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育种学:畜禽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家畜育种学》

二、评定各类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
1.产肉性能指标
2.产乳性能指标
2学时
掌握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势;掌握产肉、产乳性能的一般指标及测定方法
3.产毛性能指标
4.产蛋性能指标
5.繁殖性能指标
三、影响家畜生产性能的因素
四、评定家畜生产性能的原则
第四节 记录系统
2学时
P107习题四
了解产毛、繁殖性能指标及测定方法;掌握产蛋性能指标的测定;掌握测定结果的记录原则和方法
四、伴性性状选择和伴性基因频率计算(自学)
五、生化遗传和分子遗传技术鉴定基因型(自学)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
一、数量性状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二、数量性状选择原理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2学时
了解对杂合子进行选择的方法;掌握数量性状的特点及其选择原理;掌握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四、数量性状选择方法
第四节 阈性状的选择
实习三 家畜个体育种值估计
3学时
掌握简化的复合育种值估计方法,加深对遗传力的理解
实习四 简化选择指数的制订
2学时
掌握选择指数制订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习五 群体有效含量的计算
2学时
加深对群体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的理解以及计算方法
使用教材
张沅主编,《家畜育种学》(动物生产类专业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三节 引种与风土驯化简介(补充)
第十三章:育种的组织和措施简介(补充)
2学时
P331 习题十二
掌握保种的原理及保种方法,了解引种和风土驯化的含义及注意事项,了解育种工作组织的一般方法
专题讲座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畜禽育种中的应用
2学时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第十六章 新品种的培育

1.长期选择某种数量性状可能育成新品种
2.系统选择某种质量性状同样可能育成新品种
安格斯品种 黑色
红牛
3.选择有益突变也能培育新品种
安康(Ancon)绵羊是赖特(Seth Wright)于1791年在美国新莫兰 的一个农家的羊群中所突然发现的一只腿非常短且弯的公羊 羔的基础上培育而成的。
(二)杂交育种法―育成杂交法
湖北白猪
73-78年,大规模杂交组合实验筛选出大×(长×本),建 立5个无血缘关系,且各具6个以上独立血统的品系基础群;
80-86年,以活体背膘厚、日增重为主选性状,采用性能测 定、同胞测定,综合选择指数法,分品系进行群体继代选 育,育成5个独立品系;
86年通过鉴定 I、II、III系:繁殖力高、适应性强; IV、V系生长发育快,瘦肉率高
1959年成立的东北细毛羊育种委员会制定了具体的育 种规划和育种目标,并开展联合育种。
1967年经鉴定认为基本达到育种目标。
• 提高生产性能的育成杂交
• 提高适应性和抗病力的育成杂交
来航鸡的抗马立克病品系是美国培育的新型品系。 养鸡业每年受鸡病的威胁很大,其中马立克病造 成的死亡率在一些国家达60%。英国研究者指出, 鸡对马立克病的抵抗力可以遗传,并证明抗病力 不影响鸡的生产性能,因而可进行抗病育种。
76-82年,以育肥性状为主选性状,采用现场生长发育 测定和综合选择指数法,开始进行5-6个世代的横交、 选择,育成4个独立品系; 83年通过鉴定
♂
♀
×
♂
♀
×
♀
正交
×
回交 ♂
×
反交 ♀
♂
横交固定 ♀
利用三江白猪导入部分丹系长白猪血液,育成中国瘦肉 型母本DV新品系;
动物育种学-第七章-品种培育

目录 品种培育与杂交改良
品系培育
注:改变教材的顺序,先讲品种、后讲品系
调整内容,“专门化品系培育” “杂交改良”与后面章节合并讲解
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绪论)
畜禽品种资源 新品种和品系培育
▬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介绍培育新品种(系)的实践
筛选杂交方案,利用杂种优势 现有优良品种的选育提高
苏太猪
节粮小型褐壳蛋鸡(农大3号)育成
由吴常信教授主持育成
典型的导入杂交的范例
━法国明星肉鸡配套系D系具有矮小基因 ━通过明星D系与蛋鸡杂交,将矮小基因导入 ━使用蛋鸡公鸡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世代回交,固定矮小基因,
恢复产蛋性能 ━横交固定 ━选育提高(生产性能、性别鉴别等)
新品种年产蛋量17kg以上,蛋 料比2.1:1,社会效益明显,获 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
吉尔牛(5/8)荷斯坦牛(3/8) 杂交育种的典范
使用野生品种的杂交育种(1)
美国使用欧洲野牛(Bison)与家牛杂交,培育 出比法罗(Beefalo)肉牛品种
该品种在完全放牧条件下,10月龄达450kg以上 日增重达2000克以上,肉质优良
×
3/8
5/8
使用野生品种的杂交育种(2)
我国在青藏高原采用野生牦牛与家牦牛杂交成功 地培育成“大通牦牛”
级进杂交的要点
明确改良的具体目标 选择适宜的改良品种 选出优秀的改良种畜 组织有效的配种工作
杂交育种方法分类(4)
据育种工作基础分类
在现有杂种群基础上的杂交育种
中国荷斯坦牛 三河牛
有计划从头开始的杂交育种
拉康白猪(加拿大)
杂交育种的步骤
制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
