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
工程施工中物价上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近年来,工程施工中物价上涨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施工中物价上涨问题进行分析。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1. 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近年来,我国原材料市场供需关系紧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如钢铁、水泥、木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大,使得工程建设成本大幅增加。
2. 人工成本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
特别是建筑施工行业,由于工作环境较差、劳动强度大,导致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
3. 税费政策调整近年来,我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发展,实施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
然而,部分税费政策调整使得工程建设企业税负加重,进一步推高了工程造价。
4.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物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加大,使得工程建设成本不断攀升。
二、物价上涨对工程施工的影响1. 增加工程造价物价上涨导致工程造价大幅增加,给工程建设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企业在面对价格上涨时,不得不提高工程报价,以弥补成本增加。
2. 影响工程进度物价上涨使得工程建设企业面临资金压力,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工程款项,影响工程进度。
此外,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可能导致工程延期。
3. 增加企业风险物价上涨使得工程建设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
在工程合同中,往往对物价上涨有明确约定,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索赔风险。
4. 降低工程质量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可能采用劣质原材料或减少施工人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三、应对措施1. 加强市场调研工程建设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走势,提前做好价格风险防范。
2. 优化采购策略企业可通过集中采购、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减轻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
3. 加强成本控制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物价上涨原因及金融策略

强化金融监管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加强物价监管
加强对物价上涨的监测和调控力度,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06
研究展望与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物价上涨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尽管已经有很多研究探讨了物价上涨的原因,但由于经 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物价上涨的根源仍未得到 完全揭示。
货币政策
总结词
货币政策也是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详细描述
当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会增加,这会导致需求增加,从而引起物价 上涨。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生产成本上升
总结词
生产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详细描述
随着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输成本等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者的成本会增加,为了弥补这些成本并获得 利润,他们通常会提高产品价格,导致物价上涨。
金融策略
对于农业来说,可以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农产品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带来的 风险。同时,政府可以提供农业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措施,帮助农民缓解成本压力。
制造业
原材料成本增加
成品价格上涨
金融策略
物价上涨会导致原材料成本增加,这 对制造业来说是不利的。
随着原材料成本增加,制造业的成品 价格也会上涨,这可能会导致销售量 下降,影响企业的盈利。
05
物价上涨的应对措施及政 策建议
提高劳动生产率
01
提升教育水平
鼓励创新
02
03
优化劳动力市场
投资于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 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进 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物价上涨成因和控制措施

2007年5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呈现较大幅度增长态势,全年平均上涨4.8%,明显高于年初提出的3%的预期目标,为1997年以来近10年的最高涨幅。
以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成因。
一、物价上涨的理论分析依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物价上涨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需求拉上。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或是物品与劳务的需求超过按现行的价格可得到的供给,因而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二是供给推动。
从总供给的角度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供给就是生产,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
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物价上涨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
成本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与以前一样的产量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价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
三是供求混合推动。
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起来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而是这两者共同的作用的结果。
如果物价上涨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需求的存在引起物价上升,这种物价上升会使工资增加,从而供给成本的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
