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合集下载

3《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3《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3《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喜迎国庆节诗歌献祖国——《我爱这土地》活动课教案学习目标:1.把握诗中出现的大量意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析诗人的情感。

2.体会诗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赤诚的情感,传扬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体会诗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赤诚的情感,传扬家国情怀。

学习难点:体会诗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赤诚的情感,传扬家国情怀。

学习过程:情境导入:同学们,假如我们要参加国庆节活动,用诗歌献给祖国,根据这个活动主题,我们选择一首参赛诗歌。

(提示:结合我们进行的九上第一单元的学习活动,学生很快达成共识)二、学习过程活动一:设计朗读脚本,准备参赛朗诵开场白。

活动支架:借助网络或图书查找资料和听音频或看视频1.借助网络平台听央视主持人朗读的《我爱这土地》,练习朗读,设计朗读脚本。

2.搜集中国古今文人的爱国诗句,整理到素材本上。

3.完成开场白,全班优化后定稿。

活动二:把握诗歌情感脉络,写一段诗歌鉴赏。

活动支架:1.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群和有表现力的词语,体会诗歌情感,分析诗人情感脉络。

2.小组合作完成诗歌鉴赏,班级展示,师补充。

3.听台湾词作者、音乐制作人陈彼得对《我爱这土地》的朗诵,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推选出领读员。

活动三: 体会诗人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赤诚的情感,传扬爱国主义情怀。

活动支架:1.模拟参赛现场,喜迎“国庆节"。

2.听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朗读歌词,和《我爱这土地》比较抒情的不同。

3.教师总结本课。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舒婷说:我和我的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我和我的祖国生死相依,血脉相连。

老师说:我们都是祖国的一份子,都是伟大祖国的形象代表。

习主席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都要为祖国的繁荣承担重任。

是的!不仅仅艾青,还有更多的中国人书写过、书写着他们的家国情怀。

(出示幻灯片,学生补充并齐读)家国情怀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我爱这土地》,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背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2.1 作者简介介绍艾青,包括其生平、创作经历等。

2.2 作品背景分析《我爱这土地》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

第三章:课文朗读与分析3.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主题、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章: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4.1 自主学习1) 课文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2) 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4.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提问,共同解答。

第五章:情感体验与表达5.1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祖国的大地上,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2 表达感受让学生用语言、绘画、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第六章:课文深层含义解析6.1 意象解析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主要意象,如“土地”、“河流”、“风”等,探讨它们在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

6.2 修辞手法解析详细解读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它们如何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

第七章:文学与文化知识拓展7.1 艾青其他作品介绍介绍艾青的其他著名作品,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等,引导学生了解艾青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

7.2 爱国诗歌欣赏选取一些经典的爱国诗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郭沫若的《我爱这土地》等,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不同诗人对爱国主题的不同表达。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5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5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5篇)《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诗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黎明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技能目标:能有感情,节奏正确流利的朗读。

情感目标:反复朗读中理解诗中所表达对祖国深沉的爱。

二、教学重点:能有感情,节奏正确的朗读。

理解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包含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方法:朗读指导、诗歌品味、熟读成诵。

学法指导:反复朗读,查资料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理解诗的大意;体会诗歌表现的意境。

四、教具:多媒体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步骤:一、导入:了解预习情况:请学生谈谈所了解诗人的有关情况、。

写作背景等。

二、根据学过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来共同学习探讨这首诗歌“读、品、诵、谈”。

三、进入学习的第一层次“读”:自读,听读、自读。

四、学生通过自读讲、归纳朗读要求或注意方面。

《我爱这土地》教案篇2【重难点】《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学习这首诗歌,重在体验意象美,情感美,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实现,吟诵以感其情,吟诵以会其意,吟诵以领其韵,直至产生共鸣。

也就是说,以语言为落脚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⑵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⑶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把握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文学我爱这土地教案有范文

