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种解法的基本图形分析法经典例题
小学数学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
小学数学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_2023.9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上存在着总结归纳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老师把小学求图形面积的十大方法给大家做了总结,各位家长,快给孩子收藏起来吧!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我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
如下表: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例题分析例1、如下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厘米。
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在△ABE中,因为AB=6.所以BE=4,同理DF=4,因此CE=CF=2,∴△ECF的面积为2×2÷2=2。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求面积十大方法0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求下图整个图形的面积一句话:半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总面积02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 例如:下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全等变换平移:平行等线段(平行四边形)对称:角平分线或垂直或半角旋转:相邻等线段绕公共顶点旋转说明:以角平分线为轴在角两边进行截长补短或者作边的垂线,形成对称全等。
两边进行边或者角的等量代换,发生联系。
垂直也可以做为轴进行对称全等。
说明:上图依次是45°、30°、22.5°、15°及有一个角是30°直角三角形的对称(翻折),翻折成正方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称全等。
半角:有一个角含1/2角及相邻线段自旋转:有一对相邻等线段,需要构造旋转全等共旋转:有两对相邻等线段,直接寻找旋转全等中点旋转:倍长中点相关线段转换成旋转全等问题说明:旋转半角的特征是相邻等线段所成角含一个二分之一角,通过旋转将另外两个和为二分之一的角拼接在一起,成对称全等。
构造方法:遇60度旋60度,造等边三角形遇90度旋90度,造等腰直角遇等腰旋顶点,造旋转全等遇中点旋180度,造中心对称说明:旋转中所成的全等三角形,第三边所成的角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
通过“8”字模型可以证明。
说明:模型变形主要是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夹角的变更,另外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与正方形的混用。
当遇到复杂图形找不到旋转全等时,先找两个正多边形或者等腰三角形的公共顶点,围绕公共顶点找到两组相邻等线段,分组组成三角形证全等。
说明:两个正方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一个正方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及两个图形顶点连线的中点,证明另外两个顶点与中点所成图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方法是倍长所要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转化成要证明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或者正方形)公旋转顶点,通过证明旋转全等三角形证明倍长后的大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证。
对称最值(两点间线段最短)说明:通过对称进行等量代换,转换成两点间距离及点到直线距离。
说明:找到与所要求最值相关成三角形的两个定长线段,定长线段的和为最大值,定长线段的差为最小值。
小学奥数必备:10大几何图形解法!数学老师强力推荐!
小学奥数必备:10大几何图形解法!数学老师强力推荐!
小学数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内容还比较简单,学有余力的孩子其实可以参加一下小学数学的奥数竞赛,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脑力。
没有参加过小学奥数的人生,算不上一个学霸的人生。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方法,是为了照顾孩子的大多数,不可能讲一些超纲的、课程内容之外的东西。
这对于一些成绩普普通通的孩子来说还无所谓,但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好的,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余地的孩子们而言,无疑是一种脑力的浪费。
脑子是越转越灵活的,适当的来一些挑战,会让孩子的大脑越来越优秀!
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一篇小学数学10大几何图形的解法,有些比较基础,有些则可能属于奥数的范畴。
几何是非常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的,通过巧妙的辅助线,往往会让孩子的大脑豁然开朗,对开动孩子们的脑力绝对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
小学数学图形求阴影部分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_2023.9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在学习上存在着总结归纳能力欠缺等问题,为了很好地帮助孩子系统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老师把小学求图形面积的十大方法给大家做了总结,各位家长,快给孩子收藏起来吧!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我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
如下表: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例题分析例1、如下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 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厘米。
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在△ABE中,因为AB=6.所以BE=4,同理DF=4,因此CE=CF=2,∴△ECF的面积为2×2÷2=2。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求面积十大方法0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求下图整个图形的面积一句话:半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总面积02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例如:下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初中几何题解题技巧(带例题)
练一练 7: 如图 19 所示,已知平行四边形 EFGH 的底是 8 厘米,高是 6 厘 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6 平方厘米,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八、两次求差法 两次求差法是指根据图形之间相容相斥的原理,通过两次求差求出面积的方 法。 例 8 如图 20,长方形 ABCD 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与解:通过作辅助线,可以将三角形 ABC 平均分成 16 个完全一样的小 三角形(如图 11 所示),阴影部分为其中 3 个小三角形,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占 三角形 ABC 的面积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8×=9(平方分米)。
练一练 4: 如图 12 所示,长方形 ABCD 的长是 10 厘米,宽是 6 厘米,E、F 分别是 AB 和 AD 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七、等量代换法 等量代换法是指根据题目中图形之间面积相等的关系,以此代彼,相互替换, 从而求出面积的方法。 例 7 如图 18,长方形 ABCD 的面积为 1500 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880 平方厘米,求四边形 EFGO 的面积。
分析与解:在长方形 ABCD 中,△ABF 与△DBF 同底(即 BF 的长)、等高(即 长方形的宽),所以 S△ABF= S△DBF 。若从这两个三角形中同时减去△BEF, 则剩下的图形面积相等,即:S△ABE=S△DEF 。这样 S 阴影=S 四边形 EFGO+
分析与解:通过仔细观察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圆中,与阴影Ⅰ、阴影 Ⅱ、阴影Ⅲ面积相等的图形均有 4 个,其中阴影 1 个,空白 3 个。要求阴影部分 的面积,就相当于把大圆的面积平均分成 4 份,求其中一份的面积,列式为: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20÷2)2÷4=78.5(平方厘米)。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上)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上)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这类题目由于熔识图分析、基本几何图形的特性及计算、空间想象能力于一体,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强,故学生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例1.下面图中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边长是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按上述方框图,本题的思维流程是:组合图形可谓千变万化,但解题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凑整”,使不能直接求解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或其组合形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加、减或直接计算。
下面介绍一种思路程序图,依据以下框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
按思维流程图分析求解,目标明确,途径简捷,当然,在应用中不一定非要按此格式分析。
在开始阶段,可让学生按框图在心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析,一旦熟练,就会运用自如。
如所求阴影部分不是基本图形,则需用分解、隔离、组合、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将其转化成基本图形或其相加减的形式,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1.分解、隔离、组合此类方法是对原图进行分或合的处理,使其组合的规律和结构特征进一步显露出来,以利求解。
