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PPT讲稿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中心的医院 感染管理PPT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 监测评估与持续改进计划 • 总结:提高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
管理水平
01
血液透析中心概述
血液透析中心定义与功能
定义
血液透析中心是专门为患有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患者提 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医疗机构。
02
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定义、分类及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 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 液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感染;根据病原体种类可分为细菌 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
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认真听取监督部门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 问题进行整改。
主动向监督部门汇报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 理工作情况。
及时将整改情况反馈给监督部门,确保问 题得到彻底解决。
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踪验证
对自查和监督检查中发现
01 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根
本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隔离防护措施
包括标准预防、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等,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以防止病原体在病人之间传播。同时,医护人员也需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手套、隔离 衣等。
03
血液透析中心感染管理实践
环境布局与设施要求
01 环境布局原则
明确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划分,确保各区 功能明确,互不交叉。
02 设施配置要求

血液透析设备消毒PPT(完整版)

血液透析设备消毒PPT(完整版)

消毒结果的评价与检验方法
消毒前后细菌培养及内毒素检测
中国标准(YY 0572-2005)
试样应在收集后30 min内进行化验,或立即放在 1℃~5℃下储存,并按常规程序在收集后24 h内化 验。应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倾注平板法)获 得细菌总数计数(标准培养皿计数)
培养基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计算 菌落数目应在35℃~37℃下培养48 h后进行.48 h后 若呈阴性,可于72 h后再检查.这是标准的操作方法.
医院目前所做的检验结果过于乐观,培 养基.培养方法及培养时间有待商榷
目前透析室通行的采样点有待商榷 为减少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微生物污染,
我们要与时俱进,将革命进行到底!
谢谢!
感谢观看
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测定水生微生物,即采用膜过滤技 术滤除500mL~1000mL水,并在像R2A这样的低营 养琼脂培养基上,可在28℃~32℃下培养5d或更长时 间.
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测定是否有致热原.
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污染物监测
细菌和内毒素测定频率: • 每月测定一次 • 若超标应在消毒后每周测定一次,直至达标
血液透析设备消毒
水处理,透析机和中央供液系 统为什么要消毒?
水处理,透析机和中央供液系统 为什么要消毒?
虽然细菌,病毒并不能穿透完整的透析 膜,但透析过程中会有透析膜破裂的风 险,仍然有细菌或病毒进入血液的可能。
细菌的二次产物内毒素部分能够通过完 整的透析膜,进入体内,对患者带来非 常严重的影响。
水处理,透析机和中央供液系统 为什么要消毒?
人体对细菌内毒素极为敏感。极微量(1-5 纳克/公斤体重)内毒素就能引起体温上升。 大量内毒素可引起透析过程中急性反应, 如发烧,恶心,抽搐,瘙痒直至休克,导 致生命危险 。少量内毒素进入体内会导致 微炎症反应,增加白介素,细胞因子等等, 从而带来一系列相关并发症。

血透室消毒隔离护理课件

血透室消毒隔离护理课件
做好血透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可以 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02
血透室日常消毒隔离措施
空气消毒
紫外线消毒 臭氧消毒
物体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消毒
清洁
消毒
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乙醇擦拭物体 表面,每日至少两次,注意避免消毒 剂溅到眼睛和皮肤上。
医护人员手卫生
洗手
手套
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宣传资料
培训
03
血透室感染控制与预防
空气净化技术
采用高效过滤和紫外线消毒相结合的方式,对血透室内的空气进 行净化,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
提高医护人员消毒隔离意识与技能培训
定期培 训 考核与认证 宣传教育
加强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科研与临床研究
科研支持
1
临床研究
2
国际交流与合作
3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感染
血透室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 所,患者存在免疫缺陷,容易感 染病原体,因此血透室的消毒隔 离工作对于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提高医疗质量
消毒隔离工作不到位会导致患者 感染,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 生命。因此,做好血透室的消毒 隔离工作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
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血透室医护人员长期接触患者的 血液、体液等,容易感染病原体。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
防护措施 暴露后处理 培训与教育
04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隔离护理
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护理
01
传染病患者消毒隔离护理
02
患者衣物和用品消毒
03
空气和环境消毒
免疫抑制患者的消毒隔离护理
免疫抑制患者消毒隔离护理 患者家属和探视者管理 预防接种和免疫增强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 ppt课件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  ppt课件

