,记为m。

③轻轻转到称量瓶,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称量瓶的底部,称量瓶盖子稍打开,置于(105±2) ℃的烘箱中,打开鼓风机,干燥3h后,将瓶盖盖严,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记为m2。

(3)结果的计算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1)计算:m2-m1X=×100%(1)m式中:m——试样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m1——称量瓶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m2——称量瓶及试样在干燥后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取二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按GB/T8170-2008修约至0.1%后即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3%。

2、糖度计法(快速测定法)(1)原理:利用折射原理测得的溶液糖度与其含固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测定溶液的糖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可折算出样品的含固量。

(2)测定步骤:测试宜在室温下进行,测定前需将样品平衡至室温。

①清洁糖度计棱镜表面,在其表面上滴加约0.3mL的水,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调零。

②弃去糖度计上的水,擦干棱镜,在其表面滴加约0.3mL的试样,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测定样品的糖度,至前后两次读书稳定不变,记为样品糖度A。

③按照数据积累得到的含固量与糖度之间的比例系数n,折算出试样的含固量。

注:因本方法是采用折光原理经行测试,不要将其用于难于水洗样品的测试,否则会污染棱镜表面,测试不准确。

④结果的计算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2)计算:X = n×A---------- (2)式中:n——含固量与糖度的折算系数A——样品的糖度,%糖度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工业上一般用白利度("BX)表示糖度,指的是100克糖溶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溶解克数。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定仪怎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含水率是多少?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定仪怎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含水率是多少?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定仪、混凝土外加剂含固率测试仪、混凝土外加剂固含量测定仪、混凝土外加剂含水率测定仪的测量原理为烘箱干燥减重法,仪器采用450W环形卤素灯作为加热源,快速加热并干燥样品,在测试软件的配合下,自动按照加热后剩余的样品重量及加热前样品重量的百分比计算出混凝土外加剂固体含量百分比。

整个测量过程,操作较为简单,且无需人工计算。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试仪主要由加热部分、称重部分、固含量测试配件及固含量测量软件等4部分组成,其设计制造符合GB/T8077-2012《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的试验操作方法要求。

混凝土外加剂固含量测定仪属于烘干法固含量测试仪,其测量结果与传统烘箱干燥称重计算的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具有比较好的一致性,但是烘干法固含量测定仪的测试速度更快,人为误差小且操作简单,已逐步取代传统烘箱,成为各种材料质检实验室检测试样水分含量及含固量的理想选择。

混凝土外加剂固含量测试仪常用于混凝土、减水剂、外加剂、钎焊剂、胶粘剂、中药制剂、油墨、油漆、涂料、液态树脂、污泥、淤泥、胶水、墨水、橡胶、塑料颗粒、色母粒、颜料粉末、铝银浆、电池粉末、电池浆料、陶瓷浆料、玻璃原料、石英砂、铸造型砂、硅微粉、腻子粉、锡精矿、铅精矿、石膏粉、珍珠岩、珠光砂、玻化微珠、皮革、纺织品、食品、粮食、玉米、小麦、大豆、高粱、燕麦、青稞、麦麸等材料的含水率及固含量测试。

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试仪技术参数仪器型号:JFGHL31A称重分辨率:0.001g称重阈值:120g称重传感器:德国的HBM温度调整范围:40℃~200℃温度调整间隔:1℃水分可读性:0.01%加热源:环形450w卤素灯加热方式:温和、标准、快速停机方式:自动、手动、定时停机标准:可自定义校正方式:重量单点校正(可选配多点)样品盘直径:Φ90mm显示器:5寸触摸屏显示屏通讯接口:标配RS232数据显示:测试温度、测试时间、水分含量、固含量、干燥后重量、动态曲线图、回潮率、测试方法、样品名称等混凝土外加剂含固量测定仪的使用方法混凝土外加剂固含量测试仪的使用较为简单。

浆纱工序

浆纱工序

PVA的主要上浆性能:
黏度:PVA浆液的粘度和浓度关系在定温条件下接近成
正比;在定浓条件下,粘度和温度关系接近于反比。当醇解 度为87%时,PVA溶解的粘度最小。 PVA聚合度越高,粘度越
大。
粘附性:完全醇解PVA对亲水性纤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及
亲和力,部分醇解 PVA 对亲水性纤维的粘附性则不及完全醇