例2.下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按思维流程图,引导学生对原图进行这样分析:所求阴影部分是学过的基本图形吗?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吗?有几个基本图形?是怎样组合成阴影部分的?各图形求面积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至此,通过分解,从未知到已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3.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
此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阴影部分是不是基本图形?图中有哪些基本图形?各图形求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阴影部分能否和别的图形组成一个基本图形?这个图形是什么?要求阴影部分面积只需求出哪一部分面积?这一部分面积又该怎样求呢?至此,学生明白,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图中大空白部分面积。
这时,可将这部分图分离出来单独研究,这就是所谓的隔离法,如右图所示。
几何图形的九大解法
几何图形的九大解法一、分割法例1:将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重合在一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解:将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梯形。
S组=(7-2+7)×2÷2×2=24(平方厘米)例2:下列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将图形分割成3个三角形。
S=5×5÷2+5×8÷2+(8-5)×5÷2=12.5+20+7.5=38(平方厘米)例3:左图中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6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S阴=8×(8+6)÷2+8×6÷2=56+24=80(平方厘米)二、添辅助线例1:已知正方形边长4厘米,A、B、C、D是正方形边上的中点,P是任意一点。
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从P点向4个定点添辅助线,由此看出,阴影部分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
S阴=4×4÷2=8(平方厘米)例2:将下图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它们面积相差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底20.4厘米,高8厘米。
梯形下底是多少厘米?解:因为添一条辅助线平行于三角形一条边,发现40平方厘米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梯形下底:40÷8=5(厘米)例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BC分别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中点,连接A、B、C得到4个三角形。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如果连接平行四边形各条边上的中点,可以看出空白部分占了整个平行四边形的八分之五,阴影部分占了八分之三。
S阴=48÷8×3=18(平方厘米)三、倍比法例1:已知OC=2AO,SABO=2㎡,求梯形ABCD的面积。
解:因为OC=2AO,所以SBOC=2×2=4(㎡)SDOC=4×2=8(㎡)SABCD=2+4×2+8=18(㎡)例2:已知S阴=8.75㎡,求下图梯形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秘籍-活用几何基本图形,解题事半功倍(原卷版)
活用几何基本图形,解题事半功倍几何题目图形千变万化,但有一些经典图形经常在这些题目里直接或间接到的出现. 因此,灵活掌握和运用这些图形是学好几何的必备技能.一、基本图形1. “8字”形B2. 双垂直C结论:∠CAD=∠CBE;结论:∠A=∠BCD,∠B=∠ACD;D结论:∠CAD=∠CBE.3. 与角平分线有关的三个重要结论(1)双内角平分线BC条件:∠1=∠2,∠3=∠4,结论:∠BOC =90°+∠A ;12证明:∠A +∠ABC +∠ACB =180°,∠BOC +∠2+∠4=180°,即:∠A +2∠2+2∠4=180°,∠2+∠4=90°-∠A ,12∴∠BOC =180°-(∠2+∠4)=90°+∠A ;12(2)一内角平分线,一外角平分线C 条件:∠1=∠2,∠3=∠4,结论:∠O =∠A ;12证明:∠4=∠2+∠O ,2∠4=2∠2+∠A ,可得:∠O =∠A ;12(3)双外角平分线条件:∠1=∠2,∠3=∠4,结论:∠BOC =90°-∠A ;12证明:∠A +∠ABC +∠ACB =180°,∠BOC +∠2+∠4=180°,即:∠A +180°-2∠2+180°-2∠4=180°,∠2+∠4=90°+∠A ,12∴∠BOC =180°-(∠2+∠4)=90°-∠A ;124.四边形外角∠1与∠2是四边形ABCD 的外角,结论:∠1+∠2=∠A +∠B ;5.飞镖模型BC∠BOC =∠A +∠B +∠C6. 与面积相关C如上图所示,D 、E 、F 分别是△ABC 各边的中点结论:图中,S △AOF = S △AOE = S △BOF = S △COE =S △BOD = S △COD二、典例解析【例1-1】(安徽淮南月考)如图,BP 是△ABC 中∠ABC 的平分线,CP 是∠ACB 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20°,∠ACP =50°,则∠A =( ).A .60°B .80°C .70°D .50°【例1-2】(平原县月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D =α,∠ABC 的平分线与∠BCD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P =( )A .90°-αB .90°+αC .αD .360°-α121212【变式1-1】(陕西西安·高新一中月考)已知,如图,∠XOY =9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BE是∠ABY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试问∠AC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B移动发生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变式1-2】(武城县月考)如图①,△ABC中,BD平分∠ABC,且与△ABC的外角∠AC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D.(1)若∠ABC=75°,∠ACB=45°,求∠D的度数;(2)若把∠A截去,得到四边形MNCB,如图②,猜想∠D、∠M、∠N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例2-1】(广东模考)如图所示,∠的度数是( )A.10°B.20°C.30°D.40°【例2-2】(霍林郭勒市月考)如图1所示,称“对顶三角形”,其中,∠A+∠B=∠C+∠D利用这个结论,完成下列填空.(1)如图(2),∠A+∠B+∠C+∠D+∠E=;(2)如图(3),∠A+∠B+∠C+∠D+∠E=;(3)如图(4),∠1+∠2+∠3+∠4+∠5+∠6=;(4)如图(5),∠1+∠2+∠3+∠4+∠5+∠6+∠7=.【变式1-1】(1)如图1我们称之为“8字形”,请直接写出∠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1+∠2+∠3+∠4+∠5+∠6+∠7= 度;(3)如图3所示,已知∠1=∠2,∠3=∠4,猜想∠B,∠P,∠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变式1-2】(广东广州月考)如图,已知BC与DE交于点M,则∠A+∠B+∠C+∠D+∠E+∠F的度数为_______.【例3】(安徽淮南月考)某零件如图所示,图纸要求∠A=90°,∠B=32°,∠C=21°,当检验员量得∠BDC=145°,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变式3-1】(山西盐湖期末)探究与发现:如图1所示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圆规.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规形图”,(1)观察“规形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A=40°,则∠ABX+∠ACX等于多少度;②如图3,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40°,∠DBE=130°,求∠DCE的度数;③如图4,∠ABD,∠ACD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1、G2…、G9,若∠BDC=133°,∠BG1C=70°,求∠A的度数.【变式3-2】(山东岱岳期末)如图1六边形的内角和为度,如图2123456∠+∠+∠+∠+∠+∠m 六边形的内角和为度,则________.123456∠+∠+∠+∠+∠+∠n m n -=【例4】(唐山市月考)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S △ABC =4平方厘米,则S △BEF 的值为( )A .2平方厘米B .1平方厘米C .平方厘米D .平方厘米1214【变式4-1】(山东历下期中)如图,△ABC 的面积为.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至点1AB BC CA ,,,使,,,顺次连接,,,得到△.第二次1A 1B 1C 1A B AB =1B C BC =1C A CA =1A 1B 1C 111A B C 操作:分别延长,,至点,,,使,,,11A B 11B C 11C A 2A 2B 2C 2111A B A B =2111B C B C =2111C A C A =顺次连接,,,得到△,…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经过多少2A 2B 2C 222A B C 次操作( )A .B .C .D .4567【变式4-2】(台州市月考)在四边形ABCD 中,P 是AD 边上任意一点,当AP = AD 时,与12PBC S 和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一般地,当AP = AD (n 表示正整数)时,ABC S DBC S △1n 与和之间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PBC S ABC S DBC S △【例5】(庆云县月考)探究与发现:(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已知:如图①,∠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数量关系.(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已知:如图②,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A与∠P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探究的数量关系.(探究三)若将ADC改成任意四边形ABCD呢?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直接写出∠A+∠B与∠P的数量关系 .【变式5-1】(河南宛城月考)问题情景:如图1,中,有一块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上ABC ∆PMN ABC ∆(点在内),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恰好分别经过点和点.试问与P ABC ∆PMN PM PN 、B C ABP ∠是否存在某种确定的数量关系?ACP ∠(1)特殊探究:若,则________度,_________度,50A ︒∠=ABC ACB ∠+∠=PBC PCB ∠+∠=_________度;ABP ACP ∠+∠=(2)类比探索:请探究与的关系;ABP ACP ∠+∠A ∠(3)类比延伸:如图2,改变直角三角板的位置;使点在外,三角板的两条直角PMN P ABC ∆PMN 边仍然分别经过点和点,(2)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PM PN 、B C【变式5-2】(吉林宽城期末)将三角形纸片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ABC DE A 'A (感知)如图①,若点落在四边形的边上,则与之间的数量关系是'A BCDE BE A ∠1∠.