语文文学我爱这土地教案有范文

《我爱这土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 诗歌文本《我爱这土地》。

2.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文献。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土地的理解和感受。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学生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

4. 深入探讨:(1)教师提问:诗歌中的“土地”象征着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土地象征着祖国,诗人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互相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写一篇关于自己热爱土地的文章。

8. 板书设计:我爱这土地艾青祖国土地热爱情感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到位?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3. 是否有学生对诗歌内容存在疑问或困惑?4. 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七、评价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朗读、讨论、作业等方面。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2. 通过学习这首诗,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土地的热爱。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我爱这土地》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课文《我爱这土地》的,引导学生齐读。

1.2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

2.2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认读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3. 研读课文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理解诗的主题。

3.2 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教师选取重点诗句进行解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朗读感悟4.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4.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运用到自己的朗读中。

5. 拓展延伸5.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解析。

5.2 各组分享自己的选择和理解,教师进行点评。

6. 课堂小结6.2 学生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后作业7.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我爱这土地》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7.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诗歌。

六、教学反思6.2 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评价7.1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7.2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学拓展8.1 教师推荐与《我爱这土地》相关的诗歌,供学生课后阅读。

8.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人及其作品,互相推荐、交流。

九、教学计划9.1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对后续课程进行调整和安排。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3篇《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设想】《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短小而内涵丰富的抒情诗,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学中将引导学生探究诗的意象,品味凝练精美意蕴深长的语言,由此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思想内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诗歌的特点,拟采用诵读、感悟的教学方法,通过“诵读感知—揣摩领悟—鉴赏熏陶”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引领学生研读诗作,建构意义,并获得审美教育。

本诗教学安排为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链接相关资料1、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日军侵略中国的音像资料,由此进入学习情境。

(也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相关的歌曲来导入)2、背景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全面入侵中国,祖国山河沦陷,生灵涂炭,在这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中华儿女纷纷投身到抗日的洪流之中。

正是在此历史背景下,诗人艾青于1938年11月创作了《我爱这土地》,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愤恨。

3、作者艾青(1910~1996),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1929年赴法国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

1932年回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在狱中写出了他的代表诗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二、诵读感知1、诵读全诗:学生诵读全诗,走进文本。

可采用齐读、范读、随机(多媒体)跟读的形式。

2、整体感知: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本诗:⑴关于本诗的思想内容──这首诗以鸟儿眷恋土地作比,抒发了对祖国的挚爱深情,从而鼓舞人民为民族的解放而斗争。

⑵关于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3、诵读指导:为了增强诵读效果,进一步体会诗的思想感情,教师作适当的诵读指导。

使用普通话朗读;把握语气、语速,根据诗的思想内容,本诗朗读的语气、语速应是沉郁缓慢的;注意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学会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2)学会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歌颂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诗句的理解。

2. 诗歌的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和写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音乐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学习氛围,简要介绍诗歌《我爱这土地》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解释一些生僻词汇和诗句的含义。

(2)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 鉴赏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鉴赏,学会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2)学生自主欣赏和评价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5.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主题和情感,写一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歌颂和热爱的文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7. 作业布置:(1)学生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并在下节课上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歌颂祖国的诗歌,如《我的祖国》、《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各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我爱这土地》教案4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4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4篇《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一、设计说明这是一首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的好诗,也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的第一首现代诗,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后面几首诗的学习。

因此,教学应根据文体特点,通过诵读法、探究欣赏法、比较阅读法,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节奏美,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探究诗歌形象的象征含义及诗歌的主题,在比较中掌握学习诗歌的门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与节奏美,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真挚深沉的情感。

2.通过自主辐射阅读《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给战斗者》,进一步理解、感悟诗歌的意象及作品巧妙的抒情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

曾有人掠夺它而百般蹂躏,曾有人捍卫它而披肝沥胆。

在它的脊梁上演绎着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烙印着多少眷恋情结。

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深情吟唱艾青诗人的《我爱这土地》,一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激情。