如果物价上涨是由成本推动开始的,即成本增加引起物价上升,这时如果没有总需求的相应增加,工资上升最终会使生产减少,增加失业,从而使成本推动引起的物价上涨停止。
只有在成本推动的同时,又有总需求的增加,这种物价上涨就会持续下去。
从理论的角度看,2007年5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由总需求的拉动与总供给的推动共同作用引起的。
下面从实证层面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
二、物价上涨的实证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加快0.9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7414亿元,增长25.8%,加快1.5个百分点(12月份16809亿元,增长19.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9825亿元,增长19.2%。
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

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
运输费用上升
添加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添加标题
人工成本增加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能源成本上涨
货币供应量增加
物价上涨的原因 之一是货币供应 量增加,导致市 场上的货币流通 速度加快,需求 增加,进而推高 物价。
政府为了刺激经 济增长,通常会 采取宽松的货币 政策,增加货币 供应量来降低利 率,从而鼓励投 资和消费。
贫富差距进一步 扩大,加剧社会 矛盾
通货膨胀压力加 大,影响经济发 展
居民消费信心下 降,影响内需增 长
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物价持续上涨, 货币购买力下降
生产成本上升, 企业负担加重
消费者信心受挫 ,消费需求减少
投资回报下降, 投资风险加大
PART 4
物价上涨的对策
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
调整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等 手段来控制货币 供应量,从而影 响物价水平。
PART 3
物价上涨的影响
居民生活成本增加
物价上涨导致居民日常消费支出增加 食品、能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居民生活负担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原材料成本上升
人力成本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
物价上涨对企业 经营产生负面影 响
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物价上涨导致生 活成本上升,引 发社会不满情绪
促进贸易自由化与投资便利化
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促进多边贸易体系发展,推动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加强市场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强化对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防 止价格操纵和垄断行为
物价上涨原因、危害及解决方法

物价上涨原因、危害及解决方法一、物价上涨的原因1.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2.外部影响因素3.供需关系失衡4.资源成本上升5.政府政策货币超发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货币供应过多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货币数量迅速增加,导致通货膨胀,从而促使价格上涨。
此外,外部的影响因素也会引起物价上涨,如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外汇市场波动等。
供需关系的失衡也会导致物价上涨。
如果市场需求远远超过供应,则价格必然上涨。
资源成本的上涨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或生产成本上涨等原因导致的。
最后,政府政策也会对物价上涨产生影响。
政府政策如税收、贸易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经济、供需和生产带来影响,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二、物价上涨的危害1.通货膨胀2.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3.资源配置效率下降4.社会不公5.信任危机物价上涨会产生一系列的危害。
首先,通货膨胀是导致物价上涨的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波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果通货膨胀留给自流或难以控制,则物价可能会异常高涨。
其次,物价上涨会导致买方市场变成卖方市场。
当物价上涨时,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而消费者的购买力却在同一时间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商品的需求减少,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接下来,由于资源成本上升,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
由于价格相对较高,公司会在减少使用资源,从而降低他们的成本。
而缺乏优质的原料或资源也限制了他们的生产能力。
这样会导致经济增长更加缓慢和资源浪费。
接下来,社会不公是因为物价上涨加剧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价格的上涨影响到低收入人群。
最后,由于通货膨胀和货币危机的影响,信任可能会受到危机和损失。
三、物价上涨的解决方法1.货币政策2.价格管制3.供给方面管理4.企业管理5.政府政策调整货币政策是解决物价上涨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适的货币政策,货币超发的问题得以解决,通货膨胀得以控制,从而降低物价上涨的影响。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以及措施

中国物价上涨的原因影响后果怎么办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1、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2、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这些行业的价格上涨3、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4、国际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严重 RMB投放过多5、RMB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个人认为直接原因是部分商品的供不应求和成本的攀升根本原因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还没有完全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物价的上涨是必然的因为收入水平是刚性上涨的当然物价的上涨除了必然因素还有偶然因素的推动比如国内的投资过热流动性过剩等等解读物价上涨三大原因今年以来,猪肉、食用油等商品价格上涨较快,许多城市住房价格继续大幅上涨。
3至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连续三个月超过3%,5月份为3.4%。
7月份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猪肉价格再次冲高。
物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正确看待农副产品的价格变化,近期玉米等粮食和农副产品的涨价既有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因素,也受到生产成本上升和供求结构失衡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此外,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