《家畜育种学》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关于家畜育种工作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畜牧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动物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本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与现代生物科学理论技术及畜牧业生产的有关学科联系十分密切,体现了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点。
2、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于综合应用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繁殖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家畜育种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对现有畜禽遗传资源的合理保存和利用,并不断创造新的种质资源,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是大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
3、重点难点:《家畜育种学》的重点是选择原理,选择指数制订,BLUP育种值选择方法、选配原理,新品系、新品种培育方法,杂种优势利用和家畜育种规划等内容。
难点为个体遗传评定原理与方法,家畜育种规划,这是家畜育种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懂本门课程的关键。
4、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掌握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多参加生产实践,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家畜育种学》知识模块可划分为三个部分:(1)基础篇包括绪论、第一、二、三、四章,共五个部分。
主要讲授家畜育种学概论,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数量遗传学基础,家畜主要性状遗传,生产性能测定等内容,是家畜育种工作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实际就是认识家畜了解家畜,是学习家畜育种的入门和基础,学习时要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有关概念、名词、术语及品种形成和发展规律。
学时数占20%。
(2)方法篇包括第五、六、七、八章,共四个部分。
主要讲授选择原理与方法、个体遗传评定、选配方法等内容,是家畜育种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也是育种学中涉及面最广,原理性最强,重点、难点最多的部分。
将选择原理、育种值评定、选配方法贯穿与育种工作的全过程。
在弄清数理统计、概率论、通径分析、线性代数、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家畜育种的实践。
学时数占50%。
(3)应用篇包括第九、十、十一、十二章,共四个部分。
家畜育种学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驯化与品种

家畜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家 畜 在 动 物 分 类 学 中 的 地 位
家畜、家禽的祖先
各种家畜、家禽的祖先都是野生动物 每种家畜都能追溯其祖先 部分畜禽由于驯化时代久远,其祖先及起源 地目前尚无定论
家畜、家禽的祖先
畜 种
普 通 牛
马
驴猪
绵 羊
山 羊
鸡
鸭
鹅
火 鸡
鹌 鹑
鸽 子
鸵 鸟
祖 先
亚
原 牛
注意与驯养动物的区别
驯养动物概念
被人类捕获和饲养 尚未完全驯化 数量不大 野性依旧 不能大量任意饲养 亦称特种养殖动物和特种经济动物 举例:孔雀、狗熊,等
家畜、家禽概念(狭义) 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家畜
牛、马、猪、羊、驴、骆驼、兔、狗等 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家禽
鸡、番鸭、鹅、火鸡、鸽子、鹌鹑等
西南亚东亚
家畜的驯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牛、马、猪、鸡等畜禽的国家之一
第三节 家畜的品种
种、品种、品系概念 种(species):物种的简称
A.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 B.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 举例:猪、牛、水牛、绵羊、山羊、鸡等
C.一个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种中的个体交配-若 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马与驴交 配获骡子(无生育能力)
阿尔登重挽马
苏维埃重挽马
矮马
广西矮马
宁强矮马
小型猪
《吉尼斯世界 纪录》 显示 目前世界上最 大的狗
小型狗
品种分类-按体型外貌特征
按角的有无 牛羊 有角品种 无角品种
按尾的大小 大尾品种:大尾寒羊 小尾品种:小尾寒羊 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
品种分类-按体型外貌特征
第九章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一、品种的概念