可杀灭外环境中 致病性结核杆菌 和致病性芽孢菌 ,病毒,真菌及 其孢子, 物理方法: 紫外线消毒 化学方法: 含氯消毒剂, 臭氧, 二氧化氯, 双长链季胺盐类
可杀灭各种致 病性微生物。 化学方法: 醇类, 酚类, 碘类
杀灭和去除细 菌繁殖体及亲 脂性病毒。 物理方法: 通风,冲洗。 化学方法: 单链季胺盐类 (新洁尔灭等 ),双胍类( 如氯已定) 中草药消毒剂 ,汞,银,等 金属离子消毒 剂
•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 法。
•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 时间。
• 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
• 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 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 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 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 •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 • 5、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
• (1)病房的空气消毒就是通风,病人离开时作终末消毒 用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喷雾,但有人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只作物体表面的擦拭。
• (2)各诊室的空气消毒:如果诊室没有传染病人来过, 只作擦拭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要下班时作彻底的 清洁,台面擦拭后喷雾含氯消毒剂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 关闭门窗,第二天只作清洁不用消毒。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每年复 核一次。
•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满前三个月,生 产企业应当向原发证机关申请换发卫生许可证。经审 查符合要求的,换发新证。新证延用原卫生许可证编 号。

血液透析机保养及消毒 ppt课件

血液透析机保养及消毒  ppt课件

30
100
• 枯草杆菌芽孢 100
10
99.9
• 枯草杆菌芽孢 1000
3
100
• 蜡状杆菌芽孢 100
5
99
• 枯草杆菌变种芽孢1000
15
100
ppt课件
36
次氯酸钠杀灭微生物的作用
• 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 杀灭对象 口蹄疫病毒 HIV、Polio和HAV
浓度(mg/L) 杀灭时间(min)
1000
ppt课件
23
透析机消毒方式:
3、化学消毒(冷消毒) 代表机型:日机装、尼普洛、东 立、 金宝 主要使用:次氯酸钠(含氯)消毒液和 冰乙酸
ppt课件
24
透析机消毒方法
• 1.热消毒:利用透析机的自身加热装置将反 渗水加热到85-95摄氏度,并在透析机内保 持30分钟左右。
• 优点 :消毒效果较好,对环境人员无害, 无残留,对患者安全。
10
100
10
• 纯化HbsAg
100
5-10
• 纯化HbsAg(50-500ng/ml)
1500
10
• 患者血清HbsAg
2000
20
• 每次透析结束后对透析机内部管路进行的消毒,消毒方法 应采用不同的透析机厂家出厂对消毒液浓度的要求而消毒。
ppt课件
37
过氧化物消毒液
• 过氧乙酸杀菌机制 • 氧化作用 可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进行氧化使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业务学习血液透析中的消毒与监测PPT课件