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
因此,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猪肉、住房等商品供求结构失衡,供不应求或需求过旺等原因导致这些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由于前期仔猪、猪肉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养猪利润小,风险大。
物价飞涨的原因

物价飞涨的原因有多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
1、供需关系:当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而供应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价格就会上涨。
反之,当供应量增加,而需求量没有相应增加时,价格就会下降。
2、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货币价值下降,进而导致物价上涨。
3、成本上升:当生产成本上升时,生产商为了保持利润水平,就会提高商品价格。
4.税收政策:当政府对某种商品征收更高的税收时,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5、货币汇率变动:当货币汇率发生变动时,进口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或下降。
6、投机行为:一些市场参与者可能会利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进行投机,通过炒作和哄抬价格来赚取利润,这也可能导致物价上涨。
总之,物价飞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物价上涨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物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涨价引发的生活成本增加也牵扯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物价的涨跌对不同收入阶层消费者的影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反过来.不同收入阶层人士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也相差甚远.因此.我们对物价上涨不能光看大数.政策措施不能一刀切.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减轻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家庭的负面影响.切实将改善民生落到实处.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
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
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3、供求结构失衡。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食品类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数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物价上涨。
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
2007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
虽然房价不直接计入CPI,但购房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支出项目,房价持续上涨必然加大居民通胀预期,并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物价上涨使得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极大的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困难;对农民而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冲减了粮价上涨带来的好处;对居民而言,由于涨价商品主要集中在粮食、油脂、肉禽蛋等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使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物价上涨的原因

个人观点: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物价上涨包括下面因素:1、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是宏观上的,微观上略有不同。
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的方式回笼了通货,作用是抑制了贷款,刺激了存款,市场流通货币减少了,但并不必然控制CPI上涨。
这是因为提高存款准备金在抑制投资和工业生产方面有很大作用,因为这两面的货款用途受到银行的严格监控,不能改变用途,且生产类的一般是长期贷款,所以会导致在这两个领域物价上涨受到控控制,如大宗商品、工业产品的原材料等。
在涉及CPI 的货物中,主要是日常消费品如食品、日用品等生产和流通方面,这些领域不必要长期贷款,一般3---6个月可收回投资,那么运用票据融资、贴现等方式即可筹到资金,此市场领域流通货币仍然不会因提高存款准备金、加息当然减少而导致物价不涨,反而会因加息而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因为在工产业领域受到了货币紧缩政策的抑制,投机资金反而找锅下米,跑到CPI领域来投资,更加助长了其上涨。
2、法律、行政因素。
因其不作为而致物价上涨。
一方面是没有法制,另一方面是有法不执行,如对一些货物没有反暴利的法律制度,有的也不执行。
如房地产,住建部早有规定利润不得超过30%,但没有执行。
3、成本推动型。
上游原材料的物价上涨,导致了产品的上涨。
那上游原材料为什么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不还上涨?在于投机资金找锅下米,通货紧缩抑制了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却难以影响到CPI领域的物价,比如一个生产食品、食用油的企业,只需要3个月期限的承兑汇票贴现即可融通到资金,并在三个月内回笼资金。
养猪间长点,也是100来天就出一头。
这个时候,投机资金就得找风险小的产业投资,日用品、食品业、商业流转是个不错的选择。
原材料供应到了垄断地位,就涨价了。
4、中间流通环节因素。
层层收费层层转包这是一种现象,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我认为主要是法制不健全,管理有问题。
现在的社会现象基本是这一行你要是没有关系,不好在这一行混。
但一行比如说猪肉,近10种税和费,一个收费就是一个部门,一个经营者难以把这么多的关系都打发了,就出现了流转环节多的现象。
物价上涨问题与解决方案

物价上涨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物价上涨不仅会对消费者的生活产生影响,也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务必要认真对待物价上涨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构建稳定的经济环境。
一、物价上涨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通常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通货膨胀:货币超发会导致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从而推高物价。
2.成本上升:生产成本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产品价格上涨。
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都会直接影响产品价格。
3.需求过剩:某些特定商品需求过剩也会导致价格上涨。
