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A.0 ℃B.10 ℃C.40 ℃D.100 ℃2.下列物体属于晶体的是()A.钢铁B.玻璃C.蜡块D.沥青3.诗人陆游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河水结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凝华D.熔化4.如图是新宁崀山八角寨美景:峰峦浓雾缭绕,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其中雾的形成是()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5.“霜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霜的形成属于()A.凝固B.液化C.凝华D.升华6.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壶口冒“白气”C.深秋霜降D.露珠的形成7.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图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8.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室外气温一般在-20 ℃以下,把在室外冻得冰冷的一个冻梨拿到温暖的屋子里,一会儿冻梨上全是水珠,则出现的现象可能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液化成了小水珠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凝固成了小水珠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熔化成了小水珠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梨升华成了小水珠9.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出现的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液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11.小雨同学“五一节”期间借助厨房的简易器材完成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自制霜.她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过一段时间后小雨发现在易拉罐的下端有白色的霜出现,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雨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后极易熔化,熔化过程吸收热量B.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遇冷凝固形成冰C.易拉罐下端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过程要吸收热量D.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冻肉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表面上结了一层霜,这层霜和实验中易拉罐下端形成的霜成因相同1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3.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______是寒暑表,在图甲、图乙中分度值较小(精确度较高)的是图________,图甲的示数是________℃,图乙的示数是________℃.14.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__(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在第8分钟末,试管里的冰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15.某同学自制了一个空调电扇,先将空可乐瓶的瓶盖旋紧,去掉瓶底,开口朝上,倒入适量的冰水混合物,再将其固定在电扇的后而,打开电扇就能感受到凉风,感到凉风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瓶里的冰熔化________,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其中之二是空气流动加快,瓶里的水蒸发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使空气温度降低得更多.16.端午节时很多人家会煮粽子.煮粽子的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打开锅盖取粽子时要注意防烫伤,因为水蒸气液化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剩下的粽子放入冰箱冷冻后再取出时,粽子表面有一层白霜,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7.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为气体,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三、解答题(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3分,21题12分,共49分)18.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水浴法加热.(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图中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你指出不足之处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小明纠正了不足,重新调整了装置,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第10 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19.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液体酒精水银凝固点-117℃-39℃沸点78℃357℃(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温度是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中的a图线.由a图线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温度________.(3)另一位同学使用相同装置,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其他条件不变,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________.A.a图像B.b图像C.c图像D.d图像(4)结合图表,分析本实验中应选用________温度计.20.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有关.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有关.【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其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1.请你认真阅读下列几份资料,并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海拔高度h/km 0 1 3 6 9 …水的沸点t/℃100 97 91 80 70 …资料1:“大气压”是描述大气对地面物体压力的物理量,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那里的大气压越小;离地面越深的地方(如比地面低得多的矿井),大气压越大.资料2:科学家在研究水的沸点和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时,通过实验测出不同高度处的水的沸点大约值(如表所示).资料3: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 ℃.资料4:如图所示,为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的等高地形图.【问题】(1)根据你对上述资料的分析思考,你认为在海拔8.848 km的珠穆朗玛峰顶上,水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_℃.(2)资料2给出了水在不同高度处的沸点,决定水沸点高低的因素是“大气压”.请你将水的沸点和大气压之间的关系用文字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你是制糖集团的老总,准备在青山、海湾、东京三个城市之中选择某个城市办“制糖”分厂,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你会将厂办在________(填城市名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答案一、1.A2.A3.A 4.B5.C6.A7.A 8.A9.C10.D 11.C12.C二、13.乙;甲;38.5;-714.慢;固液共存态;保持不变15.吸热;加快16.不变;放热;凝华17.凝华;升华;吸收三、18.(1)使物质受热均匀(2)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底,温度计的读数不是被测物质的温度(3)60;固液共存19.(1)89(2)保持不变(3)B(4)水银20.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种类;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合理即可)21.(1)70.5(2)液体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大气压减小而降低(3)青山;因为青山所在的海拔高,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这样就能让水在低于100 ℃时沸腾。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等,如果温度计中用“水”做测温物质,当被测物体的温度由0℃上升到10℃时,温度计的示数()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2.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 a、b两块玻璃外侧均有小水珠B.a、b两块玻璃内侧均有小水珠C.a块玻璃内侧,b块玻璃外侧有小水珠D.a块玻璃外侧,b块玻璃内侧有小水珠3.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4.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时,如图所示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5.妈妈在蒸馒头时,沸腾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热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妈妈的做法不科学D.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6.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8.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和寒冷冬天的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A.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B.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9.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B.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10.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1.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定一杯热水温度,在温度计的四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3、“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4、下列中华古诗中涉及到的有关物质,对它形成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露的形成过程是汽化现象C.“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雨的形成过程是升华现象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5、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