(板书:我爱这土地)(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第一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第二步: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第四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四)研读诗歌,理解主旨: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这样的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的理解。

3、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学生再次朗读,体会表达效果,并尝试背诵。

4、思考:诗歌开头写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请你结合以上歌唱的内容,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嘶哑”一词,而不用“清脆”或“嘹亮”。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 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我爱这土地》的原文和相关解析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或图片引入诗歌《我爱这土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诗歌:学生齐读或分组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3. 解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解释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4.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中描述的自然景观的喜爱和体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地的热爱之情。

5. 创作练习:学生根据诗歌的启发,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短文,表达对某个地方或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热爱。

6. 分享作品: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总结:教师总结诗歌《我爱这土地》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强调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10. 课后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有关祖国大自然的诗歌或文学作品,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我爱这土地》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展现。

3. 学生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注重感受诗歌的语言和节奏。

2. 在解析诗歌时,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3. 鼓励学生在创作练习中,表达自己对某个地方或自然景观的喜爱和热爱。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诗歌的热爱。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艾青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习诗歌的抒情方式,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品味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学习诗歌的抒情方式,体会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体会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情感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3.赏析法: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感。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乐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抗战时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那个时代的苦难和抗争。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感受诗人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爱国情怀。

2.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作者艾青: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现代诗人。

他的诗作以深沉而忧郁的笔调,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

-介绍写作背景:《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疯狂地践踏中国大地。

国家山河沦陷,民族危在旦夕,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3.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我爱这土地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掌握诗歌的基本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土地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对土地的热爱。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学会欣赏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思考诗歌的主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交流如何欣赏诗歌。

5. 分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热爱土地的文章。

3. 推荐一首类似的诗歌,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诗歌的基本技巧,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利用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歌内容。

3. 运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态度、专注度等。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原文:提供艾青的诗歌原文,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相关诗歌资料:提供其他相关诗歌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学会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

难点:(1)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如何抒发对祖国的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艾青及其作品《我爱这土地》。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全班交流:诗人是如何表达对自己土地的热爱之情的?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诵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爱之情。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 写一篇关于《我爱这土地》的读后感。

3. 创作一首以“我爱这土地”为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爱这土地》。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3.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并在写作中进行应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诗人或者文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欣赏。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2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2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2篇)《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爱这土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诗歌主题。

培养爱国情结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理解关键诗句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象征的表现手法和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式: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2、认真体味诗歌蕴涵的深沉情感。

3、探究欣赏法: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四、教学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内容在家自学部分一、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如上网查询、查阅字典和图书馆查阅等)了解艾青的有关简介和代表作品。

二、读准下列字词音嘶哑汹涌刮着腐烂四、预习课文,思考问题: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如何理解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在校教学部分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

土地给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的是《我爱这土地》。

(板书课题:《我爱这土地》)2、解题:师:题目中包含哪些事物?生:我、土地师:他们是以什么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生:以爱为纽带,所以全诗的主题就是爱,题目突出全诗的主题。

二、整体感知。

1. 作者深爱着这土地,整首诗的感情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朗读,(第一遍要求听准词句的读音,再听要求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深沉和悲,第三次听要求停住停顿。

《我爱这土地》教案范本

《我爱这土地》教案范本

《我爱这土地》教案范本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的,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主题《我爱这土地》,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土地的认知和感受。

2. 分享一些关于土地的诗歌、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引入一些关于土地的诗歌、故事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土地的认知和感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地的看法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章:我们的土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土地特点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土地特点和资源,展示相关地图或图片。

2. 引导学生思考土地的利用和保护问题,分享一些环保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学生所在地区的土地特点和资源,展示相关地图或图片。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地利用和保护的看法和经验,进行互动交流。