例如,特定季节的水果蔬菜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上涨。
4.外部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也会导致物价上涨,这些因素会破坏供应链,导致产品短缺,从而推高价格。
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导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为了有效解决物价上涨问题,我们需要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控制通货膨胀控制通货膨胀是解决物价上涨问题的关键。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调控货币供应量、限制财政赤字、控制政府开支等。
货币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管控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高财政收入,限制财政赤字,避免过度印钞等手段来控制通货膨胀。
2.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等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教育、培训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从而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3.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市场监管是有效防范物价上涨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我国物价攀升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物价攀升的原因以及对策分析摘要:伴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渐消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一轮增长周期,但是与此而来的是物价的不断攀升,2011年7月我国物价指数曾一度高达6.5%,我国已经处于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周期,如何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阻止物价继续攀升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阐述物价上升的原因,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降低我国物价指数,确保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物价攀升;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2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1-0108-01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物价指数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物价指数达到了6.5%,创37个月以来新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物价指数仍将处于高位。
物价的逐月走高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
在此背景下,尽快出台抑止物价持续攀升的对策已是刻不容缓。
一、物价攀升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物价上涨将对经济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再分配作用,当发生严重通货膨胀时,纸币相对贬值,普通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会出现下降,由此导致国富民穷现象发生;二是对财产分配的影响,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纸币的大幅贬值,因此对于那些持有纸币的人来说,其拥有的财富是在缩水,而对于那些拥有固定资产或者生产资料的人来讲,会因为通货膨胀而收益,这就在客观上迫使居民进行各种投资,从而推动经济整体或者某个行业产生过热的情况;三是对于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货膨胀迫使居民进行各种商品的囤积,因为快速通货膨胀导致投资收益远远赶不上投机带来的收益,长此以往只会造整个社会生产能力的持续走低;四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从短期看,通货膨胀刺激了投资与消费,带来经济的增长,但是长期来看,通货膨胀提高了企业的投资经营风险,提高了经营成本,从而不利于经济长期增长;五是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通货膨胀使得出口国产品名义价格上涨,出口竞争力受到削弱,本国货币的贬值导致进口价格的降低,从而导致进口大于出口,不平衡的国际贸易局面因此出现;六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严重的通过膨胀会导致市场的价格机制失灵,这是因为当严重通货膨胀发生时,市场价格与真实价格的变化扑朔迷离,人们很难做出正确的购买或者生产决策。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

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分析与政策建议论文报告标题一:当前物价起稳回升的原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物价的上涨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人们的一个大问题。
近来,经济数据显示,物价出现了起稳回升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分析1:经济增长与投资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投资增加也直接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由于经济增长上升带来的人口密集城市,消费需求增加、房地产价格上涨都对物价的上涨有着直接的影响,市场上投资越多,资源相对就会越缺乏,物价也就相应上涨。
分析2: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近年来国际原材料价格屡创新高,这直接导致我国在进口后的物品价格上涨。
高能源、高材料、高药价、高环保等行业措施相对宽松,导致国内市场上的相关产品价格以及成本也是相应上涨的。
分析3:外汇汇率变化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不稳定、波动大,这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的原物料以及部分进口物品涨价的情况,同时也会对出口物品价格和成本产生影响。
分析4:通货膨胀像很多国家一样,我国也存在着通货膨胀的情况。
价格上涨、消费者需求领先于供给,而银行存款利率上调、信贷增加、地方政府限制房价,都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分析5:环保等行业政策环境保护方针推行,空气等颗粒物的排放控制以及消费者对生态环保的不断追求,推动了特别是土地面积的减小限制消费需求与供应之间不断的紧缩,物价自然上涨。
标题二:政策调控建议要稳定物价,需要行政层面的政策调控,而且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全局性的考虑,才能够真正解决物价的上涨问题。
建议1:加强金融监管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突然的调整。
一些投机活动,应该通过政策红线的划定和强化,使其规避投机空间。
建议2:增加财政项目的投资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投资,提高产业资源的整合和效率,加强市场竞争,打造高质量和低成本的供应链。
建议3:加速掌握先进生产工艺和降低原材料成本政府应该加速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加强对科技领域的扶持,降低原材料成本。