雾的形成属于()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秋天的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冬天,草叶上常挂有霜,霜在形成时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放热”)。
苏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一、填空姓名1.(2012江苏扬州)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2.(2012山东泰安)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3.(2012四川眉山)医生在给小祝同学打针时,先用酒精擦在他的皮肤上消毒;小祝感到皮肤比较凉,是因为酒精,热的缘故;4.(2012湖北恩施州)(2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________5.(2012吉林)如图5所示,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先成水蒸气,又遇冷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6.(2012吉林)根据图15所示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热,温度却保持在℃不变,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7.(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春天河里的冰块会慢慢地变成水,冰变成水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填物态变化名称)8.(2012湖南株洲)今年春季,徐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此现象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9.(2012四川凉山)看图回答:上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
由图可知(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10.(2012湖北襄阳)小宇同学用如图6—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6—乙所示。
请你回答:(1)图6—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图6—乙中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3)图6—乙中段不是根据本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画出来的。
二、选择题1.(2012四川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2.(2012四川宜宾)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A.铁块变成铁水B.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苹果“冒汗”C.霜的形成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3.(2012贵州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4.(2012四川绵阳)我省高寒地区的冬天,连续的寒冷天气使气温长期在0℃以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简单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2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中,水都是表现为固态的是( )A. 霜、雹B. 冰、雾C. 雪、露D. 雨、雹2、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A. 寒暑表B. 体温计C. 数字式温度计D. 温度计4、某粗心的护士用体温计给一高烧病人量过体温,示数为39.5 ℃,消毒后没有甩就给另一病人量体温,结果示数为39.5 ℃.那么这名病人的体温( )A. 一定为39.5 ℃B. 可能高于39.5 ℃C. 一定低于39.5 ℃D. 低于或等于39.5 ℃5、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 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 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 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中b所示7、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则( )A.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B. 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C.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 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8、关于水沸腾时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只在表面发生剧烈汽化B. 水只在内部发生剧烈汽化C. 持续加热,水温不断上升D. 持续加热,水温保持不变9、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A. 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10、如图,发现水烧开了可纸杯却没有烧着,对此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B.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C.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D.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12、“地面的水__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这就形成了________.”对于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 汽化、液化、凝固、云B. 蒸发、液化、凝华、雨C. 蒸发、液化、凝华、云D. 蒸发、凝华、液化、雨二、填空题:13、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玻璃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14、用蒸笼蒸馒头时,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运动,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现象,________很多热量,使__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15、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________℃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________(会/不会)升高,当____________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球了.16、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这种“白气”其实是;而且在较浓。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2、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有些是人工制造。
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液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造雪过程中,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华B.人工造雪过程中,气温必须达到0℃或0℃以下C.人工造雪过程中,小液滴需要吸收热量D.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不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相等3、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4、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5、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
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B.雾产生C.霜形成D.冰消融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1)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若没有甩就先后测量甲、乙两人的体温,若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4℃、38.8℃,而经此体温计测量:甲的读数是___________;乙的读数是_________。