– 品种是畜牧学的单位,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 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适应一定自然和经济条 件、能满足人类一定需求、具有一定数量的某种 家畜类群。
– 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提供畜产品类型的差异。 – 品种是人工选择和培育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的产
物。
二、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条件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一、概念:专门化品系
– 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按育种目标分化选 择育成,每个品系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的 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指定位置, 承担专门任务
– 一般分父系和母系
• 优点:
– 1、有可能提高选择进展 – 2、用于杂交体系中有可能取得杂种优势
二、配套系杂交
2.任务
– 保持和发展一个品种的优良特性,增加品种内优良个体 的比重,克服该品种的某些缺点,保持品种纯度,提高 整个品种的质量。
3.本品种选育和纯种繁育的区别
• 纯种繁育是在品种内进行繁殖和选育,其目 的是获得纯种,是一种选配的方法;
• 本品种选育的含义更广,不仅包括育成品种 的纯繁,而且包括某些地方品种、类群的改 良和提高,并不强调保纯,有时可采用小规 模的杂交,是一种育种方法
• 如只突出个别性状,基础群以同质为好
– 为使基础群具更广泛的遗传基础,群内个体间近交系数
最好都为0。
•
数量要求:
S
n 1
其中:S为公畜最低需要量; n为公母比中的母畜数;
8nF
ΔF为每代近交系数增量。
大家畜: 4♂∶20♀,Ne=13,ΔF=0.038 中型家畜:6♂∶30♀,Ne=20,ΔF=0.025 小畜禽: 10♂∶50♀,Ne=33,ΔF=0.015 理想群体:30♂∶150♀,Ne=100,ΔF=0.005
动物育种学-题库

动物育种学-题库1、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区别与联系?答案: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区别体现在:生存方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依赖程度,选择对体型外貌、生产性能和生活习性的影响,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联系体现在:各种家畜都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属于同一物种的野生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差异不大。
解析:2、家畜体尺测量注意事项?答案:答:(1)测定前必须校正测量工具;(2)待测家畜站在平坦开阔的地方;(3)保定好待测家畜;(4)测量工具紧贴被测部位表面,防止悬空或勒得太紧。
3、缩短世代间隔的育种措施?答案:答:(1)尽可能缩短种畜的使用年限,由于遗传评定,使种畜耽搁了一些时间,因此种畜使用时应尽可能缩短使用期限;(2)挑选世代间隔较短的选种方法,例如:猪繁殖率高,大部生产性状的表现不受性别限制,因此猪遗传评定一般不使用耗时长的后裔测定;(3)实施早期选种措施,在家畜个体尚未表现生产性状,或尚未完成性状的表现时,实施的辅助选择措施。
标记辅助选择的目的之一是实现早期选种,缩短世代间隔。
4、MBLUP法的优点?答案:答:⑴ 分子遗传标记优点:多态性丰富、检测效率高,且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等;⑵ MBLUP法改善和提高了畜禽遗传评定的效率和准确性;⑶ 尤其是对限性性状、低遗传力性状及难以度量性状的遗传评定上具有较大优势。
5、群体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答:Hardy与Weinberg(1908)分别推导出随机交配群体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遗传平衡定律(哈德-温伯格定律),其主要内容包括:(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选择、迁移、突变和遗传漂变),群体将是一个平衡群体;(2)在任何大群体中,不论初始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个世代的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就可达到平衡状态,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以后的连续世代随机交配情况下保持平衡状态;非平衡大群体(D≠p2,H≠2pq,R≠q2)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就可达到群体平衡。