(探究)如图②,若点落在四边形的内部,则与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A BCDE A ∠12∠+∠请说明理由.(拓展)如图③,若点落在四边形的外部,,,则的大小为 'A BCDE 180∠=︒224∠=︒A ∠度.三、习题专练1. (安徽淮南月考)如图,∠A +∠B +∠C +∠D +∠E +∠F =_____.2.(惠州市光正实验学校月考)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与∠BCD 的平分线的交点E 恰好在AD 边上,则∠BEC =( )A .∠A +∠D ﹣45°B .(∠A +∠D )+45°12C .180°﹣(∠A +∠D )D .∠A +∠D 12123.(山东潍坊期末)如图,点D 是△ABC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的一点,∠ABC 的平分线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A 1BC 的平分线与∠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依此类推…,已知∠A =α,则∠A 2020的度数为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4.(信阳市月考)如图,BE 、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C =80°,BE 、CF 相交于D ,则∠BDC 的度数是_______.5.(惠州市月考)如图,∠A +∠B +∠C +∠D +∠E =___________________度.6.(商城县月考)如图,△ABC的两个内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向AB,AC两边作垂直线l1、l2,若∠1=40°,则∠BPC=_________.7.(临沭县月考)如图,∠1+∠2+∠3+∠4+∠5+∠6+∠7=_____.8.(霍林郭勒市月考)如图,BA1和CA1分别是△ABC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BA2是∠A1BD的角平分线,CA2是∠A1CD的角平分线,BA3是∠A2BD的角平分线,CA3是∠A2CD的角平分线,若∠A1=α,则∠A2018为_____.9.(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如图,已知△ABC 中,∠A =60°,点O 为△ABC 内一点,且∠BOC =140°,其中O 1B 平分∠ABO ,O 1C 平分∠ACO ,O 2B 平分∠ABO 1,O 2C 平分∠ACO 1,…,O n B 平分∠ABO n ﹣1,O n C 平分∠ACO n ﹣1,…,以此类推,则∠BO 1C =_____°,∠BO 2017C =_____°.10.(重庆月考)如图,分别为四边形的边的中点,并且图中四个小,,,E F G H ABCD ,,,AB BC CD DA 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即,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112341S S S S +++=11.(江苏邗江期末)(1)如图1,AB ∥CD ,点E 是在AB 、CD 之间,且在BD 的左侧平面区域内一点,连结BE 、DE .求证:∠E =∠ABE +∠CDE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作出∠EBD和∠EDB的平分线,两线交于点F,猜想∠F、∠ABE、∠CD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3)如图3,在(1)的条件下,作出∠EBD的平分线和△EDB的外角平分线,两线交于点G,猜想∠G、∠ABE、∠CD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2.(莆田月考)如图,点D为△ABC的边BC的延长线上一点.(1)若∠A∶∠ABC=3∶4,∠ACD=140°,求∠A的度数;(2)若∠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M,过点C作CP⊥BM于点P.试探究∠PCM与∠A的数量关系.13. (全国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中,BE、DF分别平分四边形的外角∠MBC和∠NDC,若∠BAD=α,∠BCD = β.(1)如图①,若α+β= 150°,求∠MBC+∠NDC的度数;(2)如图①,若BE与DF相交于点G,∠BGD = 30°,请写出α、β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3)如图②,若α = β,判断BE 、D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14.(贵州赫章期末)数学问题:如图,在中,的等分线分别交ABC 20,,A ABC ACB ∠=∠∠ 2020于点根据等分线等分角的情况解决下列问题:12102020,,.....,,,O O O O 2020(1)求的度数.1BO C ∠(2)求的度数.3BO C ∠(3)直接写出的度数.2020BO C ∠15.(山西月考)综合与实践: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决问题.(1)已知在中,,图1,图2,图3中的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都交于点ABC ∆60A ∠=︒ABC ∆,请直接写出下列角的度数如图1,_________;如图2,_________;如图O O ∠=O ∠=3,_________;如图4,,的三等分线交于点,,连接,则O ∠=ABC ∠ACB ∠1O 2O 12O O _________.21BO O ∠=(2)如图5,点是两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O ABC ∆1902O A ∠=︒+∠(3)如图6,在中,的三等分线分别与的平分线交于点,,若,ABC ∆ABC ∠ACB ∠1O 2O 1115∠=︒,求的度数.2135∠=︒A ∠16.(福建永安期末)(1)如图1.在△ABC 中,∠B =60°,∠DAC 和∠ACE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 ,则∠O = °,(2)如图2,若∠B =α,其他条件与(1)相同,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O 的大小;(3)如图3,若∠B =α,,则∠P = (用含α的代数式11,PAC DAC PCA E n n AC ∠=∠∠=∠表示).17.(重庆市璧山区青杠初级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在△ABC 中,已知于点D ,AE 平分AD BC ⊥()BAC C B ∠∠>∠(1)试探究与的关系;EAD ∠C B ∠∠、(2)若F 是AE 上一动点,当F 移动到AE 之间的位置时,,如图2所示,此时FD BD ⊥的关系如何?EFD C B ∠∠∠与、(3)若F 是AE 上一动点,当F 继续移动到AE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3,,①中的结论是否FD BC ⊥还成立?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写出新的结论.。
经典图形100道解析大全
第1道C本題所有圖形均為左右對稱的將左邊的一半去掉,剩下的右半邊依次為數字1234據此,可知後面為5。
第2题A解析:去异存同前图为:第一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重合,相同部分余下.第二套图也如此.横着看三个图为一列把外切小黑圆看成+,把内切小黑圆看成-每一列都是图1和图2通过上面的算法和规律推出第3个图第4题C第一套图是逆时间转,每转90度加下面+一横第二套图是从有小圆的90度扇形,开始逆时间旋转,每旋转一次,原有小圆的90度扇形+一个小圆,其他的90度扇形也加一个圆。
同理第3个图是:再图2的基础上再转90度,也是每转一次原有小圆扇形再+一个小圆,其他地方也同样加一个小圆。
根据以上的规律,能符合此规律的只有C项第5题C异色相加为黑,同色相加为白解析:(方法一)把内分割线,分割出来的两个图形分别算出其比划再组成这个图行总的笔划(重合的线段算为2划)。
根据这个规律:第一套图的笔划是:6,7,8第二套图的笔划是:9,10,11(方法二)看内角的个数呈规律递增;第一套图:6,7,8第二套图:9,10,11第7道C第一套图的3个图的阴影部分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同理,第二套图的3个阴影部分也可以组成一个全阴影图形第8道B第一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不同,第二套是图内的3个原色相同,而且一一对应相似,两套图的3个图项的外框都是只有一个。
第9道B根据第一套图和第二套图的各项图形方面不同,一一对应相似性,第一套图:图1是左右对称,方位是左右。
图2是轴对称,方位是上下,左右;其对应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2。
图3是上下对称,其对称相似性的图形是第二套图的图1那么现在就只有第一套图的图1没有对应关系,根据其左右对称的相似性只有B项符合,故答案为B第10道B若考虑把图2,图3,图4通过翻转、旋转、镜像,而组成图1,那么这样每个选项都可以。
所以这里不考虑旋转、镜像、翻转,只考虑垂直移动,只须将第3个图垂直移动到下面,这样答案就很明显了。
小学数学图形求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解析)
小学数学图形求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解析)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
我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
如下表: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
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例题分析例1、如下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 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平方厘米。
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平方厘米)在△ABE中,因为AB=6厘米,所以BE=4厘米,同理DF=4厘米,因此CE=CF=2厘米,∴△ECF的面积为2×2÷2=2(平方厘米)。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求面积十大方法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求下图整个图形的面积一句话:半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总面积2.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
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
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30例)一、分割法例:将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重合在一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2 解:将图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梯形。
7S组=(7-2+7)×2÷2×2=24(平方厘米)例:下列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将图形分割成3个三角形。
S=5×5÷2+5×8÷2+(8-5)×5÷2=12.5+20+7.5=38(平方厘米)例:左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6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将阴影部分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S阴=8×(8+6)÷2+8×6÷2=56+24=80(平方厘米)二、添辅助线例:已知正方形边长4厘米,A、B、C、D是正方形边上的中点,P 是任意一点。
求阴影部分面积。
C 解:从P点向4个定点添辅助线,由此看出,阴影部分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