考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评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雾的形成②蜡烛滴“泪” 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5、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所示.若相同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且其他条件不变,对于以下三种情况,实验中记录了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为b、c、d,则b 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c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d曲线对应___________情况.(均选填“甲”“乙”或“丙”)甲:仅增加水的质量乙:仅增大液面上方气压丙:既增加水的质量,又减小液面上方气压2、如图所示,天问一号在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火星表面,祝融号火星车将开启火星探测任务.在火星车顶都,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正十一烷。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题测试试题(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2、下列物理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A.吹电扇感觉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B.手背上擦酒精时感到凉,是因为酒精升华吸热C.用冰块给发热病人降温,是利用了冰块熔化时放热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外有小水珠出现是凝华现象3、下列情景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银体温计正确测量出甲的体温为36.5℃,然后直接测量体温为37.2℃的乙,则不能测出乙的准确体温B.将一支从冷冻室拿出来的冰棍放在0℃的环境中,只要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冰一定能熔化C.煲汤时,往往在汤水沸腾后转为小火加热,是因为转为小火也能保持汤的温度不变D.利用干冰制造舞台效果时,干冰升华放热,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遇冷液化形成的4、清晨,站在青城山山顶放眼望去,薄雾从山间升腾而起,随风飘散,宛如仙境(如图)。
雾的形成属于()A.汽化现象B.液化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是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图。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结有一层冰。
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A.喷洒盐溶液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中一大盆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不2.将温度计从温暖的室内拿到室外,测量放置在环境温度为10正确的是()A.当温度计示数为3℃时,表示被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B.冰水混合物中,冰的量会增加C.最终水会全部凝固成冰-℃D.温度计的示数最终可能会降到103.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的-℃,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最低气温88.3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4.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由表格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铜锅熔化钢块B.铜球掉到铁水中不会熔化-℃时氢气是固态C.在265-℃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D.405.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凝固点C.较高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做法是()A.温度计放入液体内使水银泡与容器壁接触B.让温度计的水银泡在液面之上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再读温度数D.要把温度计的水银泡浸在液体中,不能与容器壁接触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C.樟脑丸越放越小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8.下列各组物态变化中,都放出热的是()A.熔化液化凝华B.汽化凝华凝固C.熔化汽化升华D.液化凝固凝华9.小韩和小李都很喜欢吃冰棍,他们的对话中有明显的科学性错误的是()A.小韩: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上面挂有一层白花花的“粉”,这是凝华现象B.小李:刚拿出来的冰棍还会冒“白气”,应该是一个汽化现象C.小韩:我曾经吃冰棍的时候把舌头粘住了,因为舌头上的水遇冷凝固了D.小李:我们吃冰棍时感觉凉爽时因为冰棍熔化时要吸热10.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原因是()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B.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C.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D.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11.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一、单选题1.“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壳体使用了我国白主研发的新型高强、高韧钛合金。
金属钛是一种晶体,其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图中的()A.B.C.D.2.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熔化过程,其特点是吸热温度不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松香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D.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不同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4.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液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汽化,后凝华D.先液化,后汽化5.风把汗水吹干的过程中,汗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6.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不需要吸热的是()A.杯子里的冰化成水B.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在“冒汗”7.《舌尖上的中国》展示了很多美食,在烹饪的过程中常能看到一些物理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牛肉火锅中正在沸腾的水温度保持不变B.蒸好的水晶虾饺冒出“白气”是水蒸气C.油能把糍粑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沸点高D.煮饺子时盖上锅盖,可以节约加热时间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9.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D.用久了的电灯泡玻璃壁会变黑,是因为灯丝发生了汽化和凝固现象10.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11.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12.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
苏科版物理 八年级(上)第二章 物态变化 测试题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人在北方冬天呼出的“白气”B.雾凇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D.降雪2.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
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
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3.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吃冰棒时,有时舌头会粘到冰棒上是由于舌头上的水凝华造成的B.炒菜时把没有沥干的菜放入油锅,热油四溅是由于水发生剧烈的汽化造成的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在户外也能变干是由于冰熔化造成的D.从冰箱里取出的矿泉水瓶,过一会儿表面变湿是由于空气液化造成的4.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一时间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B.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利用了水的液化吸热B.寒冬,在冰雪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这利用了盐熔化放热C.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D.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6.“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关于节气谚语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雪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雨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7.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8.如图甲所示的是小明同学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时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的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组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时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B.水的沸点为98℃,实验时的环境大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实验中若只减少加热的水的质量,水将推迟时间沸腾第9题图第8题图9.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冰在BC段处于液态B.图甲: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C.图乙:水的沸点为98℃D.图乙:实验地点的大气压强高于1标准大气压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压锅可以快速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低,可以更快沸腾B.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的冰棍上出现白色颗粒,是周围空气凝华而成的C.炎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车窗外侧出现水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长途运输食品的汽车用干冰给食品保鲜,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温11.