《动物繁殖与育种》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与育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动物繁殖与育种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54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实验14学时适用对象:动物养殖与疾病防治专业专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动物繁殖与育种》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探索生命奥秘的理论科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及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对动物进行遗传分析的一般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术和动物繁殖新技术,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遗传学的分支学科奠定较好的基础知识。
二、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动物繁殖新技术和遗传育种基本原理部分,难点为遗传育种理论的掌握。
三、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为在学完有关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所开设的一门对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其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生物统计学)对该课程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同时,本课程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续的毕业论文及实习活动。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第一章遗传学基础(6学时)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结构和细胞分裂过程、遗传的三大规律、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哈迪-温伯格定律以及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重点: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难点: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细胞的结构2、染色体3、细胞分裂第二节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规律2、自由组合规律3、连锁规律第三节遗传的分子基础1、核酸的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的传递2、遗传密码3、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4、基因突变第四节群体遗传学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2、哈迪-温伯格定律3、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第五节数量性状的遗传1、数量性状的概念和特征2、数量性状表型值和方差的剖分3、遗传参数第二章畜禽与品种(2学时)基本要求:种与品种的概念;家畜、家禽的起源与驯化;家畜、家禽在动物分类学中的地位。
动物遗传育种学课件ppt 9.第八章 品系与品种培育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一)群体继代选育法
(3)闭锁繁育 基础群选出后,畜群必须严格封闭,以加速理想型基因的纯合,集中和稳定有益性状。 在闭锁繁育前期交配体系上,采用避开全、半同胞交配的随机交配,避免高度近交。在闭
锁繁育阶段的后期,由于畜群已逐步趋向同质时,则应实行不限制全、半同胞交配的完全随 机交配,结合严格的淘汰,能加快优良性状基因的纯合,促进品系的建立。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二)正反交反复选择法
• Reciprocal Recurrent Selection (RRS): • 1945年最早用于玉米的品系培育,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用于鸡、猪的品系培育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二)正反交反复选择法
A系
B系
依
据
杂
交 效
♂
果
选
择
♀
♀
第八章 品系与品种培育
1.什么是共同祖先?如何在系谱中找到共同祖先?
共同祖先是在父系和母系中同时出现的个体。
在父系和母系中同时出现的个体,但是共同祖先的祖先不能算做 近交个体父母的共同祖先。
2.已知x个体的系谱如下,求Fx,RsD,Rx7。
5 1
7 S
2
x D
5
3 87
9 20
2 10 7
第二节 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二、专门化品系 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
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特点,不同的品系配 制在完整繁育体系内不同层次的制定位置,承担专门任务。 专门化品系一般分为母系和父系,栽培与专门化品系时,母 系的主选性状为繁殖性状,辅以生长性状,而父系的主选性 状为生长,胴体,肉质性状。
育种学重点