P S阴=4×4÷2=8(平方厘米)D BA例:将下图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它们面积相差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底20.4厘米,高8厘米。
梯形下底是多少厘米?解:因为添一条辅助线平行于三角形一条边,发现40平方厘米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梯形下底:40÷8=5(厘米)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BC分别是A 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中点,连接A、B B、C得到4个三角形。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C 解:如图连接平行四边形各条边上的中点,可以看出空白部分占了整个平行四边形的八分之五,阴影部分占了八分之三。
S阴=48÷8×3=18(平方厘米)三、倍比法例: A B 已知:OC=2AO,S ABO=2㎡,求梯形ABCD O 的面积。
解:因为OC=2AO,所以SBOC=2×2=4(㎡)D C S DOC=4×2=8(㎡)S ABCD=2+4×2+8=18(㎡)例:7.5 已知:S阴=8.75㎡,求下图梯形的面积。
小升初经典题型—小学平面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
几何图形的十大解法(30例)一、分割法例1:将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重合在一起,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2例2:下列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5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左图中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6厘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二、添辅助线例1:已知正方形边长4厘米,A、B、C、D是正方形边上的中点,P是任意一点。
求阴影部分面积。
CPD BA例2:将下图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它们面积相差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底20.4厘米,高8厘米。
梯形下底是多少厘米?例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BC分别是A 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中点,连接A、B B、C得到4个三角形。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C三、倍比法例1: A B 已知:OC=2AO,S ABO=2㎡,求梯形ABCDO 的面积。
D C例2:7.5 已知:S阴=8.75㎡,求下图梯形的面积。
2.5例3: A 下图AB是AD的3倍,AC是AE的5倍,D E 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的多少倍?B C四、割补平移例1: A B 已知:S阴=20㎡, EF为中位线E F 求梯形ABCD的面积。
D C例2:10 求左图面积(单位:厘米)5510例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
求原长方形的周长。
2五、等量代换例已知:AB平行于EC,求阴影部分面积。
8E 10 D(单位:m)例2:下图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是6分米、4分米。
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已知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ED的面积(形状大小都相同),它们重叠在一起,比较三角形BDF和三角形CEF的面积大小。
()A A 三角形DBF大B三角形CEF大D C C两个三角形一样大D无法比较B FE六、等腰直角三角形例1:已知长方形周长为22厘米,长7 厘米,求阴影部分面积。
45°例2:已知下列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基本图形分析法--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2)
△ABC中,D是AB上的一点,∠ACD=∠ABC => △ACD∽△ABC => AC²=AD•AB,AC与△BCD 的外接圆相切于C显然,这个基本图形是将三角形一条边的逆平行线平移到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得到的,所以一组重叠在一直线上的相乘线段的积,就成为了一条边的平方。
在几何问题中,出现了两组相乘两线段分别重叠在一直线上,且其中的一组是线段的平方,就可以应用或添加过三角形顶点的逆平行线得到的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这时过端点和内分点和重合顶点的连线就是逆平行线。
当这个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时候,这条过三角形顶点的一条边的逆平行线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
△ABC中,∠ACB=90°,CD⊥AB是D => AC²=AD•AB,BC²=BD•BA.在几何问题中,出现了两组相乘两线段分别重叠在一直线上,且其中的一组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平方,就可以应用或添加过三角形顶点的逆平行线得到的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也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基本图形进行证明,这时斜边上的高和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两条逆平行线。
例1,已知:△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求证:FD2=FC•FB分析:本题要证明的结论〖FD〗^2=FC•FB是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首先进行描图,搞清楚比例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描图可以发现两组相乘线段FD、FD和FC、FB都重叠在一直线上,所以可应用或添加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由于现在FD这两条相乘线段也重叠在FB上,所以它们不可能直接组成相似三角形,所以必须要使FD离开这条FB,又因为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就想到要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也就是等腰三角形中重要线段的基本图形的性质进行证明,由于这个等腰三角形有底边AD和一条腰FD,而另一条腰尚未出现,所以应先将这条腰添上,也就是连结FA,也就可得FA=FD,并可进一步推得∠FAD=∠FDA,所以问题转化为要证FA²=FC•FB,由于现在这两组重叠的相乘线段有公共端点F,且比例关系中出现了FA的平方,所以可应用由过三角形顶点的逆平行线得到的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找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是由端点B、内分点C与重合的端点A的连线组成相似三角形,于是就可找到AC、BA就是两条逆平行线,也就可以发现△ABF和△CAF是由过三角形顶点的逆平行线得到的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从而问题就成为要证FA²=FC•FB的等价性质∠FAC=∠FBA,由于现在这两组重叠的相乘线段有公共端点F,且比例关系中出现了FA的平方,所以可应由端点B、内分点C与重合的端点A的连线组成相似三角形,于是就可找到AC、BA就是两条逆平行线,也就可以发现△ABF和△CAF是由过三角形顶点的逆平行线得到的逆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从而问题就成为要证FA²=FC•FB的等价性质∠FAC=∠FBA,由于∠FAC=∠FAD-∠CAD,而已知B、D、F成一直线,∠FDA是△ABD的一个外角,所以∠FDA=∠FBA+∠DAB,也就可得∠FBA=∠FDA-∠DAB,由于条件给出∠CAD=∠DAB,且已经证明∠FAD=∠FDA,所以∠FBA=∠FA C 就可以证明,而∠BFA=∠AFC是公共角,从而就可以证明△ABF和△CAF相似,分析就可以完成。
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解法与思路(上)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这类题目由于熔识图分析、基本几何图形的特性及计算、空间想象能力于一体,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强,故学生解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附图 {图})例1.下面图中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边长是3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附图 {图})按上述方框图,本题的思维流程是:(附图 {图})组合图形可谓千变万化,但解题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图形进行“凑整”,使不能直接求解的不规则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或其组合形式,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加、减或直接计算。
下面介绍一种思路程序图,依据以下框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
按思维流程图分析求解,目标明确,途径简捷,当然,在应用中不一定非要按此格式分析。
在开始阶段,可让学生按框图在心中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分析,一旦熟练,就会运用自如。
如所求阴影部分不是基本图形,则需用分解、隔离、组合、平移、旋转、割补等方法将其转化成基本图形或其相加减的形式,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1.分解、隔离、组合此类方法是对原图进行分或合的处理,使其组合的规律和结构特征进一步显露出来,以利求解。
例2.下(附图 {图})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并且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分米)。
按思维流程图,引导学生对原图进行这样分析:所求阴影部分是学过的基本图形吗?(不是)是由基本图形组合而成的吗?(是)有几个基本图形?(两个。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扇形)是怎样组合成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减去一个扇形面积)各图形求面积的基本条件是否具备?(具备。
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6分米,扇形的圆心角是45°,半径是6分米)至此,通过分解,从未知到已知,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3.求右图阴影部分面积。
(单位:厘米)(附图 {图})此题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分析:阴影部分是不是基本图形?(不是)图中有哪些基本图形?(两个扇形,一个长方形)各图形求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具备)阴影部分能否和别的图形组成一个基本图形?(能)这个图形是什么?(图中大空白部分与阴影部分组成了一个大扇形)要求阴影部分面积只需求出哪一部分面积?(图中大空白部分)这一部分面积又该怎样求呢?至此,学生明白,解题的关键是要求出图中大空白部分面积。