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今年物价狂飙,老百姓几乎是在一片“涨”声中度过的。
真正原因在于政府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向市场投放了过量的货币,这是这次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
主要表现在:1、楼市资金收紧:09年以来的房地产火爆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到楼市,很多制造业经济资金都从事了房地产,导致房价过热,政府的各种举措导致楼市趋于降温,原先投入楼市的资金撤回,这批资金没有进入到制造业而是流入到各种流通行业,最主要的就是大宗商品的炒作及各种贵重金属、玉石等商品的炒作,导致物价升高。
这属于投机行为导致的。
2、国际游资的炒作,此条参考上面一条也属于投机行为导致。
3、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中国为避免经济增长受到影响,大举投资了4万亿资金进入市场,等于超发货币带动刺激经济。
这属于超发货币带来的稀释效应导致。
4、国内的通胀预期不断得到加强,导致推动物价。
这属于物价上涨的助推器。
5、美国债务危机带来了全世界的恐慌,美国为了减小债务压力通过超发美元来稀释各国的外汇资产,这样导致各国在以美元结算时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影响该商品在国内的物价,导致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还有一些诱因:1、国际游资狂赌人民币升值,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将国内一些资产的价格超高,如房市、股市、商品期货价格,而这些价格的上涨,是和物价上涨有很大相关的。
2、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由于大宗商品要进口,导致进口相关企业成本上升,价格上涨。
3、最近全球产粮区持续干旱,我国北方冬小麦面临缺乏灌溉和歉收的危险,导致粮价出现上涨的趋势。
而粮价的上涨,直接导致其他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行业价格上涨。
其实这与一些经济规律并不相悖.对外是人民币升值,是在国际压力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下的必然.同时在国内,首先,国家正在解决农民收入低的问题,所以出台一系列政策,比如,免征土地税,在全国200个贫困县试行正真意义上的免收学费和书费的九年义务教育等.包括提高农产品价格,所以米,油等一些农产品价格提高是国家的宏观调控,随之带来一系列物价上涨!但此次物价上涨比率与人民整体平均收入上调的比率相比,后者高与前者,所以这是正常的.物价上涨从某方面来说是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和人民整体收入上升的一种表现.前几年,在我国某些地区出现过大片耕地荒废的现象,种地不如外出打工,但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建设,国家稳定,国际竞争力等一系列上层建筑,所以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适时的且是必须的!。
物价上涨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十大原因:一、美元贬值诱发全球性通货膨胀,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随着次级债危机的不断扩散和恶化,美国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
美元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输出大量美元,成为全球货币的"供钞机",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货币供应过多、流动性过剩,资本流动性大幅提高。
另外,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以美元标价,不断贬值的美元使得大宗商品的身价相对上升。
预计2008年美元仍将保持弱势格局,全球能源、农产品、原材料、贵金属价格亦将居高不下,会在很大程度上冲击我国价格体系。
二、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而且企业效益显著改善。
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驱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非常强劲,2007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1.5%,创1995年以来的新高。
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面升温,预计2008年我国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刺激社会总需求上升,推动物价上涨。
三、失业率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
2007年前九个月城镇新增就业920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102%。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同比增长1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46元,同比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2%四、以股市、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
2007年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平均同比上涨8.2%,涨幅比二季度高出1.9个百分点。
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一轮超级牛市行情,沪深股指震荡盘升,屡创新高,目前仍在5000点之上进行高位震荡,财富效应显著,大多数投资者获得丰厚的收益,居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快速提升。
五、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反弹的压力较大。
2007年1-10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8953亿元,同比增长26.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而且同比增幅一直保持在较高的增长平台上,投资反弹的趋势比较明显。
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目前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从理论上讲,物价上涨有可能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是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即货币发行过多或流通性过剩,货币过多必然导致货币贬值。
第二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超过总供给,使得物价水平上涨。
第三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即在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供给方面的成本(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上升)增加所导致的通货膨胀。
第四是结构性通货膨胀,即由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通货膨胀,这一般是由于技术进步快进而劳动生产力提高速度快的部门,其工资增长自然很快,而落后部门或劳动生产力提高不可能快的部门,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其劳动者工资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推动落后部门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我国此轮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需求拉动的。