第三章:土地的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的土地利用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土地的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城市建设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土地的保护问题,分享一些环保的方法和经验。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土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展示相关图片或案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土地保护的看法和经验,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分享一些关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案例或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引导学生思考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于《我爱这土地》教案三篇

关于《我爱这土地》教案三篇

关于《我爱这土地》教案三篇《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关键诗句的理解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

(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二、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3课《我爱这土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0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清晨和傍晚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到走到田野里散步。田野里有不 知道尽头的河流,青青麦田,笔直的白杨树,我走在松软的黑色土地上,想到疫情正在侵害着这片土地,很多白衣 战士正在与病毒做着顽强的斗争,我不禁泪流满面,然后,我就想到了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一刻,我与诗人共情了。这个诗人就是艾青,而他打动我的这首诗就是《我爱这土地》,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生点评:作者借“鸟”的形象来自比,表达对祖国的真挚的爱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这种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 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这种手法叫做象征。它可以使文 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教师总结:作为中国人,无论是面对战争,还是疫情,还是洪涝,都有像艾青一样“嘶哑地的喉咙歌唱”的人, 有像鲁迅先生说的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华儿女都“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J让我们在齐声朗读这首诗中结束今天的课。
三、布置作业,巩固强化
背诵诗歌,积累《艾青诗选》中含有“土地”意向的诗,回忆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触动你的人和事,以及你自己 的感受,写一首小诗。
生答:然后我死了,“然后”说明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死亡已经从容不迫,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说明“我"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我”不仅仅是作者艾青,也是中国千千万万个为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国 家的富强而努力拼搏,勇于牺牲的战士、平凡的普通人。所以配图用英勇牺牲的画面。正是有了这些牺牲才有了抗 战的胜利,就像作者在诗中所说的“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是作者对胜利的信心和希望,最终,事实 证明了他的信心是有依据的,他的希望也实现了,所以用抗战胜利的画面呼应了诗人的这种信心和希望。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文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会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我国美丽的风光画面。

1.2 引导学生欣赏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3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爱国的诗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诗文2.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2.2 学生自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

2.3 教师讲解诗文中的生僻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2.4 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体会情感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2 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诗文中的情感。

3.3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3.4 学生练习朗读,表达自己对诗文情感的理解。

4. 拓展延伸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3 教师总结,强调爱国之情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5.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5.3 布置作业:抄写《我爱这土地》并背诵。

六、课堂实践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关于爱国的诗文进行朗读练习。

2.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3.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课后作业1. 让学生抄写《我爱这土地》并背诵。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爱国的诗文,可以是自己的创作,也可以是对于《我爱这土地》的感悟。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

我爱这土地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感受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学会从诗歌中感受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学会从诗歌中感受和描绘自然景物,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和阅读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诗歌欣赏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诗文教师详细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从诗歌中感受和描绘自然景物。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 表达与展示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朗读和表达,展示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书写课后感悟,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8. 课后辅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9.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感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0.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用诗歌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七、课程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朗读音频等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祖国热爱、自然景物的诗歌,扩大他们的文学视野。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公开课教案《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我爱这土地》,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意象分析。

2. 诗歌的情感内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2. 诗歌的深层意义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爱这土地》。

2. 相关资料:关于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艾青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我爱这土地》,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内涵,分享自己的感悟。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爱这土地》的读后感,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step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2. step2: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如“土地”、“河流”、“风”等,分析其象征意义。

3. step3: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从“热爱”到“愤怒”,探讨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4. step4: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土地、家乡的情感。

5. step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新的作业。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0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0篇)

•••••••••••••••••我爱这土地教案我爱这土地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爱这土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爱这土地教案篇1一、说教学理念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做出自己的评价”,“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要求,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以学会朗读诗歌为发散点,以情为核心,以培养能力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说教材1、课文简介: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意象内涵丰富,抒情方式巧妙。