几何图形解法
2添加辅助线法▌例1:已知正方形边长4厘米,A、B、C、D是正方形边上的中点,P是任意一点。
求阴影部分面积。
解:从P点向4个定点添辅助线,由此看出,阴影部分面积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
S阴=4×4÷2=8(平方厘米)▌例2:将下图平行四边形分成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它们面积相差40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底20.4厘米,高8厘米。
梯形下底是多少厘米?解:因为添一条辅助线平行于三角形一条边,发现40平方厘米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所以梯形下底:40÷8=5(厘米)▌例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BC分别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相邻两条边的中点,连接A、B、C得到4个三角形。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如果连接平行四边形各条边上的中点,可以看出空白部分占了整个平行四边形的八分之五,阴影部分占了八分之三。
S阴=48÷8×3=18(平方厘米)3倍比法▌例1:已知S阴=8.75㎡,求下图梯形的面积。
解:因为7.5÷2.5=3(倍)所以S空=3S阴S=8.75×(3+1)=35(㎡)▌例2:下图AB是AD的3倍,AC是AE的5倍,那么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的多少倍?解:设三角形ADE面积为1个单位。
则SABE=1×3=3 SABC=3×5=15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三角形ADE的15倍。
4割补平移▌例1:已知S阴=20㎡,EF为中位线求梯形ABCD的面积。
解:沿着中位线分割平移,将原图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半的一半。
SABCD=20×2×2=80(㎡)▌例2:求下图面积(单位厘米)。
解1:S组=S平行四边形=10×(5+5)=100(平方厘米)解2:S组=S平行四边形=S长方形=5×(10+10)=100(平方厘米)▌例3: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24平方厘米。
【中考数学29个几何模型】模型26 其他型解直角三角形(后附解题思路分析与小结)
专题26其他型解直角三角形一、单选题1.如图,在距某居民楼AB 楼底B 点左侧水平距离60m 的C 点处有一个山坡,山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0.75i =,山坡坡底C 点到坡顶D 点的距离45m CD =,在坡顶D 点处测得居民楼楼顶A 点的仰角为28°,居民楼AB 与山坡CD 的剖面在同一平面内,则居民楼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280.47︒≈,cos 280.88︒≈,tan 280.53︒≈)A .76.9mB .82.1mC .94.8mD .112.6m二、解答题2.如图,某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广告牌CD ,小李在山坡的坡脚A 处测得广告牌底部D 的仰角为60︒,沿坡面AB 向上走到B 处测得广告牌顶部C 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 的坡度1:3i =,6AB =米,广告牌CD 的高度为3米.()1求点B 距水平面AE 的高度BH ;()2求楼房DE 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3.如图,052D型驱逐舰“昆明舰”执行任务后正返回葫芦岛军港C,途经渤海海域A处时,葫芦岛军港C 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在南偏东30°方向上,旅顺军港B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在正西方向上.已知军港C在军港B的北偏西60°方向,且B、C两地相距120海里,(计算结果保留根号)(1)求出此时点A到军港C的距离;(2)若“昆明舰”从A处沿AC方向向军港C驶去,当到达A'时,测得军港B在A'的南偏东75°的方向上,求此时“昆明舰”的航行距离.4.如图,在一条笔直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A在B的正东方向.有一艘小船从A处沿北偏西60︒方向出发,以每小时20海里速度行驶半小时到达P处,从B处测得小船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上.(1)求AB的距离;(2)小船沿射线AP的方向继续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点C处,此时,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西15︒的方向.求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上述两小题的结果都保留根号)5.如图,四边形钢板是某机器的零部件,工程人员在设计时虑到飞行的稳定性和其他保密性原则,使得边沿AD 的长度是边沿BC 长度的三倍,且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检测员王刚参与了前期零件的基础设计,知道∠ABC =45°,边沿CD 所在直线与边沿BC 所在直线相交后所成的锐角为30°(即P 在BC 的延长线上,∠DCP =30°),经测量BC 的长度为7米,求零件的边沿CD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6.有一只拉杆式旅行箱(图1),其侧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已知箱体长50cm AB =,拉杆BC 的伸长距离最大时可达35cm ,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箱体底端装有圆形的滚筒A ,A 与水平地面切于点D ,在拉杆伸长至最大的情况下,当点B 距离水平地面38cm 时,点C 到水平面的距离CE 为59cm ,设AF ∥MN .(1)求A 的半径长;(2)当人的手自然下垂拉旅行箱时,人感觉较为舒服,某人将手自然下垂在C 端拉旅行箱时,CE 为80cm ,64CAF ∠=︒,求此时拉杆BC 的伸长距离.(精确到1cm ,参考数据:sin 640.90︒≈,cos640.39︒≈,tan64 2.1︒≈)7.如图,一艘渔船正以3海里/小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赶鱼群,在A 处看小岛C 在船北偏东60°,60分钟后,渔船行至B 处,此时看见小岛C 在船的北偏东30°.(1)求小岛C 到航线AB 的距离.(2)已知以小岛C 为中心周围20海里内为我军导弹部队军事演习的着弹危险区,问这艘渔船继续向东追赶鱼群,是否有进入危险区的可能?若渔船进去危险区,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可穿过危险区?8.我南海巡逻船接到有人落水求救信号,如图,巡逻船A 观测到67.5PAB ∠=︒,同时,巡逻船B 观测到36.9PBA ∠=︒,两巡逻船相距63海里,求此时巡逻船A 与落水人P 的距离?(参考数据:3sin 36.95︒≈,3tan 36.94︒≈,12sin 67.513︒≈,12tan 67.55︒≈)9.课间休息时小明同学望向窗外,看着校园里的一棵古树突发奇想,能不能利用刚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测量这棵古树的高度呢?经过思考他和同学们一起实践起来.如图所示,他站在教室里点A 处的凳子上,从教室的窗口望出去,恰好能看见古树的整个树冠DK ,古树长在一个小坡上,经测量,斜坡HJ 长2.2米,坡角∠JHL =30°,窗口高EF =1.2米,树干底部KC =0.9m ,A 点距墙根G 为1.5m ,树干距墙面的水平距离IC 为4.5m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计算出树项到地面的距离DL 的长度.10.图1是一款折叠式跑步机,由支杆AE (点A 、E 固定),滑动杆PF 和底座AD 组成,AC 为滑槽,图2是其侧面简化示意图,忽略跑步机的厚度,已知AE =60cm ,AC =120cm ,收纳时,当滑动端点P 向右滑至点C 时,滑动杆...PF ..恰好与滑槽.....AC ..重合...(1)如图3,当滑动端点P 滑至AC 的中点B 时,求点F 到底座AD 的距离;(2)当滑动端点P 从点B 向左滑动到点Q ,PF 与AD 的夹角是70°时,小明观察点F 处的仪表盘视角为最佳,求此时滑动端点P 继续向左滑动的距离BQ 的长 1.73≈,sin 700.94︒≈,cos 700.34︒≈,tan 70 2.75︒≈,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1.如图1是某小型汽车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矩形ABCD 表示该车的后备箱,在打开后备箱的过程中,箱盖ADE 可以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角为70°时,箱盖ADE 落在AD′E′的位置(如图2).已知AD =100厘米,点D 到地面距离为110厘米.求点D′离地面的高度.(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12.定义:我们知道,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全等),我们就把这条对角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相似对角线”.(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80ABC ∠=︒,140ADC ∠=︒,对角线BD 平分ABC ∠.求证:BD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2)如图2,已知FH 是四边形EFGH 的“相似对角线”,30EFH HFG ∠=∠=︒.连接EG ,若EFG ∆的面积为FH 的长.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CD 上(不与点C ,D 重合),连结AE ,BD 交于点F.(1)若点E 为CD 中点,4AB =,求EF 的长.(2)若tan 3AFB ∠=,求BF DF的值.(3)若点G 在线段BF 上,且2BG GF =,连结AG 、CG ,BF x DF =,四边形AGCE 的面积为1S ,ABG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最大值.14.有一种升降熨烫台如图1所示,其原理是通过改变两根支撑杆夹角的度数来调整熨烫台的高度.图2是这种升降熨烫台的平面示意图,AB 和CD 是两根相同长度的活动支撑杆,点O 是它们的连接点,(),OA OC h cm =表示熨烫台的高度.(1)如图2-1,若80,120AO CO cm AOC ︒==∠=,求AC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2)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当家里这种升降熨烫台的高度h 为128cm 时,两根支撑杆的夹角AOC ∠是74︒,求该熨烫台支撑杆AB 的长度.(参考数据:370.6,370.8,530.8,530.6sin cos sin cos ︒︒︒︒≈≈≈≈)15.如图所示的是--款机械手臂,由上臂、中臂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其中上臂和中臂可自由转动,底座与水平地面垂直.在实际运用中要求三部分始终处于同一平面内,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经测量,上臂12AB cm =,中臂8BC cm =,底座4.CD cm =(1)若上臂AB 与水平面平行,60ABC ︒∠=.计算点A 到地面的距离.(2)在一次操作中,中臂与底座成135︒夹角,上臂与中臂夹角为105︒,如图2,计算这时点A 到地面的距离.与图1状态相比,这时点A 向前伸长了多少?16.为了学生的安全,某校决定把一段如图所示的步梯路段进行改造.已知四边形ABCD 为矩形,10m DE =,其坡度为13i =将步梯DE 改造为斜坡AF ,其坡度为21:4i =,求斜坡AF 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01m 3 1.732≈17 4.122≈)17.如图,为了测量某条河的对岸边C ,D 两点间的距离,在河的岸边与CD 平行的直线EF 上取两点A ,B ,测得45BAC ∠=︒,37ABC ∠=︒,60DBF ∠=︒,量得AB 长为70米.