业务学习血液透析中的消毒与监测PPT课件

复用记录完整(手册、记录、事件记录) 透析器标识清楚(姓名、病历号、使用次 数、复用时间和日期) 透析器表面消毒
五、透析器的清洗消毒:
清洗消毒程序、全自动复用程序、半自动 程序。
六、复用后的检测:
1、外观:标签清楚,牢固贴于透析器上,透 析器外观正常,无结构损坏和赌塞,端口 封闭良好、无渗漏,存储时间在规定期限 内。
血液透析中的消毒与监测
一、透析相关因素:
透析用水 透析器 透析液 透析管路
二、透析机消毒:
1、透析机外表消毒500mg/l,如果血液污 染到透析机,立刻用1500mg/l的含氯消毒 剂的一次性抹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 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透析机内部消毒在每日透析结束时对 内部管路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不同透析 机厂家出厂说明。透析时发生破膜、传感 器渗漏,在透析结束时立即消毒,消毒后 机器方可使用。
透析用水微生物监测:采样、检测方法 、标准。
透析液监测:采样、检测方法、标准。
内毒素检测: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一 次,标准是内毒素是<2EU/ml。
消毒剂残余量检测:采用敏感的方法: 试纸等。血液透析器中残余消毒剂水平要 求:过氧乙酸<1ppm,瑞诺林<3ppm,福尔马 林<5ppm。
谢谢!
Ranalin
3.5%
戊二醛 0.75%
24小时(20℃) 6小时(20℃) 11小时(20℃) 1小时(20℃)
7天 3天 14--30天
复用处理后的透析器应储存于专用储存柜内 ,分开放置,标识清楚。
四、透析器复用要求:
乙肝、艾滋其他血传播疾病患者严禁复用 透析器 HCV阳性患者分区复用和储存透析器 透析器消毒:消毒剂灌注量≥透析器容积 的3倍