作于1938年11月。

诗的第一节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诗中写实和象征交织,描绘了土地、河流、风、黎明,暴风雨等一系列内涵丰富,鲜明意象来表达歌唱的丰富内涵。

第二节一问一答,直抒胸臆,是本诗名句,多少年来,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所默诵。

2、教学设想:《我爱这土地》是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的现代诗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解读作品,边学习边体会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总结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读本课,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和停顿,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意象的象征意义。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节奏正确流利的朗读。

(目的:学习朗诵方法,培养爱国情感)2、理解诗歌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黎明等的象征意义。

(目的: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迅速把握主题提高诗歌理解能力)3、体味诗歌抒发的对祖国深沉的爱。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能有感情,节奏正确流利的朗读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确定为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这土地教学目标: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我也爱我们的祖国,那你平时有机会大声的说,我爱我的祖国吗可能平时我们很少有机会表达我们的这种情感,那么今天我们机会来了,你愿意大声地说,我爱我的祖国吗谁愿意说我们一起大声的有激情的说!师:很好!爱需要表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地看,看完之后,请同学们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这个句式来说话好吗(生看图片)师适时解说:1997年香港回归,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08年的中国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让世界为之惊叹!2009年的阅兵式,强大的中国国力接受世界的检阅!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是我们中国人首次承办的世博会,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世博会,百年世博,展示的人类文明的辉煌。

师:在重温了这几件令国人为之自豪骄傲的大事之后,哪位同学能用“我爱我的祖国,因为我的祖国”这个句式来说话。

师:我爱我的祖国,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

回眸历史,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过了6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我们也无法忘记那曾经的血雨腥风,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伟大的诗人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

(屏显:标题作者)聆听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

二、认识作者说一下你对艾青的了解。

(屏显)他在1933年写了一首叫《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诗,当他将蒋字的“艹”字头写下后就停了笔,他想起蒋介石背叛革命,共产党人血流成河,自己也曾身陷国民党监狱受尽苦难,他耻于与蒋介石同姓,为了报复蒋介石,便信手在“艹”字头下面打了个“乂”,这恰好是一个“艾”字,于是便以“艾”为姓。

又因为艾青生于十二月,刚好农村里面十二月是青的季节,“海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之后“艾青”这个名字轰动全国,家喻户晓,然而他的真名倒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了。

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人。

中国现代诗人。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他以前是学画画的,后来被捕了,在狱中他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在我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与闻一多、郭沫若齐名。

三、出示目标师:认识了作者,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屏显)1、了解艾青,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把握诗歌描写对象的象征意义。

3、深刻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初读感知“诵读是理解诗歌的敲门砖”。

首先,我们进入本课学习的第一环节:初读感知(屏显:整首诗)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学生自由朗读请同学们用大声的朗读一遍诗歌,并用心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

开始吧!2、指生朗读,指生评价师:诗中有一个词语形容诗人的情感程度很深,谁找出来了(深沉)师:那针对这一种情感我们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调去读呢(整体来看我们应该用激昂的、深沉的)。

师:谁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师:请同学们酝酿一下自己的感情,为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诗。

师:谁能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3、教师范读师:老师也想读一读这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听!4、全班齐读师:请大家再把语速放慢一些,饱含深情的给大家朗读一遍。

六、品读悟情师:其实,要想通过朗读把听众带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必须真正的理解诗歌。

我们说:“作诗本乎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

那么,我们就进入第二环节:品读悟情诗歌是诗人在特定背景下情感的流露。

我们说:知人论世,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师: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抗日战争时期)师:其实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已经践踏了我们的国土。

谁愿意把这段背景资料给大家朗读一遍。

(屏显)知人论世:早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就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四个月内,黑、吉、辽三省全部沦陷!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轰然炮响,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妄图灭我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他们所到之处疯狂肆虐,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师:那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给我们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

请同学们再看一组图片。

(屏显)勿忘国耻无法抹去的民族之痛师: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了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