求C ,D 两点间的距离(参考数据:3sin 375︒≈,4cos375≈︒,3tan 374︒≈).18.如图,小莹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某小区居民楼AB 的高度进行测量.先测得居民楼AB 与CD 之间的距离AC 为35m ,后站在M 点处测得居民楼CD 的顶端D 的仰角为45°.居民楼AB 的顶端B 的仰角为55°.已知居民楼CD 的高度为16.6m ,小莹的观测点N 距地面1.6m .求居民楼AB 的高度(精确到1m ).(参考数据:sin55°≈0.82,cos55°≈0.57,tan55°≈1.43)19.2018年9月21日“盐城大铜马“顺利回归,如图,小丽和小明决定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大铜马AB 的高度,按照以下方式合作并记录所得数据:小明测得基座下部BE 长为1.8米,基座BC 高为6.12米,在E 点处测得点F 的仰角为80.72°,小丽沿直线BE 步行到达点D 处测得点A 和点F 的仰角分别为60.18°和50.75°,若A 、B 、C 、D 、E 、F 在同一平面内且B 、E 、D 和A 、C 、B 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请分别求出CF 和大铜马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01米,参考数据sin80.72°=0.987,cos80.72°=0.161,tan80.72°=6.12,sin60.18°=0.868,cos60.18°=0.497,tan60.18°=1.74,sin50.75°=0.774,cos50.75°=0.663,tan50.75°=1.224)20.实验学校某班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测量活动.有两座垂直于水平地面且高度不一的圆柱,两座圆柱后面有一斜坡,且圆柱底部到坡脚水平线MN 的距离皆为100cm .王诗嬑观测到高度90cm 矮圆柱的影子落在地面上,其长为72cm ;而高圆柱的部分影子落在坡上,如图所示.已知落在地面上的影子皆与坡脚水平线MN 互相垂直,并视太阳光为平行光,测得斜坡坡度1:0.75i =,在不计圆柱厚度与影子宽度的情况下,请解答下列问题:(1)若王诗嬑的身高为150cm ,且此刻她的影子完全落在地面上,则影子长为多少cm ?(2)猜想:此刻高圆柱和它的影子与斜坡的某个横截面一定同在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请直接回答这个猜想是否正确?(3)若同一时间量得高圆柱落在坡面上的影子长为100cm ,则高圆柱的高度为多少cm ?21.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且2BAC CBF ∠=∠.(1)求证:BF 是O 的切线;(2)若O 的直径为4,6CF =,求tan CBF ∠.22.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一颗古树BH和教学楼CG的高,测角仪高AF=2米,先在A处测得古树顶端H的仰角∠HFE为45°,此时教学楼顶端G恰好在视线FH上,再向前走20米到达B处(AB=20米),又测得教学楼顶端G的仰角∠GED为60°.点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1)求古树BH的高;(2)求教学楼CG的高.(结果保留根号)23.郑州大学(ZhengzhouUniversity),简称“郑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211工程”.某学校兴趣小组3人来到郑州大学门口进行测量,如图,在大楼AC的正前方有一个舞台,舞台前的斜坡DE=4米,坡角∠DEB=41°,小红在斜坡下的点E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60°,在斜坡上的点D处测得楼顶A的仰角为45°,其中点B,C,E在同一直线上求大楼AC的高度.(≈1.73,sin41°≈0.6,cos41°≈0.75,tan41°≈0.87)三、填空题24.如图,梯形ABCD 是拦水坝的横断面图,(图中i =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DE 与水平宽度CE 的比),60B ∠= ,6AB =,4=AD ,拦水坝的横断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732= 1.414=)25.如图,AC 是高为30米的某一建筑,在水塘的对面有一段以BD 为坡面的斜坡,小明在A 点观察点D的俯角为30°,在A 点观察点B 的俯角为45︒,若坡面BD 的坡度为,则BD 的长为__________.26.某无人机兴趣小组在操场上开展活动(如图),此时无人机在离地面30米的D 处,无人机测得操控者A 的俯角为37°,测得点C 处的俯角为45°.又经过人工测得操控者A 和教学楼BC 距离为57米,则教学楼BC 的高度为______米.(注:点A ,B ,C ,D 都在同一平面上.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27.如图,某校教学楼后面紧邻着一个山坡,坡上面是一块平地.//,BC AD BE AD ⊥,斜坡AB 长26m ,斜坡AB 的坡比为12∶5.为了减缓坡面,防止山体滑坡,学校决定对该斜坡进行改造.经地质人员勘测,当坡角不超过50°时,可确保山体不滑坡.如果改造时保持坡脚A 不动,则坡顶B 沿BC 至少向右移________m 时,才能确保山体不滑坡.(取tan50 1.2︒=)专题26其他型解直角三角形一、单选题1.如图,在距某居民楼AB 楼底B 点左侧水平距离60m 的C 点处有一个山坡,山坡CD 的坡度(或坡比)1:0.75i =,山坡坡底C 点到坡顶D 点的距离45m CD =,在坡顶D 点处测得居民楼楼顶A 点的仰角为28°,居民楼AB 与山坡CD 的剖面在同一平面内,则居民楼AB 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 280.47︒≈,cos 280.88︒≈,tan 280.53︒≈)A .76.9mB .82.1mC .94.8mD .112.6m【答案】B【分析】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坡比的意义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分别计算出DE 、EC 、BE 、DF 、AF ,进而求出AB .【详解】解:如图,由题意得,∠ADF =28°,CD =45,BC =60,在Rt DEC 中,∵山坡CD 的坡度i =1:0.75,∴DE EC =10.75=43,设DE =4x ,则EC =3x ,由勾股定理可得CD =5x ,又CD =45,即5x =45,∴x =9,∴EC =3x =27,DE =4x =36=FB ,∴BE =BC +EC =60+27=87=DF ,在Rt ADF 中,AF =tan28°×DF ≈0.53×87≈46.11,∴AB =AF +FB =46.11+36≈82.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坡比的意义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正确计算的前提.二、解答题2.如图,某大楼的顶部竖有一块广告牌CD ,小李在山坡的坡脚A 处测得广告牌底部D 的仰角为60︒,沿坡面AB 向上走到B 处测得广告牌顶部C 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 的坡度1:3i =,6AB =米,广告牌CD 的高度为3米.()1求点B 距水平面AE 的高度BH ;()2求楼房DE 的高度.(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3米;(2)(9932+)米.【分析】(1)在Rt △ABH 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H ;(2)过B 作BG ⊥DE 于G ,设AE=x 米,用x 表示出BG 、CG 、CE ,然后表示出DE 的长,在△ADE 根据三角函数列出方程,解方程后即可求出楼房DE 的高度.【详解】解:(1)Rt △ABH 中,i=tan ∠BAH=3=,∴∠BAH=30°,∴BH=12AB=3米;(2)如图,过B 作BG ⊥DE 于G ,设AE=x 米,∵BH ⊥HE ,GE ⊥HE ,BG ⊥DE ,∴四边形BHEG 是矩形.∵由(1)得:BH=3,AH=∴BG=AH+AE=()米,EG=BH=3,Rt △BGC 中,∠CBG=45°,∴CG=BG=,∴CE=CG+EG=3+,∴DE=CE-CD=3+,Rt △ADE 中,∠DAE=60°,∴tan 60DE AE== ,∴x +=,∴92x +=,∴DE =9332+=92+.答:楼房DE 的高度为(9932+)米.【点睛】此题综合考查了仰角、坡度的定义,能够正确地构建出直角三角形,将实际问题化归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如图,052D 型驱逐舰“昆明舰”执行任务后正返回葫芦岛军港C ,途经渤海海域A 处时,葫芦岛军港C 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南偏东30°方向上,旅顺军港B 的中国海军发现点A 在正西方向上.已知军港C 在军港B 的北偏西60°方向,且B 、C 两地相距120海里,(计算结果保留根号)(1)求出此时点A 到军港C 的距离;(2)若“昆明舰”从A 处沿AC 方向向军港C 驶去,当到达A '时,测得军港B 在A '的南偏东75°的方向上,求此时“昆明舰”的航行距离.【答案】(1)(2)60-海里.【分析】(1)延长BA ,过点C 作CD ⊥BA 延长线于点D ,在Rt ACD 中利用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2)过点A '作A 'N ⊥BC 于点N ,可证A 'B 平分∠CBA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详解】解:(1)延长BA ,过点C 作CD ⊥BA 延长线于点D由题意可得:∠CBD30=︒,BC=120则DC=60故603 cos302DCAC AC︒===解得:AC=答:此时点A到军港C的距离为(2)过点A'作A'N⊥BC于点N 可得∠1=30︒,∠BA'A=45︒则∠2=15︒,即A'B平分∠CBA设AA'=x,则A'E=3 2 x故CA'=2A'N=322x ⨯=x+=∴x60=-答:此时“昆明舰”的航行距离为60-海里.【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方向角的应用,灵活运用三角函数是解题关键.4.如图,在一条笔直的海岸线上有A,B两个观测站,A在B的正东方向.有一艘小船从A处沿北偏西60︒方向出发,以每小时20海里速度行驶半小时到达P处,从B处测得小船在它的北偏东45︒的方向上.(1)求AB的距离;(2)小船沿射线AP的方向继续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点C处,此时,从B测得小船在北偏西15︒的方向.求点C与点B之间的距离.(上述两小题的结果都保留根号)【答案】(1)(5AB =+海里;(2)52海里.【分析】(1)过点P 作PD AB ⊥于点D ,利用余弦定义解出AP 、AD 的长,再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PD 的长,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相等的性质解题即可;(2)过点B 作BF AC ⊥于点F ,根据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BF 的长,在Rt BCF 中,由勾股定理解得BC 的长即可.【详解】解:(1)如图,过点P 作PD AB ⊥于点D ,在Rt PAD V 中,90ADP ∠=︒,906030PAD ∠=︒-︒=︒,∵cos AD PAD AP∠=,200.510AP ⨯==∴cos 102PA A D D AP =⋅=⨯=∠152PD AP ==在Rt PBD 中,90BDP ∠=︒,904545PBD ∠=︒-︒=︒,∴5BD PD ==.∴(5AB =+海里(2)如图,过点B 作BF AC ⊥于点F ,在Rt ABF 中,90AFB ∠=︒,30BAF ∠=︒,∴(11522BF AB ==+在ABC 中,18045C BAC ABC ∠=︒-∠-∠=︒.在Rt BCF 中,90BFC ∠=︒,45C ∠=︒,∴52C B ==+海里.∴点C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52海里.【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之方向角的问题,其中涉及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余弦、三角形内角和、勾股定理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5.