第九章家畜品系与品种的培育一:品系的类别1、地方品系: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其特点是形成时间长,群体较大,保存时间较长2、单系: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围绕同一头系祖建立3、近交系:运用连续近交形成,群体近交系数达0.375以上4、群系:指由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的多系祖品系5、专门化品系: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6、合成品系: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或品系杂交建立的品系二:品系培育的条件1、家畜的数量:足够数量的品系和各品系内的家系数量;2、家畜的质量:建系所用的个体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具有某一方面突出的优良特征3、饲养管理条件:保持饲养管理条件的相对稳定4、技术与设备:三:品系培育的方法1、系祖建系法:选择具有最突出优点性状的个体作为系祖(及其继承者),再围绕系祖进行繁育(围绕系祖的近交)和选择,以使系祖的优良基因迅速扩散并固定。
2、近交建系法:选出足够数量的的公母畜以后根据不同目标进行不同性状和不同个体之间的交配组合一般采用连续的全同胞交配,不用亲子交配进行若干世代,基因迅速达到纯和,形成优良的近交系。
3、群体继代选育法:从选集基础群开始,然后封闭畜群,再在闭锁的小群体内逐代选种选配,一代一代重复这些工作,直至培育出符合预定品系标准、遗传性稳定、整齐均一的畜群。
四:引入杂交和级进杂交有什么不同?:引入杂交:又叫导入杂交,一般在原种群局部范围内引入不高于1/4的外血,以便在保持原有种群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克服个别缺点而采取的杂交。
级进杂交:通过杂交,以动摇被改良品种的遗传性,并使杂种母畜一代复一代的与改良品种进行回交,使改良品种的血统份额随代数增加一级一级向改良品种靠近,最后使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引入杂交一般是用外来品种与当地品种杂交一次,以改良当地品种的某些缺点;级进杂交是用杂种母畜一代一代地与外来品种回交,改造当地品种。
家畜育种学10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品系与品种的遗传基础
品系遗传
品系的遗传基础主要来自共同起源、选择和繁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通过长期的选择和繁殖,品系内的遗传变异 逐渐趋于一致,形成稳定的遗传性状。
品种遗传
品种的遗传基础同样来自选择和繁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但品种的形成通常涉及更广泛的遗传资源和杂交。通过 不同品系间的杂交,可以创造新的遗传变异,丰富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03
10个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品系A:生长速度快
总结词
生长速度是品系A的主要特点,其肉质和抗病能力也相对较强 。
详细描述
品系A的家畜通常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理想的体重,这使得 它们成为商业养殖中的优选品种。此外,该品系的家畜在肉 质和抗病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这使得它们在市场上具有较 高的竞争力。
品系B:肉质优良
人工智能在品系与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与分析
智能养殖管理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家畜育种数据 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的规 律和趋势,为育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家畜养殖过 程的智能监测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率 和动物福利。
智能育种决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家畜育种方 案的智能推荐和优化,提高育种决策 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结词
品系B以肉质优良而著名,其生长速 度和抗病能力也相对较强。
详细描述
品系B的家畜在肉质方面表现出色, 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此外,该品 系的家畜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 使得它们成为消费者和养殖户的首选。
品系C:抗病能力强
总结词
品系C的抗病能力强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基因编辑育种技术
基因编辑育种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家畜的基因组进行精确的编 辑和改造,以创造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行繁殖和遗传资源保存 的方法。
育种学-第十二章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精)

第十二章家畜遗传资源多样性保护第一节品种学说一、品种的概念:(一种和品种: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品种是畜牧学概念。
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只有种和变种,是自然选择的产物。
品种则是畜牧业发展后,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
种1、林纳学说:指相互间有明显的可变差异的生物群,强调生物群的间断性。
2、达尔文学说:强调种的连续性。