因为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末,在东亚金融危机后持续地实行了拉动需求特别是内需的政策。
当然到目前为止,内需特别是最重要的消费需求却仍然没有拉动,占GDP比例越来越低,拉动的只是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并导致了经济过热和经济结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最主要的问题是消费需求不足。
在资源国有和关键产业国家垄断,从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绝大多数居民收入过低的情况下,消费需求是难以拉动的。
拉动消费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是增加转移支付(特别是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减税。
但是,90年代末的扩大内需政策却并没有选择减税和建立社会保障的方式,而是采取了增加居民支出项目、降低存款利率的逼居民增加消费支出的方式,此外还有实行消费信贷(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制度)政策。
增加居民支出项目的政策,主要体现在医疗、住房和教育(高校收费和扩招)三项改革,实质上是政府放弃福利责任。
但这几项改革,不仅不会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反而会抑制居民消费。
因为在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开支的增加特别是未来预期开支的增加,会使居民的预算更紧张,从而使消费紧缩。
所以,政府为了扩张需求,提高GDP增长速度,只能寄希望于投资需求,以及政府购买。
物价上涨真正原因

物价上涨原因:一、从国际上情况分析,国际整体物价上涨引起我国物价上涨。
1、国际油价普遍上升引起。
(1)今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其最新完成的一份预测报告称,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产生七大方面影响,这里面就包括使中国实际GDP总量减少、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油价上涨,会加大以石油为燃料或原料企业的成本,增加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中国国内对原油进口需求量持续上升,高油价直接导致支付原油采购成本上升,这最终需中国国内各行各业承担,从而降低行业利润,延迟国内投资额。
由于农业领域的化肥、农药,农用机械与石油相关,也随着上涨,同时,也增加农业产品运输成本,这就直接导致粮食、猪肉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2)由于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利用大豆制造生物柴油,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进而带动了我国粮价上升,并波及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粮、油、肉蛋等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当前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主要原因。
二、通货膨胀引起物价的普遍持续上涨。
马克思认为,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
他将其定义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流通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因此西方学者在理论上通过研究通货膨胀来解释物价普遍上涨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结构失衡等等。
三、历史因素。
物价指数是一个滞后指数,它对经济的反映有一个滞后期。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关系看,从生产、流通到消费,从上游产品到下游产品、从投资到消费等都有一个传导过程,价格的变化通常是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变化的结果。
从历年情况看,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
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
因此,这一轮价格上涨,是在农产品价格长期较低基础上发生的,是对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一种合理补偿。
我国近几年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论文]
![我国近几年物价上涨原因及对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d02e29bcd126fff7050b6f.png)
浅析我国近几年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对策摘要: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出现经济过热现象,我国物价不断上涨,涨幅屡创新高,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上涨呈现不同态势。
针对这种现象,文章回顾近几年我国物价的变动情况,探索物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宏观经济;宏观调控一、前言我国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来衡量物价水平。
通常来说,若一国的cpi保持在0%~3%,表明该国经济运行平稳;若保持3%~5%,意味着该国有通货膨胀的压力;若该国的cpi持续大于5%,则表示该国物价涨幅较大,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
2012年cpi 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
分类别来看,食品价格比去年上涨4.8%,烟酒及用品上涨2.9%,衣着上涨3.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2.0%,交通和通信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5%,居住上涨。
1%。
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二、物价上涨的原因(一)供需结构失衡供求规律的长期表现形式为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农村务农人员数量下降,农产品供给减少,而需求量却大量增加。
十多年来,我国农民开始大量到沿海城市打工,最近几年,外出务工人数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家务农的人数减少了,必然使得农产品总量减少,而需求的人数则相应增多,使供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导致价格疯狂上涨。
而在今年,这种改变更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
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h7n9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二)政策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2009 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高达9.58 万亿元,信贷的巨幅增长导致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空前充裕。
2010 年4 月末,我国的流通中货币(m0)余额、狭义货币(m1)余额、广义货币(m2)余额分别3.97 万亿元、23.39 万亿元、 65.66 万亿元,其同比增长分别为15.76%、31.25%、21.48%,使得货币结构中流动性较强的货币所占比例上升。