致使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

南京这一座六朝古都,成了一个血腥的人间地狱。

看着这样一组照片,此时此刻,你的感想如何生答师:那如果你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会怎么做我想听听男同学的心声。

生:我一定会誓死报国。

生:反抗报仇,与日本鬼子斗争到底。

师: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甘心做亡国奴。

作为诗人的艾青,他也坚定的涌进了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是借助哪些的意象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的学习这首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带着这几个问题,自由朗读诗歌,先自主思考,如果有疑难就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请说说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

(意象是渗透了诗人的情感的具体形象)明确:意象暴风雨打击的土地 -----遭受侵略蹂躏的祖国汹涌着悲愤的河流 -----郁结在人们心中的悲愤(强烈愤怒的中国人)无止息的激怒的风 -----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温柔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生死眷恋土地的鸟 ---- 对祖国挚爱的诗人•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河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风——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人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情感,所借助的具体形象在文学上叫做“意象”。

(屏显)意象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师:它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带上了诗人主观情感,那么在文学上他就称之为“意象”,那在这首诗中诗人选用了哪些意象生:土地、河流、风、黎明、鸟师:那么这种通过具体事物来暗示另一种事物,以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的写法叫什么呢生:象征师:我们在高尔基的海燕中曾经学到过这种写作手法,那么诗人所借助的这几个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师:同学们,使用象征这种手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象征体和本体之间一定要有相似之处,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要使人能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被“暴风雨打击的土地”我们就能够想到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

那“土地上的河流汹涌着悲愤”它象征着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呢联想到谁生:当时人们心中的悲愤。

师:人们心中的悲愤就如同河流一般汹涌着。

师:那“无止息的激怒的风”你能联想到什么生:师:这种“激怒”无止息的吹刮着,刚才咱们同学看南京大屠杀图片的时候,老师注意到很多同学的眉头紧锁着,神情凝重,可见你的心中也充满着一种愤怒,对不对这种愤怒代代相传,不会停止。

“无止息的吹刮着”不用“吹拂”而用“吹刮”,你感受一下,程度一样吗这种愤怒非常强烈。

那这三句话,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去读生:悲愤师:谁能带着强烈的愤怒再给我们读一下。

师:那黎明的温柔它又象征着什么生:光明的到来师:在艾青的诗歌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土地”“太阳”,那么黎明无比温柔,而且还是来自林间的,在这里他为什么不用太阳这个意象呢生:仅仅是胜利的曙光,但是人对胜利仍充满着渴望。

师:英国诗人雪莱曾经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那我们说:“黎明来了,胜利还会远吗”那我们再读这句话时候,一定要读出深深的向往之情。

闭上眼,仿佛就看到了喷薄而出的太阳,谁愿意给大家读一下这句话,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这句话所营造出的诗的意境。

2、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明确:这只鸟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寄寓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

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师:诗人对祖国的这种爱可以用哪个成语可以形容师:至死不渝。

这种深沉的爱国之情,诗人借助意象抒写的淋漓尽致,这种爱不仅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更是当时全民族普通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是当时华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师板书)3、谈谈第二节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主题升华,感情深化,呼应标题。

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

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练和升华,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对祖国爱的深切。

师:我们要饱含深情的去读才能产生动情的效果,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

再一次感受一下诗人的深切的爱国感情。

七、仿写诗歌师:诗人曾自称是“悲哀的诗人”,他说,“我的悲哀比别人的深些,因而我的声音更凄切”。

下面我们想请一名同学用凄切的声音,朗诵全诗。

师:让我们的灵魂再次受到震撼,抗日战争,最终以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结束。

正所谓: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而今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一个团结和谐的中国赢得了世界赞赏的目光。

那假如你也是一只小鸟,你会对繁荣昌盛的祖国歌唱些什么同学们可以试着仿写一下这首诗,可以仿写全诗,也可以仿写你最喜欢的几句话。

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图片希望能激发你的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