3、现代分类学:是由一些实际上或潜在的相互能够自由交配并繁殖后代的若干个个体组成的群体,种与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物种形成的条件:A、有新的变异产生;B、变异经选择而固定;C、不同种间存在生殖隔离(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发情季节、生殖器官结构、性行为差异;遗传隔离-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型品种是具有独特的经济特性和种用价值,能满足人类的一定要求;对一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有适应性,并可随人工选择和生产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其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下一代的具有一定数量的家畜群体。
其数量要求能维持种群特异性的稳定遗传。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个体间遗传基础来源相同;3、个体的性状及适应性具有相似性:形成该品种的特征,这些共同特征能与其他品种相区别;4、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5、一定的结构:若干各具特点的类群构成-地方类型、育种场类型、品系与品族;6、足够的数量二、影响家畜品种形成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温度、湿度、雨量等三、品种的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3、过渡品种:(二、按生产力类型分类: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三、按生态类型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不同于地方品种。
特点:A、晚熟,个体相对较小;B、体格协调,生产力低但全面;C、体质粗壮、耐粗耐劳,适应性强原始品种是育种的宝贵的育种材料和品种资源。
原始品种的改造,首先应该改善饲养管理,再结合选种选配或杂交以改善遗传基础。
2、培育品种(育成品种经过人们有目的地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品种。
第四章 家畜育种学

第四章家畜育种学第一节品种的概述一、品种的概念(一)种、品种的概念1、种(s p e c i e s)⏹生物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在自然条件下,野生动物经自然选择形成变种、种。
⏹种间差异:生物学特性(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发育特征):猪、马、牛、羊。
2、品种(b r e e d)⏹畜牧学上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家养动物经人工选择形成各具特色的品种。
⏹品种间差异:经济特性(生产性能、繁殖力、适应性)。
(二)应具备的条件1、较高的经济价值2、较高的种用价值3、一定的整齐度(同质性)4、一定的种间结构5、足够的数量品种是具有共同的来源和相对同质性、有较高育种经济价值和种用价值,有足够的数量和完整的结构。
二、品种的分类(一)按培育程度分类1、原始品种⏹形成条件:驯化以后,长期缺乏人工选择的品种。
⏹特点:体小晚熟;体质结实;生产力低但全面;种用价值及经济价值低;遗传性相对保守;耐粗耐劳、适应性强、抗病力高。
2、培育品种⏹形成条件:长期有意识进行人工选择和培育。
⏹特点:体大早熟;生产力高,较专门化;种用价值及经济价值高;遗传性相对不保守;分布地区广;饲养管理要求高、适应性差。
3、过渡品种:⏹形成条件:介于1、2之间。
⏹特点:两重性和鲜明的中间性;遗传不稳定。
(二)按生产性能分类⏹1、专用品种(special-purpose breed)(专门分化品种)•2、兼用品种(Dual-purpose breed)(综合品种)三、引种与风土驯化(一)引种与风土驯化的意义1、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入当地,直接推广,作为育种材料,称引种。
(1)活畜;(2)冷冻精液;(3)冷冻胚胎。
2、风土驯化:家畜对新的风土条件(温度、湿度、地势、光照、饲料、饲养管理等)的复杂适应过程。
(二)引种应注意的问题❑1、正确选择引入品种❑2、慎选个体❑3、合理安排调运季节❑4、严格执行检疫隔离制度❑5、加强饲养管理和适应性锻炼❑6、采取必要的育种措施(三)引种后的主要表现1、暂时性变化2、遗传性变化适应性变异退化第二节动物生长发育的规律一、概念1、生长(growth)⏹以细胞直接产生与自己相似的现象,以分裂增殖为基础的量变过程。
家畜育种学——精选推荐

绪论家畜育种:利用现有畜禽资源,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第一章1.品种:是指具有特定生物学特性、主要性状的遗传性相对一致和稳定、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畜类群。
2.品系:狭义的品系是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公畜(系主)、具有与该公畜(系主)类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广义的品系是指具有独特优点、彼此间有一定亲缘关系、遗传上有相应的稳定性、育种上有较高种用价值的群体。
同一品种不同品系间维持一定的异质性,因而有人称品系为小品种。
3.品种应具备的条件①来源相同。
②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③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
④有一定的结构。
⑤有足够的数量。
⑥被政府或品种协会所承认。