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热现象实验中,所得的撕去了一角的图象,下列关于该图象的说法正确是()A.一定是某种晶体的熔化图象B.一定是某种液体的沸腾图象C.若是熔化图象,AB段内物质为固液共存状态D.无论是熔化还是沸腾图象,AB段内不需要吸热12.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凝固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13.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甲物质在6min~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D.乙物质在4min~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二.填空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31分)14.冬至吃饺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乙醚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3.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这是液化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一定是晶体C.甲物质在0-6min内一定是固态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5.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B.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C.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D.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7.一支最大测量值为42℃的体温计示数为39℃,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最终体温计的示数是()A.36℃B.38℃C.39℃D.42℃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做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9.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综合练习试卷(详解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综合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甲、乙两支刻度不准确但均匀的温度计分别测量冰水混合物、沸水和教室内的温度,结果如表所示。
则下列对t1和t2大小的判定正确的是()A.t1<t2B.t1>t2C.t1=t2D.无法确定2、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6℃B.60℃C.75℃D.80℃3、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在5minB.在BC段该物质放热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4、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液化的是()A.早春,冰雪消融B.初夏,晨雾弥漫C.深秋,树枝凝霜D.寒冬,河水结冰5、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A.雨水,冰雪消融B.立夏,雾绕山峦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滴水成冰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2022年2月4日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采用了最先进的二氧化碳制冷技术。
如图,地下制冷管道内的液态二氧化碳汽化 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地面温度降至零下十几摄氏度;接着往地面上浇水,水就会 ______ 成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苏科版一、填空姓名1. (2012 浙江 ) 小华在云南香格里拉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
雾的形成过程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2.( 2012 徐州) 3.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凝固点(“高”、“低”)3 .( 2012 广东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 ______________经过 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 ),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4 .( 2012 湖南株洲)图 9 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该图象是(填“熔化”160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
140 1205 . (2012贵州铜仁 )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100 80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
在瓶640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20高”、“降低”或“不变” )。
010203040 时间/min6 .(2012江苏连云港 ) 即使在 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图 9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现象。
7 . (2012江苏宿迁 ) 做“水的沸腾”实验时,为防止沸水溅出伤人,通常在容器上加盖,这样会使水的沸点______;若实验时不小心被①沸水烫伤;②水蒸气烫伤,______( 填“ ①”或“②” ) 情况更严重,其道理是_______。
8 . (2012 江苏泰州 ) 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 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9 . (2012 江苏无锡 ) 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_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10.( 2012 山东滨州)如图所示,温度记得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 A”、“ B”、“ C”),示数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2.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B.“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3.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4.针对旱情,气象部门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人工增雨”的一种常用方法,喷洒的干冰可以促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冰晶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在“人工增雨”作业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雨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凝华和熔化B.凝华和液化C.凝固和熔化D.凝固和液化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 干冰熔化吸热B. 干冰升华吸热C. 干冰液化放热D. 干冰凝华放热6.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7.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8.在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A. B. C. D.9.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A.等于0℃B.高于0℃C.低于0℃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11.寒冷的冬季,我们坐空调车会发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关于“哈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B.“哈气”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哈气”的出现是汽化现象D.“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于液化的是()A. 晾在室内的湿衣服变干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C. 钢水铸成钢锭D.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变细二、填空题13.下列几种现象①霜的形成;②樟脑丸变小;③湖水结冰;④雾的形成;⑤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⑥冰封的河面消融。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及答案
1
4.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属于(
) A .液化
B.凝华 C .熔化 D . 升华
5.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树 枝上形成的 “雾凇 ”
B. 人 在室外呼出的 “白气 ”
C. 堆 起的雪人逐渐变小
D. 雪 花在脸上变成水
6.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A. 树 叶上的白雪融化 C. 阳 光下露珠变小
D. 由 图乙知, M 肯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会形成
的物态变化方式与 “小水珠 ”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小水珠 ”.下列现象中
A .从冰箱取出的冻肉会变软
B. 初冬的清晨,鸭绿江水面上飘着 “白气 ”
C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D.教室内,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
A. 不 断放热
B. 温 度一直升高
C. 处 于固液共存状态
D. 熔 化持续了 12min
2.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 体积的 M 固体和 N 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 ( M 为实线,N 为虚线),
) B. 冰 冻的衣服变干 D. 树 枝上形成雾凇
7.下列图象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
B.
C.
) D.
