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蜀道难翻译、解析

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

《蜀道难》原文及译文《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奇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奇丽。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原文和译文。
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号啼鸣,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诗】:蜀道难李白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⑵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
⑶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⑷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
⑸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
蜀遣五丁迎之。
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横绝:横越。
峨嵋巅:峨嵋顶峰。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⑹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⑺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⑻黄鹤:黄鹄(Hú),又名天鹅,善于高飞。
尚:尚且。
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⑼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
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⑽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
扪:用手摸。
历:经过。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⑿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蜀道难 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作者:李白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x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
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xx周至、太白县一带。
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
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
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
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
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锦城:即锦官城,今XXXX市。
10、咨嗟:叹息。
译文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全诗翻译及赏析

噫(yī)吁(xū)嚱(xī)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⑵,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⑶,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⑷,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⑸,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⑹,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⑺。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⑻。
青泥何盘盘⑼!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扪(mén)参(shēn)历井仰胁(xié)息⑽,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⑾。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⑿,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⒀,砯(pīng)崖转(zhuàn)石万壑(hè)雷。
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人,胡为(wèi)乎来哉⒁!剑阁⒂峥(zhēng)嵘(róng)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⒃。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shǔn)血(xiě),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⒄,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zī)嗟(jiē)⒅。
作品注释⑴《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噫吁戯:惊叹声,蜀方言。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⑵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
⑶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⑷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
⑸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
李白《蜀道难》全诗及解析

李白《蜀道难》全诗及解析李白《蜀道难》全诗: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赏析:《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嚱”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
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这是因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被高山峻岭阻挡,太白峰处于由秦入蜀之要冲,只有高飞的鸟儿能从低缺处飞过。
太白峰在秦都咸阳西南,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
民谚云:“武公太白,去天三百。
”诗人以夸张的笔墨写出了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阻,并融汇了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犹如一部乐章的前奏,具有引人入胜的妙用。
下面即着力刻画蜀道的高危难行了。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至“使人听此凋朱颜”为又一段落。
这一段极写山势的高危,山高写得愈充分,愈可见路之难行。
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请简要回答。
3.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参考答案1.D2.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一些经典的文言文蕴含这古时作者的文化思想,值得我们反复理解与赏析。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蜀道难原文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翻译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蜀道难译文及注释

蜀道难译文及注释《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他穿越蜀道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蜀道难》的译文及注释。
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译文:啊,叹息声响起,危险啊!蜀道之难,难于登上青天!蚕丛和鱼凫,开国时何其茫然!你来到这里已经四万八千岁了,与秦塞隔绝。
向西望去,太白山上有一条鸟道,可以横跨峨眉山顶。
地崩山摧,壮士死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面有六条龙围绕太阳升起的高标志,下面有波涛汹涌的回川。
黄鹤之飞也无法飞过,猿猴想要过去也只能愁眉苦脸地攀援。
青泥路盘旋盘旋,百步九折萦绕着岩峦。
摸索参天,弯腰俯身,仰头喘息,用手拍胸,长叹不已。
问你,西游何时才能回来途中崎岖险峻,不可攀登。
只见悲鸟在古树上啼鸣,雄鸟飞翔,雌鸟跟随绕着林间飞舞。
又听到子规在夜月中哀鸣,空山中充满了忧愁。
注释:1.噫吁嚱:表示叹息声。
2.蚕丛及鱼凫:指蚕丛和鱼凫两个地名,位于蜀道上。
3.四万八千岁:指蜀地的历史悠久。
4.秦塞:指秦岭以北的地区,即关中平原。
5.太白山: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川西地区的最高峰。
6.天梯石栈:古代建造的一种攀登工具,由石头和木头搭建而成。
7.六龙回日:指六个龙围绕着太阳升起的景象。
8.黄鹤之飞:指黄鹤在空中飞翔的景象。
9.猿猱:指猴子。
10.青泥:指蜀道上的一种泥土。
11.百步九折:形容蜀道的曲折险峻。
12.扪参历井:指攀登蜀道的艰辛。
13.子规:一种鸟类,常在夜间啼叫。
14.愁空山:指空山中充满了忧愁。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导语:《蜀道难》作者是著名诗人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仅供参考!《蜀道难》原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蜀道难》原文翻译噫,哎呀,好高啊好险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和鱼凫是古蜀国的帝王,他们开国的事业何等茫然。
从古到今四万八千年,秦蜀二地从不通人烟。
西面太白山上只有鸟飞的路线,可以通往峨眉山巅。
多少壮士在地裂山崩中死去,然后才有一条天梯似的栈道互相钩连。
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
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
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
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
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
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
《蜀道难》练习(含解析)