4.品种的分类按改良程度划分1)地方品种(原始品种)2)培育品种第二章1.生长:指家畜经过机体的同化作用进行物质积累,细胞数量增多和组织器官体积增大,从而使家畜整体的体积及其重量都增长的过程。
即生长是以细胞分裂为基础的同类细胞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大的量变过程。
2.发育:指由受精卵分化出新的不同的组织器官,进而产生不同的体态结构和机能的过程。
发育是生长的发展与转化,是以细胞分化为基础的质变过程。
3.生长与发育的关系:生长与发育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可分割的过程。
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发育又反过来促进生长并决定生长的发展与方向。
发育具有阶段性,而生长具有不平衡性。
4.生长的计算与分析方法:(1)累积生长:对家畜的某次测定以前的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
(2)绝对生长:家畜某器官或组织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增长量。
反应家畜在该时间内生长发育的绝对速度。
其计算公式为:G=W W T T 10 10--(3)相对生长:考虑家畜某器官或组织的测定起始值的作用而求得的生长速度可反应该测定时间段内的相对生长强度。
其计算公式为:R=(W1-W0)/W1*100%(4)分化生长:也称为相关生长或异速生长,是指家畜个别部分与整体相对生长间的相互关系。
动物育种学

淘汰率:淘汰个数在与其相同类型个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留种率:留种个数在与其相同类型个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二)淘汰部分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三)淘汰全部隐性类型的随机交配群体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二、数量性状的选择
例:一代全同胞交配后的后代的F的计算。
解:第一步:找出共同祖先(双亲的共同祖先),C、D 因为C和D 为非近交个体,因此FC= FD=0 第二步:找通径 当C为共祖时,A←C→B, N=2 当D为共祖时,A←D→B, N=2 第三步:计算 1 ( 2 1) 1 ( 2 1) Fx ( ) (1 FC ) ( ) (1 FD ) 2 2 1 0.25 4
P=A+D+I+E
表型值=加性效应值+显性效应值+上位效应值 +环境效应值
第三章 选择原理与方法
选择差(S) :被选留个体均数与群体均数之差,亦即被选留 种畜所具有的表型优势。
选择反应(R) :子代与亲代均数之差。代表了被选留种畜 所具有的遗传优势。 间接选择反应:指由于对X性状选择而使与X性状有遗传相 关的y性状在一代里所生的变化,就叫做y性状的间接选择 反应。 世代间隔:一代与一代之间相隔的时间,即后代出生时双 亲的平均年龄。
第六章 个体选配
亲缘系数:是指两个个体(同一性状)育种值 之间的相关。
RSD
1 N ( 2 ) (1 FA ) (1 FS )(1 FD )
例:根据如图所示的结构式系谱,计算A和B的亲 缘系数:
《家畜育种学》10 品系与品种的培育

二、品系的类别
❖ 5.专门化品系(specialized strain) ▪ 具有某方面突出优点,在配套杂交中位置固定的品系 (不同于“专用品系”!),可分为专门化父本品系、 专门化母本品系等。 ▪ 专门化品系在配套中的作用各有所侧重。 ▪ 专门化品系不仅是一些有目的有计划育成的群体:有 优异的基因库,有共同的性状特点,遗传性稳定或较 稳定;而且它们一般都经过配合力测定,在配套杂交 中杂种优势明显。 ▪ 专门化品系选育是动物育种的中心环节和根本目的。
动物育种学
(第四部分:品种(系)培育及运用 )
❖ 畜禽品系与品种的培育是动物育种工作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 据世界范围的考证,遗传育种对动物生产总的贡献率超过 40%。 如1940年肉鸡上市需12周,体重1.6kg,而现今仅 需6周,上市体重达2kg以上;饲料转化率由3.5:1下降到 1.7:1。
❖ 21 世纪全球畜牧业,品种对生产的贡献率将达 50% 以上 。
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是从品种中分化出来的具 有共同特点的小类群。
有些情况下,把源自于一头优秀公畜而建立起来的 品系才叫品系或“公品系”,而把源自于一头优秀 母畜而建立起来的品系叫“品族”或“母品系”。
第一节 品系培育
狭义的品系:
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且有与系祖类似的体质 和生产力的种用高产畜群。
4、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 由于品系的基因纯度高,遗传性稳定,系内的遗传结构又互有 差异,所以,通过品系间杂交能够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
▪ 系间杂交:近交系的杂交、专门化品系的杂交(如家禽、猪等 商用配套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个品系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各自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良特征
❖ 饲养管理条件
舍饲家畜:饲料配方、饲喂方法、环境卫生(以保证种畜的正常发 育和配种繁殖)
放牧家畜:组群、配种方案的实施
生产性能测定、系谱资料的记录
❖ 技术与设备
统一的组织协调工作
先进而充分的理论基础
完整而严密的技术配合
必需的仪器设备
12
************
品系培育方法
❖ 系祖建系法 ❖ 近交建系法 ❖ 群体继代选育法
13
品系培育方法-系祖建系法
通过选出系祖,为系祖选配 母畜,然后从大量后代中选择系 祖的继承者,经过连续几代繁育, 扩大而形成与系祖有血统联系, 形成具有与系祖共同特点的高产 畜群。