学习目标
1.浆料质量指标、检测及控制 2.浆液质量指标、检测及控制 3.浆纱质量指标、检测及控制
任务引入:
某纺织厂新进一批浆用材料,为了满足其上浆性能的需要,需 要对该批材料各方面的质量性能进行检验及控制,只有检验合 格才能作为浆用材料,从而不会影响上浆性能。
相关知识点
1、浆纱的目的? 2、浆纱工艺要求? 3、浆料种类、特点及适用性? 4、浆料质量指标?
淀粉浆优缺点
优点:淀粉是天然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大分子中含 有较多羟
基,所以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亲和作用。资源丰富、价格
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对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亲和作用。
缺点:黏度大、不耐热、热稳定性差、对合成纤维黏 着性差、成膜性相对比较差一些。
2.变性淀粉:
3.聚乙烯醇(PVA):
水溶性: 完全醇解的PVA,水溶性较差; 部分醇解的PVA水溶性良好。
任务实施


二、聚乙烯醇(PVA)浆料的质量控制
(1)挥发物的测定方法:烘干法 (2)黏度的测定方法:旋转式粘度计 (3)平均聚合度的测定:用一点法测定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极限黏度 (特征
黏度),计算出的平均聚合度,奥氏黏度计来测定
(4)醇解度的测定方法:通过测定残留醋酸根,就可以计算出
解度 。
PVA的醇

油漆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

油漆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

油漆固含量检测方法及计算方法1. 嘿,你知道油漆固含量检测有多重要吗?就像要知道蛋糕里真正有多少面粉一样关键啊!比如拿一桶油漆来,检测一下其中真正的固体成分有多少,这可不是随便做做的事儿。

那怎么检测呢?可以用加热烘干法呀,把油漆样本放到特定温度下烘,烘掉水分和挥发物,剩下的就是固含量啦!厉害吧!2. 哇塞,油漆固含量的计算方法也不复杂呀!就好像算一下钱包里的钱有多少一样。

你看,烘干前的重量减去烘干后的重量,再除以烘干前的重量,乘以百分百,这不就得出固含量百分比了嘛!比如说那桶油漆原来是 100 克,烘完变成了 60 克,那计算一下就清楚啦,多简单!3. 嘿呀,还有一种检测方法叫溶剂萃取法呢!这就好像从一堆杂物里把宝贝挑出来一样。

把油漆放到特定溶剂里,让固体和液体分离开,然后测量固体,就能知道固含量啦!举个例子哈,就像从混合果汁里把果肉分离出来似的,是不是挺有意思呀!4. 你想想看,要是不知道油漆固含量检测方法,那不就像闭眼走路一样危险吗?比如用比重瓶法呀,通过测量油漆和水的比重变化来算固含量,厉害吧!就像通过称不同东西的重量来辨别它们一样。

5. 哎呀呀,还有一种叫红外线干燥法呢!这可神奇了,就像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能直接看出固体含量多少。

比如说把油漆放那下面,一下子就能知道大致的固含量啦,是不是很牛!6. 检测油漆固含量真的超有趣的好不好!比如说酸碱滴定法,像做实验一样好玩。

比如有一桶油漆,用这个方法能准确检测出其中的固含量,是不是很神奇呀!7. 哇哦,另一种计算方法就是通过测量体积和密度来算固含量,这就好比根据房子的大小和材料密度来估算房子的重量一样。

拿个具体例子说,知道了油漆的体积和密度,就能算出固含量啦,是不是超简单!8. 嘿,你们知道紫外线分光光度法也能检测油漆固含量吗?就像用特别的光来寻找宝藏一样。

比如有一些特殊的油漆,用这个方法检测就特别合适呢,酷吧!9. 总之啊,油漆固含量检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有好多呢,各有各的好用之处。

粘合剂固含量的测定

粘合剂固含量的测定

粘合剂固体含量的测定
固体含量是粘合剂中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固体含量是产生粘接强度的根本因素,也是粘合剂的一项重要指标。

测定固体含量可以了解胶粘剂的配方是否正确,性能是否可靠。

不同粘合剂对固体含量要求亦有所不同,固体含量一般采用烘干法进行测定。

另外,工厂作为产品中间质量控制和最后成品检验,经常也采用测定树脂的折光率来检验固体含量。

在此介绍烘干法。

1.测定原理
测定粘合剂的固体含量是使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后,以加热后试样质量与加热前试样质量的比值表示。