8 今年四月下旬,新疆多地州普遍降雪,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A. 熔 化放热
B. 凝 固放热
C . 熔 化吸热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1. 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 C D2. 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 39℃,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 36.5℃和 40℃的两个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 A.36.5℃,40℃B.都是 40℃)C.都是 39℃D.39℃,40℃3. 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放热B.98℃的水也可沸腾﹣﹣﹣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4. 我们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了,这种现象属于下面哪种物态变化(A.液化B.升华C.汽化D.凝固)5. 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 华现象6.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初春,积雪消融)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7.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春雨天晴,路面变干 C .深秋清晨,薄雾弥漫B .盛夏季节,天降冰雹 D .寒冷冬日,冻衣晾干8. 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9.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10.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1. 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A.放在衣柜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白气”——液化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汽化D.严冬,堆成的雪人变小——熔化1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小明在加油站看见两条标语“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 B.液化 C.凝华 D.升华2.今年二月初以来,为缓解旱情,我市多次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喷洒“干冰”的作用是 ( )A.使空气液化 B.使空气中的小水珠汽化C.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D.“干冰”熔化变为雨水3.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南京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5.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物质凝固过程的图像是 ( )6.夏天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干燥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桌面上有一摊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B.汽化现象 C.熔化现象D.升华现象7.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8.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于空气液化而形成的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9.使用冷暖空调的密闭轿车车窗玻璃上,无论盛夏还是严冬,都有小水珠凝结,实际情况是 ( )A.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B.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凝结在外表面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凝结在内表面10. 100℃的水蒸气比100℃的开水对人体造成的烫伤更严重,是因为 ( )A.水蒸气是气体,更容易进入人体B.水蒸气比开水更热C.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烫伤的面积比开水更大11.云是这样形成的: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对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吸热后者放热B.前者放热后者吸热C.两者均吸热 D.两者均放热1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B.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C.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14.如图是对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表示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1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第四届平潭国际沙雕节上展出的沙雕,以沙和水为材料.沙雕展出时间越长,沙雕越“干燥”,这是因为沙雕中的水分发生了 ( )A.液化 B.升华 C.蒸发 D.熔化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但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
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 )A .温度B .熔点C .沸点D .凝固点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 )A .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B .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C .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D .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
下列关于此图像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 .CD 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 .物质的初温是40℃D .加热5分钟时物质温度是48℃8.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准确的是 ( )A .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8℃B .在BC 段没有吸热,温度不变C .第5min 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 .CD 段物质已处于气态10.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11.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 .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C .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12.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 ) 第8题第7题温度时间/min 4840 0 4 10AB DC 冰热 甲 乙 D25 48 A B C 5 10 温度/℃ 第6题热水A.凝固点高 B.凝固点低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6.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_______(填物态变化)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最终形成降雨;夏天起风时,人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皮肤表面汗液的_______(填物态变化).17.“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8.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下同);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19.晾衣服时,充分抖开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_,蒸发越快;冬季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发生_______形成的.20.在炎热的夏天中午,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清水,将A杯盖上杯盖,B杯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桌上,经过两个小时,_______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更快所致.21.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图中金属盘底部的水滴是_______(选填“熔化”或“液化”)形成的,由此推断:雨是大气中的_______形成的.23.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_______(选填“汽化”或“液化”)现象;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24.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25.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集淡水.则:(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形成水蒸气.(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形成小水滴.(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1.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三、实验题(共20分)26.(6分)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态.27.(6分)(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他应选用表中的_______做测温物质.28.(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表二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6989898(2)要完成这个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和____。
(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2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30% B.40% C.60% 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_______℃.(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A 2.C 3.C 4.C 5.B 6.A 7.B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B二、16.升华蒸发17.压缩体积放出 18.不变不变19.表面积越大凝华20.B 蒸发21.凝固熔化晶体22.液化水蒸气液化23.液化吸热24.凝华放出凝固25.(1)蒸发(2)液华三、26.(1)-8℃ (2)0℃ (3)固、液混合27.(1)将三只温度计放在同一种液体里观察它们的示数,若示数不同,则温度计有偏差(2)水银因为它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28.(1)液体热胀冷缩(2)①温度计接触杯底②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出水面③48 (3)①所用水的温度过低②所用水量过多四、29.他用吸管搅动冰块时,使得两冰块间的水温降低,当冰块间水温达到0℃时,水便放热凝固,而使冰块“粘”到一起. 30.加入酒精后,水的凝固点降低了(意思相同即可得分). 31.(1)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2)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32.(1)使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2)D (3)B (4)图略 120(数值在119~121以内均正确) (5)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