《蜀道难》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李白,字太白,山东人。
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十岁通五经。
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
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
遂荐于玄宗。
召见金銮殿,论时事。
因奏颂一篇。
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
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
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
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
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
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
璘败,累系浔阳狱。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
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B.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C.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D.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经:古人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B.诏:皇帝的命令称“诏”“敕”“圣旨”“谕旨”“上谕”等。
《蜀道难》阅读练习(附答案)

《蜀道难》阅读练习(附答案)《蜀道难》阅读练习(附答案)《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分享了《蜀道难》阅读练习答案及赏析,快来学习一下吧!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阅读练习答案1.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请简要回答。
3.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参考答案1.D2.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蜀道难》原文以及解释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mén)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yīng)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huī),砯(pīng)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啊!何其高竣,何其峭险!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古蜀国先王的事迹久远渺茫。岁月漫漫过去四万八千年,蜀道还未能与秦地相通人烟。西边太白山上只有一条鸟道,才能从秦地横越过峨眉山巅。山崩地裂压死迎亲的五壮士,才能修成栈道与陡峭山路相接,上有高峰神仙也要绕路而行,下有河川冲波倒流漩涡转动。翱翔高飞的黄鹤尚不能越渡,攀援敏捷的猿猱更一筹莫展。青泥河的小路曲折又蜿蜒,走一百步就要绕路而行,伸手可触星辰快快屏住呼吸,用手抚住胸口坐在地上叹息。请问你这次西方游历何时归?山路险道峭岩实在难以攀登。只听见古树枝头飞鸟在哀号,雄雌相随林间飞绕徘徊不前。又听见月夜里杜鹃声声哀鸣,悲声回荡在空山中愁情更添。
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此情景即使听说也要变容颜!绵延的山峰离天不到一尺远,倒挂的枯松斜倚绝壁悬崖边。瀑布飞泻激流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喧嚣,撞击山岩的巨石响声似惊雷。蜀道这般艰险你为何来比呢?更有崎岖高峻险恶的剑门关,一人把关万余人也休想进入。收官任若不可信则酿成大祸,那里早上躲猛虎晚间避长蛇。虎蛇磨牙吸人血好比斩乱麻,锦城虽说能享乐不如早回家。蜀道难走比登上青天还要难,回身向西望禁不住怅惘长叹。
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手法
诗句
表达效果
引用神话传说
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写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的险阻
虚写映衬
黄鹤不得飞越/猿猱愁于攀援
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
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膺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
凸现危困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渲染了羁旅之愁和蜀道悲凉
运用夸张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极言山高壁险
5.【答案】宾语前置
三:
【答案】B
2.【解析】A项,危:高。
【答案】A
3.【解析】B项,古义:回环曲折;今义:按九成折算。
【答案】B
4.【解析】A、B、D三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B
5.【解析】D项,“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错。
李白的诗中有一些“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其一贯诗风。
【答案】D
6.【解析】D项,匪通“非”。
【答案】D
7.【解析】C项,“比喻”说法错误,应为夸张、衬托。
【答案】C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李白《蜀道难》重点字词翻译及赏析