14
系祖建系法步骤:
1)准确地选出系祖或培育出系祖 2)为系祖选配 3)选择系祖的继承者并进行同质选配 4)在系祖的孙代中选育出继承者并进行同
Chapter 8 Breeding of Strains/lines and
Breeds 畜禽品系与 品种的培育
1
如何培育优良品种或品系
2
品系、品种培育概述
❖ 方法:以遗传学理论为指导 ❖ 效果:创造和培育大量的畜禽品种和品系 ❖ 作用:提供丰富的品种资源 ❖ 地位:动物育种中最富创造性的工作之一
❖ 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品系内个体的许多基因座纯合度高,遗传性稳定 品系间遗传差异较大 系间杂交会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 为商品生产开展系间杂交提供丰富的亲本素材 举例:迪卡公司、PIC公司
10
品系培育需具备的条件
❖ 群体大小
品种
一个品种需要一定数量的品系 每个品系应有适当的家系
品系1
…… 品系n
质选配。 5)在系祖的曾孙代中进行亲缘选配, 主要
是中亲选配(F=0.7815-3.125%)。巩 固和发展系祖的优良特点。
15
品系培育方法-系祖建系法
❖ 获得系祖:品种内突出的个体选出或培育 ❖ 作为系祖的条件
- 有稳定遗传的独特优点
作为系祖,最主要的是具有优良的基因型-稳定遗传 突出优点若主要由环境所致(表型好),建不成品系
20
近交建系法步骤:
1)建立基础群: 基础群个体应具有: *相同优点,其它性状要求达到群体一般水平; *公畜要求10头左右,头数不要太多。而且公畜间最好
有亲缘关系,有相同的优点,经后裔测定不含隐性不良基因, 突出优点可以稳定遗传的个体。
*母畜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增大个体数。最好 与公畜来自同一家系。
3
❖ 品系培育 ❖ 专门化品系培育 ❖ 品种培育 ❖ 杂交改良
4
品系培育
❖ 品系是实施各种育种手段最基本的种群单位 ❖ 品系的概念和内涵在不断演变
自然形成的品系 人工选择形成的品系:品系繁育
❖ 品系繁育(line breeding)
围绕品系进行的一系列繁育工作:品系的建立、 延续和利用等
是家畜育种工作中最重要的繁育方法
系祖建系法简单易行,群体规模小, 小牧场即可采用。但其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群体较小,易造成近交衰退,也可能在一 个世代中选不出系祖的继承者。
19
品系培育方法-近交系建系法
❖ 近交系建系法定义
在选择了足够数量的公母畜以后,根据育种 目标进行不同性状和不同个体间的交配组合,然 后进行高度近交,如亲子、全同胞或半同胞交配 若干世代,以使尽可能多的基因座位迅速达到纯 合,通过选择和淘汰建立品系。
又可通过种群的快速周转而跃进
❖ 加速现有品种改良
通过品种内建立不同特性的品系
解决品种内优秀个体质量高而数量少的矛盾
解决选育过程中选择性状数目与选择反应的矛盾
解决品种的一致性与异质性的矛盾
9
培育新品系的作用和意义
❖ 促进新品种育成
新品种具有的优良特性由多个基因控制 采用品系繁育巩固优良特性的遗传 品系综合时可防止近交衰退
具有某种突出优点 专门用于某一配套系杂交的品系
专门化父本品系(sire line):杜洛克 专门化母本品系(dam line):约克夏
注意与配套系的区别、联系
配套系杂交是
一种交配体制
8
培育新品系的作用和意义
建系是手段,利用品系是目的
❖ 加快种群的遗传进展
品系形成快、种类多、周转快
既可通过种群内选育而改进
21
2)近交扩群与随机留种: 建立基础群后采用高度近交(全同胞或亲子交
5
品系的分类
❖ 地方品系(local line, local strain)
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在一个品种内经过长期选育 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方类群
❖ 单系(monooringinator line)
来源于同一头系祖 具有与系祖相似的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的畜群 单系过去亦被称之为品系
6
有关品系的分类
❖ 近交系(inbreding line)
通过连续近交形成的品系 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37.5%(40~50%) 目的是通过系间杂交获得预期的杂交效果
❖ 群系(polygenesic line)
通过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起来的品系 多个系祖
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有关品系的分类
❖ 专门化品系(specialized line)
每个家系要有足够的个体数
家系1 …… 家系n
数量上,不同畜种有相应变化
举例:
- 采用近交系双杂交方案生产商品代,至少需要4个品系
- 利用专门化品系生产商品代畜禽,至少需要父本和母 本两个品系
- 蛋鸡、肉鸡配套系育种中,需要更多的品系构成曾祖
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
11
品系培育需具备的条件
❖ 质量要求
- 最好是公畜,后代数量多,利于选择
- 若母畜确实出类拔萃,可从其后代中选育出系祖
必须准确选择优秀个体作为系祖-后裔测定等 17
系祖建系法要点:
㈠选好系祖 ㈡要选出类似或超过系祖的继承者。 ㈢同质选配为主,适当辅以异质选配。 ㈣一、二代中不要采用近交。 ㈤三代后采用中亲交配。
18
系祖建系法特点:
- 其它性能也达到一定水平
如果只有突出优点而其他性状太差,则建系没有价值 允许其它次要性状有一定的缺点,但不应太严重
16
品系培育方法-系祖建系法
❖ 作为系祖的条件
- 其它性能也达到一定水平
举例1:一只细毛羊毛密度很突出,但毛长和剪毛量却 很低,用其作系祖没有价值
举例2:奥尔洛夫公马瓦尔米克,速度很快,但体格稍 小,经适当选配,缺点得到消除,成为著名品系的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