2.仪器
(1)烘箱:温度波动不大于±2 ℃。

(2)称量容器:蒸发皿或表面皿
(3)分析天平
3.操作步骤
在预先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称量瓶中,用分析天平称取适量试样(准确至0.00l g)。

将称量瓶放入恒定温度的真空烘箱内,按表规定的干燥条件干燥,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20 min,称量。

4.结果计算
固体含量的质量分数w按式计算:
式中:m——称量瓶与干燥后树脂的质量;
m1——称量瓶的质量;
m2——称量瓶与干燥前树脂的质量。

外加剂含固量的试验方法1

外加剂含固量的试验方法1

外加剂含固量的试验方法
一、固体含量x 固=
1000102x m m m m -- 1.式中
2. X 固=固体含量,%
3. M 0称量瓶的质量,g ;
4. M 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 ;
5. M 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
1.1烘干箱的温度在100。

C-105。

C 烘30min ,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后称重,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 0。

1.2将被测试样装入已经衡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M 1 。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 0g~2.000 0g ;液体产品3.000 0g~5.000 0g 。

1.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干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0。

C-105。

C (特殊 品种除外)烘干,置于干燥器冷却30min 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量,其质量为M 2
2.1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0.30%;
室间允许差为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固量的测定:
(有二种方法,烘箱法和糖度计法)
1、烘箱法:
(1)原理:将一定质量的试样在一定温度下常压干燥一定时间,以加热后的试样质量与加热前试样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含固量。

(2)测定步聚
①取三个称量瓶,于(105±2) ℃的烘箱中干燥1.5h后,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记为m1。

②称取1~2g(精确至0.0001g)试样于干燥过的称量瓶中,记为m。

③轻轻转到称量瓶,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称量瓶的底部,称量瓶盖子稍打开,置于(105±2) ℃的烘箱中,打开鼓风机,干燥3h后,将瓶盖盖严,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记为m2。

(3)结果的计算
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1)计算:
m2-m1
X=×100%(1)
m
式中:m——试样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m1——称量瓶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及试样在干燥后质量的数值。

单位为克(g)。

取二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按GB/T8170-2008修约至0.1%后即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3%。

2、糖度计法(快速测定法)
(1)原理:利用折射原理测得的溶液糖度与其含固量呈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测定溶液的糖度,按照一定的比例系数可折算出样品的含固量。

(2)测定步骤:测试宜在室温下进行,测定前需将样品平衡至室温。

①清洁糖度计棱镜表面,在其表面上滴加约0.3mL的水,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调零。

②弃去糖度计上的水,擦干棱镜,在其表面滴加约0.3mL的试样,按照糖度计操作说明书测定样品的糖度,至前后两次读书稳定不变,记为样品糖度A。

③按照数据积累得到的含固量与糖度之间的比例系数n,折算出试样的含固量。

注:因本方法是采用折光原理经行测试,不要将其用于难于水洗样品的测试,否则会污染棱镜表面,测试不准确。

④结果的计算
试样的含固量以质量分数X计,数值用(%)表示,按式(2)计算:
X = n×A---------- (2)
式中:n——含固量与糖度的折算系数
A——样品的糖度,%
糖度
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工业上一般用白利度("BX)表示糖度,指的是100克糖溶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溶解克数。

通常利用糖液的折光性质,用带有蔗糖百分含量刻度的折光仪类的测糖计来测量糖度。

如果被检液中含有其它可溶性非蔗糖成分时,其指示值不能表明真正蔗糖的百分含量,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于蔗糖水溶液具有旋光性,所以也可利用旋光仪测定其糖度。

溶液的浓度也可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

工业生产中盐水的浓度常用波美密度计(Baume′或°Be′)测定;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波林糖度计则主要在欧洲使用。

为了使用方便,测定糖液用的3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

波美密度计、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

波美密度计种类繁多,我国市场出售的是在15℃标准温度下标刻的“合理”密度计。

所谓“合理”即它的0°Be′和15℃时水的密度相当,66°Be′和浓硫酸的密度1.8429相当,而食盐浓度为10%(质量分数,本章均以此表示)时,它的标度正好为10°Be′,因此在0~10°Be′间等分成10格,每格大致相当于1%食盐溶液。

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的质量百分率。

即使糖的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的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的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不过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现在也常用折光仪测定糖液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

它和密度计一样,使用时同样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