物价上涨问题调查报告

物价上涨问题调查报告一、引言物价上涨是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对居民生活、企业运营、宏观经济政策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物价上涨的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二、物价上涨的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食品、能源、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物价,但效果并不明显。
三、物价上涨的原因1、供需关系: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供应方面却未能满足这些需求,导致价格上涨。
2、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生产成本也在上升,进而传递到物价上。
3、货币供应量增加:在经济扩张期,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4、国际贸易环境: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导致部分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进一步推动国内物价上涨。
四、应对物价上涨的策略1、政府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来控制物价。
例如,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等措施可以抑制通货膨胀。
2、企业自我调整:企业可以采取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等方式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缓解物价上涨的压力。
3、社会公众的参与:公众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合理储蓄等方式来适应物价上涨。
公众应积极参与反腐斗争,以遏制腐败导致的物价上涨。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轻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来减轻公众在基本生活方面的负担。
5、加强国际合作: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下,各国应加强合作,稳定国际市场价格,以减缓物价上涨的压力。
还可以通过推动国际贸易谈判和协商,以建立更加公平和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
6、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物价水平。
例如,发展新型能源和节能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广智能化制造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综合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8.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
同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涨幅高达8.5%,较3月的8.3%小幅反弹,但自2月时触及的近12年峰值8.7%有所回落。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已经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一、造成物价上涨的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
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
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成本推动。
近十年来,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一直低位运行,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3、供求结构失衡。
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食品类价格上涨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少数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扰乱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内需增加推动了物价上升。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活跃,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有效拉动了内需,推动了物价上涨。
5、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
2007年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5%。
虽然房价不直接计入CPI,但购房是中国老百姓最大的支出项目,房价持续上涨必然加大居民通胀预期,并通过房租、水暖费、装修等项目传导到CPI之中。
二、物价上涨的影响
物价上涨使得企业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极大的缩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造成了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加困难;对农民而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冲减了粮价上涨带来的好处;对居民而言,由于涨价商品主要集中在粮食、油脂、肉禽蛋等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居民的消费支出,尤其是使低收入群体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三、稳定市场物价的对策建议
1、以市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给的安全保障机制。
要将农副产品的供给保障提高到与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定位,建立预警机制和系统的保障扶持机制,增加短缺农产品的供给,确保农副产品供应渠道畅通。
同时,要加强国家对重要农产品储备的调节作用。
2、拓宽资金运用渠道,防止货币供给过快增长。
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同时外汇储备增加导致货币供给过快增长。
为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和货币供给过快增长产生的压力,需要进一步拓宽外汇储备资金运用渠道,继续鼓励有条件的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
3、要通过信息引导、规范市场行为,减弱通胀预期。
尽管目前社会对通胀的预期明显较强,但除部分农产品外,目前大多数工业品是供大于求的,并不存在长期性内在大幅涨价条件。
因此,必须通过强化信息引导来规范市场行为,从而达到减弱通胀预期的目的。
4、继续深化教育体制和医疗体制改革,抑制公共服务产品(如教育、医疗等)和垄断型产品或服务的“搭车”涨价的势头。
同时,要增加对城镇和农村中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提高城镇最低生活标准,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困难。
5、加强资产市场调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交易中的非法炒作行为。
同时,鉴于2008年CPI仍将保持强劲上升趋势,应密切关注今年物价动态,适度延缓出台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等可能导致物价上涨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