李白《蜀道难》重点字词翻译及赏析《蜀道难》原文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译文哎呀呀,真是太高了。
攀越蜀道真比登天还难!蜀国有蚕丛和鱼凫两个君主,他们开国的时间距今十分遥远,从那时起大概有四万八千岁了吧,蜀国就不曾与秦地有什么来往。
往西去有座太白山,其山高峻无路可司行,唯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之巅。
秦惠王之时,才有蜀王派五丁开山,传说这五位壮士因开山导致地崩山摧而仕烈牺牲,才使得蜀道的天梯石栈连结了起来。
蜀中上有日神的六龙所驾之车所不能逾越的高山,下有回旋倒流的曲折而波涛汹涌的河流。
善高飞的黄鹄想飞越而不敢过,善攀援的猿猴想攀登而发愁无处攀缘,其山之险就可想而知了。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行人攀至高山之顶,伸手可以摸得着天上的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只得坐下来抚着胸口长吁短叹。
老兄西游打算几时回来?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是不可登攀。
山野之间,只能看到在古木中悲号的山鸟,雄飞雌从地在林间飞旋。
月夜里,还可以听到子规凄凉的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
攀越蜀道,真是比登天还难啊,此情此境,使听到的人都发愁得老了许多。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注释蜀道难原文及翻译《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
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跹也豢膳省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
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
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
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李白《蜀道难》阅读答案及赏析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请简要回答。
3.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参考答案1.D2.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蜀道难》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诗】:蜀道难李白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注释】:⑵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
⑶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⑷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
鸟道:只有鸟能飞过的小路。
⑸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
蜀遣五丁迎之。
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
”横绝:横越。
峨嵋巅:峨嵋顶峰。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⑹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⑺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⑻黄鹤:黄鹄,又名天鹅,善于高飞。
尚:尚且。
得:能。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⑼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
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⑽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
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
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
扪:用手摸。
历:经过。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12)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
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
子规,鸟名也。
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14)嗟:感叹声。
尔:你。
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15)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17)朝:早上。
吮:吸。
锦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
”今四川成都市。
(18)咨嗟:叹息。
【翻译】: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纤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赏析】:将神话传说、想象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
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翠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
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
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
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阅读训练】:1. 对于《蜀道难》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 “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2. 诗的开篇如何叙述蜀道悠久的历史?为何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请简要回答。
3. 诗人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4.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
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5.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6.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1.本诗题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也在课文中反复出现,那么,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蜀道之难的呢?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在诗中三次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什么作用?3 描写好在哪里?5. 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B. 峨眉(e)石栈(zh cn)黄鹤(h ©猿猱(n co)D.凋零(di do)瀑流(p Q2.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危乎高哉危:危险。
B. 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
C. 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
D. —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把守。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B.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C.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 ( 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5 题)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A. 但见悲鸟号古木B.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 雄飞雌从绕林间5.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引用古代神话,极写山之高峻,山之愈高,则愈可见路之难行。
B.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自然景观中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C.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运用夸张与衬托的手法,写出了山峰之高、绝壁之险。
D.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6. 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地崩山摧壮士死B. 猿猱欲度愁攀援C. 以手抚膺坐长叹D. 所守或匪亲7. 下列对第二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 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
D. 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参考答案】:2. 诗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先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四万八千岁为夸张叙述;接着描述秦蜀间重山叠岭的地貌,“有鸟道”寓无人行之意;然后叙述蜀道来由。
引“五丁开山” 的传说,表现了人和自然间的斗争以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了神力和开路者的勇力。
3.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
虚写映衬:黄鹤飞不过,猿猱愁攀援。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
5.“但见”四句渲染凄清气氛;“连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6.逶迤千里,峥嵘高峻。
1. 【答案】第一节,道蜀道来历,状蜀道高峻一一感叹蜀道的高峻难行。
第二节,写景物凄清,状山水险恶一一感叹蜀道的艰险可畏。
第三节,摹剑阁之险要,想杀人之惨景叹战祸之烈,有申戒之意。
2. 【答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三次出现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极言蜀道之险、入蜀之难、须防据险反叛。
以极度夸张语调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此句作为全诗的主线,重复出现了三次,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结构上贯穿始终、层层深入,抒情上一唱三叹,抒发了作者对游人的担忧和依恋,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3. 【答案】诗人先写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①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②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特写;③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其对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