如图,四边形钢板是某机器的零部件,工程人员在设计时虑到飞行的稳定性和其他保密性原则,使得边沿AD的长度是边沿BC长度的三倍,且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检测员王刚参与了前期零件的基础设计,知道∠ABC=45°,边沿CD所在直线与边沿BC所在直线相交后所成的锐角为30°(即P在BC的延长线上,∠DCP=30°),经测量BC的长度为7米,求零件的边沿CD的长.(结果保留根号)【答案】14314【分析】过点B作BM⊥AD,交D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D作DN⊥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N,从而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DP表示CN,MA,再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DP的长,进而求出CD的长.【详解】如图,过点B作BM⊥AD,交D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D作DN⊥BC,交BC的延长线于点N,∵BC∥AD,∴∠ABC =∠MAB =45°,又∵∠MBA =90°﹣∠ABC =45°,∴MA =MB =DN ,又∵AD =3BC ,BC =7,∴AD =21,在Rt △CDN 中,∠DCN =30°,∴CD =2DN ,CN DN ,由MD =BN 得,DN +21=DN ,解得,DN =+7,∴CD =2DN =14+(米).【点睛】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关键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前提,利用方程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6.有一只拉杆式旅行箱(图1),其侧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已知箱体长50cm AB =,拉杆BC 的伸长距离最大时可达35cm ,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在箱体底端装有圆形的滚筒A ,A 与水平地面切于点D ,在拉杆伸长至最大的情况下,当点B 距离水平地面38cm 时,点C 到水平面的距离CE 为59cm ,设AF ∥MN .(1)求A 的半径长;(2)当人的手自然下垂拉旅行箱时,人感觉较为舒服,某人将手自然下垂在C 端拉旅行箱时,CE 为80cm ,64CAF ∠=︒,求此时拉杆BC 的伸长距离.(精确到1cm ,参考数据:sin 640.90︒≈,cos640.39︒≈,tan64 2.1︒≈)【答案】(1)圆形滚轮的半径AD 的长是8cm ;(2)拉杆BC 的伸长距离为30cm .【分析】(1)作BH ⊥AF 于点K ,交MN 于点H ,则△ABK ∽△ACG ,设圆形滚轮的半径AD 的长是xcm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列方程求得x 的值;(2)求得CG 的长,然后在直角△ACG 中,求得AC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作BH AF ⊥于点K ,交MN 于点H .则BK CG ,ABK ACG ∆∆∽.设圆形滚轮的半径AD 的长是cm x .则BK AB CG AC =,即3850595035x x -=-+,解得:8x =.则圆形滚轮的半径AD 的长是8cm ;(2)在Rt ACG ∆中,80872(cm)CG =-=.则sin CG CAF AC∠=∴AC=72=sin 0.9CG CAF ∠=80(cm)∴805030(cm)BC AC AB =-=-=.【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关键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计算.7.如图,一艘渔船正以3海里/小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赶鱼群,在A 处看小岛C 在船北偏东60°,60分钟后,渔船行至B 处,此时看见小岛C 在船的北偏东30°.(1)求小岛C 到航线AB 的距离.(2)已知以小岛C 为中心周围20海里内为我军导弹部队军事演习的着弹危险区,问这艘渔船继续向东追赶鱼群,是否有进入危险区的可能?若渔船进去危险区,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可穿过危险区?【答案】(1)小岛C 到航线AB 的距离为16海里;(2)这艘渔船继续向东追赶鱼群,会有进入危险区的可能;渔船进去危险区,那么经过453分钟可穿过危险区.【分析】(1)作CD ⊥AB 于D ,由题意得出∠CAB =∠ACB =30°,从而得出AB =CB =3233,在Rt △BCD 中,求得CD 的长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得出MD 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详解】(1)作CD ⊥AB 交AB 于点D ,如图1所示由题意可知:∠CAB =90°-60°=30°,∠CBD =90°-30°=60°∴∠ACB =∠CBD-∠CAB =30°∴∠CAB =∠ACB∵∴AB =CB =32360360⨯=3233在Rt △CBD 中()()3233233sin sin 6016332CD CB CBD =⨯∠=⨯=⨯=∴小岛C 到航线AB 的距离为16海里;(2)∵CD =16<20∴这艘渔船继续向东追赶鱼群,会有进入危险区的可能设M 为开始进入危险区的位置,N 为离开危险区的位置,如图2所示:即CM =CN =20∵CD ⊥AB∴DM =DN在Rt △CMD 中DM 12==∴MN =2DM =2443233小时即4⨯∴渔船进去危险区,那么经过分钟可穿过危险区.【点睛】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方位角、握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8.我南海巡逻船接到有人落水求救信号,如图,巡逻船A 观测到67.5PAB ∠=︒,同时,巡逻船B 观测到36.9PBA ∠=︒,两巡逻船相距63海里,求此时巡逻船A 与落水人P 的距离?(参考数据:3sin 36.95︒≈,3tan 36.94︒≈,12sin 67.513︒≈,12tan 67.55︒≈)【答案】巡逻船A 与落水人P 的距离为39海里.【分析】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 .设PC x =海里,在Rt APC ∆中,可得AC=512x ,在Rt PCB ∆中,可得43BC x =,再根据63AC BC AB +==,可解得x 的值,最后根据sin PC A PA∠=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C .设PC x =海里,在Rt APC ∆中,∵tan PC A AC ∠=,∴5tan 67.512==PC x AC .在Rt PCB ∆中,∵tan PC B BC ∠=,∴4tan 36.93==x BC x .∵63AC BC AB +==,∴5463123+=x x ,解得36x =,∵sin PC A PA ∠=,∴36133639sin67.5sin67.512===⨯=PCPA(海里).∴巡逻船A与落水人P的距离为39海里.【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找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9.课间休息时小明同学望向窗外,看着校园里的一棵古树突发奇想,能不能利用刚学过的数学知识来测量这棵古树的高度呢?经过思考他和同学们一起实践起来.如图所示,他站在教室里点A处的凳子上,从教室的窗口望出去,恰好能看见古树的整个树冠DK,古树长在一个小坡上,经测量,斜坡HJ长2.2米,坡角∠JHL=30°,窗口高EF=1.2米,树干底部KC=0.9m,A点距墙根G为1.5m,树干距墙面的水平距离IC为4.5m,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计算出树项到地面的距离DL的长度.【答案】6.8米【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树冠DK,根据坡角求出CL,进而即可求出树高DL.【详解】解:连接EF,过点B作BM⊥DL,垂足为M,交EF于点N,由题意可知,BN=AG=1.5,MN=IC=4.5,由EF//DK,则△BEF∽△BKD得:EF KD=BNBM,即1.2KD=1.51.5 4.5+,解得:KD=4.8,∵斜坡HJ长2.2米,坡角∠JHL=30°,∴CL =12HJ =1.1,∴DL =DK+KC+CL =4.8+0.9+1.1=6.8(米),答:树项到地面的距离DL 的长度为6.8米.【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等于对应高的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图1是一款折叠式跑步机,由支杆AE (点A 、E 固定),滑动杆PF 和底座AD 组成,AC 为滑槽,图2是其侧面简化示意图,忽略跑步机的厚度,已知AE =60cm ,AC =120cm ,收纳时,当滑动端点P 向右滑至点C 时,滑动杆...PF ..恰好与滑槽.....AC ..重合...(1)如图3,当滑动端点P 滑至AC 的中点B 时,求点F 到底座AD 的距离;(2)当滑动端点P 从点B 向左滑动到点Q ,PF 与AD 的夹角是70°时,小明观察点F 处的仪表盘视角为最佳,求此时滑动端点P 继续向左滑动的距离BQ 的长 1.73≈,sin 700.94︒≈,cos 700.34︒≈,tan 70 2.75︒≈,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约103.5cm ;(2)为19.2cm【分析】(1)连接AF ,由题意可知AB =AE =BE =EF =60,可得△ABF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2)过点E 作EM AB ⊥,垂足为M ,设BQ x =,则11(60)22MQ AQ x ==-,根据cos MQ MQE QE Ð=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连接AF ,由题意可知AB =AE =BE =EF =60,∴△ABF 是直角三角形,且90FAB ∠=︒.∴222212*********.8FA FB AB =-=-=»(cm ).(2)如图2所示,过点E 作EM AB ⊥,垂足为M,设BQ x =,则11(60)22MQ AQ x ==-,在Rt EMQ D 中,cos MQ MQE QE Ð=,∴1(60)2cos 7060x -°=,即600.34120x -=,解得19.2x =(cm ).∴此时滑动的距离BQ 约为19.2c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11.如图1是某小型汽车的侧面示意图,其中矩形ABCD 表示该车的后备箱,在打开后备箱的过程中,箱盖ADE 可以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角为70°时,箱盖ADE 落在AD′E′的位置(如图2).已知AD =100厘米,点D 到地面距离为110厘米.求点D′离地面的高度.(参考数据:sin70°≈0.94,cos70°≈0.34,tan70°≈2.75)【答案】204厘米.【分析】过点D′作D′H⊥MN,垂足为点H,交AD于点F,易得∠DAD′=70°,然后用解直角三角形直接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过点D′作D′H⊥MN,垂足为点H,交AD于点F,如图所示.由题意,得:AD′=AD=100∵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FD′=∠MHD′=90°,∠DAD′=70°.在Rt△AD′F中,D′F=AD′•sin∠DAD′=100×sin70°≈100×0.94=94∵点D到地面距离为110厘米,∴FH=110,∴D′H=D′F+FH=94+110=204厘米,答:点D′离地面的高度为204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直接三角形的应用,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值进行求解线段的长.12.定义:我们知道,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这个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如果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全等),我们就把这条对角线叫做这个四边形的“相似对角线”.(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80ABC ∠=︒,140ADC ∠=︒,对角线BD 平分ABC ∠.