[推荐]血透室的消毒隔离PPT文档

[推荐]血透室的消毒隔离PPT文档
2.物体表面:透析室地面、桌面、透析机表面等物体表面
保持清洁,无肉眼可见污染。每日采用500mg/L的含氯消毒 液擦拭消毒。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用1500mg/L的 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去血迹后,再用500mg/L的含氯消 毒液擦拭消毒。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3.床单位:每个透析班次结束要清场,床单、被套、枕
套一人一用一更换。
4.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存放在无菌库房的
一次性无菌器材必须去掉外包装。无菌物品存放架应离 地面20cm,离天花板50cm,离墙5~10cm。严格按照规 定使用透析用一次性医疗物品。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5.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收集、储存、密闭转运,做好交接
登记。使用后的针头或锐器应放于锐器盒内,严禁用后针 头回帽或毁形;透析废水应排入医院污水系统。
血透室的消毒隔离
血透感染丙肝事件 —— 年以来的媒体报 道
年安徽霍山事件 28名患者确认感染丙肝病毒 年安徽安庆30余名血透病人感染丙肝病毒 年安徽淮南新华医院,新增丙肝患者12人 年安徽再现“丙肝事件”寿县16人感染
血液净化的工作特点
• 血液透析兼具门诊、病房、急诊等多重工作性质, 病人治疗周期长。
血透室平面图
医 护 人 员 通 道
:清洁区 :阴性病人
: 污染区 :阳性病人
护士站
更衣室
: 医护人员 :医疗垃圾
二、环境的消毒和管理
1.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
次,限制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每日空气消毒 两小时,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规定的对III类环境的要求。
2.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操作时应戴 口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的购置 使用要注意如下问题:
(1)索证,要明确产品有卫生部的卫生许可 批件。
(2)供货商的资质评估。 (3)产品售后服务,使用中维护保律依据
拭。多孔材料表面应采用喷雾消毒。
为保证消毒与灭菌效果应掌握以下处理原则
• 1、要求购进合格的器材和药
品,
• 2、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 3、保证消毒与灭菌的处理剂
量,
• 4、注意影响效果的因素,
消毒药械购置严格把关
• 医院消毒药品、消毒器械的采购和使用
要协调科室、层层把关,保证使用产品 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 3、凡低度危险性物品,一般可用低效消毒
法,或清洁处理即可。但,当传染病病原
• 二、根据物品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选
取消毒,灭菌方法和使用剂量
• 1、对受到致病性芽孢菌和真菌孢子污染的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
• 2、对受到致病性细菌和繁殖体,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
染的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可杀灭一切微 生物(包括细 菌芽孢和真菌 孢子)使微生 物的成活概率 <10-6 物理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辐射灭菌 化学方法: 甲醛,戊二醛 ,环氯乙烷, 过氧乙酸,
可杀灭外环境中 致病性结核杆菌 和致病性芽孢菌 ,病毒,真菌及 其孢子, 物理方法: 紫外线消毒 化学方法: 含氯消毒剂, 臭氧, 二氧化氯, 双长链季胺盐类
• 3、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可选用中效或低效消毒
法。
•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因子的使用剂量。
•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处理剂量和延长消毒
时间。
• 三、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 选择消毒方法时要考虑:
• 一、消毒物品不受损坏, • 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 • 1、耐高温,耐湿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 2、怕热,忌湿物品,应选取甲醛或环氧乙烷气体消毒,灭菌 • 3、器械的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腐蚀性小的化学剂。 •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 • 5、光滑表面应选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
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称为消毒 (disinfection),消毒并不一定能杀灭病 原微生物的芽孢和所有的微生物。
❖消毒剂: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剂称为消毒剂
(disinfectant),一般消毒剂在常用的浓 度下,只对细菌的繁殖体有效。
消毒灭菌基本概念
• 灭菌: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
活的微生物和芽孢的过程称为灭菌 (sterilization)。由于种种原因,要做到完全 无菌是较困难的,灭菌的要求是微生物存活的概 率减少到最低限度,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 效果,如高压蒸汽灭菌、干烤灭菌等。
消毒
❖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对存在或曾经存 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 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
❖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没有明显的传染
医院消毒物品的危险等级
• 一、高度危险性物品:
是被微生物污染后会造 成严重危害的诊疗器材和用 品,
滥用抗生素和消毒剂:引起局部菌群改变,常 住菌被抑杀,例如革兰阳性菌被杀灭,菌群失调, 导致抗性菌感染;常住菌进入其他部位,成为致 病菌(链球菌进入血流,导致亚急性心内膜炎)。 导致抗性菌株出现,MRSA对氯已定的抗性增加、 绿脓杆菌对季铵盐类具有固有抗性。
院内感染病原体:流行株的毒力和抗力,经体内 反复传代, 常比实验室菌株强,对人体内环境有更 大的适应性。
• 从传染病的观点看:
• 医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备存在或曾经存在过传染
源场所的特点, 因此,应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 毒。
• 医院又具备没有明确存在传染源场所的特征,
• 因此,医院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做好医院清洁、
消毒和隔离,可减少医院交叉感染。
消毒与灭菌技术
消毒灭菌基本概念
❖消毒:清除或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
防止和减少消毒过程对物品的损害。
• 一、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
灭菌方法
• 1、凡是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取(灭菌
剂或灭菌器)灭菌,务使其灭菌指数达到 10-6。
• 2、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
或高效消毒法,要求灭菌指数达到90%以上, 即对实验微生物的杀灭率达到99.9%,对自 然污染的微生物杀灭率应达到90%以上,但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要求有一定的区别, 例如内镜,体温表等,必须达到严格消毒。
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 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 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 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 器材和用品,
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
• 二、中度危险性物品:
是受微生物污染后可 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诊 疗用品,
这类物品仅和皮肤粘 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 菌的组织内。 例如:体温表、呼吸机,
• 三、低度危险性物品:
可杀灭各种致 病性微生物。 化学方法: 醇类, 酚类, 碘类
杀灭和去除细 菌繁殖体及亲 脂性病毒。 物理方法: 通风,冲洗。 化学方法: 单链季胺盐类 (新洁尔灭等 ),双胍类( 如氯已定) 中草药消毒剂 ,汞,银,等 金属离子消毒 剂
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
• 针对消毒对象,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尽量
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况下无害, 只有当受到致病菌大量污染时才造成危害 的物品。
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 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
例如:手巾、牙刷、面盆、痰盂(杯)、 地面、墙面、桌面、床面、被褥、室内空 气、一般诊断用品(听诊器,听筒,血压 计等)等。
消毒水平等级
灭菌
高效消毒
中效消毒
低效消毒
血液透析室的消毒管理课件
医院感染的特点
• 医院具备疾病传播的三要素: • 1.传染源:
医院是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集中地,有密 切接触机会;
• 2.特殊传播途径:
医院里存在各种传播媒介, 污染的医疗器械和诊疗用具、 针刺、输血、 医护人员的手;
• 3.易感人群:
病人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如切口处 100个金葡菌即可引起感染,而皮内注射则需2百 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