求证:BD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2)如图2,已知FH 是四边形EFGH 的“相似对角线”,30EFH HFG ∠=∠=︒.连接EG ,若EFG ∆的面积为23FH 的长.【答案】(1)见解析;(2)22【分析】(1)根据所给的相似对角线的证明方法证明即可;(2)由题可证的FEH FHG ∆∆∽,得到FE FH FH FG =,过点E 作EQ FG ⊥,可得出EQ ,根据2FH FE FG =⋅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80ABC ∠= ,BD 平分ABC ∠,∴40ABD DBC ∠=∠= ,∴140A ADB ∠+∠= .∵140ADC ∠= ,∴140BDC ADB ∠+∠= .A BDC ∠=∠,∴ABD DBC∆∆∽∴BD 是四边形ABCD 的“相似对角线”.(2)∵FH 是四边形EFGH 的“相似对角线”,∴三角形EFH 与三角形HFG 相似.又EFH HFG ∠=∠,∴FEH FHG ∆∆∽,∴FE FH FH FG=,∴2FH FE FG =⋅.过点E 作EQ FG ⊥,垂足为Q .则3sin 602EQ FE FE =⨯=.∵12FG EQ ⨯=,∴122FG FE ⨯=∴8FG FE ⋅=,∴28FH FE FG =⋅=,∴FH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知识点,涉及了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准确分析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在边CD 上(不与点C ,D 重合),连结AE ,BD 交于点F.(1)若点E 为CD 中点,4AB =,求EF 的长.(2)若tan 3AFB ∠=,求BF DF的值.(3)若点G 在线段BF 上,且2BG GF =,连结AG 、CG ,BF x DF =,四边形AGCE 的面积为1S ,ABG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最大值.【答案】(1)253;(2)2;(3)118【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求AE 的长,通过证明△ABF ∽△EDF ,可得12DE EF AB AF ==,可求AF 的长;(2)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D =,AO ⊥BD ,AO =BO =CO =DO =2AB ,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1236OF AO AB ==,即可求解;(3)分别求出S 1,S 2,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1)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为CD 中点,4AB AD CD ∴===,90ADC ∠=︒;2DE ∴=,AE ∴==//AB CD ,ABF EDF ∴∆∆∽,∴12DE EF AB AF ==,2AF EF ∴=,且AF EF +=,253EF ∴=.(2)如图1,连接AC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CD AD ∴===,BD =,AO BD ⊥,AO BO CO DO ===,22AO DO BO AB ∴===,。
小升初数学必会的10种图形求面积解题法
小升初数学必会的10种图形求面积解题法!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
它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具体如下表: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
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先看三道例题感受一下:例1如下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如右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 的面积.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厘米。
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在△ABE中,因为AB=6.所以BE=4,同理DF=4,因此CE=CF=2,∴△ECF的面积为2×2÷2=2。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常用的基本方法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
28种解法的基本图形分析法经典例题
例4,已知:△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延长CE 交AB 于F .求证:AF=12BF分析1:本题要证明的结论AF=12BF 是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条件中给出的BD=CD ,AE=DE也可以看作是相比的两线段,即BD CD =1,AE ED =1,这样就出现了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首先应进行描图,搞清楚比例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经过描图可以发现AF 和BF ,BD 和CD ,AE 和DE 这三组相比线段都重叠在一直线上,所以可应用或添加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添加的方法是过端点和内分点作平行线,所以首先要选取过端点或内分点的线段为平行方向线段,现在重叠的相比线段有三组,所以从选取哪一组来进行讨论,就有三种可能性,若选取AF 、BF 这一组相比线段开始进行讨论,则两个端点是A 、B ,内分点是F ,图形中过A 、B 、F 的线段分别是AC 、AE(或AD)、BD(或BC)、FE(或FC),所以选取平行方向线段就出现了四种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来说,平行线可分别过另两个点作,所以又出现了两种可能性,所以总共可以有8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情况,对此可分别予以讨论,由于BD 、AE 是与条件有关的性质,所以可先行进行讨论,而且一定可以完22两边而且成一直线,所以可应用中心对称型全等三 角形进行证明,根据过两端点的平行线与过中点的 直线相交组成中心对称型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就可找到这对全等三角形应是△AEG 和△DEC ,全等的条件是∠AEG=∠DEC ,AE=DE ,∠EAG=∠EDC ,所以AG=DC ,由于条件还给出BD=DC ,BC=2DC ,所以BC=2AG ,从而就可推得AF BF =AG BC =12,AF=12BF 。
分析3:若选取过内分点F 的线段FE 为平行方向线段,则平行线可选取过端点A 或端点B 作,并应作到与过另一个端点的直线相交,如选择过端点A 作平行线,也就是过A 作AG∥FE 交BC 的延长线于G(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取FC 为平行方向线段),就可得AFBF =GCBC ,又因为条件给出AE=DE ,且AG ∥EC ,所以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基本图形的性质,可得GC=DC ,由于条件还给出BD=CD ,所以BD=CD=CG ,从而就可得BC=2GC ,GC BC =12,所以AF BF =GC BC =12,分析就可以完成。
小学数学知识图形求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解析)
小学数学知识图形求面积十大方法总结(附例题解析),给孩子收藏!我们曾经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菱形、圆和扇形等图形,一般称为基本图形或规则图形。
我们的面积及周长都有相应的公式直接计算。
如下表:实际问题中,有些图形不是以基本图形的形状出现,而是由一些基本图形组合、拼凑成的,它们的面积及周长无法应用公式直接计算。
一般我们称这样的图形为不规则图形。
那么,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及周长怎样去计算呢?我们可以针对这些图形通过实施割补、剪拼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基本图形的和、差关系,问题就能解决了。
例题分析例1、如下图,甲、乙两图形都是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0厘米和12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甲、乙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和减去三个“空白”三角形(△ABG、△BDE、△EFG)的面积之和。
例2、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求三角形AEF的面积。
一句话:因为△ABE、△ADF与四边形AECF的面积彼此相等,都等于正方形ABCD面积的三分之一,也就是12平方厘米。
解:S△ABE=S△ADF=S四边形AECF=12(平方厘米)在△ABE中,因为AB=6厘米,所以BE=4厘米,同理DF=4厘米,因此CE=CF=2厘米,∴△ECF的面积为2×2÷2=2(平方厘米)。
所以S△AEF=S四边形AECF-S△ECF=12-2=10(平方厘米)。
例3、两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板,直角边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
如右图那样重合.求重合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
一句话:阴影部分面积=S△ABG-S△BEF,S△ABG和S△BEF都是等腰三角形总结:对于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问题一般将它转化为若干基本规则图形的组合,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和、差关系,问题便得到解决求面积十大方法1.>>>相加法<<<这种方法是将不规则图形分解转化成几个基本规则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例如:求下图整个图形的面积一句话:半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总面积2.>>>相减法<<<这种方法是将所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规则图形的面积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 4,已知:△ABC 中,D 是 BC 的中点,E 是
AD 的中点,延长 CE 交AB 于
F.求证:AF=1BF
2
分析 1:本题要证明的结论 AF=1BF 是线段之
2
间的比例关系,所以条件中给出的 BD=CD,AE=DE
也可以看作是相比的两线段,即BD= 1,AE=1,
CD ED
这样就出现了线段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首先应
进行描图,搞清楚比例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
经过描图可以发现 AF 和 BF,BD 和 CD,AE 和
DE 这三组相比线段都重叠在一直线上,所以可应用
或添加平行线型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
添加的方法是过端点和内分点作平行线,所以
首先要选取过端点或内分点的线段为平行方向线段,
现在重叠的相比线段有三组,所以从选取哪一
组来进行讨论,就有三种可能性,
若选取 AF、BF 这一组相比线段开始进行讨论,则两个端点是 A、B,内分点是F,
图形中过 A、B、F 的线段分别是 AC、AE(或 AD)、BD(或 BC)、FE(或 FC),所以选取平行方向线段就出现了四种可能性,对每一种可能性来说,平行线可分别过另两个点作,所以又出现了两种可能性,所以总共可以有 8 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情况,对此可分别予以讨论,
由于 BD、AE 是与条件有关的性质,所以可先行进行讨论,而且一定可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